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業創業什麼好

說起2016創業項目,很多人都會說互聯網創業。為什麼了?國家號召,社會需要!互聯網創業是最容易騰飛的地方,很多人說互聯網創業泡沫太多,倒下了一批又一批的「概念哥」。現在那個行業的創業不是競爭激烈?而每個新型互聯網企業的崛起,都將伴隨著巨大的成功。互聯網創業就是這樣:不積弱,只做強!如果說互聯網創業最受歡迎的項目,大家肯定想到的會是「互聯網+農業」。
互聯網農業是指將互聯網技術與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環節結合,實現農業發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的農業發展方式。

❷ 「互聯網+農業」到底有哪些具體方向

一、「互聯網+」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影響深遠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為農業現代化積聚了豐厚的物質條件和技術基礎。然而,千百年來一家一戶的小農生產從業人員數仍然占我國農業人數80%以上,並且在短時間內很難改變,這嚴重阻礙了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互聯網+」開創了大眾參與的「眾籌」模式,對於我國農業現代化影響深遠。一方面,「互聯網+」促進專業化分工、提高組織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正成為打破小農經濟制約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枷鎖的利器;另一方面,「互聯網+」通過便利化、實時化、感知化、物聯化、智能化等手段,為農地確權、農技推廣、農村金融、農村管理等提供精確、動態、科學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正成為現代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新引擎。「互聯網+農業」是一種革命性的產業模式創新,必將開啟我國小農經濟千年未有之大變局。

「互聯網+」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智能農業實現農業生產全過程的信息感知、智能決策、自動控制和精準管理,農業生產要素的配置更加合理化、農業從業者的服務更有針對性、農業生產經營的管理更加科學化,是今後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特徵和基本方向。「互聯網+」集成智能農業技術體系與農村信息服務體系,助力智能農業和農村信息服務大提升。

「互聯網+」助力國內外兩個市場與兩種資源大統籌。「互聯網+」基於開放數據、開放介面和開放平台,構建了一種「生態協同式」的產業創新,對於消除我國農產品市場流通所面臨的國內外雙重壓力,統籌我國農產品國內外兩大市場、兩種資源,提高農業競爭力,提供了一整套創造性的解決方案。

「互聯網+」助力農業農村「六次產業」大融合。「互聯網+」以農村一二三產業之間的融合滲透和交叉重組為路徑,加速推動農業產業鏈延伸、農業多功能開發、農業門類范圍拓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為打造城鄉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六次產業」新業態,提供信息網路支撐環境。

「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以「互聯網+」為代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農民增收、突破資源環境瓶頸的農業科技發展提供新環境,使農業科技日益成為加快農業現代化的決定力量。基於「互聯網+」的「生態協同式」農業科技推廣服務平台,將農業科研人才、技術推廣人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有機結合起來,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互聯網+」助力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大發展。「互聯網+」具有打破信息不對稱、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公共服務成本等優勢,「互聯網+農業」能夠低成本地把城市公共服務輻射到廣大農村地區,能夠提供跨城鄉區域的創新服務,為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構築新平台。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

如何持續、穩健地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需要對「互聯網+農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挑戰保持清醒認識、高度關注和審慎思考。

(一)「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選擇挑戰

「互聯網+農業」是藉助現代科技進步實現傳統產業升級的全新命題,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推動現代農業建設的重要手段,蘊含著重大的戰略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

然而,在缺少頂層設計的情況下,「互聯網+農業」一哄而上、各自為政的局面無法避免,非常容易形成片面性、局部性的發展態勢,不利於「互聯網+農業」的整體推進、協調發展,「互聯網+農業」對經濟社會的影響將大大折扣。

因此,亟需制定我國「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規劃,從戰略高度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形成統一謀劃、穩步實施的推進格局,將「互聯網+農業」打造為能夠切實推動國家經濟社會持續、高效、穩定發展的新引擎。

(二)「互聯網+農業」發展基礎設施的挑戰

「互聯網+」是一次重大的技術革命創新,必然將經歷新興產業的興起和新基礎設施的廣泛安裝、各行各業應用的蓬勃發展兩個階段。「互聯網+農業」亦將不能跨越信息基礎設施在農業農村領域大范圍普及的階段。

然而,就目前來講,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農村仍有5萬多個行政村沒有通寬頻,擁有計算機的農民家庭比例不足30%,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只有27.5%,還有70%以上的農民沒有利用互聯網。另外,農業數據資源的利用效率低、數據分割嚴重,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大多停留在試驗示範階段,信息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任務異常艱巨。農業農村信息基礎設施薄弱,對「互聯網+農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巨大的挑戰。

(三)「互聯網+」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的挑戰

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迅猛,已經實現了與金融、電商等業務的跨界融合。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正處於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

然而,農業是一個龐大的傳統產業,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農業問題千絲萬縷,錯綜復雜。如何利用「互聯網+」串起農業現代化的鏈條,將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滲透到農產品生產銷售、農村綜合信息服務、農業政務管理等各環節,亟需制定一套具體的、可操作的實施方案,推動「互聯網+農業」高效發展。

三、政策建議

(一)頂層設計,盡快制定國家「互聯網+農業」發展戰略

我國應明確「互聯網+農業」發展的戰略地位,盡快開展針對「互聯網+農業」的戰略性研究。從國家層面,搞好「互聯網+農業」頂層設計,研究制定「互聯網+農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出台「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指導「互聯網+農業」產業發展和應用示範,防止信息孤島,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共同開發與利用,制定「互聯網+農業」技術發展路線圖,實現基礎領域和關鍵技術突破,加快推進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創新;加強「互聯網+農業」立法,推動農業數據開放、人才培養等,為「互聯網+農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二)優先布局,推動落實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藉助「寬頻中國」戰略實施方案,加快推進落實農村地區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重點解決寬頻村村通問題,加快研發和推廣適合農民特徵的低成本智能終端,加強各類涉農信息資源的深度開發,完善農村信息化業務平台和服務中心,提高綜合網路信息服務水平;同時建立國家農業大數據研究與應用中心,覆蓋農業大數據採集、加工、存儲、處理、分析等全信息鏈,面向國內外推廣基於「互聯網+」的農業大數據應用服務。

(三)超前謀劃,設計啟動「互聯網+農業」十大行動計劃

1、「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促進智能農業升級行動,實現農業生產過程的精準智能管理,有效提高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重點突破農業感測器、北斗衛星農業應用、農業精準作業、農業智能機器人、全自動智能化植物工廠等前沿和重大關鍵技術;建立農業物聯網智慧系統,在大田種植、設施園藝、畜禽養殖、水產養殖等領域廣泛應用;開展面向作物主產區域、主要糧食作物的長勢監測、遙感測產與估產、重大災害監測預警等農業生產智能決策支持服務。

2、「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六次產業」發展行動,助力農業延伸產業鏈、打造供應鏈、形成全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業和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集中打造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產業鏈,積極推動農產品生產、流通、加工、儲運、銷售、服務等環節的互聯網化;構建「六次產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助力休閑農業和一村一品快速發展,提升農業的生態價值、休閑價值和文化價值。

3、「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村「雙創」行動,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激發農村經濟活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

積極落實科技特派員和農技推廣員農村科技創業行動,創新信息化條件下的農村科技創業環境;加快推動國家農業科技服務雲平台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通道,提高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搭建農村科技創業綜合信息服務平台,引導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資源、科技知識等現代科技要素向農村流動。

4、「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走出去行動,加強農業國家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我國農業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落實「一帶一路」國家發展戰略。

進一步推動「大湄公河次區域農業信息網路」項目,建立GMS各國農業信息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中國-東盟、中國-紐西蘭等自貿區優勢,發揮我與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和歐盟有關國家雙邊農業磋商機制,積極建設跨境農產品電子商務平台,打造具有國際品牌的特色優質農產品;面向在亞洲、非洲、南美洲有關國家建設農業技術交流服務平台,推動我國先進適用的農業生產技術和裝備等「走出去」;構建農業投資綜合信息服務平台,為農業對外投資企業提供市場、渠道、標准、制度等各種信息資料。

5、「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科技創新行動,促進農業科研大聯合、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自主創新能力,支撐我國現代農業發展。

積極推動農業科研信息化建設,助力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科研院所;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農業部門、科研院所及比爾·蓋茨基金會等跨國私營部門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跨國農業科研虛擬協作網路,實現農業科技創新的大聯盟、大協作,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構建農業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台,提高重大農業科研基礎設施、農業科研數據、農業科研人才等科研資源共享水平;構建農業科研大數據智能分析平台,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資源共建共享。

6、「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行動,破解「小農戶與大市場」對接難題,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實現農產品增值,促進農民增收。

鼓勵阿里巴巴、京東、騰訊等互聯網公司積極參與農產品電子商務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農產品冷鏈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網路化運營體系;積極推動中糧、中化等大型農業企業自建電子商務平台,推動農產品網上期貨交易、大宗農產品電子交易、糧食網上交易等;加快推進美麗鄉村、「一村一品」項目建設,實現優質、特色農產品網上交易以及農產品網路零售等。

7、「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行動,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為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提供人才支撐。

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教育培訓體系建設,構建基於「互聯網+」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虛擬網路教學環境,大力培育生產經營型、職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的新型職業農民;積極推動智慧農民雲平台建設,研發基於智能終端的在線課堂、互動課堂、認證考試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教育平台,實現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移動化、智能化。

8、「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行動,全面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網路化監管,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切實保障食品安全和消費安全。

積極落實《農業部關於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的意見》,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管控全程信息化,提高農產品監管水平;構建基於「互聯網+」的產品認證、產地准出等信息化管理平台,推動農業生產標准化建設;積極推動農產品風險評估預警,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應急處理能力建設。

9、「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農業生態建設行動,實現農業資源生態本底實時跟蹤與分析、智能決策與管理,實現「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治理農村污染,提高農業資源生態保護水平,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建立全國農業用水節水數據平台,智能控制農業用水的總量;建立全國農資產銷及施用跟蹤監測平台,智能控制化肥、農葯施用量;建立全國農業環境承載量評估系統、農業廢棄物監測系統,為農業循環經濟提供信息支撐和管理協同,有效解決農業農村畜禽污染處理問題、地膜回收問題、秸稈焚燒問題;建立農村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監測服務系統,提高農村生態環境質量。

10、「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

加快實施「互聯網+」助力智慧農村信息服務行動,實現文化、教育、衛生等公共稀缺資源的城鄉均等化,破解城鄉數字鴻溝難題。

❸ 目前互聯網+農業訂單 有哪些比較好的項目

比較好的就很多了,比如 現在的 農村淘寶 ,京東農村電商 都是主打 互聯網+農村電商的
所以好的項目,別人未必也會分享給你。
但是只要你把握這幾個思路,就有機會做出好的項目
1 用戶群,怎麼獲取用戶,互聯網思維叫流浪
2 產品 ,如果是主打農業的,那麼就要特色,優質,或者能量產的農產品
3 物流
4 平台 (網站,APP,小程序,群等)
怎麼是好的項目 ,只要能整合上面任意1-2點,做到極致都可以算好。

❹ 互聯網現代農業項目建設運營方案

生產方面
要深入推進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按照全系統、全要素全過程理念深入實施國家物聯網試驗示範工程,推廣適宜農業、方便農民的傻瓜技術裝備,經營方面加快電子商務,通過電子商務利益驅動機制,投入研發農村電子商務創新、統籌。推進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休閑觀光電子商務的協調發展,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和休閑觀光農業電子商務這是農業部具體的有實施計劃的重要方面。
管理方面
要抓緊農業大數據工程,建立數據互通共享機制,消除信息孤島,做到數據公開開放,挖掘大數據的價值。

服務方面
大力提升農業信息服務水平,加快推進信息入戶,擴大12316覆蓋范圍和使用用戶,豐富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培訓服務的內容。

接下來從農業部的網站和中國農業信息網為大家分享一些數據:
1、每日的點擊率是700萬到800萬人次,甚至於達到一千萬。它是覆蓋全世界158個國家,英日俄韓四種語言,這些為我們今後做宣傳服務。

2、農業部的網站較為權威,各個司局給農業部的網站提供一手信息,想要互動需出權利清單。農業部的網站是一個網站集群,是部省市縣農業網的網站集群,現在我們沉澱了516萬個關鍵詞,4.2萬個來源訪問渠道,總的數據量超過10T,我們的數據,能達到五秒鍾刷新一次。

3、12316是三省市聯動服務平台。目前平台已經覆蓋了98%的省市,各個省的實名制用戶都是百萬級,中央實名用戶是22.3萬,每天發送的彩信達三千多萬條,服務對象是各省平台上的70萬農計員,其中有5萬管理人員,這都是每天要提供的服務,目前中央平台已經匯聚13個省數據資源。

4、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和移動客戶端。移動客戶端是著力打造掌上農業部,現在已有十多個移動應用產品,它整體體系跟農業部網站是一樣的。

具體到農業電商方面,農業部已經做了以下的幾項工作:
1、出台指導文件。制定農業電子商務發展行動計劃,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的意見,明確農業部門促進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目標等。

2、培育示範典型。2015年示範基地,認定了電子商務企業12個,希望下次評選新農人也名列其中。

3、做好主體培訓。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和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希望可以與新農商學院有效對接,這個培訓連接合作社、有關企業以及新型主體開展。

4、開展縣域農業電子商務的地點工作,為電商發展提供規劃、咨詢、推廣和資源對接以及專家服務等。

5、電商服務試點。

6、建設中國農產品促銷平台,平台在這個月末上線試運行,到時會下發通知,而且完全是公益服務,為大家提供好平台。將出口和入口變成一個匯聚口,也是農產品品牌宣傳權威發布窗口。

7、成立全國農業信息化聯盟,建立政產學研溝通交流和協同工作機制,申請加入聯盟的單位是2500多家,加盟人數超過6萬人。

2016年將繼續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推進
1、組織千禧對接。根據農業部辦公廳《關於組織開展農業電子商務平台對接專項行動的通知》,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和電商平台對接的專項活動。

2、基於12316平台,進一步集中平台、聚集資源、集約服務、集群商務,開展升級建設探索新應用,目前正在抓試點,一張圖、一政通、一網通、一號通、一卡通等等。

3、繼續開展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工程以12316的服務基礎為依託。以鄉村、村級信息服務農業建設為著力點,現在有十個省市22個縣已經開展試點,提供公益服務、便民服務、電子商務和培訓體驗,在「十三五」期間覆蓋55.8萬個行政村。

4、落實互聯網+三農保險行動計劃,是農業部信息中心和中航安盟保險公司的一項戰略合作,推動政、保、銀、企、社、站六方大協作,同時通過兩站合一,兩元一體推進農業信息化和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融合發展。

5、推進農民創業創新系列行動計劃。繼續加強農業領域電子商務和網上平台建設,加強職業技能和創業能力培訓,進一步引導支持新農人創業創新。

❺ 「互聯網+」現代農業當前重點有哪些

要用現代物質條件裝備農業,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農業,用現代產業體系提升農業,用現代經營形式推進農業,用現代發展理念引領農業,用培養新型農民發展農業。

❻ 互聯網+農業有哪些應用

1、京東農牧結合自身AI技術,研發了一套適合豬場環境使用的現代化物聯網設備,比如智能攝像頭、喂豬機器人、巡檢機器人、伸縮式半限位豬欄等等,極大地解放了豬農。
2、網易作為跨界發展互聯網農業的帶領者,網易味央在過去七年中自創了一套全球第四代養殖模式,受到國內外專家的一致好評。而通過這種高科技、高福利養豬方式養出的豬肉,也得到了美食家和消費者的普遍好評。據公開報道,網易味央養豬場坐落在浙江安吉,整個豬場採用的是智能養殖方式,生活在豬場里蹲馬桶、聽音樂等豐富的場景。
3、騰訊公司宣布,籌備近兩年的「AI生態鵝廠」已在貴州貴安新區完成項目主體建設,預計於年內投產運行。因QQ企鵝形象,騰訊公司一直被外界冠以「鵝廠」之名。此次開辦真正的飼養鵝廠,騰訊表示,是其布局互聯網+農業、AI+農業、以及智慧零售的一次新嘗試。企鵝所需飼養條件較高,目前騰訊將先以貴州平壩灰鵝作為試點,未來或考慮引入天鵝和企鵝。
4、網路人工智慧正全面展開國民經濟產業層面的應用落地。利用人工智慧的方法,建立起以「氣候、土壤、農事、」等多位一體的農田標准化種植模型,通過遙感等工具,來精準的判定公眾次序、什麼地種什麼作物用什麼話費達到收成最大化,同時協同的還有及時發現病蟲害,並做到精準施葯。從而達到農民有效節省農葯支出、耕作產出提高、糧食農葯殘留降低等最終目的。

❼ 在農業方面的互聯網項目都有什麼

農業版o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