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信息化如何推動會計工作轉型

現代信息技術環境下會計人員如何轉型劉 蕾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會計工作方法、工作內容和工作環境帶來了巨大變化,電子發票的出現推動會計信息「無紙化」、 「自動化」、 「集成化」的最終實現。傳統會計工作由此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引導會計人員轉型,高職院校如何培養適合未來會計職業需要的人才,是目前亟需解決的問題。關鍵詞:會計信息化;會計職能;會計人員轉型近幾十年來,全球范圍內迅猛發展的信息技術不可避免的涉及到會計領域。不論是會計工作環境、會計工作內容還是會計方法,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都不斷推陳出新。打破了企業間和企業內各職能部門的界限,使信息得以共享,是信息系統帶來的重大改變。這一改變主要基於網路、資料庫、管理軟體平台等包含於信息技術的環境要素。信息的匯集、信息的加工、信息的處理、存儲、傳輸以至於檢索和運用方面,現代科技都提供了強大的手段,進而大大提高了會計信息的處理速度、深度、准確度。在這種條件下,會計必然演進成以信息化為基礎的系統,這一過程稱為會計信息化。會計信息化必然會對傳統會計實務產生影響。另一方面,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企業的外部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個標志性的事件是國家稅務總局「互聯網 + 稅務行動計劃」的重大舉措。2015 年底,國家稅務總局發布了《關於推行通過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開具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有關問題的公告》。該公告宣布自2015 年 12 月 1 日起在全國范圍推行增值稅電子發票系統。同年 12 月 3 日,航天信息、金蝶企業集團、京東集團在北京聯合舉辦「國家稅務總局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電子發票全國推廣暨可報銷啟動儀式」,向大眾展示了企業電子發票的取得以及報銷入賬的全閉環流程。從電子發票的開具、接收、報銷申請,到 ERP 自動記賬和歸檔,完整實現了升級版電子發票無紙化報銷入賬的全流程。這次展示意味著國家稅務總局「互聯網 + 稅務行動計劃」的重大舉措已經落實,或將帶動財稅領域的新一輪變革。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和發展,無疑對企業內部和外部管理環境產生了巨大影響,相應的也對企業的會計實務工作產生了巨大的變革。

『貳』 如何提升稅收營商環境

簡政放權 為市場主體松綁減負
近年來稅務總局持續深化「放管服」,2016年2月發布《稅務系統簡化優化納稅服務流程方便納稅人辦稅實施方案》,2017年5月又發布《壓縮辦稅時間優化營商環境改革實施方案》,一批創新征管、改進服務的舉措相繼推出,為企業松綁減負,為創業創新清障搭台。
——減審批,辦稅效率更高
簡政放權是刀刃向內的自我革命,而稅務部門立志「將改革進行到底」。
「沒想到力度這么大,連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審批都取消了,現在改成備查制,再也不用等待審批結果了。」在稅務總局優化營商環境試點之一的江蘇省,膳魔師(中國)家庭製品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劉女士享受到了減少審批改革帶來的便利。
「『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制度一經推出就獲得了納稅人的好評,一張營業執照就都搞定了。」上海耀眾經濟咨詢有限公司財務經理王凌說,在商事制度改革前,辦證難曾被形象地比喻成「跨欄」跑。現在,通過稅務與工商等部門的數據互換,企業登記無需再單獨申領稅務登記證,納稅人辦證不再「跨欄」。
這些高「含金量」的舉措,不僅給企業帶來了真實惠,還有助於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而後者正是市場主體所期盼的。
「截至目前,稅務部門除保留7項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外,80項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已全部清理完畢。」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司長羅天舒表示,下一步,稅務總局還將推動現有的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瘦身」,進一步便利納稅人生產經營。
——簡流程,辦稅耗時更短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納稅人跨區經營現象越來越普遍,異地辦稅的便捷度越來越受到納稅人的關注。
今年5月,南昌市吉信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會計羅巧玲在500多公里外的贛州市辦理招投標項目時,主辦方要求提供完稅證明。讓她沒想到的是,在贛州市國稅局幾分鍾就辦理好了。 「以前在南昌辦稅體驗過『同城通辦』,覺得很便捷。現在升級成『省內通辦』,更是給我解決了燃眉之急!」羅巧玲說。
近年來,稅務部門打破屬地限制,對稅務登記、發票辦理等7大類53個納稅人辦理最為頻繁的涉稅事項實行「同城通辦」;2016年,又選取4大類21個涉稅事項實行「省內通辦」;下一步,還將對4類15個事項推動實施「全國通辦」。
簡化流程,既要打通系統內部經絡,也要聯通部門協作。隨著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稅務部門積極推動部門之間信息互聯互通,促進辦稅流程優化,增加辦稅便利。
「以前辦理房屋產權證,跑好幾個部門,有時一天都辦不完。現在資料送到一個窗口,幾個部門聯辦,不到一個小時辦完。」浙江杭州我愛我家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權證部經理嚴芳芳說。
「現在可以通過系統直接調取房產地址、面積等網簽信息。」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介紹,近年來,北京、安徽、重慶等地稅務部門積極與房地產管理部門加強合作,實現二手房網簽信息實時共享,減少了納稅人報送環節。
據介紹,稅務總局下一步將在簡化辦稅流程上繼續發力,比如,取消外出經營稅收管理證明,實行網上報驗;簡化納稅人在跨市、縣變更登記流程,便利市場主體自由遷移。
——少報送,辦稅資料更薄
簡化流程是從程序上縮時,減少報送則是在內容上減負。
對上海絲綢集團財務負責人吳士毅來說,由於出口服裝訂單較多,以前每月准備2000多份單證資料辦退稅的經歷仍歷歷在目。「因為辦理退稅時,必須出具海關簽章的紙質報關單,無論是郵寄的時間成本,還是保管的人力成本,對企業來說壓力都很大。」他說。
從2015年5月起,上海先行試點出口退(免)稅無紙化,稅務部門和海關對接,實現了稅務與海關的電子結關數據互聯互通,結束了辦理出口退稅的「紙質時代」。「我們再也不用准備紙質資料、再也不用敲章了!」吳士毅高興地說。
近年來,稅務部門持續精簡納稅人涉稅資料報送,先後兩批取消了26種涉稅文書報表。在減少資料報送數量的同時,進一步減少報送頻率,對符合規定的增值稅納稅人年申報增值稅次數由12次簡並為4次。
「下一步,稅務部門將實行涉稅資料清單管理,清單之外原則上不再要求納稅人報送,同時還要大力清理納稅人向稅務機關報送資料,預計2018年底前再精簡四分之一以上。」國家稅務總局有關負責人說。
優化服務 激發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寓管理於服務之中,是國際通行的現代稅收管理理念。
2014年起,稅務部門啟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一年一個主題、每年都有突破,從提速到規范,再到改革與合作,一直為提升服務水平而努力。
——服務有規范,讓辦稅環境更透明、更公平
「現在的服務規范是全國統一的,為我們跨地區經營的企業省去不少麻煩,以前在浙江怎麼辦,現在到江西還是一樣辦。」剛把工廠開設到江西的杭州德全建材有限公司財務人員俞傑,輕車熟路完成了新注冊地的第一筆涉稅業務辦理。
在過去,納稅人對辦稅「一個地方一個說法」多有怨言。稅務總局找准服務堵點,傾力打造標准、統一的《全國稅務機關納稅服務規范》,使納稅服務走向「車同軌,書同文」。
「從2014年起,我們不斷完善納稅服務規范,目前已更新到3.0版,實現了全國納稅服務流程一把尺、辦稅一個標准。」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副司長孫玉山介紹。
如今再看全國各地的辦稅服務廳里公告的涉稅事項辦理說明,一字一句、一表一項,表述無不準確統一、標准全部明確無二,贏得納稅人一片點贊。
——政策大輔導,助群眾懂政策、享紅利
「現在稅務局真不一樣,服務主動、及時又周全。」山西順發熱電有限責任公司財務負責人劉生瑕激動地說。
這是山西祁縣一家新成立的資源綜合利用企業,利用玉米芯、秸稈等農林剩餘物發電供熱,為讓該企業盡快熟悉相關稅收政策,當地國稅部門組織業務骨幹走進公司現場開展培訓,輔導企業進行增值稅即征即退優惠備案。
「如何報告境外投資所得信息?如何享受稅收協定待遇?如何解決跨境稅收爭議?稅務局的輔導解決了我們『走出去』遇到的實際問題。」回想起在柬埔寨項目成立之初的情景,廣東中煙工業責任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孔永洪記憶猶新。
為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對外投資,稅務總局還編制了《「走出去」稅收指引》,各地稅務部門也加強政策輔導,助力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避風險、享優惠。
除了上門輔導,在稅務總局和各地稅務部門的網站上,稅收政策和解讀應有盡有。「在很多國家,稅務部門很少大量提供免費涉稅咨詢,企業如果有需求,一般會向社會咨詢機構付費獲得服務,在這些方面我國稅務部門走在前列。」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樊勇認為。
——合作加共治,為納稅人送上服務增值「大禮包」
「我只用了大概3分鍾,在一個窗口就辦完了國地稅業務,以前來來回回需要好些個流程。」濟南市一家建築公司的辦稅人員小劉感慨地說,這是稅務部門推行「一窗通辦」制度後,讓她感到最深刻的變化。
為了納稅人辦稅更順暢,稅務部門整合國地稅資源,推行「前台一家受理、後台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服務模式,促進國地稅業務「一窗通辦」。
合作的「朋友圈」不斷擴大,服務的禮包也不斷增值。「納稅信用用處原來這么大,這筆貸款對我們真的是雪中送炭!」A級納稅人安徽馬鞍山常立發機械設備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芮志英在得知400萬元「稅融通」貸款獲批後激動地說。
2015年,稅務部門與銀監會聯合啟動「稅銀互動」合作,讓企業用納稅信用換得「真金白銀」。
2016年7月,稅務總局又與29個部門簽署聯合激勵合作備忘錄,對納稅信用A級納稅人實施41項守信聯合激勵措施,在提供更多增值服務的同時,加大對違法企業處罰力度,「讓守信者一路綠燈、失信者步步難行」,促進形成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
征管創新 營造便利高效發展環境
如何更好的「管」?如何更優的「服」?近年來,稅務部門在樹立系統集成理念上下功夫,建設電子稅務局、整合征管信息系統……在提升辦稅體驗的同時,實現了稅收征管聯動改進。
——網上辦稅讓納稅人「少跑馬路」
「以往需要在辦稅服務廳排隊、填表、繳稅,現在通過電子稅務局直接在網上完成報稅,就和網上銀行一樣方便。」當了十幾年會計的湖北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曾偉深有感觸。
2015年起,稅務總局實施「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目前全國稅務系統已100%開通網上辦稅服務廳,實現了信息採集、申報繳稅、發票業務等90%以上涉稅事項的網上辦理。
曾偉說,公司1.5萬名員工的個人所得稅是代扣代繳申報,以前專人處理至少要一天,現在通過網上辦稅30分鍾就辦結,還不用來回跑。
「廣州國稅管戶超過100萬,80%以上的業務都是通過網上辦理,特別是營改增後管戶激增,如果沒有信息化的推動,征管壓力難以想像。」廣州市國稅局局長謝文表示。
如今,網上辦稅為主、自助辦稅和其他社會辦稅為輔、實體辦稅服務廳兜底的辦稅模式已初步形成。
——系統集成讓納稅申報「化繁為簡」
實現納稅申報簡化,一直以來都是納稅人的「心之所向」。重慶建工大野園林景觀建設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傅春燕說,「營改增之初,要用兩天時間把進項抵扣發票按照稅率、行業分類,分別計算,才敢填申報表。」
如何對報表進行科學「瘦身」?重慶市國稅局開發了增值稅申報「一表集成」輔助系統,將10張表整合為1張表,同時實現發票數據自動填寫和申報表自動生成,九成以上一般納稅人申報實現「零錄入」。
「現在除了幾個扣除項,我基本不用再填什麼數據,報表就生成好了。」傅春燕說。
今年,「一表集成」的做法在全國推廣。「以此為思路,不僅對主要稅種的相關表單進行集成,還要連同附加稅費的表證單書一起集成。」稅務總局征管和科技發展司司長饒立新介紹,稅務總局將進一步整合簡並各稅種申報表。
——信息技術促進服務方式變革創新
如今,納稅人遇到涉稅問題,都習慣性撥打12366納稅服務熱線尋求幫助。「我遇到的很多辦稅問題都是通過撥打12366解決的,他們回答非常專業,態度也特別好。」天津市濱海新區一家企業財務人員張婷為12366熱線由衷點贊。
據介紹,12366熱線系統不僅僅是涉稅咨詢平台,2015年9月稅務總局對12366熱線進行了全面升級,把單一的「聽得見的納稅服務」提升為「能問、能查、能看、能聽、能約、能辦」,並覆蓋稅務總局、省、市、縣稅務局四級的綜合辦稅服務平台。
信息技術對納稅服務的改變不止如此。2015年4月,稅務總局全面推行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實現了增值稅發票的全票信息採集,並逐級匯總形成全國電子底賬,納稅人從中感受到了辦稅的便捷。
「我們公司距離縣城很遠,以前最頭疼的就是拎著一大摞發票去辦稅大廳抄報稅。」張各平是長沙縣開慧山田綜合廠會計,在增值稅發票新系統推廣之前,去國稅局辦稅都大費周折。而如今,她足不出戶在電腦上就可以輕松辦稅。
此外,這幾年老百姓明顯感受到假發票少了,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該系統實現了發票信息自動採集、實時上傳及監控等功能,大大提高「以票管稅」水平。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說,稅務部門深化「放管服」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放要徹底且有效、管要規范且有序、服要優質且有感、放管服三措並舉且有聯」的改革思路,優化辦稅環境的效果也在逐步顯現。
全國稅務系統將認真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學習國際先進經驗的同時,抓好「放管服」30條改革措施的落地,切實讓納稅人真正感受到改革便利,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稅收營商環境。

『叄』 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關於試行開具電子稅收票證自什麼時間起施行

依據:

廣東省地方稅務局關於試行開具電子稅收票證的公告

為貫徹落實《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的通知》(稅總發〔2015〕113號)、《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方案的通知》(粵府辦〔2016〕137號),深入推進辦稅便利化改革,方便納稅人辦稅,廣東省地方稅務局決定在全省范圍內(不含深圳,下同)試行開具電子稅收票證(以下簡稱電子稅票),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電子稅票是指納稅人實際繳納稅款、基金、費、滯納金和罰沒款(以下統稱稅款)或收取退還稅款的電子憑證。電子稅票的式樣、適用范圍與紙質稅收票證相同,依照《稅收票證管理辦法》(國家稅務總局令第28號)規定執行。電子稅票使用電子出票專用章,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規定,採用可靠的電子簽名技術。

本公告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五年。

『肆』 《「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有哪些亮點

要大力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稅收信息化是開展「互聯網+稅務」行動的重要基礎,「互聯網+稅務」行動是稅收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新領域、新提升。當前,要抓緊抓好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第三方涉稅信息共享、稅收大數據開發應用等重點工作。要加快金稅三期工程建設步伐,進一步統一規范、統一標准、統一軟體、統一要求,按計劃完成推廣應用任務。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中央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部署要求,從思想認識、技術手段、應用平台和法律法規等方面,著力解決涉稅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問題,各地稅務部門要先行先試先突破。要深入挖掘稅收大數據的「金山銀庫」,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開發應用的效益,引領推動稅收工作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稅務主導、開放包容、面向社會的機制和平台,通過組織開展「互聯網+稅務」應用項目及創意建議評優活動,充分調動和匯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及積極性,推動「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廣泛有序地開展。

『伍』 15項稅收新政7月1日實行,「互聯網+稅收」下一步將怎麼走

7月1日起,企業索取增值稅普通發票必須填寫納稅人識別號、簡化稅務行政許可事項辦理程序等15項稅收新政即將開始實施,是繼金稅三期工程全面上線以後,稅務工作利用「互聯網+稅務」優化稅收征管質效、提升辦稅服務的又一舉措。
至2015年9月30日,國家稅務總局印發《「互聯網+ 稅務」行動計劃》以來,各地稅務機關展開了以「互聯網+稅務」為主題的大膽創新和生動實踐,主要體現在社會協作、辦稅服務、發票服務、信息服務、智能應用五個方面,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與做法,但在稅收大數據應用方面稍顯不足,對已有數據的整合與挖掘仍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是稅務系統內部數據孤島普遍,信息共享受到制約。由於稅務業務的各個部分過於專業化,稅務信息化又以業務流程、模塊為建設導向,加之各地、各類系統的數據標准不統一,造成各應用系統相互封閉、地域間稅務信息難以共享,信息化應用的集中程度不高,系統間數據難以共享、各自為政。
二是未與相關第三方機構/部門建立涉稅數據流通機制。在稅務工作開展過程中,如稅種對比、風險評估、納稅評估以及稅務稽查等業務,需要綜合工商、銀行、社保、審計等多部門的相關涉稅數據才能對個人或者企業做出准確的納稅人畫像,涉稅數據收集越深入,稅收征管才能越准確。目前,稅務機構與其他政府部門相關涉稅細信息交換並未制度化、常態化,第三方涉稅信息獲取渠道不暢通。
第三,未能有效利用並挖掘現有稅務數據的價值。隨著信息化系統的不斷建設,各級稅務機關都已經積累了一定體量的稅收數據,但對這些數據的利用僅僅停留在報表瀏覽、簡單查詢、稅負分析等基本利用上;並未進行對數據價值再利用、數據整合再利用和潛在挖掘數據的運用,利用信息管稅的效能未能充分體現。
隨著互聯網、雲計算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的發展,稅務機關如何更加科學地採集、分析、利用好涉稅大數據,加強信息管稅能力,提高征管效率,是各級稅務機關面臨的重要課題。而這其中,稅務系統內外各類涉稅數據的互聯互通是進行稅務大數據應用的基礎。
101異構數據採集引擎技術通過獲取軟體系統的底層數據交換與網路流量包,採集軟體的數據並對數據進行結構化輸出,並可以指定存儲路徑。對於分散在各個系統的稅務數據來說,利用101異構數據採集引擎技術可以建立稅務大數據中心,為稅務大數據的應用提供精準、實時、完整的數據基礎。
通過異構數據採集引擎技術建立稅務大數據應用平台,是對稅收數據進行分析的基礎。通過大數據的分析與挖掘,大量的業務可以自決策,不必要依靠龐大的組織和復雜的流程,有效打破了層級管理的瓶頸;從服務上看,通過大數據構建新的納稅服務模式,搭建快速有效的綜合性現代納稅服務平台,使征納雙方的辦稅流程更加簡單實用,納稅服務更加多元化,所有事項線上申請、線上流轉、線上辦結、線上反饋,基於大數據及時分析,逐步實現自動化、智能化,從而拓寬辦稅渠道,減少辦稅時間,減輕辦稅負擔,提高納稅服務水平。

『陸』 電子發票軟體該使用哪個求助大家。

要想使用的話,我覺得票稅寶還是放心,使用簡單,回頭你也可以多接觸一下,選這樣的個稅管理工具還是非常靠譜。

『柒』 推動「互聯網+稅務」 總局接下來要抓哪些重點工作

要大力推進稅收信息化建設。稅收信息化是開展「互聯網+稅務」行動的重要基礎,「互聯網+稅務」行動是稅收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新領域、新提升。當前,要抓緊抓好金稅三期工程建設、第三方涉稅信息共享、稅收大數據開發應用等重點工作。要加快金稅三期工程建設步伐,進一步統一規范、統一標准、統一軟體、統一要求,按計劃完成推廣應用任務。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推進中央部門數據資源共享共用的部署要求,從思想認識、技術手段、應用平台和法律法規等方面,著力解決涉稅信息的整合和共享問題,各地稅務部門要先行先試先突破。要深入挖掘稅收大數據的「金山銀庫」,充分發揮稅收大數據開發應用的效益,引領推動稅收工作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同時,要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責任分工,建立稅務主導、開放包容、面向社會的機制和平台,通過組織開展「互聯網+稅務」應用項目及創意建議評優活動,充分調動和匯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及積極性,推動「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廣泛有序地開展。

『捌』 國家稅務總局「互聯網 稅務」行動計劃包括哪些板塊

包括五大板塊:

  1. 社會協作。

  2. 辦稅服務。

  3. 發票服務。

  4. 信息服務。

  5. 智能應用。


『玖』 未來的稅務局是什麼樣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向各地國家稅務局、地方稅務局和局內有關單位印發了《「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
這份行動計劃詳細繪制出了「互聯網+稅務」建設藍圖,指出要打造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全流程、全聯通的智慧稅務生態系統,到2020年,形成線上線下融合、前台後台貫通、統一規范高效的電子稅務局。

相關政策——稅總函[2015]113號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互聯網+稅務」行動計劃》的通知
——至2017年,開展互聯網稅務應用創新試點,優選一批應用示範單位,形成電子稅務局相關標准規范,推出功能完備、渠道多樣的電子稅務局以及可復制推廣的「互聯網+稅務」系列產品,在稅務系統廣泛應用。
——至2020年,「互聯網+稅務」應用全面深化,各類創新有序發展,管理體制基本完備,分析決策數據豐富,治稅能力不斷提升,智慧稅務初步形成,基本支撐稅收現代化。
為推進「互聯網+稅務」建設,這份行動計劃提出從社會協作、辦稅服務、發票服務、信息服務、智能應用5大板塊重點推進20項行動。

『拾』 國家稅務總局「互聯網 稅務」行動計劃包括哪些板塊

重點推進「互聯網+稅務」5大板塊、20項行動
(一)社會協作
1.互聯網+眾包互助
以稅務機關主導,納稅人自我管理、志願互助的理念,引入互聯網眾包協作模式,建立交流平台,調動納稅人積極性,鼓勵納稅人相互解答涉稅問題,將納稅人發展為「大眾導稅員」。充分發揮第三方公共社交平台作用,利用即時通訊工具用戶基數大、使用快捷等特點,設立特定用戶群,稅務人員管理,納稅人相互交流,形成良好的辦稅咨詢互助機制。
2.互聯網+創意空間
通過網站、主流社交工具等途徑,建立面向納稅人、稅務人、社會公眾的創意空間,徵集運用互聯網改進稅收工作的創新項目和創意點子,博採眾長,營造開放包容的環境。借勢用戶創新、大眾創新、開放創新的大潮,激發市場主體和社會各界參與「互聯網+稅務」的熱情,降低創新成果轉化門檻,形成協作共創的良好生態。
3.互聯網+應用廣場
稅務總局建設納稅人軟體應用廣場,開辟官方軟體發布渠道,供納稅人免費下載使用。建立統一審核和發布制度,兼容並蓄,為各級稅務機關和社會力量開發的納稅人軟體提供發布途徑和展示平台。促進各地區應用軟體資源共享,減少重復開發建設,提升互聯網稅務應用整體水平。
開發便民辦稅工具箱,統一納稅人辦稅登錄入口,通過網上辦稅導航工具,為納稅人提供統一、准確、清晰的辦稅指引。開發和推廣報表生成、在線申報、稅款計算等辦稅工具,與稅收政策調整同步升級和發布。開發移動離境退稅輔助工具,為境外遊客辦理離境退稅提供便捷指引。
(二)辦稅服務
4.互聯網+在線受理
適應推進「三證合一」、「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改革的需要,實現納稅人通過互聯網對自身基礎信息的查詢、更新和管理,網上辦理臨時稅務登記和扣繳義務人登記,開放稅務登記信息網上查驗。為納稅人提供認定、優惠辦理等事項的網上申請、資料提交、辦理進度查詢等服務,實現在線辦結,對備案類優惠事項,以多種形式提供簡潔便利的網上備案。
在滿足安全技術規范和納稅人涉稅信息保密的前提下,將涉稅查詢業務向移動終端應用、第三方平台上延伸。通過及時便捷的涉稅查詢,讓納稅人感受到辦稅業務有跡可循、有處可查,隨時隨地掌握辦稅進度,提高稅收工作透明度。
5.互聯網+申報繳稅
為納稅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網上申報納稅平台,實現申報納稅網上辦理全覆蓋和資料網上採集全覆蓋。拓展多種申報方式,實現納稅人多元化申報。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將操作簡便、流程簡潔的申報功能拓展到移動互聯網實現。通過互聯網推送方式,在稅款徵收和稽查執行環節,向未在規定時限內繳納稅款或查補稅款的納稅人進行催報催繳。
拓展互聯網稅款繳納渠道,支持銀行轉賬、POS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第三方支付等多種稅款繳納方式,保障納稅人支付環境安全。藉助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第三方信息,探索自然人實名認證、在線開戶,逐步通過互聯網實現面向自然人的個人所得稅、車船稅申報納稅等業務。
6.互聯網+便捷退稅
適應新業態,以互聯網理念改造退稅流程,打通外部申請與內部審批流程的銜接,實現退稅業務辦理電子化、網上一站式辦結。優化出口退稅和一般退稅流程,提供網上申請、單證審核和業務辦理進度的跟蹤。
7.互聯網+自助申領
依託互聯網平台,創新發票領購形式,提供發票網上申領服務,實現發票自動驗舊,引入現代物流服務配送紙質發票,打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發票服務新體系。
優化納稅人稅收證明辦理,提供完稅證明、中國稅收居民身份證明等各類稅收證明的網上辦理,支持通過互聯網平台和自助辦稅終端開具列印,實現稅收證明的在線真偽查驗。
(三)發票服務
8.互聯網+移動開票
利用移動互聯網高效便捷優勢,推進隨時隨地開具發票。以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為基礎,深化數字證書與移動技術的融合,實現納稅人利用手機等掌上設備開具增值稅發票,開創移動互聯網開票新時代,服務大眾創新、萬眾創業。
9.互聯網+電子發票
適應現代信息社會和稅收現代化建設需要,以增值稅發票系統升級版為基礎,利用數字證書、二維碼等技術,制定統一的電子發票數據文件規范,保障電子發票的安全性。吸收社會力量提供電子發票列印、查詢等服務,推動電子發票在電子商務及各領域的廣泛使用,提高社會信息化應用水平。探索推進發票無紙化試點,降低發票使用和管理成本,逐步實現紙質發票到電子發票的變革。
10.互聯網+發票查驗
建立全國統一的發票查驗雲平台,全面實現全國發票一站式雲查驗服務。提供網頁、移動應用、微信、簡訊等多渠道查驗服務,讓社會公眾和廣大納稅人隨時、隨地、隨需查驗發票,提升社會公眾對發票的認知度和信任度,遏制虛假發票,維護正常的稅收秩序和社會經濟運行秩序。
11.互聯網+發票搖獎
重構有獎發票,將有獎發票「搬」上互聯網,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與社會力量合作,支持傳統金融賬戶和微信錢包、支付寶錢包等新興互聯網金融賬戶,改變有獎發票手工操作的不便。通過移動終端「掃一掃」等方式,提供發票即時搖獎,即時兌獎,獎金即時轉入金融賬戶的新模式,提升用戶的抽獎體驗和參與感,調動消費者索要發票的積極性,促進稅法遵從。
(四)信息服務
12. 互聯網+監督維權
提供納稅信用等級情況互聯網查詢,定期通過互聯網站向社會公布稽查案件公告、黑名單信息、執法程序等,形成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實現納稅人滿意度評價線上線下全覆蓋,為納稅人提供便捷的評價渠道。充分利用互聯網開展調查工作,面向納稅人及社會公眾徵集對稅收工作的需求、意見和建議,以多元化形式提高參與度和有效性。
拓展納稅人投訴維權方式,使納稅人可隨時隨地舉報投訴,對投訴舉報事項的處理情況實時跟蹤,並對受理結果進行評價,提高稅收工作的透明度。
13.互聯網+信息公開
推進和完善網上涉稅信息公開,為納稅人提供標准統一、途徑多樣、及時有效的涉稅信息公開查詢手段,推進政務公開,及時發布稅收法規、條約等信息。優化稅務門戶網站界面體驗,通過門戶網站以及微博、微信、手機APP、簡訊、QQ、稅企郵箱等渠道,為納稅人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稅收宣傳,增強稅收宣傳的時效性、針對性。建立全國統一的稅收法規庫,完善信息發布平台和發布機制,實現各渠道稅法宣傳內容更新及時、口徑統一、准確權威。
14.互聯網+數據共享
加強與有關部門、社會組織、國際組織的合作,擴大可共享數據范圍,豐富數據共享內容,讓納稅人和稅務人充分感受到互聯網時代數據資源共享帶來的便利。整合國稅局、地稅局納稅人基本信息、申報和發票等數據,滿足部門間的信息共享需要,促進政府部門社會信用、宏觀經濟、稅源管理等涉稅信息共享。收集各類數據資源,歸集整理、比對分析,實現數據的深度增值應用,提高稅收治理能力。與金融機構互動,依據納稅人申請,將納稅信用與信貸融資掛鉤,信用互認,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融資提供信用支持。
推進數據開放,通過互聯網渠道逐步向社會開放稅務部門非涉密脫敏數據信息和部分業務系統數據查詢介面,與各類主體分享稅收大數據資源。
15. 互聯網+信息定製
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納稅人實施分類差異化推送相關政策法規、辦稅指南、涉稅提醒等信息,提供及時有效的個性化服務。提供涉稅信息網上訂閱服務,按需向用戶提供信息和資訊。基於稅收風險管理,向特定納稅人推送預警提示,讓納稅人及時了解涉稅風險,引導自查自糾。
(五)智能應用
16.互聯網+智能咨詢
通過互聯網站、手機APP、第三方溝通平台等渠道,實現12366熱線與各咨詢渠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擴大知識庫應用范圍,將12366知識庫系統擴展提升為支撐各咨詢渠道的統一後台支持系統,提高涉稅咨詢服務的准確性和權威性。探索開發智能咨詢系統,應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自動回復納稅人的涉稅咨詢,逐步實現自動咨詢服務與人工咨詢服務的有機結合,提升納稅咨詢服務水平。
17.互聯網+稅務學堂
建設功能完備、渠道多樣的網上稅務學堂,與實體培訓相結合,實現面向納稅人和稅務幹部的線上線下培訓輔導。提供在線學習、課件下載、數字圖書館、互動問答、課程計劃、預約報名、教學評估等各項功能。利用網站、手機、即時通訊軟體等形式與納稅人互動交流,實現全方位、多層次納稅輔導。
18. 互聯網+移動辦公
充分運用移動互聯網,在保證信息安全基礎上,將稅務幹部的辦公平台由稅務專網向移動終端延伸。探索移動辦公,以互聯網思維驅動稅務內部管理、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轉變,滿足不同人員、不同崗位便捷獲取信息、及時辦理公務的需求,提升行政效能。
利用移動終端,實現主動推送稅收收入分析、收入進度,提升組織收入能力;實現稅務內部各系統涉稅數據、涉稅事項和通過互聯網收集的涉稅情報的整合,跟蹤管理重點關注企業,提升征管和稅源管理能力;實現稅務稽查、督查各類人員實時查詢稅務內部系統信息,綜合利用現場數據和情報數據,完成內部審批程序,現場出具稽查等相關執法文書,提升稅收執法監督能力;實現輿情信息的主動推送,提升風險應對能力;實現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在線處理公文,推動執行監督、績效考核、人才培養的痕跡化和數字化管理,提升行政管理能力;實現對信息系統運維監控平台的訪問,實時接收日常運維告警,及時處理簡單的突發故障,提升信息系統運維能力。
19.互聯網+涉稅大數據
將手工錄入等傳統渠道採集的數據和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感知技術採集的數據以及第三方共享的信息,有機整合形成稅收大數據。運用大數據技術,開發和利用好大數據這一基礎性戰略資源,支撐納稅服務、稅收征管、政策效應分析、稅收經濟分析等工作,優化納稅服務,提高稅收征管水平,拓展稅收服務國家治理的新領域。
在互聯網上收集、篩選、捕捉涉稅數據和公開信息,通過分析挖掘,為納稅人提供更精準的涉稅服務,為稅源管理、風險管理、涉稅稽查、調查取證等工作提供信息支持。通過輿情監控,對納稅人需求和關注及時了解,及時採取應對措施,提高稅收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0.互聯網+涉稅雲服務
在保證系統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社會雲計算資源,採用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與雲服務商合作,在面向社會公眾的雲計算平台上部署用戶多、訪問量大的互聯網應用系統。
通過整合、優化和新建的方式,將傳統基礎設施體系的改造與雲計算平台的建設結合,搭建標准統一、新老兼顧、穩定可靠的稅務系統內部基礎設施架構,逐步形成雲計算技術支撐下的基礎設施管理、建設和維護的新體系,提高基礎設施對應用需求的響應周期,降低成本,為「互聯網+稅務」的各項行動提供高效的基礎設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