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資源創新服務大數據中心
1. 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包括哪些內容
《方案》的出台,有著怎樣的時代背景和需求?具體包含哪些內容?對於推動重慶產業升級和經濟轉型將有怎樣的作用?3月7日,市科委主任李殿勛接受本報記者采訪,對《方案》進行了詳細解讀。
《方案》是將創新驅動發展「路線圖」具體化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在傳統經濟增長動力結構和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遭遇較大挫折的情況下,要實現持續較快發展,就需要轉型,尋找經濟增長的替代動力。」李殿勛說。
那麼,如何轉型?他表示,未來五年,搞創新驅動將是我國轉型的根本性支撐,也就是堅持創新發展理念,實現創新驅動發展。
要搞創新驅動,就先要認識創新驅動。他認為,要把握創新驅動的關鍵有四點:
一是創新驅動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抓住了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就掌握了創新發展的主動權。
二是要讓文化與理論創新發揮基礎作用,盡快培育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創新文化。
三是要進行體制機制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相互促進,才能實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再平衡。這一條更帶有根本性質。
四是要實現全民創新,以及在全民創新引領之下的全民創業。其根本目的是激活微觀經濟來支撐宏觀經濟的真正穩定,是盤活人力資源,把以體力消耗為主的人口優勢轉變為以智力貢獻為主的人才優勢,釋放中國新一輪的人口紅利。
李殿勛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把創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各級政府推進創新也達到前所未有的力度。
去年,市委、市政府出台《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5―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市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城市的綱領性文件,為重慶未來五年全面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繪制了「路線圖」。
在他看來,此次《方案》的出台,實際上是將創新驅動發展「路線圖」具體化,是把五年目標任務分解之後,明確今明兩年具體要做什麼。
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如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結合重慶的實際,我們應該以建設西部創新中心為統攬,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李殿勛認為。
他表示,此次出台的《方案》強調要在創新突破、創業培育、基地建設、人才改革、投融資等領域抓出成效,總結起來,具體措施大致可以分為抓改革、建平台、搞服務、促轉型四個方面。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有動力來源,抓改革就是為了從體制機制上消除創新的障礙,讓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有動力。」他說,這包括科技體制改革,以及與創新驅動發展直接相關的其他各項改革,如《方案》中提到的科研項目改革、科技平台改革、科技人員職稱評聘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改革等。
建平台著眼於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和創新生態系統,圍繞我市產業鏈布局創新鏈,包括在液晶面板、集成電路、軌道交通、節能環保等重點領域組建行業領先的研發創新中心,引導世界500強企業、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科研院所來渝建立分支機構、搭建創新平台,加快建設眾創空間、企業孵化器、科技創新園區等。
搞服務是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向,推行研發設計、技術轉移、創業孵化和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務業新模式、新業態發展;依託重慶科技服務雲平台和大市場,推動建設以知識產權交易為核心的區域性科技要素交易市場等。
促轉型則是通過技術創新引領和創投資本跟蹤「兩手並用」,引領新興產業的培育。比如《方案》提出,要制定並發布新興產業技術創新路線圖,發布產業關鍵共性技術指南,要重點推進先進製造、互聯網、大健康三大新興產業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領域的技術創新、創投跟蹤、招商引資與配套服務等。
加快編制西部創新中心的專項規劃
圍繞《方案》提出的具體目標,今年我市在推進科技創新上有哪些打算?
「在抓改革上,我們將堅持以點帶面,通過政府科技資源配置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改革、傳統科研院所管理改革、科技金融服務配套改革4項改革,加快構建開放協同的創新體制和充滿活力的創新生態系統。」李殿勛稱,比如政府科技資源配置改革將以推行競爭立項、定額資助、第三方驗收等為重點,提高科技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率。
在建平台上,將從科技研發環節需求考慮,引進培育10家左右在國內具有較高水平的研發機構;從成果轉化環節需求考慮,引進培育10家左右在國內具有較大品牌影響力的眾創空間;從產業培育環節需求考慮,加速布局重點科技園區,積極創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力爭年內列入國家審批序列。
在搞服務上,要推進科技資源的開放共享服務,加快建設科技資源大數據中心和線下服務站點,力爭年內聚集各類科技機構8000家以上;完善科技成果交易轉化服務,力爭實現技術交易額突破100億元;力推科技金融創投支撐服務,建設「市級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區域分中心+用戶工作站」的服務網路,力爭政府引導基金年內實現直接參股基金規模達到170億元;做好科技人才的協同保障服務,盡快聚集各類科技人才50000名以上,為新興製造業與新興服務業開展技術創新協同服務,同時選派5000名以上科技特派員深化實施精準扶貧。
他還透露,目前,針對如何建設西部創新中心,我市正在加快編制專項規劃。「制定好建設西部創新中心的專項規劃,統攬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創新發展,對於重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將有重要意義。」
2. 大數據撬動創新創業新契機
大數據撬動創新創業新契機
大數據被視為雲計算之後的又一科技熱點。從走在前沿的互聯網新興行業,到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醫療、電力、通信等傳統行業,大數據浪潮無時無刻不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巨變之下,國內外各行各業也在面臨新一輪創新創業的重大契機。
日前,上海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下稱「上海大數據聯盟」)召開數據中國產業創新峰會,並推出中國大數據最具投資價值排行榜。該聯盟秘書長孔華威表示:「參與競爭此次價值排行榜的,共有近450家大數據領域創業團隊,我們或許能從中發現新一代的『馬雲』。」
隨著大數據逐漸由概念轉化為生產力,無論是企業、資本機構還是政府、行業協會或聯盟,均開始積極布局大數據。之前,北京、上海、廣東,甚至河北、貴州、陝西等地方政府已將大數據作為重要戰略部署,並開始由鬆散走向組織化。河北成立秦皇島開發區數據產業基地;貴州8月份剛剛成立大數據產業技術聯盟,並正式出台文件,開放數據環境;而北京早在2012年便成立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
作為經濟發展重鎮,上海近兩年也積極推動大數據的發展。2011年,上海成立了智慧島數據產業園;上海科委副主任干頻表示,去年上海市科委正式發布了《上海推進大數據研究與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重點推進6大行業大數據公共平台和6類大數據行業應用的發展。
孔華威表示,大數據將成為上海科技創新的重要抓手。而成立於去年的上海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則將實施具體的推動工作,下一步將著重整合資本與產業資源,連接資本與創業公司。他認為,外界都在關注BAT,但隨著產業的發展,一些創業公司也逐步崛起,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一家名為星圖數據的創業公司不久前獲得數百萬美元的A輪投資;著名風險投資公司IDG則以4000萬元人民幣投資了大數據信用評估公司Wecash閃銀。毋庸置疑,大數據產業正在受到資本越來越多的關注。
從產業鏈角度來看,大數據主要分為三個層級:大數據的獲取、大數據傳輸和存儲、大數據應用(包括分析挖掘)。在國內,大數據獲取依然集中於BAT等大型互聯網公司;而在大數據傳輸和存儲方面,已經出現一些成功的創業公司,比如提供基礎雲計算服務的Ucloud,今年6月份已完成B輪5000萬美元的融資;更多的大數據創業公司則集中於大數據應用方面,包括剛剛獲得投資的星圖數據,以及一些軟體公司。
但整體而言,目前基於大數據的創業公司依然處於分散、規模小的狀態。孔華威表示,上海大數據聯盟將發布《2014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年鑒》,構建中國大數據產業圖譜。
大數據企業成功路徑在哪裡?眾人科技創始人談劍峰表示,圍繞大數據,在硬體等基礎設施方面,國外的技術已經遙遙領先,像甲骨文、IBM這樣的公司非常成熟,因此,國內短時間內應該先從「軟」的方面入手。
目前,上海已出現一些專注大數據的公司,比如提供智慧安全及智慧交通專業解決方案博康智能、專注電商管理軟體的商派、解決移動金融安全的來誼電子等。孔華威表示,大數據創新創業企業要關注快和准,因為大數據核心在於海量數據快速和精準的計算。賽富投資基金合夥人金鳳春告訴記者,從產業和具體應用來看,圍繞社區服務的移動電商、電子游戲的渠道拓展等領域,有可能孕育引導潮流的大數據企業。七牛雲存儲CEO許式偉則認為,出於對用戶行為數據的精準分析,大數據時代的競爭會從「生產更多的商品」,轉到「生產讓客戶滿意的商品,甚至是定製化的商品」。未來大數據企業的商業模式之爭,就是服務之爭、智能化之爭。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大數據撬動創新創業新契機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3. 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怎麼進萬方資料庫
能不能進入萬方資料庫
這取決於公司或者學校
有沒有購買使用權的吧?
你問問看這個數據中心能不能進去吧
不行就自己網上購一個使用權也可以
4. 亮啦(上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亮啦數據致力於公共交通領域的互聯網創新服務、大數據服務、交通卡創新支付、基於交通卡的一卡通消費創新服務,隸屬於亮啦(上海)數據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一家致力於公共交通出行的移動互聯網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亮
成立時間:2016-09-21
注冊資本:692.9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700351238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松江區茸梅路139號1幢
5. 上海延華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上海延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智慧養老行業,構建起「軟體+硬體+平台回+服務」的全方答位的「互聯網+養老」服務體系。公司以健康管理服務為核心,以養老需求為導向,整合社會各方資源,並優化現有的資源調配方式,形成以整合型功能平台和創新生活模式為核心內容的智慧養老新模式。有效推進養老服務更快更好的發展,為解決人口老齡化養老問題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法定代表人:周玲玲
成立時間:2012-10-16
注冊資本:1139.24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10115002030326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上豐路977號1幢B座67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