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加誰
Ⅰ 互聯網+誰提出的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總理八提「互聯網」,首提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點燃了神州大地、華夏兒女「互聯網+」創新創業激情,即將在貴陽召開的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就是展示「互聯網+」魔法的一個奇妙舞台。「互聯網+」不僅深刻影響經濟社會生活,更意味著思維方式的全新變革。
(1)互聯網加誰擴展閱讀:
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指出,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要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路、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葯、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互聯網+提出的背景與思路,有點類似美國的工業互聯網理念。」 北京大學博士、高級工程師、超圖軟體先進技術實驗室主任黃騫補充道,「互聯網+」是希望用國內相對優質與國際領先的互聯網力量去加速國內相對落後的製造業的效率、品質、創新、合作與營銷能力的升級,以信息流帶動物質流,也會與一帶一路整體戰略相結合,推展整體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Ⅱ 中國的互聯網是誰引進來的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內瓦時間4點11分,北京時間11點11分,由當時任高能物理所ALEPH組(ALEPH是在西歐核子中心高能電子對撞機LEP上進行高能物理實驗的一個國際合作組,我國科學家參加了ALEPH組,高能物理所是該國際合作組的成員單位。)組長的吳為民,從北京發給ALEPH的領導——位於瑞士日內瓦西歐核子中心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電子郵件(E-mail)是中國第一封國際電子郵件。[1]
1989年8月,中國科學院承擔了國家計委立項的「中關村教育與科研示範網路」(NCFC)——中國科技網(CSTNET)前身的建設
1989年, 中國開始建設互聯網 --- 5年目標 --- 國家級四大骨幹網路聯網
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會上,美方提出把中國納入互聯網路的合作計劃
1994年4月,NCFC率先與美國NSFNET直接互聯,實現了中國與Internet全功能網路連接,標志著我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的誕生。中國科技網成為中國最早的國際互聯網路
1994年, 中國第一個全國性 TCP/IP 互聯網---CERNET示範網 工程 建成,並於同年先後建成
1994年, 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 中國科學技術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
1994年, 中國終於獲准加入互聯網並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國聯網工作
1995 年,張樹新創立首家互聯網服務供應商--瀛海威--老百姓進入互聯網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國首次搭建IPV6 試驗床
2000年, 中國三大門戶網站搜狐、新浪、網易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聯網地區試驗網在北京建成驗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聯網的春天已經來臨
2003年, 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 項目開始實施
Ⅲ 互聯網加什麼意思
「互聯網+」是創新2.0下的互聯網發展的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形態。「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的進一步實踐成果,推動經濟形態不斷地發生演變,從而帶動社會經濟實體的生命力,為改革、創新、發展提供廣闊的網路平台。[1]
通俗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但這並不是簡單的兩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術以及互聯網平台,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融合,創造新的發展生態。它代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於經濟、社會各域之中,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
Ⅳ 互聯網加及應用有哪些
互聯網
網際網路
學習、工作以及生活方式,甚至影響著整個社會進程。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數量突破5億,達到5.13億,全年新增網民5580萬。互聯網普及率較上年底提升4個百分點,達到38.3%。
網路經濟得到快速增長。根據iResearch統計,2011年網路經濟市場規模突破2300億元,到2013年將達到5400億元。在細分市場結構中,2011年移動互聯網和網路廣告的佔比均有小幅提升,電子商務的佔比仍維持著40%以上的佔比。其中,移動互聯網市場的增長,主要源於傳統電商企業快速拓展移動業務以及移動支付的快速推進;電子商務市場穩定態勢的保持,主要源於網路購物和旅行預訂市場的持續增長;廣告主網路廣告投放比重持續增加,助推整體網路廣告市場保持穩定上揚態勢;而網路游戲市場,由於網游用戶付費市場接近飽和,網路游戲市場規模增長逐步趨向平緩。
在互聯網產業及中國經濟發展向好的預期下,互聯網企業再現上市潮。2010年以來,中國互聯網公司頻頻赴海外上市,其中以美國IPO居多,這批上市公司佔到了美國IPO公司總數的1/4強,成為2000年北京新浪互聯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北京搜狐互聯網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廣州網易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等網路公司上市後的第二波集體上市浪潮。與上一波相同的是,這批上市網路企業市盈率普遍偏高。2011年5月,4隻中國網路股先後上市,但後市表現讓人失望。人人網雖首日大漲30%,但第二天就走跌,第5個交易日跌破每股14美元的發行價。而網秦天下首日即破發,最終以近20%的跌幅結束當天交易。
專業人士稱,許多美國投資者只是沖著中國的經濟增長,根本不了解公司基本面,其追捧中有明顯的投機成分。此外,各種中國企業所謂的業績造假、違規操作消息不絕於耳,這導致中國概念股遭遇到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第二次互聯網泡沫為之不遠。在互聯網繁榮的外表下,實則暗潮洶涌。在此背景下,互聯網企業更應該密切關注行業發展動態,抓住機遇,抵禦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