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說中美之間在人工智慧領域有著天然的互補性

人工智慧日益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在人工智慧領域,中國大體上能與世界先進國家發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躋身新工業革命前列。我們應該依託互聯網平台提供的人工智慧,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加快人工智慧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慧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培育若干個引領全球人工智慧發展的骨幹企業和創新團隊,形成創新活躍、開放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Ⅱ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如何華為推出AI訓練集群Atlas 900,說是全球最快的人工智慧平台,想了解下

隨著政策的推動以及資本的關注,人工智慧產業仍將保持迅猛發展態勢,2020年中國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將超1500億元。

當前人工智慧的商業化主要是基於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技術應用面廣泛,涉及智能醫療、智能駕駛、智能家居等多場景。

2018年中國人工智慧領域共融資1311億元,增長率超過100%,投資者看好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前景,資本將助力行業更好地發展。

在人工智慧與出行結合領域,路徑規劃、網路約車、交通管理、自動駕駛等技術的研發解決了傳統出行不便的痛點,其中深蘭科技深耕智能交通、智能環境、智能城市等細分領域,已實現人工智慧產品落地。其深蘭科技熊貓智能公交車已實現在廣州、天津等國內多個城市試運行。而人工智慧與安防、醫療、零售等產業的結合,均解決了一定行業痛點,利用機器學習演算法、深度學習和NLP促進行業發展。

隨著5G商用時代的逐漸來臨,人工智慧技術連接效率也將進一步提升,深度學習、數據挖掘、自動程序設計等領域也將在更多的應用領域得到實現。

中國人工智慧發展迅速

中國人工智慧技術起步較晚,但是發展迅速,目前在專利數量以及企業數量等指標上已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慧領域的論文文獻產出共30.5萬篇,其中,中國發表7.4萬篇,美國發表5.2萬篇。在數量佔比方面,2017年中國人工智慧論文數量佔比全球已經達27.7%。當前中美兩國之間人工智慧科研論文合作規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慧合作網路的中心,中美兩國合作深刻影響全球人工智慧發展。


中國人工智慧未來熱度持續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中國整個人工智慧產業規模仍在保持增長,同時國家也在不斷出台各類人工智慧產業扶持政策,資本市場對人工智慧行業的投資熱情不減,技術方面不斷突破是產業增長的核心驅動力。

未來人工智慧產業的走向取決於演算法的進步,由於演算法的技術突破是決定人工智慧上限的,所以未來人工智慧企業拉開差距就在演算法的技術突破上,誰能先在演算法上取得成功,誰就能取得資本市場青睞,同時產業落地也會進一步提速。在演算法方面,目前已經有深度學習和神經網路這樣優秀的模型,但就目前國內人工智慧演算法的總體發展而言,工程學演算法雖已取得階段性突破,但基於認知層面的演算法水平還亟待提高,這也是未來競爭的核心領域。

雖然演算法決定人工智慧上限,但是目前的演算法短時間內可能很難有所突破,所以算力也是目前人工智慧企業競爭的一個重點方向,以目前的算力水平,主要實現商業化的人工智慧技術為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等,未來若算力進一步突破包括算力的提升、生產成本的降低都會使人工智慧技術的產業化進一步深入。

以上內容摘自艾媒咨詢最新發布的《艾媒報告 |2019上半年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研究報告》

Ⅲ 人工智慧的威力有多強大,中美英潛艇都要仰仗它

人工智慧的威力有多強大,中美英潛艇都要仰仗它提高戰鬥力

據媒體報道中國正在用人工智慧(ai)升級核潛艇的電腦系統,以提高指揮人員的潛在思維能力。這名科研人員說,人工智慧增強版潛艇不但能讓龐大的中國海軍在未來戰爭佔得先機,而且能夠將人工智慧的應用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人工智慧在指揮上的應用效果可以設想。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戰爭是多個層次的,各個層級在決策過程中需要時間、各個層次之間的溝通需要時間、隨著戰場環境和背景的變化,戰斗的部署和打法可能隨時改變。這都需要時間來分析、判斷。有了人工智慧,這些效率都可以大大的提高。

Ⅳ 「人工智慧」加「量子計算機」,將決定中美誰是下個

中國人工智慧最牛的是網路,國家級深度學習實驗室也是由網路來牽頭成立的,而且網路也有多項人工智慧技術在全世界都是排名第一的

Ⅳ 人工智慧中美PK,中國的優勢在哪兒

可以說海量用戶是中國的獨特優勢。中國是手機和互聯網市場中用戶最多的國家。基於應用的人多,產生的數據推動技術發展,反過來的回補也多,從而提高整個中國對人工智慧技術的認可度,使人工智慧在各領域可以更快、更廣地得到驗證和使用,形成良性循環。

試想一下,對著話筒說「我的名字叫小明」,隨即一行漢字顯示在屏幕上,大部分人會認為這是一款語音轉換工具;當這句話被快速翻譯成美國總統特朗普口音的英語播放出來時,更多人會驚嘆地「哦!」;可如果再補充一句「不是大小的小,是拂曉的曉」,屏幕上會「機智」地把「我的名字叫小明」改成「我的名字叫曉明」

「AI」曾是「欺騙」代名詞

以上是《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科大訊飛公司年度發布會上看到的一幕。但比起這些「黑科技」,記者印象更深的是,能容納數千人的會場被技術專家、產業人員和記者擠得滿滿當當——人工智慧的火爆可見一斑。

對於老一輩業內專家而言,這種場景並不陌生,畢竟現在是人工智慧的第三波熱潮。上世紀70年代和90年代,也曾出現過類似情況。但那兩波熱潮因未能取得預期的商業效果而遭遇堪稱「產業災難」的毀滅性打擊,大量公司破產、人才流失,「AI」幾乎淪為欺騙的代名詞。這兩段苦難期還有個專業詞彙——「AI之冬」。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正是由於「AI之冬」對整個產業的「清零」,當第三次人工智慧浪潮來臨時,中國得以和美國幾乎同時從上次熱潮的廢墟上起步。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說,當前的浪潮主要起源於2006年深度學習等新演算法的提出,由於在數學統計建模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機器在感知和認知智能上有了以往根本想像不到的優秀表現。機器通過學習行業頂尖專家的知識,達到一流專家水平,有望超過90%的普通專業人士。

例子有很多。訊飛智醫助手今年成為全球第一個通過國家醫師資格考試的機器人;2017年國際英文語音合成大賽暴風雪競賽,科大訊飛第12次蟬聯第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讓語音合成技術達到真人說話水平的。另一個國際權威的人工智慧比賽是針對肺結節醫學影像的判斷,人工智慧技術已經達到三甲醫院醫生的平均水平。

中國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成功不是憑空得來的。科大訊飛執行總裁胡郁對《環球時報》記者回顧說,1999年科大訊飛正式成立時,正值人工智慧最艱苦的時期,「可以說我們在黑暗中摸索了很多年,但從1999年到現在的18年,我們從來沒有放棄,一直在做。第三次浪潮到來時,成功就已經是一種必然,不管是深度神經網路還是其他演算法,只要有做研究的人在堅持,他們就一定能夠找到這條道路。」

「數據越多,事情越好辦」

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讓世界矚目,以至於美國谷歌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最近發出警告:「到2020年,中國將迎頭趕上;到2025年,他們將超過我們;到2030年,他們將主宰這些行業。」

劉慶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有著海量用戶的獨特優勢。推動當前人工智慧發展的深度學習等演算法,嚴重依賴大數據的規模,「數據越多,事情越好辦」。

中國政府對於人工智慧領域的堅定支持也被外界認為是一大優勢。劉慶峰表示:「政府7月頒布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到,到2020年人工智慧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我覺得這個夢想一定能實現。」

但業內人士普遍表示,在對中國人工智慧發展充滿樂觀的同時,也需要正視中美間的差距。科大訊飛副總裁江濤說,我們在一些最基礎的理論方面依然存在差距。第三波人工智慧浪潮是以應用為驅動的,因此中國企業在該產業的布局也偏重智能機器人、無人駕駛、語音識別等應用層面,而在源頭性技術創新、頂層設計以及AI演算法與晶元等基礎層面,美國依然占據較大優勢。

「人類不是要跟AI去PK」

高速「進化」的人工智慧何時會取代人類?從「阿爾法狗」完勝人類棋手,到波士頓動力公司最新機器人做出完美後空翻,接連不斷的突破讓諸多西方媒體開始呼籲限制人工智慧的發展。

科大訊飛副總裁江濤介紹說,從技術角度來說,人工智慧的發展階段分為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認知智能。在計算智能領域,人工智慧被公認為完全超過人類,「阿爾法狗」本質上屬於計算智能。感知智能,就是能聽會說,比如人臉識別、圖像識別、自動駕駛、輔助駕駛等。現在感知智能基本可以跟人媲美,甚至在一些特殊任務中超過人類專家。第三個階段是認知智能。在這個領域,人工智慧才剛剛起步。比如閱讀理解,讓機器參加高考,讓機器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這些都是典型的認知智能。科幻電影里的人工智慧就是所謂通用人工智慧,它能像人類一樣,自主地在陌生環境里找到相應的知識並真正理解。

「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人類不是跟AI去PK,比人類更強大的絕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劉慶峰說,未來人類的發展和機器正走在不同的路線上,人工智慧將要大幅替代的,恰恰是人類並不喜歡的崗位。

對於人工智慧的未來發展方向,胡郁提出3條線索:第一條是現在人工智慧技術延續的深度神經網路、大數據。第二條是用超級計算及模擬方法得到一個「模擬腦」,我們已經逐步可以把老鼠、魚甚至猴子的腦神經所有單位完全重構,這種全腦模擬有望復制人類的智能。第三條叫智能動力學。人的大腦受到非常多的生理限制,而人工智慧不受這些限制,當我們研究出大腦的工作原理,未來可以有超過人腦的產物。

Ⅵ 人工智慧已成為中美涉足和競爭的新賽場

據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網站12月22日報道,7月,中國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宣稱「人工智慧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人工智慧是引領未來的戰略性技術」,明確表示中國的雄心是領先世界,並在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也許意識到新階段已經開始,美國12月中旬發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宣布,「為了保持我們的競爭優勢,美國將優先發展對經濟發展和安全至關重要的新型技術。」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尤其強調人工智慧發展極其迅速,而且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越來越大的挑戰,並且以中國作為「戰略競爭者」,認為中國尋求「不公平地利用美國的創新」。同時,美國和中國正在尋求人工智慧的軍事應用,認識到其轉化未來沖突性質的潛力。

資料圖片:這是在北京舉行的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展出的智能交通系統模型(8月24日攝)。

Ⅶ 未來,中美會簽署《不擴散人工智慧條約》嗎

這是把人工智慧看作核武器了,應該不會有不擴散條約,但發展規劃、標準是需要各國協商規范的。

Ⅷ 人工智慧的威力有多強大,中美英潛艇都要仰仗它提高

媒體報道中國正在用人工智慧(ai)升級核潛艇的電腦系統,以提高指揮人員的潛在思維能力。這名科研人員說,人工智慧增強版潛艇不但能讓龐大的中國海軍在未來戰爭佔得先機,而且能夠將人工智慧的應用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人工智慧在指揮上的應用效果可以設想。一個稍微有點規模的戰爭是多個層次的,各個層級在決策過程中需要時間、各個層次之間的溝通需要時間、隨著戰場環境和背景的變化,戰斗的部署和打法可能隨時改變。這都需要時間來分析、判斷。有了人工智慧,這些效率都可以大大的提高。

Ⅸ 目前在人工智慧領域,哪個國家最強

目前美國最強,但在近一千個子項目上有約五百多個被中國追上專,德國、以色列發展的屬速度也很快,但受限於國土和國力限制只能滿足自己相關產業升級,日本、韓國、芬蘭、印度只是將AI作用於國內相關產業升級,法國馬克龍政府目前提出的AI計劃龐大,但法國的政府資本、人才數量儲備和地盤等各方面基本沒有實現的可能,在20年內,在AI領域,世界范圍內只有中國和美國在相關人才儲備、資金投入(這是核心指標)和基地規模三方面來看爭奪全球引領者的地位,AI發展研究需要極其龐大的各方面人才投入,而且前提是必須要有極其規模的大數據中心為其提供後台運算,中國的目標是在把貴州的接近一個區的地盤建設成為大數據後台中心,而美國也在其境內也開始建立類似的中心但沒有具體的計劃(這是特朗普的特色,完全沒有戰略可言,想什麼就作什麼,中國應該感謝美國人民選出了特朗普,因為他才使美國至少提前了20年讓出世界獨霸的綜合實力),中國的是分幾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會投入不少於1500億人民幣的資金,這是除美國之外其他國家沒辦法辦到的,AI高端領域的頂尖人才的薪水是很高的!

Ⅹ 我國和美國的人工智慧發展有何不同的特點

大部分學科中美都有很大差異
中國偏向於應用,而美國偏向於基礎研究
這和兩種文化有很大關系,中國人比較喜歡過好日子,西方人比較喜歡對物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