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運營案例
Ⅰ 分析:社區O2O失敗案例都有哪些特徵
分析出社區O2O主要有如下2種失敗類型:
1、急功近利型:
大力投入增值業務與互聯網企業火拚,急於「搶蛋糕」嗎,對於該類公司來說,當看到行業同行享受社區O2O利益的時候,急切希望立刻轉型,通過大力投入增值服務來實現新的盈利增長,但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
(1)不顧自身實際條件大幹快上,不善於整合資源。首先,資金投入有限;其次,切入成本較高,沒有規模效益,無法實現海量微利,固定成本較高;再次,專業性不夠,房企做社區O2O主要還是自己的客服團隊、經營團隊和信息化團隊,缺乏互聯網基因,專業性不夠。
(2)沒有打牢平台基礎,難以吸引外部資源長期穩定合作。有的企業希望通過整合外部資源來切入,但由於沒有打牢平台基礎,沒有形成用戶粘度和流量規模,也難以吸引外部資源長期合作。首先,沒有大規模的住戶人數難以形成基本的線下住戶流量基礎;其次,沒有活躍度,難以整合外部垂直服務商。傳統物業沒有移動互聯經驗,僅靠交水電費、報修等物業服務低頻次消費沒有辦法保障用戶粘性。
(3)沒有良好的合作模式,不能優勢互補,無法形成社區O2O生態鏈。首先,平台自身切入點要清晰,不能與外部合作資源形成競爭。其次,要與外部資源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比如優勢互補模式或者孵化垂直應用模式,構建社區服務生態圈。最後,平台初期要以擴大流量與擴展商家資源作為主要目標,要有長期投入打算,防止竭澤而漁,避免短期盈利的沖動。
2、本末倒置型
在物業基礎服務不牢的情況下,急於「甩包袱」,該類企業傳統物業業務入不敷出,急於扭虧為盈,存在以下三大誤區:
(1)對增值服務業務抱有美好幻想,對難度估計不足,期望短期賺錢。首先,目前社區O2O行業處於荒漠階段,增值服務盈利模式尚不成熟。其次,用戶消費習慣正在養成,短期指望賺錢不太現實。最後,線上運營難度高,如何讓商家和用戶對平台形成粘性,需投入大量資源、人力物力去做,非一朝一夕之功。
(2)不重視基礎物業服務,沒有滿足業主對物業的基本管理要求,造成業務對物業的滿意度和信任感急劇下降。首先,良好的物業服務是守住物業服務資格和社區入口的基本要求。其次,沒有夯實物業服務基礎,就難以形成與業主的服務粘度與信任感,後續增值服務的衍生就無從談起。
(3)自身資源能力不具備獲取增值服務收入的條件。首先,要有一定的用戶基數,獲取流量,有一定的規模是暢想增值服務的前提。其次,要有一定的用戶粘性。
綜上所述,上述失敗類型,歸根結底是建設心態、成本投入、服務體系和人才稀缺四大問題,需要引起企業重視。
Ⅱ 有什麼社區更新的有效案例可以分享嗎
仲量聯行在近期發布的城市更新白皮書《聚焦社區更新,喚醒城市活力》中對社區更新內有較為詳細的介紹,容其中提到廣州侖頭村社區改造的項目中,社區規劃轉變為「企業建設運營、村集體所有、村民分紅」的可持續運營模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答,請點贊
Ⅲ 有哪些虛擬網路社區營銷的典型案例
社區營銷 背景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與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目前城市中專絕大多數人口已經按照屬自身居住的業態形成了一種社區化的生活方式,而「社區營銷」恰恰是在這樣的大環境與背景下所誕生的事物。近幾年來,由於傳統分銷渠道競爭的日益加劇,進行渠...
Ⅳ 從論壇營銷案例看什麼是論壇營銷
論壇營銷是指企業利用論壇這種網路交流的平台,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發布企業的產品和服務的信息,從而讓目標客戶更加深刻地了解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最終達到企業宣傳企業的品牌、加深市場認知度的網路營銷活動。比如說每個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社區論壇,廠商可以在論壇里發布手機的各種活動,看到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任何問題,達到宣傳與互動雙重目的
Ⅳ 個人通過網路社區進行營銷推廣的案例有哪些
這個是個是有很多的!能社交就能營銷,能發信息被別人看到,就會有價值!
Ⅵ 市場營銷經典案例
寶潔營銷案例
一、培育和引導消費
產品不僅要滿足需求,更要引導和培育需求,如「你洗頭了嗎?」——我來幫你洗。」你會洗頭嗎?」——我來教你洗。「你洗得好嗎?」——我告訴你怎樣洗得更好。寶潔,就像一位溫柔的妻子,依附在丈夫的身邊,不僅好言相勸,而且身體力行;不僅耳提面命,而且從善如流。寶潔不僅教人們洗頭,還教中國一代又一代人刷牙,在獲得經濟效益的同時,獲得的社會效益也是空前的,更是長遠的,從倡導洗發新觀念到引導多洗發,從合理刷牙到科學選擇牙膏,從勤洗手到殺菌等等,引導中國消費者生活觀念、生活習慣的改變,將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可信的健康用品,一齊送給消費者,消費者先是懷著幾分敬意接受,繼而是十分虔誠地禮拜了。
二、科學命名與品牌形象
寶潔公司對品牌的命名,非常講究,他們深諳一個貼切而絕妙的品牌命名,能大大地減小產品被消費者認知的阻力,能激發顧客美好的聯想,增進顧客對產品的親和力和信賴感,並可大大節省產品推廣的費用。寶潔公司通過對英文名字(單詞)的精確選擇或組合來給產品品牌命名,使中文名字與英文能在意義和發音上很協調貼切地配合,准確地體現了產品的特點和要塑造的品牌形象以及消費定位,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如幫寶適、舒膚佳等等無一不是非常貼切,當然,廣告宣傳是必不可少的。寶潔公司每年的廣告宣傳費用佔全年銷售總額的1/8,一方面,通過在電視、網路、雜志上做廣告;另一方面,通過在全國范圍內聘形象代言人、在高校設立獎學金、與國家相關部門搞公益活動等來提高品牌的認知度。與此同時,為了佔領終端消費市場,在農村,寶潔公司搞了全國性的路演活動;在城市,寶潔公司的產品在超市、商場中的陳列非常講究,占據很大的貨架空間,容易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通過廣告宣傳,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三、知識營銷
知識營銷是指企業在營銷過程中注入知識含量,幫助廣大消費者增加商品知識,提高消費者素質,從而達到銷售商品,開拓市場的目的。寶潔的知識營銷是很典型的,在營銷過程中打造一系列的概念。在洗發、護發類產品中,這一營銷理念被應用到了極致,每個品牌都賦予了一定的知識,打造一個概念,從而給每個品牌賦予以個性。例如,「海飛絲」的個性在於去頭屑;「潘婷」的個性在於對頭發的營養保健;而「飄柔」的個性則是使頭發光滑柔順;「沙宣」則定位於調節水分與營養;「潤妍」定位於更黑、更有生命力。在廣告宣傳上,知識、概念的運用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看看海飛絲的廣告:海飛絲洗發水,海藍色的包裝,首先讓人聯想到尉藍色的大海,帶來清新涼爽的視覺效果,「頭屑去無蹤,秀發更干凈」的廣告語,更進一步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起「海飛絲」去頭屑的信念;看看潘婷:「含豐富的維他命原B5,能由發根滲透至發梢,補充養份,使頭發健康、亮澤」突出了「潘婷」的營養型個性;飄柔:「含絲質潤發,洗發護發一次完成,令頭發飄逸柔順」的廣告語配以少女甩動如絲般頭發的畫面深化了消費者對「飄柔」飄逸柔順效果的印象。通過准確的市場細分與定位,有效地阻擊了競爭對手的進入;而實施知識營銷,則使品牌具有了鮮明的個性,增強了品牌的核心價值。
四、利益訴求與情感訴求
利益訴求就是從品牌的功效來演繹概念;情感訴求則從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中來演繹概念。寶潔的廣告訴求很注重利益,如「佳潔士」與全國牙防組推廣「根部防蛀」的防牙、護牙理念;「舒膚佳」與中華醫學會推廣「健康、殺菌、護膚」的理念;洗發水的「去屑、健康、柔順」理念等。這無一不是品牌的利益訴求。除此之外,寶潔的品牌還加強了情感訴求,如最近兩年,飄柔打出自信的概念大旗,從「飄柔吵架篇」、「飄柔老師篇」到現在的「飄柔指揮家篇」,飄柔廣告無不以自信作為品牌的訴求點。此外,飄柔還相繼推出「飄柔自信學院」、「多重挑戰」、「同樣自信」、「職場新人」、「說出你的自信」等系列活動,將「自信」概念演繹得爐火純青,在廣告傳播方面,特別是電視廣告,寶潔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寶潔會先指出你所面臨的一個問題來吸引你的注意,接著,廣告會迅速告訴你,有個解決方案,就是寶潔的產品,這個產品通常會在整段廣告中重復出現好幾次,廣告重點是在清楚地強調寶潔可以為你帶來什麼好處,通過利益訴求與情感訴求的有機結合,大大地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內涵。
五、品牌經理
寶潔公司的品牌戰略不僅使得該公司在社會上有著良好的形象、較高的聲譽,而且還培育了一大批忠誠的顧客,獲得了較高的顧客滿意度,為該公司的可持續發展贏得了競爭優勢。寶潔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品牌經理制,即「一個人負責一個品牌」,品牌經理對於自己所負責的品牌,必須比公司里任何人都要了解,通過實行一品多牌、類別經營的經營策略,寶潔在自身產品內部形成競爭,使寶潔產品在日用消費品市場中佔有絕對的領導地位。
六、企業公民
十九年來,寶潔一直在中國扮演一個合格企業公民的角色,向中國的各項公益事業捐款的總額已超過六千多萬人民幣,用於教育、衛生及救災等各個方面,如寶潔在1996-2005年期間向希望工程累計捐款兩千四百萬元人民幣,在全國27個省、自治區興建了100所希望小學,是在華跨國公司中希望小學數目最多的公司;如1998年4月,寶潔前任董事長來華訪問期間,寶潔向清華大學捐款1,070萬元人民幣,引進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實驗儀器,幫助完善學校的教學實驗設施及用於承擔寶潔與清華大學共同合作的科研項目,同時向教育部捐款700萬元人民幣,用於支持中、小學青春期健康教育;如寶潔公司向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捐款150萬元人民幣以保護國寶大熊貓等等,通過公益活動、事件營銷等,寶潔在不斷努力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履行相應的社會責任,關注利益相關者的滿意度,進而獲得更高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總之,成功的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作為日化用品的著名企業,寶潔通過創新本土化營銷策略,塑造卓越的形象和引導培育市場需求,寶潔在中國獲得了快速的發展,隨著外部環境競爭的日趨激烈,寶潔正在與時與市俱進,贏取更大的市場與發展空間。
Ⅶ 萬科負責社區運營的人主要是做什麼工作的
一、什麼是運營看
從廣義的角度上說,一切圍繞著網站產品進行的人工干預都叫運營。所以某種程度上,我認為互聯網產品公司只有3個業務部門:產品,技術,運營。產品運營這個概念就=運營,只不過可能你的公司或者產品是以產品為主,運營為輔,所以這時候沒必要單拆一大堆人馬出來做運營,所以就統稱為產品運營。
細一點的我把運營分為市場運營,用戶運營,內容運營,社區運營以及商務運營幾個大類。
市場運營:以Marketing為手段,通過花錢的不花錢的方式,進行對產品的一系列宣傳,曝光,營銷等行為的干預手段。多見於需要一定程度砸錢的產品,但砸錢和市場行為不是等同的,既有不花錢的市場行為,也有砸錢的其他運營手段。這一點為主要運營手段的往往是一些離錢近的企業,因為只有離錢近,有完整盈利模式的才會在市場運營中不斷擴大投入。
用戶運營:以人為中心的運營手段,常見於UGC社區,以貼近用戶,團結用戶,引導用戶為手段的運營方式。表現在你會發現網站運營人員非常願意和用戶交流,逗比,談天,八卦,有的時候你都分不清這是用戶還是官方工作人員,例如知乎就是這一種, 周源,黃繼新,成遠,ourdearamy…。在一個產品早期,運營人員自己的主動使用和干預非常重要。
內容運營:這有兩種進路,一種是在UGC社區,將用戶產生的高質量內容,通過編輯,整合,優化等方式進行加工,配合其他手段進行傳播。這跟用戶運營往往相輔相成來做的,例如你在知乎回答一個問題,回答的很精彩,知乎的同學會把你的回答和別人的回答拿去整理好,然後通過微博,日報,周刊等手段傳播,這就是以內容為中心的運營。
還有一種是在一些媒體產品,比如澎湃新聞,比如鈦媒體,36kr這種,也是以優秀的內容為核心來運營,和前者不同的是自己采編,整理,撰寫的成分較多,不一定來自於用戶。(當然了,很多知乎回答問題的同學都很憤怒自己的文章被抄襲,不署名轉載等等,但其實做內容運營的那些同學,抄襲就是工作之一,所以大可不必在意。我非常理解你們,所以本文歡迎抄襲,歡迎轉載,不需署名,但經常更新,請記得轉載全了)
社區運營:早些年我把社區運營和用戶運營放到一起跟別人講,但是後來發現這其實有點問題,因為,面向UGC用戶的運營,和面向普通社區消費內容者的運營也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工種。所以就單獨拿出來說了。社區運營指的是面向社區消費者進行的干預活動,比如整站做個活動啊,抽獎啊。。投票啊,轉載一些好文章到社區里引發討論啊。。都算。這類的工作玩到極致就是不斷的在社區里煽風點火,引發大家互噴,活躍整個社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研究nga的逗噴鬥士競技場地,這個模式近些年也被很多其他的論壇或者社區引用,效果相當不錯。)
商務運營:這類方式多見於一些商務B2B的產品,分為BD和銷售兩種。銷售是直接賣產品,BD是更多是互惠互利的一些合作。這都是手段,目的都是為了弄來用戶,然後留住他們。很多企業級產品都是以這種運營方式為主要手段的,例如BAT的雲服務產品,或者拉商家入駐,拉企業團隊來用自這種。
而圍繞運營,或者運營人員的成長,就先要理解產品技術運營分別在一個互聯網產品之中起到什麼作用。
產品:把東西想出來
技術:把東西弄出來
運營:把東西用起來
嚴格意義上產品和運營也因為公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位和邊界,這就因人而異了。不同的產品,這三個領域的側重不一樣。例如拿BAT來說,網路重技術,騰訊重產品,阿里重運營,這都是大眾心中的普遍概念,某種程度上都是和公司最開始的業務,最核心的業務是什麼有關。當然公司大到一定程度,其他部分也很強,不會差到那裡去。但某些小公司,還是有前期側重點的。
二、運營要做什麼看
不過說回到運營,我認為所有在做運營的同學,最核心的一條心理素質就是:
別去逼逼產品和技術,要有他們做出一坨屎你也能翻著花讓人吃下去然後打好評的覺悟,以及能力。
無論你是初級小編,微博賬號管理者,還是運營總監,coo,你最關心的東西,從頭到尾只能有一點弄來用戶,然後持續的留住他們。你做的所有工作都要緊緊圍繞這一點來進行,任何工作(包括你的團隊成員的工作)都必須直接或間接指向這個目的中的一部分,為數據結果負責。
看起來簡單,實際上都不簡單。比如各位運營同學你們捫心自問一下,自己最近一個月做的工作,哪些工作是對這個目的有明確逗數據結果地的,哪些工作是沒有的。如果沒有數據結果的工作比例太多,你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了。而這一條,再拆,可以拆成以下四個核心環節。
1、找到用戶在哪
用戶畫像,調查,需求分析等工作,沒錯,你需要理解你的產品,哪怕他是一坨屎)
2、以能接受的成本弄來用戶,讓他們用你的產品
市場投放,渠道拓展,商務合作,內容編輯,社會化媒體策劃活動等等,花錢不花錢都是為了這個目的,自己費盡心思一個禮拜搞個東西有時候還真不如花錢雇專業的人搞。
3、讓用戶持續用你的產品
用戶運營,社區運營
4、跟用戶在不用產品時候保持聯系
召回,微博微信運營,反饋,與別的產品進行商務合作。
三、運營的上升軌跡
在我看來,初級運營和高級運營並沒有嚴格的分水嶺。某種程度上說,如果你在以上這四個環節,只負責其中一個環節的一個子項目(例如微博運營專員,微信運營專員,內容編輯,社區活動策劃等等),那可以被定義為初級運營。往往初級運營是在2-3-4之中的,1你只需要理解貫徹就行了,還沒到參與決策的地步。這時候你是一個執行者,踏踏實實做就是了。說實話,這階段,你的工作以天為單位計算,可替代性非常強,我看過拉勾的招聘數據,一般都在5-8K之間,這活也就值這個價。
而當你做的越來越好,對你所在的環節理解的越來越深刻,並且開始逐漸把自己的能力范圍覆蓋到整個環節時候,你已經算是一個中級運營了。你可能不關心市場投放,只關心留存,甚至不關心留存,只關心重復購買/粘性用戶UGC。說白了就是你在整個產品的業務鏈條中,作為某個環節的manager,已經形成了某一種不能被繞過去的關卡,這也是你的價值所在。這時候你值8-15K之間,除非你在企業最核心的環節,不然你還是有一定可被替代性的。這時候開始以周作為計算單位來考量你的工作效果。
然後當你做著做著,能力越來越大,視野越來越大,你開始琢磨怎麼向上下游進發。
例如你是一個市場經理,你已經開始考慮拉來的流量能否留下來,主動開始配合社區運營人員做一些活動,或者你是社區運營經理,你策劃了一個社區內的UGC活動,然後主動協調市場人員去把這些精彩的UGC傳播到外圈,你在不斷的擴大自己的能力范圍,而到了這個階段,你就已經向高級運營進階了,視野更大,資源更多,需要布的局開始以月甚至更長時間為單位去計算,你的任何一個決策會影響之後相當長時間內的運營狀況,風險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我之前說的核心目的其實裡面有2個層面,1是拉新,2是留存,如果你從1突破到2,或者從2突破到1,並且都做的很好,可以開始控場,根據產品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來關注不同階段整個運營環節里最應該先從哪裡突破,用全盤考慮去合理的配比資源,無論是金錢還是人力,都在你眼裡是可以調配的資源,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以一個比較長的時間線去考慮問題的時候。你就已經初步具備一個運營總監的能力了,再下一步就是COO了。有的公司coo還要考慮投資人關系,PR,各路vender的調配,大型的商務合作,不過這些就已經跨入公司而不僅僅是產品層面上的運營了。
而這一層也是最難突破的,瓶頸在於如果你之前一直都是在逗拉新逗地留舊逗其中一個領域中深耕的話,你深耕的越久,做的越深,你越難以跳出來去理解另一個領域。因為這裡面的價值觀和思考的方式是完全完全不一樣的。因為用戶完全不一樣,你花了N長時間,理解了陌生用戶是怎麼想的,他們怎麼會一步步開始使用你的產品,而你需要花幾乎等量的時間,去理解你的熟悉的用戶他們具備的是什麼特性,如何會連續使用。
我舉個極端的例子,比如說網路的鳳巢系統(就那個搜索推廣的後台)。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拉來新用戶用,你需要讓用戶有這樣一個認知:逗在網路投廣告靠譜地,你可能得花好多時間去跟用戶灌輸逗簡單,易操作,流量大,幫你掙錢地這些點,這就是拉新運營的重點。這時候在用戶心智中,你的競爭對手是騰訊廣點通,微博粉絲通,門戶投banner,還包括線下的廣告體系。而由於你的用戶太地蠢逗,不能極快的理解你這些點,於是乎你需要銷售死磕,上門,辦各種會,做案例推廣等等,各種地方投廣告,刷牆。
而如果你的目的是為了讓已經開始用鳳巢的人花更多的錢,那就不僅僅需要讓用戶覺得你好,還得讓用戶覺得,他在這里也好。我見過太多人用了一下鳳巢就玩不轉然後棄之不用的情況了。這個時候你的思考維度就已經變成,我怎麼讓用戶從鳳巢掙更多錢,持續加大投入balbla。然後你就需要技術指導,關心用戶的賬戶狀況,提供更多更好用的工具。你這時候的競爭對手或者說干擾項已經變成了前段的銷售,客服,或者產品,技術等等內部因素。
Ⅷ 優秀的社區運營人員都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1.廣泛的興趣運營應該是一群有趣的、對生活充滿熱情的、對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向用戶傳遞正能量、有趣、大開眼界的信息,從而吸引用戶更好的與產品連接。這其實也是從更高視角,對用戶運營的解讀。
要做到這點,需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作為工作中的「彈葯庫」,隨時按需索取。「彈葯庫」的來源,並非是目標明確的逐一攻破,而是平時接觸的信息經過日積月累之後,組成的知識體系。
用戶運營的對象是人,所以在各領域都有相通之處。比如做電影類app,不能只關注電影領域,因為電影還屬於泛娛樂,娛樂和明星相關,最熱門的明星又和粉絲群體有關,群體量級大、戰鬥力強的粉絲人群都是90後,90、95後又被二次元文化覆蓋,所以做電影app,你能只關注星球大戰小李子嗎。
有一次我和上級討論什麼是好影評,他的觀點是用戶興趣和內容美感的結合,所以我就問他內容審美能力是怎麼修煉出來的,簡單說就是看多了且有點天賦。這點並非是看書學習就能得出的結果,而是要有興趣的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多去參與和思考。
回到正題,如果一個人有廣泛的興趣,就是做好這點的基本條件。如果你並沒有那麼「廣泛」的興趣,那麼至少做到不排斥吧。當然,做好這點需要自己有方法來保證一個度,不要走極端。
2.換位思考的意識和設計師溝通需求時,很多人都這么說:把這里和那裡改一下就行,很簡單的。
聽到這些,設計師一定想把你一腳踢飛。首先,對於設計師來說,沒什麼「簡單的」,哪怕只是活動頁面的標題,都有設計的過程;其次,設計作品本是設計師的工作,你強調簡單就等同於藐視人家的職業,好像設計師盼著簡單的需求敷衍了事。
運營總希望獲得產品、設計師、研發同事的支持,有些文章講溝通方式和提需求的流程,都是狗屎,根本不是重點。關鍵是能否換位思考並找到共同利益點,照搬成熟流程沒用。
接著說與設計師溝通的例子,最核心的就是設計師在乎什麼,要找到共同利益點。我認為,設計出優秀的作品是一個設計師的正常追求,設計的背景和需求是來源於運營或產品,擔心的是需求不明確、溝通表達不清晰和時間太趕,根本不擔心是不是簡單。
明白這個道理,給設計師合理的尊重和發揮空間,共同打造一個優秀的作品,展現給更多的用戶,或為產品帶來很好的數據效果,發揮了設計師的價值,也是相同的利益點。這只是一個例子,道理同樣適用於與產品、研發同事的溝通。
我之前的文章曾寫過,用戶運營就是讓自己成為用戶,做自己喜歡的事。做到這點其實是非常難,所以到處充斥著反人類、無趣的活動設計和產品功能。換位思考,就是做好這點所需的個人素質。
3.人群特徵的洞察用戶類產品的核心問題是:用戶是誰,他們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用戶是誰,是指性別年齡所在地收入這樣的屬性,但知道這些是不夠的,還需要洞察人群特徵。人群特徵的標准很難明確的列出來,而是通過一些明確區別於其他群體的行為描述出來,如:
喜歡聽李志瘋狂找人拼單的海淘用戶女權主義者電影《小時代》粉逛知乎兩歲孩子的全職媽媽錘子用戶每周去電影院看兩場電影
這幾條只是例子,也是分析得出的結果。獲得這個結果的過程,需要去研究目標用戶的群體特徵,要求運營有這方面的素質。
舉個例子,有次我去做分享,對方是做醫生社交產品的。憑借對醫療領域的粗淺了解,我想到的只是醫生人群不能全部放在一起,三甲醫院的肯定會瞧不起非三甲的,更鄙視民營醫院的醫生。但他們告訴我更具體的是,三甲醫院的醫生也會從學術領域分派系,他們針對這些都會有相應的運營手段。這些就屬於對人群特徵的洞察。
再舉個例子,剛來貓眼電影時希望引入影評人,我們就去微博和豆瓣上挖。發現可以挖來微博上一部分認證為「影評人」的用戶,他們不要稿費也會來,但有一部分沒有稿費就不參與。而豆瓣上的人很難挖來,有時還會把你給他發的豆郵截圖並發出來,以此鄙視你。
後來發現這三類人都不是我們想要的用戶,原因:
微博上不給稿費也來的認證影評人,他們的影評大多是與電影有利益關系的,其實這點也無妨,主要是質量也不好,用戶不喜歡看
微博上要稿費的認證影評人,他們屬於圈子裡混出來那一批人,一般是出席活動、參與項目、應邀撰稿,不適合我們這種新生代平台
豆瓣的深度影評用戶,對豆瓣平台非常忠誠(現在也差很多了),相對更矯情一些,成功率非常低
踩完上面幾個坑,我們也見了各種類型的影評UGC用戶,分析了他們的人群特徵,給出了新的、更適用於我們的人群特徵:
熱愛電影,且與電影沒有利益關系文學愛好者,喜歡文字表達更理想化,厭惡利益摻雜進電影的行為作品優秀,但在其他平台知名度不高
這部分人群適合貓眼,原因是:
滿足我們對優秀作品的要求由於圈子不同,避免了其中的利益關系熱愛電影,與運營團隊臭味相投更願意和貓眼平台共同成長
得出這個結論的過程是,走訪多個類型的用戶,分析後給出主觀判斷。詳細說,就是窮盡我們認為的所有類型的影評人群,交流後分析他們的人群特徵,比如性別年齡、哪裡人(非所在地)、性格、三觀、對電影的偏好、對電影大事件的解讀、對影評平台的看法,綜合這些復雜的特徵總結出的經驗,圈定了上述特徵的人群。
洞察人群特徵,主要靠運營的主觀素質。提高這個素質的方法,試著關注和分析事件背後的有關人性和群體的原因,再結合一些書本理論。
推薦三本書,《烏合之眾》、《引爆點》、《共享經濟》。 老羅推薦的《美國種族簡史》是講各種族在美國融入的歷程,也有講群體特徵,有共通之處,只是和上面三本類型不同。
4.執行落地的能力從理論到落地只有一步,卻有很多人邁不過去。因為了解理論和具體會做,完全是兩件事。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看文章和聽分享對實操沒具體作用,不能寄希望通過這些事得出工作難題的答案,因為即便理論再詳盡、再多案例,也只停留在紙面,也只在某種條件下成立。
看文章聽分享也有用,但只是開拓視野、啟發思路、儲備知識,所以我寫文章也只是希望能對大家有啟發。
你肯定見過這種情況,一屋子運營在腦爆,有的同學海闊天空的滔滔不絕,有的同學總是低頭陷入沉思。假設他們都在認真參與,那麼前者就屬於創意型運營,後者屬於執行型運營。
腦爆結束達成共識,創意型運營拍屁股走了,執行型運營留下思考這個方案是不是有坑,第一步該從哪兒開始,預先做什麼准備。
這就是兩種類型不同的人才,團隊需要這兩類人同時存在,互補和互相促進。他們各自的思維方式和特長不同,如果互換兩者的角色會讓他們很痛苦。
如果只能從上述兩類人里選出一名用戶運營,我選執行型。別認為這塊沒有含金量,這可是從理論到結果的最後一步,而理論是很容易接觸到和理解的,執行落地能力可不是這么簡單。
執行型運營人才的特點:
邏輯性強,習慣分步規劃思維縝密周全勤奮,有韌性關注和追求細節質量性格和思路偏保守
我知道凡是給人劃分類型、列標准,都容易挨罵,這只是假設為非常典型的類型。偷偷說一句,雖然每個人都認為自己不是這樣的,實際上我們最不了解的人就是自己。
所以,如果你是執行型人才,請你繼續關注這個環節,並努力總結出自己的方法,發揮自身特長。
如果你認為自己不是執行型人才,而更擅長創意,可以試著做幾個項目感受一下,然後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崗位。
最後,一個優秀用戶運營所需的個人素質,還有其他很多方面。比如:
超強的親和力,更多體現在文字上敏銳的直覺,對於熱點和用戶感受靈活變通的做事方式開放的心態,面對用戶和新鮮事物發散思維能力
對於這幾點,我沒什麼更特別、更深刻的見解,就不詳細展開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