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20大數據時代的服務型政府
㈠ 政府應爭當大數據時代的排頭兵
政府應爭當大數據時代的排頭兵
近日,兩份文件的相繼出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份是國土資源部發布《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建設總體方案》,提出到2017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台;另一份是國務院印發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建設方案》,提出到2020年將初步建成陸海統籌、天地一體、信息共享的全國生態環境監測網路。
在大數據如浪潮般席捲全球,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從戰略層面認識大數據的背景下,我國政府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充分利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能力。「網路」「信息共享」「數據平台」等詞在兩份方案中頻頻出現。
政府實現大數據治理的好處自不待言,比如推動政府治理決策精細化和科學化、降低政府治理偏差概率、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治理成本等。但在政府實際工作中,大數據還未得到足夠重視。
一些政府部門缺乏「大數據思維」,把自己掌握的豐富信息鎖在櫃中,束之高閣,或是缺乏邁開步子的勇氣,擺脫不了「數據小農意識」,導致一個個「信息孤島」的產生,讓諸如徵信體系建設、不動產登記等改革舉措受困其中,同時也出現資料庫重復建設等浪費現象。
此前媒體曾多次報道,客戶為購買一套住房需要填報十幾張表格,一些表格1/3以上的內容是重復的;「北漂」小伙為辦護照返鄉6次補開5張證明。其實,這些內容完全可以利用政府部門擁有的基礎數據自動生成,在政府部門內部調取,不必讓老百姓急斷腸、跑斷腿。
部門對數據資源的分割和壟斷,制約了政府的協同管理水平、社會服務效率和應急響應能力。同時,沒有統一的技術標准、數據標准、介面標准,系統五花八門,導致信息難以共享,也是大數據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性問題。
其實,政府實現大數據治理並不難,在思想層面,關鍵在於執政者有沒有打破部門之間利益割據的勇氣和決心,有沒有養成用數據說話的習慣,有沒有放下姿態與市場主體加強合作的意識。在行動上,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政府大數據的發展目標、發展策略、發展布局、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上述提到的兩份方案,分別對不動產登記信息平台和生態環境網路監測的數據共享上作出了實質性的頂層設計,這種做法值得推廣。另外,政府還應重視大數據的安全防護,在保障公民知情權的同時也要保護信息安全,及時制定數據安全管理體系。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如何實現?大數據時代是實現轉變的良好時機,建設政府大數據、實現政務數據資源共享將給國家治理帶來路徑突破和機制創新。值此轉型的關鍵時刻,各級政府要養成大數據思維,爭當大數據時代的排頭兵,引領大數據快步跑。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政府應爭當大數據時代的排頭兵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㈡ 政府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干什麼
比如說利用大數據可以分析交通路況,選出優化的路線。
㈢ 如何實現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治理創新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領域的數據量都在爆發式增長,尤其在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得到廣泛應用之後,數據的增長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型,大數據如浪潮般席捲而來,人類社會進入大數據時代。大數據不僅僅只是一次顛覆性的技術革命,更是一場思維方式、行為模式與治理理念的全方位變革,尤其在政府治理領域,大數據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潛力和創新空間。在「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時代背景下,應充分重視大數據在政府治理中的重要價值,牢牢抓住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提供的創新機遇,切實提高各級政府部門的治理能力。
一、大數據為政府治理理念轉型帶來新機遇
治理理念的轉型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前提,理念的轉型需要新文化、新思維的融入,大數據所蘊含的數據文化與數據思維恰好可以為治理理念轉型提供突破口,基於大數據探索政府治理的多元、多層、多角度特徵,最終實現以政府為主體的政府管制理念向以協同共治、公共服務為導向的政府治理理念的轉型。在大數據時代,政府治理的依據不再是個人經驗和長官意志,而是實實在在的數據,在過去深入群眾、實地調研考察的基礎上,系統採集的客觀數據和實證分析的科學結果將成為最為重要的政府決策依據。「尊重事實、推崇理性、強調精確」的特徵和「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的理念將成為政府治理理念轉型的核心要義。
二、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模式創新帶來新機遇
大數據通過把數學演算法運用於海量數據,從數據中尋找相關關系,通過這種相關性預測事情發生的可能性,這是大數據方法論的核心思想。此外,依託於大數據技術和平台,通過外包、眾包等靈活的組織方式,可以推動政府治理的組織架構從科層、分割、封閉向開放、協同、合作轉型,因此把大數據的方法和手段引入到政府治理領域,是實現政府治理模式創新的有效路徑。基於上述方法論,大數據為政府治理模式創新帶來的新機遇主要包括:從粗放式管理到精細化治理、從單兵作戰型管理到協作共享型治理、從被動響應型管理到主動預見型治理、從電子政務管理到政府2.0治理、從風險隱蔽型管理到風險防範型治理,最終實現全面數據驅動的治理模式創新。
三、大數據為政府決策科學化帶來新機遇
隨著公共事務的日益復雜,僅憑個人感知已經很難全面了解所有正在發生的事情並做出正確判斷,政府部門想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就需要把大數據思維與技術運用到政府治理與決策中,依靠大規模數據的收集來直觀呈現經濟社會運行規律,通過相應的數據挖掘來輔助政府部門進行科學決策。大數據為政府決策科學化帶來的機遇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在決策的制定階段,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決策不再是個別領導幹部「拍腦袋」做出的,而是通過「用數據說話」,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數據)做出決策,這樣的政府決策是在對客觀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充分了解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做出的,這樣大大提高了決策的精準性、適用性和科學化水平;其次,在決策實施效果的跟蹤反饋階段,通過物聯網和社交網路的普及,大量的客觀數據能夠快速匯集給決策者,通過這些數據對決策的實施過程和效果進行實時監控,能夠更全面地掌握決策的實施效果和下一步的改進方向。
四、大數據為政府服務效能提升帶來新機遇
提升政府服務效能是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支撐,也是大數據背景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關鍵所在,在政府治理的范疇下,提升政府服務效能主要包括政府部門行政審批的效率提升和公共服務產品的質量提高兩個方面。在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方面,大數據可以打通各個政府部門的信息孤島,打破各部門數據的條塊分割,通過構建統一的政府行政審批雲平台,讓數據為老百姓「跑腿辦事」,省去了「跑斷腿、磨破嘴,辦事跑十幾個部門,蓋幾十個公章」的苦惱和無奈,這樣既提高了行政審批效率,又節約了政府開支。在提高公共服務產品質量方面,大數據通過對公共服務產品數據和服務對象數據的挖掘、分析,提升公共服務產品供給的精準化、分層化、個性化;通過公共數據的開放和兼容,讓公眾參與到公共服務產品設計、提供和監督等各個環節,實現公共服務產品質量的提高。
㈣ 對政府服務和管理而言,大數據的大意義是什麼
1、創新政府大數據管理思維。
第一,利用大數據形成政府管理的大數據思維。政府需要進一步開放數據信息,提升社會公眾對於政府利用大數據技術創新自身管理範式的感知水平。
第二,政府需要強化數據信息整合的力度。政府需要進一步強化對於數據信息的整合與溝通,通過打通不同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進而提升政府協同管理水平。
第三,利用大數據提高服務質量。當前我國政府亟需創建創新型與服務型政府,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務過程中需要藉助大數據相關手段針對社會大眾的需求進行及時收集與回應,以此為基礎來增強社會大眾對於政府服務供給的獲得感。
2、利用大數據手段升級政府管理手段。
第一,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政府管理專業的人才儲備。我國政府管理部門應致力於引進大數據專業領域的人才。政府管理部門通過充實大數據人才隊伍,有助於進一步提升政府管理決策的效率,同時鑒於大數據人才的稀缺性,政府不僅需要藉助相關的優惠政策與扶持條件。
吸引大數據領域的高水平人才安家落戶,更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的平台優勢,致力於搭建以大數據研究為核心的產學研一體化研究聯盟,通過大數據戰略聯盟的締結,實現大數據管理人才的自給自足。
第二,利用大數據技術更新政府管理技術儲備。
大數據的飛速發展對於網路空間安全提供了較大的挑戰。我國政府需要從頂層設計的戰略視角制定大數據網路安全保障機制,並進一步強化對於網路空間的管理與治理。
3、利用大數據理順政府管理運行體系。
第一,利用大數據手段提升決策科學化水平。大數據技術在政策創新、公共危機治理以及行政監督等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決策者藉助大數據技術能夠促進對於大數據的深度挖掘和分析,進而對政府的各類管理事項作出科學預測,以提升決策的合理性與科學性。
大數據技術不僅能夠進一步強化政府相關管理決策的指向精準性,同時藉助大數據技術自身所蘊含的先進性與前沿性,能夠為政府管理科學化提供有力支撐。
第二,藉助大數據技術增強政府公共服務產出水平。政府在進行相關公共服務供給過程中,由於不能保障及時有效覆蓋社會大眾的全部需求,在大數據背景下政府應該通過致力於統一公共服務數據的格式與採集標准,持續推進公共服務資源的重新整合、竭力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
(4)政府20大數據時代的服務型政府擴展閱讀
大數據趨勢
趨勢一:數據的資源化
何為資源化,是指大數據成為企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戰略資源,並已成為大家爭相搶奪的新焦點。因而,企業必須要提前制定大數據營銷戰略計劃,搶占市場先機。
趨勢二:與雲計算的深度結合
大數據離不開雲處理,雲處理為大數據提供了彈性可拓展的基礎設備,是產生大數據的平台之一。自2013年開始,大數據技術已開始和雲計算技術緊密結合,預計未來兩者關系將更為密切。除此之外,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計算形態,讓大數據營銷發揮出更大的影響力。
趨勢三:科學理論的突破
隨著大數據的快速發展,就像計算機和互聯網一樣,大數據很有可能是新一輪的技術革命。隨之興起的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等相關技術,可能會改變數據世界裡的很多演算法和基礎理論,實現科學技術上的突破。
趨勢四:數據科學和數據聯盟的成立
未來,數據科學將成為一門專門的學科,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知。各大高校將設立專門的數據科學類專業,也會催生一批與之相關的新的就業崗位。與此同時,基於數據這個基礎平台,也將建立起跨領域的數據共享平台,之後,數據共享將擴展到企業層面,並且成為未來產業的核心一環。
趨勢五:數據泄露泛濫
未來幾年數據泄露事件的增長率也許會達到100%,除非數據在其源頭就能夠得到安全保障。可以說,在未來,每個財富500強企業都會面臨數據攻擊,無論他們是否已經做好安全防範。而所有企業,無論規模大小,都需要重新審視今天的安全定義。
在財富500強企業中,超過50%將會設置首席信息安全官這一職位。企業需要從新的角度來確保自身以及客戶數據,所有數據在創建之初便需要獲得安全保障,而並非在數據保存的最後一個環節,僅僅加強後者的安全措施已被證明於事無補。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大數據與政府改革創新
㈤ 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政府應履行哪些職能以支持大數據時代的創業熱潮
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數據集合,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採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大數據時代的創業趨勢有如下幾個特徵:其一,大數據服務走向訂閱式定價模式,創業服務更個性,創業人群更普遍。訂閱式定價模式是未來大數據服務的方向。這種模式使創業服務更個性化,從而擴大創業人群。其二,開放數據和開源技術使創業門檻降低,創業機會大大增加。大數據時代,人們尋找創業機遇,最重要的是數據收集和分析能力,從數據中找到好點子。其三,大數據技術本身的發展,帶來全新的創業方向。大數據時代,創新帶動創業發展。大數據相關技術的發展,將會創造出一些新的細分市場,為創業者們提供了新的機遇。
第一,建設數據開放型政府。堅持深化改革,營造創業環境。建立國家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台,建立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數據資源清單,制定實施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標准,對各公共部門完成開放數據任務情況進行審計,以促進公共服務數據的開放性,建設一個數據開放型的政府。第二,形成數據開放與共享的機制。堅持開放共享,推動模式創新。依託「互聯網+」等新技術構建最廣泛的創業平台,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使創業資源配置更靈活、更精準,凝聚大眾智慧,形成內腦與外腦結合、企業與個人協同的創業新格局。第三,建立數據治理制度。首先,宏觀上的頂層設計要解決「數據割據」問題,微觀上的管理要注重「數據質量」,包括數據的正確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其次,制定統一的政府開放數據標准,明確數據開放的范圍、方式、內容、細化程度及數據格式。
㈥ 政府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答案
現狀:網民規模大 政府必須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時代的法治政府建設就是充分利用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與方法論,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改革治理方式,加快集聚治理資源,加快創新治理格局,加快保障信息安全……如何在「十三五」期間,順應互聯網時代引起的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大變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為法治政府建設裝上「互聯網+」的創新發展引擎,任重道遠,意義重大。
截至2018年6月30日,我國網民規模達8.02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7.7%。如此龐大的規模,就要求政府必須擁抱互聯網,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藉助法治的互聯網建成法治政府。
當前各地各部門都把「一張網一個中心一朵雲」作為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重點,確定了時間表和路線圖。但是,法治政府建設不僅在於使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更是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實現法治。
要求:大數據分析背景下政府改革勢在必行
唐清利教授介紹,互聯網時代的創新性理念、元素、結構、技術和基礎已成為國家戰略行動的重要方式,智慧政務:利用大數據分析政府能做那些事兒他認為「互聯網+法治政府」將有力地推動法治政府在觀念、思維、制度、結構和行動方面發生革命性的變革。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理念基礎的轉變,「互聯網+法治政府」具有去中心化、開放性、自治性等特徵。
二是權力結構的重塑,「互聯網+」時代將會在很大程度上重塑政府權力結構,從原有的以行政權為中心、以管理為中心的對抗性權力關系結構,轉變成為以相對人為中心、以服務為中心的合作性共治的關系結構。
三是組織結構變革,「互聯網+法治政府」的組織結構將呈現扁平化和多元化。
四是進入平台治理時代,「互聯網+法治政府」的平台特徵是「開放互動一體化」,「互聯網+法治政府」是一個多元參與協同共治的治理模式,要突破市場和政府二元對立和單一的主導模式。
而基於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時代法治政府建設的趨勢和特徵,唐清利教授認為,互聯網時代,信息數據從封閉走向開放,人們從被動走向主動,任何行政主體之間都可以互聯互通和對話,以至於不同行政主體可以直接獲取自己所需信息數據,直抵最基礎、最原始的數據和事實真相,這就打破傳統管理和運行模式。因此,在大數據分析背景下,迫切需要一個規范的、開放的、高效的、誠信的政府,需要一個扁平化、反應靈敏、高度融合的政府,政府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