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地優化調整
㈠ 濕地生態系統的功能是什麼
自然界中的濕地對自然氣候的調配具有很強的作用,並且蘊含了豐富的自然資源,具有物種貯存、氣候調節和保護生態的作用,對自然生態的調節和人類社會的生活和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濕地是河流和湖泊蓄水調洪的重要貯庫。濕地具有很好的容納性,這主要是因為其自身的巨大的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和沉積物具有很好的蓄水性。每到一年期間的汛期洪水到來時,濕地就會對其起到很好的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等作用,對全中國的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濕地在汛期蓄存的洪水,等到汛期過後,就會適當的排出多餘的水量,隨著河川徑流流走,有利的保持了河流和湖泊流域的水量平衡。
在自然界中,除了江河、溪溝、湖泊、水庫、池塘等處可以很好的蓄水外,濕地也是一個重要的蓄水基地。濕地主要是通過滲透等方法,對地下蓄水層的水源水源進行不斷地額補充,對維持自然中地下水的水位,保證地球水資源循環都具有重要作用。
因為濕地的地域面積比較的大,所以濕地可以通過蒸騰作用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調查現實證明,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同時生長在濕地環境中的水生植物,還可以對其周圍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和氣體,做到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由此可以看出濕地對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減少風沙乾旱等,都具有很強的功效,是大自然天然成就的過濾器。
中國的濕地地域板塊較多,大部分的濕地分布在高原、平川、丘陵、海塗等地域,由於其特殊的生態環境,所以造就了其特殊而多樣的生態系統特徵。中國的濕地分布廣泛,跨越寒、溫、熱等多種氣候帶,形成生物種類多樣,物產資源豐富的生態系統體系。據調查顯示,生活在中國內陸濕地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在這其中,還生長著佔全國的三分之一的鳥類品種,以及不少的珍稀物種。如中國有50種雁鴨種類,佔世界166種雁鴨種類的30%;世界共有15種鶴類鳥類,中國就有其中的9種,占總數的60%,而且在每年的冬天,都會有佔世界總數的95%的白鶴在鄱陽湖越冬。濕地不僅對自然環境的調節具有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人類研究自然生態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科研工作者取之不盡的資料庫。
㈡ 濕地具有的生態功能
1、巨大貯庫
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
2、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
3、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
4、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
5、物產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
(2)濕地優化調整擴展閱讀:
濕地是指地表過濕或經常積水,生長濕地生物的地區。濕地生態系統是濕地植物、棲息於濕地的動物、微生物及其環境組成的統一整體。濕地具有多種功能: 保護生物多樣性,調節徑流,改善水質,調節小氣候,以及提供食物及工業原料,提供旅遊資源。
濕地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它可作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還能滯留沉積物、有毒物、營養物質,從而改善環境污染;它能以有機質的形式儲存碳元素,減少溫室效應,保護海岸不受風浪侵蝕,提供清潔方便的運輸方式……
它因有如此眾多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濕地還是眾多植物、動物特別是水禽生長的樂園。
同時又向人類提供食物(水產品、禽畜產品、穀物)、能源(水能、泥炭、薪柴)、原材料(蘆葦、木材、葯用植物)和旅遊場所,是人類賴以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㈢ 濕地公園規劃的方法與內容
規劃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理念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應以濕地的自然復興、恢復濕地的領土特徵為指導思想,以形成開敞的自然空間和濕地公園的定義與概念地帶、接納大量的動植物種類、形成新的群落生境為主要目的,同時為遊人提供生機盎然的、多樣性的遊憩空間。遠景設計院認為規劃應加強整個濕地水域及其周邊用地的綜合治理。其重點內容在於恢復濕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並促進濕地的生態系統發育,提高其生物多樣性水平,實現濕地景觀的自然化。規劃的核心任務在於提高濕地環境中土壤與水體的質量,協調水與植物的關系。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總目標在於減少城市發展對濕地環境的干擾和破壞、提高濕地及其周圍環境的自然生產力,通過恢復濕地原有的自然能力,使其具備自我更新的能力,並使周圍用地的土壤狀況得到改善,為植被的恢復創造條件,從而使城市濕地更加富有生命力。同時,還應在城市的各種用地需求之間建立一種平衡,並尋求建立更好的新型共存方式,實現城市濕地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在此基礎上營造新的城市公園類型,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接近自然的需求。
此外,隨著濕地自然生態環境的改善,將為周邊的城市、鄉村、農業、旅遊等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再自然化的城市濕地公園景觀,將成為市民遊憩娛樂的新熱點。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方法
為了實現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目標,必須將濕地的整治與景觀規劃結合起來。首先應開展深入細致的調研工作,從不同層面、不同元素著手,如地下水位、不同層次的土壤結構、不同層面的構成材料等地下狀況,及其動植物在地面上形成的痕跡、動物的活動習性、景觀要素的變化規律等外貌特徵,達到由表及裡的規劃深度。規劃應緊緊圍繞「水」的主題,將濕地公園作為生物與能量交換的生態廊道,聯系周邊的綠地、林地、農田、城市、鄉村等各類生態系統,共同形成新的景觀整體。
因此,城市濕地公園規劃要將構成濕地整個物質循環圈中的各種要素,如水體、農田、土壤、植被、動物、自然狀況、生態系統等等,作為規劃的基本要素,融入形成整體性的領土景觀規劃要求之中。尤其是濕地環境中的各種自然元素,無論其狀態如何,自然的或經過人工處理的,都應作為規劃中的最重要元素,以構成城市濕地公園景觀類型及景觀特色的框架。
城市濕地公園的規劃措施
第一,城市濕地公園規劃最重要環節之一,在於實現水的自然循環。首先,要改善濕地地表水與地下水之間的聯系,使地表水與地下水能夠相互補充。其次,應採取必要的措施,改善作為濕地水源的河流的活力。
第二,城市濕地公園規劃的另一最重要環節,是採取適當的方式形成地表水對地下水的有利補充,使濕地周圍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土壤的孔隙度和含水量增加,從而形成多樣性的土壤類型。
第三,城市濕地公園規劃還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周邊地區的排水及引水系統進行調整,確保濕地水資源的合理與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適當開挖新的水系並採取可滲透的水底處理方式,以利於整個園區地下水位的平衡。 第四,土壤作為景觀規劃的要素之一,在土層剖面上是由不同材料疊加而成的。不同的土壤類型產生了不同的地表痕跡和景觀類型。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必須在科學的分析與評價方法基礎上,利用成熟的經驗、材料和技術,發現場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進能力。
㈣ (二)河流濕地修復工程生態修復技術
根據濕地的構成和生態系統特徵,濕地的生態修復可概括為:濕地生境修復、濕地生物修復和濕地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修復三個部分,相應地,濕地的生態修復技術也可以劃分為三大類:
1.濕地生境修復技術
濕地生境修復的目標是通過採取各類技術措施,提高生境的異質性和穩定性。濕地生境修復包括濕地基底修復、濕地水狀況修復和濕地土壤修復等。濕地的基底修復是通過採取工程措施,維護基底的穩定性,穩定濕地面積,並對濕地的地形、地貌進行改造。基底修復技術包括濕地基底改造技術、濕地及上游水土流失控制技術、清淤技術等。
濕地水狀況修復包括濕地水文條件的修復和濕地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夾河濕地水文條件的修復是通過疏通水系等水利工程措施來實現;濕地水環境質量改善技術包括污水處理技術、水體富營養化控制技術等。需要強調的是,由於水文過程的連續性,必須嚴格控制水源河流的水質,加強夾河上游及相關支流的生態建設。土壤修復技術包括土壤污染控制技術、土壤肥力修復技術等。
2.濕地生物修復技術
該技術主要包括物種選育和培植技術、物種引入技術、物種保護技術、種群動態調控技術、種群行為控制技術、群落結構優化配置與組建技術、群落演替控制與修復技術等。
3.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修復技術
該技術主要包括生態系統總體設計技術、生態系統構建與集成技術等。濕地生態修復技術的研究既是濕地生態修復研究中的重點,又是難點。
基於工藝經濟、技術穩定、管理簡便的設計原則,綜合考慮生態保護與水質凈化相協調、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並重、濕地建設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相統一,根據夾河的地形地貌特徵,來確定濕地生態修復工程方案。在全面查清夾河濕地資源本底和環境狀況的基礎上,重點保護好現有濕地資源和濕地環境,局部疏浚淤積濕地,實施退耕還濕工程,修復濕地植被,加強保護設施建設,為夾河濕地的全面保護和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濕地生態修復工程首先是對水域實施疏浚連通工程,增加濕地水域面積,增加濕地蓄水量。其次,對水域土駁岸和混凝土護岸實施生態護坡和濕地植物栽種工程,主要為生態護坡、栽種濕地植物,形成河道滯留塘,在保證河流水質凈化效果的基礎上兼顧景觀開發。
4.濕地建設的主要工藝方案
該方案本著既要保障河水水質安全,又要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原則,在河流綜合整治過程中需採取科學的治污之路,即從流域內每一條匯水河流入手,按照目標、總量、項目、投資四位一體的小流域控制思路,實施「治」、「用」、「保」並舉策略,綜合運用經濟、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發揮市場機制、宏觀管理機制和公眾參與機制的作用,全面推進流域內經濟結構調整、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清潔生產、污染治理、污水資源化、生態保護和建設等各項工作,扎實推進流域污染綜合治理。
所謂「治」,即污染治理。是指以循環經濟理念和工業生態學為指導,綜合採用結構調整、清潔生產、末端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面源污染治理、清淤疏浚等全過程污染防治措施,解決流域內環境污染問題。
所謂「用」,即行政轄區內水資源的充分循環。是以節水為基礎,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充分利用閑置荒地及廢棄河道,建設中水調蓄設施,合理規劃污水回用工程,最大限度地實行水資源的流域內循環,減少污水排放量。
所謂「保」,即流域生態修復與功能強化。是在污染治理和污水資源化的基礎上,採用濕地建設、水土保持、小流域開發治理、自然保護區建設等生態修復、重建技術,對流域的生態恢復過程進行強化,使之向提高自凈能力、改善水質與生態環境、恢復自身應有生態功能的有利方向盡快轉變。
從治理技術的內在屬性和特點上來講,污染河流的凈化技術一般分為物理/化學技術和生物/生態技術。
物理/化學技術是目前在城市河道治理中比較常用的應急技術,主要有河道曝氣、底泥疏浚、引水沖污和投加化學葯劑等。物理/化學技術短期效果好,但是費用高,只能處理小型河流或者景觀價值較高的河流,對環境有一定的副作用,生態效果不理想,難以長期應用。
生物/生態技術目前主要有生物過濾、人工濕地、滯留塘、多自然河道和植物浮床等。
(1)生物過濾技術
生物過濾技術屬於污染河流的強化治理技術,特別適合於嚴重污染河流支流的水質凈化。生物過濾技術結合了生物膜的降解特性和填料的過濾作用,既具有生物膜處理技術的處理效率和抗沖擊負荷較高的特點,又具有過濾技術的穩定性(對不同種類及大小的污染物,在不同環境條件下都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技術的適用性和持續性比較強;生物過濾技術還可以通過對運行條件的調整,實現多種污染物去除功能(如脫氮除磷等)。
(2)強化人工濕地技術
濕地是陸地和水體之間的過渡地帶,具有獨特的生態結構和功能,是自然環境中自凈能力很強的區域之一。人工濕地可以利用天然或人工構築水池或溝槽,在底面鋪設防滲層,並充填一定深度的土壤和填料組成填料床,表面種植一些生長快速的耐水植物(如蘆葦、香蒲等),形成一個含多種基質和生物的獨特生態環境。因而人工濕地是一種良好的污染河水的生態凈化技術。
根據水流方式,人工濕地可以分為潛流(SSF)和表面流(FWS)兩種。其凈化機理主要有:①過濾和沉降;②吸附和離子交換;③污染物的降解;④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⑤對病原體的滅活。
表面流濕地類似於天然沼澤濕地,污水在人工濕地床體的表層流動,水位較淺,一般在0.1~0.6m左右。這種類型的人工濕地具有投資少、操作簡單、運行費用低等優點。缺點是佔地面積大,水力負荷低,去污能力有限,受氣候影響較大,夏季會孽生蚊蠅、散發臭味。除了改善水質外,表面流人工濕地還給人們提供美學價值和為水生野生動植物提供棲息地的功能。表面流人工濕地常用於湖泊、河流的水質凈化與生態修復。
在潛流濕地系統中,污水在濕地床體內部流動,可以充分利用基質層表面生長的生物膜、豐富的植物根系及基質截留等作用,有效延長水力停留時間,提高濕地系統的處理效果和處理能力,同時由於水流在土壤層以下流動,故具有保溫性較好,處理效果受氣候影響小、衛生條件較好等優點,是目前研究和應用較多的一種濕地系統。相對於表面流濕地,潛流型人工濕地存在易阻塞、管理復雜,投資較高及環境友好型較差等缺點。
在具體的應用中,可以通過選擇不同的基質(土壤和填料),根據實際情況種植不同的植物,利用系統中不同基質、植物、微生物和動物形成的獨特生態環境,對污染河水進行凈化。
(3)滯留塘技術
滯留塘技術在國外的應用和研究最早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並逐漸受到重視。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已大規模應用於控制暴雨徑流污染和污染河流的自凈能力強化,並形成了成熟的應用技術,獲得了大量的設計、運行和管理經驗和參數。在國內也有很多類似的河道穩定塘應用,河流滯留塘技術通過直接在河床上建堰攔水,可以延長河水在單位距離上的停留時間,促進顆粒污染物的自然沉降,提高河水的透明度;可以利用河灘、河岸以及塘內的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吸附降解作用,降解河水中的有機污染物,削減氮磷等誘發水體富營養化的物質;可以利用攔水堰上的跌水,加強河水自然復氧,最終提高單位距離上的河流自凈能力。河流滯留塘技術相對易於實施,管理簡單,比較適合於河灘寬闊的小型河流的污染治理和修復。
(4)多自然型河道技術
「多自然型生態河道」即指「多種動植物及微生物可以共存、繁殖的河道」。構建多自然型的生態河道主要通過河道環境條件的天然模擬和強化,在再生河道生物群落的同時,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與自然景觀。
天然河道是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由不同的生物群落所組成。河道物理結構廣義上可分為:水體的河床部分(水生生物區)、河灘部分(水交換區,兩棲區)和受水影響的河岸區。構建多自然型的生態河道,即從這三個層次上通過環境條件的天然模擬和強化,營造適於各種生物棲息繁衍的環境條件,再生各種生物群落,恢復和強化河道的自凈能力,重建河道良好的生態系統。
(5)植物浮島技術
生物浮島技術是利用生態工程學原理,在受污染河道,用木頭、泡沫等輕質材料搭建浮島,以浮島作為載體,在水面上種植植物,構成微生物、昆蟲、魚類、鳥類、植物等自然生物棲息地,形成生物鏈來幫助水體恢復,降解水體的COD、氮、磷的含量,主要適用於富營養化及有機污染的河流。除此之外,還具有為生物提供生息空間,改善景觀以及消波護岸的功能。生物浮島依據浮島植物是否和水接觸分為乾式浮島和濕式浮島兩種。
植物浮島技術的核心是將植物種植於水體水面上,利用植物的生長從污染水體中吸收大量污染物質(主要為氮、磷等營養物質),並通過收獲植物體的方法將其搬離水體。還可以在植物根部放置軟性填料,進一步促進植物生長,去除水中污染物質。
生態浮島可就地處理河流,工程量小,投資省;處理效果好,自然景觀和諧;實現資源持續利用;使用壽命長,維護簡單;避免重復污染,重復治理,實現一次投資長期受益。2002年6~11月和2003年5~10月在北京永引渠羅道庄橋上游設置了5000m2的生物浮島,所植物種為美人蕉、旱傘草,取得了較好的水質修復效果,同時營造出美好的景觀效果。但是植物浮島技術費用較高,且適用性有所限制。
(6)生態護坡技術
河道走廊的生態修復延伸到水環境綜合整治中,生態護坡以保護和創造生物良好的生存環境和自然景觀為前提,在再生生物群落的同時,建設具有設定抗洪強度的河流護堤工程,能夠提高水系功能和改善水的質量,把受人類嚴重干擾和破壞的河道修復成為水體與土壤、水體與生物相互涵養,適合生物生長的近自然狀態的河道。因而,生態護坡技術在水環境綜合整治中逐步得到了應用和發展。
(7)其他
包括投加生物制劑和生物操縱法等,主要是通過在人工條件下強化微生物對污染物質的降解能力,來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
生物/生態技術的主要優點:
1)基建、運行費用低,管理方便,經濟可行。生物/生態技術可以利用太陽能作為污染凈化系統的能源,通過微生物和動植物的自然生長來降解、吸收、轉移河水中的污染物,較少需要輸入人工的能源和物質。其次,微生物和動植物在一定條件下都能按照一定規律自行生長繁殖,發揮水質凈化作用,較少需要人為管理以維持凈化系統的運行。
2)副作用小,對環境沒有危害或者危害很小。生物/生態技術利用自然界原有的或者經過略微改造的生物,而非人工物質來凈化河水,環境相容性好,不存在對環境的二次污染。穩定的河水生物/生態凈化系統其內部的物質轉換和能量流動處於平衡狀態,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容易對外界環境造成沖擊。
3)能自我調整,適應環境的變化。微生物有很強的變異能力,植物也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因此當河水的污染物發生改變時,生物/生態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仍舊能夠發揮水質凈化作用,同一種技術對不同類型的河流水質污染有較好的適用性。
4)可與親水景觀建設相結合,外在表現形式自然親切,更富人性化。生物/生態技術利用天然的生物,而非人工的化學物質或機械等來凈化河水,能較為容易地與原有自然環境相融合。
由於具有以上優勢,生物/生態技術在污染河流治理中得到越來越多重視和實際應用。目前實施人工濕地和滯留塘技術對受損河道進行生態修復和水質凈化已逐漸推廣起來。
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的建設,是流域「治、用、保」綜合治理思路的關鍵環節之一,也是凈化流域內污染物的最後一道屏障。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建設的成敗,直接關繫到能否實現流域水質的目標。
㈤ 濕地公園規劃中應遵循哪些原則
濕地國際公園應該保復持該區域的獨制特的自然生態系統並趨近於自然景觀狀態,維持系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並在盡量不破壞濕地自然棲息地的基礎上建設不同類型的輔助設施,將生態保護、生態旅遊和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有機結合起來,實現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境界。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還應從整體的角度出發,對周邊地區的排水及引水系統進行調整,確保濕地水資源的合理與高效利用。在可能的情況下,應適當開挖新的水系並採取可滲透的水底處理方式,以利於整個園區地下水位的平衡。 城市濕地公園規劃必須在科學的分析與評價方法基礎上,利用成熟的經驗、材料和技術,發現場地自身所具有的自然演進能力。
㈥ 濕地生態系統具有什麼功能
廣闊眾多的濕地具有多種生態功能,蘊育著豐富的自然資源,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腎」、物種貯存庫、氣候調節器,在保護生態環境、保持生物多樣性以及發展經濟社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濕地是蓄水調洪的巨大貯庫。每年汛期洪水到來,眾多的濕地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深厚疏鬆的底層土壤(沉積物)蓄存洪水,從而起到分洪削峰,調節水位,緩解堤壩壓力的重要作用。全國天然湖泊和各類水庫調洪能力不下2000億立方米。長江22個通江湖泊盡管面積銳減,目前容水量仍達600多億立方米,洞庭、鄱陽兩湖蓄洪能力不少於200億立方米,對於調節長江洪水、消減洪災依然起著關鍵作用。同時,濕地汛期蓄存的洪水,汛後又緩慢排出多餘水量,可以調節河川徑流,有利於保持流域水量平衡。
濕地是重要的水源地
濕地之水,除了江河、溪溝的水流外,湖泊、水庫、池塘的蓄水,都是生產、生活用水的重要來源。據估算,我國僅湖泊淡水貯量即達225億立方米,占淡水總貯量的8%。某些濕地通過滲透還可以補充地下蓄水層的水源,對維持周圍地下水的水位,保證持續供水具有重要作用。
濕地是生態環境的優化器
大面積的濕地,通過蒸騰作用能夠產生大量水蒸氣,不僅可以提高周圍地區空氣濕度,減少土壤水分喪失,還可誘發降雨,增加地表和地下水資源。據一些地方的調查,濕地周圍的空氣濕度比遠離濕地地區的空氣濕度要高5%至20%以上,降水量相對也多。因此,濕地有助於調節區域小氣候,優化自然環境,對減少風沙乾旱等自然災害十分有利。濕地還可以通過水生植物的作用,以及化學、生物過程,吸收、固定、轉化土壤和水中營養物質含量,降解有毒和污染物質,凈化水體,消減環境污染的重要作用。
濕地是重要的物種資源庫
我國濕地分布於高原平川、丘陵、海塗多種地域,跨越寒、溫、熱多種氣候帶,生境類型多樣,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據初步調查統計,全國內陸濕地已知的高等植物有1548種,高等動物有1500種;海岸濕地生物物種約有8200種,其中植物5000種、動物3200種。在濕地物種中,淡水魚類有770多種,鳥類300餘種。特別是鳥類在我國和世界都佔有重要地位。據資料反映,濕地鳥的種類約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其中有不少珍稀種。世界166種雁鴨中,我國有50種,佔30%;世界15種鶴類,我國有9種,佔60%,在鄱陽湖越冬的白鶴,佔世界總數的95%。亞洲57種瀕危鳥類中,我國濕地內就有31種,佔54%。這些物種不僅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還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濕地是重要的物產和能源基地
廣闊多樣的濕地,蓄藏有豐富的淡水、動植物、礦產及能源等自然資源,可以為社會生產提供水產、禽蛋、蓮藕等多種食品,以及工業原材料、礦產品等。濕地水能資源豐富,可以發展水電、水運,增加電力和交能運輸能力。許多濕地自然環境獨特,風光秀麗,也不乏人文景觀,是人們旅遊、度假、療養的理想佳地,發展旅遊業大有可為。此外,濕地還是進行科學研究、教學實習、科普宣傳的重要場所
㈦ 濕地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有哪些
1、提供水源:濕地常常作為居民生活用水、工業生產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的水源。溪流、河流、池塘、湖泊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其它濕地,如泥炭沼澤森林可以成為淺水水井的水源。
2、補充地下水:我們平時所用的水有很多是從地下開采出來的,而濕地可以為地下蓄水層補充水源。從濕地到蓄水層的水可以成為地下水系統的一部分,又可以為周圍地區的工農生產提供水源。如果濕地受到破壞或消失,就無法為地下蓄水層供水,地下水資源就會減少。
3、調節流量,控制洪水:濕地是一個巨大的蓄水庫,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漲水期儲存過量的降水,均勻地把徑流放出,減弱危害下游的洪水,因此保護濕地就是保護天然儲水系統。
4、保護堤岸,防風:濕地中生長著多種多樣的植物,這些濕地植被可以抵禦海浪、台風和風暴的沖擊力,防止對海岸的侵蝕,同時它們的根系可以固定、穩定堤岸和海岸,保護沿海工農業生產。如果沒有濕地,海岸和河流堤岸就會遭到海浪的破壞。
5、清除和轉化毒物和雜質:濕地有助於減緩水流的速度,當含有毒物和雜質(農葯、生活污水和工業排放物)的流水經過濕地時,流速減慢,有利於毒物和雜質的沉澱和排除。
此外,一些濕地植物像蘆葦、水湖蓮能有效地吸收有毒物質。再現實生活中,不少濕地可以用作小型生活污水處理地,這一過程能夠提高水的質量,有益於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6、保留營養物質:流水流經濕地時,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被濕地植被吸收,或者積累在濕地泥層之中,凈化了下游水源。濕地中的營養物質養育了魚蝦、樹林、野生動物和濕地農作物。
(7)濕地優化調整擴展閱讀:
濕地恢復
濕地恢復包括濕地的恢復、濕地改建以及濕地重建,是指通過生態技術或生態工程對退化或消失的濕地進行修復或重建,再現退化前的結構和功能,以及相關的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特性,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
恢復的原則
1、可行性原則
濕地恢復工程項目實施時首先必須考慮濕地恢復的可行性它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即環境的可行性和技術的可操作性。
2、優先性和稀缺性原則
盡管任何一個恢復項目的目的都是恢復濕地的動態平衡,並阻止其退化過程,但濕地恢復的優先性並不一樣,
在實施濕地恢復前必須明確恢復工作的輕重緩急稀缺性就是指在恢復過程中,要優先考慮針對一些瀕臨滅絕的動植物種、種群或稀有群落的恢復。
3、恢復濕地的生態完整性、自然結構和自然功能原則
濕地恢復是恢復退化濕地生態系統的生物群落及其組成、結構、功能與自然生態的過程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富有彈性,能自我維持,能承受一定的環境壓力及變化,其主要生態狀況在一定的自然變化范圍內運轉正常。
4、流域管理原則
濕地恢復設計要考慮整個濕地區域,甚至整個流域,而非僅僅退化區域應從流域管理的原則,充分考慮集水區或流域內影響工程項目區濕地生態系統的因子,系統規劃設計濕地恢復工程項目的建設目標和建設內容。
5、美學原則
濕地具有多種功能和價值,不但表現在生態環境功能和濕地產品的用途上,而且具有美學、旅遊和科研價值因此,在濕地恢復過程中,
應注重對美學的追求美學原則主要包括最大綠色原則和健康原則,體現在濕地的清潔性、獨特性、愉悅性、景觀協調性、可觀賞性等許多方面。
6、自我維持設計和自然恢復原則
保持恢復濕地的永久活力的最佳方法就是將人為維護活動降到最低水平,同時在恢復過程中,應盡可能採用自然恢復的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濕地
㈧ 人工濕地景觀優化設計圖紙有哪些
天然濕地是處於水陸交接相的復雜生態系統,而人工濕地(ConstructedWetland)則是處理污水而人為設計建造的,工程化的濕地系統,是近些年出現的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技術,其去除污染物的范圍較為廣泛,包括有機物、氮(N)、磷(P)、懸浮物(SS)、微量元素、病原體等,其凈化機理十分復雜,綜合了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三種作用,供給濕地床除污需要的氧氣;同時由於發達的植物根系及填料表面生長的生物膜的凈化作用、填料床體的截留及植物對營養物質的吸收作用,而實現對水體的凈化。人工濕地對有機物的去除:人工濕地對有機物有較強的處理能力。不容性有機物通過濕地的沉澱、過濾可以很快從廢水中截流下來,被微生物加以利用;可溶性有機物則可通過微生物的吸附及微生物的代謝過程被去除。廢水中大部分有機物的最終歸宿是被異養微生物轉化為微生物細胞及CO2和H2O。人工濕地對氮的去除:廢水中氮主要通過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被去除,其中植物吸收只去除了污水中小部分的氮,而污水中氮的去除主要是通過微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來完成的。人工濕地比傳統活性污泥處理系統(一般無法完成反硝化作用)具有更強的氮的處理能力,比A/A/O系統則節省許多基建和運行費用。人工濕地對磷的去除:人工濕地對磷的去除是植物吸收、微生物去除及物理化學作用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廢水中無機磷在植物吸收及同化作用下可變成植物的ATP,DNA及RNA等有機成分,通過植物的收割而去除。物理化學作用包括填料對磷的吸附及填料與磷酸根離子的化學反應。微生物對磷的去除包括它們對磷的正常同化(將磷納入其分子組成)和對磷的過量積累。其中,填料的物理化學作用對於磷的去除貢獻最大。人工濕地主要優點:投資省、能耗低、維護簡便人工濕地不採用大量人工構築物和機電設備,無需曝氣、投加葯劑和迴流污泥,也沒有剩餘污泥產生,因而可大大節省投資和運行費用。至於維護技術,人工濕地基本上不需要機電設備,故維護上只是清理渠道及管理作物,一般人員完全可以承擔,只需個別專業人員定期檢查。脫氮除磷效果好、病源微生物去除率高人工濕地是低投入、高效率的脫氮除磷工藝,無需專門消毒便可對病源微生物大副去除,處理後的水可直接排入湖泊、水庫或河流中,亦可用作沖廁、洗車、灌溉、綠化及工業回用等。可與水景觀建設有機結合人工濕地可作為濱水景觀的一部分,沿著河流和湖泊的堤岸建設,可大可小,就地利用,部分濕生植物(如美人蕉、鳶尾等)本身即具有良好的景觀效果。
㈨ 濕地保護與修復的目標和原則
會仙岩溶濕地作為我國低緯度、低海拔亞熱帶岩溶地區唯一倖存的大型岩溶濕地,在我國地質、地理、水文、岩溶學、生態學等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地位,其地處桂林市老城區和正在建設中的西城區、雁山行政中心之間、桂林岩溶峰林平原中央,擁有我國旅遊黃金水道灕江風景的區位優勢,具有特殊的水文、生態調節功能和作為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大型原生態休閑旅遊觀光景區的巨大開發潛力。綜合考慮濕地內相思埭(古桂柳運河)等歷史文化古跡所蘊涵的歷史價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濕地開發利用現狀、區域經濟發展,確定了對會仙岩溶濕地進行全方位的保護(遏制濕地退化)和以水系統修復為主導、生物措施與非生物措施相結合的生態修復模式;同時,在保護的基礎上兼顧濕地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的開發,重點發展以生態休閑為主導的綠色產業,促進桂林旅遊觀光和休閑度假產業的發展,帶動濕地及周邊農村的經濟建設,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改善群眾生活,提高人口素質,擴大科研學術交流與文化普及,進一步提高桂林城市的知名度,以對濕地的最小破壞獲取最大的生態、經濟價值。以分階段逐步將會仙岩溶濕地建設成為繼桂林市「兩江四湖」以後的另一個集防洪抗旱、旅遊觀光、生態休閑度假、洞穴探險、科學研究與文化交流、科學普及等於一體的多功能城市綜合生態景觀工程、桂林國家旅遊綜合改革試驗區主題園區、桂林市的後花園、國家岩溶生態科普教育與研究基地、跨流域岩溶水資源調蓄試驗區以及桂林西城區生活污水自然凈化試驗區為總體目標,並在條件成熟後,爭取分步申報列入《國家重要濕地名錄》、《世界重要濕地名錄》。
為實現上述目標,應堅持如下濕地修復原則:
1)堅持以水生態保護和修復為主線,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實現對整個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的優化和生態環境的改善,使會仙濕地成為一個生態結構合理、系統穩定的良性濕地生態系統。
2)堅持生態優先,生態、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以開發促保護。在保證生態系統得到良好修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資源,建立以濕地保護區為核心的多種類、多層次的生態經濟開發示範區,重點發展休閑旅遊、綠色經濟產業,實現生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經濟與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3)充分遵循自然規律,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按照濕地生態演替理論,分析濕地退化的機理和過程,確定主要影響因子,以自然修復為主導,或輔以人工措施,實現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和改良。
4)堅持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注重長期、中期與近期目標相結合。既要按照濕地生態系統的運行規律和保護、開發目標進行統一規劃,保證會仙岩溶生態系統修復或開發的科學性和嚴謹性、整體性,又要從實際出發,量力而行,分步實施,重點優先,滾動實施。先保護,後開發,在保護的基礎上進行開發,以開發進一步促進濕地保護和生態系統的恢復。
5)堅持國家投入為主體,政府在規劃、建設中發揮主導作用,行使管理和引領職能;群眾積極參與,科研、設計部門積極配合,是實現濕地修復與開發的重要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