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殺熟的數據
❶ 你遇到過哪些利用大數據殺熟宰客的例子
況一:老用戶比新用戶價格高?
據報道,有網友稱,自己在某電影票訂票平台上體驗到了被「殺熟」。她表示,用新注冊的小白賬號、普通會員賬號和高級別的會員賬號同時選購同場次電影,最便宜的是小白賬號,其次是普通會員賬號,而高級別的賬號一張票要比小白賬號貴出5元以上。另外,自己下半年開始,電影票平台價格顯示均價30-40元,而一年前均價為20元。
情況二:蘋果用戶比安卓用戶價格高?
目前,大家的手機大多分為兩個陣營,分別是蘋果iOS系統和安卓系統。然而,一位網友發現,用蘋果手機打車比安卓手機打車貴。此外,某些視頻網站也會根據手機不同型號給出不同的收費待遇。以騰訊視頻為例,開通VIP會員,安卓用戶1個月、3個月和6個月的價格分別20元、58元、108元,年費是198元,而蘋果用戶購買則要貴出5-35元不等。對於存在價格差異的原因,客服表示,是由於其中包含蘋果收取的手續費。
情況三:不買價格變更貴?
默認捆綁上次服務?媒體報道,在線旅遊平台被批評存在「大數據殺熟現象」最多。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在某在線旅遊平台訂機票,選好的那班每次看時都會上浮;而當自己選好該機票後取消,再選那個機票時,價格立刻上漲甚至翻倍,在自己覺得「不買會更貴」而匆忙下單後,發現該航班價格又恢復到最初的低價。此外,還有一種根據用戶的「上一次行為」而默認捆綁相應服務,例如剛剛注冊會員的用戶,他在購買機票時,系統僅默認顯示一張機票的價格;而一旦他在這一次同時勾選了貴賓休息室、接送機服務或酒店優惠券等附加服務,那麼在下一次下單時,系統會默認幫他勾選同樣的服務。
情況四:不同用戶價格不同
有網友在微博發出兩張截圖稱,自己與家人在某旅行APP搜索機票,同一航班同一時間不同手機搜索出來的價格卻不同:
❷ 「大數據殺熟」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你如果之前用過這個軟體或者網站,顯示的價格會比新用戶貴。有的會因為安卓手機和蘋果手機而顯示不同價格,簡稱大數據殺熟
❸ 何為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本質是一種差異化的定價策略。此前有經濟學教授告訴南都記者,因為不同顧客對價格敏感性不同,支付意願也大相徑庭,相對於「一視同仁」的統一定價,歧視性定價可以提高商家的利潤。
藉助大數據手段,平台能進一步分析識別用戶的偏好特徵及行為習慣,對「熟客」推薦與其個人特徵相吻合的產品或服務,進而收取更高的價格。
但在實踐中如何認定平台濫用大數據分析技術的「殺熟」存在不少爭議。2019年3月,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曾發布調查發現,大數據殺熟具有隱蔽性,維權舉證難的特點,且部分商家雖然存在特定推送行為,卻也難以界定是否屬於法律規定的不合理推送。
(3)大數據殺熟的數據擴展閱讀:
相較徵求意見稿,大數據殺熟條款有明顯變化
南都記者對比發現,關於價格歧視條款較原來有明顯不同。去年9月發布的徵求意見稿第十六條指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
《規定》第十五條則對此進行了細化,明確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手段,基於旅遊者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的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在法律責任方面,此前徵求意見稿指出如果平台出現價格歧視的行為,執法部門將依照《電子商務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進行處罰。該條的具體懲戒措施包括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或處以5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處20萬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
也就是說,按照徵求意見稿,大數據殺熟行為最高或被罰50萬元。但此次《規定》中刪去這一具體明確罰款的規定。
❹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2018年3月,「大數據殺熟」這個詞進入大家視野,不過這一現象或已持續多年。有數據顯示,國外一些網站早就有之,而近日有媒體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1.3%的受訪者遇到過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
與其稱這種現象為「殺熟」,不若說是「殺對價格不敏感的人」:一罐可樂,在超市只賣2元,在五星級酒店能賣30元。這不能叫價格歧視,而是因為人們能住得起五星級酒店,那麼就是要被「殺」,這個理論套用在「大數據殺熟」上卻並不恰當。一個關鍵問題是,一罐可樂的正常價格是透明的,所以在五星級酒店的溢價是公開的。但「大數據殺熟」卻處於隱蔽狀態,多數消費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溢價」了。
❺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是指同樣的商品或服務,老客戶看到的價格反而比新客戶要貴出許多的現象。2018年12月20日,大數據殺熟當選為2018年度社會生活類十大流行語。
北京市消費者協會的實際體驗調查結論與網友的反饋大相徑庭。實際調查顯示,大數據「殺熟」問題並不明顯,只有個別價格不同行為涉嫌大數據「殺熟」,調查點名了去哪兒和飛豬旅行等網站都有不同程度的大數據殺熟情況。但消費者發現被大數據「殺熟」後,由於其存在復雜性和隱蔽性,維權舉證確實存在困難。
2020年9月15日消息,央視二套財經頻道點名在線旅遊平台的大數據殺熟現象,報道中提到在線旅遊平台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
(5)大數據殺熟的數據擴展閱讀:
相關法規:
2019年10月9日,文化和旅遊部公示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針對最受關注的「大數據殺熟」問題,《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在線旅遊經營者不得利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針對不同消費特徵的旅遊者,對同一產品或服務在相同條件下設置差異化的價格。大數據殺熟還將面臨最高五十萬元的處罰。
《暫行規定》第三十五條規定,違反該條規定的,由縣級以上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第七十七條的規定處罰。具體來說,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五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二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2020年8月20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了《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要求在線旅遊企業加強網路安全等級保護制度,不得擅自屏蔽、刪除旅遊者對其產品和服務的評價,不得誤導、引誘、替代或者強制旅遊者作出評價,不得濫用大數據分析侵犯旅遊者的合法權益。
不得為「不合理低價」旅遊提供交易機會,並主動公示全國旅遊投訴渠道,鼓勵平台經營者先行賠付。
❻ 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具體怎麼回事,什麼叫「殺熟」
先解釋一下什麼叫”殺熟“吧,簡單來說就是坑熟人,中國一貫都是熟人社會,辦事喜歡找熟人,就哪怕是出去打工也喜歡找老鄉,因為在我們長久以來的觀念中,熟人知根知底值得信賴,但是有些人就是利用了這種信賴的心理,利用對熟人的了解來坑熟人,往往因為了解一坑一個准。
現在大數據殺熟還挺普遍的,而且大數據殺熟具有隱蔽性,而且十分動態,所以每次那些電商平台被曝光利用大數據殺熟,他們總是能找到理由解釋。但是不用懷疑,大數據殺熟是確實存在的,早在2000年的時候亞馬遜就被發現將同一款DVD為新老客戶制定不同的價格,引起了消費者的憤怒,隨後亞馬遜就道歉了並且承諾再也不價格歧視了。
❼ 「大數據殺熟」是怎麼一回事
最近網路上大量流傳著「大數據到底是殺熟還是殺心?」前幾天,一位網友在微博自述自己訂酒店時被大數據「殺熟」:自己在網路上常訂的某酒店房間常年價格為380元至400元左右,而通過酒店前台和朋友賬號查詢,該房間的價格實際上為300元!微博一發出,即被迅速轉發,引來萬千網友紛紛吐槽,表示自己也有過類似遭遇。
都說老顧客很重要,不過這兩天互聯網廠商「大數據殺熟」的新聞,卻引來網友的一片熱議....
近日,有網友發現,同一段路程,打車軟體對兩部手機的報價卻不一樣:
「大數據殺熟」是否違法
大數據技術本身是中性的,關鍵在於使用者用來做什麼。
昨天,人民日報的一則評論引起了網友關注,該評論表示,從福利經濟學的視角,針對不同消費能力群體差別定價並非一定是壞事。然而,同一時刻對同一產品的差別定價,尤其是將消費者蒙在鼓裡隨意加價的情形,並不在其列。為了獲得灰色超額利潤,它損害了消費者權益,已經構成違背消費者知情權的價格欺詐,不為價格法所允許。
光明網評論員文章也指出,商家的溢價行為本身並沒有問題,問題在於這種溢價是否透明。如果老客戶普遍要支付高於「正常價格」的金額,甚至越是老客戶價格越貴,這顯然背離了一種樸素的誠信原則,也是對老客戶信賴的一種直接辜負。
根據國家發改委《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第三條,價格欺詐行為是指經營者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或者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行為。 按照這一定義,「大數據殺熟」顯然違反了《規定》,是一種典型的價格欺詐。
另外,《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的三倍。
❽ 什麼是大數據殺熟你遇到過哪些大數據殺熟的事情
大數據這個詞語是計算機行業當中的一個術語。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大數據也被越來越多的行業所運用,其中有一個被稱為大數據殺熟的現象引起了很多消費者的關注。不少網友表示,在生活中頻頻遭遇大數據殺熟的現象。
要想知道我們是否遭遇過大數據殺熟的現象,首先我們就要知道究竟什麼現象才是大數據殺熟。所謂的大數據殺熟就是說當我們在進行網上購物時,如果我們在同一家店鋪進行經常性的購買,也就是回頭客,那麼我們所看到的這家店的商品的價格會比第一次購買此店鋪商品的用戶更高。
其實大數據殺熟的例子很頻繁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比如蘋果手機上的各種軟體內裝備或者會員的購買充值價格設置會比安卓手機上的要高,一些我們經常進行購買的網上店鋪的商品價格會比第一次在這家店鋪進行購買的用戶價格高,等等。如果不刻意的去比對,是很難發現的,但是相信隨著相關規定的完善,這種現象一定會逐漸的減少。
❾ 大數據殺熟,究竟到了什麼程度
我們身處於互聯網時代,而大數據再帶給我們便利的同時,它也向我們逆向的進行了殺熟。大數據究竟殺熟到了什麼樣的一個程度呢?消費者而言,它是不易察覺的,甚至於會引發不可逆的用戶行為。從消費者數據端顯示來看,不少人都遇到了在各大APP下單時,老客戶顯然要比新客戶要花更多的錢。針對不同的用戶價格承受能力的不同,以及對價格敏感度的不一樣,商家平台對相應的客戶採取了大數據殺熟的行為。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有利有弊之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躲得過。我們能做的是靜觀其變來跟上時代的隨機應變。不過對於商家而言,歪曲應用技術最後損失的一定是自身的切實利益,未來催生出的約束制度一定可以解決這樣的問題,於商家來說,切勿觸碰底線才是經營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