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ISO流程運作

國際標准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簡稱ISO,是一個全球性的非政府組織,是國際標准化領域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組織。

ISO一來源於希臘語「ISOS」,即「EQUAL」——平等之意。ISO國際標准組織成立於1946年,中國是ISO的正式成員,代表中國參加ISO的國家機構是中國國家技術監督局(CSBTS)。

(1)iec運營擴展閱讀:

標準的內容涉及廣泛,從基礎的緊固件、軸承各種原材料到半成品和成品,其技術領域涉及信息技術、交通運輸、農業、保健和環境等。每個工作機構都有自己的工作計劃,該計劃列出需要制訂的標准項目(試驗方法、術語、規格、性能要求等)。

ISO的主要功能是為人們制訂國際標准達成一致意見提供一種機制。

其主要機構及運作規則都在一本名為ISO/IEC技術工作導則的文件中予以規定,其技術結構在ISO是有800個技術委員會和分委員會,它們各有一個大大和一個秘書處,秘書處是由各成員國分別擔任,承擔秘書國工作的成員團體有30個,各秘書處與位於日內瓦的ISO中央秘書處保持直接聯系。

2. VB6調用OFFICE,生成EXE文件運行後提示安裝OFFIEC組件

遇到過相同的問題,真正原因我沒去探討,但是介紹你另外一個可行的開啟方法。

在工程里添加 引用 Microsoft Word 11.0 Objects Library 對象
然後VB建立該對象的引用。
Dim WordApp As New Word.Application
Dim WordDoc As New Word.Document
使用
WordApp.Visible = True '少了這行,word開啟後,是隱藏窗口的
Set WordDoc = WordApp.Documents.Open("D:\A\1.doc") '就能正常開啟文件
如果不再從代碼里控制開啟的文件內容,那麼記得最後的代碼要填上
Set WordDoc = Nothing '釋放物件對象
Set WordApp = Nothing '釋放物件對象
代碼修改一下,Excel也是一樣的方法。

3. IEC61508 是什麼標准,內容是什麼它更新過幾回每次都更新了什麼內容

IEC 61508是一項用於工業領域的國際標准,其名稱是《電氣/電子/可編程電子安全相關系統的功能安全》。

IEC 61508意圖作為一個基本的功能安全標准應用於各種工業行業。它將功能安全定義為:相關受控設備(EUC)總體安全的一部分;依賴於電氣/電子/可編程電子(E/E/PE)安全相關系統功能正確的EUC控制系統;以及其它安全相關系統技術和外部風險降低措施。」

IEC 61508標准起源於工業過程式控制制領域。該標准涵蓋了完整的安全生命周期,當制定相關領域特定的功能安全標准時,需要進一步細化說明。

IEC 61508標準定義的安全生命周期包含16個階段,粗略地可以分為3塊:1-5階段描述了分析過程;6-13階段描述了實現過程;14-16階段描述了運營過程。所有階段關注的均是系統安全功能。標准有7個部分組成,1-3部分包括標准需求(規范性的);4-7部分包括開發過程指導和示例,因此是資料性的。

IEC 61508標準的核心是風險概念和安全功能。風險是指危害事件頻率(或可能性)以及事件後果嚴重性。通過應用包括E/E/PES和/或其它技術構成的安全功能,使風險降低到可以容忍的水平。另外,其它技術也可能被用於降低風險,但IEC 61508標準的詳細需求只覆蓋了採用E/E/PES技術的安全功能。

4. iec節油卡的原理是什麼

IEC省油卡(節油卡)是德國最新量子物理學科技突破發明,由新加坡總部負責向全球市場運營。IEC節油卡具有促進燃料充分燃燒,增強馬力,保護發動機,清潔油路、清除積碳增強動力等功效,可用在汽油、柴油和LPG引擎發動機上。

IEC國際省油卡技術原理:採用納米負離子技術,釋放和激活負電荷的氧氣分子,嵌入式6000負離子,化解汽油分子負離子、降低表面張力,導致更好的霧化燃料和燃料效率。研究所的測試結果,燃油效率技術可以增加30%的氧氣吸入量。技術合法並完全符合安全標准。安裝方便,節省空間。無堵塞、無改動DB箱、不傷害現有的電線、無電磁干擾。無需服務費,完全免費的維修。減少電量和汽油的浪費、提高效率和功率,延長用電器和汽車機械設備壽命。

5. 企業iso9001風險分析一般哪個部門來分析

由於ISO9000分析分析涉及的內容比較多,應當由主管部門組織公司所有部門依照部門職責對部門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而不僅僅是哪一個部門的事情,應當是所有部門的事情。
對組織有影響的風險主要有以下4類:
1.組織風險:發生在組織實體及其活動層面;
2.戰略風險:發生在組織的戰略或業務計劃制定不夠周密時;
3.合規風險:發生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情形時;
4.運營風險:分為與組織的程序和措施有關的7個分類別。
僅供參考:
1.組織風險
實體層面的風險可以是外來的也可以是內部存在的。外來因素包括技術、競爭以及法律環境;內部因素包括安保、信息系統、收發貨物遺失、人員能力和責任變化等方面。
活動層面的風險對個人和部門發生影響,包括在系統中輸入信息或材料時的疏漏;收發貨記錄遺失;安保控制鬆懈;缺少熟練技術人員以及員工的疏忽大意等。如果在組織的各個環節活動層面的風險不斷,最後勢必形成實體層面的風險。
2.戰略風險
戰略風險指的是因執行一項不成功的商業計劃或戰略而可能發生的損失。其原因可能是由於做了糟糕的業務決策、執行決定不力、資源不足或者是因為業務環境發生了變化而未及時進行調整。
3.合規風險
合規風險是與法律法規要求有關的風險。環境、健康和安全要求一直是人們關注的問題,因為一旦這些方面出現問題,輕則罰款,重則停業甚至追究刑事責任都是可能出現的後果。遵守質量和環境方面的標准和規范也在這個范疇之內。
環境風險包括液體危險品遺撒、危險氣體排放以及固態廢棄物的不當處理,包括的情況還可能有以下情形:
采購部將從國內采購改為向國外供應商采購;
負責環境的關鍵管理人員離崗未及時替補;
引入新的物料卻未編制有關的安全管控記錄。
4.運營風險
運營的風險可以具體從以下7個方面說明:
(1)管理體系風險
由於制定的戰略、制度規定和工具、數據處理、呼叫(電話)中心、合同管理、設計與開發等層面的效率低下,都可能造成管理體系的效率低下。比如說,一個重度依賴外包的供應鏈,可能有很大風險。
管理體系的其他風險包括不正確的收入確定;違反國家安全規定;不符合環境法規以及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美國的一部涉及會計職業監管、公司治理、證券市場監管方面的重要法律)的要求。這些行為將可能導致罰款、停業甚至追究刑責的後果。為了降低此類風險,組織的最高管理層以及董事會必須對管理體系有透徹的了解,並努力提高其有效性。如果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各種管理工具、數據處理、呼叫(電話)中心、營銷活動、合同管理、顧客溝通、設計和開發等活動效率低下,則組織的管理體系必受其累。
總而言之,組織的最高管理層和董事會要了解自身的管理體系並不斷提高其有效性。
(2)顧客滿意風險
顧客溝通、送貨、產品本身、設計維修以及對顧客反饋的回應方式都會影響顧客滿意風險。為降低此類風險,宜將相關的產品質量數據、產品和過程監控數據以及供應商供貨質量等數據也一並納入分析過程。
(3)供應鏈風險
采購經理必須對外購產品和服務、獨家供應商、送貨時間庫存管理以及文檔管理等保持關注。信息溝通是確保供應鏈有效運行的關鍵。用來管理供應鏈風險的數值包括送貨時間、庫存水平及成本等。
(4) 收入確認風險對利潤的影響
對此類風險的管理包括追蹤產品從生產、銷售到發貨以及應收賬款的全過程。收入的確認受到諸如應付款、應收賬、交付前貨值記錄、現金報價錯誤、計算表錯誤以及價格信息不完整等原因影響。
質量經理在控制收入確認過程的有效性方面負有重要責任。質量體系和財務管理體系在此有交集,涉及產品實現、成本、銷售、開發票、付款、庫存管理以及發貨等過程。發貨信息是對應收賬款和收入確認的直接輸入。對於許多公司來說,收入確認對其收入有著直接影響,甚至可能影響其股票價格。
由於不正確的收入確認,還可能出現背離事實的虛假聲明的風險。審核員宜對已建立的用以檢查收入確認中問題的控制措施進行測試。
(5)信息安全風險
信息安全風險的情況包括病毒、未加防範的文件、不正確的財務記錄和報告、糟糕的修改控制、信息檢索錯誤、數據表格濫用、臨時工和咨詢師的使用、新技術的引入以及遭遇工業間諜和欺詐行為等現象。
ISO/IEC27001:2005《信息技術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包括了建立、實施、運營、監視、評價、維護並提高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
(6)物流風險
當今組織關注的一個風險問題是與國家安全威脅因素相關的。運輸過程可能由於需要檢查是否藏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拖慢。
如何篩查、識別、並追蹤從貨源地到購買方組織的全過程一直是個難點。以下因素影響物流風險:
原材料和成品的運輸;
運輸中的貨損;
途中延誤造成的無法按期交貨;
運輸延誤造成的原材料庫存不足;
國家安全信息上報要求。
有必要開發出新的工具以減少篩查和追蹤等必須過程對供應鏈的干擾。總之,產品生產完成後,送到顧客手中之前,上述各種問題都可能出現,組織應該有所准備。
(7) 自然災害風險
過去幾年間,我們這個星球上自然災害頻發。業務連續性要求對應保護的存儲信息進行安全保障,並對災後復原進行策劃。
信息技術在業務連續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宜專門設計相關的信息技術程序,以確保業務連續性運行的及時性和有效性。組織的業務連續性開發團隊中不可缺少負責信息技術的成員。
信息技術部門必須提供可將信息妥善有效存儲的保護措施,並對各種災害進行管理、防範並提供安全保護措施。可採用的方法包括信息的定期復制,並將備份信息存儲於安全的另外一個地點。並且,宜對存放在該地點的數據進行定期測試,以確保其正確無誤。

ISO/IEC27001標准提供了業務連續性的管理控制措施,以下是業務連續性計劃(BCP)的相關因素:
業務風險及影響分析;
災害事件初始反應活動;
緊急事件和業務恢復過程管理程序;
各層級培訓計劃;
保持業務連續性計劃及時更新的程序。

業務連續性計劃宜定期演練,組織可以用以下問題進行BCP的自查:
是否已制定確保信息連續性的書面計劃?
上述計劃是否每年進行更新和檢驗?
何時對計算機硬體、軟體或應用系統進行過重要的調整或改變?
是否對用以備份的介質進行了定期測試?
是否對應用程序、應用數據和運行系統軟體進行了定期備份?
是否將該計劃和信息進行了異地備份?

風險分析方法
一個組織在風險分析方面最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明確組織能夠承擔哪種類型的風險(風險偏好)以及風險的承受能力,使組織的所有成員了解組織的「風險觀」。這一點確定後,可採用一些工具或方法以確定風險等級並對識別出的風險進行管理。關鍵工具之一就是組織的控制措施。對於與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相關的內容來說,組織的控制措施尤其重要。不僅在組織層面的財務控制要合規,活動層面的財務控制也要合規。

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
風險偏好是從大的角度來看一個組織所願意承受的風險總量,即承受風險所能帶來的利益與抵消風險的代價的比較。正如特雷得韋委員會(反欺詐財務報告委員會)的贊助委員會所指出的,這是建立控制措施的主要切入點。在風險評估中,對於超出風險偏好的情況,應該得出採取預防措施的結論。
明確風險偏好有助於決定如何根據識別出的風險進行資金分配。加深對其了解有助於更有效地進行管理。風險偏好與承擔風險的能力之間可有函數關系。為維持組織的信用評級或達到監管資金要求所需的資金存量往往是制約風險偏好的因素。
相對風險偏好來說,風險承受能力與組織的特定目標相關,它是一個實體所願意承受的與實現其目標有關的各種變化的總和。一個組織中,對不同風險的承受能力不同。
風險偏好是一個較廣的組織層面的概念,而風險承受能力往往關注點更集中。一個組織對其不同業務可有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但是當這些不同的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疊加的時候,它們不能超出最高管理層和董事會確定的風險偏好。

採取控制措施
對風險進行管理的一種重要的工具是組織建立的一整套控制措施。對於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的合規要求來說,控制尤其重要。在該法規的合規審核過程中,審核員非常重視對控制措施的測試。財務和質量的控制分兩個層級,即實體層面和活動層面,且在ISO9001和ISO14001標准中,質量控制是以「應」語句出現的,這種「應」語句通常伴隨著提交數據的要求。一些過程績效要求也會包括對結果的記錄,這些記錄可用來識別迫切的風險。
實體層級的控制措施包括:人力資源政策、行為准則、溝通策略、會計原則、管理層的風險評估過程、組織結構和合同評審。
在ISO9001:2015中,合同評審的要求和質量要求是相互關聯的,參見條款8.2.3與產品和服務有關要求的評審。
活動層面的控制措施包括進行總賬與明細分類賬的對賬分析、數據的自動驗證和編輯性檢查、限制保密信息的獲取、在錄入前對交易進行編號、在輸入系統前對紙面信息進行審查和批准等方式。
活動層面的質量控制措施包括生產控制(8.6.1條款)、成文信息—不合格產品和服務的糾正(8.8條款)以及識別重要環境因素(ISO 14001:2004條款4.3.1)。
風險和預防措施
有效的風險評估活動包括:
明確組織的可測量目標;
確保上述目標的兼容性;
識別實現目標的風險;
判斷關鍵風險———可採用風險分析矩陣確定風險的關鍵程度;
採用風險管理工具來降解風險,比如目標—風險———控制措施———調節法(ORCA法)、ISO9001的改進過程、失效模式和有效性分析(FMEA)以及風險控制矩陣。

6. 企業應該如何進行管理

首先身為老闆,要想跟得上時代的發展,不被淘汰,建議還是要不斷的學習,系統的去提升管理能力,成長為一名有思想、會領導、懂管理的實戰派企業家,然後才能很好的建立系統管理體系,成長為一家規范化、增長快、競爭力強的卓越企業。回歸主題,要想做好企業管理,需要從以下八個方面學習和努力!有這些能力才可以談企業管理。

1、戰略管理了解戰略管理的內涵和本質,學習如何實現低成本、差異化的企業戰略;為企業確定正確的發展方向,找出適合本企業的發展戰略;提升全面戰略決策能力,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商業環境挑戰。

2、營銷管理提供系統的營銷框架,從單點銷售轉型營銷系統建設;學會營銷戰略規劃和設計定位;從客戶源頭尋找戰略性增長點,幫助企業提升營銷生產力;學會渠道、團隊和客戶管理,打造高效的營銷團隊。

3、人力資源管理重新認識人力資源框架體系;了解如何招聘、激勵員工及促進員工發展;學會人力資源考核流程、指標與分解,企業整體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構方法;通過績效管理與薪酬管理體系的有效構建,做到人盡其才,企業與員工共贏。

4、財務戰略與稅務籌劃收獲一套財務管理思維,擁有正確的經營理念;掌握與時俱進的財務技巧,把握正確的企業運營路徑;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預測、決策、計劃、控制和分析,制定適宜本企業的財務政策,實現企業利潤倍增。

5、商業模式

6、基礎管理體系構建
7、情境影響力
8、商戰模擬 系統了解企業運營管理,重新認識組織關系;構建組織運營體系,提升快速反應能力;通過組織運營,發現全面提升企業利潤的增長點;利用沙盤模擬,了解企業組織設計、組織精簡、運營流程中存在的阻力,探討應對策略,找到組織變革成功的關鍵點。我覺得要想做好企業管理,沒有這八大能力是遠遠不夠的,自身管理能力薄弱,又談何做好企業管理??

7. 國盛IEC中心是哪個集團的項目

你好,國盛iec中心是國盛地產的項目,國盛集團隸屬於國泰實業。重慶國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實業)成立於1993年,是一家以汽車產業運營、房地產開發運營、酒店管理、科技開發以及金融業務為一體集成化發展的大型現代企業集團,致力於成為360度全方位服務城市人居生活的服務商與運營商。

8. RFID技術能給供應鏈中的企業與供應鏈整體運行帶來那些革命性的影響或益處

無線射頻識別(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種高度自動化的雙向通信識別技術,作為條形碼的無線版本,具備條形碼所不具有的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標簽上數據可以加密、存儲數據容量更大、存儲信息更改自如、可多次反復使用等優點[1]。 RFID技術主要由RFID標簽即電子產品代碼(Electronic Proction Code, EPC),RFID讀寫器與RFID數據管理系統組成[2]。 在應用RFID技術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RFID技術的工作原理如下: 1.物品信息錄入到RFID數據管理系統, 2.RFID數據管理系統通過互聯網和無線通信網路發射加密載數據波信號, 3.RFID讀寫器的接收天線讀取加密載波信號, 4.RFID讀寫器經發射天線發送低頻加密數據載波信號, 5.EPC進入低頻的發射天線工作區域後被激活,接受讀寫器的數據請求, 6.EPC將高頻加密載波信號經卡內高頻發射模塊發射出去, 7.RFID讀寫器的接收天線接收高頻加密載波信號,並送至閱讀器, 8.讀寫器接收並處理載波信號,提取目標識別碼送至RFID數據管理系統。 由以上工作原理可以看出,理論上RFID技術能夠實現對物品的遠程實時控制,這也是RFID技術能夠在供應鏈管理中體現自身優越性的最重要原因。 一 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中的作用 1.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運輸環節中的應用 在貨物和貨車上加貼EPC標簽,在貨車內部加裝RFID讀寫轉發裝置,從而讓
企業同其供應商、經銷商、客戶都能夠通過互聯網實時了解到貨物所在的位置、狀態和預計到達時間。通過EPC標簽的應用可以降低傳統GPS定位的成本,配合運營中心的GIS地理分析系統實現對貨物車輛的快捷調度及線路優化,提高對車輛的利用率。 2.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倉儲環節中的應用 通過在貨物上加貼EPC標簽,可以通過RFID讀寫器讀取標簽中的信息,並將信息實時轉發給數據管理中心。通過此項技術可以改變傳統人工貨物盤點低效、錯誤率高的缺點。 配合先進的叉車車載系統,可以提高庫存管理自動化,智能化程度,提高空間利用率和儲存准確度。當貼有EPC標簽的貨物進入倉庫,經RFID讀寫器讀取,將信息傳至數據管理系統,經數據中心運算出貨位,然後將數據形成存貨指令發送到叉車車載系統,按照要求存放到相應位置。出庫亦可實現自動化操作[3]。 3.RFID技術在供應鏈管理生產環節的應用 通過對整個生產線上的各種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等物品加貼EPC標簽,有效地實現了對生產線所需物品的跟蹤與識別和自動化監控,使之能夠快速的從品類繁雜的庫存中准確找到生產線所需原材料和零部件,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個人識別的成本和出錯率,有效地提高了生產線的生產效率和企業的生產效益[4]。同時通過RFID技術的跟蹤管理,可以找到產品質量問題的源泉,實現對產品質量的有效控制。利用RFID的實時監管技術可以提高JIT生產的效率。 4.RFID技術在銷售環節的應用 RFID技術可提高信息透明度,從而降低長鞭效應。由於RFID技術可以對產品信息加密,從而可以大大減少仿冒偽劣產品在市場流通的可能性,保持自身的競爭優勢和消費者的利益。RFID技術可以實現商場產品的快速智能化盤點,減少排隊等待時間,提高結算效率,通過對貨物的實施監控可以降低偷盜率,同時RFID技術可以代替並改善傳統的磁性門禁技術。 二 RFID技術應用的局限性 RFID技術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但是其本身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導致其至今仍不能推廣應用。 1.技術不夠成熟 RFID技術仍存在較高的差錯率,而且還會受到液體和金屬薄片的干擾,目前,RFID技術的准確識別率只有80%左右,因此距離大規模應用還存在很大的差距。 另外,RFID技術還缺少非常可靠的安全機制,RFID數據易受到攻擊,主要是因為RFID晶元本身以及晶元讀寫過程都容易被黑客利用。黑客可以讀取並改寫晶元內部的數據。
但是沃爾瑪,麥德龍,UPS,FedEX等許多國際大型公司的應用證明了RFID技術的適應性。 2.成本問題 EPC市場價格一般不低於2元每件,一部RFID讀寫器的市場價格大約為800-2000元不等,有調查表明,RFID實施的最大硬體成本是EPC產品。並且RFID技術的應用會從根本上改變企業的業務流程,與之相應的是要改變原信息管理系統,開發應用適應於RFID技術的新的管理系統,美國麥肯錫管理咨詢公司曾預言,建立適用於RFID技術的ERP系統將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成本問題。 國內的EPC生產廠家多為組裝生產,而其中最為核心的晶元很少有企業有能力自主研發,多為國外進口,這也增加了RFID技術在我國應用的成本。 伴隨著RFID技術的逐漸成熟的,賣方市場競爭的加劇,和生產的規模化趨勢,RFID技術的應用成本也會逐漸降低,當RFID技術的應用成本降低到大多數企業可以普遍適應的時候,RFID技術的推廣應用就會成為可能,RFID技術的第三次信息革命就會成為現實。信息產業部十進制網路標准工作組組長謝建平教授說:「預計3年之內EPC的技術在全球及在中國會有很大的改觀,5年之內將有可能實現全球推廣。」 3.標准不統一 由於全球化趨勢逐漸明顯,和許多大型公司的跨國經營,客觀上要求一個統一的RFID標准。標准化是推動產品廣泛獲得市場接受的必要措施,但RFID讀取器與EPC技術仍未見統一,因此無法一體化使用。 目前,現行的RFID技術的主要有五大標准。其中勢力最大的是EPCglobal, 目前EPCglobal已經發布了一系列技術規范;和EPCglobal相比,ISO/IEC有著天然的公信力,因為ISO是公認的全球非盈利工業標准組織;日本泛在技術核心組織UID目前已經公布了電子標簽超微晶元部分規格,但正式標准尚未推出;相比之下AIM和IP-X的勢力較弱。 由於標准不統一而造成的不同企業RFID信息系統和產品信息的溝通障礙引起的損失將是非常巨大的。 三 小結 RFID技術雖然存在推廣應用上的一些問題,但是其特有的優勢讓其不能構成RFID技術廣泛應用的障礙,我們相信RFID技術會越來越成熟,成本會逐步下降,RFID技術的推廣應用只是時間的問題,它作為物聯網技術的核心,會真正成為人類信息技術的又一次革命。 RFID技術在供應鏈中的應用,可以實現物品從原料采購,在製品,產成品,直至銷售市場的全程跟蹤控制,實現信息的高度透明和有效管理。

9. 如何看待ISO/IEC 20000實施的投入和產出

從知名度方面,因為ISO/IEC 20000是全球公認的IT服務管理領域國家標准,獲得此認證,代表您的組織管理體系是符合世界公認的IT服務管理標准要求,意味著您的企業應用IT服務管理最佳實踐進行服務管理,給客戶的感知是您的企業建立了規范的IT服務管理體系,可為客戶提供更有效的、可靠的IT服務,並且可持續提升IT服務水平。擁有ISO/IEC 20000證書,代表著組織已經建立了IT服務管理體系,且達到了IT服務管理國際基準水平。
從競爭力方面,隨著ISO/IEC 20000及ITIL在國內外的普及度日亦高漲,越來越多的企業參照ISO/IEC 20000、ITIL v2.0和ITIL v3.0進行IT服務管理,ISO20000標准和ITIL最佳實踐已滲透到各行業IT部門和提供IT專業服務的機構中,因此在企業進行IT運營管理並交付向客戶承諾的IT服務過程中廣泛應用ISO/IEC 20000、ITIL中提出的服務理念、管理架構以及術語定義,金融電信、製造業、能源、BPO等各行業中許多的企業在選擇其IT服務供應商時,都已經習慣用ISO/IEC 20000標准和ITIL中的要求選擇和考核供應商。擁有ISO/IEC 20000證書,證明企業已引進並應用這一世界領先的IT服務管理架構,擁有先進的IT服務管理理念,具有交付IT專業服務的管理能力,可大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
從管理方面,通過ISO/IEC 20000認證,正如上文所提,僅意味著企業的服務管理符合標准要求達到了基準水平,如果達到領先水平是要通過持續改進提升才能實現,ISO系列標准非常強調持續改進PDCA這一持續循環提升的過程,ISO系列證書的獲取並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從第一次審核通過認證後,在證書的三年有效期內,每年都需由注冊認證機構 (RCB)進行復審,因此通過認證後,需要進行體系維護,不斷的持續改進提升才能維護證書的有效性。隨著IT服務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和維護,企業的服務管理水平會持續提升。因此通過該項認證且持續維護此證書的有效性,在第三方注冊認證機構 (RCB)的監督和指導下,給客戶的感知是企業的IT服務管理具備可發展性可拓展型,管理水平是持續提升的。
從成本方面,短期來看,無論實施ITIL還是獲取ISO/IEC 20000證書,企業在人員、工具、資金方面都需要投入一定資源,並且維護認證有效性保證體系持續運轉不管改進也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但從長遠來看(根據各權威調查機構的調查分析報告),保證IT服務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轉並持續改進,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的管理成本,提高交付效率和能力,不但可使企業將有限資源投入到關鍵IT服務交付中,還可保障企業在業務需求不斷擴展變化中交付客戶所需的IT服務並持續提升。
以上提到的都是實施ISO/IEC 20000獲取證書的產出,即可以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提到了企業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為什麼需要投入或如何投入呢,同樣在此我也協助您分析ISO/IEC 200000實施的投入都會有哪些。
從人員方面,盡管從長期來看,無論實施ITIL還是ISO/IEC 20000企業都可以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但建立體系階段,還是要做好投入較多人力的准備,且體系剛開始正式運轉的前期階段會讓實施參與人員感覺工作量有所增加。企業計劃參照ITIL或ISO/IEC 20000標准要求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前,可從以下幾點考慮需要投入多少人力,並進行規劃:
1. 依據ISO/IEC 20000標准中的要求,建立的IT服務管理體系需要管理層的支持,要有管理者代表參與體系的建立、體系方針目標的制定,並代表公司管理體層對體系的運轉維護情況提供管理層的決策、意見和建議,因此需要公司管理層投入人員參與,高層的積極參與和大力支持是IT服務管理體系建立和運轉的關鍵成功要素;
2. ISO/IEC 20000標准中主要包含13個關鍵流程,從ITIL最佳實踐中給出的建議,每個流程最好設置流程經理,作為流程經理主要負責流程的設計,即設計流程再企業中如何運轉、以及流程的維護和流程目標的度量,以保證流程的適應性、靈活性和效率,並可在不管變化的客戶需求及企業環境下持續運轉,作為流程經理無論在IT服務管理體系的建立還是運轉階段都是必不可缺的關鍵角色,企業可根據自身內部的分工、業務特點及規模大小,選擇幾名熟悉業務的人員分別擔任1個或2~3個流程的流程經理,但在體系建立和運轉初期,流程經理都需要投入很大精力,如果一個人擔任過多流程經理的角色也可能會因為工作量過大,影響流程設計的質量和執行效果的監督;
3. 依據標准要求,為了保證體系持續改進並度量體系實際執行情況,每年至少需要進行一次內審,並對內審發現的不符合及日常發現的隱患採取糾正或預防措施,因此企業需培養幾名具有獨立審核能力的內審員,作為內審員須獨立客觀的在體系實施范圍內進行審核,要了解標准要求、行業相關規定要求、公司IT服務管理體系規定及業務,且不能審核自己所負責的工作,因此企業要根據自身規模及IT服務管理體系實施范圍確定內審員名單,需要時向其提供所需培訓或其他資源的投入(例如審核工具等);
4. IT服務管理的建立並不僅是建立階段短期的人力投入,體系運轉後,為了保證其有效性,也需要投入一定人力進行維護,對體系的有效性進行度量,收集從管理層到實施層各方面的改進建議,根據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業務需求和管理需求推進流程和整個體系的改進;IT服務管理相關工具的維護;體系文件的維護及人員的培訓等。
從工具方面,ISO/IEC 20000標准並未要求企業必須使用工具支撐IT服務管理體系的運轉,但為了能夠獲取客觀准確的數據以度量體系的有效性及體系改進,無論從標准要求還是公司管理層進行決策所需,IT服務管理體系的運轉總都需要實施人員保留很多運行記錄、並定期回顧基於記錄的數據信息生成分析報告。鑒於企業規模業務不同,有些企業是選擇使用電子和紙質表單完成記錄;對於業務復雜、數據量大企業為了提高體系運轉效率及保證數據的准確完整性,就會考慮採用工具將流程固化用於支撐體系的運轉,且有些企業也考慮採用文件管理工具對IT服務管理體系文件進行維護,因此企業規劃中,可以將IT服務管理工具也納入考慮范圍內。
從資金方面,首先以上所提及的資源也都是在做預算時需要考慮的,此外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所需的培訓費用(例如內審員培訓),咨詢費用(體系建立階段可能會選擇咨詢公司的顧問提供指導),工具采購和維護費用,審核和證書費用,及獲取證書後對外宣傳等費用。

10. 企業為什麼要認證iso/iec 27000

ISO 20000是面向機構的IT服務管理標准,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ITSM)的模型。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ITSM)已成為各種組織,特別是金融機構、電信、高科技產業等管理運營風險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ISO 20000讓IT管理者有一個參考框架用來管理IT服務,完善的IT管理水平也能通過認證的方式表現出來。

ISO/IEC27001:2005的名稱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curity techniques-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 systems-requirements」,可翻譯為「信息技術- 安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體系 要求」。它規定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要求與信息安全控制要求,是一個組織的全面或部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評估的基礎,它可以作為對一個組織的全面或部分信息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審認證的標准。

前者針對整體的信息服務管理,後者針對信息安全管理。

認證費用則和企業規模,具體業務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