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思維品牌
1. 史上最全的互聯網思維精髓總結
互聯網思維精髓大總結:1、用戶思維;2、簡約思維;3、極致思維;4、迭代思維;5、流量思維;6、社會化思維;7、大數據思維;8、平台思維;9、跨界思維。
課前秀:三個段子
第一個段子:一個毫無餐飲行業經驗的人開了一家餐館,僅兩個月時間,就實現了所在商場餐廳坪效第一名;VC投資6000萬,估值4億元人民幣。
這家餐廳是雕爺牛腩。
只有12道菜,花了500萬元買斷香港食神戴龍牛腩配方;每雙筷子都是定製、全新的,吃完飯還可以帶回家;老闆每天花大量時間盯著針對菜品和服務不滿的聲音;開業前燒掉1000萬搞了半年封測,期間邀請各路明星、達人、微博大號們免費試吃……
雕爺牛腩為什麼這樣安排?背後的邏輯是什麼?
我們再看第二個段子:這是一個淘品牌,2012年6月在天貓上線,65天後成為中國網路堅果銷售第一;2012年「雙十一」創造了日銷售766萬的奇跡,名列中國電商食品類第一名;2013年1月單月銷售額超過2200萬;至今一年多時間,累計銷售過億,並再次獲得IDG公司600萬美元投資。
這個品牌是三隻松鼠。
三隻松鼠帶有品牌卡通形象的包裹、開箱器、快遞大哥寄語、堅果包裝袋、封口夾、垃圾袋、傳遞品牌理念的微雜志、卡通鑰匙鏈,還有濕巾。
一個淘品牌,為什麼要煞費苦心地做這些呢?
再看第三個段子:這是一家創業僅三年的企業。2011年銷售額5億元;2012年,銷售額達到126億元;2013上半年銷售額達到132.7億元,預計全年銷售可能突破300億元;在新一輪融資中,估值達100億美元,位列國內互聯網公司第四名。
這家企業是小米。
雷軍說,參與感是小米成功的最大秘密。怎樣理解參與感?
這三個企業雖然分屬不同的行業,但又驚人地相似,我們都稱之為互聯網品牌。
它們背後的互聯網思維到底是什麼?
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我給互聯網思維下了個定義: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科技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對用戶、對產品、對企業價值鏈乃至對整個商業生態的進行重新審視的思考方式。
「獨孤九劍」是華山派劍宗風清揚的武林絕學,強調「無招勝有招」,重在劍意,與互聯網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也意味著互聯網思維將像「獨孤九劍」破解天下各派武功一樣,去重塑及顛覆各類傳統行業。
我講一下我所理解的互聯網思維體系。
1、用戶思維
「獨孤九劍」第一招是總訣式,第一招學不會,後面的招數就很難領悟。互聯網思維也一樣。互聯網思維,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用戶思維。用戶思維,是指在價值鏈各個環節中都要「以用戶為中心」去考慮問題。
作為廠商,必須從整個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建立起「以用戶為中心」的企業文化,只有深度理解用戶才能生存。沒有認同,就沒有合同。
這裡面有幾個法則:
法則1:得「屌絲」者得天下。
成功的互聯網產品多抓住了「屌絲群體」、「草根一族」的需求。這是一個人人自稱「屌絲」而骨子裡認為自己是「高富帥」和「白富美」的時代。當你的產品不 能讓用戶成為產品的一部分,不能和他們連接在一起,你的產品必然是失敗的。QQ、網路、淘寶、微信、YY、小米,無一不是攜「屌絲」以成霸業。
法則2:兜售參與感。
一種情況是按需定製,廠商提供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即可,如海爾的定製化冰箱;另一種情況是在用戶的參與中去優化產品,如淘品牌「七格格」,每次的 新品上市,都會把設計的款式放到其管理的粉絲群組里,讓粉絲投票,這些粉絲決定了最終的潮流趨勢,自然也會為這些產品買單。
讓用戶參與品牌傳播,便是粉絲經濟。我們的品牌需要的是粉絲,而不只是用戶,因為用戶遠沒有粉絲那麼忠誠。粉絲是最優質的目標消費者,一旦注入感情因素,有缺陷的產品也會被接受。未來,沒有粉絲的品牌都會消亡。
電影《小時代》豆瓣評分不到5分,但這個電影觀影人群的平均年齡只有22歲,這些粉絲正是郭敬明的富礦。正因為有大量的粉絲「護法」,《小時代1》《小時代2》才創造出累計超過7億的票房神話。
法則3:體驗至上
好的用戶體驗應該從細節開始,並貫穿於每一個細節,能夠讓用戶有所感知,並且這種感知要超出用戶預期,給用戶帶來驚喜,貫穿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整個鏈條,說白了,就是讓消費者一直爽。微信新版本對公眾賬號的折疊處理,就是很典型的「用戶體驗至上」的選擇。
用戶思維體系涵蓋了最經典的品牌營銷的Who-What-How模型,Who,目標消費者——「屌絲」;What,消費者需求——兜售參與感;How,怎樣實現——全程用戶體驗至上。
2、簡約思維
互聯網時代,信息爆炸,用戶的耐心越來越不足,所以,必須在短時間內抓住他!
法則4:專注,少即是多
蘋果就是典型的例子,1997年蘋果接近破產,喬幫主回歸,砍掉了70%產品線,重點開發4款產品,使得蘋果扭虧為盈,起死回生。即使到了5S,iPhone也只有5款。
品牌定位也要專注,給消費者一個選擇你的理由,一個就足夠。
最近很火的一個網路鮮花品牌RoseOnly,它的品牌定位是高端人群,買花者需要與收花者身份證號綁定,且每人只能綁定一次,意味著「一生只愛一人」。2013年2月上線,8月份做到了月銷售額近1000萬元。
大道至簡,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傳播,越難做。專注才有力量,才能做到極致。尤其在創業時期,做不到專注,就沒有可能生存下去。
法則5:簡約即是美
在產品設計方面,要做減法。外觀要簡潔,內在的操作流程要簡化。Google首頁永遠都是清爽的界面,蘋果的外觀、特斯拉汽車的外觀,都是這樣的設計。
3、極致思維
極致思維,就是把產品、服務和用戶體驗做到極致,超越用戶預期。什麼叫極致?極致就是把命都搭上。
法則6:打造讓用戶尖叫的產品
用極限思維打造極致的產品。
方法論有三條:第一,「需求要抓得准」(痛點,癢點或興奮點);第二,「自己要逼得狠」(做到自己能力的極限);第三,「管理要盯得緊」(得產品經理得天下)。一切產業皆媒體,在這個社會化媒體時代,好產品自然會形成口碑傳播。
尖叫,意味著必須把產品做到極致;極致,就是超越用戶想像!
法則7:服務即營銷
阿芙精油是知名的淘寶品牌,有兩個小細節可以看出其對服務體驗的極致追求:1)客服24小時輪流上班,使用Thinkpad小紅帽筆記本工作,因為使用這種電腦切換窗口更加便捷,可以讓消費者少等幾秒鍾;2)設有「CSO」,即首席驚喜官,每天在用戶留言中尋找潛在的推銷員或專家,找到之後會給對方寄出包裹,為這個可能的「意見領袖」製造驚喜。
海底撈的服務理念受到很多人推崇,但是在互聯網思維席捲整個傳統行業的浪潮之下,如果海底撈不能用互聯網思維重構企業的話,學不會的,可能是海底撈了。
4、迭代思維
「敏捷開發」是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典型方法論,是一種以人為核心、迭代、循序漸進的開發方法,允許有所不足,不斷試錯,在持續迭代中完善產品。
這裡面有兩個點,一個「微」,一個「快」。
法則8:小處著眼,微創新
「微」,要從細微的用戶需求入手,貼近用戶心理,在用戶參與和反饋中逐步改進。「可能你覺得是一個不起眼的點,但是用戶可能覺得很重要」。360安全衛士當年只是一個安全防護產品,後來也成了新興的互聯網巨頭。
法則9:精益創業,快速迭代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只有快速地對消費者需求做出反應,產品才更容易貼近消費者。Zynga游戲公司每周對游戲進行數次更新,小米MIUI系統堅持每周迭代,就連雕爺牛腩的菜單也是每月更新。
這里的迭代思維,對傳統企業而言,更側重在迭代的意識,意味著我們必須要及時乃至實時關注消費者需求,把握消費者需求的變化。
5、流量思維
流量意味著體量,體量意味著分量。「目光聚集之處,金錢必將追隨」,流量即金錢,流量即入口,流量的價值不必多言。
法則10:免費是為了更好地收費
互聯網產品大多用免費策略極力爭取用戶、鎖定用戶。當年的360安全衛士,用免費殺毒入侵殺毒市場,一時間攪的天翻地覆,回頭再看看,卡巴斯基、瑞星等殺毒軟體,估計沒有幾台電腦還會裝著了。
「免費是最昂貴的」,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能選擇免費策略,因產品、資源、時機而定。
法則11:堅持到質變的「臨界點」
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只要用戶活躍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產生質變,從而帶來商機或價值。QQ若沒有當年的堅持,也不可能有今天的企業帝國。注意力經濟時代,先把流量做上去,才有機會思考後面的問題,否則連生存的機會都沒有。
6、社會化思維
社會化商業的核心是網,公司面對的客戶以網的形式存在,這將改變企業生產、銷售、營銷等整個形態。
法則12:利用好社會化媒體
有一個做智能手錶的品牌,通過10條微信,近100個微信群討論,3千多人轉發,11小時預訂售出18698隻T-Watch智能手錶,訂單金額900多萬元。
這就是微信朋友圈社會化營銷的魅力。有一點要記住,口碑營銷不是自說自話,一定是站在用戶的角度、以用戶的方式和用戶溝通。
法則13:眾包協作
眾包是以「蜂群思維」和層級架構為核心的互聯網協作模式,維基網路就是典型的眾包產品。傳統企業要思考如何利用外腦,不用招募,便可「天下賢才入吾彀中」。
InnoCentive網站創立於2001年,已經成為化學和生物領域的重要研發供求網路平台。該公司引入「創新中心」的模式,把公司外部的創新比例從原來的15%提高到50%,研發能力提高了60%。
小米手機在研發中讓用戶深度參與,實際上也是一種眾包模式。
7、大數據思維
大數據思維,是指對大數據的認識,對企業資產、關鍵競爭要素的理解。
法則14: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用戶在網路上一般會產生信息、行為、關系三個層面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沉澱,有助於企業進行預測和決策。一切皆可被數據化,企業必須構建自己的大數據平台,小企業,也要有大數據。
法則15:你的用戶是每個人
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企業的營銷策略應該針對個性化用戶做精準營銷。
銀泰網上線後,打通了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的會員賬號,在百貨和購物中心鋪設免費wifi。當一位已注冊賬號的客人進入實體店,他的手機連接上wifi,他 與銀泰的所有互動記錄會一一在後台呈現,銀泰就能據此判別消費者的購物喜好。這樣做的最終目的是實現商品和庫存的可視化,並達到與用戶之間的溝通。
8、平台思維
互聯網的平台思維就是開放、共享、共贏的思維。平台模式最有可能成就產業巨頭。全球最大的100家企業里,有60家企業的主要收入來自平台商業模式,包括蘋果、谷歌等。
法則16: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平台模式的精髓,在於打造一個多主體共贏互利的生態圈。
將來的平台之爭,一定是生態圈之間的競爭。網路、阿里、騰訊三大互聯網巨頭圍繞搜索、電商、社交各自構築了強大的產業生態,所以後來者如360其實是很難撼動的。
法則17:善用現有平台
當你不具備構建生態型平台實力的時候,那就要思考怎樣利用現有的平台。
馬雲說:「假設我是90後重新創業,前面有個阿里巴巴,有個騰訊,我不會跟它挑戰,心不能太大。」
法則18:讓企業成為員工的平台
互聯網巨頭的組織變革,都是圍繞著如何打造內部「平台型組織」。
包括阿里巴巴25個事業部的分拆、騰訊6大事業群的調整,都旨在發揮內部組織的平台化作用。海爾將8萬多人分為2000個自主經營體,讓員工成為真正的「創業者」,讓每個人成為自己的CEO。
內部平台化就是要變成自組織而不是他組織。他組織永遠聽命於別人,自組織是自己來創新。
9、跨界思維
(隨著)互聯網和新科技的發展,很多產業的邊界變得模糊,互聯網企業的觸角已無孔不入,(如)零售、圖書、金融、電信、娛樂、交通、媒體等等。
法則19:攜「用戶」以令諸侯
這些互聯網企業,為什麼能夠參與乃至贏得跨界競爭?答案就是:用戶!
他們掌握著一方面掌握用戶數據,另一方面又具備用戶思維,自然能夠攜「用戶」以令諸侯。阿里巴巴、騰訊相繼申辦銀行,小米做手機、做電視,都是這樣的道理。
未來十年,是中國商業領域大規模打劫的時代,一旦用戶的生活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來不及變革的企業,必定遭遇劫數!
所以,最後一個法則:用互聯網思維,大膽顛覆式創新。
一個真正牛逼的人一定是一個跨界的人,能夠同時在科技和人文的交匯點上找到自己的坐標。一個真正厲害的企業,一定是手握用戶和數據資源,敢於跨界創新的組織。
李彥宏指出:「互聯網產業最大的機會在於發揮自身的網路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等,去提升、改造線下的傳統產業,改變原有的產業發展節奏、建立起新的游戲規則。
以上便是我總結的互聯網思維「獨孤九劍」。
今天看一個產業有沒有潛力,就看它離互聯網有多遠。能夠真正用互聯網思維重構的企業,才可能真正贏得未來。
美圖秀秀蔡文勝說:未來屬於那些傳統產業里懂互聯網的人,而不是那些懂互聯網但不懂傳統產業的人。
金山網路傅盛說:產業機會屬於敢於用互聯網向傳統行業發起進攻的互聯網人。
我們認為,未來一定是屬於既能深刻理解傳統商業的本質,也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人。不管你是來自傳統行業還是互聯網領域。未來一定屬於這種O2O「兩棲人才」。
2. 傳統企業如何通過互聯網思維樹立品牌
以下為江小白創始人陶石泉口述:
今天我的分享就是簡單、態度、情緒,有一個副標題就是「江小白的逆襲」,後來我想了一下,覺得不對,「逆襲」要求很高,一般要估值多少多少個億,要有那個納斯達克上市的目標,江小白的目標只是做一個小而美的企業,所以後面我加了個括弧——探索。探索怎麼樣用微博傳播我們的傳統行業,探索怎麼用互聯網思維經營傳統行業。我想,當我們的年輕消費群體不再需要端起洋酒才覺得代表青春活力和代表時尚的時候,這就是我們能替這個行業,能替我們中國人自己證明的一點點東西的時候。
簡單有趣 製造傳播點
在整個中國酒的行業背景中,「大」字描述比較准確,整個行業的年產值有4200多億,是個大行業,年銷售超過100個億、200個億的大企業很多。行業運作的思路也基本都是大投入宣傳費用、大品牌傳播,大的整合營銷,高端大氣上檔次,傳統酒業中99%的都是這樣的。當江小白品牌入市的時候,我們的實力離這些大企業差距太遠了。對釀造美酒傳播美酒這件事情我是有情懷的,總歸還是要做,所以我們選擇了做小,小瓶酒、小投入、小傳播、小營銷就成了我們的定位。我們做不了大象,那我就找大象的對立面,做小,我做不了大象巨頭,那我就當當小螞蟻,螞蟻的特點是靈活,這個定位就適合我們用互聯網思維經營品牌。
我們之前在談到中國酒這個行業的時候,每一個品牌都有很多歷史的情懷,當我們端起酒杯的時候,會想起古代的一個人,會想起某個文人騷客,這就是我們的歷史。江小白試圖去做一個創新和跨越,當我們端起酒杯時,不用想起古代的人,而就是一個活生生站在身邊的一個人,這就行了。於是有了「江小白」這個卡通人物的形象,他是每一個當下的熱愛生活的文藝青年的代表,而根據這群人的思想特徵,我們提出了「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簡單」的品牌理念。
誰是江小白?有人說陶總很像你誒?其實我沒那麼自戀,那不是我的自畫像。
我們的品牌理念我認為「人人都是江小白」,所以我們在做設計的時候,做了一張大眾臉,你仔細看,其實跟你們都很像,都能在小白哥身上找到一些跟自己的相似點,特別是戴黑框眼鏡的你。
他們開玩笑說我是「江小白老爹」,我也開了一個玩笑說新浪微博就是江小白的親媽,因為江小白這個產品就是完全針對新浪微博這個媒體、這種傳播方式誕生的。在那個當下,我們團隊在做任何設計的時候,必須要很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競爭環境,我從來沒有一天的互聯網從業經驗,也沒有什麼互聯網思維,我只是做了幾年的營銷,我自認為在營銷方面我懂那麼一點點,但我確實不懂互聯網。但逼得我沒辦法,因為我們投入小,沒辦法用傳統的方式去跟100個億的企業競爭,所以我們要找一種新的途徑來創立我們自己的品牌。
當時我在想,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自己開始學習微博這種媒體探討一條通過微博創新新品牌的新路子。如果說當時只是一種隱約的感覺,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說,把微博當成主媒體創建新品牌這條路子我們已經走通了。
江小白這個品牌就是為微博而打造的,無論是產品本身、傳播物料,一切跟品牌相關的東西都打上了微博的印記。
當然,我們也會投入一些線下的傳統廣告,我們也希望把線下的受眾從傳統廣告拉到微博上互動。這是我們是在成都地鐵發布的一個廣告,當時跟微博也是做了一個連接互動,「親愛的@小娜:成都的冬天到了,你在北京會冷嗎?今天喝酒了,我很想你,一起喝酒的兄弟告訴我,喝酒後第一個想到的人是自己的最愛,這叫酒後吐真言嗎?已經吐了,收不回來了」。這個文案是我自己寫的,你們覺得精彩嗎?(掌聲)
這條文案我們是洞察到了人性消費的需求,因為我們的生活因為我們的工作壓力很大,導致很多異地戀,當這樣的網友看到這條廣告語的時候,他一定會拍下來,分享@他想念的那個人,這就給消費者製造了一個主動傳播的點。
包括我們在餐廳的物料也一樣,這是在重慶的一句廣告語「小心地滑,扯著蛋」,很普通的一句話,之前很多餐館也有類似的提示牌,寫的就是「小心地滑」,我們調皮地加了三個字,它就成了一個傳播的點。
我們會有很多語錄,江小白從推出那一天就有很多語錄,江小白從第一批產品出來到現在都一樣,不斷有新的語錄。我們一直在做,經常會做一個活動就是#遇見江小白#,簡單到極致,一句話就可以講清楚,你在任何地方看到江小白的東西,用手機拍下來@我是江小白的微博,就可能成為我們的中獎用戶,我們就會給消費者一些體驗的分享。這樣的活動江小白常做,因為它既簡單又給品牌提供了傳播的點。
簡單高效的經營法則
我們的第一原則就是簡單有趣、有趣簡單,把簡單做到極致,這是我從傳統的營銷思維來理解微博營銷。當我們一個活動設計很復雜的時候,我們消費者的參與熱情自然就會下降。我經常給我們團隊講,任何時候做一個抽獎活動,你告訴消費者,我的辦公室在哪裡哪裡,請你過來領取獎品。我覺得這個體驗非常不好,太復雜了,如果找不到還要打電話問或是去網路地圖,最好你是把獎品直接送到他的手裡面,給用戶的體驗要簡單極致的簡單。簡單帶來的是高效和極致的體驗,我從幾個方面來具體說一下這個東西。
基本上傳統的酒類產品都會圍繞著高檔大氣上檔次,很多酒都會把包裝做得特別的精美特別高檔,甚至包金鍍銀。江小白的包裝很簡單,簡單到極致,一個幾分錢的紙套就是它的包裝。不是江小白做不來鑲金鍍銀的包裝盒子,而是我們認為,就是把它做到簡單環保,是給消費者創造高效率的產品,消費者真正要喝的是裡面的內容,而不是華而不實的包裝。
這個簡單實現了江小白產品上的第一個高效,傳統酒業花在包裝上的錢是25%~30%,我們沒有外盒,都是光瓶,包裝成本只有10%左右。對比傳統酒業江小白可以省掉20%,這是替消費者省掉的一筆錢。
渠道的簡單讓江小白的流通效率更高,傳統渠道從總代理,省級、市級、縣級,層層代理,到終端,網路復雜,層層加價,層層收費。江小白只有一級渠道,稍偏遠的地方有2級,頂多有個分銷商,我們積極對電商進行探索,電商相當於直銷,不僅可以讓消費者更近的獲得產品,也沒什麼費用,效率還高。因為渠道的簡單高效,江小白的渠道費用可以省15%左右,這是替消費者省掉的第二筆錢。
還有一個就是傳播,傳統的酒類企業廣告費用一直是很大的一個成本,電視報紙、樓宇公交等多種形式的大手筆投放,我們做過統計,基本需要達到20%~30%的廣告費。目前江小白的廣告費用不到10%,當然這也是新浪微博的功勞,因為預算控制,除了在地鐵上放點互動廣告牌其實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在微博上做文章,通過它跟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微博上我們除了給小白粉們提供的小禮品什麼的,其它的基本上也不用花錢。當上規模後,要我們還要將廣告費用定在5%以內,好產品其實不用太多的廣告,不要把廣告費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這樣一樣一樣的省下來基本上就節省了50%,江小白二兩的每瓶是20,折算一下一斤就是100塊錢,但其實消費者是用100塊錢買到了一個200塊品質的產品。消費者接收到的是一個合理的價格,一個超值的內在品質,拿到手他不說你好話他自己都不好意思,這一說,又為我們省下了一筆廣告費,多好!!!所以簡單是我們看重的一點,也是我憑什麼能把200塊錢品質的江小白產品售價定到100塊錢,確保我們產生持續的產品競爭力。田忌賽馬的思維,小學課本上學來的,不是營銷大師教我們的。
讓消費者參與表達品牌態度
除了簡單以外,我們要表現我們的品牌,要和粉絲產生互動,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我們要做一個有態度的人,要是一個有態度的品牌。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發現,如果我們的朋友當中有那種不喜歡表態的人,他喜怒不行於色,你喜歡嗎?我反正不喜歡,並且我調查發下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大家認為這個人太復雜了,覺得城府太深不適合交友。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想,人如此品牌亦如此,江小白就是一個人,我們讓品牌回歸簡單,讓品牌真誠跟消費者溝通。我們喜行於色,我們有任何態度都把它表達出來,有時候我們也會偶爾消極,偶爾也會有一點看上去有一點不那麼正能量的東西,但是很真實。什麼樣的態度?我覺得就是真實的態度,是誰的態度呢?我想既是我們自己的態度,也更多的是我們的受眾我們粉絲的一種態度
3. 用互聯網思維打造品牌有哪些方法
可以嘗試做問答和新聞源。
問答:網路知道、soso問問、知乎、新浪問答、豆瓣、天涯等等。
新聞源:騰訊、鳳凰、新浪、網易等等
4. 互聯網思維的名字有哪些
互聯網抄思維是個突然冒出來的概念,各有各的角度,各有各的說法,當然也少不了各種忽悠。
細分後,一般包括用戶/簡約/極致/迭代/流量/社會化/大數據/平台/跨界等所謂小思維。
從我角度而言,其實就是當互聯網作為工具出現後,你的企業和用戶習慣等都受到了影響,你需要據以對你的企業各個環節進行重組,以適應這種工具出現而帶來的變化。不同的企業,不同的行業,不同階段的用戶市場,其思維方式會有差異。但企業還是那個人財物供產銷的企業,你生產的水杯還是那個水杯, 你的用戶還是買來用水杯喝水,大多數的傳統企業的本質沒有變化,主要是市場營銷方式上的大調整。
5. 互聯網思維對於品牌戰略的影響呢
其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是徹頭徹尾地依靠互聯網來建立自己的產品和服務渠專道,傳統產業也屬僅僅是依靠互聯網來改變企業和目標顧客溝通的渠道和方式,也就是在傳統業務中融入互聯網思維。所以完全沒有必要將「互聯網思維」寫入品牌戰略中,大多數情況下,傳統行業因為互聯網這個嶄新手段,首要改變的是顧客的體驗方式。
6. 有哪些服裝品牌或企業很好的代入了互聯網思維
廣泛大使館
7. 28.新媒體背景下,品牌如何適應互聯網思維
新媒體背景下,品牌如何適應互聯網互聯網思維這個東西應該緊跟時代步伐。
8. 什麼是真正的互聯網思維
先說互聯網思維是什麼。我對互聯網在信息科技服務上的一面更敏感,而且這也是互聯網對社會影響的最主要領域(當然還有商流物流等方面,不過互聯網主要是重整了信息流)。就我所經歷的中國互聯網行業變化來看,如今所說的互聯網思維,實際上核心在於以下幾個點。
1.去中心化。這是目前互聯網行業變化的最大特點,也是讓很多傳統業者,乃至老一輩互聯網行業人士無所適從的特點,無論噱頭如何花哨,這個根源上的變化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噱頭才能忽悠住那麼多人。從傳統媒體時代開始,信息的流傳是有關鍵節點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信息的關鍵節點很明確,控制也很方便。監管部門一聲令下,不願意讓人看見的信息就消失了,除非手抄本,手抄本也很容易順藤摸瓜。即使到了互聯網時代,各種新聞門戶和垂直門戶對於傳統媒體的復制性依賴還是很明確,加上搜索引擎關鍵字的導入控制,互聯網信息傳播節點的壟斷依舊很強,依舊可以通過控制住傳統媒體端和重點網站來操控輿論。
不過互聯網帶來的變化很明顯,就是單純消除或者控制信息的難度顯著提升,要麼藉助於行政權力,要麼付出更大的成本(例如對網路關鍵字的買斷和消除,費用很高),因此互聯網時代對於信息的操控初現了變化,就是信息對抗戰,通過散布對立性信息或者虛假信息來模糊事實,讓用戶無從判斷,水軍、刷榜之類的出現證實了這一做法有效。所以當互聯網時代進入到twitter和facebook時代,中國的同類網站興起之後,水軍的瘋狂成為初期無法遏制的景象。在信息傳播節點完全被打碎的情況下,就連傳統的行政管制都失去了大半威力,更無須說花錢控制信息流通節點。因此面對新的信息流通模式,如何取信於用戶,獲得用戶的好評,過去那種集中火力轟大門戶,傳統強勢報刊媒體的做法基本失去了作用,適合去中心化特點的各類紅人、大V的出現適逢其時,所謂的「自媒體」說法就此流行。
對於依賴媒體傳播品牌信息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來說,這一變化實際上有利有弊,傳統信息流通的節點被打碎,接近消亡,企業投向傳統媒體的廣告和信息量大大減少,互聯網傳播節點的控制難度增加,成本提升,無數難以適應這一變化的企業陷入彷徨,這是弊端的一面。我有不少認識了好多年的公關公司的朋友,這兩年都和我訴苦,說公關不如從前好做了。從前是盯住重點媒體,敢花錢,就能把控住輿論,現在這招根本不靈,控制不住。要控制輿論的成本直線提升,必須重新想辦法。我也給出過一些主意。但去中心化,有利的一面就是如果企業能適應互聯網的變化,建立起從屬於自己的信息流通節點和品牌,那麼信息的傳播效率會顯著提升,成本則大大下降,說白了,就是企業要學著做自媒體。這就是小米興起之後,行業內無數企業都開始學雷軍,學他演講,學小米對微博和社區的把控建設,學所謂的「飢渴營銷」,根源就在於小米比別人快一步,建立了一個有效的信息流通渠道,有足夠的把控力。中小企業未必能有雷軍的資源和思路,但學著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傳播渠道,學著通過各種誇大宣傳打造品牌,這點皮毛還是學得到,各種以打造高粉絲量的微博、微信、社區大號為表現的「互聯網思維」達人就此層次涌現。
2.快速精準
既然互聯網的碎片化信息傳播基本壓制住了傳統媒體的傳播路徑,那麼擔負起原有媒體的內容傳播責任也是順理成章,而且面臨新傳播節點對於時效和容量的限制,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這一點從社區和微博興起我們就看得很清楚。各種驟然興起、影響深遠的互聯網大事件,基本都遵循著一日幾次更新播報變化的規律,將其中所有事態發展欺負清晰展現,持續抓住用戶注意力,這原本是有實力的電視媒體如CNN或者央視才能做到的新聞滾動更新,卻由於沒有了派遣記者和後台視頻製作的流程,變得異常簡單,任何在場有微博的人都可以擔負起這個任務,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就可以將用戶注意力牢牢抓住。
信息傳播渠道的變化,引發了用戶需求的變化,也導致了信息提供者的被動應變。媒體的應變不在這里贅述,對於希望提供產品和品牌信息的企業來說,信息內容的迭代壓力是扎實的考驗,遠比簡單的建立一個形式上的「自媒體」要困難得多,學雷軍搞演講、搞微博、搞社區、搞口碑傳播,形式很容易學,但說什麼,怎麼說,什麼時候說,大部分的企業都不得其法,而類似小米這樣的企業,則是不斷從媒體行業中吸收人才,強化自己的優勢,在信息的快速更新迭代上做的更好一些。與此同時,對應信息的快速更新,產品的快速更新也成為另一個支持信息傳播的焦點。只有產品不斷體現出變化,信息快速更新才不是無病呻吟,這對於企業的創新和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產品更新跟不上,那就只有搞花邊,沒事和業內的對手打打口水仗,搞搞「西紅柿」這樣的花絮,在不涉及產品的情況下保持曝光度,雷軍、劉強東、周鴻禕等人都深諳此道。而如果創新迭代可以跟上,卻把握不住新媒體傳播的特點,例如極路由,不知道該說什麼,不知道什麼時候說,結果就是適得其反。互聯網追求的不僅僅是一個快字,精準(信息精準、投放精準、控制精準)更重要。
自媒體的內容運營這事學問很大,不在此多說,那是另一個話題了。
3.情感品牌
信息傳播的去中心化和快速化,帶來的副作用是公信力的缺失,既然人人都有發言權,大家都可以7×24模式的傳播自己的觀點,那誰說的更有道理,誰更具備說服力,對用戶來說就是個很麻煩的事情。微博時代的方韓大戰給了我們一個好的樣本,在這個事件中,雙方發言的對與錯,道理和邏輯都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情感上用戶更相信誰,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場沒有結果的信息對抗。
對於公眾來說,這是一場鬧劇,但對於企業來說,這是個很好的傳播典範。如果能建立起有效的情感品牌,有足夠的亮點,迎合用戶在情感上、價值觀上的需求,那麼即使身上背負的爭議再多,也依舊能有足夠強大的傳播效力,韓寒的文字再不咋樣,同樣有人為他站台,方舟子再胡說八道,依舊有人做死忠出來洗地。微博上的陸琪、天天開炮的周鴻禕、青年導師李開復,這些人雖然類型不同,但無不如此。當然這方面做得最好的,還是郭小四,《小時代》的票房成功,讓所有的抨擊看起來都是個笑話,因為他打造了自己足夠多的腦殘粉群體,影評人能奈他何呢。這些人看的不是小時代,看的不是郭敬明,看的是他心裡認同的東西。我們這個年代,真與假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大家並不在乎真相,在乎的是真相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個真相,如果不是,他寧可選擇不信。對於互聯網企業的產品和服務來說,也是如此,只要你做的不是差到令人發指,能有一些打動用戶情感的包裝特色存在,例如小米手機的「青春發燒」、極路由的「自由」、360的「挑戰強者」,就一定有一群認同這些價值觀,進而認同你產品的群體跟上來。這是互聯網產品運營的核心思維。其他諸如用戶體驗、免費運營等,都是表面的手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