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说中美之间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天然的互补性

人工智能日益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大体上能与世界先进国家发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跻身新工业革命前列。我们应该依托互联网平台提供的人工智能,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终端、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培育若干个引领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骨干企业和创新团队,形成创新活跃、开放合作、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

Ⅱ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如何华为推出AI训练集群Atlas 900,说是全球最快的人工智能平台,想了解下

随着政策的推动以及资本的关注,人工智能产业仍将保持迅猛发展态势,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1500亿元。

当前人工智能的商业化主要是基于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技术应用面广泛,涉及智能医疗、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多场景。

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共融资1311亿元,增长率超过100%,投资者看好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前景,资本将助力行业更好地发展。

在人工智能与出行结合领域,路径规划、网络约车、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技术的研发解决了传统出行不便的痛点,其中深兰科技深耕智能交通、智能环境、智能城市等细分领域,已实现人工智能产品落地。其深兰科技熊猫智能公交车已实现在广州、天津等国内多个城市试运行。而人工智能与安防、医疗、零售等产业的结合,均解决了一定行业痛点,利用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和NLP促进行业发展。

随着5G商用时代的逐渐来临,人工智能技术连接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深度学习、数据挖掘、自动程序设计等领域也将在更多的应用领域得到实现。

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迅速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在专利数量以及企业数量等指标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3-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论文文献产出共30.5万篇,其中,中国发表7.4万篇,美国发表5.2万篇。在数量占比方面,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论文数量占比全球已经达27.7%。当前中美两国之间人工智能科研论文合作规模最大,是全球人工智能合作网络的中心,中美两国合作深刻影响全球人工智能发展。


中国人工智能未来热度持续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中国整个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仍在保持增长,同时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各类人工智能产业扶持政策,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投资热情不减,技术方面不断突破是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未来人工智能产业的走向取决于算法的进步,由于算法的技术突破是决定人工智能上限的,所以未来人工智能企业拉开差距就在算法的技术突破上,谁能先在算法上取得成功,谁就能取得资本市场青睐,同时产业落地也会进一步提速。在算法方面,目前已经有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这样优秀的模型,但就目前国内人工智能算法的总体发展而言,工程学算法虽已取得阶段性突破,但基于认知层面的算法水平还亟待提高,这也是未来竞争的核心领域。

虽然算法决定人工智能上限,但是目前的算法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有所突破,所以算力也是目前人工智能企业竞争的一个重点方向,以目前的算力水平,主要实现商业化的人工智能技术为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等,未来若算力进一步突破包括算力的提升、生产成本的降低都会使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化进一步深入。

以上内容摘自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艾媒报告 |2019上半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

Ⅲ 人工智能的威力有多强大,中美英潜艇都要仰仗它

人工智能的威力有多强大,中美英潜艇都要仰仗它提高战斗力

据媒体报道中国正在用人工智能(ai)升级核潜艇的电脑系统,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潜在思维能力。这名科研人员说,人工智能增强版潜艇不但能让庞大的中国海军在未来战争占得先机,而且能够将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人工智能在指挥上的应用效果可以设想。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战争是多个层次的,各个层级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时间、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需要时间、随着战场环境和背景的变化,战斗的部署和打法可能随时改变。这都需要时间来分析、判断。有了人工智能,这些效率都可以大大的提高。

Ⅳ “人工智能”加“量子计算机”,将决定中美谁是下个

中国人工智能最牛的是网络,国家级深度学习实验室也是由网络来牵头成立的,而且网络也有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在全世界都是排名第一的

Ⅳ 人工智能中美PK,中国的优势在哪儿

可以说海量用户是中国的独特优势。中国是手机和互联网市场中用户最多的国家。基于应用的人多,产生的数据推动技术发展,反过来的回补也多,从而提高整个中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认可度,使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可以更快、更广地得到验证和使用,形成良性循环。

试想一下,对着话筒说“我的名字叫小明”,随即一行汉字显示在屏幕上,大部分人会认为这是一款语音转换工具;当这句话被快速翻译成美国总统特朗普口音的英语播放出来时,更多人会惊叹地“哦!”;可如果再补充一句“不是大小的小,是拂晓的晓”,屏幕上会“机智”地把“我的名字叫小明”改成“我的名字叫晓明”

“AI”曾是“欺骗”代名词

以上是《环球时报》记者近日在科大讯飞公司年度发布会上看到的一幕。但比起这些“黑科技”,记者印象更深的是,能容纳数千人的会场被技术专家、产业人员和记者挤得满满当当——人工智能的火爆可见一斑。

对于老一辈业内专家而言,这种场景并不陌生,毕竟现在是人工智能的第三波热潮。上世纪70年代和90年代,也曾出现过类似情况。但那两波热潮因未能取得预期的商业效果而遭遇堪称“产业灾难”的毁灭性打击,大量公司破产、人才流失,“AI”几乎沦为欺骗的代名词。这两段苦难期还有个专业词汇——“AI之冬”。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AI之冬”对整个产业的“清零”,当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来临时,中国得以和美国几乎同时从上次热潮的废墟上起步。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说,当前的浪潮主要起源于2006年深度学习等新算法的提出,由于在数学统计建模上取得重大突破,使得机器在感知和认知智能上有了以往根本想象不到的优秀表现。机器通过学习行业顶尖专家的知识,达到一流专家水平,有望超过90%的普通专业人士。

例子有很多。讯飞智医助手今年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机器人;2017年国际英文语音合成大赛暴风雪竞赛,科大讯飞第12次蝉联第一,而且是世界上唯一让语音合成技术达到真人说话水平的。另一个国际权威的人工智能比赛是针对肺结节医学影像的判断,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达到三甲医院医生的平均水平。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功不是凭空得来的。科大讯飞执行总裁胡郁对《环球时报》记者回顾说,1999年科大讯飞正式成立时,正值人工智能最艰苦的时期,“可以说我们在黑暗中摸索了很多年,但从1999年到现在的18年,我们从来没有放弃,一直在做。第三次浪潮到来时,成功就已经是一种必然,不管是深度神经网络还是其他算法,只要有做研究的人在坚持,他们就一定能够找到这条道路。”

“数据越多,事情越好办”

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取得的一系列成就让世界瞩目,以至于美国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最近发出警告:“到2020年,中国将迎头赶上;到2025年,他们将超过我们;到2030年,他们将主宰这些行业。”

刘庆峰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从技术角度来看,中国有着海量用户的独特优势。推动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度学习等算法,严重依赖大数据的规模,“数据越多,事情越好办”。

中国政府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坚定支持也被外界认为是一大优势。刘庆峰表示:“政府7月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到2020年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我觉得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但业内人士普遍表示,在对中国人工智能发展充满乐观的同时,也需要正视中美间的差距。科大讯飞副总裁江涛说,我们在一些最基础的理论方面依然存在差距。第三波人工智能浪潮是以应用为驱动的,因此中国企业在该产业的布局也偏重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语音识别等应用层面,而在源头性技术创新、顶层设计以及AI算法与芯片等基础层面,美国依然占据较大优势。

“人类不是要跟AI去PK”

高速“进化”的人工智能何时会取代人类?从“阿尔法狗”完胜人类棋手,到波士顿动力公司最新机器人做出完美后空翻,接连不断的突破让诸多西方媒体开始呼吁限制人工智能的发展。

科大讯飞副总裁江涛介绍说,从技术角度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分为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在计算智能领域,人工智能被公认为完全超过人类,“阿尔法狗”本质上属于计算智能。感知智能,就是能听会说,比如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自动驾驶、辅助驾驶等。现在感知智能基本可以跟人媲美,甚至在一些特殊任务中超过人类专家。第三个阶段是认知智能。在这个领域,人工智能才刚刚起步。比如阅读理解,让机器参加高考,让机器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这些都是典型的认知智能。科幻电影里的人工智能就是所谓通用人工智能,它能像人类一样,自主地在陌生环境里找到相应的知识并真正理解。

“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人类不是跟AI去PK,比人类更强大的绝不是AI,而是掌握了AI的人。”刘庆峰说,未来人类的发展和机器正走在不同的路线上,人工智能将要大幅替代的,恰恰是人类并不喜欢的岗位。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方向,胡郁提出3条线索:第一条是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延续的深度神经网络、大数据。第二条是用超级计算及模拟方法得到一个“模拟脑”,我们已经逐步可以把老鼠、鱼甚至猴子的脑神经所有单位完全重构,这种全脑模拟有望复制人类的智能。第三条叫智能动力学。人的大脑受到非常多的生理限制,而人工智能不受这些限制,当我们研究出大脑的工作原理,未来可以有超过人脑的产物。

Ⅵ 人工智能已成为中美涉足和竞争的新赛场

据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网站12月22日报道,7月,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宣称“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明确表示中国的雄心是领先世界,并在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也许意识到新阶段已经开始,美国12月中旬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宣布,“为了保持我们的竞争优势,美国将优先发展对经济发展和安全至关重要的新型技术。”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尤其强调人工智能发展极其迅速,而且会给美国国家安全带来越来越大的挑战,并且以中国作为“战略竞争者”,认为中国寻求“不公平地利用美国的创新”。同时,美国和中国正在寻求人工智能的军事应用,认识到其转化未来冲突性质的潜力。

资料图片:这是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出的智能交通系统模型(8月24日摄)。

Ⅶ 未来,中美会签署《不扩散人工智能条约》吗

这是把人工智能看作核武器了,应该不会有不扩散条约,但发展规划、标准是需要各国协商规范的。

Ⅷ 人工智能的威力有多强大,中美英潜艇都要仰仗它提高

媒体报道中国正在用人工智能(ai)升级核潜艇的电脑系统,以提高指挥人员的潜在思维能力。这名科研人员说,人工智能增强版潜艇不但能让庞大的中国海军在未来战争占得先机,而且能够将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人工智能在指挥上的应用效果可以设想。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战争是多个层次的,各个层级在决策过程中需要时间、各个层次之间的沟通需要时间、随着战场环境和背景的变化,战斗的部署和打法可能随时改变。这都需要时间来分析、判断。有了人工智能,这些效率都可以大大的提高。

Ⅸ 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哪个国家最强

目前美国最强,但在近一千个子项目上有约五百多个被中国追上专,德国、以色列发展的属速度也很快,但受限于国土和国力限制只能满足自己相关产业升级,日本、韩国、芬兰、印度只是将AI作用于国内相关产业升级,法国马克龙政府目前提出的AI计划庞大,但法国的政府资本、人才数量储备和地盘等各方面基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在20年内,在AI领域,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和美国在相关人才储备、资金投入(这是核心指标)和基地规模三方面来看争夺全球引领者的地位,AI发展研究需要极其庞大的各方面人才投入,而且前提是必须要有极其规模的大数据中心为其提供后台运算,中国的目标是在把贵州的接近一个区的地盘建设成为大数据后台中心,而美国也在其境内也开始建立类似的中心但没有具体的计划(这是特朗普的特色,完全没有战略可言,想什么就作什么,中国应该感谢美国人民选出了特朗普,因为他才使美国至少提前了20年让出世界独霸的综合实力),中国的是分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就会投入不少于1500亿人民币的资金,这是除美国之外其他国家没办法办到的,AI高端领域的顶尖人才的薪水是很高的!

Ⅹ 我国和美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有何不同的特点

大部分学科中美都有很大差异
中国偏向于应用,而美国偏向于基础研究
这和两种文化有很大关系,中国人比较喜欢过好日子,西方人比较喜欢对物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