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對自媒體加強治理

近年來,隨著微信、微博等自媒體平台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各種自媒體亂象也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加強自媒體亂象治理打擊,營造健康有序的網路環境成為了當前政府部門必須正視的問題。
一、自媒體領域亂象的表現
(一)「刷」字當頭,流量造假吹起繁榮泡沫。隨著自媒體的興起,自媒體的營銷價值逐漸得到重視,為了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多的廣告主將重金砸向微信、微博和新興的直播平台。點擊率、閱讀量、粉絲數是考量新媒體平台傳播力的重要依據,因而靠機器刷閱讀量、花錢買微博「僵屍粉」等自媒體亂象開始層出不窮。
(二)謠言滋生,危害社會健康穩定發展。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的新聞信息需要遵循客觀真實的原則,有其嚴格規范的生產流程。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自媒體逐漸成為謠言滋生的平台,有的公眾號惡意對事件進行抹黑,有些網站則用「標題黨」推波助瀾,各種失實報道比比皆是,擾亂了社會秩序,影響了社會穩定。
(三)格調低下,為博眼球低俗獵奇。一些網路直播平台為了吸引網友眼球進行「奇葩」的網路直播或涉黃「網紅」直播,這給直播平台帶來了短暫的用戶流量高峰,但直播平台在由此獲得暫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走入了內容低俗與高度同質化的死胡同。
二、相關建議
一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網路空間不是法外之地,網路營銷行為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目前由於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網路營銷的造假問題、侵權問題、安全問題大量涌現,影響了企業和顧客之間的營銷活動的正常運行。建議進一步完善《廣告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的配套規章,出台專門的網路營銷管理辦法,針對網路營銷主體登記、網路消費欺詐、網路不當廣告行為、網路格式條款、消費者權益保護等問題作出明確的解釋,用法律的手段保障網路營銷活動正常,以利於市場經濟的健康、有序、穩定運行。
二是提高技術監測水平。建立自媒體大數據庫,加強自媒體帳號監測和自媒體平台運營數據分析,實時演算個人動態數據,藉助大數據技術,助推互聯網流量造假問題的解決,幫助企業進一步優化廣告投放效益。
三是加大監管打擊力度。進一步明確工商、文化、經信、公安等監管部門職責,形成協同監管合力,堅決打擊擾亂互聯網經營秩序和信息傳播秩序的現象。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為目標,加強網路交易監管,加大對售假、虛假廣告等不法行為的打擊力度,營造安全公平的網路交易環境;以維護公共利益為目標,加強網路信息監管,各地公安機關設立並普及網警派出所,履行網路輿情維穩等工作職責。引導市民通過電話、QQ實現網路空間報警,從而對網路信息進行直接的干預或控制活動,提高打擊的主動性和時效性。對利用互聯網造謠、誹謗或者發表、傳播其他有害信息,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責任。
四是明確發布平台義務。自媒體運營平台要嚴格遵守國家網信辦發布的《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審核賬號的身份和資質,做好分類備案,為不同類型的賬號貼上不同標識,採取不同的管理辦法。對違規發布和直播等行為,視情節嚴重採取警示、限制發布、暫停更新、關閉賬號、永久封禁等措施,讓低俗化的內容和主播失去生存空間,並保存有關記錄,履行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義務。
五是建立行業誠信機制。鼓勵倡導原創性新聞發布,培養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性自媒體,開展國內或地方性的年度品牌性自媒體評選活動並給予適當獎勵。制定自媒體平台行業自律公約,加強自媒體人的自律,塑造行業自律形象。將違反自律公約的自媒體人和主播名單列入黑名單,行業主管部門將其違法違規行為記入相關信用檔案,造成「一處失信、處處被動」的懲戒效果。
六是加大網民監督力度。充分發揮廣大網民的監督和參與作用,在大中專院校建立網路衛士志願者隊伍,對涉嫌造假售假、不當廣告宣傳、誘導分享欺詐、發布不實小道消息、涉黃直播等不法行為及時舉報投訴,大力凈化自媒體生態環境。

② 自媒體 是什麼

自媒體: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於2003年7月發布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裡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簡言之,即公民用以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性質:

1、媒介即訊息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

自媒體有別於由專業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同時,它也是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早在上個世紀,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就提出過「媒介即訊息」的相似理論。其含義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即人類只有在擁有了某種媒介之後才有可能從事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響了我們理解和思考的習慣」。因此對於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2、表現渠道

論壇、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興的視頻網站構成了自媒體現存的主要表達渠道,然而隨著個人用戶對互聯網的深度使用,以闊地網路為代表的個人門戶類網站將成為自媒體的新興載體。理由在於:

其一,除了傳統博客的信息發布功能,個人門戶的個性化聚合功能還能精準並即時地獲取信息,從而構成一條雙向的即時信息通道。這種通道的存在有利於培養更加廣大的信息受眾,從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達訴求。

其二,個人門戶能夠將數據挖掘和智能推送結合在一起,從而通過一種用戶樂於接受的方式推動自媒體的傳播,例如闊地首創的闊地熱聞模式,會自動將每天推薦人數最多的並且是用戶感興趣領域的內容自動推動給用戶。而傳統的博客雖然也有排行榜顯示信息的熱度,但是無法達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

其三,個人門戶建立的社區生態鏈加強了用戶之間的聯系紐帶,使得信息的發布者與接受者們溝通更加緊密,聯系也更加穩固。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成功的自媒體背後必然存在一撥支持群體,博客所能提供的簡單留言評論的方式已不足以滿足建議一個忠實粉絲圈的需求,傳統的做法是再輔以論壇和即時通訊,但是所有這些功能需求都已經被聚合到個人門戶這種新興載體中,因此個人門戶理所當然地將成為自媒體的最佳表達途徑。

3、力量來源

自媒體的力量來源——「長尾」分析:

自媒體之所以爆發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對傳統媒體有如此大的威懾力,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其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一、多樣化。

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各行各業,這相對於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單個行業的知曉能力來說,可以說是覆蓋面更廣。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對於新聞事件的綜合把握可以更具體、更清楚、更切合實際,位於「尾部」的他們的專業水準並不比位於「頭部」的媒體從業人員差,甚至還更有優勢。在華南虎事件中,位於「尾部」的動物學、植物學專家以及非政府組織、攝像家以及圖片處理專業人士等都在揭發假華南虎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或從老虎的體態出發,或從老虎周圍的植被出發,利用各自專業知識,做出了詳細的技術論證。

二、平民化。

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社會底層,自媒體的傳播者因此被定義為「草根階層」。這些業余的新聞愛好者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來說體現出更強烈的無功利性,他們的參與帶有更少的預設立場和偏見,他們對新聞事件的判斷往往更客觀、公正。

三、普泛化。

自媒體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話語權給草根階層,給普通民眾,它張揚自我、助力個性成長,鑄就個體價值,體現了民意。這種普泛化的特點使「自我聲音」的表達愈來愈成為一種趨勢。然而伴隨著自媒體主體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這條「尾巴」的力量愈來愈積聚成長。

內容構成:

自媒體的內容構成也很特別,沒有既定的核心,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只要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就分享出來,有時還會分享一些出格的觀點,不需要考慮太多看官的感受,所以看一些優秀的自媒體文章就像看野史一樣十分獨特有趣,他們給看官們留下的印象是自媒體的個性。而且他們在字數方面控製得很好,一般都會控制在1000字左右,讓看官可以在10分鍾內流暢閱讀完。

特點:

1、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台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彷彿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自媒體」在google trends上的數據顯示

自媒體向傳統媒體發出挑戰。以播客為新興形式的自媒體使得原來處於新聞製造邊緣的受眾成為新聞信息傳播的中堅力量,傳統媒體受到自媒體的挑戰。

大眾媒體

傳統的新聞媒體將傳播者與受眾分得很清,它們是「自上而下」、「點對面」的傳播方式。而播客式的自媒體打破了這種不公平的格局,新媒體不再有傳者和受者的界限,每個人都是傳者,每個人都能做新聞,「人人即媒體」。因此,在播客網站上,我們不再提及「受眾」一詞,而更習慣說「用戶」。

挑戰傳統媒體

在Web2.0時代,網路傳播成為「零門檻」的傳播方式,任何網路用戶都可以成為傳播者。在技術層面,播客具有非線性傳播、零門檻、低成本等優勢,正是這種互聯網的特性決定了用戶發布的信息內容不完全受網站的控制,傳統媒體對信息的篩選、以及議程設置的特權將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受眾即新聞源

傳統媒體的專業新聞工作者利用集團優勢以及技術支持,方便他們在世界各地收集信息進行報道。然而,播客式自媒體的出現打破了時間、地域的局限,用戶也能成為新聞的採集者和傳播者。以2009年2月9日發生的「央視配樓失火」事件為例,央視大火發生半小時後,「草根媒體」先於主流媒體透露消息。一位叫「加鹽的手磨咖啡」的網友,在事發時恰好路過現場,隨即用帶照相功能的手機拍下火場照片,這些照片於2月9日21時04分上傳到網上。之後12小時內,這批照片的訪問量超過37萬次,跟帖1700多個。而另一位叫「msun msun msun」的網友於2月9日22時左右將一段現場視頻上傳到Youtube上。約6分鍾後,新華社才在主流媒體中第一個發出了有關火災的快訊。這類突發性事件的視頻材料是主流媒體無法企及的,而傳統意義上的「受眾」成為了「新聞源」。

微內容:

微內容是相對於巨內容而言的。巨內容就是傳統媒體的主體內容,是體現新聞的重要性、接近性、時效性、顯著性和趣味性等新聞價值的內容。對於微內容,該詞彙的創造者Jakob Nielse描繪到,這是用來描述一個網頁上所顯示的「超小文欄位」(Microcontent),比如頁頭與標題。然而面對復雜的互聯網,微內容的范疇註定不會是簡單的「導引文字」。實際上,互聯網用戶在網上的所有獨立數據,比如博客中的每一則網志,BBS中的每一個評論,甚至用戶的每一次點擊,都構成互聯網的微內容。

③ 何為自媒體。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北瓜網www.beiguaw.com)

優勢

1.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台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彷彿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2.低門檻易操作

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而言,媒體運作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系。同時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
…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媒體"也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路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網路上發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於自己的"媒體"。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

3.交互強傳播快

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得益於數字科技的發展,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媒體",信息能夠迅速地傳播,時效性大大的增強。作品從製作到發表,其迅速、高效,是傳統的電視、報紙媒介所無法企及的。自媒體能夠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受眾中,受眾也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自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是為零的,其交互性的強大是任何傳統媒介望塵莫及的。李亞鵬於2006年8月12日在其博客上發表承認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謝》,發表僅六小時後,就有近1600條回復,瀏覽量達到近112000。

缺點

1.良莠不齊

個人有千姿百態,代表著個人的自媒體也有良莠不齊。人們可以自主成立"媒體",當媒介的主人,發布的信息也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隨心所欲地編輯。這些信息有的是對生活瑣事的流水帳式的記錄,有的是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的集錦,有的是對時事政治的觀察評論,有的是對專業學問的探索與思考……

優秀的自媒體可以讓受眾得到生活的啟發或者有助於事業的成功,讓人們發現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但大部分的自媒體只是一些簡單的"網路移植",記錄一些不痛不癢的雞毛蒜皮的內容,甚至是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李某是博客"夜色朦朧"的博主,因為在自己博客上轉貼了數十篇本性小說而被北京警方刑拘,他也是國內首個因為在博客上傳播本性內容而被刑拘的博主。這些內容雖然給他的博客帶來了很大的點擊率,但其影響卻是負面的。

2.可信度低

網路自媒體的數量龐大,其擁有者也大多為"草根"平民,網路的隱匿性給了網民"隨心所欲"的空間。在平民話語權得到伸張的今天,"有話要說"的人越來越多。有的自媒體過分追求新聞發布速度或者說為了追求點擊率而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導致部分民間寫手降低了自身的道德底線,進一步導致了自媒體所傳播的信息的可信度低。

3.法律不規范

讓個體聲音得到充分釋放的同時,勢必也會讓一些與憲法、社會道德規范相悖的聲音得以散播。

自媒體從憲法上來看是個人言論自由權的延伸,從一誕生就受到了諸多法律的限制。作為一種權利,自媒體當然有很多的界限是不能突破的。2005年10月,南京大學陳堂發副教授一紙訴狀將中國博客網告上法庭。原告在中國博客網上發現一個名為"長套襪"的博客網頁上有一篇《爛人爛教材》的文章,指名道姓地對他進行"辱罵和攻擊"。該案被稱為"中國博客第一案"。

雖然我國已經有很多法令管制網上活動,但是還只是停留在對網站的管理上,這些法令就顯得不夠全面。如何在法律上對自媒體進行規范與引導,迫切需要全社會來共謀良策。

相對於西方"自媒體"的迅猛發展,中國的"自媒體"顯然處於起步階段。網民應該學習在這個言論最自由的地方如何作負責任的表述,行使權利的同時不忘義務,使我國自媒體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④ 自媒體是什麼意思

自媒體是指普通大來眾通過網路等源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自媒體」,英文為「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提供與分享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途徑。是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


(4)自媒體評選擴展閱讀

隨著中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中國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發展逐步成熟,甚至開始出現了無限流量,用網門檻不斷降低的同時,互聯網產品也愈發充盈著我們的生活。與此同時,移動端用戶不斷增加,甚至成為PC端用戶的2倍之多,人們對於簡單、快捷、趣味性的需求也隨之增加,從碎片化閱讀到短視頻觀看,中國的自媒體也飛速發展起來。

⑤ 如何評價人民網發起的自媒體網路正能量傳播案例評選

「正能量」給人向上的信心和希望,鼓舞人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當然多多益善,但卻需要社會共同創造。
所以廣大網民只有培養自己的媒介批判能力,增強新媒體時代的媒介傳播素養,才能在危機事件發生時兼具感性與理性的認知能力,不盲從、不信謠,最終形成抵制「正能量謠言」的民意基礎,從而打造積極、健康、向上的清朗網路空間。

⑥ 「自媒體」是什麼意思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抖音、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自媒體有別於由專業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同時,它也是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6)自媒體評選擴展閱讀:

自媒體運營法則:

1、定位

首要的就是你的自媒體平台的定位,假如你是一個科技的自媒體,但內容卻不集中,整天去曝光娛樂明星、發布八卦新聞顯然是不合適的。認准一個點去深耕細作,自己不僅能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長,而且也能形成特色,讓讀者更容易記住你。

2、巧立標題

大家應該都知道,一篇文章的閱讀量重中之重肯定是標題了,利用標題公式去套用這是一個比較常見分方式,樂觀號上有一個標題中心上面很多可以去套用。標題更重要的是要緊扣熱點和內容,這樣閱讀量能提高,還能得到自媒體平台的推薦。

3、原創以及高級偽原創

自媒體模仿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篇有影響力的原創文章,你也可以通過修改,成為你的文案,閱讀量和推薦量也一樣不會低,在這里可以使用樂觀號的原創堅持度,讓你「抄襲」文章也能成為原創,但是每天堅持撰寫也很重要的。

⑦ 什麼叫微博簽約自媒體

微博簽約自媒體是微博官方管理和激勵自媒體作者的機制,藉此扶持更多有品牌、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作者成長。

微博簽約自媒體申請頁面,只要滿足以下3個加入條件,點擊申請即可。微博官方人員會在2個工作日內(不含周六日)審核完畢:

1、橙V個人認證用戶;

2、上月累計閱讀數大於100萬,並且最近2個月有至少一篇長文閱讀數超過5000;

3、原創優質長微博不少3條或者視頻微博不少於3條。

(7)自媒體評選擴展閱讀:

1、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其具有以下特點:

(1)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台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彷彿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2)低門檻易操作

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而言,媒體運作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系。同時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 …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媒體」也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路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網路上發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於自己的「媒體」。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

(3)交互強傳播快

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得益於數字科技的發展,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媒體」,信息能夠迅速地傳播,時效性大大的增強。作品從製作到發表,其迅速、高效,是傳統的電視、報紙媒介所無法企及的。

自媒體能夠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受眾中,受眾也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自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是為零的,其交互性的強大是任何傳統媒介望塵莫及的。李亞鵬於2006年8月12日在其博客上發表承認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謝》,發表僅六小時後,就有近1600條回復,瀏覽量達到近112000。

2、自媒體表現形式

(1)微信微博平台

自媒體正在迅猛生長,一些涵蓋各行各業的專業人員正以他們獨特的公眾賬號發聲,向所有對他們感興趣的讀者傳播那些你無法在公開世界裡看到的信息。2012年8月中旬,微信推出了微信公眾平台;同年11月下旬,平台開放了自定義回復介面,圍繞這個自定義介面出現了很多公眾賬號。

長期關注法政領域的資深媒體人石扉客於2013年2月注冊了一個微信公眾賬號「石扉客-法政觀察」,主打時政觀察評論文章,短短的幾個月時間,通過各個渠道和朋友的互相推薦,他的微信公共賬號訂閱讀者已經穩定在12400名左右。

同樣出於個人興趣,依靠朋友互推和粉絲口碑傳播的微信公眾賬號「深夜談吃」,也在短短4個月時間聚集了近兩萬粉絲,最令賬號運營者韓磊感興趣的是和粉絲的互動,完全沉浸在個人趣味中的他甚至沒有想過有關自媒體的問題,他認為自己「只是吃貨為吃貨寫點東西。媒體從業多年,深知不易。興趣變成工作,會是另一種悲哀」。

除微信自媒體之外,微博自媒體也在不斷地發展。2014年6月12日,微博自媒體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面向具備一定影響力的微博自媒體用戶,單月閱讀時在300萬以上的微博自媒體均可進行申請。同時,該計劃還將額外召集大量優秀自媒體人,為起提供覆蓋23個垂直領域的品牌廣告等業務機會,除了已經入駐的1300多位優秀作者外,還計劃在年底實現3000位優秀作者的入駐目標。

(2)科技博客

科技博客曾經作為眾多博客類型中的一個分支,科技博客大多是由一些資深IT從業者憑興趣撰寫。他們有的脫胎於門戶,比如創事記、騰訊科技;有的是傳統媒體人出來做的、如鈦媒體、虎嗅網、川南在線、海納在線等,所以更偏重評論和商業分析;有的脫胎於傳統媒體,如創業家、21世紀商業評論、極客公園、瀘州的瀘透社等,因為團隊的局限,特色並不明確。

(3)自製視頻

一個名為《宅聞聯播》的搞笑視頻在互聯網上廣為傳播。不僅大學生喜歡,連很多上班族都加入了對其的關注和討論。雖然觀者褒貶不一,但絲毫不妨礙「你看過《宅聞聯播》嗎」成為時下新的流行語。

事實上,以惡搞《新聞聯播》的形式講述宿捨生活的視頻走紅網路,《宅聞聯播》並不是頭一遭。

「大學生已經開始關心周圍的事了,比只關心自己的事有進步。不過,還要關心國家的事,關心世界的事,那樣素質就真的提高了。」一名北京網友看後也頗感欣慰。

艾紅紅副教授則表示,「自媒體」時代來臨後,每個人的媒體權力擴張了,大學生把自己的生活——宿捨生活、逃課、食堂飯菜問題等經過誇張,拍攝成視頻發布在網路上,說出了一個群體的共同語言,會得到很高的點擊率,製作者也能從中得到自我滿足。

(4)廣告傳播

2008年6月中旬,上海地鐵站出現了12幅大眾Polo汽車發布的系列廣告,因廣告詞「涉嫌有車族的炫耀和對地鐵族的侮辱」,受到大批博客批評,進而上升到主要汽車網站和廣告業界的大討論,使Polo陷入「以爭取地鐵族潛在客戶為初衷卻反被地鐵族唾棄」的泥潭。

Polo迅速撤換掉有爭議的廣告,以為事件就平息了,但由於被撤掉的廣告仍在互聯網上傳播,所以掀起了更勇猛的狂潮。Polo的市場定位對象和年輕的消費者們,呼聲四起、群情激憤,說是要展開「網路大反攻」。兩

三周後,這個被報紙稱為「申城地鐵族大反擊」事件,從上海擴散到廣州南方等城市,廣州參與惡搞的廣告設計人,甚至把Polo與「二奶」聯系起來。

「Polo廣告事件」的實質,是Polo委託的廣告製作人的幾個大腦,和數百萬隱形博客大腦的一場「設計大比拼」。這種在智慧、力量和「媒體火力」上的懸殊,是Polo事先絕沒想到的。而公眾今天看到的這種輸贏結果,也是每個企業都有可能面對的。

參考資料:網路-自媒體

⑧ 2015湖南自媒體年度評選的主題是叫「最美的我」嗎

2015湖南自媒體年會是由湖南自媒體聯盟、騰訊.大湘網主辦,由湖南大學互聯網金融研究所、芒果-金融、湖南競網聯合主辦的一場湖南自媒體人的狂歡盛宴。依託於互聯網傳播速度快、傳播廣的特性,迎合「互聯網+」的大趨勢,多維度、多方位進行傳播推廣,旨在宣傳發揚湖南自媒體氣象。
在新媒體時代,自媒體傳播代表新趨勢,藉此契機,聯合湖南最大規模、最具傳播力、最接地氣的自媒體人和行業社群的力量,攜湖南省1500萬自媒體受眾用戶開展為此大型評選活動助力,芒果-金融全程支持,共同展望湖湘新經濟。

⑨ 什麼是自媒體呢

自媒體(外文名:We Media)又稱"公民媒體"或"個人媒體",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傳播者,以現代化、電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數或者特定的單個人傳遞規范性及非規范性信息的新媒體的總稱。自媒體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網路官方貼吧、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美國新聞學會媒體中心於2003年7月發布了由謝因波曼與克里斯威理斯兩位聯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體)"研究報告,裡面對"We Media"下了一個十分嚴謹的定義:"We Media是普通大眾經由數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後,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簡言之,即公民用以發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路社區。

特點

平民化個性化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台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彷彿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低門檻易操作

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而言,媒體運作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系。同時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媒體"也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路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網路上發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於自己的"媒體"。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

⑩ 自媒體的性質

在自媒體時代,各種不同的聲音來自四面八方,「主流媒體」的聲音逐漸變弱,人們不再接受被一個「統一的聲音」告知對或錯,每一個人都在從獨立獲得的資訊中,對事物做出判斷。
自媒體有別於由專業媒體機構主導的信息傳播,它是由普通大眾主導的信息傳播活動,由傳統的「點到面」的傳播,轉化為「點到點」的一種對等的傳播概念。同時,它也是指為個體提供信息生產、積累、共享、傳播內容兼具私密性和公開性的信息傳播方式。
早在上個世紀,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就提出過「媒介即訊息」的相似理論。其含義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訊息,即人類只有在擁有了某種媒介之後才有可能從事與之相適應的傳播和其他社會活動。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響了我們理解和思考的習慣」。因此對於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論壇、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興的視頻網站構成了自媒體現存的主要表達渠道,然而隨著個人用戶對互聯網的深度使用,以闊地網路為代表的個人門戶類網站將成為自媒體的新興載體。理由在於:
其一,除了傳統博客的信息發布功能,個人門戶的個性化聚合功能還能精準並即時地獲取信息,從而構成一條雙向的即時信息通道。這種通道的存在有利於培養更加廣大的信息受眾,從而支持起更加旺盛的信息表達訴求。
其二,個人門戶能夠將數據挖掘和智能推送結合在一起,從而通過一種用戶樂於接受的方式推動自媒體的傳播,例如闊地首創的闊地熱聞模式,會自動將每天推薦人數最多的並且是用戶感興趣領域的內容自動推動給用戶。而傳統的博客雖然也有排行榜顯示信息的熱度,但是無法達到信息推送的智能程度。
其三,個人門戶建立的社區生態鏈加強了用戶之間的聯系紐帶,使得信息的發布者與接受者們溝通更加緊密,聯系也更加穩固。我們都知道,每一個成功的自媒體背後必然存在一撥支持群體,博客所能提供的簡單留言評論的方式已不足以滿足建議一個忠實粉絲圈的需求,傳統的做法是再輔以論壇和即時通訊,但是所有這些功能需求都已經被聚合到個人門戶這種新興載體中,因此個人門戶理所當然地將成為自媒體的最佳表達途徑。 自媒體之所以爆發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對傳統媒體有如此大的威懾力,從根本上說取決於其傳播主體的多樣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一、多樣化。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各行各業,這相對於傳統媒體從業人員單個行業的知曉能力來說,可以說是覆蓋面更廣。在一定程度上,他們對於新聞事件的綜合把握可以更具體、更清楚、更切合實際,位於「尾部」的他們的專業水準並不比位於「頭部」的媒體從業人員差,甚至還更有優勢。在華南虎事件中,位於「尾部」的動物學、植物學專家以及非政府組織、攝像家以及圖片處理專業人士等都在揭發假華南虎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或從老虎的體態出發,或從老虎周圍的植被出發,利用各自專業知識,做出了詳細的技術論證。
二、平民化。自媒體的傳播主體來自社會底層,自媒體的傳播者因此被定義為「草根階層」。這些業余的新聞愛好者相對於傳統媒體的從業人員來說體現出更強烈的無功利性,他們的參與帶有更少的預設立場和偏見,他們對新聞事件的判斷往往更客觀、公正。
三、普泛化。自媒體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話語權給草根階層,給普通民眾,它張揚自我、助力個性成長,鑄就個體價值,體現了民意。這種普泛化的特點使「自我聲音」的表達愈來愈成為一種趨勢。然而伴隨著自媒體主體的普泛化程度的日益提高,這條「尾巴」的力量愈來愈積聚成長。 2006年年底,美國《時代》周刊年度人物評選封面上沒有擺放任何名人的照片,而是出現了一個大大的「You」和一台PC。《時代》周刊對此解釋說,社會正從機構向個人過渡,個人正在成為「新數字時代民主社會」的公民。2006年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聯網上內容的所有使用者和創造者。
從「旁觀者」轉變成為「當事人」,每個平民都可以擁有一份自己的「網路報紙」(博客)、「網路廣播」或「網路電視」(播客)。「媒體」彷彿一夜之間「飛入尋常百姓家」,變成了個人的傳播載體。人們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每個「草根」都可以利用互聯網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傳遞自己生活的陰晴圓缺,構建自己的社交網路。 對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而言,媒體運作無疑是一件復雜的事情,它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去維系。同時一個媒介的成立,需要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層層核實和檢驗,其測評嚴格,門檻極高,讓人望而生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在這個互聯網文化高度發展的時代,我們坐在家中就可以看到世界上各個地方的美麗風景、就可以欣賞到最新的流行視聽、就可以品味到各大名家的激揚文字… …互聯網似乎讓「一切皆有可能」,平民大眾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媒體」也成為可能。
在像新浪博客、優酷播客等所有提供自媒體的網站上,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根據服務商提供的網路空間和可選的模版,就可以利用版面管理工具,在網路上發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建屬於自己的「媒體」。其進入門檻低,操作運作簡單,讓自媒體大受歡迎,發展迅速。 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得益於數字科技的發展,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我們都可以經營自己的「媒體」,信息能夠迅速地傳播,時效性大大的增強。作品從製作到發表,其迅速、高效,是傳統的電視、報紙媒介所無法企及的。自媒體能夠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受眾中,受眾也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自媒體與受眾的距離是為零的,其交互性的強大是任何傳統媒介望塵莫及的。李亞鵬於2006年8月12日在其博客上發表承認李嫣兔唇的博文《感謝》,發表僅六小時後,就有近1600條回復,瀏覽量達到近1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