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
『壹』 農業農村部慶祝農民豐收節,大災之年豐收更值得慶祝嗎
中國農民豐收節成立於自2018年,該節日定為每年秋分,這同時也是國家層面為農民專門設立的節日,設立中國農民豐收節不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也提升了農民的幸福感和榮譽感。這也是農村改革中的一項重大成就。
『貳』 2020年重慶哪個區縣的GDP最高
隨著重慶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出爐,在中國城市GDP排行中,重慶以17707.1億元位列第4,超過廣州,引發了網友們的激烈討論。
在游品看來,GDP總量是對一個城市發展情況的體現,重慶上升到第4位,只能說重慶在進步,越來越好。但也不能因此來否認廣州的實力,畢竟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各地的情況都有差異。
你們覺得重慶2020年發展最好的區縣是哪個呢?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叄』 一縣一店是什麼項目
每個縣城開一個店
『肆』 誰有渝委發2006 18號文件謝謝!急需!
【來源:重慶日報】 為認真貫徹科學發展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三峽工程開發性移民方針和中央領導關於做好三峽庫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二屆九次全委會專題研究了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的若乾重大問題,並作出如下決定。
一、庫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
(一)庫區工作進入以移民搬遷為主向以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為主轉變的新階段,實現移民「穩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為重大而緊迫的任務。三峽移民工程實施以來,我市移民遷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移民搬遷安置任務已完成規劃總量的90%以上,庫區基礎設施明顯改善,經濟社會發展加快,城鄉面貌顯著變化,社會總體保持穩定。但必須清醒地看到,三峽庫區仍是全市產業發展最薄弱、就業矛盾最突出、基礎設施制約嚴重、生態環境脆弱、社會事業發展滯後、穩定壓力較大的區域。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產業空虛,移民就業率低,部分移民生計困難。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必須繼續弘揚三峽移民精神,千方百計做好工作,集中精力解決好產業發展和移民就業問題,促進移民在「搬得出」的基礎上實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抓住加快庫區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這個關鍵,努力建設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庫區。站在「十一五」發展新的起點上,我們要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戰略思想,充分認識做好三峽庫區移民工作是統籌城鄉之重、富民興渝之要,突出抓好加快產業發展、著力解決移民就業這個關鍵,持續推進庫區移民遷建、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和社會和諧穩定四大歷史性任務,使庫區發展跟上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步伐,成為我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二、工作目標及指導原則
(三)工作目標。未來5年,庫區發展要實現以下目標:
———產業發展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庫區優勢特色產業體系,每個區縣建起2-3個支撐性產業,庫區二、三產業增加值翻一番,地方財政收入翻一番以上。
———有就業能力的城鎮移民基本實現就業,農村移民富餘勞動力基本轉移就業,城鎮調查失業率年均降低1個百分點以上,城鄉移民年均收入增長8%以上。
———健全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移民技能素質普遍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教育的比例達到85%以上。
———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提升,長江幹流重慶段水質總體達到Ⅱ-Ⅲ類標准,森林覆蓋率達到40%以上。
———移民搬遷安置要確保2006年汛後實現156米水位蓄水,2008年底基本完成三峽移民搬遷任務。
———構建庫區和諧社會,建設平安庫區,維護社會穩定,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四)指導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庫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始終堅持做好移民工作與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在移民搬遷中更加註重經濟發展,以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移民安穩致富;堅持加快發展與改革開放相結合,著力為產業發展創造充滿活力的體制環境和對外開放環境;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相結合,在加強政府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的同時,更加註重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堅持統一部署與分類指導相結合,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區別政策,促進各區縣競相發展;堅持注重當前與著眼長遠相結合,在著力抓好產業發展和解決移民就業的同時,注重培育「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解決好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建設等事關長遠的問題,實現庫區可持續發展。
三、加快庫區產業發展
(五)科學規劃產業發展。因地制宜面向市場選擇產業項目,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完善「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在市級各項規劃中明確庫區相應產業發展內容。優化庫區產業布局,依託交通干線,發揮區域性中心城市、縣城、重點中心鎮的輻射帶動作用,以線串點,以點帶面,引導產業向特色園區集中,形成特色產業鏈、產業集群和產業基地。從主城區結構調整中退出且符合庫區產業發展方向和環保要求的項目,優先布局在有條件的庫區區縣。
(六)確定產業發展的主要任務。統籌庫區產業發展,堅持集約發展、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和安全發展,重點發展資源加工型、生態環保型和勞動密集型產業。
發展優勢特色工業。加快建設萬州鹽氣化工園區、長壽天然氣石油和精細化工基地、涪陵化肥基地。抓好綠色食品、特色農副產品、紡織服裝等加工工業。採用先進技術和清潔生產工藝,發展礦產資源深加工。
發展有優勢的建材工業和裝備製造業。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和深水港優勢,發展臨港工業。培育一批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重點工業企業。
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充分利用庫區豐富的動植物資源,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百萬工程」。重點發展優質柑橘、草食牲畜、優質糧油、榨菜、中葯材、蠶桑、筍竹、甘薯、無公害水產等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業區,推動規模化種養殖生產和經營,建成一批現代農業生產示範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實施移土培肥工程,改善庫區耕地質量。發展多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農村經紀人,推進農業服務社會化。
把旅遊業發展成為庫區支柱產業。構建長江三峽國際生態旅遊試驗區。打造一批精品旅遊景區(點),突出自然生態觀光、人文攬勝、休閑度假、農業觀光和民俗體驗等特色旅遊。提升旅遊文化品位,加強旅遊宣傳促銷,提高長江三峽國際旅遊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發展長江三峽遊船(艇)經濟。大力開發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完善旅遊基礎設施,暢通旅遊環線。引進外商獨資或控股旅行社。加強旅遊管理人才培訓。以旅遊業發展帶動庫區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等服務業發展。
提高商貿流通業水平。建設萬州、涪陵、開縣、奉節等區域性商貿中心。發展農產品、輕工產品等大中型批發市場和特色專業市場,拓展巫山、巫溪、石柱等省際邊貿市場。構建工業品下鄉進村和農產品出村進城雙向流通網路。把萬州、涪陵、長壽等建成區域性物流中心。
(七)分類指導區縣產業發展。各區縣要堅持從自身實際出發,有所為有所不為,因地制宜形成自身產業特色。鼓勵工業基礎較好的渝北、長壽、巴南、江津等區縣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鼓勵有資源優勢和加工基礎的萬州、涪陵、豐都、忠縣、開縣、雲陽、石柱等區縣發展礦產資源加工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工業發展基礎和條件較差的奉節、巫山、巫溪等縣要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第一經濟。武隆、奉節、巫山、巫溪等旅遊資源豐富的區縣要把旅遊業發展成為支柱產業。各區縣要有選擇地培育1-2個農業產業化主導產業。
(八)做好項目的儲備、審批和實施工作。圍繞重點產業發展和產業鏈建設,市和區縣都要建立項目庫,制定評價標准,分類確立重點儲備項目、重點扶持項目、重點推進項目和主城區企業向庫區擴散項目,加強協調,動態管理,跟蹤落實,扶優扶強。建立項目申報、審批快速通道。
(九)強化庫區招商引資。把發展開放型經濟作為庫區經濟發展的大戰略,以特惠政策、特殊背景、特定資源和特別感情,擴大產業招商引資規模。庫區15個區縣引進國內外資金5年達到500億元以上。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政府要加大庫區項目的推介力度。要創新招商形式,發揮市場中介組織、政府駐外機構在招商引資中的橋梁作用,採取專業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形式,努力擴大招商成效。鼓勵企業通過轉讓經營權、出讓股權、並購重組等方式吸引國內外投資。每年在庫區舉辦一次招商引資洽談會。建設誠信庫區,改進相關服務,優化投資環境。
(十)抓好能源和土地等要素供給。做好天然氣指標的爭取和銜接工作,優先保障庫區產業發展用氣。加強庫區重要礦產資源勘查。推進庫區重大水電、火電項目建設,完善電網建設,加快抽水蓄能電站、核電站等項目前期工作。在做好土地規劃、堅持節約用地的基礎上,對庫區產業及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用地要重點安排,予以保證。
(十一)改善產業發展的交通運輸條件。強化在建工程的施工組織和擬建項目的前期工作。庫區區縣高速公路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現縣與縣之間、邊界縣與市外至少有一條二級以上公路連通。完善庫區鐵路網路。建設沿江重點港區,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作用。完善萬州機場安全設施建設和營運功能,增強機場對周邊的輻射作用。
(十二)支持產業技術創新和人才引進。增加庫區科技投入,加快技術創新體系建設。組織實施庫區星火產業帶建設規劃。建設區縣級產業促進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務平台,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技術推廣培訓和科技示範園區建設。支持區縣、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緊密的產學研結合機制,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步伐。發展有特點的庫區科研機構。實施萬名優秀人才助推庫區建設工程,開展院士專家庫區行,選派科技副區縣長、科技CEO、科技特派員、博士服務團成員、優秀大學生服務庫區等活動。定期舉辦重慶庫區緊缺人才招聘會,加強庫區區縣與對口支援地區人才交流合作,實施三峽之光訪問學者培養計劃和企業藍領緊缺人才培訓計劃,為庫區企業培訓更多的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
四、著力解決移民就業
(十三)把非公有制經濟作為庫區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和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意見和我市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庫區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既要培育大型骨幹企業、明星企業,又要扶持發展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鼓勵非公有制企業並購、租賃、承包國有和集體企業。幫助非公有制企業解決創業、技術創新、融資和法律保護等問題。支持庫區非公有制企業申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落實各金融機構的中小企業信貸扶持計劃。加快建設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十四)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庫區移民就業的重要途徑和庫區經濟的重要產業。精心打造三峽勞務品牌,採取政府引導、中介介紹、職校推薦、駐外企業帶動、勞務能人帶領、駐外機構聯絡等多種方式,有組織地開展勞動力輸出。引導和支持農民工利用血緣、人緣、地緣關系,更多地轉移勞動力。積極拓展市外、海外勞務輸出市場。強化移民勞動力輸出地與輸入地就業供需銜接,建立主城區與庫區區縣勞務對接機制。
(十五)廣辟城鎮移民就業渠道。按照政府引導、市場調節、自主擇業的就業原則,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增加移民就業機會。在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公益事業發展中優先吸收移民就業。吸引外出打工成功人士返鄉創業、興辦企業吸納移民就業。鼓勵和支持移民以多種方式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外出務工。
(十六)加強移民勞動力就業技能培訓。發展中高等職業教育,把萬州、涪陵等地建設成為庫區的職教基地。用好國家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補助資金,每年資助3萬名庫區城鄉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用市級財政性資金對移民子女、城鎮享受低保人員子女和農村貧困家庭子女就讀職業學校給予資助。對移民實行3個月至半年免費培訓並實施3個月內指導性就業,對中長期培訓給予定額補貼。整合移民、勞動、扶貧、教育、農業、工業、建設等各類培訓資源,創新培訓和管理方式,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質量。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逐步提高中級以上技工比例。推廣校企聯合、定向培訓、訂單培訓等模式。
(十七)搞好勞動力市場建設和農民工服務管理。在全市各區縣建設機制健全、運行規范、服務周到、監督有力的勞動力市場,組織各類企業到庫區招聘人員,為移民就業提供優質服務。認真執行《國務院關於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和《重慶市進城務工農民權益保護和服務管理辦法》的規定,搞好農民工的服務和管理。切實解決農村勞動力轉移後子女託管、土地轉包等問題,解除農民工的後顧之憂。為農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五、強化支持庫區發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用好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國家下達的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主要用於庫區產業項目的貸款貼息、投資補助等。三峽庫區產業發展基金要按照向庫區重點區縣、重點產業和重點項目傾斜的要求切塊到區縣。市級工業結構調整資金、商貿結構調整資金、旅遊結構調整資金、三農投入等市級資金,也要加大用於庫區的比重,按項目予以安排。制定並落實關於三峽電優惠電價供給庫區企業政策的具體措施。擇優扶持、鼓勵一部分企業和區縣率先實現產業發展的突破。各項支持庫區發展的政策,對移民任務較重、移民就業壓力較大的萬州、開縣、雲陽、涪陵、奉節、忠縣、豐都、巫山8個區縣,都要給予重點支持。
(十九)實施移民就業扶持政策。移民在城鎮自主創業或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就業,從2006年起區別不同情況,參照下崗失業人員享受再就業優惠政策。對從事個體經營的城鎮移民,給予定額定期稅費減免優惠。制定按實際招用移民人數給予企業稅費地方所得部分先征後返的政策,鼓勵全市各類企業安置移民就業。
(二十)落實移民後期扶持和社會保障政策。對水庫農村移民後期扶持標准、扶持年限和扶持方式,要嚴格按照國務院關於全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政策執行。原三峽發電中提取的三峽移民後期扶持基金,要定向用於城鎮移民的生活救濟、生產扶持和就業培訓等。逐步推進城鎮移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步開展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加強城鎮困難移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做好農村移民五保供養、特困救助、城鄉醫療救助工作。
(二十一)加大對庫區財政稅收支持力度。將三峽庫區列為我市公共財政預算安排重點支持區域,加大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市級收取的庫區區縣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全部通過土地開發整理復墾項目安排到庫區各區縣。由國家及市裡負責建設的基礎設施項目,免除庫區貧困區縣的配套資金。全面落實對落戶庫區的屬於國家鼓勵類產業(包括旅遊業)的各種內外資企業減按15%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的優惠政策,在庫區新辦交通、電力、水利、郵政、廣播電視等內資企業自獲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徵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二十二)強化庫區金融支持。積極向國有商業銀行推薦庫區重點產業項目,做好協調工作。落實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支持庫區產業化項目的政策性貸款。組建市級融資擔保公司,為庫區產業發展提供融資擔保。重組萬州商業銀行,增強其為庫區發展服務的功能。幫助農村信用社擴大存款規模,提高資產收益率,消化不良貸款,進一步發揮其支持庫區建設與發展的骨幹作用。引導發展各類民間信用擔保機構和合作保險機構,設立和完善三峽庫區保險機構。
(二十三)爭取國家部委和兄弟省市對口支援。繼續爭取國家部委對三峽庫區的行業指導、資金和項目支持,盡可能促進各部委組織本系統力量對口支援庫區。積極爭取兄弟省市在為庫區落實經濟合作項目、引進技術、輸出勞務、培訓人才、交流幹部、援建社會公益項目等方面,每年都能有實質性進展。十一五期間,力爭引進名優企業50戶以上,訂單培訓10萬名移民輸送到對口支援省市就業。
(二十四)建立主城區牽頭、重點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各界參與的對口支援庫區區縣的新機制。主城七區、北部新區要分別對口支援庫區移民重點區縣,每年幫助引進1-2個產業項目,優先接收移民就業,互派掛職幹部,培訓管理人員、移民及其子女,籌措資金援建社會事業項目。鼓勵主城區企業到庫區興建工廠或建立生產基地、銷售網路,引導市級8大投資集團、工業企業50強、商貿企業30強幫助庫區區縣建設基礎設施、發展產業項目。完善進入主城落戶的政策,擇優安置庫區進城務工人員落戶。市內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點中職學校及主城區重點中小學、重點醫療單位,要對口支援庫區人才培訓、技術幫扶和支教、支醫。教師、醫生、技術人員到庫區服務,實行同等條件下優先晉升中高級技術職稱。動員和支持退休的高技能人才到庫區服務。鼓勵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採取多種形式支持庫區發展。
六、推動庫區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十五)切實做好移民搬遷安置工作。穩定移民機構和人員,繼續加大工作力度,確保按期完成三、四期移民遷建任務。切實解決移民搬遷安置中因實際搬遷安置移民人數超過規劃指標所需增加的移民安置補償以及因三峽水庫蓄水水位抬高等因素引發的相關突出問題。
(二十六)統籌庫區城鄉協調發展。走集約型城鎮化道路,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建設萬州、涪陵兩大區域性中心城市,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制定把萬州建成重慶第二大城市的相關政策。支持庫區有條件的區縣政府所在地加快發展成為中等城市或小城市,重點建設一批中心鎮,強化城鎮產業支撐。新農村建設政策重點向庫區傾斜,優先安排千村推進百村示範工程建設項目。十一五期末,實現鄉鎮公路通暢,村級公路村村通且其中50%通暢。加快庫區農村電網改造和農村六小工程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沼氣池。建成開縣鯉魚塘水庫,完成中小型水庫除險加固。新建或改擴建鄉鎮水廠,確保14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抓緊開展朱楊溪水利樞紐工程等重大項目前期工作。主城區土地出讓金增提的5%向庫區重點水利工程傾斜。以整村推進為重點,深化庫區農村扶貧開發。
(二十七)加強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重點實施碧水行動和綠地行動,啟動三峽庫岸生態屏障工程建設。2007年基本完成三峽水庫周邊綠化帶建設。嚴格庫區水環境保護與治理。繼續推進退耕還林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啟動消落帶綜合整治工程。全面推進庫區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運輸系統建設。用好國家對庫區污水處理廠運行費適當補助的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垃圾處理收費標准,確保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正常運行。完成庫區三期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覆蓋庫區的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在特色工業園區進行循環經濟試點。
(二十八)促進庫區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促進可持續發展。2006年底前全面實現兩基目標。解決普九欠債、中小學危房改造和移民淹沒學校搬遷欠債問題。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實現職業教育、普通高中學生比例大致各佔50%。支持發展民辦職業教育,鼓勵社會捐資助學。加強庫區公共衛生服務,爭取國家支持解決庫區淹沒醫療衛生單位搬遷欠債問題,確保每個鄉鎮有一個合格的衛生院、每個村有一個合格的衛生室。2007年將庫區區縣全部納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范圍。進一步完善庫區疾病預防控制、醫療救治和衛生監督體系。加快實施十百千萬農村基層文化建設工程,爭取將庫區區縣納入文化資源共享工程試點。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電影放映2131、電視進萬家和萬村書庫工程,不斷豐富廣大移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程。搞好文物發掘保護和利用。
七、維護庫區社會和諧穩定
(二十九)加強移民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區縣、鄉鎮(街道)、村(居委會)三級思想政治工作網路。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加強移民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增強移民的機遇意識、自強意識和開拓開放意識,以發展成就、先進典型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把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與解決他們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問題結合起來。深入開展黨員幹部移民工作示範崗、移民先鋒工程活動。優先安排投資,在移民重點村按五位一體的標准建設村級社會公共服務中心。
(三十)完善移民穩定工作機制。堅持把移民穩定工作放在庫區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穩定工作責任制,積極主動地做好穩定工作。完善市、區縣、鄉鎮和村四級移民信訪穩定聯動網路,強化鄉鎮和村社穩定工作力量,鄉鎮要明確專人負責信訪和穩定工作,設立村級信訪聯絡員。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和信訪機制,區縣分管領導每月排查一次,區縣主要領導每兩月排查一次,市維護穩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每季度排查一次,分類梳理,對重點個案實行限時掛牌督辦,把各類不穩定矛盾和信訪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三十一)依法維護庫區社會穩定。深入開展法律法規宣傳和法律援助,增強移民的法律意識,引導移民通過正常渠道和法律途徑表達利益訴求,維護移民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面掌握庫區社會動態,完善突發事件處置的機構和預案,提高處置突發事件能力。
八、加強庫區工作的組織領導
(三十二)切實加強對庫區工作的領導。堅持把庫區工作作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每年至少對庫區工作開展一次專題調研,及時研究解決庫區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完善市委常委、市政府黨員副市長重點聯系和指導庫區區縣工作的制度。加強庫區區縣領導班子建設,充實從事經濟工作特別是工業經濟工作的領導幹部,選好配強區縣班子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相對穩定幹部隊伍。強化基層組織建設,實施強基工程,鞏固和發展先進性教育成果,充分發揮庫區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在改革發展穩定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加強庫區幹部學習貫徹全會精神的培訓。市和區縣各級幹部要改進領導方式和工作作風,重心下沉,努力解決好移民最盼、最急、最憂的熱點和難點問題。
(三十三)層層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區縣加快產業發展、解決移民就業的工作責任,層層抓好落實。落實產業發展目標責任制,每一個重點產業項目都要明確相應的職能部門或工作班子,責任到人,以利於考核獎懲。落實解決移民就業的工作職責,各區縣及市級有關部門要搞好移民身份清理,建立全市移民個人檔案,實行培訓就業的動態管理。掌握移民培訓和就業情況,摸清底數,做到解決培訓就業對象到人。制定移民就業幫扶方案,明確就業渠道,供需對接,做到解決培訓就業措施到人。健全工作責任制,確立目標,分解任務,做到解決培訓就業責任到人。移民勞動力輸出地、市內接收地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協作,主動配合,共同做好移民就業工作。市級各部門要從本部門職責出發,為庫區工作提供主動、高效、優質服務,制定支持庫區發展的具體實施方案,落實已出台的各項政策,積極爭取國家部委支持解決相關重大問題。
(三十四)完善庫區工作評價考核體系。制定對庫區工作分類、分檔次的科學評價考核體系,嚴格實行年度考核,作為班子評價和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形成倡導求真務實、干當前、想長遠的督導考核和激勵機制。鼓勵各區縣奮發圖強,競相發展,努力爭先升位。每年召開庫區工作會議進行總結和表彰,對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的區縣、部門和單位予以獎勵,對工作成績突出的幹部予以表彰、重用。對因工作不努力造成產業發展不快、移民就業解決不好的區縣和對庫區工作支持不力、服務不到位的部門和單位,要追究相應責任。
(三十五)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庫區各類資金監管。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與庫區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有效預防和堅決懲治腐敗行為。堅持庫區黨政領導一把手負全責的資金管理責任制,根據規定的資金用途,確保每一分錢都要用在移民重建家園、發展產業、解決就業和長遠生計上。實行鄉鎮會計委派制度和村財民理鄉代管。堅持和完善移民工作監督網路制度和審計監督制度,加強對資金使用的監管,規范資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十六)弘揚三峽移民精神推動庫區創新創業。大力弘揚以愛國、奉獻、協作、拼搏和創新為內涵的三峽移民精神,並根據新的形勢不斷充實和升華,在全社會進一步形成關心、支持和積極參與三峽庫區發展的良好氛圍。把三峽移民精神宣傳與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緊密結合起來,激勵全市人民特別是庫區廣大幹部群眾發揚自強不息、開拓開放的人文精神,創新創業,勤勞致富。
市委號召,全市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群眾,要把中央關懷和政策支持轉化為加快庫區發展的強大動力,抓住機遇,解放思想,求真務實,負重自強,以鍥而不舍的韌勁、攻堅克難的拼勁和大膽探索的闖勁,共同創造幸福生活,盡快把三峽庫區建成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新庫區!
主題詞:經濟社會發展 三峽庫區 決定
發:各區縣(自治縣、市)黨委,市委各部委,市級國家
機關各部門黨組(黨委),各人民團體黨組,大型企業
和高等院校黨委。
中共重慶市委辦公廳
2006年6月20日印發
(共印80份)
來源: 華龍網 2006-06-21 05:32
『伍』 武岡趕場時間表麻煩告知
市長直播帶貨 武岡土特產2.5小時銷265萬多元
2020-06-08 09:34 新湖南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6月5日訊(記者 張佳偉 通訊員 夏建敏 肖鳴學 郭佩麒)「老鐵們,盤它,買它……」6月3日晚,武岡市長唐克儉在該市舉辦的「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大型直播帶貨節活動中,變成帶貨主播。全場直播人氣接近2000萬,2.5個小時累計接到武岡土特產、農產品訂單3.7萬多個,總銷售額265萬多元,上架庫存全部賣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地方農產品滯銷。為此,武岡市聯合湖南搜空集團,經過半個多月籌備,策劃舉辦了此次直播活動。當晚的直播活動在荷塘村「都梁記憶館」舉行,唐克儉與擁有420多萬粉絲的虎牙網紅主播集夢會長以及虎牙湖南官方主播萌萌三人同台直播,推介武岡鹵菜、銅鵝、米花、空餅等產品,唐克儉還現場烹飪了一道法新豆腐,配上黃茅「富硒香米」飯,香氣四溢。
當晚在虎牙直播「小黃車」里上架的武岡土特產引發搶購潮,其中金福元以前實體店幾個月才能賣完的貨,這次幾分鍾賣光,鄉鄉嘴上架的幾千份「厚豆乾」在幾分鍾內被一搶而光,多次補貨……
當晚的直播活動除了設置市長主會場直播間外,多個本土企業在淘寶、京東、抖音等開通的分會場直播間同步直播。主會場直播結束後,唐克儉還「趕場」到各個企業直播間「探店」,與線上觀眾互動,為企業「拉生意」。
據了解,目前武岡市正在舉辦鄉鎮「三農主播大賽」,由各鄉(鎮)長帶隊,在鄉鎮選拔4名有潛力的農民主播,與鄉(鎮)長一起組成「1+4三農網紅主播參賽團」參加比賽,致力打造武岡「網紅」直播基地,助力農特產品銷售。
『陸』 當下互聯網銷售非常普遍,農村也開始發展互聯網農業,這會給農村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互聯網農業來給農村帶來的源變化是很大的,具體表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
首先互聯網農業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互聯網的加入的確給農村帶來了很大的變化,最明顯的就是促進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效益,農民的農產品再也不需要到處去找銷售渠道了,可以直接在互聯網上銷售,甚至還可以保證農產品到達客戶手中還是新鮮的。
互聯網技術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當互聯網技術應用到農業的時候,給農村帶來的都是積極的影響,並解決了很多現實的問題。
『柒』 我國政為扶持農產品電子務的發展出台了哪些相應的政策
近年來,農村電商的快速發展在脫貧攻堅中發揮著重大作用。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硬任務,是實施鄉村戰略的優先任務。
與此同時,一號文件鼓勵因地制宜發展多樣式特色農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強調健全特色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創響一批「土字型大小」、「鄉字型大小」特色產品品牌。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深入推進「互聯網+農業」,擴大農業物聯網示範應用。推進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加強國家數字農業農村系統建設。繼續開展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全面推進信息進村入戶,依託「互聯網+」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這是自2014年以來農村電商連續六年出現在中央一號文件。
另外,數字鄉村戰略又幫助農村電商解決2個關鍵性問題:1)農產品品質問題;2)互聯網用戶教育問題。因此,數字鄉村戰略將會給農村電商掃清障礙,助力其發展。
農村電商的關鍵是物流體系的建立,只要物流體系逐步完善,農村電商才可以實現「農產品出得去,工業品進得來」。
其中,文件第三部分第二條指出「完善縣鄉村物流基礎設施網路,支持產地建設農產品貯藏保鮮、分級包裝等設施,鼓勵企業在縣鄉和具備條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網點。加快推進寬頻網路向村莊延伸,推進提速降費。」
文件的第四部分第三條、第四條又分別指出:「統籌農產品產地、集散地、銷地批發市場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骨幹網路和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加強鄉村旅遊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衛生、交通、信息、郵政等公共服務設施。」
農村電商賦能的工作重點:幫助農民增收。而鄉村特色產業的發展幫助農村電商提供更多的產品,吸引人和資本進入農村。
文件提到:發展壯大鄉村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多樣性特色農業,倡導「一村一品」、「一縣一業」。積極發展果菜茶、食用菌、雜糧雜豆、薯類、中葯材、特色養殖、林特花卉苗木等產業。支持建設一批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新發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鄉村手工業,大力挖掘農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場、手工作坊、鄉村車間。健全特色農產品質量標准體系,強化農產品地理標志和商標保護,創響一批「土字型大小」、「鄉字型大小」特色產品品牌。
因此,農村電商需要品牌農產品、精品、特色農產品等優質的產品,而優質的產品又需要農村電商的渠道。兩者相得益彰、相互相成。
『捌』 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下的鼓勵類產業有哪些
具體如下:
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
農林業
1、農田建設與保護工程(含高標准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高效節水灌溉、農田整治等),主要開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農田輸配電以及其他工程建設
2、農產品及農作物種子基地建設
3、蔬菜、瓜果、花卉設施栽培(含無土栽培)先進技術開發與應用
4、優質、高產、高效標准化栽培技術開發與應用
5、畜禽標准化規模養殖技術開發與應用
6、重大病蟲害及動物疫病防治
7、農作物、家畜、家禽及水生動植物、野生動植物遺傳工程及基因庫建設
8、動植物(含野生)優良品種選育、繁育、保種和開發;生物育種;種子(種苗)生產、加工、包裝、檢驗、鑒定技術和倉儲、運輸設備的開發與應用
9、旱作節水農業、保護性耕作、生態農業建設、耕地質量建設、新開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體化技術開發與應用
10、生態種(養)技術開發與應用
11、全生物降解地膜農田示範與應用及受污染耕地風險管控與修復
12、獲得綠色食品生產資料標志的飼料及添加劑開發
13、內陸流域性大湖資源增殖保護工程
14、遠洋漁業、人工魚礁、漁政漁港工程
15、牛羊胚胎(體內)及精液工廠化生產
16、農業生物技術開發與應用
17、耕地保養管理與土、肥、水速測技術開發與應用
18、農、林作物、畜禽和漁業種質資源保護地、保護區建設;動植物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定、開發與應用
19、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秸稈肥料化利用,秸稈飼料化利用,秸稈能源化利用,秸稈基料化利用,秸稈原料化利用等)
20、農村可再生資源綜合利用開發工程(沼氣工程、生物天然氣工程、「三沼」綜合利用、沼氣發電,生物質能清潔供熱,秸稈氣化清潔能源利用工程,廢棄菌棒利用,太陽能利用)
21、平垸行洪退田還湖恢復工程
22、食(葯)用菌菌種培育
23、草原、森林災害綜合治理工程
24、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復工程
25、動物疫病新型診斷試劑、疫苗及低毒低殘留獸葯(含獸用生物製品)新工藝、新技術開發與應用
26、優質高產牧草人工種植與加工
27、天然橡膠及杜仲種植生產
28、無公害農產品及其產地環境的有害元素監測技術開發與應用
29、有機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及有機肥料產業化技術開發與應用
30、農牧漁產品無公害、綠色生產技術開發與應用
31、農林牧漁產品儲運、保鮮、加工與綜合利用
32、天然林等自然資源保護工程
33、碳匯林建設、植樹種草工程及林草種苗工程
34、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程
35、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36、海洋、森林、野生動植物、濕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護區建設及生態示範工程
37、防護林工程
38、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
39、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產
40、抗鹽與耐旱植物培植
41、國家儲備林建設、特色經濟林建設
42、竹藤、花卉基地建設、產品開發及精深加工
43、森林撫育、低質低效林改造工程
44、野生經濟林樹種保護、改良及開發利用
45、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和古樹名木保護工程
46、林木、草原基因資源保護工程
47、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與產品開發
48、野生動植物培植、馴養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監測預警體系建設
49、道地中葯材及優質、豐產、瀕危或緊缺動植物葯材的種植(養殖)
50、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資源人工培育與開發
51.木、竹、草(包括秸稈)人造板及其復合材料技術開發及應用
52、松脂林建設、林產化學品深加工
53、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響天氣技術開發與應用
54、數字(信息)農業、林草技術開發與應用
55、農業農村環境保護與治理技術開發與應用
56、淡水與海水健康養殖及產品深加工,淡水與海水漁業資源增殖與保護,海洋牧場
57、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及面源污染防治
58、油茶、油棕等木本糧油基地建設
59、生物質能源林定向培育與產業化
60、糧油乾燥節能設備、農戶綠色儲糧生物技術、驅鼠技術、農戶新型儲糧倉(彩鋼板組合倉、鋼骨架矩形倉、鋼網式乾燥倉、熱浸鍍鋅鋼板倉等)推廣應用
61、農作物、林木害蟲密度自動監測技術開發與應用
62、氣象衛星工程(衛星研製、生產及配套軟體系統、地面接收處理設備、衛星遙感應用技術)和氣象信息服務
63、農業生產數字化改造和智慧農業工程
64、鄉村廁所廢物廢水以及餐廚廢物廢水的收集處理與生態農業聯合經營
65、優質糧食工程
66、面向資源化的鄉村生活廢水、生活廢物、畜禽糞便、農業廢棄物與農田面源污染協同綜合治理
67、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
68、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畜禽糞污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
69、數字農村建設和信息進村入戶工程
70、「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
71、木材及木(竹)質材料節能、節材、環保加工技術開發與利用
72、土地綜合整治
73、濕態酒精糟(WDGS)的應用
(8)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試點擴展閱讀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由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組成。鼓勵類主要是對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促進作用,有利於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技術、裝備、產品、行業。
限制類主要是工藝技術落後,不符合行業准入條件和有關規定,禁止新建擴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污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需要說明的是,對不屬於鼓勵類、限制類和淘汰類,且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為允許類。允許類不列入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