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我國的「中國製造2025」宏大計劃中,人工智慧占據了什麼地位

眾所周知人工智慧科技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哦,所以在中國製造2025」宏大計劃中,人工智慧占據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來看,隨著全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人工智慧在計算機網路技術中更是發揮著日益巨大的作用,不斷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

第三方面,能源消耗少,節約成本。通過使用控制演算法,能夠提升計算的速度,避免重復的步驟,節省了能源,並保證高效運轉的能力。

綜上所述,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從它的重要意義和作用就知道其地位了。在中國製造2025」宏大計劃中,人工智慧占據著重要地位。

㈡ 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有什麼目標嗎

在面向2030年對我國人工智慧發展進行的戰略性部署中,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也明確提出了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三步走」目標:

專家認為,要想讓機器人滲透到人們生活,真正實現智能社會,一定要把相應的基礎設施建設好,建立知識庫、大數據庫、面向各類具體問題的智能系統等。「這不僅要有技術,還涉及整個社會體系、服務體系和治理體系等。」業內人士呼籲,要加快機器人向各領域的應用,實現人機協調、跨界融合、共創分享,營造有利於機器人發展的良好生態。

㈢ 剛剛,人工智慧規劃落地,產業「蛋糕」2030年將達10萬億,誰是龍頭

人工智慧以谷歌為首 在此類技術領域 很難出現一家小企業從現有的科技巨頭中奪走專蛋糕
縱觀近幾年穀歌所屬作的事 阿法狗第一次讓人類感受到了被機器人支配的恐懼 近期谷歌更是發布了智能拍照機器人 拍照水平並不比一些專業的攝影師差 關鍵它還具備自我學習能力 也就是說 他每次拍出的照片都只會往好的拍 因為它是機器人 它不會去做比以前更差的事
如果近幾年真有人工智慧落地 那麼谷歌無疑是這個領域的領頭羊

㈣ 中國推行智能製造政策是什麼,有哪些計劃和措施

智能製造各地政策及發展目標解讀

重慶:力爭2022年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近期,重慶印發了發展智能製造實施方案,該方案明確了重慶在智能製造方面的目標及任務。

力爭到2020年,全市智能製造取得明顯進展,累計推動25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5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20個智能工廠和200個數字化車間,創建10個行業級智能製造標桿企業,建設5個智能製造示範園區,68%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52%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路化製造階段,「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58,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300億元,汽車、電子、裝備等有條件、有基礎的重點產業智能轉型取得明顯效果。

到2022年,全市智能製造進一步發展,累計推動5000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建設10個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工業互聯網平台。8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製造階段,64%以上規模工業企業邁入數字化網路化製造階段,「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2,智能製造關聯產業產值突破400億元。

山東:加速企業智能化轉型根據《規劃》到2022年,山東傳統製造業重點領域將基本實現數字化製造,條件、基礎好的重點產業和重點企業基本實現智能化轉型。

到2022年,山東省傳統產業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要達到72%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達到57%以上,萬人機器人數量將達到200台以上,山東省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國內位居前列;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實施前後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研製周期縮短20%,生產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產品不良品率要大幅度降低。

安徽:新一代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人工智慧發展環境和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重點前沿理論和應用技術進步明顯,在產品智能、工業智能和服務智能等重點領域涌現一批優秀企業,集聚一批高水平的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人工智慧平台、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家電、智能裝備製造等領域形成特色應用。人工智慧產業規模超過15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

中期目標。到2025年,重點前沿理論和應用技術在部分領域取得突破,相關技術在智能農業、智能製造、智能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在智能無人設備、服務機器人等領域確立競爭優勢,培育若干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人工智慧企業和人才團隊。人工智慧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4500億元。

廣東:2025製造業全面進入智能化製造階段到2025年,廣東省製造業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在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明顯提升,全省建成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示範引領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到2025年:全省製造業全面進入智能化製造階段,基本建成製造強省。製造業水平顯著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提升至25萬元/人。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投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重達到1.7%以上,安全可控的智能技術產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達到86.5。骨幹企業國際地位凸顯,培育一批年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1000億元的工業企業,涌現一批掌握核心關鍵技術、擁有自主品牌、開展高層次分工的國際化企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產品和服務的國際市場份額大幅提高,建成全國智能製造發展示範引領區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能製造產業集聚區。

上海:製造業轉型升級發展規劃深入貫徹製造強國、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戰略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部署,將智能製造作為「上海製造」向「上海智造」轉變的主攻方向,實施智能製造應用「十百千」工程,堅持應用牽引、軟硬協同、分類施策、政府引導,大力推廣智能製造應用新模式,建立智能製造應用新機制,到2020年,力爭把上海打造成為全國智能製造應用的高地、核心技術的策源地以及系統解決方案的輸出地。

江蘇:2020年將建成1000家智能車間日前,為加快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江蘇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的意見》。目標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車間,創建50家左右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工廠,試點創建10家左右省級智能製造示範區。

根據《意見》要求,要加強領軍服務機構建設,進一步提升智能製造專業服務水平——培育壯大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到2020年,江蘇省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國內有影響力的本土化、品牌化智能製造領軍服務機構。

2019智能製造業十大發展趨勢

01

安全生產將成為重中之重

當智能製造融合了機器人、人工智慧眾多前沿科技後,人為能夠及時控制的事故似乎變得更加簡單,但是在設備增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管理人機交互時的安全性是重點之一。

另外,在工業物聯網進入製造業後,工業物聯網遭到數據攻擊的事件常有發生,所以企業的設備、產品等數據的安全也顯得尤為重要。

02

智能製造行業將會近一步擴大

智能製造在汽車行業、3C電子領域的應用已經逐步加深,當各企業開始認識到智能製造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方向後,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能夠對企業的產值和效率持續優化,智能製造會進一步滲透石化、紡織、機械等行業。

03

通用性技術或將成為AI+的突破口

在定製化柔性製造、多場景生產的大力發展下,通用性技術並不能滿足生產需求。對於AI賦能傳統工業,就能夠容易解決這些需求。

在大數據的積累下,企業能夠利用AI實現專業場景的快速轉變,真正做到製造向「智」造轉型。

04

數字雙胞胎技術或將崛起

數字孿生技術將作為企業數字化升級和智能工廠建設的第一選擇,車企可以通過這些技術在研發過程中解決生產過程復雜、資源浪費等產生高成本的問題,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數字化模型。

通過降低成本,汽車行業在明年的銷量可期。同時,在3C領域引入數字雙胞胎技術也可帶動行業的發展。

預計到2020年,至少50%年收入超過10億元的製造商將為其產品或資產啟動至少一項數字孿生項目。

05

打造精準大數據閉環

近些年,工業大數據開始被企業所重視,利用大數據能夠挖掘那些隱藏在背後的客戶價值,幫助企業完成時限客戶需求、生產系統、商業模式、決策模式的轉變。大數據能夠幫助企業從0做到1,然後再從1做到N,從N做到1(個性化)。

要實現這樣的模式,就需要企業構建從構建從採集、分析、轉化、反饋等環節的精準數據流閉環。

06

更多互聯網企業進軍智能製造

互聯網企業進軍工業領域,即「互聯網+智能製造」已取得初步成效。阿里雲與西門子合作,宣布正式進軍工業物聯網,同時網路智慧工廠以及京東智慧供應鏈等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製造產業。

互聯網企業具有長時間的數據積累和技術優勢,在進軍工業領域後,能夠給傳統製造企業帶來更多的技術應用場景,加速企業智能製造的轉型。

07

用戶需求將引導企業轉型

工業發展進程正在從企業產品牽引用戶需求轉變為用戶需求引領企業生產,智能製造將會改變傳統製造從生產環節降低成本增效,進而轉向提供高附加值的衍生服務,從提供智能產品到智能服務實現附加值提升。

08

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成熟發展

通用性行業平台由於縱深程度有限,市場供給與需求並不匹配,使得企業上雲意願不強,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市場化模式。

行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由於兼具聚焦和普適雙重特性,面對智能製造各行業不同需求,有望率先探索出可行的市場化商業模式。

09

聚焦智能製造解決方案等細分行業

由於國內智能製造起步較晚,對於人才的挖掘和培養以及資金壓力是企業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如果從幾個發展方向上切入智能製造,或許只有大企業才能負擔起。

如果中小企業從智能製造系統等細分領域深入研究將有望成為獨角獸。

10

超高附加值製造領域帶來機遇

增材製造技術應用在桌面級應用以及簡單的工藝大規模的場景不具備成本優勢,而作為發動機、風電葉片、潛艇螺旋槳等為代表的超高附加值、超大型定製化單品製造領域可能會在2019年給增材製造在工業領域帶來機會。

㈤ 人工智慧的發展方向

一是重點培育和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服務機器人、智能無人機、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視頻圖像身份識別系統、智能語音交互系統、智能翻譯系統、智能家居產品等智能化產品,推動智能產品在經濟社會的集成應用。

以上智能化產品已有較好的技術、產業基礎,部分細分領域的產品已經走在了國際前列,在國家政策引導下有望實現規模化發展,形成由點到面的突破,並帶動人工智慧技術在行業中的深入應用。

二是重點發展智能感測器、神經網路晶元、開源開放平台等關鍵環節,夯實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軟硬體基礎。

以上這些產品或平台市場競爭力不強,是產業鏈上的薄弱環節,對產業發展可能形成制約,亟待加快創新發展,夯實基礎,補齊短板。

三是深化發展智能製造,鼓勵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在工業領域各環節的探索應用,提升智能製造關鍵技術裝備創新能力,培育推廣智能製造新模式。

製造業是人工智慧最先落地的行業之一,「中國製造2025」提出「以推進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的明確要求。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我國製造業發展已取得積極進展,特別是在加快發展智能製造,推動製造業智能化升級改造方面開展大量工作。《行動計劃》與「中國製造2025」緊密對接,進一步突出了需要加快應用人工智慧技術進行改造升級的具體任務,將為智能製造的深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四是構建行業訓練資源庫、標准測試及知識產權服務平台、智能化網路基礎設施、網路安全保障等產業公共支撐體系,完善人工智慧發展環境。

目前,我國人工智慧發展的痛點問題之一就是缺少有效的行業資源訓練庫等公共服務支撐體系,業界普遍反映已經影響了人工智慧技術發展及在行業中的應用。《行動計劃》注意到了這一關鍵問題,加大對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的支持,將形成有效引導,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環境。

㈥ 國務院「人工智慧發展規劃」都說了啥

國務院近日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新興產業。加快人工智慧關鍵技術轉化應用,促進技術集成與商業模式創新,推動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積極培育人工智慧新興業態,布局產業鏈高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產業集群。
智能軟硬體。開發面向人工智慧的操作系統、資料庫、中間件、開發工具等關鍵基礎軟體,突破圖形處理器等核心硬體,研究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機器翻譯、智能交互、知識處理、控制決策等智能系統解決方案,培育壯大面向人工智慧應用的基礎軟硬體產業。
智能機器人。攻克智能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專用感測器,完善智能機器人硬體介面標准、軟體介面協議標准以及安全使用標准。研製智能工業機器人、智能服務機器人,實現大規模應用並進入國際市場。研製和推廣空間機器人、海洋機器人、極地機器人等特種智能機器人。建立智能機器人標准體系和安全規則。
智能運載工具。發展自動駕駛汽車和軌道交通系統,加強車載感知、自動駕駛、車聯網、物聯網等技術集成和配套,開發交通智能感知系統,形成我國自主的自動駕駛平台技術體系和產品總成能力,探索自動駕駛汽車共享模式。發展消費類和商用類無人機、無人船,建立試驗鑒定、測試、競技等專業化服務體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突破高性能軟體建模、內容拍攝生成、增強現實與人機交互、集成環境與工具等關鍵技術,研製虛擬顯示器件、光學器件、高性能真三維顯示器、開發引擎等產品,建立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的技術、產品、服務標准和評價體系,推動重點行業融合應用。
智能終端。加快智能終端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發展新一代智能手機、車載智能終端等移動智能終端產品和設備,鼓勵開發智能手錶、智能耳機、智能眼鏡等可穿戴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應用服務。
物聯網基礎器件。發展支撐新一代物聯網的高靈敏度、高可靠性智能感測器件和晶元,攻克射頻識別、近距離機器通信等物聯網核心技術和低功耗處理器等關鍵器件。

㈦ 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 你擔心飯碗會被拿走嗎

人工智慧上升為國家戰略,擔心自己飯碗會被拿走,這是正常的擔憂心理。

1、人工智慧正在向高端職位進軍

近日,中國秦皇島一家生產水餃的工廠火了。幾千平方米的廠房裡,竟然看不到一個員工。從和面、放餡再到捏水餃,到零下50攝氏度條件下的速凍,流水線上的機器人都自如應對。

2、「還有人會為不能趕馬車而憂慮嗎」

可以預計,隨著人工智慧的不斷發展,人工智慧對於就業的影響會表現得越來越明顯。但當人工智慧不斷擊敗最優秀的人類圍棋選手時,我們就可以預計,未來年輕人可能不會再花那麼多時間去鑽研圍棋,而是會去學習更加適應人工智慧時代的新知識了。

汽車其實是當年最好的一家馬車公司創造出來的。最初,這個公司是把發動機提供的動力用來做馬車輪子。老闆的弟弟不務正業,把發動機裝在馬車輪子上,結果發現可以不用馬了。這在當時是可怕的——全世界那麼多趕馬車的人突然要面臨失業了。雖然現在看來,其實完全沒什麼可擔心的,他們可以去做汽車司機呀,機器畢竟是需要人來操控的。

早在工業革命浪潮席捲全球時,人機矛盾就已經出現。最初人們都是驚恐的,有人甚至跑去砸機器。「縱觀人類歷史,所有的機器革命,沒有毀滅人類,人創造了機器,同時機器也改變了人。新機器的出現,帶來了大量新的工作,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從土地上轉到其他行業,但還有人會為不能趕馬車而憂慮嗎?」

「如今無人駕駛汽車呼之欲出,老問題又來了,我們還要再為汽車司機的工作崗位擔心嗎?」從歷史上看,每一次對技術進步的恐慌之後,科技進步為社會創造的就業崗位都遠多於它「殺死」的過時職位。例如,自動櫃員機替代了一些銀行櫃員,但也讓更多雇員進入了機器不能替代的銷售和客服領域。

「我們必須要承認這個時代我們正在與人工智慧軌道融合,未來人工智慧將會在大多數領域替換掉人類煩冗而復雜的工作,讓人類減少勞動時間,增加自由時間。」吳江說,「我們每周工作時間已從48小時減少到40小時,未來可能會再減到30小時甚至是20個小時。必要勞動時間少,提升素質和享受生活的時間就長了。最終,勞動者可以從事的新工作,也將由此產生。」

「現在美國3億多人口中從事農業生產的不到1%,將來工農業直接從業人口降到0.01%也沒什麼好奇怪的。」勞動密集型的時代終將成為歷史。只有從程式化的工作中解脫出來,充滿創新創造活力,活成獨一無二的『人』,才是我們無可取代的競爭力。」

3、勞動者也須轉型升級

「雖然機械性的、可重復的腦力或體力勞動,將被人工智慧取代。但會有更多新的、深度的、創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現。」「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必定會產生一些『沒聽說過』的、『智能化』的新崗位,比如已經被行業認可的『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工程師』,以及『機器人產品經理』等。」

傳統行業的「舊崗位」也需向「人工智慧化」發展,如大多數保安、翻譯、記者會被人工智慧取代,但剩下的少數人,可能收入會更高,比如能操控安保機器人又有豐富安保經驗的安保負責人,比如垂直於某個細分領域的翻譯人才,比如專門寫深度報道的新聞記者。

當然,對於「智能代工」催生的新的崗位,並非人人都有機會。「每一輪科技革命都會帶來新一輪工作革命,人工智慧將大量淘汰傳統勞動力,很顯然也會有不少行業,會因為人工智慧的興起而消亡。「但也要看到,人工智慧會創造高端的新型的產業需求,從而帶來勞動者的轉型升級。所以,只有新型勞動者,才能適應人工智慧時代。」

盡管一些工作崗位被取代的弊端會被全新職位的出現化解,但是19世紀工業革命的經驗表明,轉變過程是極其痛苦的,人口從鄉村大量湧入城市工廠,在當時的歐洲引發持續動盪。各國政府花費了上百年時間構建新的教育和福利體系,才最終適應這種轉變。這就提醒我們,應提前對兩大挑戰准備好預案:一是如何幫助工作者學習掌握新技能;二是如何讓後代做好知識和思想儲備。

這一次的轉變似乎更為迅速,當前科技傳播的速度可比200多年前快多了。「我們必須提前行動,做好迎接新的工作崗位的准備。」陶慶華指出,所幸《規劃》已明確:即日起,從小學教育、中學科目,到大學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慧課程,建設全國人才梯隊。「這一要求,既緊迫又必要。是時候,我們要重新思考教育,將其視為一個終身過程。這意味著我們不能再獎勵死記硬背,而應該獎勵好奇心和實驗,它們是發現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他說,「如果你想把握未來,現在必須開始有意識提升自己,方能趕上時代的潮流。」

㈧ 簡述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趨勢

人工智慧利來用其技術賦予多個行源業能力,實現人工智慧與行業的深度結合,包括AI+金融、AI+醫療、AI+安全、AI+家庭、AI+教育等,實現傳統行業的智能化。金融、醫療、安全等行業與用戶生活密切相關,而且有大量消耗人力物力的程序化、優化的工作內容,在相關領域和場景中首先實現AI+。

人工智慧技術從國外開始,但由於互聯網,特別是國內移動互聯網的發展,目前中西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發展差距越來越小,中國新四大發明中的移動支付、自行車共享等技術在世界領先,中國以現有成果繼續大力配置人工智慧。美國人工智慧企業的發展比中國早5年。美國最初從1991年開始萌芽的1998進入發展期間的2005年後開始高速成長期的2013年後發展穩定。中國AI企業誕生於1996年,2003年產業進入發展期。2015年高峰後進入穩定期。中國將在人工智慧領域繼續追逐發達國家。

㈨ 國務院剛剛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說了啥

戰略高度看待人工智慧領域產業化。寄希望未來幾十年能夠趕超一流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