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沒有道德
❶ 自媒體下的道德約束
核心閱讀
由於自媒體傳播具有公開性,因此遵守公共輿論場的秩序和規則是十分重要的。自媒體在享有通訊權、信息傳播自由權、信息選擇權等時,也理應承擔道德上的
責任和義務。作為自媒體用戶,加強自身的媒介素養,提升信息傳播的自律能力,做到在製作或傳播信息時心中有一桿秤,避免不良信息的產生和傳播。
自媒體在傳播信息時不應忘記自身承擔的道德義務
近年來,隨著以個人傳播為主的自媒體時代到來,傳媒不再是新聞記者的專利,「我在現場」也已成為信息傳播和共享的主要模式。當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
練的人在突發事件現場對事件進行「現場直播」時,不可否認對事件的發展與解決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但也出現了一些倫理失范現象。自媒體時代,如何提升自媒
體傳播者的自律能力,並構建起一定的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話題。
倫理失范現象堪憂
今年招遠「5·28血案」發生後,一些現場血腥照片和視頻在網路上不斷擴散。視頻中,犯罪分子氣焰囂張,手段殘暴,就餐女子被打倒在地,慘叫聲讓人不寒而慄。
近年來,一些公共場所的惡意傷人事件、馬路上的車禍事件,或是在受災現場、爆炸現場,很多現場細節性描述、圖片及視頻,都是由在場網友通過微博、微信
等自媒體最先發布,並在自媒體環境下不斷復制轉發,隨後大眾媒體跟進。當暴力突發事件呈現在自己眼前時,很多自媒體用戶憑借自身技術和傳播特性,一躍沖上
事件發布的前台。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些恐怖、血腥的細節、鏡頭,帶給人感官上極大沖擊,達到震撼人心的宣傳效果,但也會讓受眾心理上感覺不適,留下不快的記憶。另
外,事故「原生態」地播出,沒有體現出對被拍攝者生命的關懷,容易引起受害者家屬的沉痛記憶,無異於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血腥、暴力
的「現場直播」還會給社會平添極端的負面情緒,甚至效仿犯罪。而這些都波及媒介傳播倫理問題。
倫理失范原因分析
自媒體用戶缺乏道德約束。與大眾傳播不同,自媒體傳播者大多為非職業新聞傳播工作者,沒有接受過專業媒介素養教育,沒有統一的職業道德約束。自媒體信
息發布無門檻,他們僅僅需要簡單的注冊申請,就可以在自媒體平台發布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面對暴力突發事件,他們拿起手機、照相機或攝像機將情況「記
錄」下來並傳播出去時,自然難以遵循傳統的職業倫理,也很少考慮這樣的行為是否符合傳播倫理規范。
自媒體及一些非新聞網站缺乏「把關人」監督機制。不同於傳統媒體,網路虛擬空間缺乏對傳播內容有效地審查、監管和約束。現實中,突發事件又常能引起
「轟動效應」。網路傳播的時效性決定了自媒體經營者及一些網站第一時間把類似事件新聞放到重要位置,輕視甚至是忽略了對其內容的審查。
新成博客 http://zhanxincheng.com/
一些傳統媒體盲目跟進報道。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一些傳統媒體的網站、微博,甚至一些傳統媒體自身,一窩蜂跟進,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負面效應,助長
了不良習氣。比如,一些傳統媒體依賴「在場」公眾拍攝的業余圖像和視頻進行傳播,為了收視率、點擊量而放鬆了對自我傳播倫理規范的約束。
構建自媒體傳播 倫理規范
自媒體時代,要消解自媒體傳播過程中產生的倫理沖突,需要構建起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需要自媒體用戶、經營者、傳統媒體以及相關政府機構共同探索與努力:
一、加強自媒體用戶的媒介素養
作為自媒體用戶,加強自身的媒介素養,提升信息傳播的自律能力,是題中應有之義。通過各種學習,自媒體用戶能對信息進行分析,清楚地判斷什麼樣的信息
是符合社會規范的,什麼樣的信息可能會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做到在製作或傳播信息時心中有一桿秤,避免不良信息的產生和傳播。
二、傳統主流媒體有效輿論引導
作為傳統媒體,就新聞倫理而言,在如何處理暴力突發事件血腥、恐怖的細節和畫面等方面,經過多年探討與爭鳴,已形成一定之規。面對自媒體對傳播生態的
諸多改變,傳統媒體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促進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的建立。首先,要嚴守媒體及民眾所公認的傳播底線,不渲染類似血腥、災難、痛苦的畫面,避
免二次傷害的發生。其次,在對暴力突發事件進行報道時,不斷創新報道方式和手段,不僅回答「是什麼」的問題,還回答「應該如何」的問題,使受眾從悲劇中獲
得理性的思考。再次,藉助自身傳播資源和優勢,加大網路道德宣傳教育,提高網民的認知能力和對網路中各種事物的思辨區分能力。
三、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規范管控
作為政府,要建立制度化的網路治理模式,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應考慮自媒體這一平台的特點以及導致其倫理失范的原因,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
的網路公共道德行為規范,並開展相關網路道德教育宣傳,從而避免或減少自媒體傳播中倫理失范現象的發生。同時,採取防火牆等技術及時對不良信息進行處理或
過濾,並建立網路實名制及相應的行業規范。
❷ 網路自媒體傳播下,道德是否可以虛擬為什麼
道德虛擬不是可不可以,而是事實就有了!這就是道貌岸讓的一種,因為有些人因為其道德觀不是豎立在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基礎上的,而是豎立在世俗的眼光底下的,而網路恰好遮蓋他!
❸ 自媒體時代,人們的道德底線究竟有多低
道德底線是指做人不可逾越的最低道德戒線,是規范人的言行的最低道德要求。
1、兩種錯誤說法
①「道德底線是社會基本道德規范」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基本道德規范是基本要求,高尚品德是較高要求,道德底線是最低要求。
②「道德底線是法律條文」這種說法也是錯誤的。道德是法律的基礎;法律是道德的保障。嚴重違反道德規范的行為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逾越道德底線的行為並非都會受到法律的懲罰,但都應受到社會的譴責。
2、兩條道德底線
①不要損人利己。你可以「只掃門前雪」,但不能把雪堆在鄰居門口。
②不要損公肥私。你可以「不錦上添花」,但不能把公園的花摘回家。
❹ 現在的自媒體沒有底線了嗎
現在的自媒體只要有一台電腦就可以在家裡編新聞,甚至可以去外面製造新聞。而且很喜歡把陳年舊聞拿出來改個時間,變成「新聞」。就我個人而言,自媒體的確是歪風邪氣,國家應該出台相應的政策去管控這些沙雕。
❺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道德問題出現在哪些方面
當代大學生置身於強大的傳媒環境中,作為當代中國網民中的主體部分,其道德發展受到自媒體傳播直接與間接的影響.文章從分析大學生的新媒介接觸行為入手,審視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發展現狀,探討大學生道德失范與自媒體傳媒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提出構建大學生道德發展的新機制,以引導自媒體在大學生道德發展過程中發揮其正面的作用和影響.
❻ 無良知自媒體人只顧熱點輿論不顧道德正義之舉,該評判嗎
評判也是沒有任何意思,自媒體人只是想靠這些言論來博取流量賺錢,在利益面前,很多人都已經忘記了後者良知的問題。要想從根本解決問題,只能是這些平台要對自媒體人明文規定起來了。
❼ 自媒體下的道德約束機制
核心閱讀
由於自媒體傳播具有公開性,因此遵守公共輿論場的秩序和規則是十分重要的。自媒體在享有通訊權、信息傳播自由權、信息選擇權等時,也理應承擔道德上的
責任和義務。作為自媒體用戶,加強自身的媒介素養,提升信息傳播的自律能力,做到在製作或傳播信息時心中有一桿秤,避免不良信息的產生和傳播。
自媒體在傳播信息時不應忘記自身承擔的道德義務
近年來,隨著以個人傳播為主的自媒體時代到來,傳媒不再是新聞記者的專利,「我在現場」也已成為信息傳播和共享的主要模式。當沒有經過任何「專業」訓
練的人在突發事件現場對事件進行「現場直播」時,不可否認對事件的發展與解決起到了一些推動作用,但也出現了一些倫理失范現象。自媒體時代,如何提升自媒
體傳播者的自律能力,並構建起一定的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話題。
倫理失范現象堪憂
今年招遠「5·28血案」發生後,一些現場血腥照片和視頻在網路上不斷擴散。視頻中,犯罪分子氣焰囂張,手段殘暴,就餐女子被打倒在地,慘叫聲讓人不寒而慄。
近年來,一些公共場所的惡意傷人事件、馬路上的車禍事件,或是在受災現場、爆炸現場,很多現場細節性描述、圖片及視頻,都是由在場網友通過微博、微信
等自媒體最先發布,並在自媒體環境下不斷復制轉發,隨後大眾媒體跟進。當暴力突發事件呈現在自己眼前時,很多自媒體用戶憑借自身技術和傳播特性,一躍沖上
事件發布的前台。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這些恐怖、血腥的細節、鏡頭,帶給人感官上極大沖擊,達到震撼人心的宣傳效果,但也會讓受眾心理上感覺不適,留下不快的記憶。另
外,事故「原生態」地播出,沒有體現出對被拍攝者生命的關懷,容易引起受害者家屬的沉痛記憶,無異於對他們的「二次傷害」。從社會學角度來看,血腥、暴力
的「現場直播」還會給社會平添極端的負面情緒,甚至效仿犯罪。而這些都波及媒介傳播倫理問題。
倫理失范原因分析
自媒體用戶缺乏道德約束。與大眾傳播不同,自媒體傳播者大多為非職業新聞傳播工作者,沒有接受過專業媒介素養教育,沒有統一的職業道德約束。自媒體信
息發布無門檻,他們僅僅需要簡單的注冊申請,就可以在自媒體平台發布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面對暴力突發事件,他們拿起手機、照相機或攝像機將情況「記
錄」下來並傳播出去時,自然難以遵循傳統的職業倫理,也很少考慮這樣的行為是否符合傳播倫理規范。
自媒體及一些非新聞網站缺乏「把關人」監督機制。不同於傳統媒體,網路虛擬空間缺乏對傳播內容有效地審查、監管和約束。現實中,突發事件又常能引起
「轟動效應」。網路傳播的時效性決定了自媒體經營者及一些網站第一時間把類似事件新聞放到重要位置,輕視甚至是忽略了對其內容的審查。
自媒體博客 http://zhanxincheng.com/
一些傳統媒體盲目跟進報道。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後,一些傳統媒體的網站、微博,甚至一些傳統媒體自身,一窩蜂跟進,也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負面效應,助長
了不良習氣。比如,一些傳統媒體依賴「在場」公眾拍攝的業余圖像和視頻進行傳播,為了收視率、點擊量而放鬆了對自我傳播倫理規范的約束。
構建自媒體傳播 倫理規范
自媒體時代,要消解自媒體傳播過程中產生的倫理沖突,需要構建起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需要自媒體用戶、經營者、傳統媒體以及相關政府機構共同探索與努力:
一、加強自媒體用戶的媒介素養
作為自媒體用戶,加強自身的媒介素養,提升信息傳播的自律能力,是題中應有之義。通過各種學習,自媒體用戶能對信息進行分析,清楚地判斷什麼樣的信息
是符合社會規范的,什麼樣的信息可能會侵害他人的合法權益或社會公共利益,做到在製作或傳播信息時心中有一桿秤,避免不良信息的產生和傳播。
二、傳統主流媒體有效輿論引導
作為傳統媒體,就新聞倫理而言,在如何處理暴力突發事件血腥、恐怖的細節和畫面等方面,經過多年探討與爭鳴,已形成一定之規。面對自媒體對傳播生態的
諸多改變,傳統媒體應積極發揮引導作用,促進自媒體傳播倫理規范的建立。首先,要嚴守媒體及民眾所公認的傳播底線,不渲染類似血腥、災難、痛苦的畫面,避
免二次傷害的發生。其次,在對暴力突發事件進行報道時,不斷創新報道方式和手段,不僅回答「是什麼」的問題,還回答「應該如何」的問題,使受眾從悲劇中獲
得理性的思考。再次,藉助自身傳播資源和優勢,加大網路道德宣傳教育,提高網民的認知能力和對網路中各種事物的思辨區分能力。
三、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規范管控
作為政府,要建立制度化的網路治理模式,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應考慮自媒體這一平台的特點以及導致其倫理失范的原因,盡快制定符合我國國情
的網路公共道德行為規范,並開展相關網路道德教育宣傳,從而避免或減少自媒體傳播中倫理失范現象的發生。同時,採取防火牆等技術及時對不良信息進行處理或
過濾,並建立網路實名制及相應的行業規范。
❽ 如何看待自媒體的熱評文章與道德准則的制定
道德准則的制定和媒體的熱評文章有著必然而然的聯系。批評的多了就會引起關注。
❾ 為什麼現在的自媒體很多都是沒有事實依據的胡說八道。
因為真話沒人喜歡聽,假話會有人看。有人看就會有流量,而自媒體就是靠流量賺錢的。實際上內自媒體的胡容說八道不僅僅是胡說八道,而是根據大眾心理營造出來的受人歡迎的謊言。對於他們來說,事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