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京理工大學MBA怎麼樣

一、項目介紹

南京理工大學MBA項目自1997年取得辦學資質以來,一直致力於培養具有廣闊國際視野和堅實本土根基,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素養,以及創新精神、創業意思與創造能力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
二、項目特色
1.依託工科背景。孕育於強大的工科院校,在MBA教學中,注意培養學員的嚴謹思維。
2.立足本土化。我們注意培育學員的國際視野,但我們更加強調管理的本土化,培養學員的文化自信和本土意識,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吸取管理智慧,引導學員認識到管理實踐必須紮根中國土壤。
3.能力建設為核心。提升管理能力才是學員真正的需求,知識傳授是為能力躍升提供素材。分別通過課程訓練和綜合訓練兩個層次,實現能力建設。在每一門課程中,通過引進實踐講師、,採用問題研討、案例教學、現場教學、沙盤模擬等方法進行實際能力的訓練。案例大賽、創業大賽和自主社會實踐等方法則是提升學員綜合能力的訓練。
4.四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教學、實踐、服務、文化」四位一體的培養模式。通過校企共建、案例教學、案例大賽、社會實踐等手段加強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通過職業生涯發展支持、創新創業支持、校友交流互見等平台建設和終身學習等機制建立,貫徹為MBA同學終身服務的理念。
5.共享EMBA教育資源。我校是江蘇省僅有的四所具有EMBA辦學權的院校之一,從而使MBA教育可以與EMBA教育共享更加優質的教學資源、同學和校友資源,分享EMBA的教育經驗。
6.播撒情懷的種子。源自哈軍工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南理工學子,孕育出「志士之心、君子之風」的儒商文化元素,MBA學子尤如校園中優雅的二月蘭和挺拔的水杉樹。在南理工,MBA學習帶給你的不僅是一段學習體驗,更是一段心靈的旅途和人生的成長體驗!

三、培養方式及研究方向

MBA的培養方式為非全日制,學制為3-5年彈性學制。每周末授課,授課地點在南京校區和江陰校區(工作所在地為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泰州、鹽城等地區的考生在江陰校區培養)。

MBA共設置8個研究方向:戰略管理與組織變革;智能製造與運營管理方向;大數據與商務決策方向;人力資源管理與領導力方向;新經濟與市場營銷;財務、金融與資本市場;管理會計與內部控制;創新與創業管理方向。
四、學費
工商管理碩士(MBA)培養全過程學費9.8萬元。

南京理工大學211院校,也是南京開辦MBA項目最早的4所院校之一,性價比高,學費9.8萬元,沒有漲。

『貳』 大數據給健康產業帶來哪些變革

大數據給健康產業帶來的變革最大的就是把傳統的健康產業取代了,繁瑣的健康體檢變為快捷的健康體檢,隨時手機就可以查看健康數據。一批大數據健康體檢小屋出現了。

『叄』 如何認識和推動創新驅動時代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發展

目前衡量創新型國家的主要標準是科技標准。但我認為,除了科技標准外,文化創新也應該成為衡量創新型國家另一個重要標准。對於如何認識、理解和推動在創新驅動的時代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發展,我想談三點個人看法:一、應當將文化產業發展切實納入國家整個創新驅動戰略和政策之中。二、應當深入開展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整合現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綜合統籌管理體制。三、加快文化產業促進法的立法進程。」本文為全國人大科教文衛委員會文化室主任朱兵,近日在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上的發言。

非常高興和感謝受到邀請出席由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主辦、傳媒大學承辦的2016國家文化產業創新實驗區高端峰會,高朋滿座,智者雲集,讓我也有機會聆聽大家的高見,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首先,我認為這次會議的主題非常好,「文化+時代:創新驅動經濟發展」,鮮明地點出了當前文化發展的重要時代特徵。
一是我們正處在整個國民經濟發展結構調整的重要節點上,這個節點既是結構調整的關鍵樞紐,又是關鍵動力,那就是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驅動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是十八大報告提出來的。十三五規劃又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這一發展理念,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這為我國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
二是經濟發展,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大做強文化產業是建設文化強國、發展軟實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必然要求,文化與經濟,經濟與文化,二者有著極為深刻的內在關系。
因此,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深入探討文化發展,反映了會議主辦者跳出文化談文化,把文化與國家發展戰略的主線緊密結合,尋求跨界、融合、統籌的高度敏銳性和洞察力。
目前衡量創新型國家的主要標準是科技標准。國際上對創新型的國家和一般性的國家是有區分的。
所謂創新型國家,判斷的第一個指標是科學技術在整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上的貢獻率佔多少,發達國家一般是在70%以上,我國到目前公布的大約是60%左右;
第二個指標,科研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是多少,按照國際上普遍的認可,創新型國家的標准應該佔GDP的2.5%以上,目前我國是2%,我們國家中長期計劃到2020年我國科研研發經費佔GDP的比重達到2.5%,進入創新型國家。
但我認為,除了科技標准外,文化創新也應該成為衡量創新型國家另一個重要標准。從本質上說,文化創新的關鍵要素是內容創新,但文化科技和文化表現、傳播和消費技術的創新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相互交融,相互促進,在這方面,我們還缺乏上下一體的普遍共識,尚未形成一個相互交融、有機統籌的體制機制。
對於如何認識、理解和推動在創新驅動的時代背景下的文化產業發展,我想談三點個人看法:

應當將文化產業發展切實納入國家整個創新驅動戰略和政策之中
換言之,從文化產業自身角度來說,應當主動融入國家整個創新驅動戰略和政策,並以此來認識和把握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目前無論是文化產業自身,還是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和政策的制定、出台和實施,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是比較少的。這有復雜的原因,有歷史原因,也有體制機制原因,但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文化產業面臨的一個挑戰就是要主動出擊,主動融入,充分運用國家戰略和政策。在這方面我們有極大的空間和平台。
2015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這是一份關於如何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最為重要的文件,非常具體,非常有措施。
全文共分9個部分30條,8000多字,包括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競爭環境,建立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強化金融創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轉化激勵政策,構建更加高效的科研體系,創新培養、用好和吸引人才機制,推動形成深度融合的開放創新局面,加強創新政策統籌協調,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這份文件在整個科技界、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都震動很大,影響深遠。但是,我覺得在整個文化界包括文化產業界,好像觸動不大。這其中一個原因是起草制定這個文件的基本上是科技界、工業界、經濟政策界,沒有文化界參與。
整個文件只有四處出現「文化」一詞,而且只是把文化作為創新驅動的環境附屬語來提及的,如「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具有實質意義的僅在一處提及「改進互聯網、金融、環保、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監管,支持和鼓勵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發展。」
我以為,這份文件對有效實施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除了科技界、高校院所、工商企業界外,對我國文化企業、文化產業以及從事文化科技研究人員同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文件所提出的堅持需求導向、堅持人才為先、堅持遵循規律、堅持全面創新的4個基本原則,包括所提出的一系列具體政策措施如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打破制約創新的行業壟斷和市場分割、改進新技術新產品新商業模式的准入管理、完善企業為主體的產業技術創新機制、提高普惠性財稅政策支持力度、壯大創業投資規模、強化資本市場對技術創新的支持、拓寬技術創新的間接融資渠道、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加大對科研工作的績效激勵力度、改革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科研評價制度等,都在相當程度上適用於文化科技、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發展。
當今時代,文化與科技密不可分,相互推動、相互促進。數字技術、互聯網技術、信息通信技術既是科學技術、也是文化技術,這一相互融合的趨勢日趨明顯。
在文化裝備製造業和文化消費終端製造業中,在影視裝備、舞台裝備、影院裝備、印刷裝備、游藝娛樂裝備、移動互聯裝備等領域,現代科技成果的開發、轉化、利用比比皆是,成效顯著。
據統計,目前,國內文化裝備產業年交易量超過萬億元,占國內文化產業總產值的1/4強,並以年均20%增長。在這些方面,我們文化產業業界包括管理部門應當毫不猶豫地積極主動將文件所制定的卓有成效的具體舉措予以適用。
例如,文件明確提出,加快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權,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在利用財政資金設立的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中,將職務發明成果轉讓收益在重要貢獻人員、所屬單位之間合理分配,對用於獎勵科研負責人、骨幹技術人員等重要貢獻人員和團隊的收益比例,可以從現行不低於20%提高到不低於50%。
全國人大常委會隨即對科技成果轉化法進行了修改,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又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法的執法檢查,我上個月隨檢查組去浙江,這一修改對當地科技成果轉化起到了顯著成效,一些地方甚至把收益比例上調到70%。但從檢查情況看,基本沒有涉及文化企業、文化科技成果轉化及相關科研機構。
要有效解決文化與科技融合問題,既需要科技界努力,更需要文化界的努力。
近些年來,已經出現了一些促進二者有機融合的良好勢頭,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副委員長路甬祥牽頭一直大力推動把創新設計作為創新驅動戰略實現的一個重要的平台和手段。
科技成果能夠切實有效地轉化為產品,需要有很多的條件和原因,一個重要舉措就是在科研技術轉變為產品過程中,要使創新設計成為其中重要的、關鍵性的環節。
他提出一個理論,從農耕時代以來的設計分三個階段,農耕時代是設計1.0版本,工業製造業所帶來的設計稱之為設計的2.0版本,當今世界進入新的時代,比如說高新技術包括信息技術、互聯網的出現,環保理念、人與自然和諧理念、文化創意理念的出現,這些共同構成一個新的環境下的節能、環保、信息技術、大數據和文化的共同支撐下的新的設計理念,叫做創新設計,是設計3.0版本,他認為我們現在進入了這樣的時代。
前些時候由中國工程院牽頭專門成立了中國創新設計聯盟,下面成立了一些分會,統籌我國的整個的設計行業。大家知道,以往中國的設計行業更多的是附著於工業設計領域,比如說機械工業協會下的工業設計委員會等。
進入改革開放以後設計的領域已經擴大了,不完全是機械工業產品本身的設計,覆蓋到很多的領域,比如說藝術設計、環境設計、服裝設計、燈具設計、日用產品的設計等等,這其中必然包括文化產品、文化消費、文化模式的設計。
今天談到的創新設計是一個總體概念。中國工程院的創新設計聯盟研究出台了一個戰略報告,向國家提出了相關建議,把創新設計作為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和平台給予推動。
這一建議被正式寫入《中國製造2025》,目前正在積極研究出台相關行動計劃。
設計與文化密不可分,可以說,凡是設計都離不開文化創意,反之,凡文化創意也離不開設計。推動創新設計大發展,從某種意義上就是推動文化產業大發展。
2014年,國務院從文化產業的角度專門發布了一個重要文件《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今年4月,國務院常務會決定深度發掘文化文物單位館藏資源,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這些都反映出設計作為一個平台對文化與科技的交融。
另一個例子就是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一個重要概念「數字創意」,將其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綠色低碳、高端裝備與材料一並列為五個「十萬億級」戰略性新興支柱產業,使之成為未來經濟發展的主動力。
數字創意也就是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內容產業,包括影視、動漫、游戲、數字出版、在線服務等等。目前這項研究工作正由工程院潘雲鶴院長牽頭組織團隊開展,取得了積極進展。
這兩個例子都說明,在國家政策層面、在科技界,都開始強烈關注到科技與文化的融合,開始採取實際步驟予以推動。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文化產業界包括文化理論界、管理部門更要有緊迫感,要進一步採取積極措施,加強輿論和研究,主動出擊,在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上發揮更大作用。

應當深入開展文化管理體制改革,整合現行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綜合統籌管理體制
之所以出現上述現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文化與科技仍處在一個協調溝通不暢的狀況,相互割裂、各自為政。
要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理順管理體制,整合形成統一高效的文化產業促進機制。
所謂理順管理體制有兩個方面:
一是文化部門自身的體制,二是文化部門與相關部門如科技、信息、財稅、金融等的體制。
目前,文化產業涉及到不少部門,機構分設,職能交叉重疊,政出多門。管辦不分,政企不分,條塊分割的傳統文化體制的弊端仍然在一定范圍內存在,沒有從根本上得到扭轉。
由於不同文化產業分屬不同文化主管部門,產業政策制定和國有資產管理又分屬計劃、經貿、財政等部門。
全面建立統一高效的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尚在進行中,尚未完全形成權責明確、行為規范、監督有效、保障有力的執法體制,尚未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文化產品市場和生產要素市場,這些都不同程度地制約了文化產業的發展和法治建設。
這其中,一些問題是短期的,一些問題是長期的,但無論如何,在當今全面推進創新驅動的大背景下,涉及文化產業的政府部門、企業界、包括學界,都應當齊心合力,採取有效措施,從制度層面、政策層面、機制層面、學術層面推動建立跨界、融合、統籌的管理體制,建立完善文化企業、文化裝備製造業和文化消費終端製造業的信息平台,促進和保障文化產業切切實實納入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之中,分享政策紅利。
加快文化產業促進法的立法進程
創新驅動戰略的一個重要內容和保障就是制度創新。制度的最高形式就是法律制度。
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文化產業促進法的立法工作,納入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一類項目。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柳斌傑主任委員也高度重視這一立法工作,委員會也開展了調研。
目前文化部正在牽頭負責草案的前期起草工作,組成了專門工作班子,開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進展。
應當看到,起草工作有著相當難度,在明確文化產業的概念和范圍、建立文化產業統籌管理機制、建立金融財稅保障機制、構建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機制、建立文化產業社會化發展促進機制、建立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以及建立統一的文化市場及監管機制等方面,仍有不小的困難和障礙。
在此,我呼籲在座各位,充分發揮你們的智慧和能力,獻言獻策,共同為制定出台一部體現創新驅動戰略要求、符合我國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的好法律貢獻力量。

『肆』 陽光融和健康保險公司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陽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500強企業、中國服務業100強。成立3年躋身七大保險集團,5年超越了與其同期成立的71家保險主體,9年同時布局互聯網金融及不動產海外投資領域,10年成功進軍醫療健康產業,成為全球市場化企業中成長最快的公司之一。截至目前,陽光保險集團旗下已擁有財產保險、人壽保險、信用保證保險、資產管理、融和醫院、惠金所等多家專業子公司,逐漸成為保險行業變革發展的中堅力量。
依託集團優勢,以人文、科技為驅動,陽光保險集團有效整合旗下資源,持續研發滿足客戶需求的產品,不斷升級以「閃賠」、「直賠」為特色的服務,著力打造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卓越的客戶服務能力、傑出的風險管控能力和專業的資產管理能力,實現了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
陽光財產保險成立於2005年7月,是主要經營財產保險業務的全國性保險公司。陽光產險成立以來,連續多年刷新國內新設保險公司年度保費規模的歷史紀錄,實現了又好又快的發展,目前已有36家二級機構開業運營,三四級分支機構1500餘家,服務網路實現全國覆蓋。
陽光人壽保險成立於2007年12月,是主要經營人壽保險、健康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等一切人身險業務的全國性專業壽險公司。陽光人壽成立以來發展勢頭良好,公司價值不斷提升,目前已有33家二級機構開業運營,三四級分支機構800餘家,以專業服務為廣大客戶提供人身、養老、醫療、健康、意外等保險保障。
陽光資產管理成立於2012年12月,憑借專業的投資團隊和「穩健、規范、專業」的投資理念,投資收益連續多年居行業三甲,是業內最佳資產管理團隊之一。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目前已具有完備的業務資格,涵蓋股票投資、信用債投資、股權投資,同時擁有股指期貨投資,基礎設施投資計劃及不動產投資計劃產品創新資格,受託管理保險資金資格,保險資產管理產品業務資質,陽光人壽境外投資境內受託人資格等。
陽光信保成立於2016年1月,是一家基於大數據和互聯網的平台型專業化商業信用保證保險公司。為個人、小微企業和各類機構客戶提供信用保險、保證保險,與以上業務相關的意外險、財產險、責任險、再保險等業務,以及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保險資金運用業務。公司致力於通過強大的數據管理能力、卓越的風險管理能力、一流的產品創新能力和領先的平台運營能力,讓信用創造價值,與客戶攜手共同創造信用好生活。
陽光融和醫院是2015年設立的保險業第一家大型綜合醫院。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轉化醫學與產業發展為一體,是一家按照國際先進的醫療理念、JCI和三級甲等醫院標准籌建的大型綜合醫院,融和醫院融聚國內外一大批醫學領域的科學家和醫學專家,創新疾病診斷和治療標准,引進前沿技術,並與美國哈佛大學Joslin糖尿病中心合作,創建國際領先、國內一流的糖尿病中心。
與不斷壯大的企業實力相匹配的是陽光保險的責任與擔當。陽光保險成立以來,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發揮了金融保險企業的社會責任。11年來,共計承擔社會風險超過207.7萬億元,已支付各類賠款超過879億元,上繳稅收突破264億元,累計為2.4億客戶提供保險保障。為促進公益活動機制化、常態化,2009年3月,陽光保險率先在行業內成立了全國性青年志願者組織「陽光保險青年志願者協會」,2010年5月,注資成立了「北京市陽光保險愛心基金會」,在各項公益慈善事業中投入逾1.3億元。先後為「5·12」汶川地震、青海玉樹「4·14」地震、四川蘆山「4·20」地震、海南省「威馬遜」超強台風等自然災害積極捐款,履行社會公民責任。此外,陽光保險先後開展了贊助我國第22次南極科考、與團中央合作「全國青春建功,新農村」暨促進農村青年轉移就業創業、陸續在湖南、貴州、四川、山東、福建、西藏、雲南、廣西、甘肅等地捐建36所陽光保險博愛學校等一系列有影響的公益活動。2010年,陽光保險啟動員工父母贍養津貼計劃,2012年10月將這一關愛舉措擴大到壽險營銷員,目前每月為1萬多位員工父母發放父母贍養津貼。
創新的管理模式、優秀的企業文化和持之以恆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得到了社會的高度認可,陽光保險相繼獲得:中國公益50強、中國紅十字勛章、最具社會責任保險公司、中國最佳商業模式、最佳管理創新獎、金融行業首家「全國企業文化示範基地」、最佳僱主企業、最佳企業文化獎、最佳理賠保險公司、最具競爭力保險公司、最具幸福感企業、最佳年度海外並購創新獎、中國最佳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用500強企業等多項榮譽,公司品牌形象和影響力不斷提升。

『伍』 「數字中國」建設的意義

什麼是數字中國?狹義上的數字中國指的是以整個中國作為對象的數字地球技術體系,但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的數字中國是更加廣義的概念,是中國的國家信息化范疇,「寬頻中國」「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都是數字中國的內容。數字中國既是強國的利器,也是惠民的春雨,覆蓋經濟、社會、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轉型升級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對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提升整個社會的運行效率乃至國家的競爭力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陸』 南京理工大學MBA學費是多少

工商管理碩士(MBA))學培養全過程學費9.8萬元
南京理工大學MBA項目從1997年取得辦學資質、1998年正式招生,至今已有二十年的歷史。致力於培養具有廣闊國際視野和堅實本土根基,高度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素養,以及創新精神、創業意識與創造能力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
作為江蘇最早開辦MBA教育的四所高校之一,紫金MBA項目形成了600多名在校生、近2500名畢業生的規模。校友遍及江蘇各市,遠及廣西、深圳、山東、上海、安徽等地,許多人成為當地著名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部分校友在政府部門工作。

1、學制和學習方式
分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全日制學制2.5年,脫產學習,學校安排住宿,費用自理。(需20人以上才可開班)。非全日制以3年學制為主,原則上不超過5年。(周末上課,一般每月空出一周不排課,法定節假日不排課)。
2、招生人數為160人
3、學費
工商管理碩士(MBA))學培養全過程學費9.8萬元
4、歷年分數線
2018年:總分165分,英語42分,綜合84分。
2017年:總分170分,綜合84,英語42。
2016年:總分165分,英語39分,綜合78分。
5、基本報考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後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高職高專畢業後或大學本科結業後,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同等學力並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並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6、南京理工大學MBA專業研究方向:
企業診斷與企業戰略
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
市場營銷與電子商務
金融投資與國際商務
企業運營與項目管理
財務管理與會計

參考資料:HZMBA

『柒』 大數據時代是什麼意思的

大數據(big data)一詞越來越多地被提及,人們用它來描述和定義信息爆炸時代產生的海量數據,而這個海量數據的時代則被稱為大數據時代。

隨著雲時代的來臨,大數據(Big data)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數據(Big data)通常用來形容一個公司創造的大量非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這些數據在下載到關系型資料庫用於分析時會花費過多時間和金錢。

大數據分析常和雲計算聯繫到一起,因為實時的大型數據集分析需要像MapRece一樣的框架來向數十、數百或甚至數千的電腦分配工作。

(7)2016大數據與文化變革擴展閱讀:

大數據時代的影響:

1、不是隨機樣本,而是全體數據:

在大數據時代,人們可以分析更多的數據,有時候甚至可以處理和某個特別現象相關的所有數據,而不再依賴於隨機采樣(隨機采樣,以前人們通常把這看成是理所應當的限制,但高性能的數字技術讓人們意識到,這其實是一種人為限制)。

2、不是精確性,而是混雜性:

研究數據如此之多,以至於人們不再熱衷於追求精確度;之前需要分析的數據很少,所以人們必須盡可能精確地量化人們的記錄,隨著規模的擴大,對精確度的痴迷將減弱。

擁有了大數據,人們不再需要對一個現象刨根問底,只要掌握了大體的發展方向即可,適當忽略微觀層面上的精確度,會讓人們在宏觀層面擁有更好的洞察力;

3、不是因果關系,而是相關關系:

人們不再熱衷於找因果關系,尋找因果關系是人類長久以來的習慣,在大數據時代,人們無須再緊盯事物之間的因果關系,而應該尋找事物之間的相關關系;相關關系也許不能准確地告訴人們某件事情為何會發生,但是它會提醒人們這件事情正在發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數據時代

『捌』 世界互聯網大會2016召開時間表

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11月16日到18日在浙江烏鎮舉行。本屆大會將以「創新驅動造福人類——攜手共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在全球范圍內邀請1200位來自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技術社群和民間團體的互聯網領軍人物,圍繞互聯網經濟、互聯網創新、互聯網文化、互聯網治理和互聯網國際合作五個方面進行探討交流。

時間表如下:
2015年12月15日全天:嘉賓注冊
10:00-10:20:「互聯網之光」博覽會開幕式 開館時間:17日08:30-17:00、18日08:30-16:00
2015年12月16日

10:30-11:30:大會開幕式
13:30-16:00:「互聯網+」論壇 「互聯網金融創新與發展」議題
13:30-16:00:「數字絲路?合作共贏」論壇 「信息基礎設施共建」議題
14:00-17:00:「網路安全」論壇
14:00-18:00:「協同 開放 共享 共贏——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互聯網發展」論壇
16:00-18:00:「互聯網文化與傳播」論壇 「中美大學生共話互聯網夢想」議題
16:00-18:30:「數字絲路 合作共贏」論壇 「資源整合模式創新」議題
19:30-21:00:「烏鎮之夜」歡迎晚宴
21:00-23:30:「互聯網文化與傳播」論壇 「《對話》:網聚正能量 傳播善動力」議題
2015年12月17日

08:30-11:30:「數字中國」論壇 「行觀天下 智慧城市」議題
08:30-12:00:「互聯網文化與傳播」論壇 「互聯網時代的文化傳承與創新」議題
09:00-11:30:「互聯網創新」論壇 「互聯網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議題
09:00-11:30:網路安全高層閉門圓桌會議
09:00-12:00:「互聯網創新」論壇 「互聯網創新與經濟發展」議題
13:00-15:30:「互聯網+」論壇 「智能製造轉型與升級」議題
14:00-17:00:「互聯網創新」論壇 「互聯網創新與知識產權保護」議題
14:00-17:30:「互聯網創新」論壇 「互聯網創新與初創企業成長」議題
14:00-18:30:「數字中國」論壇 「烏鎮論道 數字中國」議題
14:30-16:00:「互聯網文化與傳播」論壇 「中國文化網路傳播」議題
15:30-19:00:「互聯網文化與傳播」論壇 「《對話》:互聯網名人的哲學思考」議題
16:00-17:00:「世界互聯網大會紀念林」植樹
19:30--22:00:文藝演出——音畫越劇《梁山伯和祝英台》
2015年12月18日

08:00--10:00:「互聯網技術與標准」論壇 「技術與標准促進互聯網發展」議題
09:00--11:30:「互聯網技術與標准」論壇 「萬物互聯驅動產業變革」議題
09:30--12:00:網路空間治理論壇
10:00--12:00:「互聯網技術與標准」論壇 「可信賴的雲計算與大數據」議題
14:00-15:00:大會閉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