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做人工智慧方面的研究需要哪些知識

人工智慧是一個包含很多學科的交叉學科,你需要了解計算機的知識、資訊理論、控制論、圖內論、心理學、生物學容、熱力學,你要有一定的哲學基礎,有科學方法論作保障。這些學科的每一門都是博大精深的,但同時很多事物都是相通的,你學了很多知識有了一定的基礎的時候再看相關知識就會觸類旁通,很容易。在這中間關鍵是要有自己的思考,不能人雲亦雲,畢竟人工智慧是一個正在發展並具有無窮挑戰和樂趣的學科,如果你對人工智慧感興趣,那歡迎到網路的人工智慧吧做客,那裡有對人工智慧豐富而深刻的討論。

『貳』 人工智慧領域主要取得了哪些成果

人工智慧是近年來引起人們很大興趣的一個領域:它的研究目標是用機器,通常為電子儀器、電腦等,盡可能地模擬人的精神活動,並且爭取在這些方面最終改善並超出人的能力;其研究領域及應用范圍十分廣泛、例如,自動定理證明、推理、模式識別、專家知識系統、智能機器人、學習、博彩、自然語言理解等等。
模式識別可能是人工智慧這門學科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簡單來說,模式識別就是讓電腦能夠認識它周圍的事物,使我們與電腦的交流更加自然與方便。它包括文字識別(讀)、語音識別(聽)、語音合成(說)、自然語言理解與電腦圖形識別。現在的電腦可以說是又聳又啞,而且還是個瞎子,如果模式識別技術能夠得到充分發展並應用於電腦,那我們就能夠很自然地與電腦進行交流,開也不需要記那些英文的命令就可以立接向電腦下命令。這也為智能機器人的研究提供了必要條件,它能使機器人能夠像人一樣與外面的世界進行交流。
在人工智慧的應用當中最有趣的應該就是機器人了其實機器人的范圍很廣,不僅包括各種外型的智能機器人,還包括一些用於工業生產的、用於代替人類勞動的機器人、現在的機器人技術在製造只有某一種功能的機器人方面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要研製一種多功能、人性化的智能機器人,還需要不少時間。到了那時,我們在科幻片中看到的人類與機器人的矛盾不知會不會成為現實。專家系統具有一定的商業特性、它先把某一種行業(譬如醫學、法律等等)的主要知識都輸入到電腦的系統知識庫里,再由設計者根據這些知識之間的特有關系和職業人員的經驗,設計出一個系統,這個系統不僅能夠為使用者提供這個行業知識的查詢、建議等服務,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人工智慧系統、必須具有自動推理、學習的能力。專家系統經常應用於各種商業用途,例如企業內部的客戶息系統,決策支持系統,以及我們在世面上可以看見的醫學顧問、法津顧問等軟體
除此之外,在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地方都能找到人工智慧的影子。

『叄』 急求一篇1500字的個人研究小結,課題為:科技發展的利與弊。

僅供參考 人類跨入21世紀,世界發生了多少驚人的變化。在人們為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欣喜之餘,又經歷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災難。除了對高科技特別是生物科技的發展所帶來的恐慌之外,戰爭和疾病似乎直接將人類帶到了地獄之門。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對SARS的所有猜測,都直接和人們日益關注的全球問題相關聯: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對生物危害的檢測、評價、監測、防範和治理的科學技術體系,是研究各種生物因素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技術、工程設計和設備等,防止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實驗室和環境受到具有潛在傳染性的物質和生物毒害物質的危害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生物安全問題至少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傳染病的巨大危害 傳染病包括人、動物、植物傳染病,尤其是人類傳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問題,傳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國,傳染病仍然嚴重威脅人民健康和國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個強有力的證明。另外肝炎、結核、流感等傳染病每年仍在全國部分地區、世界部分國家和地區流行或暴發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潛在威脅 20世紀整個國際社會為禁止生物武器進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進展。然而,進入21世紀,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卻已大大增加,一些國家和地區可能仍在繼續研製和發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術的迅速發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潛在威脅,以美國「炭疽事件」為標志的生物恐怖對國際安全已經構成了現實威脅。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主任袁國勇是首位分離出冠狀病毒,並發現冠狀病毒變種是SARS病原的學者。SARS病毒屬於RNA病毒,這種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與其他病毒基因進行重組,進而變成為新病毒。而且許多實驗結果也顯示,以這改變方式產生的新病毒,毒性會比親代病毒更強。許多動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狀病毒,而這種病毒又很容易出現變種,極具危險性。因此,袁國勇認為SARS病毒很有潛質,成為除了天花以外製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 生物技術的負面作用主要表現為:一是人們在開發利用生物技術時,有可能出現意想不到的安全問題。正如目前廣受關注的各類轉基因活生物體環境釋放後對生物多樣性所構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葯物、疫苗,轉基因食品,基因治療等都可能存在類似問題。生物技術的誤用以及生物技術的非道德應用也可能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體細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資源及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威脅 從生物安全的角度來講,外來物種的入侵、生物資源的流失有可能給國家利益造成巨大損害。轉基因生物體環境釋放對生物多樣性帶來很大威脅。 微生物學實驗室的安全隱患 較其他理化實驗室或其他各類實驗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醫學實驗室是一個特殊的實驗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個人以及與其接觸的周圍環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響身體健康的危險。微生物實驗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僅可以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的感染,也可造成環境污染和大面積人群感染。國內外實驗室意外感染的事故並不少見,嚴重者不得不宰殺成千上萬只實驗動物,甚至導致實驗室工作人員死亡。 目前隨著生物技術的迅猛發展,生物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整個國家、整個世界政治、經濟、安全與和平的大命題。近年來,特別是美國「炭疽感染事件」後,生物安全問題備受國內外關注,生物安全術語也經常見諸於政府或非政府組織文件,見諸於各類媒體。SARS的全球流行無疑會使全世界各國更加關注生物安全問題,並將其作為國家安全的組成部分。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與日俱增。1996年,我國的塑料包裝用量達243萬噸,年平均增長率超過 20%,特別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線、旅遊景點的垃圾中塑料廢棄物迅速增加。 據調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產量已達300萬噸,其中廢塑料約佔3%,年增 長率達48%。沿海地區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達8-10%。這些廢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體積計算,已達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處理的難度和費用。 由於廢塑料幾百年都難以降解,若丟棄在自然環境中,會給蚊子、蒼蠅和 細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溫床;若埋藏在地下,則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礙植物根 系生長,破壞土壤品質,影響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燒處理,將產生多種有毒氣 體。「白色污染」已成為當前危害我國社會環境的一大公害,嚴重阻礙了我國 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我國一次性餐具的年消費量約100億只,主要為發泡塑料製品,要禁 止生產和銷售使用這些量大面廣的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就要開發生產其替代 用品,綠色一次性餐具由此應運而生。有關專家認為,綠色一次性餐具的開發 與生產正在成為我國新興的環保產業。 12月中旬,科技部會同國家經貿委、環保總局、鐵道部聯合召開了綠色一 次性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會上,記者采訪了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負責人 王志學以及幾家生產企業的經營管理者。 王志學說:目前我國開發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按原料種類,可分為紙 漿類、稻殼類、秸稈類和澱粉類。我國現有上百家企業生產紙制一次性餐具, 年生產能力約為30億只。 紙餐具的原料生產過程中污染嚴重,成本較高,且本身強度及防水抗濕 性較差,因此,它的推廣應用有較大的局限性,人們就自然把眼光投向了別 處,向科技要效益。如以稻殼為原料生產稻殼類餐具,我國現在有十幾家這種 類型的企業,年生產能力約1.5億只;秸稈類餐具以農作物的秸稈為主要 原料,我國目前也有十幾個廠家,年生產能力達7500萬只;澱粉類餐具以薯類 澱粉為主要原料,它的降解性好,回收後可做飼料。總而言之,國家對綠色一 次性餐具的研究與開發很重視,通過科技攻關、星火計劃、火炬計劃等科技發 展計劃給予大力支持,不少企業的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生產技術已比較成熟,具 備了產業化的基礎。 武漢遠東綠世界集團公司就是以澱粉為原料,進行綠色一次性餐具科技攻 關和開發,經濟效益初具端倪的公司。該公司總裁蘇笑海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 他原來在湖北輕工學院學的是工藝美術,1984年進武漢大學讀的是哲學碩士 學位,後在德國學習和工作,歐洲的環境保護對他觸動很大,就萌生了回國搞 環保產業的念頭。蘇笑海告訴記者:我學過工藝美術,是位唯美主義者,我今 天投身綠色餐具這樣的環保事業,就是發端於我對美的最初認識;而美學的延 伸,說到底也是一種哲學。 在1992年至1996年間,遠東綠世界公司開發的再生紙板一次性餐具和葦漿 模塑成型餐飲具由於科技含量較低等原因,生產規模一直未能擴大。1996年公 司派員考察了歐洲市場生物降解包裝用品的技術情況,認為開發植物澱粉生產 全降解一次性餐具用品可能是消除「白色污染」的一種途徑。1997年,由一批食 品、化學、機械專家組成,公司重點投資開發了全降解一次性餐飲用品,該項目 列入1997年度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 他們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結合國內紙餐具的生產工藝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利 用國內資源豐富的紅薯、玉米等澱粉為主要原料,代替了國外單一的價格較高的 土豆澱粉;在紅薯澱粉原料中增加了20%的天然纖維,使餐飲具增加了明顯的強 度,再運用食品膨化的加工技術使產品具有重量輕和柔軟性;增加強度表面噴塗 處理及整形的設備,使生產出的餐飲用品具有防水、防油、耐熱的功能等。蘇笑 海做了個生動的比喻:就好比是建築材料中的鋼筋水泥,紅薯澱粉是那水泥,而 切碎攪拌進去的各種乾草和植物的根莖就是那鋼筋,這樣才能使餐具的強度明顯 增強。 遠東綠世界生產的以澱粉為原料的餐具產品,委託德國SGS機構參照國際食品 包裝標准進行測試,盛裝在攝氏100度的熱水及熱油二小時以上完全不變形,保 溫性能優異。由於澱粉及添加劑均為天然植物原料,產品降解性能優異,經國家環 境測試中心測試表明,10天左右可降解90%以上,一個月內可以完全降解。 據介紹,由於該項目採用的是植物澱粉和植物纖維,成本較低,每一個有蓋飯 盒成本為0.12元左右,無蓋飯盒及碗、盤成本為0.07元左右,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目前,遠東綠世界公司擬投資1.6億元,興建年產50億雙一次性筷子、35億只各類 碗、盤、盒等產品的大型全降解綠色一次性餐具生產基地,項目達產後,每年可以 新增產值6.25億元,新增利稅約1.3億元。基地的土建工程已於今年3月份動工, 已建成標准廠房2萬平方米,如果後續資金能得到保證,預計1999年底即可達產. 蘇笑海說:我們的科技優勢是明顯的,今後能創造的社會效益也是明顯的:用澱粉 製作的一次性衛生筷子,其功能指標完全可以代替一次性木筷,僅此一項,每年即 可為國家節約木材資源近50萬立方米;集團如果能達產,每年預計要使用20萬噸 以上的紅薯,加工成澱粉原料10萬余噸,還可以使貧困地區10多萬人口脫貧,促 進老區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汕頭綠恆實業有限公司從前幾年開始,對稻殼制綠色一次性餐具進行開發,目 前也初步具備了工業化規模生產的能力,公司生產的稻殼制的一次性包裝容器,特 別是提供超級市場使用的食品包裝器皿等產品,已經開始試銷日本、台灣、美國等 地。 綠恆公司生產的綠色一次性餐具,是將稻殼粉碎過篩,然後與幾種可食性的有 機高分子粘接劑加水混合,再經沖壓成型、烘乾、噴塗等工藝,生產出不同形狀的 盤、碗等器皿。 綠恆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紀曉鵬說:一次性餐具以稻殼為原料,不但在我國資 源豐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且它使用後可迅速在土壤里降解,可謂一舉兩得。 綠恆公司目前已有一條生產線在運營,其投資約為980萬元,生產能力為40萬 個餐具/天,目前達20萬個餐具/天。年產值約為3600萬元,預計投資回收期約 一年半,投資利潤約在30%左右,生產技術和產品質量已通過了廣東省科委組織的 技術鑒定和食品衛生部門的檢驗。據介紹,該公司為了更好地將產品推向市場,規 模經營,擬在近期內成立集團性公司,並且要投入資金進行技術改造,以期使生產 線的自動化程度更高。 據科技部主持召開的綠色餐具技術開發交流會介紹,1998年7月18日,溫家 寶副總理在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會議上,專門提出要在一年內解決長江、太湖、 鐵路沿線的「白色污染」,要求國務院有關部門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加強管理, 禁止亂扔垃圾;二是停止使用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三是盡快研製和批量生產替代 品。11月14日,李嵐清副總理在第12次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工作會議上,也 提出發泡塑料餐具替代品的推廣應用問題。看來,綠色一次性餐具已引起了中央領 導同志以及科技、環保等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它作為一個新興的環保產業,可謂 生而恰逢其時,現在,既需要我們能夠攀登科學高峰的科技人員繼續從事攻關和開 發,需要我們懂經營、善管理的企業家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和市場開拓,也需要我 們有遠見卓識的金融家、風險投資家慧眼識珠,給予綠色一次性餐具的產業化以足 夠的資金投入。 我國從事綠色一次性餐具開發和產業化的企業大多目前生產規模較小,抗禦風 浪的能力較弱,而且其中不少是民營企業,需要政府部門給予足夠的產業政策上的 支持和引導,有個較好的開局,使這個新興的綠色環保產業能得以健康、持續地發 展. 如果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請發消息給我,並附上問題的連接,謝謝

『肆』 人工智慧的發展對於人的意識的研究提出了哪些新的認識

審美心理學是美學和心理學相結合而形成的一個交叉學科。一般認為,審美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審美經驗(包括審美欣賞和藝術創造),而研究的觀點和方法則主要是心理學的。20世紀以來,中國的審美心理學研究在幾代美學學者的努力下,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突進,歷經曲折,終於在80、90年代形成蔚為壯觀的研究局面,成為百年中國美學發展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我國現代美學的建設起了有力的推動作用。認真總結和分析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的發展過程、主要成就、學術探討及學科進展,探討它所面臨的問題及前進的途徑,不僅對於進一步推動我國審美心理學的學科建設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對於促進有中國特色的現代美學的建設也是很有意義的。

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的發展經歷了巨大的起伏和波折,形成了兩次研究熱潮。第一次發生在20―30年代,第二次發生在80―90年代。這兩次熱潮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在研究上也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並對中國現代美學的形成和發展產生了重大的作用和影響。
20世紀中國美學是在西方美學直接影響下起步和形成的。最初對中國美學思想發展影響最為顯著的西方美學思想,一個是以康德、叔本華、尼采等為代表的德國「哲學的美學」;另一個便是克羅齊的直覺美學和以「移情」說、「心理距離」說等為代表的近代心理學美學。這兩部分美學思想,都極重視審美主體和審美心理的研究,有的就是專門研究審美主體和審美心理的。這就使得本世紀初直至20、30年代的美學研究自然把審美主體和審美心理的研究作為重點。一些有影響的美學家和美學著作,甚至把審美主體或審美心理研究作為建構自己美學理論體系的核心。如20年代出版的范壽康的《美學概論》和陳望道的《美學概論》,幾乎都是以里普斯的「移情說」作為主要的理論出發點的。而呂chéng@①的《美學概論》和《美學淺說》不僅分別以里普斯的「移情」說和莫伊曼的「美的態度」說為藍本,而且也是以研究美感經驗為核心的。至30年代,朱光潛的《談美》和《文藝心理學》出版,標志著中國現代審美心理學已經形成。《文藝心理學》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審美心理學的專著,而且也代表了當時我國審美心理研究的最高水平。它綜合了康德、克羅齊形式派美學和布洛、里普斯、谷魯斯等人的心理學美學兩大思潮,並以此作為自己的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同時又融入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藝術審美實踐經驗,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以美感經驗分析為核心的完備的心理學美學體系,從而對中國現代美學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與此同時,他還在國外出版了《悲劇心理學》,填補了審美心理學研究的一項空白。此外,在宗白華寫於30年代和40年代初的一些美學論文中,也涉及審美心理或美感的許多重要問題,特別是對審美「靜照」、藝術的空靈和意境的創造等所作的深入研究和精當闡發,對中國現代審美心理研究也起到了開拓作用。
20、30年代在中國出現的審美心理研究的熱潮,固然是「西學東漸」、各種現代心理學美學思潮被引進中國的結果,但也同中國當時的現實需要和文化狀況有密切關系。只要我們認真分析一下五四新文化運動後接踵而至的教育界對於美育的倡導、文藝界對於「美化人生」和「生活藝術化」的追求等等思想和文化現象,便可知對審美態度和美感經驗的熱切探究,和上述現象一樣,都這樣那樣地反映出人們在黑暗現實中的苦苦精神追求。
20、30年代的審美心理研究成果對中國現代美學的開拓作用和主要貢獻,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它追隨當時世界美學發展的新思潮、新趨勢,引進和介紹了西方現代心理學美學的新觀念、新學說、新方法,從而擴大了中國美學的研究視野和領域,促進了中國美學理論結構和觀念的變化。其次,它試圖把西方現代美學特別是心理學美學的觀念和方法,與中國傳統美學觀念以及傳統藝術實踐經驗結合起來。不論是用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藝術實踐經驗去說明西方美學觀念和學說,還是用西方美學觀念和學說來闡釋中國傳統美學的觀念、概念和范疇,這些探索對於中國美學包括審美心理研究邁上中西結合的道路都起了開創作用。但是,20、30年代的審美心理研究畢竟還是中國現代審美研究的起步階段,它的局限性是明顯的。如對於西方現代美學思想的全盤吸收,並以此作為根本觀點和根本方法來立論或建立體系,就明顯表現出研究中的批判性、選擇性和創造性的不足。這當然同研究者在哲學方法論上的偏頗是有密切關系的。
80年代在中國興起的「美學熱」中,對審美主體和審美心理的研究一掃長期以來備受冷落、無人問津的狀況,再一次成為美學研究的重點。審美心理學的異軍突起,對審美經驗和審美心理的全面探討和深入開掘,構成了這一時期中國美學研究的一大特色。除了大量翻譯和評介西方當代心理學美學思潮和流派的代表著作之外,大批研究成果接踵而至,不僅見解紛呈,呈現出學術爭鳴的局面,而且新意迭出,表現出勇於探索的精神。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陸續出版了一批自成體系、影響較大的審美心理學或文藝心理學的專著。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審美談》(王朝聞)、《文藝心理學論稿》(金開誠)、《創作心理研究》(魯樞元)、《審美心理描述》(滕守堯)、《美感心理研究》(彭立勛)、《文藝心理學》(陸一帆)、《審美中介論》(勞承萬)、《文藝心理學教程》(錢谷融、魯樞元主編)、《審美經驗論》(彭立勛)、《喜劇心理學》(潘智彪)等。到了90年代,雖然「美學熱」已經過去,但審美心理研究仍然方興未艾,而且又出版了一批有新意、有深度、有特色的審美心理學或文藝心理學專著,如《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童慶炳)、《文藝創造心理學》(劉xuàn@②)、《文藝欣賞心理學》(胡山林)、《走向創造的世界――藝術創造力的心理學探索》(周憲)、《審美心理學》(邱明正)、《現代心理美學》(童慶炳主編)、《新編文藝心理學》(周冠生主編)等。新時期20年來出版的審美心理研究著作無論從數量還是從質量來看,都超過了我國美學發展史上的任何時期。
審美心理研究在這一時期形成如此繁榮的局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確立,導致了人文社科研究的思想大解放,久已忽視的關於人的研究和主體性研究重新得到重視,從而直接推動了審美心理研究的開展。其次是直接受到西方當代美學研究重點轉向審美經驗和審美主體的影響。西方美學研究重點的轉移,在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已經開始,到了本世紀中葉以後,隨著各種心理學美學和經驗美學流派的形成與發展,其主流趨勢更為明顯。但是,由於我國50、60年代的美學討論主要集中於美的哲學問題,美學研究主要受蘇聯影響,故而不僅忽視了審美經驗研究,甚至把審美心理學等同於唯心主義。隨著對外開放和西方當代美學影響的擴大,美學研究的重點必然會發生變化。第三,審美心理研究的突破也是我國美學研究發展自身的要求和必然趨勢。在新時期解除了長期的思想桎梏之後,美學理論尋求新的突破,而在美的本質的哲學探討難有進展、藝術理論研究又不易形成新突破的情況下,審美經驗的心理學研究便成了美學發展的突破口。而長期以來對審美主體、審美經驗研究的忽視和理論上的停滯狀態,又為這個領域的探索者提供了創新機會和用武之地。正是審美心理研究的突破,帶動了一系列美學和藝術問題的深入研究,並促進了美學研究方法的變化,從而推動新時期美學研究向著縱深發展。
80―90年代的審美心理研究熱潮,與20―30年代的審美心理研究熱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前者對於後者是繼承中的發展、吸收中的創新、接續中的跨越。這種發展、創新和跨越,使80―90年代的審美心理學研究表現出如下的重要特點:
第一,研究范圍十分廣泛,視野非常開闊。美學家、文藝理論家和心理學家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審美經驗的性質和特徵、審美心理的結構和過程、審美心理的各個要素及其相互關系、藝術創作和審美欣賞的心理過程和各種特殊心理現象、藝術家的創造力和個性心理特徵、中西審美心理學思想中的基本理論和范疇等等,都做了十分有益的探討。過去的理論禁區一一被沖破,幾乎所有與審美心理和審美經驗有關的領域和問題都被涉及了。國外審美心理學的最新發展及其思想成果,都迅速在我國審美心理研究成果中反映出來。幾十年的禁錮和封閉所導致的中國審美心理學與國外審美心理學發展之間的落差,似乎一下子都被彌補起來。
第二,研究深度不斷深化,在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縱觀從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已出版和發表的審美心理研究成果,不僅涉及的問題越來越廣泛,而且對問題的分析和闡釋也越來越深化。在充分佔有資料和進行創造性思維的基礎上,一些重要理論問題的探索取得新的進展,從而使我國的審美心理學研究從整體上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如關於審美心理結構和美感形成的中介因素問題,先後有各種新說問世,大大深化了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其中關於審美心理形成的特殊機制的探討及各種學說的提出,對於揭示審美心理的內在奧秘,無疑是一個新的貢獻。尤其是「自覺的表象運動」說、「審美表象」說、「審美意象」說、「形象觀念」說、「情感邏輯」說等等的提出,使審美心理發生的特殊機制問題獲得了許多新的認識。此外,如審美和藝術中情感的作用和特點問題,關於審美和藝術中認識活動的特性和形象思維問題,關於藝術創造中的直覺、靈感、非自覺性以及無意識活動問題,關於藝術家的個性心理及創造力問題等等,也都在理論上有了重要進展,其論述的深刻性和新穎性大大超過了以往的美學研究。
第三,廣采博納,力圖兼收古今中外各種理論之長,形成自己的見解和體系。如果說20、30年代出版的審美心理研究著作,主要還是從西方美學某一個或幾個理論觀點出發來建構自己的體系,那麼80、90年代出現的大批審美心理學著作,則擺脫了這種局限。許多著作雖然注意吸收當代西方心理學美學各種流派的學說,但又不只是把自己的立論局限於某一流派的某一學說的基礎上,而是立足於審美和藝術的實踐經驗,藉助各種觀察和實驗資料,兼收中西美學各種理論之長,加以融會貫通,拿來為我所用,以形成自己的見解和構建自己的體系。可以說,這是中國審美心理學建設逐漸走向成熟的一種表現。
第四,研究方法日趨多樣化,跨學科研究進展迅速。在審美心理研究中,除了思辨的方法和邏輯的推理之外,各種經驗的方法和實證的研究也都受到重視。雖然人們對於審美心理學和普通心理學的聯系與區別還有不同看法,但許多審美心理學著作仍然引入了心理學常用的各種方法,並把它們同作品分析、創作經驗分析以及作家藝術家傳記分析結合起來。一些研究者把系統論、控制論、資訊理論的某些原則和方法運用於審美心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數研究者認為審美心理研究應發展成為跨學科研究,並且進行了成功的實踐。這一切都為審美心理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盡管百年來中國審美心理學研究所涉及的問題頗為廣泛,審美心理學的基本問題幾乎全都納入到研究者的視野之內,但是,從整個學科建設來看,較為集中探討和深入研究的主要是兩大問題:其一是審美經驗的特質和心理機制問題;其二是藝術創造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問題。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在學科建設上的成就主要反映在這兩大問題的研究上。
審美經驗的特質和心理機制問題,是審美心理學研究的最基本的問題,也是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研究提出來的第一大命題。30年代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一開始就提出了「什麼叫做美感經驗?」「怎樣的經驗是美感的?」等問題,並用了四章進行「美感經驗的分析」,分別從「形象的直覺」、「心理的距離」、「物我同一」、「美感與生理」四個方面分析了美感經驗的性質和特徵。作者所得出的結論是:美感經驗是一種聚精會神的觀照。就我說,是直覺的活動,不用抽象的思考,不起意志和慾念;就物說,只以形象對我,不涉及意義和效用。要達到這種境界,必須在觀賞的對象和實際人生之中辟出一種距離。同時,在這種境界中,觀賞者常以我的情趣移注於物,產生移情作用。顯然,這些對審美經驗性質和特徵的認識和描述,基本上是綜合了克羅齊的「直覺說」、布洛的「距離說」和里普斯的「移情說」等西方近代美學觀點,在理論上還不能說有多少新的創造,但它第一次全面、系統地引進和介紹了現代西方關於美感經驗的學說,並結合中國文藝的實踐經驗和傳統美學理論,對之做了較好的綜合和闡釋,從而為我國審美心理學的建設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40年代蔡儀的《新美學》出版,書中「美感論」部分對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據以解釋美感經驗的西方諸說的錯誤做了批評,並以唯物主義認識論作為基礎,對美感的性質和特徵做了新的闡明。他認為,美感是在美的觀念的基礎上發生的。所謂美的觀念,是人在對事物的認識過程中獲得的具象性質的概念,即意象、意境。這種美的觀念的渴求自我充足而完全的慾望,一旦得到滿足,便發生美感。美感就是由於外物的美或其摹寫之能適合於這美的觀念,使它充足的欲求得到滿足時所產生的情緒激動和精神愉快。蔡儀力圖克服舊美感論的局限,使美感論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這對於把美感研究引向科學的道路,是起了重要的積極作用的。
60年代,朱光潛又發表了《美感問題》一文,這在當時美學界極少探討美感問題的情況下,是極為難得的。朱光潛在此文中超越了他在《文藝心理學》中對美感經驗的分析,強調要研究美感中內容和形式、理性和感性這兩對對立面之間的統一問題。他認為,近代西方美學在美感問題上可分兩派,一派是心理學派,一派是形式主義派,這兩派「實際上有一個基本共同點,都片面地強調感性,都否認理性在審美活動中起任何作用」。因此,必須重新研究審美的能力,即「審美的總的心理結構」,研究它包括哪些組成部分,在具體場合下怎樣起作用,研究其中的感性活動和理性活動以及兩者之間的關系。這些觀點和問題的提出,對於深化美感問題研究起了重要作用,它直接影響了後來美學界對審美心理結構的進一步探討。
在50、60年代的美學大討論中,李澤厚提出了「美感的矛盾二重性」的論點,以說明他對美感特性的新見解。所謂美感的矛盾二重性,就是美感的個人心理的主觀直覺性和社會生活的客觀功利性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地形成為美感的統一體。至80年代,李澤厚又深化了這一觀點,提出了「美感就是內在的自然的人化」。在「自然的人化」過程中,「社會的、理性的、歷史的東西累積沉澱成了一種個體的、感性的、直觀的東西」,從而表現為美感的矛盾二重性。與此同時,李澤厚對審美心理結構和心理過程做了較為具體的描述,特別是對美感諸因素(知覺、想像、情感、理解)及其相互關系做了較為精細的分析,指出審美愉快是多種心理功能的總和結構,並且描述了審美心理的發展過程。這些觀點不僅吸收了西方當代心理學美學的若干新成果,而且也同審美和藝術實際結合得較為緊密,因而在80年代的審美心理學研究中產生了較大影響。
從80年代到90年代,中國美學界對審美心理的研究繼續向具體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致使美學研究的重點已逐步向美感、審美經驗、審美心理方面轉移。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陸續出版了一批研究美感或審美經驗的專著,從而將中國審美心理學的學科建設推向了系統化、完整化的階段。
首先,從宏觀上對美感或審美經驗的性質、特徵和心理結構做了進一步探討,提供了新的認識框架。
彭立勛在《審美經驗論》(1989)中強調要從整體上去認識和把握美感或審美經驗的性質和特點,並嘗試運用現代系統論的成果,提出了「審美心理的整體性」原則,認為審美心理的整體特性不是決定於組成它的個別要素或各個要素相加的總和,而是決定於各種構成要素互相聯系、互相作用的特殊結構方式。審美認識各要素、審美認識和審美情感等均以特殊方式相聯系。美感的直覺性、形式感和愉悅性等現象特徵,只有以審美認識和審美情感的特殊結構方式為依據,才能得到全面的、科學的闡明。
邱明正在《審美心理學》(1993)中對審美心理結構的建構、積淀和發展做了較為宏觀的分析和論證,認為審美心理結構是人能動反映事物審美特性及其相互聯系的內部知、意、情系統和各種心理形式有機組合的系統結構。它既是客體美結構系統和人自身審美實踐內化的產物,又是主體在創造性的審美活動中能動創造的結果,是主客體雙向運動、雙向作用的結晶品。一切客觀存在的美只有經過同人的審美心理結構的相互作用,才能被人所感知和進行能動創造。
其次,從微觀上對美感或審美經驗產生的特殊心理機制和中介因素做了新的探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學說。
滕守堯在《審美心理描述》(1985)中將審美經驗的情感分為「知覺情感」和「審美快樂」兩種,並對兩者形成的心理機製做了新的描述。關於「知覺情感」(即情感表現性),作者主要是吸收了格式塔學派的「結構同形」說,同時又試圖用社會實踐理論去改造它,力求為「知覺情感」的闡釋提供一個新的理論支點。關於「審美快樂」,作者也認為「主要取決於心理結構與外部刺激物的不自覺的同形或同構」。它的產生有兩個基本前提,一是主體的審美需要,二是類生命的審美對象的刺激作用。「每當主體克服重重干擾與類生命的審美對象本身的圖式發生同構或契合時,內在緊張力便幻變出與審美對象同形的動態圖式,有了確定的方向性和動態的奮求過程,愉快便隨之產生。」
彭立勛在《審美經驗論》中提出審美經驗或審美愉快的發生是以主體審美認識結構為中介的新觀點。作者認為主體在審美實踐和認識中通過形象思維而形成的形象觀念或意象,是審美認識的基本形式。由形象觀念發展所建構的美的觀念,便形成主體的審美認識結構。從客體的美的對象的作用到主體的審美經驗或審美愉快的發生,不是簡單的、直接的反映或反應,而是要以主體已形成的審美認識結構――美的觀念作為中介,如果客體的美的對象和主體的美的觀念恰相適合,美感迅即產生。美感的直覺特點和愉快特點,通過美的觀念的中介作用說,可以從心理發生機制上得到較合理的闡明。
勞承萬的《審美中介論》(1986)認為在審美客體到審美主體美感生成、定型之間,存在著一個由審美感覺、審美知覺、審美表象構成的「審美中介系統」。這個審美中介是造成美感差異的根本原因,也是「美感之謎」之所在。作者將這個審美中介系列稱之為「審美感知―審美表象」結構,認為作為審美中介的審美表象是由感覺、知覺過渡到思維的中介環節。審美表象具有二重性,即直觀性和概括性,蘊含了藝術的形象思維的胚胎,是內同型和外同型的聯合。審美表象一方面聯系於審美主體的共通感,另一方面聯系於客體的合目的性形式,所以,美感是直接和審美表象聯系著。要揭開美感之謎,抓住審美表象是重要一環。
再次,結合藝術和審美實際,對審美心理構成要素和心理過程進行全面、具體的分析和描述,深化了對審美心理活動特點和規律的認識。
滕守堯在《審美心理描述》中對審美經驗中的四種心理要素――感知、想像、情感、理解分別進行了具體分析,認為這四種要素以一定的比例結合起來並達到自由諧調的狀態時,愉快的審美經驗就產生了。同時,作者還將審美經驗過程分為初始階段、高潮階段和效果延續階段,並分別做了描述。
蔣培坤在《審美活動論綱》中對審美心理因素和過程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為把審美心理要素概括為「四要素」是片面的,因為人類的審美活動不僅是一種認識活動,而且是一種價值實踐。在審美過程中作為心理功能發揮作用的,是兩個系列的心理因素,一是由審美慾望、審美興趣、審美情感、審美意志組成的價值心理要素,一是由審美感知、審美想像、審美理解等組成的認識心理要素。作者強調審美價值心理是人類審美的動因系統,是審美價值關系的心理表現,並認為在審美價值心理要素中,更需要注意的是意志在審美過程中的特殊作用,甚至可以把審美意志看做為藝術和審美過程中人的主體性的集中表現。
邱明正在《審美心理學》中也認為審美心理過程包括認識過程、情感過程和意志過程,其心理內容和形式則有審美直覺、審美想像、審美理解、審美情感、審美意象、審美意志等,作者對上述各方面均有較詳說明。
藝術創造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問題,是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集中研究的另一個基本問題,這也是爭論較多的問題之一。
30年代,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中著重探討了藝術創造中的想像和靈感問題,提出了以下主要看法:第一,藝術創造需依靠創造性想像。創造性想像具有兩種心理作用,一為「分想作用」,一為「聯想作用」。文藝創作中的「擬人」、「托物」、「變形」、「象徵」都是根據類似聯想。第二,在藝術創造中,聯想不依邏輯,卻有必然性。使它具有必然性的原因不是理智而是情感。創造的想像把原來散漫零亂的意象融成整體的就是情感。藝術是一種情感的需要。藝術家之所以為藝術家,不僅在有濃厚的情感,而尤在能把情感表現出來,把它加以客觀化,使它成為一種意象。第三,創造的想像中產生的「靈感」大半是由於在潛意識中所醞釀的東西猛然涌現於意識。在潛意識中想像更豐富,情感的支配力更強大。創作受情感的影響大半都在潛意識中。朱光潛的論述,突出了創造性想像在藝術創造中的地位作用,並具體分析了藝術創造中創造性想像的機制和特點,可以說是抓住了藝術創造心理的關鍵,它實際上已接觸到後來美學界、文藝界探討的藝術創造的形象思維問題。
40年代,朱光潛的《詩論》正式出版。這本著作和差不多同時發表的宗白華的若干美學論文,都深入地探討了藝術意境的創造問題,其中也涉及了對藝術創造的心理特點的認識。如朱光潛認為,詩的境界的創造必有「情趣」(feeling)和「意象」(image)兩個要素。情與景的契合,我的情趣與物的意象往復交流,便是意境創造的突出心理特點。宗白華同樣也認為,意境是「情」與「景」(意象)的結晶品,「主觀的生命情調與客觀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滲,成就一個鳶飛魚躍,活潑玲瓏,淵然而深的靈境」。這些見解都涉及藝術創造中情感活動的特點及其與想像的關系問題。
蔡儀於40年代初出版的《新藝術論》中,對藝術的認識的特質做了新的研究,明確提出了「形象思維」的概念。他認為,概念具有抽象性和具象性二重特性,也有兩種傾向,一是和表象相脫離的傾向,二是和表象相結合的傾向。由後者而形成的具體的概念,一方面經過意識的比較、分析、綜合的過程,而將現實的一般的本質的屬性能動地予以概括;另一方面又以所概括的本質的一般的屬性為基礎構成一個新的表象,或和某一表象比較緊密地結合。這種具體的概念便是形象的思維的基礎。所謂形象的思維,也就是一般所謂藝術的想像。形象思維藉助具體的概念可以施行形象的判斷和形象的推理。形象思維是藝術的認識的基礎,並由此造成了藝術的認識不同於科學的認識的特質。從認識過程來說,科學的認識主要是以感性為基礎的智性作用來完成的,而藝術的認識主要是受智性制約的感性作用來完成的。蔡儀的這些見解,以認識論為基礎,科學地闡明了藝術認識的特質,指明了形象思維的特有內涵和認識機制,對我國形象思維理論的形成以及藝術認識過程的研究,產生了重要影響。
關於形象思維和創作心理問題,在50、60年代的美學討論中雖然也有所論及,但並未引起重視,而且後來又受到批判,所以有關這方面的研究較長時間處於停滯狀態。1978年1 月毛澤東《給陳毅同志談詩的一封信》公開發表,其中肯定了「詩要用形象思維」,於是美學界、文藝界重新就形象思維問題進行了熱烈討論。朱光潛、蔡儀、李澤厚、何洛、洪毅然等都參加了討論,發表了各自的見解。其中,李澤厚的見解不同凡響,引人注目,並形成了廣泛的爭論,對此後關於創作心理的研究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形象思維再續談》中,李澤厚提出:(1 )藝術不只是認識,形象思維並非思維。「形象思維」一詞中的「思維」,只是在極為寬泛含義(廣義)上使用的。藝術創作中的形象思維不是一種獨立的思維方式,它是藝術想像,是包含想像、情感、理解、感知等多種心理因素、心理功能的有機綜合體。用哲學認識論代替文藝心理學來解釋藝術和藝術創作,是不符合藝術欣賞和藝術創作的實際的。 (2)藝術的特徵主要不在形象性,而在情感性。藝術的情感是藝術的生命所在。藝術創作將作者的主觀情感予以客觀化、對象化,藝術想像以情感為中介彼此推移,作家藝術家在形象思維中遵循的是情感的邏輯。(3)藝術創作、形象思維中經常充滿靈感、直覺等非自覺性現象。 作家藝術家應按自己的直覺、「本能」、「天性」、情感去創作,完全順從形象思維自身的邏輯,不要讓邏輯思維從外面干擾、干預、破壞、損害它。顯然,李澤厚的上述觀點同以往許多論述藝術創作和形象思維的著述相比,具有鮮明的反傳統傾向,從而推動了人們對藝術創作的心理特徵做一些新思考。當然,由於他在論述中往往過分強調了一個方面,而忽視了它和其他方面的內在聯系,也表現出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引起較多批評和爭議也是必然的。
對形象思維的深入探討,加之西方現當代美學思潮的大量引入,推動美學界、文藝界、心理學界對藝術創

『伍』 游戲人工智慧的總結

因為游戲中智能模擬的重點就是建立相應的演算法模型,並且想對深入研版究游戲中的人工智慧,權就需要不斷實踐,所以在上面的文章中我用了幾乎全部篇幅來講解有關演算法,就是希望大家能通過時間深入研究和學習。相信大家通過研究,也可建出漂亮的游戲智能系統。更復雜的人工智慧系統需要建立如下幾個重要部分,環境模型、事物模型、事物與環境的交互介面、(事物與事物交互介面、環境與環境交互介面)、智能決策模型、智能評估模型,智能學習模型。而這里的每一個部分都牽扯到非常廣的領域,非一時所能敘述清楚,因此就不再細述。

『陸』 關於人工智慧物聯網虛擬現實的總結論文1500字

在進行人來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的論源文創作時要把先檢查有無此項的論文創作,然後就是進行論文格式的了解,並且對當前的這項技術研究做相應的實驗證明對此做好相應的記錄為論文有理有據做好依據等等。你可以來58期刊網看看。

『柒』 關於人工智慧的思考

第一,電腦的智能完全由人類編制,人類也不一定能完全可以控制這種智能及其發展。
程序越多越復雜,編的人越多越快,編好後機器對命令越可能產生自己的理解,做出自己的動作。例如,美國「劍」式戰斗機器人,在伊拉克,自動把槍口對准了指揮官。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14/content_7974425.htm
而且不那麼復雜的如你第一種可能的叫自動化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英文縮寫為AI。它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系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
第二,這種頗具難度,目前日本宣稱研究出5,6歲智力的機器人。但進化也只有在其具有的物質條件上進化。如晶元組等。網上有很多視頻。而且人類會去干預的。
第三,若出現就像科幻電影那樣嘍,但不可能不依賴實體。這是物理定律決定的,就說一條,思考要能量,能量由質量來,能量本身也是物質,就像光的光子。還有很多啦

『捌』 研究報告個人小結怎麼寫

,項目概述 闡述與項目來源相關的技術背景,現有技術基礎和工作基礎,包括前期所取得的成果或技術(工藝)情況,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情況及與國內外同類技術比較情況. 二,應用領域 項目的技術總體目標,內容及技術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