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雲計算簡介

雲計算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巨變。雲計算的出專現並非偶然,早在上世紀屬60年代,麥卡錫就提出了把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像水和電一樣的公用事業提供給用戶的理念,這成為雲計算思想的起源。在20世紀80年代網格計算、90年代公用計算,21世紀初虛擬化技術、SOA、SaaS應用的支撐下,雲計算作為一種新興的資源使用和交付模式逐漸為學界和產業界所認知。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評價雲計算為「信息時代商業模式上的創新」。

⑵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概念是什麼

一、數據中心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路,用來在Internet網路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它不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它與之配套的設備,還包含冗餘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

二、而雲計算是什麼?一般說來,它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IT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那麼雲計算的定義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按需。雲計算提供商是根據用戶需求,按需提供計算資源的,另外就是雲計算架構具有很大的彈性,和擴展性,因為所有的實際物理資源都被虛擬化(抽象化),可配置和可管理。
雲計算技術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計算、分布式數據存儲等。基於雲計算架構,可以實現高並發處理系統來處理海量請求,也可以搭建存儲海量數據的雲存儲系統,也可以搭建分布式計算系統來對數據進行挖掘。生活化一點,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搜索引擎、網路視頻、電子商務、電子郵件、地圖導航等都屬於雲計算的范疇。

⑶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融合哪些新技術

雲計算數據中心本質上由雲計算平台和雲計算服務構成。雲計算服務包括通過各種通信手段提供給用戶的應用、軟體、工具以及計算資源服務等;雲計算平台包括用來支撐這些服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運營的軟硬體平台。通過雲計算平台將一個或多個數據中心的軟硬體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分層的虛擬計算資源池,並提供可動態調配和平滑擴展的計算、存儲和網路通信能力,用以支撐雲計算服務的實現。

雲計算服務是雲計算中心的外在實現,包括互聯網(Internet)、應用軟體(SaaS)、系統平台(PaaS)和計算資源(IaaS)等服務,其特點是無需前期投資、按需租用服務、獲取方式簡單以及使用安全可靠等,可以滿足不同規模的用戶根據需要動態地擴展其服務內容。
雲計算平台是雲計算中心的內部支撐,處於雲計算技術體系的核心。它以數據為中心,以虛擬化和調度技術為手段,通過建立物理的、可縮放的、可調配的、可綁定的計算資源池,整合分布在網路上的伺服器集群、存儲群等,結合可動態分配和平滑擴展資源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種應用數據服務。
點贊吧

⑷ 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這三個詞之間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作者:XDCPlus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1814158/answer/197093338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一、數據中心是全球協作的特定設備網路,用來在Internet網路基礎設施上傳遞、加速、展示、計算、存儲數據信息。它不僅包括計算機系統和其它與之配套的設備,還包含冗餘的數據通信連接、環境控制設備、監控設備以及各種安全裝置。

二、而雲計算是什麼?一般說來,它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IT服務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那麼雲計算的定義中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詞:按需。雲計算提供商是根據用戶需求,按需提供計算資源的,另外就是雲計算架構具有很大的彈性,和擴展性,因為所有的實際物理資源都被虛擬化(抽象化),可配置和可管理。
雲計算技術包括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計算、分布式數據存儲等。基於雲計算架構,可以實現高並發處理系統來處理海量請求,也可以搭建存儲海量數據的雲存儲系統,也可以搭建分布式計算系統來對數據進行挖掘。生活化一點,包括我們所熟知的搜索引擎、網路視頻、電子商務、電子郵件、地圖導航等都屬於雲計算的范疇。

三、大數據是什麼?在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及肯尼斯·庫克耶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提出: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捷徑,而採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
那麼究竟多大的數據算是大數據,這個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IBM提出了大數據的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這也是目前大家比較公認的大數據的特徵。
這個5V的特點,反映了大數據數據量大、產生的速度快且多樣,同時大數據具有低價值密度的特點,同時大數據也可能會夾雜一些干擾,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因此需要一些技術手段能夠快速處理海量數據,並且能夠從大數據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
大數據從何而來?
移動互聯網的大數據主要來自四個方面:
(1)內容數據。Web2.0時代以後,每個人都成為了媒體,都在網路上生產內容,包括文字、圖片、視頻等等。
(2)電商數據。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線上交易量已經占據整個零售業交易的大部分。每一筆交易都包含了買家、賣家以及商品背後的整條價值鏈條的信息。
(3)社交數據。隨著移動社交成為最主要的社交方式,社交不僅僅只有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作用,社交數據中包括了人的喜好、生活軌跡、消費能力、價值取向等各種重要的用戶畫像信息。
(4)物聯網數據。各行各業都出現了物聯網的需求和解決方案,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巨量的監測數據。
那麼如此之多的數據,包含著很多有價值的信息,這些信息並不是以直觀的形式呈現出來的,需要有辦法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無論是計算、存儲還是通信,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雲計算的相關技術就是對巨量數據的計算、存儲和通信的解決方案。

但有一點不變的是,不管雲計算怎樣去變化,必然需要依託數據中心實現落地。可以說,數
據中心是雲計算的根,雲計算是數據中心「葉子」,雲計算通過「光合作用」促進數據中心的發展,
而數據中心得壯大又為雲計算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兩者起到相互依存,互相促進的作用。

關於大數據和雲計算的概念區別,我們總結一下:大數據說的是一種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背景下的應用場景,各種應用產生的巨量數據,需要處理和分析,挖掘有價值的信息;雲計算說的是一種技術解決方案,就是利用這種技術可以解決計算、存儲、資料庫等一系列IT基礎設施的按需構建的需求。兩者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東西。
大數據與雲計算的關系
那麼上面說了大數據和雲計算的區別,兩者之間又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大數據是雲計算非常重要的應用場景,而雲計算則為大數據的處理和數據挖掘都提供了最佳的技術解決方案。

⑸ 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需融合哪些技術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構成

雲計算數據中心本質上由雲計算平台和雲計算服務構成。雲計算服務包括通過各種通信手段提供給用戶的應用、軟體、工具以及計算資源服務等;雲計算
平台包括用來支撐這些服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運營的軟硬體平台。通過雲計算平台將一個或多個數據中心的軟硬體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分層的虛擬計算資源池,並提
供可動態調配和平滑擴展的計算、存儲和網路通信能力,用以支撐雲計算服務的實現。

雲計算平台是雲計算中心的內部支撐,處於雲計算技術體系的核心。它以數據為中心,以虛擬化和調度技術為手段,通過建立物理的、可縮放的、可調配
的、可綁定的計算資源池,整合分布在網路上的伺服器集群、存儲群等,結合可動態分配和平滑擴展資源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種應用數據服務。

2、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實施過程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實施不是一個簡單的軟硬體集成項目,在實施之前需要謹慎評估和整體規劃,充分考慮雲計算數據中心的管理模式,並將未來的運營模式納入到整體規劃中,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雲計算平台作用。

結合對雲計算中心用戶需求的調研和國外的實施經驗,目前雲計算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實施主要分為以下5個階段:

1)規劃階段:要將雲計算中心建設作為戰略問題來對待,管理高層要給予極大的重視和支持,並明確每一階段所要實現的目標,從業務創新和IT服務轉型的高度進行規劃和部署。

2)准備階段:根據本行業特性,充分了解用戶採用雲計算數據中心想要獲得的服務與應用需求,並對雲計算平台進行充分的評估,選擇合適的技術架構。同時充分考慮系統擴展和遷移的可操作性,保證基礎設施平台技術的連續性和核心業務的連續性。

3)實施階段:資源虛擬化是雲計算中心的基礎,通過構建支持異構平台的虛擬化平台,可以滿足安全性、可靠性、擴展性和靈活性等各方面的服務要求。

4)深化階段:在實現平台架構虛擬化的基礎上,還要實現各種資源調度和分配的自動化,為全面管理和自助服務打好基礎。

5)應用和管理階段:雲計算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雲計算平台應能提供標準的API實現與現有應用兼容。所有的應用移植是漸進過程,雲計算基礎架構要很好的支撐核心應用,而並不僅僅是新增的需求。同時,雲計算平台建設是個閉環的過程,需要進行不斷地改進。

3、雲計算數據中心的關鍵技術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融合了很多新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的應用領域涉及伺服器、存儲、網路、應用和桌面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虛擬化技術從不同角度解決不同的系統性能問題。

伺服器虛擬化對伺服器資源進行快速劃分和動態部署,從而降低了系統的復雜度,消除了設備無序蔓延,並達到減少運營成本、提高資產利用率的目的。

存儲虛擬化將存儲資源集中到一個大容量的資源池並進行統一管理,實現無需中斷應用即可改變存儲系統和數據遷移,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動態適應能力。

網路虛擬化通過將一個物理網路節點虛擬成多個節點以及將多台交換機整合成一台虛擬的交換機來增加連接數量並降低網路復雜度,實現網路的容量優化

應用虛擬化通過將資源動態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來幫助改進服務交付能力,並提高了應用的可用性和性能。

雲計算數據中心基於上述虛擬化技術實現了跨越IT架構的全系統虛擬化,對所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配和監控,在無需擴展重要物理資源的前提下,
簡單而有效地將大量分散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物理資源整合成單一的大型虛擬資源,並使其能長時間高效運行,從而能源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2)彈性伸縮和動態調配

彈性伸縮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考慮。縱向伸縮性是指在同一個邏輯單元內增加資源來提高處理能力,如:在現有伺服器上增加CPU或在現有的RAID/SAN存儲中增加硬碟等;橫向伸縮性是指增加更多邏輯單元的資源,並整合成如同一個單元在工作。

動態調配是根據需求的變化,對計算資源自動地進行分配和管理,實現高度「彈性」的縮放和優化使用,而使用者不介入具體操作流程。

3)高效、可靠的數據傳輸交換和事件處理

數據傳輸交換和事件處理系統是雲計算中心的消息和數據傳輸交換樞紐,不能僅採用組播協議來追求速度,也不能僅採用TCP來追求可靠性,而需要結
合多種協議的優勢,有效控制分布在網路上的眾多組件之間的數據流向,保證數據通道的暢通性、信息交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為了滿足系統應用的多樣性和
業務實時性要求,設計中也要考慮點對點、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等多種連接方式。

⑹ 機房和雲計算數據中心一樣嗎有什麼不同

首先,對外提供的服務不同。早期的數據中心,包括現在運行的很多數據中心,基本都採用的是託管型服務。即伺服器、網路、存儲等設備都由客戶自行購買安裝和維護,數據中心僅提供機房的帶寬接入、供電和空調系統等服務。客戶按照使用時間向數據中心支付一定數量的費用,費用主要包括電力、帶寬、機櫃等使用租金,這樣數據中心省去了很多維護設備的麻煩,就做「包租公」就可以大把賺錢。實際上,因為客戶的需求多種多樣,需要購入各種各樣的設備來滿足,數據中心沒有精力,也沒有技術積累去完成這些事情,所以就將「包租公」的工作做好,也可以活的很好。而雲數據中心無需客戶自行購買設備,數據中心不僅提供管理服務,也向客戶提供計算和存儲環境,同時還可能提供IT咨詢服務。雲數據中心中託管的不再是客戶的設備,是計算和帶寬能力。數據中心通過雲計算技術將各種設備的資源虛擬出來,並可以量化,這樣按照可量化的數據向客戶提供服務。
其次,收費模式不同。傳統數據中心一般按照月或者年收費,計算的標准就是機櫃數量,帶寬大小,用電量這些數據,這些數據是粗放型的,統計不夠精確,往往造成很多資源的浪費。比如一個客戶租下十個機櫃,但實際上只用了五個,另外五個可以要日後慢慢上線,但必須要提前支付這十個機櫃的費用,讓客戶多花了不少錢。而雲數據中心就不同,甚至可以按照小時或者分鍾收費,而客戶使用的就是計算、帶寬和存儲數據,就像家裡用的燃氣費,只要不開啟煤氣灶,也不會花費燃氣費,燃氣表只有在打開燃氣灶的時候才開始走,精確度量,雲數據中心就是按照這樣的模式來收費的,客戶用了多少計算和帶寬資源,就收多少費用,這個費用可以精確到分鍾,為客戶節省了開支,這樣又有哪些客戶能不喜歡呢。
第三,運行效率不同。傳統數據中心是典型的土豪,鋪張浪費現象頻現,數據中心內部到處都有閑置的資源,未被充分利用起來。就算是核心網路設備,即使沒有壞,因為帶寬和埠密度等達不到數據中心業務發展需求了,好好的設備就會被淘汰下來,基本是三年就淘汰,非常浪費。雲數據中心則不同,就算是性能低的設備也沒有關系,可以將各種資源虛擬出來,俗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雖然每個性能低的設備發揮的作用有限,但可以將很多個這樣的設備集中起來,就能發揮巨大效能。再強的一個將軍也抵不過十萬士兵,雲計算就是可以將這些資源虛擬出來,形成合力的一種技術,所以數據中心擁有了它,就可以減少老舊設備的淘汰速度,將所有資源充分利用起來,為數據中心節約了很多購買新設備的資金,運行效率也高。
第四,服務部署速度不同。傳統數據中心要向客戶提供服務,都是提前建設好數據中心,然後對外出租,尋找目標客戶。如果大型客戶主動找上門來,現有的數據中心又不滿足,那就不好辦了,因為新建或者擴容數據中心至少要以年為交付周期,建設周期會很長,這樣很可能客戶等不及,轉而找其它能滿足的數據中心了,這樣潛在的大客戶就可能丟掉了。可如果提前建設好大規模的數據中心環境,坐等大客戶上門,如果不來就要自己負擔數據中心運行的各種費用,讓數據中心空跑可不是什麼好事兒,不僅賺不到錢還往裡搭錢。雲數據中心按需進行建設,採用定製化的交付,按照客戶的需求,模塊化交付。通過雲計算等技術將物理資源虛擬出來,看能否滿足,如果不滿足就通過模塊化方式擴建,一般幾天,或者幾周就可以完成搭建,這樣大大加快了服務的提供速度。
最後,使用費用不同。傳統數據中心,客戶要購買各種自己需要的設備,並自己管理和維護,客戶要聘用大量的技術人員,這樣設備購買費用和後期維護費用都很高(不差錢的例外),增加企業成本,尤其是中小型企業根本沒有能力去支付這些費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而雲數據中心則不同,客戶不需要購買任何設備,只需要購買各種資源就可以,不用擔心設備老化,不必關心設備如何去運行,網路如何搭建,只關注自己的應用如何部署和使用就可以了,這樣讓客戶將精力放到發展自身業務上來。而雲數據中心由於具備大量的專業技術人員,可以對眾多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並將這些費用計算到客戶購買的服務中來,即便如此,客戶購買資源的支付還是要比以往降低很多,而數據中心因為資源得到了充分利用,也可以節省費用支付。這樣兩者都從中獲得了好處,所以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雲計算都給它們帶來了好處,這樣的數據中心不火都不行了。
有了雲,數據中心做出了改變;有了雲,數據中心與客戶實現了雙贏;有了雲,數據中心的確變得不同。

⑺ 雲計算數據中心建設需融合哪些技術

1、雲計算數據中心的構成

雲計算數據中心本質上由雲計算平台和雲計算服務構成。雲計算服務包括通過各種通信手段提供給用戶的應用、軟體、工具以及計算資源服務等;雲計算

平台包括用來支撐這些服務的安全可靠和高效運營的軟硬體平台。通過雲計算平台將一個或多個數據中心的軟硬體整合起來,形成一種分層的虛擬計算資源池,並提

供可動態調配和平滑擴展的計算、存儲和網路通信能力,用以支撐雲計算服務的實現。

雲計算平台是雲計算中心的內部支撐,處於雲計算技術體系的核心。它以數據為中心,以虛擬化和調度技術為手段,通過建立物理的、可縮放的、可調配

的、可綁定的計算資源池,整合分布在網路上的伺服器集群、存儲群等,結合可動態分配和平滑擴展資源的能力,提供安全可靠的各種應用數據服務。

2、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實施過程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實施不是一個簡單的軟硬體集成項目,在實施之前需要謹慎評估和整體規劃,充分考慮雲計算數據中心的管理模式,並將未來的運營模式納入到整體規劃中,這樣才可以充分發揮雲計算平台作用。

結合對雲計算中心用戶需求的調研和國外的實施經驗,目前雲計算數據中心基礎架構實施主要分為以下5個階段:

1)規劃階段:要將雲計算中心建設作為戰略問題來對待,管理高層要給予極大的重視和支持,並明確每一階段所要實現的目標,從業務創新和IT服務轉型的高度進行規劃和部署。

2)准備階段:根據本行業特性,充分了解用戶採用雲計算數據中心想要獲得的服務與應用需求,並對雲計算平台進行充分的評估,選擇合適的技術架構。同時充分考慮系統擴展和遷移的可操作性,保證基礎設施平台技術的連續性和核心業務的連續性。

3)實施階段:資源虛擬化是雲計算中心的基礎,通過構建支持異構平台的虛擬化平台,可以滿足安全性、可靠性、擴展性和靈活性等各方面的服務要求。

4)深化階段:在實現平台架構虛擬化的基礎上,還要實現各種資源調度和分配的自動化,為全面管理和自助服務打好基礎。

5)應用和管理階段:雲計算的基本特徵是開放性,雲計算平台應能提供標準的API實現與現有應用兼容。所有的應用移植是漸進過程,雲計算基礎架構要很好的支撐核心應用,而並不僅僅是新增的需求。同時,雲計算平台建設是個閉環的過程,需要進行不斷地改進。

3、雲計算數據中心的關鍵技術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融合了很多新的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虛擬化技術

虛擬化技術的應用領域涉及伺服器、存儲、網路、應用和桌面等多個方面,不同類型的虛擬化技術從不同角度解決不同的系統性能問題。

伺服器虛擬化對伺服器資源進行快速劃分和動態部署,從而降低了系統的復雜度,消除了設備無序蔓延,並達到減少運營成本、提高資產利用率的目的。

存儲虛擬化將存儲資源集中到一個大容量的資源池並進行統一管理,實現無需中斷應用即可改變存儲系統和數據遷移,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動態適應能力。

網路虛擬化通過將一個物理網路節點虛擬成多個節點以及將多台交換機整合成一台虛擬的交換機來增加連接數量並降低網路復雜度,實現網路的容量優化。

應用虛擬化通過將資源動態分配到最需要的地方來幫助改進服務交付能力,並提高了應用的可用性和性能。

雲計算數據中心基於上述虛擬化技術實現了跨越IT架構的全系統虛擬化,對所有資源進行統一管理、調配和監控,在無需擴展重要物理資源的前提下,

簡單而有效地將大量分散的、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的物理資源整合成單一的大型虛擬資源,並使其能長時間高效運行,從而能源效率和資源利用率達到最大化。

2)彈性伸縮和動態調配

彈性伸縮可以從縱向和橫向兩個方面考慮。縱向伸縮性是指在同一個邏輯單元內增加資源來提高處理能力,如:在現有伺服器上增加CPU或在現有的RAID/SAN存儲中增加硬碟等;橫向伸縮性是指增加更多邏輯單元的資源,並整合成如同一個單元在工作。

動態調配是根據需求的變化,對計算資源自動地進行分配和管理,實現高度「彈性」的縮放和優化使用,而使用者不介入具體操作流程。

3)高效、可靠的數據傳輸交換和事件處理

數據傳輸交換和事件處理系統是雲計算中心的消息和數據傳輸交換樞紐,不能僅採用組播協議來追求速度,也不能僅採用TCP來追求可靠性,而需要結

合多種協議的優勢,有效控制分布在網路上的眾多組件之間的數據流向,保證數據通道的暢通性、信息交換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同時,為了滿足系統應用的多樣性和

業務實時性要求,設計中也要考慮點對點、點對多點、多點對多點等多種連接方式。

⑻ 雲計算數據中心的介紹

雲計算(英語:Cloud Computing),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體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典型的雲計算提供商往往提供通用的網路業務應用,可以通過瀏覽器等軟體或者其他Web服務來訪問,而軟體和數據都存儲在伺服器上。雲計算服務通常提供通用的通過瀏覽器訪問的在線商業應用,軟體和數據可存儲在數據中心。 狹義雲計算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資源;廣義雲計算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和軟體、互聯網相關,也可是其他服務。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作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