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戶體驗研究的必要性

1.用戶體驗研究重要性
現階段由於競爭激烈,很多公司省略了對用戶體驗研究的步驟直回接進行敏捷開發,必須要權答衡研究對用戶體驗的意義與目的。
很多時候團隊的成員「想當然」的認為用戶喜歡怎樣,而真正做出來的產品給用戶使用體驗的時候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原因是在產品設計的過程中脫離了用戶體驗研究。首先,需要做定性和定量研究,需要針對產品體驗的目標人群進行分析,不用類型的用戶群具有迥異的屬性。研究者不能以主觀的想法去想用戶對產品的體驗感受。
如果用戶沒有產品體驗感受闡述的基礎,就需要對用戶進行一步一步的引導。如果用戶有非常豐富的相關積累,就要考慮是否應該添加一套更高效的快捷鍵。至於具體應該怎麼做,就需要進行用戶體驗研究,對用戶群、使用情景、用戶目標進行研究。

B. 史上最全的互聯網思維精髓總結

互聯網思維精髓大總結:1、用戶思維;2、簡約思維;3、極致思維;4、迭代思維;5、流量思維;6、社會化思維;7、大數據思維;8、平台思維;9、跨界思維。

課前秀:三個段子

第一個段子:一個毫無餐飲行業經驗的人開了一家餐館,僅兩個月時間,就實現了所在商場餐廳坪效第一名;VC投資6000萬,估值4億元人民幣。

這家餐廳是雕爺牛腩。

只有12道菜,花了500萬元買斷香港食神戴龍牛腩配方;每雙筷子都是定製、全新的,吃完飯還可以帶回家;老闆每天花大量時間盯著針對菜品和服務不滿的聲音;開業前燒掉1000萬搞了半年封測,期間邀請各路明星、達人、微博大號們免費試吃……

雕爺牛腩為什麼這樣安排?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我們再看第二個段子:這是一個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貓上線,65天後成為中國網路堅果銷售第一;2012年「雙十一」創造了日銷售766萬的奇跡,名列中國電商食品類第一名;2013年1月單月銷售額超過2200萬;至今一年多時間,累計銷售過億,並再次獲得IDG公司600萬美元投資。

這個品牌是三隻松鼠。

三隻松鼠帶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開箱器、快遞大哥寄語、堅果包裝袋、封口夾、垃圾袋、傳遞品牌理念的微雜志、卡通鑰匙鏈,還有濕巾。

一個淘品牌,為什麼要煞費苦心地做這些呢?

再看第三個段子:這是一家創業僅三年的企業。2011年銷售額5億元;2012年,銷售額達到126億元;2013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32.7億元,預計全年銷售可能突破300億元;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達100億美元,位列國內互聯網公司第四名。

這家企業是小米。

雷軍說,參與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怎樣理解參與感?

這三個企業雖然分屬不同的行業,但又驚人地相似,我們都稱之為互聯網品牌。

它們背後的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麼?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我給互聯網思維下了個定義: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的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獨孤九劍」是華山派劍宗風清揚的武林絕學,強調「無招勝有招」,重在劍意,與互聯網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意味著互聯網思維將像「獨孤九劍」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樣,去重塑及顛覆各類傳統行業。

我講一下我所理解的互聯網思維體系。

1、用戶思維

「獨孤九劍」第一招是總訣式,第一招學不會,後面的招數就很難領悟。互聯網思維也一樣。互聯網思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作為廠商,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戶才能生存。沒有認同,就沒有合同。

這裡面有幾個法則:
法則1:得「屌絲」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多抓住了「屌絲群體」、「草根一族」的需求。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屌絲」而骨子裡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當你的產品不 能讓用戶成為產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們連接在一起,你的產品必然是失敗的。QQ、網路、淘寶、微信、YY、小米,無一不是攜「屌絲」以成霸業。

法則2:兜售參與感。

一種情況是按需定製,廠商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即可,如海爾的定製化冰箱;另一種情況是在用戶的參與中去優化產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 新品上市,都會把設計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絲群組里,讓粉絲投票,這些粉絲決定了最終的潮流趨勢,自然也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讓用戶參與品牌傳播,便是粉絲經濟。我們的品牌需要的是粉絲,而不只是用戶,因為用戶遠沒有粉絲那麼忠誠。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電影《小時代》豆瓣評分不到5分,但這個電影觀影人群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這些粉絲正是郭敬明的富礦。正因為有大量的粉絲「護法」,《小時代1》《小時代2》才創造出累計超過7億的票房神話。

法則3:體驗至上

好的用戶體驗應該從細節開始,並貫穿於每一個細節,能夠讓用戶有所感知,並且這種感知要超出用戶預期,給用戶帶來驚喜,貫穿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整個鏈條,說白了,就是讓消費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對公眾賬號的折疊處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戶體驗至上」的選擇。

用戶思維體系涵蓋了最經典的品牌營銷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標消費者——「屌絲」;What,消費者需求——兜售參與感;How,怎樣實現——全程用戶體驗至上。

2、簡約思維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

法則4:專注,少即是多

蘋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蘋果接近破產,喬幫主回歸,砍掉了70%產品線,重點開發4款產品,使得蘋果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

品牌定位也要專注,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一個就足夠。

最近很火的一個網路鮮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買花者需要與收花者身份證號綁定,且每人只能綁定一次,意味著「一生只愛一人」。2013年2月上線,8月份做到了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

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專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極致。尤其在創業時期,做不到專注,就沒有可能生存下去。
法則5:簡約即是美
在產品設計方面,要做減法。外觀要簡潔,內在的操作流程要簡化。Google首頁永遠都是清爽的界面,蘋果的外觀、特斯拉汽車的外觀,都是這樣的設計。

3、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什麼叫極致?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法則6: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用極限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
方法論有三條: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點,癢點或興奮點);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緊」(得產品經理得天下)。一切產業皆媒體,在這個社會化媒體時代,好產品自然會形成口碑傳播。

尖叫,意味著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極致,就是超越用戶想像!

法則7:服務即營銷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寶品牌,有兩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其對服務體驗的極致追求:1)客服24小時輪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紅帽筆記本工作,因為使用這種電腦切換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讓消費者少等幾秒鍾;2)設有「CSO」,即首席驚喜官,每天在用戶留言中尋找潛在的推銷員或專家,找到之後會給對方寄出包裹,為這個可能的「意見領袖」製造驚喜。

海底撈的服務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聯網思維席捲整個傳統行業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撈不能用互聯網思維重構企業的話,學不會的,可能是海底撈了。

4、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

這裡面有兩個點,一個「微」,一個「快」。

法則8:小處著眼,微創新

「微」,要從細微的用戶需求入手,貼近用戶心理,在用戶參與和反饋中逐步改進。「可能你覺得是一個不起眼的點,但是用戶可能覺得很重要」。360安全衛士當年只是一個安全防護產品,後來也成了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法則9:精益創業,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產品才更容易貼近消費者。Zynga游戲公司每周對游戲進行數次更新,小米MIUI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

這里的迭代思維,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關注消費者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5、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流量即入口,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法則10: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互聯網產品大多用免費策略極力爭取用戶、鎖定用戶。當年的360安全衛士,用免費殺毒入侵殺毒市場,一時間攪的天翻地覆,回頭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殺毒軟體,估計沒有幾台電腦還會裝著了。

「免費是最昂貴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選擇免費策略,因產品、資源、時機而定。

法則11: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

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從而帶來商機或價值。QQ若沒有當年的堅持,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企業帝國。注意力經濟時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機會思考後面的問題,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

6、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公司面對的客戶以網的形式存在,這將改變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整個形態。

法則12:利用好社會化媒體

有一個做智能手錶的品牌,通過10條微信,近100個微信群討論,3千多人轉發,11小時預訂售出18698隻T-Watch智能手錶,訂單金額900多萬元。

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會化營銷的魅力。有一點要記住,口碑營銷不是自說自話,一定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用戶的方式和用戶溝通。

法則13:眾包協作

眾包是以「蜂群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模式,維基網路就是典型的眾包產品。傳統企業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腦,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賢才入吾彀中」。

InnoCentive網站創立於2001年,已經成為化學和生物領域的重要研發供求網路平台。該公司引入「創新中心」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創新比例從原來的15%提高到50%,研發能力提高了60%。

小米手機在研發中讓用戶深度參與,實際上也是一種眾包模式。

7、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思維,是指對大數據的認識,對企業資產、關鍵競爭要素的理解。

法則14: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用戶在網路上一般會產生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沉澱,有助於企業進行預測和決策。一切皆可被數據化,企業必須構建自己的大數據平台,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法則15:你的用戶是每個人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針對個性化用戶做精準營銷。

銀泰網上線後,打通了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的會員賬號,在百貨和購物中心鋪設免費wifi。當一位已注冊賬號的客人進入實體店,他的手機連接上wifi,他 與銀泰的所有互動記錄會一一在後台呈現,銀泰就能據此判別消費者的購物喜好。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商品和庫存的可視化,並達到與用戶之間的溝通。

8、平台思維

互聯網的平台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里,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台商業模式,包括蘋果、谷歌等。

法則16: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於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將來的平台之爭,一定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網路、阿里、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各自構築了強大的產業生態,所以後來者如360其實是很難撼動的。

法則17:善用現有平台

當你不具備構建生態型平台實力的時候,那就要思考怎樣利用現有的平台。

馬雲說:「假設我是90後重新創業,前面有個阿里巴巴,有個騰訊,我不會跟它挑戰,心不能太大。」

法則18: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台

互聯網巨頭的組織變革,都是圍繞著如何打造內部「平台型組織」。

包括阿里巴巴25個事業部的分拆、騰訊6大事業群的調整,都旨在發揮內部組織的平台化作用。海爾將8萬多人分為2000個自主經營體,讓員工成為真正的「創業者」,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

內部平台化就是要變成自組織而不是他組織。他組織永遠聽命於別人,自組織是自己來創新。

9、跨界思維

(隨著)互聯網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企業的觸角已無孔不入,(如)零售、圖書、金融、電信、娛樂、交通、媒體等等。

法則19:攜「用戶」以令諸侯

這些互聯網企業,為什麼能夠參與乃至贏得跨界競爭?答案就是:用戶!

他們掌握著一方面掌握用戶數據,另一方面又具備用戶思維,自然能夠攜「用戶」以令諸侯。阿里巴巴、騰訊相繼申辦銀行,小米做手機、做電視,都是這樣的道理。

未來十年,是中國商業領域大規模打劫的時代,一旦用戶的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來不及變革的企業,必定遭遇劫數!

所以,最後一個法則:用互聯網思維,大膽顛覆式創新。

一個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個跨界的人,能夠同時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匯點上找到自己的坐標。一個真正厲害的企業,一定是手握用戶和數據資源,敢於跨界創新的組織。

李彥宏指出:「互聯網產業最大的機會在於發揮自身的網路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等,去提升、改造線下的傳統產業,改變原有的產業發展節奏、建立起新的游戲規則。

以上便是我總結的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今天看一個產業有沒有潛力,就看它離互聯網有多遠。能夠真正用互聯網思維重構的企業,才可能真正贏得未來。

美圖秀秀蔡文勝說:未來屬於那些傳統產業里懂互聯網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聯網但不懂傳統產業的人。

金山網路傅盛說:產業機會屬於敢於用互聯網向傳統行業發起進攻的互聯網人。

我們認為,未來一定是屬於既能深刻理解傳統商業的本質,也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不管你是來自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領域。未來一定屬於這種O2O「兩棲人才」。

C. 求一個java指點大神

我也是菜鳥一枚 ,看我收藏的一些前輩的心得能不能幫到樓主。。。。
我也搞了幾年JAVA了,由於一向懶惰,沒有成為大牛,只是一普通程序猿,不愛玩社交網站,不愛玩微博,唯獨喜歡網路貼吧,潛水很久了,手癢來給新人分享下從新手成長為老鳥的已見,也刷刷存在感,應該不比曝照差吧。

第一階段

首先初識語法的階段,必須要學會怎麼操作對象,操作if和for,操作list set
map,然後是線程、IO和jdbc什麼的,其餘的,若是一時不理解,可以後邊需要時再學。這階段完了,你可以寫些能在控制台列印出來的小程序,鍛煉下邏
輯思維。也就是號稱JAVASE畢業了,其實不過是入門而已,如果要往WEB方向發展,這些倒是基本足夠了。

接下來要學html JSP
SERVLET 資料庫 JAVASCRIPT
TOMCAT,目標,寫出第一個動態網站,也許只是個登陸功能,只能展示下個人資料,但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你要弄清楚的是,一個用戶的點擊產生的請求,是
從哪裡發起,哪裡接收,哪裡處理,哪裡返回,你得理解瀏覽器和伺服器的關系和分工,cookie和session,request和response。這
個是個WEB開發的學習初級階段,這都是些JAVA誕生以來最原始的最官方的WEB開發技術,當然現在真正的項目很少直接採用這些技術了,為了不斷提高技
術的易用性、開發效率和可維護性、可擴展性,無數開源項目都是在這些原始技術的基礎上封裝、改進。所以這個階段不要盲目樂觀地跑去找工作或者對實習挑三揀
四,你會被打擊到的。

好,初始階段完成,開始進入WEB開發的正題,首先是傳說中的三大框架,struts hibernate
spring成為熟練的增刪改查程序員是必須的,在這個階段你還要理解為什麼要用這仨而不是那些JSP
SERVLET
JDBC,你要體會到寫MVC、三層架構的好處。這個階段不要輕易質疑三大框架的價值,也許剛開始你會覺得麻煩,覺得他們有時候是多此一舉,一兩年後回過
頭來你會覺得少了這些框架你已經很難幹活了。這個階段還要避免的心態是能熟練地增刪改查了,就認為寫程序不過如此,然後往簡歷上填個精通,這也是新手面試
被批得體無完膚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學得好,這會應該能熟練地寫個博客啊,小論壇啊之類的WEB項目了,也就是達到了就業的基本要求。

第二階段

接下來就沒有固定模式了,你的第一家企業對你的影響會很大,我見識過爛企業是如何毀新人的,用著設計惡劣的架構,老掉牙的技術,不斷地耽誤新人的成
長,有的員工在這種企業一呆數年,思維已經完全被錯誤觀點定型,深陷於公司業務和老系統中疲於奔命,看似能解決問題,卻無法給公司帶來真正的進步,就像一
個用了數年砍刀的人,就算再熟練,刀法再好,也打不過用槍的。如果離開了這個公司,恐怕很難在這個行業再立足。記得有個說法很好,一個人用10年的時間重
復做頭一兩年做的事,你的真實工作經驗其實還是一兩年。爛公司的老員工就是如此。在這頭一年裡,定個標准吧,你應該能做到的有:
1、把一些常用的瑣碎技術學會了,比如xml的作用和實際運用,如何操作文件,如何運用日誌,如何簡化封裝常用的工具類,比如日期操作、編碼處理、分頁模塊等等,這些小東西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去處理摸索。
2、把資料庫用好。資料庫不是會增刪改查就可以了的,你要關注事務設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可能產生臟數據,是否要動用樂觀鎖悲觀鎖等等,重要數據出了錯,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業務上都是很麻煩的事。
3、懂得什麼是集群,什麼是分布式,懂得怎麼向別的系統發請求,交換數據,webservice。
4、如果你也寫頁面,你要會用JAVASCRIPT,不一定要很深入,你可以用JQUERY代替,做到無刷新的頁面操作以及AJAX請求。

第一年能達到這個程度,你絕對已經在平均水準之上了。在我達到這個水平時,我有種似乎一切網站開發都不在話下的感覺,當然後來我很快就發現了我還差得太遠太遠....這個階段想面個高薪的工作還是很難的,只能說達到溫飽線了,不用為柴米油鹽發愁。

第三階段

下一個階段,你應該考慮你的代碼質量了。
1、多線程和非同步、並發的概念會忽然變得很重要,因為在一個對性能有要求的系統里,是不會允許你把各種瑣事都排著隊一件件去辦的,你不能老寫些a方法調b
方法再調c方法再調d方法然後返回的代碼。你開始想起有隊列這種東西,有runable這種東西,你開始覺得自己的代碼高端起來了,和當年的增刪改查程序
員有天壤之別。但同時麻煩也來了,你開始遇到線程安全問題,尤其是當你的程序跑在一個多機環境而不是單機環境里的時候,你會對這些很頭痛。對於這些問
題,Jms技術是個很有代表性的東西,當然並不像ssh那麼常用。

2、你會發現資料庫性能實在不行,出於不甘現狀,或者趕時髦,你該去了解nosql了,memcached redis
mongodb,眼花繚亂,沒關系,試著用用,能很好地緩解mysql之類關系資料庫的壓力。
3、出於公司某些業務需要,你可能會鑽研一個特定技術領域,比如全文搜索技術,lucene\solr,比如工作流jbpm,比如許可權系統,單點登陸之類的,又或者某些特定業務領域的演算法研究,這些是你的加分項。
4、你開始發現你的代碼很亂,久了以後自己都看不懂,重復的,難以重用的代碼堆積如山,不想維護,BUG百出。於是你要開始重視設計模式,合理地改造下自己的代碼習慣,不再被僵化的SSH,MVC三層架構束縛住。
5、Google和各種資料是你進步的動力,極少再遇到必須請教別人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你這個階段還老是問別人,你的技術生涯也就快到頭了。

這個階段,如果你的交際和自我推銷能力不是太差,你的收入將是白領水平,至少接近了。

我覺得多數程序員在工作多年之後都能達到這個水平,有的人只需要兩年,有的人卻要用上五六年,在這個階段落伍的人,有的是出於天賦和思維所限,有的是出於
對技術缺乏熱情,有的是出於工作內容的制約。等到年近中年,再也拼不過年輕人,被淘汰出局,只能在自嘲為屌絲和碼農的無奈中黯然轉行。
這是個很重要的分水齡,你能不能繼續進步,能不能在30歲以後繼續從事技術工作,能不能在公司里獨當一面,我覺得就看你能不能超越這個階段了。我前面提到的爛公司里的工作數年的項目經理,連這個層次都還沒達到...

第四階段

接下來又是個全新的階段。
1、你要讀讀優秀開源項目的源碼,你要搞懂一些當年不懂的基礎知識,你開始理解thinking in java的精髓,你能寫一些底層的代碼,有時還會覺得自己封裝的比某些開源工具更好用更簡單。
2、WEB的難點和重點永遠都在於性能、負載能力上,而現在網路的發達造成了數據量和操作密度的大大上升,硬體卻沒有相應的進步,你得試著更好地運
用更多的伺服器來協同工作,從WEB端到服務端到資料庫,全都需要集群,需要分布式,需要合理的控制數據的流向,掌握好網站上下,一大堆機器的平衡,找出
性能的瓶頸,找出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瓶頸,硬體出現故障,第三方技術出現錯誤,將被當成家常便飯融入到你的系統和代碼里仔細考慮。
3、開始覺得方案無比地重要,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將不斷應驗,一個不好的設計,一個不好的方案,會讓一群優秀的程序員工作成果大打折扣。你要關注架構知識,
不能再滿足於SSH三層架構到底。領域驅動設計,面向事件開發,敏捷開發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在關鍵時刻能決定你項目的生死,這個階段不再有標准範例讓你照
抄,你只知道思想和原理,實踐卻需要自己不斷嘗試和改進。
4、多關注各種雜七雜八的開源技術,有些你可能前面已經接觸過了,和通信有關的,和集成開發環境有關的,和架構有關的,各個領域你都應該能信口說上幾個主
流技術,雖然你可能只是聽說過,了解,但關鍵時刻你得知道如何去選擇技術,並快速掌握它。你還會去考慮嘗試下別的語言,這里不是說轉向什麼C++
C#之類的,那和JAVA程序員不相干,我說的是一些運行於JVM之上的語言,比如scala和groovy,初識他們時你會覺得java真的老了。但當
你回到一個綜合性的大型項目中,又會覺得java積累下來的整個體系技術是如此完善,就像一個工業化標准一樣。
你能把這個階段實踐好,勝任項目經理,乃至中小公司的技術總監都是可以的。
我的博客網址有一些類似的文章:http://www.cnblogs.com/cangqiongbingchen/category/694055.html 希望幫到樓主!

D. 如何靠自學成為一名優秀的全棧工程師

如何靠自學成為一名優秀的全棧工程師?

作公開演講——全棧工程師並不需要是一個公開演講者,但作為團隊的核心成員,他一定需要在團隊內部做技術、管理等方面的進行演講。如果你是一個樂於分享的技術達人,那麼也可以嘗試錄制個人課程(視頻或音頻),並在慕課、網易課堂、優酷或像荔枝、喜馬拉雅等各種媒體分享自己的技能和知識,不要因為自己並不是專家就不願嘗試,相信我,你用心製作的內容,會獲得大家的認可,並收獲一大批粉絲的。

個人博客——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年以後你便會獲得質的飛躍。優秀的全棧工程師懂得如何進行知識的積累,而技術博客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將自己平時的實踐、思考記錄下來,配以tag標簽方便日後的回顧。最有意思的是,當你在不斷記錄和更新你的博客同時,世界各地的程序員也會通過你的博客認識你。

參加線下活動——與以前程序員總是宅在家裡不同,現在的年輕程序員們更願意分享和交流。很多網站也會組織不同技術主題的線下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你可以聽到一些技術牛人的分享,還可以找到很多和你一樣對技術富有激情的人。而我現在所做的開源項目中的很多團隊成員,正是我在這些線下活動中結識的。

全棧工程師決不是一夜練成的,你需要打好技術基礎,強化核心技能,並持續學習。相信有一天你也能像我一樣,感受到自由地運用技術,開發出優秀產品所帶來的樂趣的

E. 關於學習C++心得

程序.最主要的是實踐.
就我所學過的語言來說(差不多十門), C++應該是其中最難的.
這不僅在復雜的語法上, 而且還有就是怎麼樣用這種語言來表達"面向對象"

也就是面向對象的基本原理..

不過根據你提供的信息.你應該是在校學生. 當然可能關於面向對象,設計模式.重構.敏捷開發.等比較少.
我覺得你一開始..應該學好"數學", "數據結構" "演算法", "英語"

記住.學語言.不僅僅是學語言. 語言僅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只有全面撐握了這些東西. 然後你學了語法..

就要經常鍛煉 . 寫不好沒關系. 哪怕再小的程序.. 你寫寫改改

慢慢地. 就會提高的.

還有, 不要死攻一門語言. 多看看其他的. 觸類旁通..

比如..C++比較難學,但你可以學學JAVA, JAVA倒是好學好用, 而且還能幫助你掌握面向對象的思維. 當然也很適合做出東西.

當然. 你有興趣可以再學學動態語言.比如 Ruby.
多學一點東西.就會讓你的思維廣闊。。

記住: 不要放了基礎. 多實踐. 學程序時養成好習慣. 這包括程序要寫得清晰.明了.就像寫作一樣.

至於你說.問題分析方面. 我建議你.在分析問題的時候. 暫時忘記實現.

什麼意思呢? 比如, 現在要寫一個通訊錄的軟體..

問問自己: 這個軟體如果是你下載來的.想用.那應該是怎麼樣的?

也就是目標是怎麼樣的?

哦, 你會想到, 可以添加聯系人信息..等等
你接著又問自己: 那怎麼添加聯系人信息呢?
你又會得到答案: 可以有個提示: 請輸入用戶名, 等等

這裡面不涉及任何程序細節..只是詳細地分析.這個軟體出來是什麼效果.怎麼用,這就是需求..

好了.下面就可以做了..

還有: 就是不需要等到分析得很詳細才可以動手..

一個方面分析了.覺得可以下手了.就去做吧.模糊的東西會隨著問題的解決慢慢清晰的.
你一開始永遠也看不到所有. 但總的大綱,你是清楚的.不是嗎?

祝你學業有成.一路順風

F. 產品經理要怎麼做一個復盤總結

很多公司(包括我所在的公司),要求員工要按時提交:每日工作總結、每周工作總結、月度述職報告、季度述職報告、半年度述職報告、年度述職報告。所以,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做著復盤。有些是我們意識到,但更多的是我們無法意識到的復盤。

一、 首先,什麼是復盤

一個項目,不管是0到1或者是版本迭代,基本都會包含以下幾個核心階段(見下圖)。產品復盤就是把每個階段中的具體工作進行分解,分析每一項工作的進展是否順利,問題點在哪、以及如何更好的優化。

二、 其次,為什麼要復盤

之前的文章中,我表述了一個觀點,「產品經理天然的路線就是走向管理」。而作為走向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會總結得失。每一個項目從開始到結束,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計劃之外的突發狀況。而復盤就是是絕佳的反思的機會,產品上的得與失,通過一條一條的羅列,不斷深入思考,提升自己的總結能力。

產品經理核心的能力之一,就是總結能力,將收集到的需求建議、競品優勢等進行歸納整理,結合項目自身的差異點才能形成自己的需求思路。

三、 最後,怎麼做復盤

前文已經說過,復盤就是對具體工作進行分解,分析問題點和如何改進,以下就任務分解之後的復盤點,進行闡述。

1 項目目標復盤

1.1 項目進度復盤

  • 1.1.1 是否按照原計劃交付時間交付?

  • 1.1.2 原計劃的需求點實現了多少?哪些需求點沒有按計劃實現?每一個需求點延後原因分別是什麼?

  • 1.1.3 哪些里程碑有延遲,延遲原因是什麼?

  • 1.2 項目結果復盤

  • 1.2.1 項目中出現了哪些意外?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意外?

  • 1.2.2 用戶對新增功能點的接受程度和項目規劃中的是否一致?

  • 2 需求階段復盤

    2.1 需求定義復盤:

  • 2.1.1 是否提供完整的需求輸出,包括:原型、MRD、PRD、UML等

  • 2.1.2 設計師、交互師、開發人員分別對需求是否明確:如果出現需求不明確的情況,將會嚴重影響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 2.1.3 是否對典型用戶和使用場景有清晰的描述?

  • 2.2 需求變更復盤

  • 2.2.1 需求變更次數:敏捷開發已經將需求變更的影響降到最低,但是較少的需求變更仍然是項目進展順利的前提之一。

  • 2.2.2 哪些需求變更影響了項目實際進度

  • 2.2.3 每次變更的原因:領導干預?前期考慮欠缺?需求無法實現?分析每一次的變更原因,可以在後期項目中進行合理的避免。

  • 2.2.4 每個項目成員是否都清晰的知道每一次的變更:只有每位項目成員清楚的了解每次需求變更,並做好充分的溝通,才能保證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 2.2.5 項目成員是否能接收需求變更:這就要求每次需求變更,都要和相關人員做好溝通。

  • 3 設計階段復盤

  • 3.1 是否確定視覺設計的最終審核人?

  • 3.2 UI設計產出是否符合統一標准?

  • 3.3 設計工作是否影響開發工作的進度?影響原因是什麼?

  • 3.4 產品設計工作在什麼時候,由誰來完成的?

  • 4 開發階段復盤

    4.1 工期評估復盤

  • 4.1.1 開發實施前,是否有充分的時間做工期預估:工期評估一方面是讓項目成員能夠對項目的整體進度有所准備,也是對項目需求進行詳細梳理的過程。

  • 4.1.2 工期預估與實際開發時間是否有差異,及差異原因分析

  • 4.2 開發文檔復盤

  • 4.2.1 是否有提供開發文檔?

  • 4.2.2 開發文檔是否符合規范

  • 4.3 突發狀況復盤

  • 4.3.1 是否出現需求無法實現的狀況?原因是什麼?

  • 4.3.2 是否出現團隊成員變動情況?如何應對成員變動?後期如何避免?

  • 4.3.3 是否出現功能模塊與需求不符的情況?出現原因是什麼?

  • 4.4 Code Review復盤

  • 4.4.1 是如何進行的:包括如何分工,如何復查等。

  • 4.4.2 Code Review結果是什麼?

  • 4.4.3 是否嚴格執行了代碼規范?對不規范的代碼如何處理?

  • 5 測試階段復盤

    5.1 測試計劃復盤

  • 5.1.1 是否有完整、准確的測試用例?

  • 5.1.2 是否有一個測試計劃?這樣的計劃是否有效?

  • 5.1.3 團隊是如何測試並跟蹤產品開發效果的?

  • 5.2 測試工具復盤

  • 5.2.1 使用了哪些測試工具來幫助測試?是否可以持續使用?

  • 5.2.2 測試的時間、人力和軟體/硬體資源是否足夠?

  • 5.3 測試結果復盤

  • 5.3.1 哪個功能模塊產生的Bug最多,為什麼?

  • 5.3.2 哪些BUG出現回滾,原因是什麼?

  • 6 上線階段復盤

    6.1 驗收復盤

  • 6.1.1 是否進行了正式的上線驗收?

  • 6.1.2 在正式發布的過程中是否有出現狀況?後續如何避免?

  • 6.1.3 上線前是否和運營、文案進行充分的溝通?

  • 6.1.4 是否檢查了數據埋點,數據埋點是否滿足運營要求?

  • 6.2 上線後效果復盤

  • 6.2.1 在上線之後是否出現重大bug? 為什麼測試階段沒有發現?

  • 6.2.2 產品上線後的問題反饋渠道是否流程?

  • 6.2.3 產品上線後收集到哪些問題反饋?都是什麼類型?如何改進?

  • 每次的項目復盤,都是對自己的一次拷問和錘煉,迭代型產品每逢3個版本進行一次復盤,一般情況下,發版的節奏是一個月一個版本,因此可以按照3個月的節奏進行復盤。

    最後,每次的復盤結果都要形成文字記錄,這將是你成長路上的重要積累!

G. 求教Java Web開發學習心得

大概寫一下個人的感覺吧,這樣的問題,網上的答案很多的,
1 初學的話,從java的本身語法開始。很多人覺得這些東西很簡單,可能一天或者一個上午就完事了。但是,所有的東西,最關鍵的細節,god in details.你看完以後,去做一下scjp的試題目,看看自己的水平,深深反省一下。不是需要去考這個認證,是讓你真正意識到自己對於java的認識。這個階段可以看一些java培訓教程,好像有一個叫張孝詳的,比較適合沒有其他語言基礎的人,如果有基礎的,可以看看thinking in java
2 然後一些提高階段,對於java的語法熟悉以後,就是熟悉java語言,對語言最好的熟悉方法是熟悉他的類庫,這個部分,個人推薦最好的書是core java,現在到7還是8版了,我看是的時候是6版本。這本書是我所知道認可程序最高的一本java書了。
3 在對語法和語言都有一定程度的熟悉以後,就要知其然後知其所以然(前提是你想真正精通這個語言,不然這個時個就可以去搞jsp了),這個時候站的角度要高一些,先看看jvm,現在國內這個方法據我看的,沒有什麼特別好的書,因為也沒有幾本,我印象中不錯的是深入java虛擬機,了解了整個java是如何運行的以後。想像一下,如果自己需要實現一個java的話,如何做,帶著這個問題去jdk的源代碼,你會收獲很大的。有一本書,叫effect java,本來應該是關於最基礎的東西,但是很難的,在這個階段看的話,收獲會很不一樣的。

4 在真正花時間在前三個階段以後,打一個真正扎實的java基礎以後,就可以開始真正面java最流行的領域了,從servlet,jsp開始,然後是SSH,J2EE那些東西。那些東西在本質上考慮的更多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模式的東西了。有一個叫java與模式的書,好像叫閻什麼寫的,是設計模式很不錯的一本入門的書。在看書的時候,想法要開闊一些,不妨想一下,如果我自己要實現個tomcat,應該從哪裡開始,如果有這樣的想法,對於tomcat這些東西的理解,肯定要比大多數的人深刻一些。
5 在以上的東西都學到一定程度以後,那個時間就更應該關注的是方法論的東西了。包括軟體開發模式,程序設計的方法學,這個階段比較高了,我本人研究不深入,不能提供過多的東西,只能提供一些名詞,例如重構,敏捷開發等等。國外好像一個martin, Robert等什麼的在這方面比較有研究。

以上所有的過程就需要很多的動手實踐,沒有實踐,所有的編程語言的學習都只是水中花,鏡中月,練拳還要練功。如果你有良好的心態(這個最重要了),不要在別人開始學習J2ee等東西的時候,受不住誘惑,偏離了這個方向,要知道,玄門的功夫都是開始入門極難,然後越來越快的,九陰白骨爪之類的就剛好相反了。學習的過程,別的什麼都不重要,最重要的一點,是勤奮, 天道酬勤。

H. 互聯網思維精髓總結

最近「互聯網思維」這個詞出現的頻率很高。先是各行各業的創業者聲稱自己利用互聯網思維進行了顛覆,並已經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後又有雷軍與董明珠10億賭局,有人稱之為互聯網思維與傳統思維的撞擊。看了諸多關於換聯網思維的文章案例,談談我自己對互聯網思維的感悟吧!

在互聯網思維和傳統思維的比較中,有那麼一批人把不斷的拔高互聯網思維的價值拔高,這批人大多數都是些從事IT、互聯網行業的人士。同時又有一群對互聯網思維不以為然的人,他們倒不是覺得互聯網思維不對,在他們看來互聯思維只是對一些傳送行業思維的變相解讀,比如說用戶至上、極致思維等等。

首先來談談那些互聯網和傳統行業有著共同含義的思維模式。

現在網上關於這方面的教程有很多,但是很多都是過時的,因為互聯網是在不斷的變化的,為了避免讓大家學到錯誤的過時的知識,我聯合互聯網上的牛人,組建了一個群,想學SEO和電商的小夥伴,可以來這里學習,這個群的開始的幾位數字是:二四八,中間的幾位數字是:一七九,最後的幾個數字是:一三九,按照順序組合起來就可以找到,我想說的是,除非你想學習這方面的知識,讓自己獲取互聯網機會,如果只是湊熱鬧的話,就不要來了。

1. 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把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互聯網時代的競爭,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只有做到極致,才能夠真正贏得消費者,贏得人心。什麼叫極致?有人說,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你們看看蘋果,就是喬老爺子把命都搭上了的結果。記住一下幾點。

2. 用戶思維

我覺得用戶體驗就是讓用戶感覺爽,精神物質方面,也就是說,任何商業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戶,都是讓用戶滿意但數據思維加上用戶體驗思維也是會給傳統行業帶來一定的改變比如,快捷酒店,把差旅人士在意的方面——衛生、床舒適度、安靜、價格——加強,把八百年用不到的游泳池健身房豪華大堂裝修砍掉。讓用戶在意部分的體驗更好,不在意的部分通過降低成本減少價格來吸引用戶。

上面兩個思維是我覺得互聯網和傳統行業中最接近的對思維認知,但是對於絕大多數互聯網公司做好上述兩點卻又比傳統企業重要的多,如果沒有緊隨這兩點思維作為一家互聯網就沒有立足之本。而傳統企業也不乏做的在這些方面做的比較好的,比如一些酒店、寶潔公司等等。

下面是我覺得緊在互聯網行業中有比較好體現並且做的比較的。

1. 數據思維

不是說有了互聯網才有數據分析,而是互聯網讓數據的搜集和獲取更加便捷了,並且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分析預測對於提升用戶體驗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在實體行業裡面的應用,只能說,不用數據思考的企業會死的很慘吧。

用戶在網路上一般會產生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比如用戶登錄電商平台,會注冊郵箱、手機、地址等,這是信息層面的數據;用戶在網站上瀏覽、購買了什麼商品,這屬於行為層面的數據;用戶把這些商品分享給了誰、找誰代付,這些是關系層面的數據。

這些數據的沉澱,有助於企業進行預測和決策,大數據的關鍵在於數據挖掘,有效的數據挖掘才可能產生高質量的分析預測。海量用戶和良好的數據資產將成為未來核心競爭力。一切皆可被數據化,企業必須構建自己的大數據平台,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數據資產成為關鍵競爭力,乃至核心競爭力。

2. 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

流量即入口,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互聯網產品,免費往往成了獲取流量的首要策略,互聯網產品大多不向用戶直接收費,而是用免費策略極力爭取用戶、鎖定用戶。淘寶、網路、QQ、360都是依託免費起家。當年的360安全衛士,用免費殺毒入侵殺毒市場,一時間攪的天翻地覆,回頭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金山等殺毒軟體,估計沒有幾台電腦還會裝著了。免費模式主要有兩種;第一,基礎免費,增值收費;第二,短期免費,長期收費。「免費是最昂貴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選擇免費策略,因產品、資源、時機而定。

流量怎樣產生價值?

量變產生質變,必須要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

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這種質變往往會給該公司或者產品帶來新的「商機」或者「價值」,這是互聯網獨有的「奇跡」和「魅力」。QQ若沒有當年的堅持,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企業帝國。注意力經濟時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機會思考後面的問題,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
話說回來,堅持哪有那麼容易?互聯網行業是各燒錢的行業,京東每年都在虧損,依靠著風投過日子,不是所有的創業型企業都可以的。 3. 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思維只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口碑營銷和眾包協作。 口碑營銷

舉個例子,有一個做智能手錶的品牌,通過10條微信,近100個微信群討論,3千多人轉發,11小時預訂售出18698隻土曼T-Watch智能手錶,訂單金額900多萬元。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會化營銷的魅力。社會化媒體應該是品牌營銷的主戰場,口碑營銷的鏈式傳播速度非常之快。以微博為例,小米公司有30多名微博客服人員,每天處理私信2000多條,提及、評論等四五萬條。通過在微博上互動和服務讓小米手機深入人心。但有一點要記住,不是用了社會化媒體就是口碑營銷,口碑營銷不是自說自話,一定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用戶的方式和用戶溝通。

眾包協作 眾包是以「蜂群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模式,意味著群體創造,不同於外包、威客,更強調協作。

維基網路就是典型的眾包產品。傳統企業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腦,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賢才入吾彀中」。noCentive網站創立於2001年,已經成為化學和生物領域的重要研發供求網路平台。「創新中心」聚集了9萬多名科研人才,寶潔公司是「創新中心」最早的企業用戶之一。該公司引入「創新中心」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創新比例從原來的15%提高到50%,研發能力提高了60%。寶沽目前有9000多名研發員工,而外圍網路的研發人員達到150萬人。 4. 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互聯網產品能夠做到迭代主要有兩個原因:1)產品供應到消費的環節非常短;2)消費者意見反饋成本非常低。這裡面有兩個點,一個「微」,一個「快」。 「微」,要從細微的用戶需求入手,貼近用戶心理,在用戶參與和反饋中逐步改進。「可能你覺得是一個不起眼的點,但是用戶可能覺得很重要」。360安全衛士當年也只是一個安全防護產品,後來也成了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產品才更容易貼

近消費者。Zynga游戲公司每周對游戲進行數次更新,小米MIUI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 好產品是運營出來的。

一個微創新是改變不了世界的,需要通過持續不斷的微創新。

那麼傳統企業能不能迭代?我們總不能一個月上市一袋洗衣粉吧?怎樣構建自身產品或服務與消費者溝通的迭代機制?這里的迭代思維,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地關注消費者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5. 簡約思維

簡約思維,是指在產品規劃和品牌定位上,力求專注、簡單;在產品設計上,力求簡潔、簡約。在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消費者的選擇太多,選擇時間太短,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而轉移成本太低。線下一家門店出來再進入下一家,線上只需要點擊一下滑鼠,轉移成本幾乎為零。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能夠抓住他!

專注,少即是多。產品線的規劃,要專注。

蘋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蘋果接近破產,喬幫主回歸,砍掉了70%產品線,重點開發4款產品,使得蘋果扭虧為盈,起死回生。2007年推出了第一款iPhone,即使到了5S,到了「土豪金」,也只有5款。

這里要說明一下,這里的專注是指為了做成一件事,必須在一定時期集中力量實現突破。

品牌定位也要專注,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一個就足夠。

最近很火的一個網路鮮花品牌,叫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的「愛情唯一」,在這個網站的買花者需要與收花者身份證號綁定,且每人只能綁定一次,意味著「一生只愛一人」,這樣的定位也就意味著放棄了團購、B2B、親朋好友禮品的其他機會。2013年2月上線,8月份做到了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

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大家能不能少做點事?能不能只做一件事情?少就是多,專注才有力量,專注才能把東西做到極致。尤其在創業時期,做不到專注,就沒有可能生存下去!

簡約即是美。在產品設計方面,要做減法。外觀要簡潔,內在的操作流程要簡化。Google首頁永遠都是清爽的界面,蘋果的外觀、特斯拉汽車的外觀,都是這樣的設計。

I. CMMI與敏捷開發結合,如何在推行CMMI時不失小軟體企業的快速反映能力。

我在推行CMMI3年來,沒有發現它制約公司發展的地方;相反,所有公司未能完全按內照CMMI所說的過程管理,容如果沒有規范化管理,倒是出現了好多原來一直出現的問題。
如果你是個靈活的管理者,你會發現CMMI里好多過程域的文檔完全可以合並,等到CMMI3年一審的時候,只要你能說的頭頭是道的話,我認為你是個成功的管理者,而且不會影響敏捷開發。

J. 求一個JAVA大神

我也是菜鳥一枚 ,看我收藏的一些前輩的心得能不能幫到樓主。。。。
我也搞了幾年JAVA了,由於一向懶惰,沒有成為大牛,只是一普通程序猿,不愛玩社交網站,不愛玩微博,唯獨喜歡網路貼吧,潛水很久了,手癢來給新人分享下從新手成長為老鳥的已見,也刷刷存在感,應該不比曝照差吧。

第一階段

首先初識語法的階段,必須要學會怎麼操作對象,操作if和for,操作list set
map,然後是線程、IO和jdbc什麼的,其餘的,若是一時不理解,可以後邊需要時再學。這階段完了,你可以寫些能在控制台列印出來的小程序,鍛煉下邏
輯思維。也就是號稱JAVASE畢業了,其實不過是入門而已,如果要往WEB方向發展,這些倒是基本足夠了。

接下來要學HTML JSP
SERVLET 資料庫 JAVASCRIPT
TOMCAT,目標,寫出第一個動態網站,也許只是個登陸功能,只能展示下個人資料,但這是很重要的一步,你要弄清楚的是,一個用戶的點擊產生的請求,是
從哪裡發起,哪裡接收,哪裡處理,哪裡返回,你得理解瀏覽器和伺服器的關系和分工,cookie和session,request和response。這
個是個WEB開發的學習初級階段,這都是些JAVA誕生以來最原始的最官方的WEB開發技術,當然現在真正的項目很少直接採用這些技術了,為了不斷提高技
術的易用性、開發效率和可維護性、可擴展性,無數開源項目都是在這些原始技術的基礎上封裝、改進。所以這個階段不要盲目樂觀地跑去找工作或者對實習挑三揀
四,你會被打擊到的。

好,初始階段完成,開始進入WEB開發的正題,首先是傳說中的三大框架,struts hibernate
spring成為熟練的增刪改查程序員是必須的,在這個階段你還要理解為什麼要用這仨而不是那些JSP
SERVLET
JDBC,你要體會到寫MVC、三層架構的好處。這個階段不要輕易質疑三大框架的價值,也許剛開始你會覺得麻煩,覺得他們有時候是多此一舉,一兩年後回過
頭來你會覺得少了這些框架你已經很難幹活了。這個階段還要避免的心態是能熟練地增刪改查了,就認為寫程序不過如此,然後往簡歷上填個精通,這也是新手面試
被批得體無完膚的原因之一。如果你學得好,這會應該能熟練地寫個博客啊,小論壇啊之類的WEB項目了,也就是達到了就業的基本要求。

第二階段

接下來就沒有固定模式了,你的第一家企業對你的影響會很大,我見識過爛企業是如何毀新人的,用著設計惡劣的架構,老掉牙的技術,不斷地耽誤新人的成
長,有的員工在這種企業一呆數年,思維已經完全被錯誤觀點定型,深陷於公司業務和老系統中疲於奔命,看似能解決問題,卻無法給公司帶來真正的進步,就像一
個用了數年砍刀的人,就算再熟練,刀法再好,也打不過用槍的。如果離開了這個公司,恐怕很難在這個行業再立足。記得有個說法很好,一個人用10年的時間重
復做頭一兩年做的事,你的真實工作經驗其實還是一兩年。爛公司的老員工就是如此。在這頭一年裡,定個標准吧,你應該能做到的有:
1、把一些常用的瑣碎技術學會了,比如xml的作用和實際運用,如何操作文件,如何運用日誌,如何簡化封裝常用的工具類,比如日期操作、編碼處理、分頁模塊等等,這些小東西會佔用你大量的時間去處理摸索。
2、把資料庫用好。資料庫不是會增刪改查就可以了的,你要關注事務設置是否合理,是否有可能產生臟數據,是否要動用樂觀鎖悲觀鎖等等,重要數據出了錯,無論是技術上還是業務上都是很麻煩的事。
3、懂得什麼是集群,什麼是分布式,懂得怎麼向別的系統發請求,交換數據,webservice。
4、如果你也寫頁面,你要會用JAVASCRIPT,不一定要很深入,你可以用JQUERY代替,做到無刷新的頁面操作以及AJAX請求。

第一年能達到這個程度,你絕對已經在平均水準之上了。在我達到這個水平時,我有種似乎一切網站開發都不在話下的感覺,當然後來我很快就發現了我還差得太遠太遠....這個階段想面個高薪的工作還是很難的,只能說達到溫飽線了,不用為柴米油鹽發愁。

第三階段

下一個階段,你應該考慮你的代碼質量了。
1、多線程和非同步、並發的概念會忽然變得很重要,因為在一個對性能有要求的系統里,是不會允許你把各種瑣事都排著隊一件件去辦的,你不能老寫些a方法調b
方法再調c方法再調d方法然後返回的代碼。你開始想起有隊列這種東西,有runable這種東西,你開始覺得自己的代碼高端起來了,和當年的增刪改查程序
員有天壤之別。但同時麻煩也來了,你開始遇到線程安全問題,尤其是當你的程序跑在一個多機環境而不是單機環境里的時候,你會對這些很頭痛。對於這些問
題,Jms技術是個很有代表性的東西,當然並不像ssh那麼常用。

2、你會發現資料庫性能實在不行,出於不甘現狀,或者趕時髦,你該去了解nosql了,memcached redis
mongodb,眼花繚亂,沒關系,試著用用,能很好地緩解mysql之類關系資料庫的壓力。
3、出於公司某些業務需要,你可能會鑽研一個特定技術領域,比如全文搜索技術,lucene\solr,比如工作流jbpm,比如許可權系統,單點登陸之類的,又或者某些特定業務領域的演算法研究,這些是你的加分項。
4、你開始發現你的代碼很亂,久了以後自己都看不懂,重復的,難以重用的代碼堆積如山,不想維護,BUG百出。於是你要開始重視設計模式,合理地改造下自己的代碼習慣,不再被僵化的SSH,MVC三層架構束縛住。
5、Google和各種資料是你進步的動力,極少再遇到必須請教別人才能解決的問題,如果你這個階段還老是問別人,你的技術生涯也就快到頭了。

這個階段,如果你的交際和自我推銷能力不是太差,你的收入將是白領水平,至少接近了。

我覺得多數程序員在工作多年之後都能達到這個水平,有的人只需要兩年,有的人卻要用上五六年,在這個階段落伍的人,有的是出於天賦和思維所限,有的是出於
對技術缺乏熱情,有的是出於工作內容的制約。等到年近中年,再也拼不過年輕人,被淘汰出局,只能在自嘲為屌絲和碼農的無奈中黯然轉行。
這是個很重要的分水齡,你能不能繼續進步,能不能在30歲以後繼續從事技術工作,能不能在公司里獨當一面,我覺得就看你能不能超越這個階段了。我前面提到的爛公司里的工作數年的項目經理,連這個層次都還沒達到...

第四階段

接下來又是個全新的階段。
1、你要讀讀優秀開源項目的源碼,你要搞懂一些當年不懂的基礎知識,你開始理解thinking in java的精髓,你能寫一些底層的代碼,有時還會覺得自己封裝的比某些開源工具更好用更簡單。
2、WEB的難點和重點永遠都在於性能、負載能力上,而現在網路的發達造成了數據量和操作密度的大大上升,硬體卻沒有相應的進步,你得試著更好地運
用更多的伺服器來協同工作,從WEB端到服務端到資料庫,全都需要集群,需要分布式,需要合理的控制數據的流向,掌握好網站上下,一大堆機器的平衡,找出
性能的瓶頸,找出穩定性和安全性的瓶頸,硬體出現故障,第三方技術出現錯誤,將被當成家常便飯融入到你的系統和代碼里仔細考慮。
3、開始覺得方案無比地重要,一將無能累死千軍將不斷應驗,一個不好的設計,一個不好的方案,會讓一群優秀的程序員工作成果大打折扣。你要關注架構知識,
不能再滿足於SSH三層架構到底。領域驅動設計,面向事件開發,敏捷開發等等一系列的思想在關鍵時刻能決定你項目的生死,這個階段不再有標准範例讓你照
抄,你只知道思想和原理,實踐卻需要自己不斷嘗試和改進。
4、多關注各種雜七雜八的開源技術,有些你可能前面已經接觸過了,和通信有關的,和集成開發環境有關的,和架構有關的,各個領域你都應該能信口說上幾個主
流技術,雖然你可能只是聽說過,了解,但關鍵時刻你得知道如何去選擇技術,並快速掌握它。你還會去考慮嘗試下別的語言,這里不是說轉向什麼C++
C#之類的,那和JAVA程序員不相干,我說的是一些運行於JVM之上的語言,比如scala和groovy,初識他們時你會覺得java真的老了。但當
你回到一個綜合性的大型項目中,又會覺得java積累下來的整個體系技術是如此完善,就像一個工業化標准一樣。
你能把這個階段實踐好,勝任項目經理,乃至中小公司的技術總監都是可以的。
我的博客網址有一些類似的文章: 希望幫到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