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2000年
⑴ 誰在2000年提出互聯網的概念
中國知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提出互聯網的概念。
「互聯回網+」是答兩化融合的升級版,將互聯網作為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核心特徵,提取出來,並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全面融合。這其中關鍵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正因為此,「互聯網+」被認為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演進。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
⑵ 2000年發生的互聯網事件
歷史書從來都不是真實的,這個觀點在成年之後越來越強烈。你所閱讀到的歷史記載和文字,都帶有立場和猜測,如果經歷了那些歷史的人死亡之後,歷史就更變得面目全非了。即便是回憶,如果有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你會發現當時一起經歷的人,對細節的描述都大相徑庭。我的前同事寫過一本書描述互聯網的歷史《沸騰15年》,我讀了幾章下來,發現書中的描述和我的記憶很難匹配,是我的記憶錯了?還是書中的情節根本沒有發生過?永遠無法得知。人類記憶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總在臆造過去的輝煌。
《互聯網20年》這個徵文,作為那些經歷過互聯網開始的人來說, 就是一個很好的回憶經歷. 通過文字,將那段即使放在人類歷史上也是精彩紛呈的時間再現給後來者閱讀。當我決定開始寫這篇的文章的時候,我重讀了我在2000年為chinabyte寫過的一些互聯網專欄。當時那些對互聯網的報道和預言,對比現在的結果,我啞然失笑,現在看起來荒謬的想法,放在2000年那個時候,那個場景,被寫出來卻正常不過。所以這篇文章,就是在提醒我們,今天就是明天的歷史!人類永遠沒有辦法去預知未來。
數據
《透視ICQ的喧嘩》 寫於2000-08-09
「在1998年底,中國的即時交談開始藉助中文語言的特性在中國崛起,OICQ、PICQ開始爭奪這個市場,OICQ、PICQ幾乎以純模仿的方式和漢語的特點,快速地發展著,在這場戰斗中,
幾乎沒有創意的展現,憑借伺服器的穩定和宣傳的攻勢,Oicq獲得了9百萬的用戶數,贏得了第一場戰斗的勝利。到了2000年,隨著美國在線AOL買下ICQ以後推出的99a、99B版本,一直到目前的2000a版本,ICQ開始專注全球市場,推出了更為強大的全球性即時交流軟體。談到這里,我們不能不談到剛剛推薦的網易殺手鐧----「口對口」軟體,這其實是國外的odigo的ICQ軟體和網易的OEM產品。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個軟體使用了新的概念來爭奪用戶,首先這個軟體兼容目前ICQ的最新版本,也就是在不開ICQ的同時可以接受和發送給ICQ用戶消息。」
2013年OICQ財報摘要 2014-04
「2013年第四季度,騰訊(前OICQ)總收入為169.7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40%。從全年來看,騰訊2013年總收入為604.37億元,同比增長38%。微信和WeChat合並月活躍帳戶數達到3.55億 ,比上年同期增長121%。」
⑶ 2000年的互聯網寒冬是怎麼引起的有誰知道,請指教
泡沫經濟破滅
大多數網站燒錢賺點擊量
造成網戰繁榮的假象後續資金沒專有到位
導致宣傳力度大減點擊屬量驟減
沒事閑的學雅虎學美國在線的都傻眼了
大批網戰倒閉或者被並購其中不閥一些在網友眼中牛逼哄哄的網站
有幸倖存下來的經過地獄般的磨煉成為中國互聯網天堂里的牛逼人物
⑷ 中國互聯網從2000年到2015年,為什麼發展這么快
人口紅利(巨抄大國內市場)
2.工業襲化水平低(對比歐洲)
3.消費水平上升(淘寶崛起)
4.智能手機的普及(移動互聯網時代)
5.起步低,愛COPY(BAT)不才主觀臆測一下
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阿里巴巴趁此東風順勢而為做大,淘寶的崛起很大部分與實體經濟下滑不無關系,
BAT 三家公司為後來的互聯網高速發展提供了很好地人才基礎.
2007年iPhone 的出現極大地教育了市場和培養了一系列衍生互聯網產而接下來,因為國內房地產政策收緊使得原本貧乏的投資渠道變得更加狹窄.所以大量原本做vc的,原本做地產的,原本賣餃子的etc 都去做vc了
再加上近年來gov發現原本的投資拉動經濟不管用了,而且之前的多年高通貨膨脹洗劫了大多數老百姓的錢包,消費也是拉動不了.於是祭出一招'萬眾創業'.
總結就是,人才和市場基礎有了,沒錢的想跳出階級固化的圈子有錢的想找新的金礦.而gov也想抱著這個稻草.
⑸ 為什麼2000年是互聯網的冬天
2000年IT業網站的訪問量日漸減少,電子商務越來越難開展,IT人就像一隻流浪的狗,IT人紛紛卷鋪蓋回家,IT業紛紛倒閉,如果說2000年末或許只是互聯網的冬天,2001年卻是整個IT業的冬天!
⑹ 中國的互聯網是哪一年開始發展的
中國互聯網從1994年正式接入國際網路,應當說從94年開始發展的。
⑺ 為什麼說2000年是互聯網的冬天
出現了來一些網路公司泡沫般源消失。針對微軟壟斷司法程序。還有好像什麼網易在美國上市就貶值,叫做流血上市。
站在今天來看,沒人會感覺網路公司不夠用。windows 2000是個人計算機的里程碑。第一個32位系統。網易黃不黃幾乎無關緊要。
⑻ 2000年的美國互聯網泡沫具體是怎麼回事
的確互聯網發展太快、太神奇、也太刺激,超出了人類理解的范疇,於是使用「泡沫」一詞來形容,自然最安全、最恰當。但是,互聯網本身似乎蘊含著無窮盡的內涵,遠遠超過了我們目前的最大膽的估計和預見。因此,看互聯網,左看右看都不一樣,每過一段時間就會有新發現。同樣,對於互聯網泡沫,我們的觀點也必須跟著時間變化而變化。人的思維也需要時不時調整速度與頻率,盡管它是世界上惰性最大的東西。靜態地、一成不變地看互聯網必然成笑話,有時甚至需要不斷否定自己。比如,一年前,我對互聯網泡沫一說十分贊同,半年前,變成了半信半疑,而今我則越發堅定地認為:互聯網不是簡單的泡沫。雖然互聯網領域跌盪起伏,一波一波,頗有泡沫的嫌疑。
1720年,英國南海公司和法國密西西比公司利用證券市場,哄抬股價,進行金融詐騙,導致股市暴跌,造成千百萬人破產。情景如同氣泡的吹脹和破滅,史稱「南海泡沫(Economic Bubbles)。「泡沫經濟」(Bubb le Economy)由此得名。而後這種過度投機和泡沫破滅,或者「狂熱投機-恐慌拋售-市場崩潰」的金融戲劇,層出不窮。自從亞洲金融危機後,「泡沫」一詞成了時髦,與「互聯網」結合後,更上層樓。
泡沫的形成自然是狂熱和過度投機的結果。泡沫程度超過特定限度,出現了失控狀態,就會出現爆破。互聯網中泡沫的成分是肯定的,問題的關鍵就是這種泡沫是否合理,是否良性,是否會到爆破的一刻。我們必須明白,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核心不是技術,甚至不是資金,而是用戶。如果說互聯網是泡沫,那麼泡沫破滅之時,必然就是用戶撤離之際,也就是投資者撤離之際。可是事實上是如何呢?
我們天天可以聽到人們對互聯網的抱怨,比如資費、速度、內容、時間等等。但是我們看到的是:我們很少看到一個人上了網,會因為各種不滿而決定不再上網,永遠不回頭;我們也很少看到,一個人用上E-mail,會說這東西成本高,從此再也不發E-mail。實際上,只要一個人上了網,基本上就粘上下不來了。網路的應用也是用了就離不開。而且也不可能有一天會發生許多用戶撤離互聯網的事情,因為互聯網有一種引力和魅力是我們現在難以說清的。免費的電子郵件,搜尋引擎,新聞內容,即時下載軟體,各類信息,以及新興的電子商務等等,都不可能在現實世界中得到類似的體驗。因此網路創造的許多價值(無形和有形的)是物理世界無法替代的,而且即使有替代,也是超值的。否則不足以解釋目前互聯網對人們的吸引。畢竟,每個人都不是被強迫上網的。更關鍵的是,互聯網上的一切都在快速改善,服務越來越好,使用起來越便利,內容越來越充實,新鮮事物更目不暇接,引力和魅力自然會進一步增強。而新網民入網的速度絲毫沒有放慢,用戶組成了互聯網泡沫最堅固的內容。只要用戶持續增多,互聯網泡沫就不可能迅速破滅。
許多人最擔心的還是投資。擔心互聯網會以一種燃燒的速度耗盡投資者的金錢。但是我們放開眼光來看,資本市場是一個內循環系統,而不是一個個孤立的黑洞,流入互聯網的投資必然體現在消費上,化出去的錢還會通過各種途徑流回資本市場。而且互聯網投資以散戶為主,是一種聚沙成塔的力量,使得資金來源更加穩固。而且,目前互聯網行業的業績在改善,公司的經營狀況在改善,總體趨勢沒有辜負投資者。當然,資本的流動是有選擇性的,多流入互聯網,必然少流入其他行業。好在資本市場的流向是由注意力和市場發展來支配的,目前全球投資焦點,除了互聯網,還有誰與爭鋒?最熱鬧、最瘋狂的市場除了互聯網市場,還舍我取誰?不錯,投資者都在對一個夢想投資,但還有什麼夢想比互聯網更大更真實?
當然互聯網目前體現為是一種摧毀性的力量,就象加速的新陳代謝一樣,必然有一批批跟不上潮流的企業倒下,而有一批批更為壯觀的新手沖上。從單個企業看、從局部看,的確可以感受到劇烈的泡沫泛起和破滅,但是從全局來說,必然是不斷增長。這種趨勢才是理解互聯網本質的關鍵。
網景被購並了,微軟化了數十億的冤枉錢,Wired也寄人籬下……這些悲慘的故事似乎是泡沫破滅的最佳明證。但實際上,只要沖上互聯網的風頭浪尖,最慘的失敗者也比落伍的勝利者獲益更多。網景最終售價是100億美元,想想看如果不是互聯網,而只是一個瀏覽器產品,能賣出如此高價錢嗎?網景的創始人們哪一個不腰包鼓鼓?。而微軟如果沒有這么多的「浪費」,今天很可能就沒有生存餘地?更甭說5000億美元的市值。互聯網一夜暴富的神話必然會越來越多,但是隨著參賽選手越來越多,暴富的集中度和程度會被進一步均衡化。一些股票會劇烈波動,價格會大幅下滑,但互聯網總體市場價值的走勢必然會隨著用戶的急增而激增。
與其擔憂互聯網泡沫,不如勇往直前,與其懷疑互聯網的真實,不如堅信不疑。因為在這場革命中,唯一的勝機就是趕上風頭浪尖,雖然風險難度都有極大,但懷疑、詛咒、墨守的人,必將一無所獲。
因為互聯網不僅僅是一項技術,也不僅僅是一項應用,甚至不僅僅是一次技術變革,而是一場真切的技術革命,它對應的將是一種全新的文明,一個全新的世界。
⑼ 2000年後成立的最成功的互聯網企業是哪個
迅雷
⑽ 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1、在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5年目標: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4、在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工程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5、在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6、在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7、在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讓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9、在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10、在2001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11、在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12、在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10)互聯網2000年擴展閱讀
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四大階段
1、學術牽引期。指的是互聯網從美國引入中國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國政府科研單位歷經數年的努力,推動互聯網從信息檢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業化探索。
2、探索成長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眾對互聯網的認知度和接受度,穩步成長。在這一期間,我國最早一批互聯網公司相繼成立,熱情高漲,一路高歌,不畏互聯網泡沫期帶來的考驗,努力探索互聯網的商業模式。
3、快速發展期。該階段成熟的互聯網商業模式已經建立,「內容為王」的時代慢慢過去,開始轉向「關系為王」的web2.0。互聯網的角色關系也開始轉變,內容的締造者不再只是網站,個體用戶也可以參與其中,逐步通過內容來拓展自己的關系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SNS時代。
4、成熟繁榮期。該階段正是我們目前經歷的成熟互聯網階段。從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動互聯網的爆發,移動應用與消息流型社交網路並存,真正體現了互聯網的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