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與互聯網
『壹』 北京太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北京太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10月31日,主要經營范圍為承接信息系統工程等。
法定代表人:劉淮松
成立時間:1994-03-14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110108004241518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卧虎橋甲6號
『貳』 福建太極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福建太極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7-27在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上街鎮科技東路萬能大樓5層-50單元。
福建太極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50100MA349YD512,企業法人楊友華,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福建太極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福建太極兄弟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叄』 如何利用網路學習太極拳
如果沒有武術基礎,自學挺難的,建議可以去公園先找找老師學習,讀書,視頻都可以增加對太極的了解,最後拳打千遍理自明,一定要多練習,現在網路發達,多和拳友交流,只要有心學,方法還是很多的。
『肆』 網路用語玩太極是什麼意思
太極拳的技術特徵就是圓轉卸力,有四兩撥千斤的美譽,對方出手了但是往往找不著著力點,有勁使不出,無法達到預期的打擊目的。玩太極就是借喻了這個特點,指對方對你提出的要求或願望,似是而非,既沒有否定也沒有肯定回應,讓你有找不著著力點,想使勁使不上的感覺。
『伍』 馬雲為什麼喜歡太極拳
大家熟知馬雲,多半是因為他「商界精英」的頭銜。其實,除此之外,馬雲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身份:太極拳的忠實愛好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馬雲就痴迷打太極拳,2009年專門拜師入行。甚至阿里巴巴招聘時也會要求應聘者打段太極拳,河南溫縣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另馬雲念念不忘的太極拳恩師王西安便居住在這里。
據國際在線馬雲高調宣布退休,然後與李連傑聯手開太極館,親自上陣打太極拳,這一度成為搏人眼球的新聞。在解釋為什麼鍾情於太極拳時,馬雲說:「越學習太極越發現,其實我做企業,無論是企業內部員工的管理還是跟客戶、跟競爭者的關系,幾乎完全按照太極的宗旨。」太極拳不僅僅是一種古老的拳術,它還有豐富的思想內涵,在拳理、拳術之中充滿了中國式的哲理和東方智慧。不但能運用於企業管理,同樣也是一本職場生存的寶典。
以下是從太極拳里悟出的五個職場智慧。1、內外三合:練太極拳外為導引,內為本質。做到內外相合,身體就成為一個協調有序的整體。合得越好,拳術的水平越高。職場智慧:工作的團隊就好像一個人的身體,團隊合作得好,首先要做到內合,想法一致、目標一致,內不合外必不合。處於不同崗位的員工又如同身體的肩與胯、肘與膝、手與足,必須協調配合,這就是「外合」。2、循理求精:習練太極拳一定要遵循拳理,求精進而不求一時勝負,更不可為爭勝而違反拳理。職場智慧:在職場上遇到競爭或矛盾時,不能逞氣血之勇。任何事情都有公義和道理,遵循原則可能會暫時處於劣勢,但從長遠看必會取勝。不能以不道德的做法爭得眼前的勝負。不要計較一時的得失,而要提升自己的水平,有最終取勝的把握。3、舍己從人:當對手攻擊時,順著對方的來力,加上弧線和螺旋運動(太極拳稱為「纏絲勁」),讓對方的力量聽從引導。通俗的說就是:你的勁加上我的勁通過「纏絲勁」都由我使用,這就是太極拳的「舍己從人」。職場智慧:職場上不像拳術中有那麼多與假想敵的對抗,更多的是同事間的合作。作為普通員工,不要自我意識當頭,而要能服從團隊的集體意志。作為管理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強加於下屬,更不要替代下屬親力親為,而要讓每一個人都盡量發力,在你的引導下將大家的力量聚集成強大的合力,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這就是職場的「舍己從人」。4、虛領頂勁:虛領頂勁要求練太極拳時頭向上頂,但頸部肌肉不要僵直,頭部動作應與身體位置和方向的轉換協調一致。職場智慧:「頭容正直,神貫於頂」這是對「頂勁」的解釋,在職場上為人處事要做到站得端、行得正,有原則性。而「虛領」是說要自然而然,不是刻意為之。用現在流行的話說就是「不裝B」。5、氣沉丹田:氣沉丹田要求丹田氣足,內氣鼓盪,能達到內壯的目的,只有內壯才能下盤穩固,力源豐富,勁力渾圓,用之不盡。
職場智慧:作為一位善於思考的商人,馬雲關於太極拳的感悟也早已化作名言,流傳坊間:「人要活得長,要少動;要活得好,要多動。人生和公司一樣,要想活得又長又好,就得練太極拳,慢慢動。」太極拳講究快慢張弛,互聯網公司運轉節奏快,馬雲試圖通過太極文化消除同事們內心的焦躁。
『陸』 馬雲講太極與商業,公益的關系,說MBA基本沒
馬雲的思想、眼光具有前瞻性,而且善於總結別人失敗和成功之處。打造的合作、開放、共贏的互聯網理念、思想、演講等正在影響國民思想觀念。著名人物,都積極正面思考問題,我們應該學習,所以不覺得他在仇恨誰,我更覺得,他在思考某個人的成功或有哪些失誤,我們之間能不能合作,能不能共贏,實現一個穩定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