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本讲,技术创新重点领域中,什么与国外相比差距最大

人工智能这一方面吧。国外对人工智能这一方面非常重视,有的公司投入的经费是想当可观的,技术创新上也比较前沿。

2. 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中国和国外存在哪些差距有多大

高校建立的实验室与大公司有所不同,其研究项目除了偏应用科学的领域,还有一些属回于基础理答论研究的项目,是无法从具体的产品上表现的,通常高校实验室会同时进行两种领域的研究甚至侧重后者,考虑到高校在学术界的地位,人们在关注实验室研究内容的时候除了关注它的产品,同时也应该注意其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水平。
麻省理工学院
MIT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全称叫CSAIL (Computer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最初,这是两个实验室:计算机实验室创办于1963年,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办于1959年,两个实验室在2003年正式合并。
CSAIL是MIT最大的实验室,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信息技术研发中心。CSAIL的成员创立了多于100家知名公司 ,包括机器人之父科林·安格尔,iRobot公司创始人之一海伦·格雷纳,波士顿动力公司创始人马克·雷伯特,还有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负责人马特·梅森。
MIT也几乎是顶尖技术的代名词。它在去年底发布了2015年CSAIL的主要创新,包含3D打印心脏,可以爬楼梯、开门甚至驾车的机器人,癌症预测工具等。

3. 中国人工智能芯片与国外到底多大差距

人工智能的基础和根本是芯片,国内的人工智能芯片和国外的差距就是芯片,芯片是软回件性能载答体,一定要满足软件不断变化的计算需求,目前国内的人工智能芯片跟国际上的差距,应用上跟国际同行一个水平线,方法上落后,芯片上差半步。这是清华大学魏少军教授说的,望点赞

4. 现在人脸识别技术国内和国外的差别在哪里

以往一个新兴的技术都是一开始国内、国外会有一些差距,但是人工智能,尤其是深度学习这个领域,这两年国内一点都不输于欧美的研究水平,反而还有自己的特点。平安科技的人脸识别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5. 人工智能和量子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现状如何

目前人工智能和量子科技在国内外的发展都算是如火如荼,其中,中国对于量子论的钻研更深入一些;而海外的知名科技龙头企业谷歌公司,对人工智能领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未来,我们或许就会用这两大法宝,彻底改变科技时代,打开另一个天地的大门。

我们都知道,时至今日,人类已经在现代科学的道路上取得了无数成就和突破,物理学,生物学,医学上的进步,都是无有时歇,有目共睹。同时,前沿科学界最热门的两大领域,莫过于人工智能和量子力学了;

因此,可以说,这两大方向,都是我们未来的康庄大道。

6. 中国人工智能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从技术上来说,我们跟像美国这样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在有些技术,比如像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刷脸这些方面,我们局部上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对这个我们要保持一个冷静客观的评价,不是说我们完全走在世界前列了。但是从应用上来说,我觉得中国的应用肯定会走在发达国家之前。

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电子信息行业综合展览会。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吸引了国内外超过1700家企业参展,同期举办超过100场行业研讨活动,展会现场发布超过5000件新产品新技术。展会集中展示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及增强现实、智慧家庭等电子信息产业创新成果。

7. 国内外的机器人智能化差距有多少

工业机器人

国产工业机器人与国外工业机器人之间是有一定差距的,首先就是发展时间的差距,国外工业机器人发展时间要比国内机器人发展时间要早,这一点就意味着国外机器人的整体水平要比我们更完善,其次就是技术问题,目前国内机器人与国外机器人要按照高技术较量的话国内的技术要落后很多,所以在一些高端行业应用到的都是进口的,这也是我国工业机器人日后要发展的地方。

目前市场上国外工业机器人的竞争很激烈,这一现象表明我国工业机器人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我们和国外相比价格才有优势。我们不难看出在汽车、电子装配、化工、物流等领域对工业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等机器的需求很大,国家应将这些领域作为工业机器人批量化应用的重点。

除了上述我们讲到的规模化,机器人的主机的成本及质量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点。在企业的生产线中,工业机器人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一旦出现故障,必然会对企业的生产效率造成影响。目前国产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工作站和码垛工作站,但却很难进入汽车生产线。这正是我国工业机器人可靠性不高所导致的。

选择路线很重要:从世界其他国家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情况来看,选择的路线并不一致。比如,日本选择的是“仿人”的路线,并希望从工业领域推广到家用领域。然而,由于成本过高,技术过于复杂,这条道路的前景并不被看好。相比之下,美国则从软件和嵌入控制等方面发力,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对于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建议,工业要规模化,服务要嵌入化。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长期存在这样的怪圈:由于采购量小,所以成本和定价高,这使得用户的投资较大,并导致市场始终做不大。
只有通过国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长期投入,实现部件国产化、自主化,大幅降低成本和定价,工业机器人规模化应用的时代才会到来。不要狭隘地理解只有人形的才算机器人。理由在于,按照IFR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有两个自由度以上,可移动,有一定智能技术的就可以称作是机器人。

要想快速、顺利推动中国智能工业的发展,企业应该做到高瞻远瞩,脚踏实地。对于新建企业,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工业机器人和智能化的应用,比如所有的设备都考虑自动化接口,那么将来的发展就会很顺畅。而对于老牌企业,也一定要想尽办法,尽早进行智能化改造,早改造早受益。

服务机器人

专家认为,相对于工业机器人,我国的服务机器人产业与发达国家基本同步。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院长郭健教授说,“与工业机器人产业受制于材料、控制、加工等环节而与国外有较大差距不同,我国服务机器人与国外各有特色、不分伯仲,国外企业在加工制造核心部件方面有优势,我们的集成功能等更丰富。”

虽然我国机器人研发制造业集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但服务机器人产业也已具备相当基础。

一方面,机器人圈内热热闹闹,一大群“围观者”兴致高昂;另一方面,服务机器人真正步入社会、走入寻常家庭者还寥寥。

问题出在哪里?瓶颈如何突破?学术研究人士、市场人士见仁见智。机器人家有专家说, “服务机器人的产品质量,包括一些部件,尤其是核心部件上,我们与国外还有一定差距。”

“技术研发上,目前的服务机器人产品离高度智能化还有差距。”乔徽也认为,未来的机器人应更多具有搜集、整理、分析和判断、决策信息的能力。未来机器人将与3D打印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更好结合,进而变得更加智能、更为便捷。此外,价格还比较昂贵,一台迎宾机器人售价一般为20—30万元,这很难让普通消费者接受。

让服务机器人更多更快走入家庭,要突破两个制约,一是用户要更新观念和认知,中国人习惯于用扫帚扫地,不了解机器人的功能,担心扫不干净;二是不断提升功能,比如让扫地机器人从单一的扫地服务变成能提供多功能服务的多面手机器人。

8. 中国的人工智能处于什么水平 世界的人工智能又处于什么水平

走近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一直都处于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经历了几起几落……

长久以来,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它却吸引了无数研究人员为之奉献才智,从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卡内基-梅隆大学(CMU)到IBM公司,再到日本的本田公司、SONY公司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全世界的实验室都在进行着AI技术的实验。不久前,著名导演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将这一主题搬上了银幕,科幻片《人工智能》(A.I.)对许多人的头脑又一次产生了震动,引起了一些人士了解并探索人工智能领域的兴趣。

在本期技术专题中,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的几位研究人员将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一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领域。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

"智能"源于拉丁语LEGERE,字面意思是采集(特别是果实)、收集、汇集,并由此进行选择,形成一个东西。INTELEGERE是从中进行选择,进而理解、领悟和认识。正如帕梅拉·麦考达克在《机器思维》(Machines Who Thinks,1979)中所提出的: 在复杂的机械装置与智能之间存在长期的联系。从几个世纪前出现的神话般的巨钟和机械自动机开始,人们已对机器操作的复杂性与自身的某些智能活动进行直观联系。经过几个世纪之后,新技术已使我们所建立的机器的复杂性大为提高。1936年,24岁的英国数学家图灵(Turing)提出了"自动机"理论,把研究会思维的机器和计算机的工作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他也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是从1956年正式开始的,这一年在达特茅斯大学召开的会议上正式使用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这个术语。随后的几十年中,人们从问题求解、逻辑推理与定理证明、自然语言理解、博弈、自动程序设计、专家系统、学习以及机器人学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研究,已经建立了一些具有不同程度人工智能的计算机系统,例如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设计分析集成电路、合成人类自然语言,而进行情报检索,提供语音识别、手写体识别的多模式接口,应用于疾病诊断的专家系统以及控制太空飞行器和水下机器人更加贴近我们的生活。我们熟知的IBM的"深蓝"在棋盘上击败了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

当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曾因计算机计算能力的限制无法模仿人脑的思考以及与实际需求的差距过远而走入低谷,但是随着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计算机的运算能力在以指数级增长,同时网络技术蓬勃兴起,确保计算机已经具备了足够的条件来运行一些要求更高的AI软件,而且现在的AI具备了更多的现实应用的基础。90年代以来,人工智能研究又出现了新的高潮。

我们有幸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室史忠植研究员,请他和他的实验室成员引领我们走近人工智能这个让普通人感到深奥却又具有无穷魅力的领域。

问: 目前人工智能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那么现在有哪些新的研究热点和实际应用呢?

答: AI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人工智能理论方面有了新的进展,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计算机硬件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计算机速度的不断提高、存储容量的不断扩大、价格的不断降低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许多原来无法完成的工作现在已经能够实现。目前人工智能研究的3个热点是: 智能接口、数据挖掘、主体及多主体系统。

智能接口技术是研究如何使人们能够方便自然地与计算机交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求计算机能够看懂文字、听懂语言、说话表达,甚至能够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而这些功能的实现又依赖于知识表示方法的研究。因此,智能接口技术的研究既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又有基础的理论意义。目前,智能接口技术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文字识别、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机器翻译以及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已经开始实用化。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研究目前已经形成了三根强大的技术支柱: 数据库、人工智能和数理统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基础理论、发现算法、数据仓库、可视化技术、定性定量互换模型、知识表示方法、发现知识的维护和再利用、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的知识发现以及网上数据挖掘等。

主体是具有信念、愿望、意图、能力、选择、承诺等心智状态的实体,比对象的粒度更大,智能性更高,而且具有一定自主性。主体试图自治地、独立地完成任务,而且可以和环境交互,与其他主体通信,通过规划达到目标。多主体系统主要研究在逻辑上或物理上分离的多个主体之间进行协调智能行为,最终实现问题求解。多主体系统试图用主体来模拟人的理性行为,主要应用在对现实世界和社会的模拟、机器人以及智能机械等领域。目前对主体和多主体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主体和多主体理论、主体的体系结构和组织、主体语言、主体之间的协作和协调、通信和交互技术、多主体学习以及多主体系统应用等方面。

问: 您在人工智能领域研究了几十年,参与了许多国家重点研究课题,非常清楚国内外目前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情况。您认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的研究情况如何?

答: 我国开始"863计划"时,正值全世界的人工智能热潮。"863-306"主题的名称是"智能计算机系统",其任务就是在充分发掘现有计算机潜力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计算机在应用中的缺陷和"瓶颈",用人工智能技术克服这些问题,建立起更为和谐的人-机环境。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我们缩短了我国人工智能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工智能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特点是: 课题比较分散,应用项目偏多、基础研究比例略少、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需求结合不够紧密。选题时,容易跟着国外的选题走; 立项论证时,惯于考虑国外怎么做; 落实项目时,又往往顾及面面俱到,大而全; 再加上受研究经费的限制,所以很多课题既没有取得理论上的突破,也没有太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今后,基础研究的比例应该适当提高,同时人工智能研究一定要与应用需求相结合。科学研究讲创新,而创新必须接受应用和市场的检验。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要发现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迫切需要满足的市场需求。

问: 请您预测一下人工智能将来会向哪些方面发展?

答: 技术的发展总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要准确地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从目前的一些前瞻性研究可以看出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模糊处理、并行化、神经网络和机器情感。

目前,人工智能的推理功能已获突破,学习及联想功能正在研究之中,下一步就是模仿人类右脑的模糊处理功能和整个大脑的并行化处理功能。人工神经网络是未来人工智能应用的新领域,未来智能计算机的构成,可能就是作为主机的冯·诺依曼型机与作为智能外围的人工神经网络的结合。研究表明: 情感是智能的一部分,而不是与智能相分离的,因此人工智能领域的下一个突破可能在于赋予计算机情感能力。情感能力对于计算机与人的自然交往至关重要。

人工智能一直处于计算机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理论和发现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向。今天,已经有很多人工智能研究的成果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教育等带来更大的影响。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也称机器智能,它是计算机科学、控制论、信息论、神经生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互相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从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角度出发,人工智能是研究如何制造出人造的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拟人类智能活动的能力,以延伸人们智能的科学。

AI理论的实用性

在一年一度AT&T实验室举行的机器人足球赛中,每支球队的"球员"都装备上了AI软件和许多感应器,它们都很清楚自己该踢什么位置,同时也明白有些情况下不能死守岗位。尽管现在的AI技术只能使它们大部分时间处于个人盘带的状态,但它们传接配合的能力正在以很快的速度改进。

这种AI机器人组队打比赛看似无聊,但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为通过这类活动可以加强机器之间的协作能力。我们知道,Internet是由无数台服务器和无数台路由器组成的,路由器的作用就是为各自的数据选择通道并加以传送,如果利用一些智能化的路由器很好地协作,就能分析出传输数据的最佳路径,从而可以大大减少网络堵塞。

我国也已经在大学中开展了机器人足球赛,有很多学校组队参加,引起了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研究的兴趣。

未来的AI产品

安放于加州劳伦斯·利佛摩尔国家实验室的ASCI White电脑,是IBM制造的世界最快的超级电脑,但其智力能力也仅为人脑的千分之一。现在,IBM正在开发能力更为强大的新超级电脑--"蓝色牛仔"(Blue Jean)。据其研究主任保罗·霍恩称,预计于4年后诞生的"蓝色牛仔"的智力水平将大致与人脑相当。

麻省理工学院的AI实验室进行一个的代号为Cog的项目。Cog计划意图赋予机器人以人类的行为。该实验的一个项目是让机器人捕捉眼睛的移动和面部表情,另一个项目是让机器人抓住从它眼前经过的东西,还有一个项目则是让机器人学会聆听音乐的节奏并将其在鼓上演奏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