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鄔賀銓:互聯網信息量巨大,如何管理信息

鄔賀銓說,在互聯網上一天可以干什麼呢?對Tvitter,一天新增2億條微博,7個TB,50億個單詞,幾乎是60年來紐約時報單詞量的兩倍;對於Facebook,一天可以上載2.5億張照片,相當於300個TB。在中國淘寶網站一天又交易數千萬筆,大概數據量是20個TB。全世界互聯網上一天的信息量如果裝在DVD光碟上,要裝1.68億張光碟,大概是80萬個硬碟,約佔800EB。 互聯網流量的變化非常巨大。1998年平均一個網民一個月流量才一個MB,到2000年,達到10MB,到2008年平均一個網民是1000MB,到2014年是10000MB。譬如,最近,兩個月在YOUTube上上載的視頻超過了ABC、NBC和CBS電視台自子948年以來247/365連續播出的內容。 「如此大的信息量如何管理,這就必須使用大數據。」鄔賀銓表示,大數據本身有四個特徵,超量、高速、變異、價值。大數據應用領域很廣泛,有醫療、交通、財務、物流、安全等等。 責編:王曉宇

⑵ 鄔賀銓院士提出的技術發展的幾個時代的劃分為

吳克山院士提出的技術發展了五個時代劃分為第一次的。建設中國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第二次的建設有,特色的經濟建設第三時代。有有目共睹。

⑶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大數據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大數據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駛入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的發展始終在創新與改變中跨越前行。每一天開啟網路,迎接我們的都是可能或正在發生的各種改變。眼下,人們還在津津樂道雲計算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從聯系平台到瀏覽平台,到交互平台,到工作平台,互聯網始終在不斷發展中前行。鄔賀銓說,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逐步進入大數據時代,城市數據、企業數據、醫療數據、網站數據成為我們虛擬與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是大數據?鄔賀銓解釋說,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容許的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當然,大數據規模的標準是持續變化的,當前廣泛指單一數據集的大小在幾十TB和數PB之間。
毫無疑問,大數據將加快推動互聯網的演進。大數據催生的新業態還會讓我們工作更輕松、經濟更活躍、生活更便利。鄔賀銓說。
大數據可以提供宏觀經濟分析服務。日本公司的經濟指標預測系統,從互聯網新聞中搜索影響製造業的480項經濟數據,計算出采購經理人指數的PMI預測值。
大數據可以有力地支撐信息消費。中國的網購60%是對實體店購物的替代,40%是因為方便和品種多等原因而新增的購買量。電子商務更有利於手機用戶需求,大數據又將進一步促進其銷售。
大數據還能夠提供咨詢服務。矽谷有個氣候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等資料庫中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將各地的降雨、氣溫、土壤狀況、農作物產量做成精密圖表,從而預測各個農場的來年產量,向農戶出售個性化保險。
大數據的應用還體現在我們生活中。鄔賀銓說,北京公交一卡通每年產生4000萬條刷卡紀錄,分析這些數據可優化設計城市公交路線。這是大數據對交通服務的改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大數據,大數據反過來驅動互聯網各類應用的加速演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通過對大數據的充分挖掘將產生更多新的應用,將催生更多的新業態出現。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鄔賀銓說。

⑷ 鄔賀銓的論文講演

鄔賀銓:大數據首要應用是智慧醫療
鄔賀銓介紹,所謂大數據是指在允許的時間里,無法用常規軟體對數據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而產生的數據集合。而在醫療數字化的過程中,醫院成了大數據產生的重要來源,病歷、影像、遠程醫療等都會產生大量的數據。「大數據的應用首當其沖的就是智慧醫療。」鄔賀銓表示,「具體可應用在臨床診斷、遠程監控、葯品研發、防止醫療詐騙等方面。」在他看來,大數據的應用可產生很高的經濟價值。「按照世界經濟論壇的說法,大數據是新財富,價值堪比石油。麥肯錫曾說,大數據就是生產資料。一份報告顯示,醫療大數據的分析會為美國產生3000億美元的價值,減少8%的美國國家醫療保健的支出。」不過,鄔賀銓也提醒,要把醫療大數據轉換為經濟價值,最難的是醫療數據的挖掘。「關鍵是怎麼能夠提取出與診療有關的數據。」幫助醫生臨床診斷鄔賀銓介紹,大數據的第一個應用是臨床診斷。「這首先體現在對病人的數據分析。」他說。精準地分析病人的體征、治療費用和療效數據,可避免過度治療、避免副作用較為明顯的治療。通過進一步比較各種治療措施的效果,醫生可更好地確定臨床最有效、效益最好的治療方法。其次體現在臨床決策系統。通過將醫生處方和醫療專家庫醫學指導比較,系統可提醒醫生避免出錯,如葯品不良反應、過度使用抗生素等,幫助醫生降低醫療風險。「美國的一個兒科醫院通過使用臨床決策支持系統,兩個月內減少了40%的葯品不良反應。」他舉例說。最後是可以讓臨床醫療數據更加透明。鄔賀銓表示,美國疾控中心公布了醫療數據,幫助病人作出更明智的決定,從而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治療方案。「通過告訴病人多種不同的醫療方案,病人可以自己選擇治療方案。美國還公開發布不同醫院的醫療質量和績效數據,這有助於督促醫院改進醫療服務質量。」鄔賀銓評價道,「僅僅這個醫療臨床決策系統,對美國來講,一年就能減少1650億美元醫療支出。」實現遠程監護醫療「大數據的第二個應用是計算機遠程監護。」鄔賀銓說。首先,通過收集數據,醫生可以更好地判斷病人病情。他舉例說,「比如,充血性心臟衰竭的治療檢查費用非常高。但是通過大數據分析發現,凡是充血性心臟衰竭的病人,他的頸靜脈會擴張。所以根據頸靜脈擴張的檢查,就能判斷他是不是充血性心臟衰竭。而頸靜脈的檢查,根本就不要成本,摸一下就夠了。而這也是通過大量數據的搜集而總結出來的。」其次,通過對數據的收集和分析,可實現計算機遠程監護,對慢性病進行管理。比如,充血性心臟的標志之一是由於保水而增加體重,因此通過遠程監控體重可發現相關疾病,提醒醫生及時採取治療措施,防止急性狀況發生。「計算機遠程監護還可以減少病人住院時間、減少急診量,提高家庭護理比例和門診醫生預約量。」鄔賀銓表示。加快葯品研發入市「大數據的第三個應用是醫療研發。」鄔賀銓介紹,「這首先體現在預測建模。」通過收集臨床實驗前期和結果的數據,可以評價新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潛在的副作用,提高研發效率。「原來,一般新葯從研發到推向市場的時間大約為13年,使用預測模型至少可以提早3-5年。」其次是臨床實驗設計的統計工具和演算法。通過挖掘病人數據,可以評估和招募患者是否符合試驗條件,並進一步找出最合適的臨床實驗基地,從而加快臨床試驗進程。

⑸ 大數據為物聯網發展帶來新機遇

大數據為物聯網發展帶來新機遇
大數據推動物聯網發展
「物聯網產生大數據。」 鄔賀銓表示,從數據量的量級來看,目前已進入大數據時代。物聯網的數據量更大,「物聯網一分鍾可以產生非常多的東西,蘋果下載2萬余次,一分鍾會上傳10萬條新微博,全世界物聯網上、虛擬網路上產生了大量的數據。」
物聯網產生的大數據與一般的大數據有不同的特點。物聯網的數據是異構的、多樣性的、非結構和有雜訊的,更大的不同是它的高增長率。物聯網的數據有明顯的顆粒性,其數據通常帶有時間、位置、環境和行為等信息。物聯網數據可以說也是社交數據,但不是人與人的交往信息,而是物與物、物與人的社會合作信息。
「物聯網的混搭將使物聯網的數據變得更有用,將物聯網感知的數據與通過社會媒體獲得的數據結合,也就是人跟機器的社會聯網,將使決策更科學。」 鄔賀銓說,盡管這種特性的數據處理起來非常復雜,但它們對系統做出正確的決策至關重要,因此解析非結構信息是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此外,還可以通過統一物聯網架構設計,將非結構化的數據變得結構化,將不同系統之間不同結構的數據盡可能地統一。
不同部門之間數據信息的共享有助於物聯網發揮更大的價值,因此鄔賀銓認為,雖然目前看來將電力、交通、工業等不同行業合為一個物聯網不大可能,但是將不同行業的數據信息進行共享還是可行的。
考慮到大數據在物聯網領域應用的緊迫性和相對落後的狀況,鄔賀銓表示,加快引入大數據已經刻不容緩。對於大數據商業化進度相對滯後的問題,有專家認為,一方面物聯網的發展需要業界加快對大數據應用模式和商業模式的研究,另一方面物聯網的應用也有助於明晰大數據的商業模式,為大數據發展提供契機。
以商業模式創新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科學系副主任王安宇評價道:「物聯網實踐的快速推動給網路技術、物流基礎設施、網路金融等相關領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而要抓住這些機遇,大物聯網的參與者需要對自身的商業模式進行重新審視和適應性變革。」
物聯網產業再興起
物聯網作為下一代信息技術發展核心之一,越來越被各行各業所重視。物、信息識別、網路被視為物聯網三要素,相關產業一直被熱捧,近幾年發展迅速,在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出現了很多物聯網產業基地、感測器產業基地。然而,物聯網大發展的這幾年,用戶和普通消費者來說卻似乎未能真正體驗到物聯網,感覺還離得很遠。由此,各地又抓緊落實以應用為主的物聯網大發展。

⑹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鄔賀銓認為什麼是智慧城市的重要標志

一、智慧城市應"以人為本"
二、大數據支撐智慧城市建設
三、智慧城市的管理比建設還困難
四、智慧城市服務與建設
五、智慧城市與新型城市化進程
智能服務是重要標志
金鵬信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⑺ 雲計算大數據促信息消費時代來臨

雲計算大數據促信息消費時代來臨
自上個世紀70年代駛入信息高速公路,互聯網的發展始終在創新與改變中跨越前行。每一天開啟網路,迎接我們的都是可能或正在發生的各種改變。眼下,人們還在津津樂道雲計算的時候大數據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從聯系平台到瀏覽平台,到交互平台,到工作平台,互聯網始終在不斷發展中前行。鄔賀銓說,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逐步進入大數據時代,城市數據、企業數據、醫療數據、網站數據成為我們虛擬與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麼是大數據?鄔賀銓解釋說,大數據是指無法在容許的時間內用常規軟體工具對其內容進行抓取、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當然,大數據規模的標準是持續變化的,當前廣泛指單一數據集的大小在幾十TB和數PB之間。
毫無疑問,大數據將加快推動互聯網的演進。大數據催生的新業態還會讓我們工作更輕松、經濟更活躍、生活更便利。鄔賀銓說。
大數據可以提供宏觀經濟分析服務。日本公司的經濟指標預測系統,從互聯網新聞中搜索影響製造業的480項經濟數據,計算出采購經理人指數的PMI預測值。
大數據可以有力地支撐信息消費。中國的網購60%是對實體店購物的替代,40%是因為方便和品種多等原因而新增的購買量。電子商務更有利於手機用戶需求,大數據又將進一步促進其銷售。
大數據還能夠提供咨詢服務。矽谷有個氣候公司,從美國氣象局等資料庫中獲得幾十年的天氣數據,將各地的降雨、氣溫、土壤狀況、農作物產量做成精密圖表,從而預測各個農場的來年產量,向農戶出售個性化保險。
大數據的應用還體現在我們生活中。鄔賀銓說,北京公交一卡通每年產生4000萬條刷卡紀錄,分析這些數據可優化設計城市公交路線。這是大數據對交通服務的改變。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產生大數據,大數據反過來驅動互聯網各類應用的加速演進。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通過對大數據的充分挖掘將產生更多新的應用,將催生更多的新業態出現。將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驚喜。鄔賀銓說。

⑻ 擁抱大數據 「數」中自有黃金屋

擁抱大數據:「數」中自有黃金屋
新的石油」、「類似貨幣或黃金的新型經濟資產」、「未來的自然資源」……
今天,當人們在評價種類廣泛、數量龐大、產生和更新速度驚人的大數據時,幾乎沒有人會吝嗇這些極富有渲染性甚至有些聳人聽聞的話語。伴隨著大數據在各行各業的探索之路的啟程,其蘊含的巨大價值所顯露出的「冰山一角」就已然擁有足以令世人驚嘆的力量。

大數據究竟價值幾何?
「當前,數據就是生產資料,對大數據的合理共享和利用,就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在接受《人民郵電》報記者采訪時如是說。正因為大數據有著公認的「生產資料」的屬性,因此其創造財富的空間,幾乎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其觸角可以延伸至各行各業。
從宏觀經濟到微觀經濟,從工業到農業,從製造業到服務業,大數據就如同埋藏在沙漠中的金子一樣,正在散發出迷人的光芒。
正如鄔賀銓所說:「大數據技術可以運用到各行各業,引發新的產業變革,帶動新的產業發展。」來自美國研究機構的統計數據也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大數據能夠為美國醫療服務業每年帶來3000億美元的價值,為歐洲的公共管理每年帶來2500億歐元的價值,幫助美國零售業提升60%的凈利潤,幫助美國製造業降低50%的產品開發和組裝成本。
誰率先把握住了大數據的機遇,誰就擁有了創造新的財富的可能,擁有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傲視群雄的可能。
因為通過對海量數據的分析,可以發現行業的運行規律、市場的偏好與機會等這些最為寶貴的信息,從而讓企業決策變得更加有的放矢。以一瓶價格並不貴、看似不起眼的礦泉水為例,基於對一線銷售數據的實時分析與更新進行的經營戰略和業務策略調整,居然能夠帶來銷售額從20億元到百億元的提升,這正是發生在農夫山泉身上的真實案例。類似的案例越來越多,與此同時,大數據的價值也在各行各業中顯露出來。現在,幾乎無人會質疑大數據的價值,如何獲取價值,則成為人們當前關注的焦點。
如何從沙漠中淘到黃金?
盡管大數據有著巨大的價值,但面對廣闊的數字沙漠,如何才能發現埋藏於其中星星點點的黃金呢?
「今天的數據是泛濫的,低密度、雜亂無章、海量的大數據本身,並沒有什麼太多的價值,只有對大數據的挖掘和處理,才能產生價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懷進鵬向《人民郵電》報記者拋出了如是觀點,而這正代表了時下業界的主流思潮。從大數據「不僅如此多,而且變化也如此快」的現狀出發,「怎麼才能挖掘出有價值的東西」,就成為淘金的必由之路了。對此,懷進鵬認為,必須依靠技術、科學的手段,例如尋找到最優的演算法和最簡單的演算法。
事實上,大數據的興起,與技術的進步幾乎是相伴而生的。正如中國聯通信息化事業部副總經理耿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再三強調的那樣:「過去,對數據的處理成本比較高,因此當人們在考慮到整體擁有成本這一巨大代價時,就會放棄對數據的處理;現在,不僅數據處理的手段變得豐富起來,而且成本也得到了降低,從而令人們能夠方便、規模地應用大數據。」正是因為計算、存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成本的降低以及軟硬體一體機等創新產品的出現,促使過去數據挖掘的兩大難題迎刃而解,即存在著無法處理的數據和處理成本過高問題,最終讓大數據實現了今天的價值化。
值得注意的是,應對數據挖掘的挑戰,將圍繞數據價值化的全過程。鄔賀銓表示,從數據收集、數據存儲到數據處理和結果的可視化呈現這四個環節,大數據技術的運用都面臨著挑戰。與此同時,一個全新的職業——數據科學家也正在誕生,而《哈佛商業評論》甚至稱其為21世紀「最性感」的工作。
誰來保衛我們的「財富」?
與大數據創造的財富相伴的是人們自然而然產生的對於安全的渴望。因為缺少安全保證的財富,並不是真正地「抓」在了手中。可以說,安全是大數據不能迴避而且在應用之初就必須給出解決方案的課題。
「沒有壞數據,只有對數據的不合理使用。」微軟研究及策略部門主管克瑞格·蒙迪用簡單的一句話道出了大數據安全的核心所在。今天,當誰都可以利用數據挖掘工具獲取、分析數據時,如同「皇冠上明珠」的大數據就面臨著誰都可以觸摸的危險。在大數據時代,如何避免數據被竊取和不合理使用?答案同樣是依靠技術進步。例如,世界經濟論壇在2013年2月即提出要通過高端科技來保護隱私,將安全策略的重心從管理轉移到對數據的限制使用上來。
確保數據的合理使用,離不開技術和制度的「雙管齊下」。例如,世界經濟論壇就提出所有對於數據的使用都應該登記,同時對於那些違反規定濫用數據的人要採取處罰措施。而耿向東也表示,中國聯通目前正在從技術和制度兩方面入手確保數據的安全,例如對用戶信息進行加密、為信息傳輸提供通道保護等。
不容忽視的是,對於「財富」的保護,反過來也會催生出新的商機。大數據正在重構信息安全市場,而那些能夠率先切入這場變革的安全廠商,無疑會為未來搶佔新的制高點奠定一個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