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使用 python 開發 iOS 程序

其實我們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下面幾件事情:
在iOS App中安裝解釋器。
搭建Python和objc通信的橋梁。
如何配置工程並開發。
如果不使用UIKit這些,那麼就要使用OpenGL ES這些了,這種方式,主要是用於開發游戲的,我們這里不涉及這些。
當然,以下所有內容都是在一台已經安裝了Xcode的Mac上進行的。
在iOS App中安裝Python解釋器
Python-iOS-support
pybee開源了一個可以嵌入到iOS工程中的Python編譯腳本,具體位置在這:
https://github.com/pybee/Python-iOS-supp...
默認是使用Python 3.4.2,編譯x86_64、i386、ARMv7、ARMv7s、ARM64共5個版本,然後打成一個臃腫包,可選framework或者.a。
如果真的要用於生產環境的話,只要把Makefile中的
TARGETS-iOS=iphonesimulator.x86_64 iphonesimulator.i386 iphoneos.armv7 iphoneos.armv7s iphoneos.arm64

修改為:
TARGETS-iOS=iphoneos.armv7 iphoneos.arm64

我們只需要支持ARMv7和ARM64即可,ARMv7s可以兼容ARMv7,所以可以讓包小一些。
作者提供的已經編譯好的包裡面,主要有兩種版本:
Python 3.4.x
Python 3.5.x
按照作者的說法,Python版本是可以更換的,但是我嘗試過,我將最新版本的Python 2.7.11放進去,是無法編譯成功的。
有一些人提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作者還是建議使用3.4.x或者3.5.x版本,2.7x版本他已經不再支持了。
修改Python版本的地方在:
PYTHON_VERSION=3.4.2

替換為其他版本即可。

2. Python除了可以做網頁還能開發Android應用、Windows應用和IOS應用嗎

你去看JavaScript就行了。一門解釋語言就把幾個平台無論前段後端都通吃了。 直接用react native這個跨平台庫。可以做IOS和安卓APP。而且可以熱更新,免除審核期的煩惱。通過node.js。又可以做後端。你只需要會js就行了,那些jsx其實就是js來的,想XML那樣寫看上去輕松點,其實是語法糖而已。而js又是前段網頁的核心,那你又可以寫網頁了。是不是很爽。

3. python和ios自學哪個 知乎

熟練的python 程序員很缺,抄但襲號稱會python的很多。
相信自己的選擇吧。
python程序員學習路線圖 python+ 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 linux + 軟體工程 + web開發 + git版本控制+ 溝通技巧等等。

4. 如何用python寫ios的游戲腳本

可以的,如下方案二選一
1、需要Mac, ,使用xcode部署 iOS-Tagent 成功後, 之後airtest完成自動操作
2、需要ipad,因為ipad支持藍牙滑鼠,購買藍牙滑鼠模塊,用python控制串口控制藍牙滑鼠模塊,再通過藍牙滑鼠模塊操控ipad,即可實現python操作ipad

5. 如何在ios中加入python

熟練的python 程序員很缺,但號稱會python的很多。 相信自己的選擇吧。 python程序員學習路線圖 python+ 數據結構和演算法 + linux + 軟體工程 + web開發 + git版本控制+ 溝通技巧等等。

6. 請問iOS上的App Store應用可以使用Python編寫嗎

iso的應用可以使用python編碼的。
方法如下:
首先,要在iosApp工程中安裝python解釋器,比如pybee的python-ios-support,編版譯時target選擇iphoneos.armv7或者arm64。
然後權,用pip install安裝rubicon-objc搭建python和objc的橋梁。
最後,用python寫ios語法,開發app即可。
請點贊,謝謝

7. 可以用PYTHON開發IOS應用或者游戲嗎

樓上正解,不過你給蘋果做軟體上app
store要先支付100美元的

8. Python 有可能可以開發 iOS 原生應用嗎

Docker和雲原生應用的12要素 隨著Docker容器的興起,雲原生應用越來越流行。事實上,雲原生應用的設計理念和原則,在Docker產生之前就已經被軟體架構大師們提出來,只不過在容器出現之前,以虛擬機鏡像為基礎的應用打包發布方式開銷過大,普通開發人員較少使用,流行不起來。以雲原生應用的核心設計原則12要素來看,我們可以發現Docker正是在設計中融入了對雲原生應用的深層支持,才得以風靡軟體的世界。隨著對12要素的理解加深,我們也同時會發現12要素之間的彼此聯系緊密,是圍繞一個核心目標的12項具體指導原則。而這個核心目標就是提高應用的可移植性和移動性。 Docker對12要素的支持 基準代碼 應用有一套基準代碼,可以部署到多種環境中。這樣可以保證同一套代碼容易遷移到不同環境中去運行。 在Docker的體系中,Dockerfile與也是基準代碼的一部分,跟應用業務代碼保存在同一個代碼倉庫中,用同一套版本標號。基於Docker體系交付的軟體產品不再是一個可執行程序,而是一個Docker鏡像。Docker鏡像的移動性比傳統的可執行程序高得多。 依賴 應用要清楚地聲明和隔離自己依賴的程序庫。這樣才能保證應用移動到其他環境時,自己所依賴的程序庫也正常運行,並且與環境中其他軟體不互相干擾。 Docker通過Dockerfile中的命令將自己依賴的程序聲明出來,並通過docker build命令將這些依賴的程序庫打包到交付的Docker鏡像中。 配置 運行時配置要存儲到運行時環境中。一個應用的行為邏輯受兩方面因素控制,一方面因素是代碼,另一方面因素是配置;代碼是與運行時環境無關的,要保存在應用開發的代碼倉庫中,而配置是與運行時環境相關的。將配置存儲到運行時環境中保證了配置與環境的一致性。 Docker在Dockerfile中用ENV命令聲明自己運行時所依賴的環境變數和環境變數的默認值,在docker run命令的--env參數可以在運行時設定環境變數的值。 後端支撐服務 將資料庫、緩存、消息隊列服務這些後台支撐服務當作可掛載的資源。保證這些後端支撐服務對應用業務完全透明,應用只是把這些服務當作一種透明的資源來使用,這樣更換環境部署應用只需要更改與資源相關的環境變數。 在Docker體系中,通行的做法正是將資料庫、緩存和消息隊列等後台支撐服務當作資源在Docker容器運行時掛載。而應用程序在構建鏡像時,需要將所需要的資源的環境變數用ENV聲明出來,在容器運行時,實際環境中的資源環境變數則以--env參數的方式設置到容器中。 構建發布運行 嚴格區分構建和運行這兩個不同的階段。通過清楚地區分構建期和運行期兩個階段,對應的軟體控制因素也清楚地分為代碼和配置兩類;代碼在構建完成後是不會改變的,而且一套代碼可以自由地部署到多套環境中去運行,不同環境中應用軟體運行所需要改變的僅僅是配置。 在Docker體系中,構建器的「代碼」不僅僅是應用程序編程語言的代碼(例如Java,C,Python等),也包括這些代碼運行時所固定依賴的程序庫和這些程序庫的「靜態配置」。稱其為「靜態配置」主要是指這些配置不會因為部署環境的改變而改變,因此這些「靜態配置」實際上成為的Docker鏡像的「代碼」。因此,對Docker鏡像來說,應用業務代碼和靜態配置都是「代碼」;只有根據部署環境可能變動的「動態配置」,才是真正的「配置」,而這些配置對應了Docker運行時的環境變數。 進程 將應用作為無狀態的進程來運行。無狀態進程保證應用可以隨時啟動和關閉,隨時根據業務壓力而增加或減少運行實例數,保證應用的移動性。 由於Docker容器技術相對於虛擬機技術來說,大大降低了運行應用實例的開銷,提高了啟動和關閉應用實例的速度,應用Docker體系發布的應用與無狀態應用的模型更加匹配。 埠綁定 通過埠綁定來發布服務。保證一個應用服務在不同的運行環境中,可以用指定的任何埠來發布,這也是提高應用移動性的一個重要原則。 Docker在Dockerfile中用EXPOSE命令聲明自己運行時容器所要發布的埠,在docker run命令的-p參數可以指定主機上發布服務的埠與容器埠的映射,這樣的設計幫助應用開發者自然而然的實現雲原生應用對埠綁定的要求:內部的埠在構建期決定,而對外發布的實際埠在在運行環境中決定。 並發 可以通過水平伸縮應用的進程數來增大或縮小系統的容量。 如前所述,Docker容器的設計保證了水平伸縮的高效率。 可丟棄性 應用進程可以快速啟動也可以優雅地關閉。 Docker容器在快速啟動和優雅關閉方面的效率要大大高於傳統虛擬機,使得結合Docker容器實現應用的可丟棄性成為自然而然的事情。 開發生產對等 保持開發環境、測試環境、預發布環境和生產環境盡量一致。保持各種環境一致,才能減少因為環境不一致造成的與業務代碼無關的錯誤,提高應用的可移動性。 Docker容器流行起來的一大原因,就是它將應用程序所依賴的程序庫以及這些程序庫的「靜態配置」一並打包成Docker鏡像,以Docker鏡像部署到不同的環境中,從而大大減少了不同環境上應用的差別,保證了一次構建,任何地方部署運行。 日誌 將日誌以帶時間戳的事件流方式來管理。把日誌當作事件流來管理,實際是將日誌作為結構化的數據而不是非結構化的文件來管理,這樣使得日誌方便在雲環境中由雲平台統一管理和分析;否則,在雲環境中分布在各處各自為政的日誌將給系統分析和排錯打來極大困難。 Docker正是將日誌以事件來管理的。利用docker logs命令可以查詢指定容器的日誌,同時,所有容器的日誌正是以結構化JSON數據的格式默認保存在/var/lib/docker/containers//目錄中。雲平台管理軟體可以統一管理處理相應的日誌文件給用戶提供方便的差錯工具。 管理進程 將管理任務當作一次性任務來運行。這樣保證所有的管理任務都是可以在雲平台環境下自動化的,從而為大規模應用的自動運維,大幅度的自動伸縮提供了基礎。 在Docker體系下,所有的管理工作都有相應的docker客戶端命令和docker的REST API服務提供支持,使得雲平台可以通過調用命令行或REST API來管理容器。 Docker對雲原生應用的構建和小規模測試有很好的支持,但是對於管理跨主機、大規模的雲原生應用環境,Kubernetes則更為功能強大,我將在後文予以介紹。

9. 如何用python開發移動App後台需要掌握哪些技術

給一套我用過的解決方案,用來開發過web項目(網頁 + ios)和手游項目(ios + 安卓),都是一套後台對應多種前端平台:
web框架:Django
Django 是一套相對全(zhong)面(yong)的框架,基本你要的功能都有,文檔很細致,上手比較容易,開發效率比較高。自帶 auth、session、orm、admin 等功能,尤其是 admin,如果要求不是太高,用自帶的後台管理系統就能省下很多開發工作。
web server:nginx
相對 apache 較輕,簡潔。用來部署 django 也比較方便,可參考 Setting up Django and your web server with uWSGI and nginx
資料庫:mysql
這個不限定,看業務需求和開發者喜好。當然如果用了 django,自然最好選一個 orm 支持比較好的。
RESTful API:Tastypie
基於 Django 的 RESTful API。Django 本身作為一個 web 框架,返回的結果默認是渲染好的 html 文本。藉助 Tastypie,可以比較方便的製作 json 數據格式的介面,將前後端解耦合。這樣不管是網頁、iOS 還是 Android,都可以用同樣的介面。

再針對問題補充一下:

1、如果使用python語言,需要學習哪些知識?
python 語言本身,使用的框架,web 開發的通用知識,比如 HTTP 請求的處理流程、RESTful、OAuth 等。

2、選擇什麼樣的python框架開發,這個框架的優勢?
見上文。

3、如何部署伺服器?本地伺服器調試,以及公網伺服器部署?
Django 自帶本地調試服務,開發的時候用區域網地址調試即可。公網部署見上文。

4、如果使用python框架開發移動後台服務,在開發源碼內使用哪種框架?mvc還是其它的,比如我返回json數據,每次json對象最外層有一些相同的東西,該如何處理?
Tastypie 可以處理掉生成 json 數據時的很多體力活。

5、python的後台服務最大能支持多大的pv量會嚴重影響用戶體驗性能?
這個沒法給確切答案,具體情況會受機器硬體條件(CPU、內存、I/O)、網路帶寬、代碼質量、架構設計,甚至配置參數的影響。目前有較大型網站使用 python,並正常運作(參見 有哪些大型公司在使用 Python?有哪些知名項目是主要由 Python 寫成的? - Crossin 的回答),所以 python 本身不是問題。實踐時,做好壓力測試和上線後的性能監控,找出瓶頸不斷優化是王道。

6、如何兼顧 網頁前端以及移動端 開發的後台?
通過 API,後台無需知道是什麼平台在使用它。

7、有沒用相關的案例,即用python開發的移動後台?有沒有該問題的開源項目?
通常框架會自帶測試案例。真實案例開源的暫時不知道。如果哪天我把之前寫的開源了,再回來修改答案。

10. ios系統怎麼安裝python 新手小白,准備入門

在mac上搭建python環境:

mac系統其實自帶了一個python的執行執行環境,用來運行python還行,但是開發可能就不夠了,因此我們需要重新安裝python。這里有兩種方案安裝:

1.homebrew

brew install python

這個方案比較簡單,如果出錯的話可以給前面加sudo試試,這個安裝的python可能不是最新版.

2.從官網下載安裝

大家可以在官網下載安裝最新版的python,安裝比較無腦,一路按下去就OK,缺點是以後升級,卸載都得自己維護.

這兩個方法安裝的python的位置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用:

which python

來查看安裝位置.安裝完成後在終端中鍵入python來驗證安裝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