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中,人工智能占据了什么地位

众所周知人工智能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哦,所以在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中,人工智能占据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来看,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更是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不断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第三方面,能源消耗少,节约成本。通过使用控制算法,能够提升计算的速度,避免重复的步骤,节省了能源,并保证高效运转的能力。

综上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它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就知道其地位了。在中国制造2025”宏大计划中,人工智能占据着重要地位。

㈡ 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有什么目标吗

在面向2030年对我国人工智能发展进行的战略性部署中,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三步走”目标:

专家认为,要想让机器人渗透到人们生活,真正实现智能社会,一定要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建立知识库、大数据库、面向各类具体问题的智能系统等。“这不仅要有技术,还涉及整个社会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等。”业内人士呼吁,要加快机器人向各领域的应用,实现人机协调、跨界融合、共创分享,营造有利于机器人发展的良好生态。

㈢ 刚刚,人工智能规划落地,产业“蛋糕”2030年将达10万亿,谁是龙头

人工智能以谷歌为首 在此类技术领域 很难出现一家小企业从现有的科技巨头中夺走专蛋糕
纵观近几年谷歌所属作的事 阿法狗第一次让人类感受到了被机器人支配的恐惧 近期谷歌更是发布了智能拍照机器人 拍照水平并不比一些专业的摄影师差 关键它还具备自我学习能力 也就是说 他每次拍出的照片都只会往好的拍 因为它是机器人 它不会去做比以前更差的事
如果近几年真有人工智能落地 那么谷歌无疑是这个领域的领头羊

㈣ 中国推行智能制造政策是什么,有哪些计划和措施

智能制造各地政策及发展目标解读

重庆:力争2022年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近期,重庆印发了发展智能制造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重庆在智能制造方面的目标及任务。

力争到2020年,全市智能制造取得明显进展,累计推动25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5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20个智能工厂和200个数字化车间,创建10个行业级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建设5个智能制造示范园区,68%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52%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58,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汽车、电子、装备等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效果。

到2022年,全市智能制造进一步发展,累计推动5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建设10个具备国内较强竞争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8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制造阶段,64%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迈入数字化网络化制造阶段,“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达到62,智能制造关联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山东:加速企业智能化转型根据《规划》到2022年,山东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将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条件、基础好的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转型。

到2022年,山东省传统产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要达到7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57%以上,万人机器人数量将达到200台以上,山东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在国内位居前列;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前后企业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能源利用率提高13%,产品不良品率要大幅度降低。

安徽: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重点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进步明显,在产品智能、工业智能和服务智能等重点领域涌现一批优秀企业,集聚一批高水平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人工智能平台、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形成特色应用。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

中期目标。到2025年,重点前沿理论和应用技术在部分领域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在智能农业、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智能无人设备、服务机器人等领域确立竞争优势,培育若干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人工智能企业和人才团队。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4500亿元。

广东:2025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到2025年,广东省制造业综合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全省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到2025年:全省制造业全面进入智能化制造阶段,基本建成制造强省。制造业水平显著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25万元/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1.7%以上,安全可控的智能技术产品配套能力和信息化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5。骨干企业国际地位凸显,培育一批年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1000亿元的工业企业,涌现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拥有自主品牌、开展高层次分工的国际化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国际市场份额大幅提高,建成全国智能制造发展示范引领区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

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规划深入贯彻制造强国、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将智能制造作为“上海制造”向“上海智造”转变的主攻方向,实施智能制造应用“十百千”工程,坚持应用牵引、软硬协同、分类施策、政府引导,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应用新模式,建立智能制造应用新机制,到2020年,力争把上海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的高地、核心技术的策源地以及系统解决方案的输出地。

江苏:2020年将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日前,为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江苏省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智能制造发展的意见》。目标到2020年,全省建成1000家智能车间,创建5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试点创建10家左右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区。

根据《意见》要求,要加强领军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提升智能制造专业服务水平——培育壮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到2020年,江苏省培育形成100家左右国内有影响力的本土化、品牌化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

2019智能制造业十大发展趋势

01

安全生产将成为重中之重

当智能制造融合了机器人、人工智能众多前沿科技后,人为能够及时控制的事故似乎变得更加简单,但是在设备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管理人机交互时的安全性是重点之一。

另外,在工业物联网进入制造业后,工业物联网遭到数据攻击的事件常有发生,所以企业的设备、产品等数据的安全也显得尤为重要。

02

智能制造行业将会近一步扩大

智能制造在汽车行业、3C电子领域的应用已经逐步加深,当各企业开始认识到智能制造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方向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够对企业的产值和效率持续优化,智能制造会进一步渗透石化、纺织、机械等行业。

03

通用性技术或将成为AI+的突破口

在定制化柔性制造、多场景生产的大力发展下,通用性技术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对于AI赋能传统工业,就能够容易解决这些需求。

在大数据的积累下,企业能够利用AI实现专业场景的快速转变,真正做到制造向“智”造转型。

04

数字双胞胎技术或将崛起

数字孪生技术将作为企业数字化升级和智能工厂建设的第一选择,车企可以通过这些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解决生产过程复杂、资源浪费等产生高成本的问题,以更低的成本做出数字化模型。

通过降低成本,汽车行业在明年的销量可期。同时,在3C领域引入数字双胞胎技术也可带动行业的发展。

预计到2020年,至少50%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制造商将为其产品或资产启动至少一项数字孪生项目。

05

打造精准大数据闭环

近些年,工业大数据开始被企业所重视,利用大数据能够挖掘那些隐藏在背后的客户价值,帮助企业完成时限客户需求、生产系统、商业模式、决策模式的转变。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从0做到1,然后再从1做到N,从N做到1(个性化)。

要实现这样的模式,就需要企业构建从构建从采集、分析、转化、反馈等环节的精准数据流闭环。

06

更多互联网企业进军智能制造

互联网企业进军工业领域,即“互联网+智能制造”已取得初步成效。阿里云与西门子合作,宣布正式进军工业物联网,同时网络智慧工厂以及京东智慧供应链等都在打造自己的智能制造产业。

互联网企业具有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和技术优势,在进军工业领域后,能够给传统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技术应用场景,加速企业智能制造的转型。

07

用户需求将引导企业转型

工业发展进程正在从企业产品牵引用户需求转变为用户需求引领企业生产,智能制造将会改变传统制造从生产环节降低成本增效,进而转向提供高附加值的衍生服务,从提供智能产品到智能服务实现附加值提升。

08

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成熟发展

通用性行业平台由于纵深程度有限,市场供给与需求并不匹配,使得企业上云意愿不强,尚未探索出成熟的市场化模式。

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由于兼具聚焦和普适双重特性,面对智能制造各行业不同需求,有望率先探索出可行的市场化商业模式。

09

聚焦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细分行业

由于国内智能制造起步较晚,对于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以及资金压力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从几个发展方向上切入智能制造,或许只有大企业才能负担起。

如果中小企业从智能制造系统等细分领域深入研究将有望成为独角兽。

10

超高附加值制造领域带来机遇

增材制造技术应用在桌面级应用以及简单的工艺大规模的场景不具备成本优势,而作为发动机、风电叶片、潜艇螺旋桨等为代表的超高附加值、超大型定制化单品制造领域可能会在2019年给增材制造在工业领域带来机会。

㈤ 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一是重点培育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服务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医疗影像辅助诊断系统、视频图像身份识别系统、智能语音交互系统、智能翻译系统、智能家居产品等智能化产品,推动智能产品在经济社会的集成应用。

以上智能化产品已有较好的技术、产业基础,部分细分领域的产品已经走在了国际前列,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有望实现规模化发展,形成由点到面的突破,并带动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深入应用。

二是重点发展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开源开放平台等关键环节,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软硬件基础。

以上这些产品或平台市场竞争力不强,是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对产业发展可能形成制约,亟待加快创新发展,夯实基础,补齐短板。

三是深化发展智能制造,鼓励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创新能力,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

制造业是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行业之一,“中国制造2025”提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明确要求。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已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在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升级改造方面开展大量工作。《行动计划》与“中国制造2025”紧密对接,进一步突出了需要加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改造升级的具体任务,将为智能制造的深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构建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及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智能化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安全保障等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完善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痛点问题之一就是缺少有效的行业资源训练库等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业界普遍反映已经影响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及在行业中的应用。《行动计划》注意到了这一关键问题,加大对产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将形成有效引导,不断完善产业发展环境。

㈥ 国务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都说了啥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促进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业态,布局产业链高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智能软硬件。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软硬件产业。
智能机器人。攻克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用传感器,完善智能机器人硬件接口标准、软件接口协议标准以及安全使用标准。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研制和推广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极地机器人等特种智能机器人。建立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和安全规则。
智能运载工具。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发展消费类和商用类无人机、无人船,建立试验鉴定、测试、竞技等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突破高性能软件建模、内容拍摄生成、增强现实与人机交互、集成环境与工具等关键技术,研制虚拟显示器件、光学器件、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开发引擎等产品,建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技术、产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重点行业融合应用。
智能终端。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鼓励开发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
物联网基础器件。发展支撑新一代物联网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智能传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频识别、近距离机器通信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低功耗处理器等关键器件。

㈦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 你担心饭碗会被拿走吗

人工智能上升为国家战略,担心自己饭碗会被拿走,这是正常的担忧心理。

1、人工智能正在向高端职位进军

近日,中国秦皇岛一家生产水饺的工厂火了。几千平方米的厂房里,竟然看不到一个员工。从和面、放馅再到捏水饺,到零下50摄氏度条件下的速冻,流水线上的机器人都自如应对。

2、“还有人会为不能赶马车而忧虑吗”

可以预计,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对于就业的影响会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但当人工智能不断击败最优秀的人类围棋选手时,我们就可以预计,未来年轻人可能不会再花那么多时间去钻研围棋,而是会去学习更加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知识了。

汽车其实是当年最好的一家马车公司创造出来的。最初,这个公司是把发动机提供的动力用来做马车轮子。老板的弟弟不务正业,把发动机装在马车轮子上,结果发现可以不用马了。这在当时是可怕的——全世界那么多赶马车的人突然要面临失业了。虽然现在看来,其实完全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可以去做汽车司机呀,机器毕竟是需要人来操控的。

早在工业革命浪潮席卷全球时,人机矛盾就已经出现。最初人们都是惊恐的,有人甚至跑去砸机器。“纵观人类历史,所有的机器革命,没有毁灭人类,人创造了机器,同时机器也改变了人。新机器的出现,带来了大量新的工作,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上转到其他行业,但还有人会为不能赶马车而忧虑吗?”

“如今无人驾驶汽车呼之欲出,老问题又来了,我们还要再为汽车司机的工作岗位担心吗?”从历史上看,每一次对技术进步的恐慌之后,科技进步为社会创造的就业岗位都远多于它“杀死”的过时职位。例如,自动柜员机替代了一些银行柜员,但也让更多雇员进入了机器不能替代的销售和客服领域。

“我们必须要承认这个时代我们正在与人工智能轨道融合,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在大多数领域替换掉人类烦冗而复杂的工作,让人类减少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时间。”吴江说,“我们每周工作时间已从48小时减少到40小时,未来可能会再减到30小时甚至是20个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少,提升素质和享受生活的时间就长了。最终,劳动者可以从事的新工作,也将由此产生。”

“现在美国3亿多人口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不到1%,将来工农业直接从业人口降到0.01%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劳动密集型的时代终将成为历史。只有从程式化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充满创新创造活力,活成独一无二的‘人’,才是我们无可取代的竞争力。”

3、劳动者也须转型升级

“虽然机械性的、可重复的脑力或体力劳动,将被人工智能取代。但会有更多新的、深度的、创意性的人才需求出现。”“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定会产生一些‘没听说过’的、‘智能化’的新岗位,比如已经被行业认可的‘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工程师’,以及‘机器人产品经理’等。”

传统行业的“旧岗位”也需向“人工智能化”发展,如大多数保安、翻译、记者会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剩下的少数人,可能收入会更高,比如能操控安保机器人又有丰富安保经验的安保负责人,比如垂直于某个细分领域的翻译人才,比如专门写深度报道的新闻记者。

当然,对于“智能代工”催生的新的岗位,并非人人都有机会。“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带来新一轮工作革命,人工智能将大量淘汰传统劳动力,很显然也会有不少行业,会因为人工智能的兴起而消亡。“但也要看到,人工智能会创造高端的新型的产业需求,从而带来劳动者的转型升级。所以,只有新型劳动者,才能适应人工智能时代。”

尽管一些工作岗位被取代的弊端会被全新职位的出现化解,但是19世纪工业革命的经验表明,转变过程是极其痛苦的,人口从乡村大量涌入城市工厂,在当时的欧洲引发持续动荡。各国政府花费了上百年时间构建新的教育和福利体系,才最终适应这种转变。这就提醒我们,应提前对两大挑战准备好预案:一是如何帮助工作者学习掌握新技能;二是如何让后代做好知识和思想储备。

这一次的转变似乎更为迅速,当前科技传播的速度可比200多年前快多了。“我们必须提前行动,做好迎接新的工作岗位的准备。”陶庆华指出,所幸《规划》已明确:即日起,从小学教育、中学科目,到大学院校,通通逐步新增人工智能课程,建设全国人才梯队。“这一要求,既紧迫又必要。是时候,我们要重新思考教育,将其视为一个终身过程。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奖励死记硬背,而应该奖励好奇心和实验,它们是发现和理解未知事物的基石。”他说,“如果你想把握未来,现在必须开始有意识提升自己,方能赶上时代的潮流。”

㈧ 简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利来用其技术赋予多个行源业能力,实现人工智能与行业的深度结合,包括AI+金融、AI+医疗、AI+安全、AI+家庭、AI+教育等,实现传统行业的智能化。金融、医疗、安全等行业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有大量消耗人力物力的程序化、优化的工作内容,在相关领域和场景中首先实现AI+。

人工智能技术从国外开始,但由于互联网,特别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中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中国新四大发明中的移动支付、自行车共享等技术在世界领先,中国以现有成果继续大力配置人工智能。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比中国早5年。美国最初从1991年开始萌芽的1998进入发展期间的2005年后开始高速成长期的2013年后发展稳定。中国AI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2015年高峰后进入稳定期。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追逐发达国家。

㈨ 国务院刚刚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说了啥

战略高度看待人工智能领域产业化。寄希望未来几十年能够赶超一流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