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於大數據的智能分析到底顛覆了什麼

因題干條件不完整,缺已知條件,不能正常作答

2. 數字化時代,什麼成為運營商歷史機遇

轉型,電信業的老生常談。盡管最初的提法迄今已有十幾年,但是運營商的轉型始終沒有停止過,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轉型更具數字化特徵。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崛起,電信行業邊界的模糊,運營商正試圖甩掉舊品牌、行業局限、既有模式等傳統,融入更多新時代的元素。最近半個月,北歐Telia、法國Orange和美國的Verizon均有類似的舉措。
更名:奉行極簡策略
2002年,瑞典的主導型運營商Telia和芬蘭同級別企業Sonera合並後,產生了北歐電信巨頭TeliaSonera。但在此後的這么多年中,兩家運營商依然各自在本土使用原有企業名。然而就在上周,這一名字被塵封進了史冊。該公司股東投票通過了公司更名決定,重新啟用Telia為公司名,相關品牌標志已對外發布。
該公司首席執行官Johan Dennelind在上周四召開的股東大會上表示,啟用新品牌突顯了公司將追求「通用的目標、文化和價值」。
不過Telia更名的目的顯然不止於此。事實上,該公司今年早些時候就透露了更名的意向,當時曾提及,更名與公司在數字化社會的定位發生變化有關,而這也是許多大型運營商所考慮的。互聯網的崛起使得年輕一代的理念日益盛行,極簡和創新等元素開始為頗講「傳統」的運營商所推行,這其中的經典案例要屬法國主導型運營商Orange。「法國電信」的名字多年來可以說深入人心,但在2013年,該公司舍棄了這一「國字頭」,改名為更具活力、更具創新理念的「Orange」。盡管Orange被電信分析師認為是歐洲乃至世界上最富創新精神的移動通信服務品牌之一,但在聲明中,法國電信一再強調品牌簡化的重要性,是促使其作出此次更名的最重要原因。已有經驗表明,除少數取得了成功的子業務品牌外,很多電信企業過於復雜的業務品牌收效不佳,甚至給用戶造成混亂的感覺。近年來,採取類似行動的運營商越來越多,簡潔、統一的公司名和品牌正成為運營商改革的一大方向。
金融:網羅專業資源
Orange數天前作出的另一重大部署同樣引人關注。4月22日,Orange在金融領域打出一記重拳,該公司斥資收購了安盟銀行(Groupama Banque)65%的股份,而這將為Orange銀行的成立奠定基礎。據該公司透露,Orange銀行將於明年初開業,它將通過移動平台實現常用的銀行類業務。根據計劃,該銀行最先在法國運營,其後將拓展到西班牙和比利時等地。
要認識金融服務對於Orange的重要性就必須要提到該公司一年前發布的最新5年戰略。這項5年戰略名為「要素2020」,該公司發布時特別強調,數字化變革大潮正在改變世界的面貌。在這場洶涌而來的大潮中,電信運營商也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沖擊。之前的管制壓力和價格戰尚未緩解,OTT業務的鯨吞蠶食又接踵而至。為此,Orange在新5年戰略中明確了要發力的領域,包括物聯網、移動金融服務、網路投資、融合業務和成本控制等。Orange的目標是到2018年使營業額超過10億歐元,其中6億歐元來自物聯網領域,其餘的4億歐元來自金融服務領域。
電信運營商在提供金融服務方面有著自己天然的優勢。在發達國家有超過85%的用戶使用ATM、互聯網或手機等數字化渠道進行轉賬交易,智能手機成為銀行同用戶互動的關鍵渠道。用戶也想要改變銀行作為主要金融服務提供者的現狀,在「零零」後人群中,有33%的人認為他們將來不再需要銀行,73%的人更願意從數字初創企業處獲得金融服務。
在這一背景下,電信企業將成為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電信運營商擁有龐大的用戶基礎,並與之有著強大的聯系。平均而言,一個用戶只有一個電信運營商但卻擁有三家不同銀行的戶頭;更為成熟的營銷技巧、強大的用戶管理、產品打包和通信能力,使得電信運營商對用戶更有吸引力;在新興市場,互聯網和手機的普及率比銀行網點的普及率要高出很多,這為電信運營商的金融產品營銷提供了優勢。
內容:迎合數字趨勢
將目光轉向美國,電信巨頭Verizon也正在奮力實現差異化。而近期最為外界矚目的非對雅虎的收購莫屬。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在競購雅虎核心互聯網資產的角逐中,數家主要的潛在競購方已決定放棄投標,這也讓Verizon成為了最有力的買家。消息人士透露,在此前的首輪競標截止時間之前,Verizon在收購整個雅虎或部分資產的競購中排名靠前。此前,大約有40家公司對收購雅虎或公司部分業務表達出興趣。Verizon當前市值約為2100億美元,賬面上持有約45億美元現金。雅虎互聯網資產與Verizon羽翼未豐的數字媒體業務無疑能形成合力,而這正是急於打開互聯網市場的Verizon所渴望的。Verizon近年來極力拓展互聯網版圖,去年該公司斥資44億美元收購了曾經的巨頭美國在線(AOL),為自己的數字媒體業務注入了動力。目前,該公司的數字化業務已經覆蓋在線新聞、娛樂、博客平台和在線廣告等。
Verizon希望視頻和在線廣告能夠成為下一個增長引擎。市場分析師認為,該公司計劃把來自智能手機的客戶數據與AOL的廣告業務進行整合,或許還將整合雅虎的廣告業務,從而創建出一個全新的廣告技術平台,能夠與Facebook、谷歌抗衡。
電信產業市場調研公司MoffettNathanson高級分析師克雷格·墨菲表示,「Verizon正嘗試把自己的業務從模擬轉向數字。該公司認為,AOL與雅虎的合並能夠為公司提供一個所需的廣告平台,來執行自身的視頻再造戰略。」獨立科技產業分析師簡·道森表示,「對Verizon而言,這絕不是一筆廉價的並購交易。但是這一收購符合該公司的戰略,並不是毫無必要的浪費資源。」

Verizon競購雅虎,也表明這家電信運營商正尋求轉型。Verizon的固話業務收入已下滑多年。此外,該公司已經開始撤出固網寬頻業務,目前已結束了加利福尼亞州、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寬頻業務的出售工作。Verizon當前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無線業務當中,去年無線業務占據了該公司年度收入的約70%。Verizon目前是美國最大的移動運營商,擁有約1.12億用戶。
此外,Verizon近期還在內容領域有所行動。該公司聯手出版和傳媒巨頭Hearst創建了一個聚焦移動內容的合資企業,受眾是新千年一代的消費者,內容最初將通過Verizon去年推出的Go90視頻平台和AOL的兩個渠道以及第三方網路分發內容。隨後,Verizon繼續深化了同Hearst的合作,宣布耗資1.59億美元收購原本由夢工廠和Hearst共同持有的AwesomenessTV公司24.5%的股份,共同開發移動短視頻內容,通過Go90渠道分發。

3. 浪潮伺服器是如何促進電信運營商數字化轉型的

浪潮提供了以雙路伺服器NF5180M5、NF5280M5和四路伺服器NF8480M5為核心的解決方案,助力電信運營商實現數字化轉型。
其中,浪潮伺服器NF8480M5適用於資料庫、虛擬化解決方案、高性能計算等主流應用,主板的設計方式使產品在擁有海量內存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內存延遲,在節約成本投入的同時提供了均衡的性能和最佳效能比,實現高速內存計算,大幅提了其 IT平台運轉效率。

4. 中國移動魔百和業務是什麼

中國移動魔百和業務是抄指通過家庭寬頻連接到互聯網使用的機頂盒終端,用戶可在電視上進行高清電影、電視劇、綜藝節目等精選欄目的點播。

5. 運營商大數據對外價值變現的十大趨勢

作者 | 傅一平

來源 | 與數據同行

最近中國移動提出了戰略,顯示其在政企市場進一步拓展的雄心,在這個背景下,重新探討下運營商的大數據變現很有意義。雖然近半年「大數據圈」似乎有點風聲鶴唳,但對於合法合規的進行大數據業務的企業來講沒有什麼影響。

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實踐,給出未來2-3年運營商大數據價值變現的十個趨勢判斷,僅代表個人看法,希望於你有所啟示。

1、行業服務邊界不斷拓展

依託於運營商潛力巨大的數據資源和政企市場渠道資源,經過多年的市場培育和拓展,當前運營商大數據業務從原來的金融、旅遊等行業逐步拓展到政府、旅遊、交通、教育、商業、招聘、醫療等各個各業。

運營商ICT業務在推進中,也孕育了不少大數據業務的商機,大數據業務則反過來促進了ICT業務的發展,因為大數據除了業務價值,還有一定的社會品牌效應,兩者通過融合可以形成合力。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快及產業互聯網的崛起,作為未來社會基礎設施的大數據,將與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一起,在行業領域開疆擴土,其應用的邊界幾乎是無限的。

2、進入行業應用的深水區

大數據在行業領域擁有著巨大的潛力並不意味著運營商就能分得多少杯羹。雖然運營商大數據業務當前在金融、旅遊等行業已經有所斬獲,但這些行業低垂的果實基本要被摘光了。

以金融為例,4-5年前運營商切入的驗真,失聯觸達等業務,當前仍然是運營商大數據變現的主力,但金融行業並未如運營商原先預料的那樣,在貸前、貸中、貸後中給予運營商更多的機會,運營商很多變現業務模式的拓展基本是停滯的,起碼不夠快。

在大量的其他行業領域,運營商往往只能做到蜻蜓點水,而無法聚沙成塔,比如業務的復購率很低。

從定性的角度講,運營商對於行業的理解還是比較淺的,其大量的行業應用遊走在企業的核心生產流程之外,大數據似乎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因此粘性是不夠的。

以金融驗真這個業務為例,其附加值並不高,且容易被替代,想想這幾年對於金融行業的理解又增加了多少呢?這些都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筆者曾經在智慧交通相關文章中提到:運營商的數據在很多領域其實是很有前途的,但必須深耕,要理解這個行業的業務,通曉這個行業的演算法,不停的打磨產品,從而逼近核心。

可以這么說,運營商大數據將很快進入行業應用的深水區,為了順應這個趨勢,運營商需要建立專業化的組織去攻堅克難,挑戰很大。

3、與互聯網公司的競爭加劇

互聯網應該沒有把運營商當成主要的大數據競爭對手,但運營商進入這個領域會跟互聯網公司形成事實上的競爭,無論是新零售,智慧交通等等,進入者都會感受到互聯網巨頭的壓力。

比如運營商要為大型商超提供數據服務,但互聯網公司早就捷足先登,新零售是互聯網出的概念,當運營商還在進行自身渠道的艱難轉型時,互聯網公司線下商業的版圖已經規劃好了,當然也包括了大數據業務。你到商超談,人家一開口就提XX通怎麼樣怎麼樣。

當然還不僅僅是這些。

無論是互聯網公司在To G上自頂向下的推廣策略,還有諸如城市大腦單一采購來源的霸氣,都在說明巨型互聯網公司在這些領域的影響力。

運營商要獲得機會,得動用一切可用的資源,發揮自己數據的差異化價值,由點及面去尋找機會。實踐證明,管道數據的價值是巨大的,但巨型互聯網公司的數據也越來越好,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4、從要素驅動向要素+能力驅動轉型

運營商當前在大數據變現上的突破只能說摘取了低垂的果實,但這種通過簡單數據加工形成的數據產品競爭力是不夠的,也是不可持續的。

比如做智慧交通,如果位置精度和覆蓋度不夠,連速度都測不準,根本做不出高質量的數據產品。

應該來講,運營商從來就沒有現成的、高精度的、可以到用戶級別的位置數據,粗精度的原始位置數據未來可能連支撐運營商自己的業務轉型都不夠,運營商需要充分挖掘現有位置數據的潛力,通過建模等方式把較為精準的位置模型做出來,才能有基本的大數據變現底蘊。

位置精度的提升雖然是一小步,但卻是對外大數據變現的一大步。位置准了,運營商對於人們整個線下生活的理解就准了,無論是客流,路網,OD等等都不再話下。

現在運營商依靠數據資源這個要素能走出第一步是不錯的,但光靠資源驅動已經不夠了,能力必須過來接棒,沒有能力加持的運營商大數據變現前景暗淡。

因此,運營商大數據變現未來不再是躺著掙錢,而是要從原始數據的驅動向數據+能力雙驅動轉型,這個能力包括人才、技術、數據、產品、運營等等,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如果只是空喊著口號不敢探索嘗試,則也許連能力提升的機會都沒有。

5、持續強化大數據合作的生態

大數據變現從底向上涉及平台、數據、建模、產品、方案、渠道、咨詢、運營、安全等一系列的內容,運營商無法一手包辦,因此必須建立合作的生態。

從業務的角度看,缺乏渠道合作夥伴、缺乏行業解決方案對於運營商都是很現實的挑戰,最大的痛苦莫過於不知道商機在哪裡,不知道自己想做的這個數據或產品有沒有前途。運營商不可能瞬間將現有的客戶經理隊伍轉為數字化產品的銷售隊伍,畢竟知識結構的要求不一樣。

雖然可以採取MVP的方式推進,但一方面試錯的成本擺在那裡,運營商也並沒有資本為其背書,另一方面時間成本也大了點。現在很多運營商都有合作夥伴招募計劃,這是很好的嘗試,但符合要求的合作夥伴還是太少了。

從開放的角度看,中國移動的夢網曾經創造過輝煌,但開放這句口號不是隨便喊喊的,你得建立一套標准,清晰的告訴別人你有什麼能力,然後如何能方便的接入。

比如當我們在互聯網大會展示城市實驗室產品的時候,發現仍然有那麼多的人驚訝於運營商竟然還能做這個,就說明我們在開放這條道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當筆者第一次訪問阿里雲網站的時候,其較好的使用體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隨後定期的營銷推送起碼說明是用心的,又比如筆者第一次使用騰訊雲域名申請時,其後騰訊雲客服的電話調研也是很及時的。

因此,能否跟更廣泛的合作夥伴建立連接,能否建立起開放的平台,能否確保信息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運營商大數據變現的蛋糕能做多大。

6、通過集中化獲得溢價能力的趨勢將加強

由於歷史原因運營商的大數據實際是分省存儲和運營的,這跟互聯網公司天然的集中統一的數據基因是完全不同的。雖然一些運營商在集中化上做了很多努力,但相對互聯網公司,還是有一些差距。

各省本地化做一些產品雖然帶來了靈活性,但造成了事實上的重復開發,這種模式在創新階段其實沒什麼問題,但最大的問題是各個省能否有足夠的資源去保證產品的持續優化,無論從數據的角度,還是從運營的角度看,我們都需要一定的集約化機制來確保高效低成本的運作。

但這還僅僅是一個方面。

另一方面,相較互聯網,由於數據的割裂,運營商基於單個省的數據做出的產品溢價能力不高,往往只能服務於特定區域,在很多競爭中會處於劣勢,比如當前運營商基於位置數據的應用很多,但為什麼上網數據的變現卻很少呢?

這個不僅僅是簡單的https問題,更是因為客戶對於上網數據的訴求基本是全國的,沒有地域的概念,這讓運營商失去了很多突破的機會。

因此,運營商的大數據在一個省創新後迅速全網復制是一直要堅持的策略,而基於集中化的數據進行創新是提升產品競爭力的一個關鍵。

7、運營商DICT戰略將使得大數據獲得更大支持

隨著數字經濟的發展和行業數字化的進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強勁,運營商和雲服務提供商,均在強化雲、網、端、邊協同,推出「雲+網+DICT」智能化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實現更深層次的數字化轉型。

運營商的政企2B市場是當前關注的焦點,而雲+DICT(DT+CT+ICT+IDC)又是其中的關鍵,這意味著未來各種資源會逐步會向DICT傾斜,大數據需要抓住這個機會,通過DICT的融合來促進大數據業務的規模化發展,所謂「借勢」。

另外,當前三大運營商已經宣布了5G商用,中國移動也發布了了「5G+」計劃,其中包括「5G+AICDE」計劃,「5G+AICDE」是將5G作為接入方式,與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雲計算(Cloud Computing)、大數據(Big Data)、邊緣計算(Edge Computing)等新興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准備打造以5G為中心的泛智能基礎設施。

5G時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間的連接產生的數據類型將會更多,5G更密集的基站布點意味著更高的定位精度,5G業務形式更加多樣意味著管道中的數據內容會爆發性增加,運營商對於客戶行為的刻畫能力將進一步加強,每項垂直5G行業應用都將會與大數據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些對於運營大數據的發展是利好。

8、日益趨緊的數據安全要求對於運營商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運營商雖然擁有海量的數據,但很多省公司並未實質性的開展大數據業務,很多是基於安全的考量。即使是正在開展大數據變現業務的運營商省份,合規合法經營也是其開展大數據業務的底線,運營商對於大數據的業務創新是相對保守的。

事實上,運營商當前能開展的各項大數據新業務,都需要經過內部極其嚴格的法律、安全多道審核,加上行業、集團、省出台的各種安全管理規范的約束,還有定期的安全檢查,都讓運營商大數據業務從一出生就經歷著內部一輪輪的安全洗禮。

2019年持續發酵的各種信息安全事件讓大數據圈似乎如履薄冰,但其打擊的還是各種違法經營和黑市交易。事實上,經過新一輪的洗盤,運營商也許會面臨較以往更好的商業環境,數據可能會變得更為稀缺,畢竟以前黑市的數據交易會導致良幣驅逐劣幣的現象,當然這也只是一種猜測。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國家對於信息安全管控的趨緊會使得大數據業務的創新變得更具挑戰性,但合規合法的進行大數據價值挖掘,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始終是主流,運營商雖然會面臨安全上的挑戰,但也有更多的機會。

9、運營商大數據對於TO C業務的探索不會停止

互聯網公司TO C業務前期是靠錢燒出來的,畢竟消費者是趨利的,擁有高體驗的產品和一定基礎的用戶後,互聯網公司才有了珍貴的海量數據,這個時候大數據才有用武之地,反過來賦能業務發展,這是互聯網公司應用大數據的本質。

運營商天然就有大數據,但大數據變現的實踐還是告訴我們,運營商的數據維度還是不夠豐富,比如缺乏消費數據,而巨型的互聯網公司通過應用的豐富不斷積累著更多維度的數據。

事實上,當前運營商的數據維度拓展基本是停滯不前的,如果不加以改善,在不久的將來,運營商的數據優勢會逐步變小,最終會影響到產品的競爭力。

現在運營商建立了很多專業公司,比如中國移動的咪咕,有人會質疑這些公司能否賺錢,姑且不從戰略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即使站在大數據的角度看,這些公司的拓展能夠讓運營商擁有更豐富的數據,這就很有價值。最近中移金科成立了,支付數據對於DT有多重要不用解釋吧,因此意義是很深遠的。

其實做大數據產品的,哪個沒有點TO C的夢想?希望運營商能基於自己的資源優勢,結合大數據的差異化特點,能夠打造出真正的既賣座又叫好的TO C產品。

10、運營商對於低價值密度的大數據處理能力要求會大幅提升

運營商的DPI數據具有典型的大數據特徵,有潛力但價值密度低,但這個數據是運營商除位置數據以外最珍貴的數據,很多人說這個數據在運營商變現中實際沒啥應用場景,或者言必稱https,那是比較業余的說法。

隨著5G時代的到來,對於DPI數據的有效開採挖掘對於運營商大數據變現是核心的基礎工作之一。

首先,DPI這個技術原生是為網路優化服務的,比如很多欄位對於數據變現沒有價值,能否考慮更高性價比的處理手段?這個就需要運營商針對性的進行研究,比如從客戶洞察、精準營銷和價值變現的角度去高效低成本的採集管道中的數據。

其次,5G海量、低延時、非結構數據的特點,將進一步促進數據存儲、處理和分析技術的進步,即使是當前的4G,從採集到應用的時延也是比較高的,很難達到場景式營銷的要求,而且保留的周期也非常有限。

最後,5G大數據的價值密度將進一 步降低,對AI的能力要求將更高,即使是針對當前的4G數據,運營商的NLP等能力儲備也是不夠的,因此要盡快補足短板。

當然,以上十個趨勢只是筆者的個人判斷,受限於自己的能力和視野,以上談的肯定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權當筆者拋磚引玉,如果能引發一點思考,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