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方法最優化
㈠ 如何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教師教學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為提高其學習能力和學業成就服務,而只有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能夠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才是最好、最合理的教學方法。
教師教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和實施自己的教學。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的時候要以學生的現有水平為立足點,要深入研究學生學習的特點、習慣和常用的方法,堅持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真正起到激勵、組織和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
㈡ 如何使課堂教學最優化的幾點做法
打造高效課堂的點滴做法與思考
學校是深化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培養創新人才的主陣地,「打造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學校工作永恆的主題,是學校一切工作都必須緊緊圍繞的中心環節。那麼,什麼樣的課才是高效的?我認為課堂教學能實現新課程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落實的最優化。達到「輕負擔、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益」。簡單點說: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
我們在高效課堂的打造中經歷了學習、研討、實踐、反思、總結的艱難過程,也有了深刻的體會。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打造高效課堂不是單方面的事情,是校領導、教師、學生合力才能實現的。
一、領導的重視是打造高效課堂成敗的關鍵。
推進高效課堂建設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可以說高效課堂建設成在教師,敗在校長。為此,領導的重視是打造高效課堂成敗的關鍵。
1.領導重視引領:
(1)做思想和理念的引領者,讓老師們知道:走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是提升和發展學校辦學品位的唯一出路。也是規范辦學行為,減負增效的必要措施。
(2)要做方法和途徑的引領者,領導特別是校長要能為老師們建立高效課堂的基本模式,要指導落實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方法和途徑。
(3)要做實施過程的加油站。在實施高效課堂的過程中不是一帆風順的,很難保證教師的工作熱情和興趣,這時領導要做加油站,要給師生們點燃激情,激發興趣,及時鼓勵、鼓勁、加油!
(4)做課堂教學的帶頭人。以身作則、率先垂範是最有威力的。參與備課、聽課、走上講台上課,讓實際行動證明領導對打造高效課堂工作的重視程度。
2、領導重視管理。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高效的管理為高效的課堂保駕護航。
一是重視領導機構的建立。成立專門的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二是重視實施過程的組織與管理。要明確職責,對課改的過程實施有效的管理和推進。
三是重視評價的管理。要建立一套有可操作性的、切實可行的高效課堂評價體系。
校領導重視,極大的鼓舞教師工作熱情,激發教師研究探索實踐的積極性,校領導的銳意進取,勇於探索的排頭兵精神,為學校高效課堂的有序推進和全面展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培養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根本。
(一)強師德
俗話說「德高為師」。我們的工作是神聖的,也是艱苦的,因為我們的工作需要感情、時間、精力乃至全部心血的付出,這種付出是要以強烈的使命感為基礎的。教師只要具有了責任與奉獻,將工作當做事業來干,那麼高效課堂將會水到渠成。
我校遵循著 「德為師之本」這一原則,強化正面引導,錘煉優秀師德。要求教師實現「一二三四五」目標:一強——強化為人師表意識。二嚴——嚴肅的自我修養、嚴謹的治學態度;三種精神——奉獻精神、敬業精神、創新精神;四高——高度的覺悟、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高尚的道德情操、高超的教學藝術;五個一:關心、尊重、理解每個學生;備好每一節課;批好每一本作業本;真誠對待每一個學生;做一個被家長和社會認可的教師。學校舉行 「榜樣就在身邊」為主題的師德報告會,「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對教師中的優秀的師德典型和師德事跡,進行挖掘整理和提煉,形成系統的經驗,在全鎮范圍進行廣泛的學習和推廣,努力打造一種人人學先進,人人爭先進的良好的師德氛圍。師德考評方案使教師認清了必須遵守的制度及規定;愛心承諾讓每位學生感受到了濃濃的教師情意;師德自查報告讓教師深刻地反思了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事實證明:我們的教師工作使命感、責任感增強了,都能夠做到以身作則,熱愛學生、關心學生,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來影響學生,這樣的教育教學工作效益明顯提升。
(二)提師能
打造高效課堂,關鍵在教師。必須提高教師的三種能力:備課能力、執教能力、管理學生的能力,只有教師專業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的駕馭高效課堂。
1、提高備課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因素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要構建高效課堂,須從備課抓起。為提高教師的備課能力,我們進行了切合實際的校本研訓:
(1)集中培訓:每學期開學初的全鎮性的集體研訓,組織教師認真學習課程標准,明確課程標准對本學科本學段的要求,做到高屋建瓴;專業理論學習,豐厚理論素養,做到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轉變教育理念,樹立新的教師觀、教材觀、學生觀;對全冊教材的研究,從整體上把握本學期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內容,做到全面把握教材。每學期全鎮性的學科教學研討活動,集講座輔導—課例分析—現場實踐—考核評價為一體。對教師的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的教學技能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多層面的培訓。
(2)分組研訓:集體備課與電子備課的有機結合。利用每周三教研時間,一是加強單元備課。在進行單元備課時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體智慧,說出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認真傾聽同伴的看法,提高對教材的解讀能力。負責主講任務的老師更要做好充分准備,寫好主講稿,主講後,本組老師要各抒己見,做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二是分工進行電子備課。有主備教師在全面把握全冊教材、深研單元教材的基礎上,認真進行課時電子備課。其他共享教師以主備教學設計為基礎進行二次備課,達到更好的發揮集體智慧、實現優質資源共享,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目的。教師的備課能力明顯提高。
(3)個性培訓:
①為實現教學現代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現電子備課資源共享,我校進行信息技術分級達標培訓。培訓中,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因人而異,根據全鎮教師年齡、及已有的應用水平等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初級、中級、高級、超高級四個級,各級別的分等級達標培訓,通過培訓教師的信息技術教育能力強、信息技術素養迅速提升,授課模式與能力以及課件製作等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教師的應用水平在各級各類的教學競賽中得到展露。
② 「2+1」特色培訓
我們學校創造性地提出了對村小學開展跨科學「2+1」特色培訓。培訓中,我們注重理論與實踐應用的不斷擴展和延伸,逐步完善培訓課程,探索出本校的培訓模式,即:集中培訓 –應用實踐 ----跟蹤指導 -----教學交流。做到「三有」「四落實」。即:訓前有教案、訓中有記錄、訓後有反思;培訓時間落實、培訓地點落實、培訓人員落實、培訓內容落實。
這種特色培訓的開展,確保了全鎮村小都能開足開齊課程,使村小的孩子受到了全面正規的教育,也使村小教師專業化水平得以迅速提升。
③村小教師「跟崗培訓」
為了加快全鎮小學辦學規范化進程,促進村小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我們開展中心小學骨幹教師和村小學教師的不定期「領」、「跟」崗實踐周活動,從而達到雙方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共同提高之目的。
此項培訓體現「三實」即:從村小實際出發、具有實效性、村小老師得實惠。
培訓前期調查摸底,了解其跟崗教師意向和需求,施行菜單式培訓。一方面可以滿足教師多樣化的培訓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中心校骨幹教師的特長作用,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增強培訓實效。
此項培訓不僅使跟崗教師自身的成長同時,也發揮他們的引領示範作用,輻射帶動其他教師,推動村小教育改革與發展。以上培訓為教師更好的備課奠定了理論基礎,增加了技術含量。
2、提高執教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
教師高超、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關鍵因素。我們知道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那麼課備的再好,如果教師沒有很好的執教能力,也不可能實現高效。怎樣提高教師的執教能力呢?
課堂教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事,教師的執教能力是一種默會知識。雖然教師們都經過了各級學科培訓,但很多在紙面上很容易說的問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變得很難了,這不是培訓就能解決的,還得要教師在實踐中探索和總結,在實踐中得到解決才是真正的解決。
鐵嶺市教育局的「三公開」活動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開辟一條最快捷最有效途徑。我校的「人人參與、節節公開、周周研討」活動模式形成常態化,實現「四全」:即(1)確保全員參與:所有教師不分年齡、資歷,人人參與上公開課;(2)覆蓋全學科:將國家規定課程設置的所有學科都納入到公開課活動中;(3)體現全課型:各學科中涉及的課型都要在課堂上得以體現;(4)經歷全過程:教師從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全程參與。此項活動深入人心,人人受益,執教能力大幅度、快速提升。我們教師能夠很好的用三維目標統領課堂,關注課堂上的生成,既面向全體,又因材施教。實現高效課堂。
3、提高管理學生的能力—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保障
其實在課堂教學中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是兩條腿兩者都健壯才能快步如飛。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課堂管理能力是保障。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會讓安靜是課堂熱鬧起來,如何能讓學習在「熱鬧」中「有序」地進行,取決於教師課堂管理能力。課堂管理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每個有責任感的老師都會在自己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摸索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我認為管理好課堂,除了班主任的敬業精神外,再就是得法。管理雖無定法,但應得法。得法則事半功倍,不得法則可能勞而無功。
怎樣才能提高一部分教師的課堂管理學生能力呢?我們做法是:
(1)了解教師在課堂管理上存在的問題,這主要是通過觀察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管理表現來了解他們的能力不足之處,通過課後座談了解他們對管理的認識。
(2)學習課堂管理理論一課堂管理新理念的學習和理解,這主要是幫助教師認識到課堂管理不是單純地約束學生的不良行為,而是建立有效的課堂環境、保持課堂互動、促使學生最大程度地參與學習,並有效地利用教學時間,使問題行為最少化,最終幫助學生學會自我管理。
(3)師徒結對。提供切實的指導理論學習解決知的問題形成能力,必須把知轉化為行動。在這過程中優秀教師傳幫帶起著重要的作用。
通過以上方法,教師管理學生的能力有所提高,真正實現知識的超市、生命的狂歡的高效課堂。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打造高效課堂的有力保證。
課堂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緊緊圍繞著聽、看、想、說、做等這一系列連續性的活動進行主動探索、合作交流學習的全過程。而這一切活動的主動性和能動作用所反映的效果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
「學習習慣」是多層面的,它包括基礎的學習習慣、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基礎的學習習慣,包括課前預習、課後復習、作業規范、書寫整潔、集中精力、認真聽講、獨立思考、認真審題、仔細檢查等常規習慣。在此基礎上,依據新課程理念,要把這些常規的習慣逐步打造為更高層次的學習習慣,即創造性的學習習慣,包括諸如敢於質疑、善於質疑、注重實踐、學會思考、掌握合作、開放、探究式等多種學習方式。
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它的形成是一個嚴格訓練、長期積累、逐步上升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對說教的學生從入學就要重視這項工作,應該從小處入手,細化一些具體的指導,給學生點時間,培養好學生的各種能力,讓我們的課堂真正「自主高效」。
對學生的培訓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課堂規范要求的培訓。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學習等的培訓,有些學生能力的培訓要「定格」,如語言表達的語序、語音、語速,書寫的行距、字型大小,展示的姿態、表情等。學生的培訓效果是課改課堂盡早實現高效的關鍵因素。
為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我校多措並舉:
1、立足課堂主陣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習慣培養落實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2、注重激勵與表揚,對學生進行強化教育。在創建的過程中,教師始終要以欣賞、激勵的目光對待學生,讓孩子感到自豪,內心充滿幸福感。比如用贊許、表揚、獎賞等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和培養。
3、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活動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家校共促,形成家庭與學校共同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的合力。
總之,打造高效課堂,優化育人環境,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從教者的心聲與美好願望,但真正要實現它,還需要教師付出艱辛的努力,更需要教師的智慧,讓課堂真正成為學習的樂園,我想我們每位教師都能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去奮斗,相信我們的課堂一定會走向高效。
㈢ 如何實現課堂教學過程的最優化
在課堂里,教師包辦的事情要盡量少一些,學生主動學習的機會要盡量多一些,師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學中去,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學習氣氛。課堂成為師生心靈交融、情感呼應的園地。
㈣ 簡答題 教育過程最優化的含義是什麼
教育過程最優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條件下尋求合理的教學方案,使教師和學生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獲得發展。
㈤ 如何進行教學方法優化選擇與組合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無論選擇哪種教學方法,都應能在教學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能力,掌握知識、發展智能,提高思想品德素養。這就要求我們在選擇和確定教學方法時,必須從中學物理教學的總體目標任務出發,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優化選擇,有機組合,在實際運用中做到應變靈活,以取得最佳教學效果
㈥ 教學過程最優化在哪裡jiangde
最優化,永遠的教學追求
——讀巴班斯基《論教學過程最優化》
「教學過程最優化」
是蘇聯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卓有影響的教學思
想。事實上,人們進行每項活動時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尋求「最優化」。在教學
活動中,
「最優化」
更應成為我們自覺的、
不懈的追求。
任何課程改革的落腳點,
也無不著意於教學最優化———用最適當的教學時間,
通過科學的方法策略,
贏
取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
從而較好地完成教學活動承載的特定任務。
近讀巴班斯
基經典之作《論教學過程最優化》一書,深感受益匪淺。
㈦ 優化教學方法的原則是什麼
語文教學方法優化選擇的原則有:
①多樣。一是由教學內容、對象、條件以及教師素內質,二是由學容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需要,三是由各種教學方法的性質和作用等所決定的;②綜合。是由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的活動以及師生互動,即教與學的統一和綜合。要求教師綜合地考慮教學方法的教養、教育、發展的功能,根據教學目標和任務,選擇教學方法;③靈活。教學活動是多變的,教師要隨機變換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教學方法是個變數;④創造。要求在教學中對已有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造、組合。
㈧ <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教育思想由誰提出
巴班斯基——————————參考資料:巴班斯基在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版以羅斯托夫權地區的普通學校為基地,創造了大面積克服留級現象的經驗,更直接為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實驗材料。巴班斯基在此基礎上於1972年出版了《教學過程最優化:預防學生學業不良的方法》一書,提出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教育原理,此後,他又出版了《教學過程最優化:一般教學論方面》,並在《國民教育》和《蘇維埃教育學》等雜志上發表了一系列論文,來闡述自己的最優化教學思想。 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巴班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教學過程最優化是在全面考慮教學規律、原則、現代教學的形式和方法、該教學系統的特徵以及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為了使過程從既定標准看來發揮最有效的(即最優的)作用而組織的控制。」巴班斯基說,這就是教學過程最優化的最一般定義。
㈨ 教學方法的優化就是指教師教的方法的優化嗎
教學方法本身就是一整套互動的教學模式,里邊不單單是教師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