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辦大數據審計通知
A. 如何有效利用大數據系統開展審計工作
對於審計部門來說,要利用好大數據,實際上就是利用好信息採集的工具,通過對網內上海量信息進行帥選,找到有價容值的資料,數據。我以Knowlesys系統為典型例子說明問題。
其信息採集主要應用到以下方面:
產生您的潛在客戶列表
從您的競爭對手中收集產品價格信息
抓取新聞文章
建立您自己的產品目錄
整合房地產信息
收集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和數據
這樣的系統,具有以下的好處
1簡單:您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軟體。只需要告訴我們您需求的是什麼和您的目標網站是什麼,然後就能直接獲取資料庫。
2彈性:您能從任何的網站上獲取任何數據,特別是動態網站上的數據。
3快捷:一般您在付款後的24--72小時內就能獲得所需要的數據。對於大量的數據,我們能在一周或兩周內完成。
4精確:抽取結果的每一列都是您所需要的,不多也不少。我們會按照您的要求對數據進行過濾和校驗。
5低廉的價格:您只需要為您的所需數據付款而無需購買貴的機器和軟體,無需學習如何使用軟體,無需把您寶貴的時間用來運行軟體。
B. 大數據審計,今天你用了嗎
樹立數據先行理念,加大數據資源集中管理和綜合開發利用力度,推動建立重版要行業數據定權期報送或協議查詢機制,建設一體化審計數據中心和審計信息系統,打造「全維、動態、智能」的「審計雲」。
建立健全大數據審計工作機制,推進數據分析團隊建設,逐步形成以審計部門為中心,輻射各市、縣(市、區)審計局的「1+N」數據分析格局。
創新大數據審計作業模式,強化非現場數據分析,全面推廣數字化審計方式,提高審計精準度和時效性。
加快推進審計信息系統建設,搭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網路體系,實現審計人員在一個平台上協同作業,夯實大數據審計基礎。
利用數據可視化、融合通信、地理信息等信息技術,建設服務全范圍的審計業務管理和決策指揮系統,形成科學有效的決策指揮體系。
探索利用數據挖掘、智能分析等前沿技術,研發遠程報送、智能入庫、規范整理、授權使用和綜合分析等功能於一體的審計作業平台,提升數據管理自動化水平和數據關聯查詢能力。
C. 如何加快信息化建設,深入推進大數據審計
正視現實,應對挑戰,自覺推進審計信息化建設
加大投入,夯實基礎,為審計信息化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注重人才,強化隊伍,不斷提高審計人員信息化應用能力
加快推進,強化應用,促進審計業務與信息化技術的融合
D. 什麼是大數據審計
就是說找到這些數據之後,然後根據一些軟體自動對這些數據進行判斷收集。
E. 如何運用大數據助推審計「全覆蓋」
一、創新大數據審計思路。在大數據環境的審計工作要牢固樹立起三種思想:一是數據先行思想。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與廣泛應用,被審計單位的經營、管理和核算模式正在由傳統的會計核算、經營管理系統的構成要素轉向高效、復雜的信息系統。審計人員所面臨的原始資料,不再只是手工憑證、賬簿和報表,而是具有高度概括性、模糊性、關聯性的海量電子數據。這就需要審計人員牢固樹立以數據為核心,數據分析先行、數據分行與現場核查相結合相融合的思想方法,才能在新形勢下有效推動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二是緊跟信息流向思想。在大數據背景下,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手段,關注資金的走向、物資的走向、業務的走向,從中發現疑點,深挖嚴查。三是多維度數據關聯分析思想。強化政府財政預算數據和預算執行單位數據的關聯分析、財政數據與宏觀經濟數據的關聯分析、財務數據與部門業務數據的關聯分析、不同領域和專業間的橫向關聯分析、財政金融企業社保等相互間的關聯分析。只有通過多方數據的關聯分析、整合各種信息資源,才能真正實現審計模式的創新;只有通過數據的關聯分析, 才能實現數據的立體化、多維度挖掘,提升數據分析的質量、實現數據的有效利用。
二、開拓大數據審計視野。目前的政府審計,主要是對政府各部門及其他公共機構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公允性,運用公共資源的經濟性、效益性、效果性,以及提供公共服務的質量進行審計;對公共性、財政性資金的收支結果及其直接支配者的監督。隨著全覆蓋審計要求「全面審計,突出重點」向縱深推進,以及建構審計「免疫系統」已成客觀需要。因此,對於海量數據不僅需要審計的「平面掃瞄」,更要「立體透視」,不僅對所有的財政財務收支情況執行進行檢查,還要對形成其行為的各個環節、或所涉及的過程進行檢查,對制定、執行的相關公共政策的運行機制進行評估,對制定、執行公共政策的主要負責人的履職績效進行監督等。通過多維度數據分析,從體制、機制、制度性的層面揭示問題,預警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風險,推動深化改革和制度創新,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和服務可持續發展。
三、改進大數據審計模式。利用大數據審計信息平台系統,開展多維度數據分析,通過大數據提升審計效益效率。一是完善數字化審計制度機制。從數據的報送、歸集、分類、分析、應用、保密、存儲與讀取等全鏈條各方面進行建章立制,既確保大數據的開發利用有序有效,也保證大數據運用的健康安全,確保大數據環境下的數字化審計順利推進。二是組建專業數據攻關組。在大數據環境下,審計組織管理方式要注重整合審計力量,在全局、甚至審計系統范圍內抽調業務骨幹成立審前調研組、數據攻關組、審計核查組,探索「集中分析、發現疑點、分散核查、系統研究」的審計模式,提高審計的質量和效率。三是充分挖掘利用大數據。從關聯數據中發現所蘊含的規律和特點,挖掘出審計線索,使審計資源效能最大化;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多維度、多層次分析,嘗試建立各類數據分析模型和方法體系,為全覆蓋、常態化的延續審計打下堅實基礎;通過建立被審計單位違規行為庫,為構建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和審計方法體系提供審計實務的支撐。四是推動大數據分析的更廣泛應用。一方面,鼓勵、督促審計人員直接利用平台數據分析功能開展分析,改變以往直接使用資料庫工具分析數據的慣性思維,逐步建立起規范的數據許可權控制、數據安全管理、審計行為控制等「大數據」環境下的審計工作機制和行為習慣;另一方面,培養審計人員平台應用的興趣和信心,將審計人員平台應用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類,評估其緊急程度,按輕重緩急及時解決,避免對審計時間產生不良影響,使審計人員產生不滿情緒和畏難情緒。
F. 如何利用大數據開展審計工作
數據可以反映問題,大數據管理是審計的一個非常有效的工具。
首先明確你們企業需要審計的方向:比如量、價格等等,有了方向之後,再有針對性的收集數據、分析數據,你就會看到很多問題。再結合發現的問題,到項目現場實地踏勘,找尋原因。
G. 大數據背景對政府審計有哪些影響
一、數抄據分析方式的變化。大數據分析模式替代了傳統審計工作中的審計抽樣,開展全樣本審計。二、政府審計組織管理模式的變革。大數據背景下,政府審計組織管理方式漸漸發展成了聯合式審計、扁平化審計等不同以往的組織方式。三、有利於實現審計監督全覆蓋。運用大數據開展政府審計使審計范圍更加廣闊,是實現政府審計全面覆蓋的重要技術支撐。四、政府審計重點的變革。大數據背景下政府審計重點變革,主要體現在政府審計重點從對被審對象的財務審計發展為政府績效審計。另外,大數據技術能夠有效獲取和處理過去無法處理的數據資源,更好地開展政府績效審計。
H. 面對當前大數據智能,審計業務提出怎樣挑戰
大數據對政府審計技術的挑戰
首先,在大數據時代,物聯網的發展使得數據之間的共享日益頻繁。而政府審計數據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但是大數據的數據較為冗雜,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因此政府審計對大數據的監管技術的要求較高。具體包括:首先,數據儲存,為了完成在成本和能耗相對較低的情況下達到可靠性較高的目標,一般要依靠重新配置冗餘並加之雲計算技術的幫助,在儲存的時候要將數據分類,刪除同類重復數據,減少數據的存儲量,然後添加標簽便於日後對數據進行抽查或檢驗;其次,數據處理,數據處理非常復雜,這種復雜性不僅是指數據樣本自身,同時更是包含多重空間、多重結構以及多重實體間的一種交互的動態情況,這些情況很難通過傳統的方法對其進行描述或分析,處理難度大大增加,也更加復雜,因而需要利用相互之間的關聯來對語義進行分析得出易於理解的內容;最後,結果可視,使用這些工具得出的結果屬於計算機語言,對於非計算機專業的審計人員來說,其結果是晦澀難懂的。然而要使結果更直觀,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就需要通過審計軟體和審計技術將審計結果可視化,而以目前的審計技術還不能夠達到所需要求。
因此,對審計大數據的安全監管存在著巨大的問題,對審計技術的安全防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隨著大數據的日漸龐大,審計技術需要及時更新審計技術,加強對審計大數據的安全管理;修補技術漏洞,不斷完善審計技術。
(二)大數據對政府審計平台的挑戰
1.政務管理模式的新發展
電子政務,是政府政務管理部門運用現代化信息搜集、傳播技術、互聯網通訊技術將政府對政務的管理與服務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歸集,通過互聯網對政府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進行重新的組合和分配,優化資源,全面有效地為公眾提供高效、透明和優質的服務。通過電子政務可以實現能夠為公眾提供更多的高效透明的信息和實質性的服務。
電子政務體系的健康高效有秩序的發展同樣給國家審計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其對於政府審計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平台,電子政務建設可能脫離政府的管理體制,因而審計人員在進行審計的時候也許無法發現電子政務發揮的作用,也有可能不適應傳統的管理體制,產生「電子浪費」影響審計資源的分配,新的信息孤島也可能因此而產生。
2.雲審計的新要求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審計技術不斷更新,但是在方法和技術方面,其實質仍是現代審計,即僅提高了當時審計工作的效率。而大數據的出現,當前的審計已不能夠滿足審計工作的要求。同時,雲計算的管理模式逐漸應用到了審計大數據中,雲審計逐漸走進審計人員的視線。雲審計是一種運用雲計算技術並通過互聯網完成的模式,審計人員通過運用儲存在「雲」端的各種數據與資源,更科學更有效地進行審計的過程,即雲審計即為將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應用到國家審計的一種新模式。在大數據時代,雲審計的優勢明顯,更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最終將在審計管理、審計方式等方面實現根本性的變革。
(三)大數據對政府審計人員的挑戰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伴隨大數據、互聯網+的時代來臨,審計數據日益龐大,在進行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自身的審計信息技術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主要涉及三個方面:
在雲計算方面,由於時代的發展,雲審計終將成為開展國家審計的趨勢,而雲計算技術又是雲審計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術之一。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具備較高的傳統審計理論基礎,同時也要掌握現代化信息技術的理論基礎。因此,大數據時代的審計人員要求具備非常過硬的專業能力。大數據時代的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與審計相關的專業知識,而且還要在信息技術方面具有較強的認知。就目前的現狀看來,審計人員雖具備較為完善的審計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專業能力,但是對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等知識的認識和掌握較為欠缺,兼顧審計專業知識和大數據、雲計算技術的專業人員更是少之又少,無法滿足高速發展的社會對大數據時代審計的需求,現有的審計隊伍中信息化審計人才急缺。
在大數據的收集方面,大數據時代的數據突破了傳統審計的結構方式。傳統的審計中的數據主要是以結構化數據為主,使用資料庫來儲存結構化的數據,根據分析的需要對數據建設數據倉庫,從而進行多維度多內涵的操作,並運用數據挖掘技術對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深度地獲取信息。而在大數據時代,數據主要是以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為主,審計人員對這種類型的數據不太了解,傳統的存儲無法滿足需要,如何對大數據進行搜集將是審計人員面臨的一個新問題。同時大數據的收集也要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規,大數據的安全防護需要有相關的法治機制為依據和相關的技術作為保障。
大數據時代對人才的要求較高,急需復合型人才。同時,對在職的審計人員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在平時的工作學習中,除了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之外,還需提高自身的數據處理能力、雲計算技術能力等。
因此,大數據時代對國家審計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同時要求審計機關培養分析大數據的能力,發現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突出問題與薄弱環節,為完善國家治理提出相關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