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017人工智能有望在教育领域取得哪些突破

  1. 卡内基亚认为,2017年内,AI技术很可能在作业批改、答疑、辅导、实践学习等专领域取得突破

  2. ETS此前属曾实验利用AI技术取代判卷官,成功批阅了GRE和SAT写作答题,证明AI技术可以被“训练”做到精准分析和评判学生的答题

  3. AI技术同样将在形成性评估领域发挥更大作用,它可以通过对学生提出问题-提供答案-提供反馈的形式来形成辅导课程


㈡ 新一代人工智能将如何发展

中国网6月12日讯(记者王晓霞实习记者吴雨航)打开淘宝,大数据为我们推荐合适的商品;使用讯飞输入法,语音识别能够精准的转化为文字;轻轻一按,手机便可远程控制着家中的一切;戴上VR眼镜,玩家能身临其境般体验游戏的乐趣……如今,人工智能技术正不断浸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研发应用”,近期教育部也印发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可见,人工智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那么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如何?亟需解决哪些问题?如何构建人工智能领域良性生态链?

中国网记者此次随教育奋进之笔“1+1”系列活动第四站走进浙江,聚焦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行动。

从跟跑到领跑,并有望“弯道超车”

头上装着智能装置的大白鼠在实验员的操控下“听话的”按照箭头指示的标志行走。这是记者在浙江大学周亦卿楼实验室看到的场景。

据了解,阿里巴巴与浙大目前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实行“双聘”形式、阿里员工也可以到浙大读博、或者提供学生实习机会等更多参与到企业实际项目中的方式。

校企协同合作一方面能够促进产学研用相融合,实现科研成果转化,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能够吸引更多高精尖人才,培育更符合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实现人才储备。

教育部:将研究生招生指标落到实处

发布会上,潘云鹤院士指出高校有两大优势需要不断开发,一是学科数量丰富,二是学生创新与创业相结合。而发挥高校优势一方面需要高校不断提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营造人工智能发展良好生态环境。

据了解,教育部将支持高校通过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加强对从事基础性研究、公园以性研究的拔尖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的稳定支持。

“高校要把给予的研究生招生指标增量落到实处,做到“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教育部将并支持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加大对人工智能领域相关学科的投入。”雷朝滋司长说道。

(图片来源:微言教育)

㈢ 人工智能大势已来,未来发展会遇到什么难关

先看一组数字:

1. 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710亿元

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以网络、阿里巴巴、腾讯、科大讯飞等为代表的企业已经开始大规模地投入和布局,产业投资和创业热情高涨,技术研究、行业应用等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216.9亿元,同比增长52.8%,预测2020年这一数值将增加到710亿元。

2. 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全程不超过2分钟

在医疗行业,医学影像科是医院诊疗系统中患者流量最大的科室之一,临床诊断的70%依赖于影像。然而,放射科医生4.1%的年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影像数据30%的年增长率,这为影像人工智能医疗产业升级提供了动力——数据显示,智能医学影像市场将以超过40%的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医院对人工智能辅助诊断寄予厚望。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办公室内,放射科医生会使用冠心病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患者诊断动脉狭窄的程度。与以往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处理书写诊断报告不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可以快速三维建模、判断狭窄程度、输出结构化报告,全程不超过2分钟。这款软件由国内企业数坤科技自主研发,已经服务于全国百余家医院。

上面这组数字,已经明确展示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大发展,在数字经济下,人工智能作为第四次产业变革的引擎,已逐渐渗透到各行业中,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变革。

不过,人工智能与数据息息相关,受到数据约束。人工智能产品的落地和聚焦领域的细分化,都对数据采集和标注提出了更多挑战——这能回答楼主,未来人工智能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一个难关,就是数据关。

云测数据认为,目前,AI只是处于“弱智能”阶段,且大多只聚焦于某一领域,通用型的AI尚处于研发阶段,而且高度智能的“强智能”阶段是否会到来、需要多久才能到来,一切尚都是未知数。人工智能短期内一定会代替部分重复性劳动。AI本身其实带有一种温情和关怀,因为它代替的是高危和重复性劳动,这会节省很多人类的时间,让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模式产生很大改观。而当前人工智能亟待突破的一大瓶颈就是数据。数据量尤其是专用领域的数据数量和质量不够,硬件工程化成本相对较高,缺乏应对场景等。

云测数据认为,人工智能的背后有数据、算法和算力来支撑,这三要素之间其实是一种相互促进,并且也相互制约的关系。其中,数据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础,没有数据,再强的算法也不可能有好的模型。“人工智能产业化落地的关键就在于数据,算法模型做得再好,数据从源头上就错了,那就得不到正确的训练成果。”

现在很多AI产品都处于落地阶段,对于模型的精确程度要求非常高,对应的要求数据的精度也就非常高了。而且为了提高模型识别精度,AI公司用到的数据也从单一化向多模态转变。以自动驾驶为例,从最早基于摄像头做感知的方案,到引入激光雷达,到之后可能会引入更多其他感知设备来提升感知算法。未来多传感器的解决方案将会普遍应用到我们所使用的AI产品中,它的感知模式将不仅仅是基于单一的图像、声音或文字,将会引入更多模态的数据。

为了算法的提升,AI企业不仅需要定制化的数据采集来获得长尾场景的数据;同时对于标注数据的精度也需要进一步提升。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挖掘,整个人工智能行业未来会出现聚焦领域越来越细分化的趋势。

目前AI在领域聚焦、细化、垂直化大趋势下,对数据的要求也更高,云测数据通过打造场景实验室等方式,为AI企业提供定制化、高效、安全的数据采集标注服务。

㈣ 人工智能的趋势

今年以来,各地纷纷出台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6月26日,为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在深化融合应用的同时,我国还将突破核心技术,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打造一批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完善政策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
今年以来,广东、天津、辽宁、黑龙江、福建、四川、安徽等多个省市已经相继发布了人工智能规划。比如,安徽省日前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15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人工智能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达到了216.9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52.8%。预计2018年将达到339亿元,到2020年将超710亿元增长超2倍。
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提出的智能化标准提案已经成为全球首个面向智能制造服务平台的国际标准。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向智能互联时代转变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制造业”仍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落点。2017年12月,我国出台《计划》,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明确了未来三年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目标。随着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语音与计算机视觉、智能驾驶等领域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企业将加速崛起。
下一步,在突破核心技术方面,将引导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智能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和基础软件等产业核心基础;在深化融合应用方面,将培育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在打造产业集群方面,将强化部省合作联动,加快打造一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将建立人工智能标准、测评、知识产权等服务体系,推动建设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和开放平台,构建人工智能基础支撑平台。

㈤ 简述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利来用其技术赋予多个行源业能力,实现人工智能与行业的深度结合,包括AI+金融、AI+医疗、AI+安全、AI+家庭、AI+教育等,实现传统行业的智能化。金融、医疗、安全等行业与用户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有大量消耗人力物力的程序化、优化的工作内容,在相关领域和场景中首先实现AI+。

人工智能技术从国外开始,但由于互联网,特别是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目前中西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差距越来越小,中国新四大发明中的移动支付、自行车共享等技术在世界领先,中国以现有成果继续大力配置人工智能。美国人工智能企业的发展比中国早5年。美国最初从1991年开始萌芽的1998进入发展期间的2005年后开始高速成长期的2013年后发展稳定。中国AI企业诞生于1996年,2003年产业进入发展期。2015年高峰后进入稳定期。中国将在人工智能领域继续追逐发达国家。

㈥ 人工智能的发展

人工智能将取代“ 重复性工作 ” 并不是什么新闻。未来那些繁重的、重复的、没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逐步代替,比如建筑工人、司机、快递员、保姆、银行业务员、电话客服、仓库管理员、收银员、清洁工、销售等工作。
这实际上意味着这些工作将实现自动化,就像机器人在无数工厂中所做的一样。机器人使应该执行这些任务的人员几乎无法工作。
不仅如此,法律,酒店,营销,医疗保健,会计等领域的许多“白领”任务都受到不利影响。这种情况似乎很可怕,因为科学家只是在广泛研究和开发AI时才摸索。人工智能正在迅速发展(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它)。
一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创造比以往更多的新工作。按照这个思想流派,人工智能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作引擎。人工智能将消除低技能的工作,并有效地创造遍及经济所有部门的大量高技能工作机会。
例如,如果AI完全适应语言翻译,它将对高技能的人工翻译产生巨大的需求。如果基本翻译的成本下降到几乎为零,这将鼓励更多需要此特殊服务的公司将其业务扩展到国外。
对于那些使用不同于所在社区语言的人来说,这种帮助将不可避免地为高技能翻译创造更多的工作,促进更多的经济活动。结果,由于工作量的增加,将有更多的人被雇用在这些公司中。
促进国际贸易是我们“全球”时代最大的好处之一。因此,是的,人工智能将消除一些工作,但会创造更多的工作。
人工智能这两年的发展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重视,现在很多的行业已经出现了实际的应用,医疗、远程家庭、工厂生产都有应用。此外,催生新的产业、新的职业,如机器人操作人员、数据科学家等,引导人类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创造更多社会价值。
随着各个行业加大研发的投入,在未来人工智能的产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且在未来有可能会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这也是国家越来越重视人工智能的原因。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对域名行业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㈦ 人工智能目前的进展情况是什么

如果说2016年是“人工智能元年”,那么把进击的2017年称之为“人工智能应用元年”恰到好处。这一年,我们几乎每天都能听到关于“人工智能”的最新消息,巨头大公司发布AI新产品、创业公司或独角兽公司获得巨款融资、研究机构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更多场景、社会人士关注人工智能道德问题等等。2017年,人工智能技术已多点突破、全面开花。毫无疑问,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都将是时代热词。

AlphaGo Zero,它与之前的AlphaGo不同,不再是通过学习人类棋局来取得胜利。在强化学习中,程序通过自我对弈,在运行过程中自主收集数据,这样就能摈弃人类棋谱,更新算法。新的算法在经过不到24小时的训练后,可以在国际象棋和日本将棋上击败目前业内顶尖的计算机程序(这些程序早已超越人类世界冠军水平),也可以轻松击败训练3天时间的AlphaGo Zero。

㈧ 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出炉提出哪些主要任务

12月14日,工信部正式印发《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提出以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和集成应用为重点,推进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加快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

业界普遍认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计划》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目前,网络、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已进行了大量的前期研究,而联想、华为、京东等企业也已开始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积极布局。产业界认为,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并不大,在不少细分领域还处在国际先进水平。2017年开始,相应的人工智能应用在我国已开始涌现,随着《计划》的逐步落实,将大大促进我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水平。

㈨ 国务院“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都说了啥

国务院近日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加快人工智能关键技术转化应用,促进技术集成与商业模式创新,推动重点领域智能产品创新,积极培育人工智能新兴业态,布局产业链高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智能软硬件。开发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关键基础软件,突破图形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研究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智能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智能系统解决方案,培育壮大面向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软硬件产业。
智能机器人。攻克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专用传感器,完善智能机器人硬件接口标准、软件接口协议标准以及安全使用标准。研制智能工业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实现大规模应用并进入国际市场。研制和推广空间机器人、海洋机器人、极地机器人等特种智能机器人。建立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和安全规则。
智能运载工具。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我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发展消费类和商用类无人机、无人船,建立试验鉴定、测试、竞技等专业化服务体系,完善空域、水域管理措施。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突破高性能软件建模、内容拍摄生成、增强现实与人机交互、集成环境与工具等关键技术,研制虚拟显示器件、光学器件、高性能真三维显示器、开发引擎等产品,建立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的技术、产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重点行业融合应用。
智能终端。加快智能终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研发,发展新一代智能手机、车载智能终端等移动智能终端产品和设备,鼓励开发智能手表、智能耳机、智能眼镜等可穿戴终端产品,拓展产品形态和应用服务。
物联网基础器件。发展支撑新一代物联网的高灵敏度、高可靠性智能传感器件和芯片,攻克射频识别、近距离机器通信等物联网核心技术和低功耗处理器等关键器件。

㈩ 人工智能的发展是不是国家发展的方向

随着国外复科技巨头加制速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国内企业也纷纷抢滩。目前网络积极参与无人机和无人驾驶等领域的开发,网络的后期人工优化将使无人驾驶更适应终端环境使用,进一步推动AI技术的商用化步伐。阿里的云计算是其面向未来的核心部分,在人工智能方面很多来自云平台领域。2016年10月全国首个“城市数据大脑”在云栖大会上发布,其内核就是采用阿里云ET人工智能技术,该技术可以对整个城市进行全局实时分析,自动调配公共资源,最终将进化成能够治理城市的超级人工智能。政策方面,2016年5月发改委印发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主要任务是推动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融合创新,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家居、汽车、无人系统、安防等领域的推广应用。《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