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是几几年制造出来的

一、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成功研发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二、智能机器人,有相当发达的“大脑”,也就是中央处理器,具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还会使用手、脚等作出反应;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感觉、思考和反应能力。

三、智能机器人分类:

1、工业机器人。只能按照规定的程序工作,自己不能作相应的调整,是毫无智能的。

2、初级智能机器人。具有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条件变化,作预先规定好的相应调整。

3、高级智能机器人。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条件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且修改程序可以由机器人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自行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

四、中国的智能机器人。

近年来,中国的智能机器人发展很快。

不久前,中科大“可佳”机器人团队联合国内合作伙伴,历经三年研制出第三代交互机器人佳佳”,已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搭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

②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在1959年 ,由享有“机器人之父”美誉的恩格尔伯格内先生发明的。

拓展容资料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点赞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

(2)第一人工智能机器人扩展阅读:网络 机器人

③ 第一个机器人是谁造出来的啊

1959年美国英格伯格和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
英格伯格在大学攻读伺服理论,这是一种研究运动机构如何才能更好地跟踪控制信号的理论。德沃尔曾于1946年发明了一种系统,可以“重演”所记录的机器的运动。1954年,德沃尔又获得可编程机械手专利,这种机械手臂按程序进行工作,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需要编制不同的程序,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英格伯格和德沃尔都在研究机器人,认为汽车工业最适于用机器人干活,因为是用重型机器进行工作,生产过程较为固定。1959年,英格伯格和德沃尔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近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机器人,大致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也即三个时代。第一代为简单个体机器人, 第二代为群体劳动机器人,第三代为类似人类的智能机器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有知觉、有思维、能与人对话。

④ 世界上第一台智能机器人是哪年研制出来的

1968年。 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成为世界第一台智能机器人。

⑤ 第一个智能机器人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古代机器人

机器人一词的出现和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的问世都是近几十年的事。然而人们对机器人的幻想与追求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人类希望制造一种像人一样的机器,以便代替人类完成各种工作。
西周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偃师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这是我国最早记载的机器人。

春秋后期,我国著名的木匠鲁班,在机械方面也是一位发明家,据《墨经》记载,他曾制造过一只木鸟,能在空中飞行“三日不下”,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

公元前2世纪,亚历山大时代的古希腊人发明了最原始的机器人——自动机。它是以水、空气和蒸汽压力为动力的会动的雕像,它可以自己开门,还可以借助蒸汽唱歌。

1800年前的汉代,大科学家张衡不仅发明了地动仪,而且发明了计里鼓车。计里鼓车每行一里,车上木人击鼓一下,每行十里击钟一下。

后汉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成功地创造出了“木牛流马”,并用其运送军粮,支援前方战争。

1662年,日本的竹田近江利用钟表技术发明了自动机器玩偶,并在大阪的道顿堀演出。

1738年,法国天才技师杰克·戴·瓦克逊发明了一只机器鸭,它会嘎嘎叫,会游泳和喝水,还会进食和排泄。瓦克逊的本意是想把生物的功能加以机械化而进行医学上的分析。
在当时的自动玩偶中,最杰出的要数瑞士的钟表匠杰克·道罗斯和他的儿子利·路易·道罗斯。1773年,他们连续推出了自动书写玩偶、自动演奏玩偶等,他们创造的自动玩偶是利用齿轮和发条原理而制成的。它们有的拿着画笔和颜色绘画,有的拿着鹅毛蘸墨水写字,结构巧妙,服装华丽,在欧洲风靡一时。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这些玩偶其实是身高一米的巨型玩具。现在保留下来的最早的机器人是瑞士努萨蒂尔历史博物馆里的少女玩偶,它制作于二百年前,两只手的十个手指可以按动风琴的琴键而弹奏音乐,现在还定期演奏供参观者欣赏,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

19世纪中叶自动玩偶分为2个流派,即科学幻想派和机械制作派,并各自在文学艺术和近代技术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1831年歌德发表了《浮士德》,塑造了人造人“荷蒙克鲁斯”;1870年霍夫曼出版了以自动玩偶为主角的作品《葛蓓莉娅》;1883年科洛迪的《木偶奇遇记》问世;1886年《未来的夏娃》问世。在机械实物制造方面,1893年摩尔制造了“蒸汽人”,“蒸汽人”靠蒸汽驱动双腿沿圆周走动。

进入20世纪后,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与支持,一些适用化的机器人相继问世,1927年美国西屋公司工程师温兹利制造了第一个机器人“电报箱”,并在纽约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它是一个电动机器人,装有无线电发报机,可以回答一些问题,但该机器人不能走动。1959年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可编程、圆坐标)在美国诞生,开创了机器人发展的新纪元。

现代机器人

现代机器人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其技术背景是计算机和自动化的发展,以及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自1946年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低价格的方向发展。

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其结果之一便是1952年数控机床的诞生。与数控机床相关的控制、机械零件的研究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原子能实验室的恶劣环境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放射性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的阿尔贡研究所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954年美国戴沃尔最早提出了工业机器人的概念,并申请了专利。该专利的要点是借助伺服技术控制机器人的关节,利用人手对机器人进行动作示教,机器人能实现动作的记录和再现。这就是所谓的示教再现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差不多都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作为机器人产品最早的实用机型(示教再现)是1962年美国AMF公司推出的“VERSTRAN”和UNIMATION公司推出的“UNIMATE”。这些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与数控机床大致相似,但外形特征迥异,主要由类似人的手和臂组成。

1965年,MIT的Roborts演示了第一个具有视觉传感器的、能识别与定位简单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1967年日本成立了人工手研究会(现改名为仿生机构研究会),同年召开了日本首届机器人学术会。

1970年在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学术会议。1970年以后,机器人的研究得到迅速广泛的普及。

1973年,辛辛那提·米拉克隆公司的理查德·豪恩制造了第一台由小型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器人,它是液压驱动的,能提升的有效负载达45公斤。

到了1980年,工业机器人才真正在日本普及,故称该年为“机器人元年”。

随后,工业机器人在日本得到了巨大发展,日本也因此而赢得了“机器人王国的美称”。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使机器人在功能和技术层次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移动机器人和机器人的视觉和触觉等技术就是典型的代表。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机器人概念的延伸。80年代,将具有感觉、思考、决策和动作能力的系统称为智能机器人,这是一个概括的、含义广泛的概念。这一概念不但指导了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而且又赋予了机器人技术向深广发展的巨大空间,水下机器人、空间机器人、空中机器人、地面机器人、微小型机器人等各种用途的机器人相继问世,许多梦想成为了现实。将机器人的技术(如传感技术、智能技术、控制技术等)扩散和渗透到各个领域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新机器——机器人化机器。当前与信息技术的交互和融合又产生了“软件机器人”、“网络机器人”的名称,这也说明了机器人所具有的创新活力。

⑥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谁发明的

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Elektro发明的。

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但它让人们对家用机器人的憧憬变得更加具体。

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6)第一人工智能机器人扩展阅读:

约瑟夫·恩格尔享有“机器人之父”的称号。恩格尔伯格在1925年出生于纽约的一个德国移民家庭,从小便是一个科幻小说爱好者,他在1950年的时候读到了一本阿西莫夫的小说《我,机器人》,正是这本小说给了他灵感,刚开始读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对这本书爱不释手,读了几遍之后他开始萌生了自己制造一个机器人的想法。

恩格尔伯格知道研发机器人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他把方向定在了为大公司服务的重型制造业方面,他想让机器人代替人类做一些有危险的工作。

1958年的时候恩格尔伯格先生在美国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第二年便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这台机器人的成本是6万美元。

他把全美最大的通用汽车公司作为目标客户,可是在当时机器人是个新鲜产物,通用汽车公司并不想轻易尝试,最终只得以两万五千美元的价格售出。

这台工业机器人并没有让人失望,它们可以代替工人们完成容易中毒的高温焊接工作,尝到了甜头的通用汽车公司开始追加订单,其他汽车公司也纷纷效仿,也开始像恩格尔伯格先生订购机器人。

渐渐的,机器人成为了全球性产业,恩格尔伯格的这项发明彻底改变了现代工业和汽车制造的流程。无疑,恩格尔伯格对机器人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也被《星期日泰晤士报》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1000名创造者”之一。

⑦ 独家解密中国首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是如何制造的

正好需要项目? 复旦:对。我们做机器人是从2004年开始做的,那个时候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复旦旦大学05年要举行校庆,于是我们考虑以什么样的形式给校庆献礼。当时也整合了很多方面的原因,各式各样的研究基础,考虑到我们本身现有的基础,以及对整个国内国外一些情况的判断,怎么去做一个能体现高科技的东西来向校庆献礼。当时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机器人,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工业类型的,就是大生产线上面的机器臂,这些机器人完全没有智能,最重点是在于它的经济性,就是能够非常好的做生产线流程上的一些事情,但是没有智能。 另外一种可能是玩具型的机器人,特别是像日本公司开发的,也有香港公司、美国公司开发的一些机器人,能够做一些简单娱乐,能够做一些动作。我们这边做这个事情,最主要的一个出发点是希望做一个具有一定智能的机器人,这跟他们的思路都不太一样,我们这边希望用机器人作为一个展示的平台,模拟人的思维成长的过程。就是说从一个完全不明白世界的婴儿,怎么样变成一个成年人,这是一个非常宏远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在一步步慢慢地走,这是最开始的第一步。这里面考虑的问题,比如像那些玩具型的机器人,因为它的动作很简单,就是这么几个编排好的动作,事先做好的动作,可能孩子一玩儿马上就失去兴趣了。 它的可发展空间也挺有限的,因为每一次我们要做一个特殊的机器人,就要对它进行特殊的编程,这样才能适合不同的需要,包括工业机器人都是这样的一个发展方向。我们当时考虑说,有些机器人我们事先对它进行编程这是肯定的,但是我们希望它有一种学习的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比如说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人跟它说话,它能够都听得懂,或者是通过学习的方法能够听得懂。它看到不同的人,能够逐渐地去认识他们。比如说今天把它带到金茂去,把它放到复旦旦去,它每次在不同的环境里面都能够认知到这个环境,这样的机器人我们觉得是更加有意义的。也就是说,只需要我们做好最初的那些像机密一样的程序,这些程序做好以后,它有一个学习的功能,它就能够自己发展出智能,甚至有可能作出动作。 机器人侧面全景腾讯科技:这个主要还是软件层面,模块、程序。复旦:对,我们这边最主要的关注点是在软件方面,但是因为软件方面的东西没有办法很好地展示,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硬件的平台,这是我们自己搭起来的。更高、很成熟的一些设备事实上可以用在上面,但现在我们自己搭了一个硬件平台。最关键最关键的是软件里面的这些科研方面的技术,这也是我们最主要关注的一块领域。 腾讯科技:最近也有很多地方在开发这种技术,比如说中科院,好象还有其他几个大学都相应地研发了。咱们做的这个机器人跟他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复旦:现在的机器人,咱们说流派吧,也就是大概分成这两大类,一大类就是关注机器性能方面的机器人,比如一些公司,他们主要是推自己的机械产品,像本田,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机器人。我们这边主要考虑的是智能方面的,国内现在也有很多高校在做智能,比如说您提到的中科院,他们也是做智能方面的机器人。我们这边的区别,可能大家走的路子不太一样。我们这边更加关注的是心智发育方面的一些内容,也就是学习能力,这是我们最关注的。在这个方面,国内也好,国际也好,我们应该属于比较领先的地位。我们刚开始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跟密歇根州立大学的翁巨扬教授建立了联系,因为他是复旦旦计算机系毕业的,所以也算是我们的校友,我们把他特聘过来,作为复旦旦大学的特聘教授,08年被评为教育部的特聘教授。他在国际权威的《科学》杂志上面,最早提出了心智发育的这样一个概念。我们这边的团队,最初是配合他的想法,然后逐步消化这些想法,把它运用到我们的机器人里面。因为这是从04年开始的,06年、07年我们又提出了一些自己新的想法,已经发表在国际最新最好的会议上,有很多独立的技术都已经研发出来了。中科院这些学校的研制方法,我觉得可能是大家的路子不太一样,但都是比较领先的技术。 腾讯科技:心智发展一步步走下去的话,最终能够变成一个什么样的? 复旦:这个我们现在也不知道,因为处于一个研究状态。 腾讯科技:现在知道的是什么? 复旦:知道的是,第一按照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它能够识别不同的人的声音,看到不同的人,能够知道。这些都是比较基础的,非常基础。就好比婴儿,我们在婴儿状态或者是小孩的状态可能都没有学过字,也不认识什么,就处于一个半文盲状态,但是我们能够听说,就是我们能够听得懂,说出来,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因为我们听到声音,知道它在说什么意思,我还不需要用文字来描述这个事情,我们目前能够做到的一些非常基础的东西,我们只是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学习的功能,我们现在做的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希望它能够在听觉上面,在视觉上面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能力。我们这边有一个演示的例子,就是来一个新的人,他的声音机器人从来没有听到过,甚至说的是英特尔语,这个都没有关系,但有一个人可以跟机器人自动交互以后,这个人可以教机器人听懂那个新过来的人讲这个话。这个时候说的是英特尔语也没有关系,最初情况来看并不是变成一种文字或者是什么去了解,这是我们现在做到的一些技术,就是最基础的技术。

⑧ 第一台智能机器人什么时候被研制出来的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智能型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以在一次性接受由计算机输出的指令后,自己找到目标物体并实施对该物体的某些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