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大數據產業園規劃
❶ 農業大數據對政府決策和產業發展的的影響有哪些
目前農業大數據全產業鏈解決方案主要在智慧農業/地標產業升級、遙感大數據、農業制回種業、互聯網+扶貧答等領域,幫助政府提高產業效益。
1、智慧農業/地標產業升級領域:從區域全產業鏈創新服務出發,對地標等特色產業進行生產標准化管理、銷售渠道對接、品牌打造、溯源信用體系建立,並實現產業的綜合監管服務,全面提升區域地標產業。
2、遙感大數據領域:以規模化農場管理服務和農業生產技術服務為切入點,搭建農業大數據服務平台,提供土地數據、產業數據、產品數據、地理位置數據等實現全面收集、處理、分析和服務,推動農業產業信息化的轉型升級。
3、農業制種業領域:建設制種大數據平台,將制種信息進行採集、匯總和分析,通過監測網路、產業GIS 地圖,以及大數據服務,為政府和企業等產業鏈機構提供製種監管和服務,實現生產智能化、經營網路化、管理數據化、服務在線化。
4、互聯網+扶貧領域:在產業鏈上游建立互聯網+連鎖農場,保障農產品品質,在中游建立互聯網+加工冷儲中心,實現農產品商品化,在下游樹立品牌、對接渠道,保障銷售暢通,全面激活區域資源,顯著提高農戶收益。
❷ 為何要加快推進農業大數據的發展
據報道,大數據是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是一個重要方向,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
但是目前農業大數據科技創新尚處於「跟跑」階段,自主創新能力還很薄弱,核心技術和關鍵設備主要依賴進口;農業數據資源最為豐富,但目前遠未得到充分挖掘和應用,數據資源體系亟待加快構建和完善。
未來需要對農業數據安全的認識有待深化,農業網路安全防護體系亟待強化和完善;網路傳播和信息服務在打破農民封閉意識、提升農民素質、增強農民信息化應用技能等方面的作用,還需進一步釋放。
❸ 農業大數據怎麼玩
(1) 從領域來復看,以農業領制域為核心(涵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子行業),逐步拓展到相關上下游產業(飼料生產,化肥生產,農機生產,屠宰業,肉類加工業等),並整合宏觀經濟背景的數據,包括統計數據、進出口數據、價格數據、生產數據、乃至氣象數據等。(2)從地域來看,以國內區域數據為核心,借鑒國際農業數據作為有效參考;不僅包括全國層面數據,還應涵蓋省市數據,甚至地市級數據,為精準區域研究提供基礎;(3)從粒度來看,不僅應包括統計數據,還包括涉農經濟主體的基本信息、投資信息、股東信息、專利信息、進出口信息、招聘信息、媒體信息、GIS坐標信息等。
(4)從專業性來看,應分步實施,首先是構建農業領域的專業數據資源,其次應逐步有序規劃專業的子領域數據資源,例如針對畜品種的生豬、肉雞、蛋雞、肉牛、奶牛、肉羊等專業監測數據。
❹ 智慧農業大數據可視化管控平台建設方案
不可否認,說起大數據在金融稅務等領域的表現確實是更加亮眼一些。目前也開始向醫療、製造業、能源等方面傾斜。而農業似乎鮮有耳聞有落地的項目。但其實,國家近年來也一直在推動和扶持農業大數據的發展。而大數據也實實在在會給傳統農業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和變化。
1、監管更加透明公開
農業行業是具有時間屬性和空間屬性的行業,因此跟農業相關的數據呈現的狀態是多而繁雜,其中它還貫穿了農業的整個產業鏈。包括:播種過程的種子、農葯、化肥、氣象、環境、土壤、作物等,運輸過程的農產品加工、市場經營、物流、農業的交易等。這樣長線的流程下來,如果沒有公開透明的監管很容易在中間環節出現紕漏和問題,大數據使得這個過程更加的公開並被監督。
2、使得農業更加高效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的誕生解決了很多問題,其中最明顯的是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農業產業鏈的快速整合,從育種等前端科學的研發應用速度,生產到產品端的流程的高效化,區域供需匹配的高效化,減少信息流和物流在不必要的環節打轉,實現信息流和物流的高速匹配!提高效率是一個從上至下滲入內部的重要目的。
3、讓決策更加及時智能
農業大數據會使得農業更加智能化!通過科技、自然、生產、消費、價格、信息等海量農業信息數據的挖掘,可以大大提高農業生產的智能化程度,未來農民將不會為種什麼發愁、不會為怎麼種發愁、不會為市場銷路發愁,通過對消費市場的把控,生產高度訂單化,生產的時候就已經賣出了,政府管理的決策也將智能化,而且政府管理應用的空間也越來越小,因為可以通過企業的商業行為或者各種公共平台來實現政府管理的部分功能,加強農業生產的有序性。
4、追溯及問責
關注農產品的物流可以進一步的防止疾病、減少環境污染和農作商可增加利益。物流的發達使農產品的供應鏈也越來越長,這讓農作商對農產品的跟蹤和把控的越來越緊張。大數據的介入讓農作商能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提高運營質量和檢測質量。同時,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和基因組工具來檢測和發現以事物為傳播載體的病菌傳播規律,進而減少疾病。
億信華辰作為一家專業的大數據方案提供商,已經為100多個細分行業提供成功的方案並覆蓋智能數據產品全生命周期,農業方面的也有不少。雲南省糧食局的省級糧食信息管理雲平台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為實現省、市、縣的物資儲備和糧食的產量的趨勢掌控分析,實現年趨勢分析、流通總覽、倉儲管理倉儲基礎建設使用情況、倉儲倉容的投資情況,糧食的購銷與庫存的實時監測,在供求的平衡和交易情況做出智慧分析,神州良實助力雲南省糧食局搭建糧食和物資儲備可視化平台,幫助雲南省糧食局實現一站式全局掌控信息駕駛艙。
另外,億信華辰為貴州農委打造的脫貧攻堅統計監測系統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1、數據採集:建立扶貧數據採集系統;2、數據整合:完成扶貧大數據整合工作;3、大數據分析:建立扶貧大數據分析平台。面向政府決策、產業發展和公眾服務,通過統一的農業產業脫貧攻堅大數據平台,支撐政府與企業、上級與下級、省內與省外數據的共享交換、整合關聯及業務功能協作融合。
❺ 大數據產業:未開放的農業之花
大數據產業:未開放的農業之花
當前,大數據已快速發展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成為了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農業農村是大數據生產和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農業農村大數據已成為現代農業新型資源要素。
在當下全球科技、經濟發展格局下,數據已經成為了一種生產力和競爭力。當前,大數據已快速發展為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成為了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農業農村是大數據生產和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農業農村大數據已成為現代農業新型資源要素。
近年來,農業大數據可謂炙手可熱。但相比於其他行業,農業農村大數據的採集、發布和應用仍面臨著種種亟待化解的困境。
我國農業大數據尚未形成
涉及面廣泛的農業大數據尤為龐大和復雜,可謂是最大的大數據。
根據農業的特點和農業全產業鏈切分,農業大數據可分為農業環境與資源大數據、農業生產大數據、農業市場大數據和農業管理大數據等。而從行業來看,農業的大數據則可分為成種植業、農資及養殖業等不同的行業,其中還可再細分成不同的品種和產品。
中國農業大學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李道亮曾在今年5月舉辦的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上指出,農業大數據主要來自四個方面:物聯網、生物信息數據、資源環境數據、農業統計數據。而從應用來看,農業大數據主要在五個方面:第一是基礎研究,第二是農業智能生產,第三是農產品市場行情預測與物流,第四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第五是農業資源整合共享與服務平台。
李道亮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我國的大數據概括來說有兩大類,一類是微觀的,主要來自企業;另一類是宏觀的,來自政府部門。
隨著大數據的戰略資源地位越來越凸顯,不少農業領域企業紛紛布局深耕大數據,甚至由此轉型。孟山都公司中國總裁在今年上半年就透露,孟山都近幾年的戰略方向是數據科學在農業上的應用。2014年,大北農集團提出「智慧大北農」戰略,推出「三網一通」,據了解,其在全國分布了上萬名業務員,記錄豬場生產情況、搜集客戶信息,以不斷更新數據。
但李道亮也表示,無論是從政府層面來看,還是從企業層面來看,目前中國的農業大數據「還沒有形成」。
「這是目前最大的問題。」李道亮告訴記者,這是長期形成的局面,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與我們過去不重視積累有關,也與我們的科研機制、政府部門的工作體制有關」。
2013年,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時任司長張合成曾撰文指出,我國在數據採集、發布、應用等方面與決策需要存在較大差距,數據採集和發布還處於初級階段,亟須從體制層面進行改革。
根源在於缺乏完整數據體系
「現在國內農業企業在有意識地涉足大數據,但能兼顧做全產業鏈的企業屈指可數。」山東卓創資詢集團畜牧業產業群經理李霞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她介紹,以畜牧業產業群為例,做全產業鏈的大數據意味著要從飼料原料的供需入手,到養殖、流通環節,再到下游屠宰加工環節,環環相扣,實現數據間的引用和佐證。「很多企業做的大數據大都是自己熟悉和擅長的領域。」李霞告訴記者。
在李道亮看來,目前做大數據最「熱」的是在企業,打造大數據平台,既可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決策依據,同時也利於掌握數據話語權。「只有行業里的大企業才能真正形成和掌握大數據」。
在中國大數據產業峰會論壇上,李道亮總結了我國大數據面臨的問題:農業大數據缺乏,大數據模型缺乏長期的積累,大數據缺乏與行業產業的結合,大數據缺乏必要的規范。
李道亮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由於條塊管理等原因,各部門間數據不共享,造成了農業大數據的缺乏。「現在從政府層面來說,事實上就是在著力打破這種局面,實現資源共享,有了資源共享,才能形成大數據,才能再分析大數據。」
說到數據的積累,李霞也表示,「數據採集的工作量是非常龐大的,需要不斷甄別、篩選、更新,長時間積累形成的數據才是有價值的。」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目前中國的市場行業尤其是農業領域對大數據的分析需求和使用遠不及國外。「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扎實的、高精確度的、完整的數據體系。」
人才缺口亟待補上
約半個月前,農業部印發了《全產業鏈農業信息分析預警第二批試點方案》,旨在通過試點,組建全產業鏈農業信息分析預警團隊,形成分析反應快速、信息內容全面、預測判斷准確的工作格局。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在農業信息採集和分析方面的人員「缺口很大」,且「並不專業」。
武漢工程大學管理學院的明均仁指出,當前農業信息人才隊伍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專業型農業信息人才嚴重缺乏,農業信息人才隊伍結構失衡,農業信息活動工作流程不規范,農業信息人才薪酬管理體系不健全等。
而李霞則用「斷層」來形容當前相關領域的人才現狀。「行業內有領銜的專家學者和國家級的信息預警分析師,」她解釋道,「但是,再往下走就沒有了。」
在身處農業信息採集分析一線多年的李霞看來,做信息採集和分析應該「接地氣」,真正通過實地考察,了解相關的行業和產業,「相信從方法上,信息採集分析人員肯定是熟知的,但是做這項工作更為重要的是,對行業的了解,在領域內積累的資源。」李霞說。
此外,李霞認為,還需要形成好的組織架構和採集流程,「簡單說,就是怎麼採集、什麼時間更新、怎麼檢查監督,這都需要一連串配套。」
明均仁建議,將農業信息化人才培養納入我國高等教育學科培養體系,構建農業信息人才多元培養體系。
山東農業大學農業大數據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宋長青曾撰文指出,要根據農業大數據發展和現代農業應用需求,制定農業大數據技術和應用人才培養計劃,建立多學科融合的協同創新團隊。
❻ 河南省現代農業大數據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鄭州行如舟農業大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用農業大數據「助力中國農業現回代化,全心全意為答農戶服務」的企業宗旨,圍繞農業大數據領域重大需求,針對農業大數據處理與應用、農業科技信息分析、農業氣象大數據等問題,開展數據驅動農業精準生產、農業大數據平台、農業物聯網數據集成等技術研究與應用,促進農業大數據產業應用,加快河南省省農業現代化建設。
法定代表人:趙蘭普
成立時間:2017-10-20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10101000475536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鄭州市鄭東新區明理路與尚賢路交叉口利豐國際大廈8層801室
❼ 如何建設一個落地的農業大數據體系
從最初的出發點,農業大數據是可以利用衛星遙感、氣象和土地等數據集成天氣、病蟲害、成長監測等到種植管理計劃中,並能夠進行作物產量和生長趨勢預測;
從標准化農場的規模化和自動化產業運營的角度,農業大數據是可以結合自動化農機、IoT的智慧農業等進行輔助決策分析;
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預測,可以進行農產業的產品創新和垂直市場的深入開發;
通過大數據來支撐農產品的品質控制和種植生產等數據與農產品零售和食品零售的數據交換和追溯;
基於大數據來進行農業的一二三產的價值鏈整合,誰先掌握更多的大數據誰更容易建立產業鏈的首發優勢;
通過豐富和全面的大數據來支撐農產品品牌的打造和IP化;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農業的大數據而大數據是沒有用的,一定要結合農業的實際應用場景來採集、利用和演算法分析,也就是要讓「量」大的大數據變成「厚實」應用場景的大數據。
現在的農業大數據大多是從數據源入手,比如天上的衛星遙感、地下的土地設備等,但缺少實際的農業應用場景,導致數據很難直接進行價值轉化落地,農業的大數據不只是天上的、地下的能夠解決,更關鍵是地面部隊,地面推進。農機,也沒有實現標准化和規模化的農場或者基地,而農場和農產品的交易平台也沒有完全實現,這就意味著農業大數據的道路還很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