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延伸
❶ Internet網延伸入中國的時間
下面是我找到的。
中國互聯網發展史
※1987年,北京大學的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發言人懷特·托基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3月,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年5月,張樹新創立第一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中國的普通百姓開始進入互聯網路。
※2000年4-7月,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
※2002年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❷ 互聯網時代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腦的延伸,這是用一句話描述你眼中的互聯網的前一句
通過對人類發展史和互聯網發展史的研究,我們試圖發現互聯網進化的規律,這些規律將可以使我們預測互聯網下一步的發展動向。這會對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技術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會使中國在互聯網領域逐步走到世界的領先地步。三年以來的研究,我們越來越有信心認為我們已經很接近於這個目標,互聯網進化論的發現還將對其他學科起到推動作用,如系統科學,人體工學,知識管理,神經學等。這是個很大的工程,我們還在努力中。
從互聯網大量的現象中我們發現互聯網起源和進化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人類大腦的充分聯網,這一目標產生了強大的拉動力,不斷引導互聯網向前發展,這就是互聯網發展的規律。互聯網進化的最終結果是,第一,實現人類大腦的充分聯網。第二,形成一個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互聯網虛擬大腦。
❸ 互聯網在哪年延伸中國
1991年,北京化工大學率先通過海底接入日本互聯網。
1993年,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正式從美國接通互聯網。
1995年,國家以安全為理由,將北京化工大學至日本的通訊線纜掐斷。
所以說最早的應該是1991年。
❹ 互聯網時代實現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大腦的延伸,這是用一句話描述你眼中的互聯網的前一句
通過對人類發展史和互聯網發展史的研究,我們試圖發現互聯網進化的規律回,這些規律將可以使答我們預測互聯網下一步的發展動向.這會對互聯網的商業模式,技術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會使中國在互聯網領域逐步走到世界的領先地步.三年以來的研究,我們越來越有信心認為我們已經很接近於這個目標,互聯網進化論的發現還將對其他學科起到推動作用,如系統科學,人體工學,知識管理,神經學等.這是個很大的工程,我們還在努力中.
從互聯網大量的現象中我們發現互聯網起源和進化的最終目標是為了實現人類大腦的充分聯網,這一目標產生了強大的拉動力,不斷引導互聯網向前發展,這就是互聯網發展的規律.互聯網進化的最終結果是,第一,實現人類大腦的充分聯網.第二,形成一個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互聯網虛擬大腦.
❺ 移動互聯網只是互聯網的延伸,還是一場新的變革
移動互聯網是在互聯網上的延伸是毋庸置疑的,它有很多互聯網沒有的便利如LBS,隨時隨地聯通網路等優勢,並且也是現代碎片化的時間的最佳娛樂方式,因此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又將會出現新的商業模式。
❻ 哪一年internet延伸到中國
87年
中國第一封email
1987年9月20日
中國人第一次接觸互聯網
雖然互聯網還是近幾年才熱起來的話題,但早在1987年9月 20日中國首封電子郵件就上網了。這一天,錢天白向西德卡爾斯魯厄大學發出了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Email)「穿越長城,走向世界」,從而在中國首次實現與Internet的聯接,使中國成為國際互聯網路大家庭的一員。
在當時的西德接通Internet不過是兩年前的事情,即使在整個西歐,也僅僅是4年以前的事情。因此,國際互聯網路的許多專家、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組織以及海外學生紛紛發來賀電。當年11月,錢天白應邀參加了在美國普林斯頓舉行的國際電腦科技網路年會,並向大會專門介紹了中國網路的發展情況。
錢天白是無錫人,1963年以平均92分的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曾先後擔任亞太地區Internet協會中國組副大大、國務院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信息安全工作專家組成員、中國互聯網路信息中心工作委員會副主任等職。1998年5月8日,錢天白先生由於心臟病突發,在北京不幸辭世,英年53歲。
❼ 哪一年Internet網延伸入中國
1987年,北京大學的錢天白教授向德國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當時中國還未加入互聯網。
1991年10月,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發言人懷特·托基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3月,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❽ Internet網延伸入中國是哪一年
第一篇: 實驗室中的作品:1986-1995
這是科學家的領跑時代:
1,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先驅:
1986: 中國互聯網的起步是由一批中外物理科學家推動的。這些基礎研究實驗室中原本用於科學家間方便通信的工具,最終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活方式。1979年李政道(1978中國掀起了科學家熱)到中國講學並開拓了高能物理所與國際間的合作。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參加了西歐核子研究中心的一個國際合作組ALEPH。1986年8月25日,高能物理ALEPH組長的吳為民,從北京710所的 ibm-pc機上發給ALEPH的領導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電子郵件是中國第一封國際電子郵件。
2,CANET中國學術網電子郵件網路節點建立:
另一方面,1986年北京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與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y of Karlsruhe)合作啟動了國際互聯網項目CANET(中國學術網,Chinese Academic Network)。 1987:1987年9月14日,中國學術網(CANET)項目,在德國和中國間採用CSNET協議建立了email連接,正式建成國際互聯網電子郵件節點。CANET項目研究員(王運豐,錢天白)自北京向德國卡爾斯魯厄(Karlsruhe)大學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這封著名的電子郵件沒有特定收件人, 起對外廣播作用。它通過義大利公用分組網 ITAPAC設在北京側的PAD機,經由義大利ITAPAC和德國DATEX_P分組網,實現了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連接,通信速率最初為 300bps。(9月14日的發送並未成功,經過一番努力,1987年9月20日20時55分發送成功)
CANET雖然處於實際運作中,提供中國學術機構全球EMAIL服務,但它還不是互聯網的一部份,它只是和Karlsruhe大學每天兩次進行郵件交換。而且由於經費缺乏,費用高昂(加入費8000,月維護費2000,收送均收費10元/KB),導致用戶規模狹小,局限於北京、哈爾濱、上海、杭州等大城市數十個科技界用戶,經由CHINAPAC或1200~4800bps撥接方式上線。事實上,中國學術網留下的是歷史的足跡,多於大范圍的貢獻。
3,數據專線
1988: 1988年,高能物理所採用X.25協議使該單位的DECnet成為西歐中心DECnet的延伸,實現了計算機國際遠程連網以及與歐洲和北美地區的電子郵件通信。
1988年12月,清華大學校園網採用加拿大UBC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研製的採用X400協議的電子郵件軟體包,通過X.25網與加拿大UBC大學相連,開通了電子郵件應用。
1989年5月,由位於北京的電子部第15研究所和電子部電子科學研究院、位於成都的電子部第30研究所、位於石家莊的電子部第54研究所、位於上海的復 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位於南京的東南大學等單位聯合建成的中國研究網(CRN)通過當時郵電部的X.25試驗網(CNPAC)實現了與德國研究網 (DFN)的互連。CRN提供符合X.400(MHS)標準的電子郵件、符合FTAM標準的文件傳送、符合X.500標準的目錄服務等功能,並能夠通過德 國DFN的網關與Internet溝通。
1993: 1993年3月2日,高能物理所許榕生研究員主持開通接入美國斯坦福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專線。這條專線是中國部分連入Internet的第一根專線。(每月大約要付北京市當地郵電單位40,000元人民幣,直到2003年放棄該專線,改租電信線路)
1995: 1995年5月高能物理所建立了中國第一台WEB伺服器,推出中國 第一個網站「中國之窗」,與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多家網路公司有著密切的合作聯系,在國內外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4,CN域名注冊:
1990 :1990年11月28日,錢天白代表我國在SRI-NIC(InterNIC的前身)首次注冊了我國的第一個自己的頂級域名CN,並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建立了我國第一台CN域名伺服器,錢天白擔任了中國域名的第一任行政管理聯系人,為CNNIC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最初的CN域名管理工作,是由我國一批網路界專家學者(錢天白,胡道元,錢華林)組成的專家組以民間協商的方式運作。
CN域名剛剛面世之時,只有兩個域名,一個是錢天白教授注冊的中國學術網「CANET.CN」,另一個就是現任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司長的趙小凡注冊的中國研究網(Chinese Research Network,簡稱CRN)「CRNET.CN」。
1994年5月21日,在錢天白教授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協助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路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伺服器的設置,將CN域名伺服器從國外移到CSTNET上運行,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伺服器一直放在國外的歷史。由錢天白、錢華林分別擔任中國CN域名的行政聯絡員和技術聯絡員。CN域名伺服器移入中國後,根據專家討論的方案,在CN下初步建立了我國的域名體系。頂級域名CN下設立由兩個字母組成的二級類別域名和二級行政區域名,用戶只允許注冊三級域名。
5,中國科學院計算機互聯網NCFC連入互聯網:
1991:中國香港(HK)和中國台灣(TW)連入NSFNET。 1994:中國(CN)、中國澳門(MO)連入NSFNET。
1994年4月20日,NCFC通過美國Sprint公司的64K全連接專線正式接入國際互聯網,使中國成為世界Internet大家庭中的一員。從此中國被國際上正式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
6, 四大骨幹網開通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科學院聯合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從1989年11月開始建設NCFC(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這是全國性的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的前身。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郵電部電信總局,1994.9啟動-1995.1開通,全國骨幹網1995.5啟動1996.1開通)
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1994.8啟動-1995.12開通)
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 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1994.6.8啟動-1996.9.6開通)等互聯網路。
1997.10實現了四大骨幹網互聯互通。
1995:1995年1月,郵電部電信總局CHINANET專線開通,並且通過電話網、DDN專線以及X.25 網等方式開始向社會提供Internet接入服務。由此互聯網開始進入千家萬戶。
1995年5月17日(世界電信日),當時的郵電部宣布,向國內社會各界開放互聯網接入服務,並提供所有互聯網業務。意味著國內互聯網路市場化階段的開始,用戶不論單位或個人,只要交錢便可上網。
1996:1996年1月 中國CHINANET全國骨幹網建成並正式開通,開始提供服務。當時Internet的使用受到限制:用戶和ISP需要到公安局登記。1998中國政府控告林海"陰謀顛覆政府",因為他向美國的Internet雜志提供了30,000個email地址。(後來他被判2年徒刑)
7,網路擴建
2000年5月17日,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投入運行。同日,中國移動正式推出「全球通WAP(無線應用協議)」服務。2000年11月10日,中國移動推出「移動夢網計劃」,打造開放、合作、共贏的產業價值鏈。
2001年12月22日,中國聯通CDMA移動通信網一期工程如期建成,並於2001年12月31日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通運營。中國聯通CDMA網路的建成,標志著中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領域。
2002年5月17日,中國電信在廣州啟動「互聯星空」計劃,標志著ISP 和ICP開始聯合打造寬頻互聯網產業鏈。
2002年5月17日,中國移動率先在全國范圍內正式推出GPRS業務。11月18日,中國移動通信與美國AT&T Wireless公司聯合宣布,兩公司GPRS國際漫遊業務正式開通。
2003年4月9日,中國網通集團在北京向社會各屆公布中國網通集團與中國電信集團的公眾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實施拆分,並隆重推出中國網通集團新的業務品牌「寬頻中國CHINA169」。
2004年1月12日:中美俄環球科教網路(GLORIAD)正式開通。
2004年3月19日,由CERNET建設的下一代互聯網研究建設項目CERNET2 IPv6試驗網正式開通,以1-10G的高速連接20城市的25院校
2004年4月 中國同意無限期延長無線區域網加密標准(WAPI)的強制實施期限
第二篇: 光榮與夢想:1995- 2003
這是互聯網百姓沖浪的最初時代(網站拓荒史)(網站興衰史)。
1995年8月9日網景(Netscape)在美國納斯達克公開募股(IPO),創造了股價飈升的神話,帶動了上百億美元的資金流入互聯網產業。互聯網開創的新經濟,意味著中國可以直接平等地進入最先進的產業的起跑線,中國近代民族復興的巨大心理張力,加上由此帶來的利益分配洗牌,激勵著中國的數字英雄們在虛擬世界開疆拓土。他們成為國人認識數字時代來臨的偉大啟蒙者,這些織夢者最終造就了今天中國互聯網的普及與繁榮。。而創業的艱辛、路途的崎嶇、競爭的壓力、獲勝的喜悅和飽受磨礪的激情,資本狂飆、財富沖動、創業熱潮、新媒體神話乃至最具戲劇性的泡沫破滅都要在中國互聯網舞台上演。
第一章,水電工的生存之戰
ISP就是從事最基層的網路設備和網路接入服務公司,常被比作互聯網的水電工。
一,戴著腳鐐拓荒的水電工
ISP+ICP模式: 電信壟斷,民營ISP(AOL模式)夭折
當年美國在線AOL正是意氣風發,挫敗微軟,成為水電工的全球老大。中國的水電工們的榜樣就是當年如日中天的AOL的ISP+ICP模式。
一開始的中國互聯網還沒有完整的概念,ISP們承擔了市場拓荒的主要工作。1995年1月中國電信開始向全社會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IAP),眾多新興的ISP(瀛海威、東方網景、中國在線、世紀互聯、中網、上海在線、國聯、實華開、首都在線等)集中精力投入撥號等接人服務。當時僅北京一地提供接入服務的ISP就有20餘家, 中國一北一南兩大網路服務品牌: 瀛海威時空(IhwSpace)與中國金網(China Online)的產生和對國內市場大舉擴張就發生在這一時期。正是諸如瀛海威,東方網景等一批ISP們用金錢透過傳媒給人們普及了網路的入門知識。
但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並沒有給予ISP/ICP相當的傾斜與扶持。相反我們的有關職能部門有時候閉目塞聽資訊不靈作風不嚴謹,制訂出的條例和辦法許多不具備可操作性,有時候甚至顯得可笑。政策的不當束縛(如限制外國風投)和干預造成資源緊張和浪費。政企不分、信用制度不完整、流通秩序比較混亂、地方利益和部門利益縱橫交錯而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保護主義。
更有甚者,電信兼做批發與經營,致使出現不公平競爭。隨著1997年原中國電信163/169平台的建成,中國電信開始降價、擠壓,各地信息港的粉墨登場,還伴隨著電腦公司的捆綁戰略,免費上網浪潮的沖擊,從而造成ISP收入銳減,沒有電信背景的中小企業被擠出撥號上網服務市場,在繼贏海威之後,原來曾經做得比較火的民營ISP,像東方網景、世紀互聯等的ISP業務都相繼倒閉或者轉型。而後寬頻的興起,中國電信、中國網通、長城寬頻紛紛以大手筆投入到寬頻接人市場中,ISP基本上沒有機會參加這場圈地的游戲。所以在中國,互聯網的接入主要是電信運營商和有電信背景的ISP。
之後接入市場的價格競爭臻於慘烈,無數接入商不斷使用包月卡、上網卡打折、甚至特定時段免費等方法來吸引網民,上網也不斷變得更加人性化和便捷。2000年,2911階段性地推出」零網費」。2001年12月20日起,263將2631主叫計費上網費封頂金額由1 58元/月下調到99元/月。此舉提前拉開了互聯網接人市場價格競爭的大幕。2001年,2931推出包月服務中國電信買100送60活動;2911也有電話費半價的時段優惠:瑞得在線也宣布大幅下調上網費.2001年,263正式宣布成立263網路集團,並推出95963全國特別服務號碼。95963不僅可以全國漫遊,而且其每小時網路使用費僅2.4元,尤其是電話費可以減半。2002年上半年,ISP市場再起戰火,以老牌的263和有強大背景的163為代表的ISP,為爭奪撥號上網用戶開始了一場新的惡戰。263、神州在線發行低價上網卡。老牌ISP「世紀脈搏」網率先推出了「夜間免費上網、白天計時封頂」 的全新計費模式,TOM.COM推行「TOM網游神」的「ISP超市接入門戶」平台。2002年7月15日,搜孤聯合有電信背景的「國研科技」進軍上網接入市場。到了2002年12月,信息產業部一口氣吊銷了國內26家ISP (互聯網接入商)的牌照,其中包括長城科技、華能技術開發、國信尋呼、中唱音樂網台等一批著名公司。
由於ISP市場疲軟和競爭壓力,接入市場又開始了第二輪新的競爭,戰場從價格轉移到了內容和服務上。目前電信運營商們正重拾AOL的「ISP+ICP」經營模式,但諷刺的是,長期的壟斷性經營,造成了中國電信與網路市場重硬輕軟的不平衡狀態。從競爭的角度講,中國的一級干線建設所能承擔的基本運力水平(無論是傳輸還是交換)都已經達到了國際一流水平;但是中國電信企業目前在經營模式、服務內容、服務水平方面與國外電信運營商存在相當的差距。不管是「互聯星空」、長寬夢網、中國網通的「九州在線」,還是新浪熱線、搜狐在線,其「ISP+ICP」經營模式基本相同,在內容方面,吸收「移動夢網」特點的「互聯星空」和長寬夢網似乎更有潛力。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作為兩家最大寬頻運營商,其接人優勢是顯而易見的,誰將是這場角逐中的老大顯然沒有懸念。
中國電信開始壟斷IAP市場後,眾多非電信運營商的ISP開始收縮轉型。他們趁手裡還有接入資源,找好合作夥伴,「概念制勝」,「吸引眼球」,經營好一塊市場,即使成不了中國的AOL,也許會成為中國的MSN或者EarthLink(這兩個公司是北美僅次於AOL的ISP)。大多數網路服務公司走向了專業化發展的道路,紛紛向兼營ICP轉化,從過去單純的精品信息到搜索引擎、虛擬主機、免費郵件/個人主頁、網路廣告、網路門戶,希望藉此實現重新定位和商業服務模式的轉型。例如,Sohu、Yahoo中文等專門從事網路搜索引擎; 四通利方、ChinaByte等從事信息服務; 中網通過系統集成養活接入服務。許多兼營ISP圍繞網站進行信息發布和廣告轟炸, 之後趕上了全球性的互聯網投資熱潮,成功實現了行業轉型。
二,ISP公司歷史
1,瀛海威: 1995年5月,張樹新創辦瀛海威,1997年2月,瀛海威全國大網(非INTERNET標准)開通,成為中國最早和最大的民營ISP/ICP。標志中國互聯網真正走向民間。當年丁磊,張朝陽都混跡其中。1997年郵電投資70個億的169全國多媒體通信網啟動,開始提供INTERNET標準的接人服務。網易、四通利方論壇(新浪的前身)、chinabyte和搜狐崛起,系列沖擊使瀛海威出現大虧損,1998年張樹新辭職。2004年11月瀛海威宣布倒閉。只留下扼腕嘆息的紀念網站:www.oihw.com。可以說網路基礎設施瓶頸和政策環境是美國在線和贏海威不同命運的根本原因。瀛海威最初是做AOL模式的ISP和ICP捆綁的事,但ISP的投入大,回報慢,當年網民還沒成市場規模,而電信運營商由於其背景而天然具有做ISP的強項:資金和政策支持。在電信的沖擊下瀛海威沒能完成轉型。中國互聯網商業化里程碑式的一代先鋒轟然倒下。
2,東方網景: http://www.east.net/。東方網景公司長期堅持做Internet免費上網培訓、輔導客戶使用。2001年,東方網景早已停掉了ISP接入服務,轉向了ICP和電子商務以及更高層次的ASP服務;
3,世紀互聯: ;世紀互聯網」 在1 996年第三季度推出「世紀方舟」 和「世紀互聯網卡」 ,1 997 年又正式推出「永動郵箱」 、「萬用羅盤」兩個產品,率先提出了「E—maiI地址永久保留」 、「機時自動轉移」 和「個人郵件智能處理」 等新的服務項目, 向廣大網路用戶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信息服務。世紀互聯網」 利用國家人事部支持的背景,開發「人力金網」 ,提供人才測評服務:北京英特信息網路中心與國家旅遊局合作,開通了「中國旅遊全球傳真式電話預訂系統」 ,建立了「英特中國」旅遊預訂網路, 又與中國建設銀行聯合發行「中國建行英特龍卡」 ,抓住商用客戶,深入旅遊市場;但後來,一直擅長「渡人」上網的世紀互聯網,將自己最熟悉的ISP業務出賣給了脈搏網,1998年,世紀脈搏力推免費上網。2002年,收買了世紀互聯的ISP業務的脈搏網倒閉。
4,中國在線: 深圳訊業集團從1 996年5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籌建「中華金網」(China 0n line)多媒體信息增值服務網路。至1 997年初, 已建立營運點54個,可漫遊的有22個。他們先後與有關單位和部門合作,在全國已開通的城市裡同步推廣26個專項信息、服務系統,如「網上景山學校」 、「中關村商情」 、「企業電子高效業務拓展」 、「電子報刊檢索」等。此外,還有12家全國性的行業信息服務網也准備在「中華金網」上運行。
5,中網: www.netchina.com.cn 中網公司於1995年由萬平國創立,投入巨資的中網信息公司為吸引用戶而實行了靈活多樣的計費方式,如對個人用戶推出300元/月,而不計使用時間的較低價位。另外, 考慮到國內用戶使用Email電子郵件較多,故推出了低價位而實用的「親朋好友」計劃, 即單一使用Emall除開戶費200元外,每月僅需80元,這對特定用戶群很有吸引力。1997年中網公司全線投資產品研發,成為我國首批通過認證的八家網路安全廠家之一。
6,上海在線:1996年9月22日,上海熱線(www.online.sh.cn)作為正式開通試運行,標志著中國第一個城域網,作為上海信息港主體工程的上海公共信息網正式建成,成為大型的綜合信息內容提供商。它曾領時代之先,創下一個神話,但終因後勁不足,發展模式不清楚,最後悄然落選。
7,國聯: 「國聯在線」是國內首家提供lnternet商業服務的全國范圍的股份制信息網路公司。1996年9月,它向社會推出了「萬維網卡系列服務項目」 ,具體分為銀卡、金卡、鑽石卡三大系列,無初裝費,只有一個固定的序列號,其消費方式猶如電話磁卡,個人只要在大商場的電腦櫃台、大飯店的服務台購買磁卡即可上網
8,實華開: 網吧: 1996年11月15日,實華開公司在北京首都體育館旁邊開設了實華開網路咖啡屋,這是中國第一家網路咖啡屋。
9,263首都在線: 1998年2月,263在ISP的一片混沌中成立,最早提出用戶以主叫計費的方式上網的概念。主叫計費其實質是先用後交錢,顯得非常方便。263集團就以此確立了其在這個行業里的地位。
10,國中網: 由新華社香港分社駐港公司投資控股的lSP企業—— 中國國際網路傳訊有限公司(ClC),建立了「國中網」 。該公司於1 9 9 7年制定計劃,在2000年底前,完成以衛星通信網為骨幹, 向中外客戶提供一個覆蓋中國、聯通世界的會員制商業信息服務網。目前,它已在國內多個主要城市籌備,並將陸續在全國50多個城市開設網站。「國中網」利用與國外主要新聞機構的合作關系, 為用戶提供國內外多種經濟、金融、商業和科技信息, 同時從Internet上選擇最新動態的經濟新聞提供給用戶。
11,「瑞得在線」 開發了網上英漢全自動翻譯軟體,贈送入網用戶,方便上網用戶瀏覽Internet上的英文信息,
12,「信海科技」 開發了EmaiI到尋呼機、FAX到手機的增值業務。
13, 「宏基興業」 參與創辦「桃李天下」遠程教育網
14, AOL也有中國公司,那就是它在去年收購下的聯想FM365,但自從AOL收購下後,FM365已經有近一年沒有任何聲息了,雖然人數從當初的250人裁減到目前的20來人,但來自FM365內部人士的消息是,FM365其實一直在醞釀AOL中國版,但內部一直在為以何種方式推出AOL中國版而爭論,來自美國的領導堅持稱要全部拷貝美國AOL的格式,但是,在電信監管的中國格局下,想要輕易地推出自己的接入號碼談何容易,即使能打通關系擁有自己的接入號碼,以FM365目前的蕭條人氣,短時間內將內容再次做大很難。
三,養家糊口的水電工
從眼球轉向盈利的時代。IDC模式: Exos模式
自2000年,NASDAQ暴跌和.com泡沫破滅後,ISP企業在嚴峻的競爭環境中追求穩定的盈利。許多ISP把IDC(Intemet Data Center, 互聯網數據中心)作為了新的業務轉型榜樣。
IDC公司:北京電信(電報局等)、聯通、吉通、網通、世紀互聯、首創、第一線、盈動、清華萬博、首信、263網路集團、飛華等。在中國IDC市場上真正具有成熟實力的IDC仍是屈指可數,大部分IDC還只能稱作為「Single IDC 」。
早期做ISP+ICP的網路公司在向NSP、ASP轉型的時候,世紀互聯、首創網路都是比較成功的。借著COM的熱潮和電子商務的熱潮.它們創立了國際通行的Internet數據中心(IDC)並在此基礎上向大企業提供數據外包服務,並向用戶提供整機租用、伺服器託管等服務,使IDC—度形成了IT投資的熱點。
電信公司也被教會,中國電信也將自己旗下剝離出去的與IDC有關的三產收攏回來管理;電信運營商型(如網通、聯通、中國電信),中國電信及其各省市數據局、中國網通、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擁有行業優勢和IDC較雄厚的資源,其優勢是網路基礎資源、政策許可和規模,但缺乏IDC的運營經驗和IDC專業服務能力。他們既提供帶寬批發服務,也提供主機託管服務,商業定位不清,管理體制落後。在帶寬方面以網路元素批發為主,在IDC服務方面以Co-Location為主。 因此,其他IDC公司在業務上要避免同他們有交叉和競爭,相互應該是一個緊密的合作關系。中國本土原有的ISP公司轉型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在投資上他們尋找是風險投資,在資源上他們與電信部門有良好的關系。因此,在各省市的本地市場上,相互之間的業務存在著一定的競爭。
互聯網服務商型(世紀互聯,263網路集團、上海熱線等),擁有一定的本地互聯網用戶資源,有的是電信三產公司,有的與本地電信有良好的合作與利益關系,擅長搞定本地電信關系,只會做本地業務,沒有管理全國運營的經驗,全國業務很難開展。
系統集成型(如依託於CERNet的清華萬博,北京中關村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等),技術實力強,可以不斷更新技術,受產業政策與發展局勢左右,IDC服務尚不能全面鋪開。
外資公司類,國際大型IDC公司,(如,ExodUS、PSInet等),由於全球化的業務發展,他們需要進入亞洲和中國市場,有良好的商業模
另外,第三支力量是香港的房地產商,新宏基包括香港的電信(PCW )。港台資金類,香港房地產公司,如iLink、iadvantage、Diyixiar一等,
但目前國內許多IDC都是參照美國Exos的模式來發展。Exos是全球IDC行業的龍頭老大,提出的理念是將基礎設施建成世界一流的,開始很成功,但由於納斯達克股價的下跌,整個行業進入低潮,Exos股價也從上百美元下跌至幾十、甚至幾塊錢。
也許,水電工的最終生存之道是成為軍火供應商(ASP)。
四,IDC公司歷史
中國網通:2000年l 0月,網通的高速寬頻網CNCnet一旦開始投入正式運營,北京、上海、深圳和廣州等地的網通數據中心,也將同時啟動IDC業務。
中國聯通:中國聯通利用自己的骨幹網經營IDC業務。
中國吉通:中國吉通利用吉通擁有的金橋網發展IDC業務。
第二章,軍火供應商的火拚
第三章,織夢者的生存之戰
內容或電子商務業者(Content or E-Commerce)
剛開始的時候瀛海威實際上走的是AOL的「接入+內容」 的路線,但是當時人數的匱乏導致了瀛海威的失敗,而拱手把地位相讓給了三大門戶,達三個免費的雅虎式的門戶網站為推動中國網民的增長作出了重大貢獻。發展到今天,門戶絡廣告的極端豐富化,在網路廣告領域繼續保持飛躍式的增長的可能性不大,增長的空間已經轉移向了以簡訊.圖片鈴聲下載為代表的電信增值服務領域,推出「在線服務」 無疑能夠很好地與電信結合起來。搜孤CEO張朝陽認為,類似於AOL的「在線服務」模式必將是現在單一的接入問站和門戶網站發展的未來。接入服務與內容的結合肯定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也將是下一競爭熱點。因為ISP與ICP的結合一方面可以為網站帶來接入方面的一些收入,解決掉網路大免費時代光能靠廣告來收入的棒梏;其次還可以內容進行增值化,利用接入方面的收入來提供給網民更優質的內容,對網民的親和力也就更深;再次,還可以與各種電信增值服務結合起來,當門戶們全面成為為新一代的電信增值服務商的時候.也就是門戶的各種資源結熟的果實瓜熟蒂落的時候了。
第三篇: 江險湖深:2003- 2007 -
急功近利與不擇手段
實際上,在2000年互聯網最低潮期,互聯網創業者都把偉大理想放在了次要位置,而把生存放在了首位。SP行業的誕生,為盈利無望的網站帶來了一線生機。2003年,三大門戶網站都通過SP業務實現了盈利。但也從這一年開始,中國互聯網進入了「搶錢」年代,最初的道德底線以及遠大理想都被拋至腦後。當時互聯網依然沒有多少涉黃和欺騙的內容,但在SP業務大發橫財後,幾乎所有網站都拋開了所有顧慮,開始利用各種手段誘騙手機用戶注冊。通過SP和互聯網結合,可以賺大錢,賺快錢,甚至可以稀里糊塗賺錢。這樣的神話也令更多不擇手段的投機者涌至互聯網。從2003年開始,互聯網就出現了大量流量聯盟、簡訊聯盟,各種作弊方式以及流氓軟體產業鏈也從此浮出水面。SP拯救了三大門戶網站,等於拯救了整個中國互聯網,意義重大。但另一方面,SP敗壞了互聯網精神和原則,至今在毒害創新的社會基礎。
❾ 網路延伸器如何使用
網路延伸器分類
網線網路延伸器,雙絞線網路延伸器,vga線延伸器等
網線延伸器,300-700米 100M
雙絞線 1.5km-12kM 速度 10-100m
雙絞線網路延伸器主要有:VDSL SDSL SHDSL
目前許多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產品,價格也只比交換機稍貴一點,5埠的還不到600元,網路延伸器能夠突破傳統乙太網傳輸距離100米以內的限制,可以將10BASE-TX的雙絞線電信號延長到350米甚至更長。它將網路的傳輸距離的極限從銅線的100米擴展到數百米以上,可簡便地實現集線器、交換機、伺服器、終端機與遠距離終端機之間的互連。該設備使用一個上聯口實現與區域網的連接,下聯口則用於連接遠程計算機(一般上聯口400米,下聯口350米),連接方式與普通交換機非常相似。
網路延伸器是採用自主產權的LRE ( Long- Reacher Ethernet) 長線乙太網驅動技術,與 IEEE 802.3 標准一致,提供了前導碼的生成、對稱和幅度補償。對信號進行重定時,以使電纜引起的信號抖動不會在多個網段上積累。它偵測到不完整的數據包或沖突,並產生一個堵塞信號以加強這個偵測。最後,分離那些有問題的埠 (jabbering) 以使網路正常工作。傳送埠具數字預修正功能,它對雙絞線電纜內在固有的信號強度衰減進行補償。每段雙絞線網段最長為305米;連接完整性功能用來確認網段另一端的網卡或延長器已正常工作。產品級聯可以採用直通或交叉電纜。埠五提供上連埠,允許直通電纜的使用。每個埠都有LED ,鏈路建立時常亮、埠活動時閃爍,電源上電綠色常亮、紅色顯示在共享乙太網絡上碰撞發生。
該設備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減小整機的功耗,所採用的應用晶元具備低功耗、適應環境溫度能力強的特點,因此全都採用無風扇設計, 充分保證了其在高溫環境下的工作能力,低噪音,更適於小區和SOHO環境的應用。在北方地區,無風扇設計還可以有效的起到防塵、防沙的作用。極大地滿足了用戶各種環境下高可靠、高性能的網路傳輸。
你把對應的線插上然後看燈亮否就好了!
❿ 什麼是互聯網延伸服務 可不可以在O2O模式里運用謝謝
在你需要服務的任何節點提供全方位的任何服務,在後服務時代,還有什麼服務不能往前一步呢?
後服務,即是在現代服務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擴展了服務的外延,也為創造需求階段,是將市場上過剩的產能和資本配置到更細分、更長尾的市場空間中去的過程。在你需要服務的任何節點提供全方位的任何服務,在後服務時代,還有什麼服務不能往前一步呢?
回憶一下,多少次,你曾穿梭在人潮擁擠的醫
院中,掛號、排隊、檢查,再排長長的隊進行專家會診,終於輪到你時,會診時間結束了。於是,第二天一大早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流程。筋疲力盡的你疾病診斷完
畢,拿著醫生開的葯單,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取葯的葯房,此時還要繼續排隊取葯,整整一天下來,身心俱疲的你發誓,此生再不去這該死的醫院。
這一典型的傳統醫療服務場景,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有的甚至深惡痛絕。但是,隨著後服務時代的到來,這一切都已在改變或即將改變。
銀行的白金卡的高端醫療資源服務,自不必說;
網上掛號、在線疾病咨詢診斷以及遠程會診、電子處方、遠程治療康復、健康管理等等一系列服務已浮出水面,雲醫院、丁香園、春雨醫生、華康全景、掌上葯店等等機構通過各種模式切入到醫療環節。
最近,騰訊微信已和全國主要大中城市合作及地方平台資源聯合推出城市服務,這其中就包括了公安、交管等方面的政務服務和醫療、繳費等方面的生活服務,讓普通百姓也開始可以享受後服務的便利和價值了。
更有甚者如阿里,單就葯房方面,已將葯房服務納入到了「未來醫院」計劃中,逐漸推出醫葯就近配送、慢性病定期送葯等服務。未來,線下葯房與天貓醫葯館相互打通,用戶線上下單後,線下葯房可就近配送,所有醫葯零售企業均可加入該計劃。
在你需要服務的任何節點提供全方位的任何服務,這就是傳統醫療行業的後服務市場。
堅冰如醫療者,也開始破冰了!還有什麼服務不能往前一步呢?
後服務到底是什麼?
後服務,簡單理解就是互聯網+現代服務。
一般來講,後服務歷經三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是簡單服務,就是企業滿足基本需求的
服務;第二階段為現代服務,服務業利用現代技術和創新,發現潛在的未被滿足的需求;第三階段為後服務,即是在現代服務的基礎上利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擴展
了服務的外延,也為創造需求階段,是將市場上過剩的產能和資本配置到更細分、更長尾的市場空間中去的過程。
無論是傳統的手機、iPad、超級本,還是智能手錶、谷歌眼鏡、特斯拉、機器人,
這些智能硬體的麥克風、攝像頭、感測器、定位功能等,都已經成為了人類「觸覺」的延伸。因此,在購物、出行、用餐、娛樂、工作時,我們習慣性使用這些設
備,正是這種「習慣」,使得更深層次的、更人性、更黏性、更具情懷的後服務成為可能。
更重要的是,這些「習慣」後的「技術」打破了這些服務的要素,在人、機、時、地、
付等最重要的五個影響和決定的互聯網品牌建設的重要方面形成重組和結構化,使得能極大程度上整合了現有社會閑散資源、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市場效率、極大程度
上改善了消費體驗,從而使得這種「習慣」和「技術」後的商業在模式上進行了重組和重整,成為最具競爭力的最具市場化的可持續的後服務產業鏈。
隱藏在後服務下的「哆瑞咪發嗦」
當你拿著手機在地鐵上,糟糕的信號時時讓你對著離線頁面時,這時候突然彈出幾篇美文,既打發了時間,植入文章的出版商又獲得了生意,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當你失落的看著呆板而了無生氣的房間時,突然尚品宅配說可以根據你的喜好私人定製,這時的你,豈不歡欣雀躍?
當臉萌、魔漫、彈幕等文化橫掃90後時,輕松、搞笑、娛樂輕易而舉贏得文化傳媒市場,帶來全民狂歡。
當……
越來越多的內容迷惑了我們的雙眼,是時候靜下心來,看看後服務時代都有哪些特點?以及如何應對和發力?
1、 場景化消費蔚然成蔭
以場景來觸發消費者的購物慾,是場景消費的典型特徵。
具體來說,就是以情景為背景,以服務為舞台,以商品為道具,通過環境、氛圍的營造,使消費者在購買過程中口、耳、眼、鼻、心同時感受到「情感共振」式的體驗,通過情景來打動消費者的購買慾望,激發消費的共鳴。
舉個例子,在運動場景中,除了運動本身,還有很多其他場景,例如中場休息、觀眾吶
喊、受傷替換等,可挖掘的場景很多。其中,阿爾山礦泉水鎖定的是中場休息的場景,打造出「環保手寫瓶」。在集體運動中,往往很難找回運動場邊自己喝過的那
瓶水,只能重新再開一瓶,造成浪費。阿爾山在原有瓶貼的基礎上,增加刮刮卡的特殊油墨圖層,消費者在瓶身上留下自己的專屬標志,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增加了
互動的空間及參與的樂趣。
因此,後服務時代場景消費的特點,要求企業在產品設計的時候,一定要基於消費者具體、特定和鮮活的場景,並挖掘消費場景中的痛點,然後給消費者一種真實感、參與感和信賴感。
2、C2B反向定製大打出手
C2B反向定製,就是消費者按照自己的需求決定產品、定製產品。
後服務時代,消費者的聲音越來越強,未來價值鏈和需求鏈的推動力來自於消費者而不是廠家,有人預測,定製化將會是未來商業模式的主流。在C2B模式中,企業可以實時了解消費者需求,可以按照需求進行規模采購或生產,按需定製也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庫存和相應的成本。
C2B的要求是個性化需求、多品種、小批量、快速反應、以及平台化協作。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模式也是對企業產品及服務能力創新的一種考驗。
海爾張瑞敏狠推家電定製模式,天貓家裝C2B產品也正在上線,麥當勞正在美國加州南部市場測試「漢堡定製」,小米的大紅大紫正是印證了後服務時代「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本質。
3、跨界生態圈,服務快人一步
跨界混合,是近些年已經炒熟了的一個概念,BAT三巨頭利用跨界武器攻池掠地,有些上市公司跟風相隨。同樣是跨界,有的成功了,而有的卻失敗了。
由此可見,跨界,不是簡單的商業行為,而是企業競爭與戰略跨越的大智慧,它是從企業的戰略規劃制定,到長期充分的市場跟蹤,再到產品(技術、服務等多層面)的開發儲備,到市場行為的系統化以及動態的自我完善機制。
跨界不是單純的一分為二的經營行為,必須在兩個領域中找到共通點,找到跨界的橋梁。
4、服務娛樂化是趨勢
後服務時代服務娛樂化趨勢是隨著消費主體變化而發生的。80、90後作為未來的消
費主體,他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意識已經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重消費體驗、重參與感、重個性化、差異化,心靈與情感上的極大滿足是促使他們消費的強大動力。惡
搞、八卦、吐槽的娛樂精神是他們快樂的源泉。
如今,服務即娛樂被奉為新一代企業的信條。一旦抓住消費者的注意力,企業就可以增
加「娛樂內容」和「娛樂要素」來使產品更加有吸引力,可口可樂的昵瓶裝、可口可樂歌詞瓶,都是利用年輕人一代娛樂心裡,在產品包裝上增加了額外的增值服
務,並通過微博大V定向投放,其互動化、參與性以及傳播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後服務時代,企業該怎麼玩?
千變萬變,事物的本質不變。
一直專注於服務業和互聯網品牌營銷的錦坤品牌研究院多年的研究成果告訴我們,服務產品化、產品用戶化、用戶粉絲化、粉絲部落化是產品思維、用戶思維以及社群思維的深刻闡釋。此外,還要建立媒體思維的盈利模式,統合以上,才是後服務時代企業致勝的關鍵。
1、產品思維是根基
後服務時代,任何服務都是產品,好的產品(服務)需要有獨特個性,設計要極致、使
用要有體驗感、用戶對產品(服務)要有移情性。服務的設計需要在滿足消費者預期的基礎上,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因此,重體驗非常重要。利用服務的有形展示
策略,將無形的服務充分地讓消費者感知,並鼓勵消費者積極參與服務過程,增強消費體驗和對服務的真實感知。
若有帥哥、美女開酷炫的Mini Cooper車,佩戴谷歌眼鏡,在開門的第一瞬間記錄下消費者驚喜的表情,並製作成Video送給消費者,製造一路尖叫,那麼這種服務帶給消費者的強烈滿足感以及獨特的體驗,成為用戶移情的重要基點。
2、羊毛出在豬身上,讓狗買單
這種讓第三方付費的模式是典型的媒體思維。
我們都知道,傳統媒體盈利方式主要是把內容賣給廣大讀者受眾,並從各個企業中獲得廣告收入。後服務時代,企業也要建立這種盈利思維。
2014年是打車軟體燒錢大戰的元年,滴滴、快的、大黃蜂等打車軟體一頭扎進了搶
補貼、搶乘客、搶用戶體驗的戰爭中。所謂「惡性競爭,必有所圖」,其終極目的就是為了培養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是用支付寶還是微信支付又或者是其他?不得
不說,燒錢買的就是移動支付的將來,支付方式背後還有金融等方面的深刻目的。
說遠一點兒,當未來真正能夠實現車聯網及物聯網的時候,車輛歷史信息提供商除了與
主機廠、二手車公司等合作提供評估監測信息外,還可以與醫院系統合作。如果一輛車發生事故,通過車聯網、物聯網就可判斷出該車的受損情況,進而對車主身體
受損狀況進行預判,通過物聯網迅速把事故信息傳送給醫院,醫院就可第一時間安排救治方案。
3、聚合社群是明天
所謂社群思維就是去中心化思維,它是會員營銷、粉絲經濟的高級演進形式,去中心化是其主要特徵。
此外,社群營銷的起點和基石是「共同的價值取向」,拋卻這個,社群思維是不成立的。後服務時代的社群思維就是如何深度聚合黏性用戶,使他們始終保持較高的滿意度、忠誠度以及推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