❶ 河南雲游佳鄉app中三個最美的鄉村旅遊景點,你去過哪個

國家旅遊局現在在全國重點推動的全域旅遊和鄉村旅遊,打造了和發掘了一大批有特色、景色美的景區,尤其是"鄉村旅遊+」,意義重大不僅促進了旅遊業的不斷發展,也讓一些比較落後的鄉村,通過發展旅遊業摘掉了貧困的帽子;在這其中,有著一大有名氣、發展好的景點,小編就帶大家去看一看成果顯著,風景優美的鄉村旅遊最美村——龍岩。
龍岩依託自然生態、特色農業、古鎮村寨、客家文化等優勢,打造出了一批觀光休閑型、避暑度假型、鄉村體驗型鄉村旅遊產品,大力推進鄉村旅遊健康有序發展,龍岩鄉村旅遊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春節期間龍岩連城縣羅坊走古事、姑田游大龍、新泉犁春牛、新羅區雁石鎮「上刀梯」、長汀縣彭坊村游刻紙龍燈等一系列民俗活動競相上演;3月11日,新羅區岩山鎮山前村在桃花賞花期舉行了「賞山前桃花·游龍硿古洞」;3月18日,漳平首個鄉村馬拉松在有著「大陸阿里山」之稱的永福鎮開跑,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去觀看…

新羅區培斜福海龍鄉
龍岩依託自然生態、特色農業、古鎮村寨、客家文化等優勢,打造出了一批觀光休閑型、避暑度假型、鄉村體驗型鄉村旅遊產品。
漳平市九鵬溪露營公園

露營公園
自駕游去的的鄉村聖地,這里有茶文化,到了景區後,有一排排的別墅小木屋,就會讓你有了想進去住一晚的沖到,就這樣住下了。理由很簡單,呵呵。 入住後本想在要睡個懶覺,清早起來看窗外,你就會被窗外的景色給迷住了,全沒了睡意,有山有水,又有一些美麗的蝴蝶在飛,太美麗!
鄉村旅遊十佳休閑集鎮——上杭縣古田鎮

古田會議舊址
提起這個小鎮,大家一定會想起,哦,古田會議!古樸,簡單的生活,淳樸的人們,讓人們駐足停留!建築與具有特色,農家的小吃,農家的野味,會讓你回到了小時候那種最真的年代,回憶連連!上杭縣古田鎮獲評福建省省級「鄉村旅遊十佳休閑集鎮」!古田鎮依託古田會議舊址、紅軍活動有關舊址遺跡等,組成富有特色的「古田會議舊址群」。如今,這里的紅色舊址群成為了鄉村旅遊的一大特色景點。眼下,正值古田會議舊址前面大片油菜花盛開的季節,無論是前來旅遊觀光,還是前來培訓的遊客,走進這里都會選擇一個位置,或是自拍或是他拍,在這里留下紀念。
永定客家文化村

福建土樓所在地
永定有現存最大的土樓,客家文化村以土樓為載體,通過土樓文化向大家展示了客家文化的源遠流長。客家人從中原南遷的歷史,在閩粵贛交界處紮根,再走向世界的歷程,這里都有很清楚的介紹,值得來這里看看,是了解客家文化的好地方!

景美人美
連城縣培田村

培田村風景
在這里你可以看到一群人遊走在小巷子,拍拍照,看看老房子,比起城裡的高樓大廈舒服多了。中午找家飯館吃飯,價格也實惠!培田還沒商業化, 夜晚夜空非常美麗 夏天還能看到螢火蟲飛舞 培田的山泉水非常甜凈,用來泡茶十分適合.
「鄉村旅遊+」 旅遊融合轉型,更好的旅遊方式
離開嘈雜的城市,向鄉村出發。選擇鄉村游,助力扶貧,是旅遊頁的進步,也是旅遊目的地進一步豐富。「鄉村旅遊+」你什麼時候也加入鄉村旅遊的大軍呢?領會鄉村旅遊之美

❷ 想學習茶文化,可以在哪裡了解茶知識

想學習茶文化,就先找些有關茶文化的書籍看看,學習與茶文化有關的專業知內識是必要的。給你列容舉幾部茶文化的著作,希望對你有幫助。
1、《茶經》(圖文版):《茶經》(圖文版)把陸羽《茶經》進行了精譯,並配以精選的圖片,全書圖文並茂,《茶經》是我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書。《茶經》的問世,對把茶提升為獨立學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同時開創了我國為茶著書立說的先河。
2、《大觀茶論》:《大觀茶論》是宋代皇帝趙佶關於茶的專論,其中「點茶」一篇,見解精闢,論述深刻。
3、《中國茶經》:本書涉及茶學的各個方面其內容之豐富、論述之深入、觀點之鮮明,都是目前所僅見的,是一本具有權威性、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和可讀性的茶葉網路全書。
4、《中國茶典藏: 220種標准茶樣品鑒與購買完全寶典》:本書全面收錄220種標准茶樣,對每款茶葉有產區信息、歷史源流、採摘標准、製作工序、市場選購、辨別方法、沖泡技巧等的詳細介紹,堪稱是眾多愛茶人士和懂茶人士必備的茶書。
5、《茶道入門》:這本書談的是初入茶道最急切需要知道的三篇課目:第一是「茶如何製成?」第二是「各種茶的認識」,第三是「如何享用一杯茶?」

❸ 跪求英文翻譯(不要翻譯軟體的)

It is without doubt that Chinese tea culture served as the cradle of all other tea cultures around the world. The Chinese's ancient history of the cultural value of tea combines with other country's own history、、economy and people to form their own tea culture. Chinese tea culture marks a significant position around the world: In America, e to their need of speed and convenience for drinking tea, they contributed the idea of ice tea and put it to practice. In Korea, Koreans consider their tea culture as the root to all of their cultural aspects, and marked every year's May 24 as their national tea day.

❹ 觀看青城道茶觀光園茶園的軟體是什麼軟體

一茶一道大紅袍是來自武夷山星村鎮曹墩村的岩茶世家。武夷山是中國江南著名的茶葉內產區,是中國唯一的茶文化藝容術之鄉,武夷岩茶位列中國十大名茶之一,其傳統製作工技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曹墩村是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鎮所轄的行政村,一茶一道岩茶世家茶園位於九曲溪上游。九曲溪是武夷山脈主峰--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福建省武夷山峰岩幽谷之中。一茶一道武夷山市曹墩村的茶廠,一年產茶幾萬斤茶,茶廠也開放供參觀及賣茶,今天的大型茶廠都以機械完成,惟獨最後的焙火,卻仍沿用人手以木炭及土坑烘焙,帶出岩茶的香味,這過程講究技術和經驗,也是制岩茶的獨特之處。

❺ 藝贊APP是哪家公司開發的靠譜嗎有沒有哪位大神知道的

藝贊APP是廣州藝博茶文化有限公司開發,我上個月開始使用,應該是靠譜的,畢竟能跟銀聯商務合作。

❻ 有哪些茶葉APP

智能手機的流行,智能手機的第三方應用程序也流行起來了,就是我們所說的APP。在我們傳統的茶行業,也不少茶葉相關APP。

茶之道

茶之道是繼中華茶道之精髓,通過飲茶歷史、茶葉分類、茶藝視頻、茶詩茶詞、茶與音樂、茶風茶俗、茶具展示、茶與養生等多個方面讓神秘而內涵的茶文化得以具體展現。
買買茶

買買茶商城作為中國茶行業領先的專業在線交易平台,致力於整合行業上下游資源,旨在讓中國原產地的好茶以更低的價格、更便捷的方式呈現在世界各地消費者的茶杯中。

❼ 2018茶藝師做題軟體下載

沒有免費的都是要錢的 你可以選擇在電腦上用事業單位題庫做題

❽ 福建的茶文化你了解多少

福建是烏龍茶的故鄉,有一千年的茶文化歷史,是茶文化的發祥地,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比《茶經》早300餘年,著名的蓮花峰及其蓮花茶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線。建茶、鬥茶在宋元二朝尉然成風,明清時期,茶葉創新增多,開創烏龍制茶工藝,茶葉貿易漸盛,武夷山的茶山、茶水更加點綴了福建茶的文化底韻。現代福建茶文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進一步發揚光大,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

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構成獨特的福建區域人文特徵。

從柴米油鹽醬醋茶到琴棋書畫詩酒茶,茶與百姓生活,如此貼近,雅俗共賞,茶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文化。數千年的歷史積淀和文明傳承,使絢麗多彩的華夏文明奇妙地溶化在茶香之中,以至在人類歷史上,人們視茶為生活的享受,友誼的橋梁,文明的象徵,精神的化身。它的發現與應用,曾給世界以震驚,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被稱為「茶的故鄉」、「茶文化的發祥地」。

連綿中國茶文化歷史,福建茶文化凝聚著地理靈性,茶在福建已有上千年之久,茶類的創制要數福建最多,品茶的技藝也數福建最奇,福建茶葉在中國茶葉發展乃至世界茶葉發展上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

蓮花茶襟書東晉,南洋思鄉憶石亭

福建產茶文字記載,最早見諸於南安縣豐州古鎮的蓮花峰石上的摩崖石刻「蓮花茶襟」(公元376年)。這比陸羽《茶經》記載的要早三百餘年。

古時豐州是閩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蓮花峰位於鎮北桃源村的西北處,峰高約120米,遠在西晉即建有蓮花岩寺。至唐,山腰上建有一座歐陽詹書室。唐末詩人韓偓在此隱居時,曾詠詩「石崖覓芝叟,鄉俗採茶歌」以描寫當年蓮花峰茶的生產情景。公元1011年,泉州太守高惠蓮題刻「岩縫茶香」至今尚存。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始建「不老亭」。亭名因北宋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戴忱題詩(詩刻於蓮花石上),詩中有「一蓮花不老,過盡世間春」而得。不老亭因全亭的樑柱、屋蓋及所有的構件都是花崗石雕刻成的,俗稱「石亭」。自此蓮花峰茶改稱石亭綠茶。至清道光年間蓮花峰下種茶更盛,且在南安一帶渡海謀生的人較多,石亭綠漸成為僑鄉送祝「順風」的禮品,久而久之,華僑嗜飲,隨後,石亭綠暢銷南洋諸島,甚至遠銷英倫。

遊子思鄉,石亭寄意,茶與亭與人構築了一道獨特的僑鄉茶文化風景。如今古鎮煥彩,新樓成片,但山門楹聯依然:「茶綠峰青,開放幾更今古;亭高蓮傲,醉醒一樣乾坤。」

宋詞偏愛建溪春,元曲令興武夷風

建茶因產於建溪流域而得名。建茶有文字記載的是在南北朝時期(479-502),到唐朝開元天寶年間(713-755)《開元天寶遺事》記載:「逸人王休,居太白山下(今陝西寶雞市南部)日與僧道異人往還,每至冬時,即溪敲其冰(以)精壺煮建茗,共賓客飲之。」表明建茶歷史悠久。北宋林逋在《建茶》中寫道「石碾清飛瑟瑟塵,乳香烹出建溪春。世間絕品人難識,閑對茶經憶古人。」

唐馮贄撰的《記事珠》稱「建人謂鬥茶為茗戰」,說明閩人鬥茶習俗始於唐。時至宋代,福建以北苑貢茶和鬥茶活動聞名於世,開創了一代鬥茶比藝的茗飲之風,並風靡全國。可謂龍飛鳳舞傾朝庭,鬥茶比藝創時興。北宋·丁謂(962-1033)《詠茶》;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從事鬥茶歌》;宋·蔡襄撰(1049-1053) 《茶錄》;宋·宋子安撰(1064前後)《東溪試茶錄》;宋·黃儒撰(1075前後)《品茶要錄》;宋·徽宗趙佶撰(1107)《大觀茶論》;宋·熊蕃撰(1121-25).熊克增補(1158)《宣和北苑貢茶錄》;宋·趙汝礪撰(1186)《北苑別錄》等詳盡記載和研究了當時福建的栽茶、制茶、品茶技術及飲茶風習。據報道記載北苑茶的宋代茶書有一半以上,茶詩詞達千首以上。宋代武夷茶為建茶組成的一部分,至元大德六年(1302年)創立焙局,設置御茶園於九曲溪之四曲畔,每年制「龍團」五千餅。從此,武夷茶大量單獨入貢,元朝鼎盛,至御茶園解體長達二百六十年之久。

宋、元兩朝福建出現了以「龍鳳盛世」「茗戰成風」為特徵的宮廷茶文化與文人茶文化的鼎盛時期,九曲溪孕育而成的中國皇家茶園——御茶園不僅代表是武夷茶的歷史輝煌,而且象徵閩茶在中國茶葉的特殊地位。

明清有心話工夫,咸豐無意問茉莉

當鬥茶之興漸減,明清時期的福建茶進入了創新時期,創制了多種茶類。繼宋代貢茶和鬥茶之後的又一次輝煌。

明末清初福建創制了烏龍茶,釋超全(1625-1711) 《武夷茶歌》、《安溪茶歌》;清·陸廷燦(1734)《續茶經》引的《王草堂茶說》;清·董天工編(1751)《武夷山志》等記載了烏龍茶的製作技術。烏龍茶問世後就受到人們的喜愛並出現了適於烏龍茶的獨特品飲方式,俗稱工夫茶。清·彭光斗(1766) 《閩瑣記》、袁枚撰(十八世紀八十年代或稍後亦注1786)《隨園食單》、梁章鉅撰(1845)《歸田瑣記》、施鴻保撰(1857)《閩雜記》、徐珂《清稗類鈔》;連橫(1878-1936)《雅堂文集》等都有記載。此間,烏龍茶也傳入了台灣。

福建生產工夫紅茶,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1851-1874年)在福安坦洋村試製成功,經廣州運銷歐洲,很受歡迎。此後大批茶商接踵而來,入山求市,開設茶行,周邊茶葉雲集坦洋,「坦洋工夫」的名聲也不脛而走。在福建境內,還有白琳工夫、政和工夫,通常稱為福建三大工夫紅茶。

福建用茉莉花窨茶大約始於明朝。到清朝,窨制方法較明朝又有發展,並開始出現大量的商品茶,清咸豐年間(1851-1861),茉莉花茶大量生產,暢銷華北各地。1890年前後各地茶葉運到福州窨制花茶,福州便成為花茶窨制中心。

創新茶科技,豐富茶種類,成了這一歷史時期的主旋律。此時茶葉貿易漸盛,在相當一段時期,武夷茶(Bohea)成了中國茶的代稱。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福建烏龍茶以其獨特的魅力風靡日本飲料市場,可謂是櫻花時節念水仙(指:水仙茶等),烏龍東渡創奇跡。

千載儒釋道,萬古山水茶

劉超然、鄭豐稔在《崇安縣新志》(1940年)記載:「武夷茶,始於唐,盛於宋元,衰於明,而復興於清。……然孫樵《送茶焦刑部書》雲:「甘晚候十五人遺侍齋閣,此徒皆乘雷而摘,拜水而和,蓋建陽丹山碧水之鄉,月澗雲龕之品,慎勿賤用之」。丹山碧水為武夷之特種,唐時崇安本設縣,武夷尚屬建陽故雲。然則此茶之出於武夷,已無疑義。……武夷茶最古之文獻其在斯乎。宋時范仲淹、歐陽修、梅聖俞、蘇軾、蔡襄、丁謂、劉子翚、朱熹等從而張之,武夷茶遂馳名天下。」 著名茶學專家陳椽教授曾經給予 「武夷茶歷經宋、元、明、清四朝,制茶技術不斷革新,創造了馳名中外的名茶,歷次輸出外銷。譽滿全球,為提高我國茶業科學技術水平作出了貢獻。」的高度評價。

武夷茶文化有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元代始成為皇室貢品,並在武夷創辦御茶園,茶文化遺址遍布武夷山中。有唐至民國古茶園、宋遇林亭窯址、元大德至明嘉靖御茶園、明大紅袍名叢、清龐公吃茶處、明至民國古茶廠、清茶政告示石刻等。武夷山是儒、釋、道三教同山之處,著名史學家蔡尚思教授曾贊道:「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1962年冬郭沫若游武夷詩雲:「九曲清流繞武夷,棹歌首唱自朱熹,幽蘭生谷香生徑,方竹滿山綠滿溪。六六三三疑道語,崖崖壑壑競仙姿,清波輕筏觴飛羽,不會題詩也會題。」茶與三教有不解之緣,茶中蘊和,茶中寓靜,茶的「和、靜「的稟性乃三教所追求的境界,三教思想之精華也豐富了武夷茶文化的內涵。

古典美學認為:「石者,天地之骨也;骨,貴堅深而不淺露。水者,天地之血也;血,貴周流而不凝滯。」武夷山是山水石的一體化,是中國古典山水美學的精粹之所聚者,自然風光獨樹一幟,「三三秀水清如玉」的九曲,與「六六奇峰翠插天」的三十六峰、九十九岩的絕妙結合,它異於一般自然山水,是以奇秀深幽為特徵的巧而精的天然山水園林。武夷岩茶與武夷山堪稱一體,「好山,好水,出好茶」,武夷是「茶以山名,山以茶而名」。

當今武夷山人在挖掘繼承歷代品茶藝術的基礎上,總結整理出一套《武夷茶藝》,其程序:恭請上座 焚香凈氣 絲竹和鳴 葉嘉酬賓 山泉初沸 孟臣沐霖 烏龍入宮 懸壺高沖 春風拂面 重洗仙顏 若琛出浴 玉液回春 關公巡城 韓信點兵 三龍護鼎 鑒賞三色 喜聞幽香 初品奇茗 再斟流霞 品啜甘露 三斟石乳 領悟岩韻 自斟慢飲 敬獻茶點 欣賞茶歌 游龍戲水 盡杯謝茶。把品茗、觀景、賞藝融為一體。蔡鎮楚教授在《武夷山茶韻》中贊美道:「武夷山——我心中的山水茶緣,我夢中的千古茶神,我筆底流轉如珠的曠世茶韻。」

武夷茶文化已成為武夷山世界自然·文化遺產的組成部分。

尋香首推茶,品茗此為都

安溪產茶有字可考於唐。唐末,閬苑岩岩宇大門有:「白茶特產推無價,石筍孤峰別有天。」開先縣令詹敦仁(914-979年)曾留下許多茶詩。明清崛起,至光緒三十年茶園面積達3.1萬畝,並有規模出口量。如今是烏龍茶出口基地,中國名茶(烏龍茶)之鄉。

種茶、制茶、售茶、品茶、賽茶等幾乎占據了茶鄉人的生活內容。制茶講科學,品茶有文化,是如今安溪茶文化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蘇淑勉在《大坪,我為你祝福》一文中描述過:只見紅磚粉牆的樓房裡,隨處可見一袋袋焙熟包裝的「秋香」。主人端出的全是青一色白不銹銅的巨形茶盤,配上古銅紫砂茶壺茶盞,別具一格茶鄉特色。他們沿襲「沒有三杯不成禮數」的風習,勸茶款款,言笑晏晏。安溪茶藝的推出,總結了古人的品茶經驗,結合地方品茶習俗,簡古純美,主要以鐵觀音的特殊茶韻為本體茶性,闡明其沏泡技藝和茶藝精神內涵。其茶藝流程有:神入茶境、茶具展示、烹煮泉水、瑤池出盞、觀音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甌里醞香、三龍護鼎、行雲流水、觀音出海、點水流香、香茗敬賓、欣賞湯色、細聞幽香、品香尋韻。通過茶藝,傳達了「純、雅、禮、和」的精神追求。頗有嫩柳池塘初拂水,簡古純美問春風之美。

「志寄茶韻,筆喚鄉情」是茶鄉人對茶文化的特殊理解。在吳小猛的《給老父》詩文中寫道:「一壟壟茶園爬上山坡/爬上額頭/綠色的彌漫/把日子染得金黃金黃……嫩芽上的白毫/什麼時候/悄然爬上雙鬢/爬滿你的頭」老茶師的辛勞和執著,都真實地溶入了茶葉,而當人們品飲時領略的是清香和甘醇。在長坑鄉工作的龔伏龍題的「觀音茗韻醉人香,陸羽當年惜未先,茶葉文化大手筆,烏龍雲嶺譜新篇。」把茶、茶文化、茶鄉事業連在一起。

蘇宇霖的「茶王百克成天價,極品一甌滿座香。」 鄭夢集的「似詩似畫安溪縣,如露如泉鐵觀音。」安溪大觀園門聯的「清風陶醉歸來客,溪茶溫暖故人心。」(安溪古稱清溪)。無不體現茶鄉人鍾愛自己的鳳山、蘭溪、茶林、茶師、茶都。甚至一個地名,長坑,也有賦聯,「長滋雨露茶園綠,坑作硯池墨寶香」(長坑陳文信題)傾注了茶鄉人對茶和文化的鍾愛與抱負。在溪源茶廠的品茶室有一副對聯「八表無垠騰峻馬,溪山盡處問清源」,上聯嵌入「八馬」商標,下聯嵌入「溪源」廠名,可見品牌文化建設正在成為新的亮點。

❾ 無錫哪裡可以學茶文化

有的,無錫那邊有個宜興陽羨茶文化博物館,你到那裡應該可以學不少專 業知識。那裡的門專票也便宜,網路錢屬包和驢媽媽的1元游景點活動剛好包括那裡,你下個驢媽媽APP就能看到,然後用網路錢包支付1元錢,門票立馬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