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贵阳是座怎么样的城市

现在在贵阳很多人其实是外地人,有外省来贵阳做生意的,派驻的,打工的,但是最多的还是贵州其他地州市在贵阳读书毕业后不愿意回老家的,为什么不回老家,是因为贵阳表面上给人的感觉机会应该是比较多的。起码比其贵州其余的8个地州是要好得多。所以不管是大学毕业的,大专的还是中专的,都希望能在贵阳立足,但是事实上,贵州的整体水平很差,人才的收入当然也就不是大家想象的这么理想。另外,加之连续多年的扩招竞争激烈。各个用人单位效益降低基本很少引进新人,造成了在贵阳想谋求一个好的职位的困难。

说说贵阳的消费。从贵阳的富人阶层说起:不可否认,贵阳集中了大部分的富人,这些人群的组成有贵阳本地的有社会资源的人,他们利用社会资源和网络让自己在这样的城市中稳稳的站稳了脚。也有贵阳本地的做生意的人也赚了不少钱。还有一部分人是外地人,他们靠自己的打拼在贵阳买了房,有了资产。还有另外一大部分是贵州其余地州市的有钱人,由于贵州整体发展水平低,交通不发达,当这些有钱人在衣食无忧后,必然会选择交通及配套比较健全(学校,医院,购物等)的地区来生活。

因为物流的问题,导致到贵州的商品的成本会比发达地区高,这些人群的组成又造成了贵阳消费的一枝独秀,其实贵阳本地有很多无权无势的人活得很困难的,因为城市整体水平较高,不得以在这样的大潮中艰难的坚持着,这也害苦了大量的为了工作留在贵阳的年轻人。

我再说说贵阳的人的问题,贵阳其实是移民城市,大部分的祖籍是北方和南方各省的,久而久之形成了贵阳独特的人文特点。贵阳话就是其中一个特色。在贵阳,你如果不会说贵阳话,本地人会歧视你,如果在穿着上在差点,他们多半会把你当成县城来的。普通话在贵阳的推广不普及,只是有些正规的公司(银行,派驻贵阳的分公司等)在公司内部以普通话为主。往往在贵阳的大街小巷,无不是贵阳话,而且很多为了在贵阳立足的年轻人,为了在这个城市生活,也不管是黔北方向的,黔南的,贵州西部的,都以会贵阳话为在贵阳立足的必修课。

不可否认,贵州目前的情况贵阳从各个方面都比其他地区强得多,但是贵阳缺少经济大腾飞的必要条件,我认为其中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对贵州的重视程度,一个是贵阳本土的人文环境。以目前国家的政策,贵州其实还是很难实现质的飞跃的,城市建设的表面光环不能掩盖整体人民生活水平的艰难与无奈。

昨天的贵阳,随着飘逝的童谣离我们远去,今天的贵阳迎着航拍镜头扑面而来。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远古夜郎竹王神话故事代代相传;它又是一个年轻的城市——新世纪中国森林之城。我们将向您展示一个山明水秀的神奇地域,一个似金阳初升的高原省会。

自从有了贵阳城,就有了这条贯通南北的大街。据地方志记载:早先的中华中路叫北大街,中华南路叫南大街,1931年更名为中华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历次拓宽改造,现在的中华路,已成为最繁华的商贸一条街。这条街有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它浓缩着历史,记载着文明渐进的历程。

大南门也称朝京门,当年曾是贵阳老城的最南端。如今,门楼和城墙已不复存在,代之而立的是这座风彩照人的现代雕塑。

兰花,是贵阳的市花。史书记载,贵阳野生兰花曾是历代朝廷的贡品。湿润的气候,温和的阳光和特殊的土壤水质,特别适宜兰花在这里生长。如今,筑城的山川河谷,楼台亭院,无不飘溢着兰草的幽香。 大十字,是这座城市的中心坐标。它的历史,可能追溯到宋元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大十字一带寺庙亭阁星落棋布,街市繁荣,晨钟暮鼓,百货汇聚。有张拍于二战时(期),这位神气的美国士兵站在大十字的时钟下留影纪念。这个为西门子公司做广告的大时钟,是当年城市“现代化”的标志。随着时代变迁,西门子时钟早已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今天的大十字,高楼商厦林立、处处流光溢彩。中华路北端的喷水池是明清时代贵阳的北门,也是由黔入川的必经之路。便是贵阳解放前的喷水池,过去又叫铜像台。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是贵阳苗族同胞纪念他们的民族英雄亚努的日子,喷水池是他们欢歌曼舞的纪念地。时至今日,芦笙高奏依旧,欢歌曼舞依旧。现在这里建起了“四方汇聚”的雕塑,它激发了贵阳民族团结,共谋发展的热望。

历经沧桑的中华路,象一位长者,饱经风霜;象一位智者,成熟从容;如今又象一位青少年,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离开繁华的市中心商业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条鲜花盛开,景色宜人的通衢大道。这条南起火车站,北至邮电大楼的迎宾大道,花木掩映,五彩缤纷,堪称新世纪新贵阳的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人民广场叫春雷广场。在当年那引起单调沉闷的建筑中,一小块绿地都十分珍贵。

1999年,随着爆破的一声巨响,预示着贵阳迎来了新世纪建设的辉煌篇章。改建后的人民广场新姿展现,人们沉醉在这满眼绿色之中。新世纪开局之年,贵阳迎来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围棋的节日,并在这片绿地上举行了首届中国贵阳国际围棋文化节的开幕式盛典。这盛大的节日,让围棋与森林之城贵阳紧紧相连。四海宾朋汇聚这里,领略中华围棋的博大精深,体味黔山秀水的神奇魅力。

在迎宾大道的南端,贵阳火车站象一艘扬帆的巨轮。它每天迎送着数以万计的旅客。铁路穿过崇山峻岭,越过盆地江河,成为内陆城市贵阳的经济命脉。如今,这座西南重镇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自古以来,人们傍水而居。“小桥、流水、人家”,成为人们颇为欣赏的一种意境。贵阳有南明河、市西河、贯城河和小车河四条河穿城而过。有河,有人家,便有了桥。这座桥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相传,它起初被称作“太子桥”,是因为明代有位皇太子,曾避乱来到这偏远的小城并经过此桥。明代王阳明先生也曾游历此桥,陶醉于两岸景色,留下了“汀花照月犹含雨,岩柳垂荫渐满川”的佳句。如今,古桥石板的缝痕间,仿佛还残留着久远的足音。
抗战刚刚结束,一位留洋归国的学子在此驻足良久,他叫王家珍。他从美国哈佛学成归来,在此思考着怎样利用战争中废弃的钢材建一座更方便的新桥。

⑵ 贵州有几个飞机场

目前(截止2010年6月抄6日)运营的有: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铜仁大兴凤凰机场、兴义机场、安顺市黄果树机场、荔波机场、黎平机场
在建的有:毕节双雄机场、遵义新舟机场
计划申请建的有:六盘水双水机场、凯里黄平机场
改建的有:磊庄机场(贵阳市最老的机场,地处贵阳市花溪区磊庄)

⑶ 遵义会议为什么这么重要

这是遵义会议旧址(资料照片)

丁晓强

遵义会议是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时刻举行的。

192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举起了武装反抗的旗帜,取得了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但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指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败,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长征初期又遭遇一连串失利,特别是湘江战役,中央红军遭受重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人。而前程更为险恶,蒋介石在中央红军将北去湘西会合红二、六军团的路上部署了重兵。

1935年1月7日晨,红军先头部队进占黔北重镇遵义。党和红军的许多领导人和广大干部战士,当时,对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产生怀疑和不满,要求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变军事路线。于是,在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的推动下,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举行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中心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失利的教训。

会上,博古作主报告,片面强调失败的客观原因,没有认识到军事指挥上的严重错误;周恩来的副报告,指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错误,并主动承担责任;张闻天作了反对“左”倾冒险主义军事错误的报告;毛泽东作了长篇发言,系统分析了第五次反“围剿”和长征初期军事路线的一系列错误,阐述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和当前应采取的军事方针。王稼祥随后在发言中对毛泽东的意见表示支持。朱德、刘少奇等多数与会同志的发言,都不同意博古所作的主报告,支持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的意见。

遵义会议做出了四项决定:一是选举毛泽东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二是指定张闻天起草《遵义会议决议》;三是对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进行调整;四是取消博古和李德的军事指挥权。遵义会议以后,明确了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接着又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且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地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最危急的关头,直接纠正了“左”倾军事路线。会后,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展开了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重兵围堵,使党和红军从绝境中走了出来。这次会议还集中纠正了宗派主义组织错误,实际上结束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长达4年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重大问题,标志着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完全可以独立地承担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这次会议,党的指导思想由教条主义占主导逐渐变为实事求是占主导,随着中国革命从胜利走向胜利,实事求是观念一步一步地深入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心中。(作者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⑷ 贵州省有哪些名胜古迹

1、黄果树瀑布

中国草塘千年古邑旅游区位于黔北四大古集镇之一的瓮安县猴场镇,距瓮安县主城区14公里。草塘古邑旅游区环境优美,自然人文景观优势突出。旅游区汇聚了土司文化、商贾文化、龙狮文化和红色文化,有着川湘滇黔民风民俗的深厚文化底蕴。旅游区是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产业配套服务的国家4A级旅游景区。

(4)黔北大数据扩展阅读: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全国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参考资料:网络-贵州

⑸ 绿地拟在贵州遵义投资多少亿

7月6日,绿地控股与贵州省遵义市签署战略合作及重点项目合作协议,拟投资专500亿元在文旅康养、科属创新城、高铁新城等广泛领域落地综合产业投资,这是绿地精准扶贫项目的落地。

此外,绿地将与当地国有企业遵义交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就遵义会展新城中央商务区项目、遵义高铁新城东广场项目、湄潭桃花江项目等项目和酒店品牌管理输出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绿地特色产业内容和产品形态将导入遵义。

⑹ 谁有关于长征的资料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已经70年了,许多当年的人和物都随着时间消逝而远去,惟有记忆和精神难以被时间带走,而是随着一代代人的繁衍而传承下去,并因为时间的积淀而更显沉重和深刻,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的图书证明了这一点。
史料类书籍准确记述历史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的《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是唯一一部记述红军长征的正史,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历时两年时间,行程二万五千里武装大迁移的艰难经历、卓绝斗争、胜利会师的真实全貌。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所编著、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全史》,分为“中央红军征战记”、“红二方面军征战记”、“红四方面军征战记”、“红二十五军征战记”、“三大主力红军大会师 ”5类共100万字。据军事科学出版社负责人介绍,这本“全史”以长征原始档案及相关历史文献和当事人回忆材料为基础,以当前党史和军史最新研究成果为创新点,以准确、生动、有说服力地再现历史为目标,力求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的每一次重大行动,尽力为读者展现中国工农红军的真实长征。

作为一个革命者、作为一个文化人,成仿吾是长征队伍里少有的作家,他的《长征回忆录》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记录,1977年出版时,很受读者欢迎,以后多次再版。人民出版社今年又一次新版新印,以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

纪实类书籍依然是长征题材的主流 今年出版和再版的长征题材的书籍中,有相当一部分的纪实性文学作品。

其中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3卷本《红军长征纪实丛书》,描写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离开江西根据地,踏上漫漫征途——有血战湘江、强渡乌江、智克遵义的战斗,有过雪山草地面对冰雹、饥饿的艰难,还有强渡嘉陵江、挺进川西北等最后奔向陕北的胜利,气势恢宏,情节感人。

中共党史出版社的《是非曲直——长征中的政治斗争》一经推出,就获得读者的肯定。作者以纪实手法对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内部政治斗争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艰难历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长征》,是作者王树增经历6年,收集大量长征资料,采访上百位经历过长征的老红军,并数度行走长征路线,创作而成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谁最早口述长征:20世纪30年代红军长征珍史本解读》(解放军出版社出版),重点解读了30年代撰写和发表的记述红军长征的8篇著作,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述长征的首批著作,是研究长征史的核心文献资料。书中“长征亲历者口述文档篇”是本书多位作者积多年研究长征资料的汇总。书中配有插图270幅,有许多珍贵资料图片是首次发表。

文艺类书籍表述新颖 由于长征题材的严肃性,文艺类的书籍在数量上并不如纪实类书籍,但由于其细腻优美的表述手法和突出对人性、情感的探究,也深受读者喜爱。

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她们——三十二个女人的长征》,则讲述了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队伍里,蔡畅、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等32位女性一路摸爬滚打、风餐露宿的艰苦经历。她们有男儿一样钢铁般的意志,更有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向世人再现了长征路上32位女性所展现出的个人魅力和精神风貌。

同时,长征题材的诗集、画册、知识问答等书籍也为数不少。《长征:你知道多少》(长征出版社出版)对长征途中的重要会议、战斗及人物活动均有深刻独到的分析,尤其是对一些长期困扰人们心中的疑问,也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大型图文志书《长征颂》,内含1000多张珍贵图片,近40万字说明。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万水千山只等闲》大型宣传展览图片,由70多幅珍贵档案照片和重走长征路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的实景记录组成,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另外,专门为青少年读者而作的《红军长征史(图文版)》(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爷爷奶奶的长征故事》(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和欢迎。

70年来,许多人都通过各种途径记录并挖掘长征的点点滴滴,让世人更加了解红军战士用血泪甚至生命所创下的壮举,有关红军长征的各类书籍仍层出不穷,对长征精神的传扬还不会停息,长征还会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毛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