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中地理,水利开发主要方向有哪些水运水电,还有

水利开发主要方向包括水能开发,水运开发,灌溉,淡水养殖,城市供水,旅游等。

② 北流河的水利开发

北流河,河流高程78米, 天然落差192米。最枯流量每秒2.15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8.80万千瓦, 可开发电量1.13万千瓦, 已开发电量2200千瓦。 蟠龙抽水站,位于北流县塘岸镇蟠龙村三官口圭江河边, 以水轮泵提水为主,电力提水为辅,并与9个结瓜塘库联合灌溉。 1961年冬动工兴建电动抽水站, 1963年4月建成。 利用水头4米,总扬程28米,设计提水流量每秒3.3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3.75万亩,灌溉塘岸、附城(松花) 公社1.5万亩农田和陆川平乐、 玉林陂石等地部份农田。 工程于1968年春竣工。还有小(一) 型结瓜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7座,有效库容534.96万立方米,小塘库6座,有效库容307万立方米。枢纽工程及渠系投资173.2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07.96万元。
兵营抽水站,位于民安镇兴上村北流河边的兵营,是北流县内第一座电动抽水站。该站始建于1962年11月,竣工于1963年冬。是一座与龙门水库联合灌溉的电灌提水工程。1989年冬扩建,灌溉面积5680亩。一、二级站分别于1990年春、秋建成发生效益。 龙门水库,位于民乐镇石垌村, 大坝建于龙门桥约2公里处,属圭江支流民乐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36平方公里。整个工程建设,经过初建和改建两个阶段,初建于1956年6月动工,1957年2月竣工,大坝是浆砌块石重力坝坝型,坝高31米,蓄水量360万立方米,属小(一) 型水库。1958年建成佛子湾水库后, 两个水库联合组成龙门灌区,设计灌溉农田7万亩。1964年县水利科制订全县水利规划时, 发现该灌区用水量不足,两库有效库容为870万立方米,有效调节水量是1740万立方米,缺水量1760万立方米,提出加高龙门水库大坝,提高蓄水量,解决灌区用水问题。1970年龙门水库改建方案付诸实施,其开发目标由原以单一灌溉改为灌溉为主结合发电。大坝增高17米,总库容增为195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为1540万立方米。改建工程至1973年竣工后, 使龙门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7.3万亩,主要灌区是民乐、民安、松花、西埌4个乡镇。
水库枢纽工程,国家投资241.1万元,完成土方3.66万立方米,石方12.85万立方米、混凝土3850立方米, 共用钢材31.9吨、水泥8900吨、木材748立方米。该库附属工程有总干渠一条, 长4.3公里,干渠2条,长14.95公里,支渠6条,长43.74公里,小毛渠遍布田间。还有渡槽3座,长60米,反虹管2处,长100米,隧洞2处,长100米,涵洞3处及各类闸门260座,跌水11座。渠系工程总投资297.5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97.5万元。
六洋水库,位于西埌镇西岸村,坝址在西岸、西冲两河交汇处,属南流江水系的六洋河上游。控制流域面积51.5平方公里,是县内规模最大的蓄水工程。该工程由玉林地区水利电力局设计,县水利科负责施工。 1958年7月动工,1960年11月竣工,1963年春完成灌区配套工程发生效益。后因水库上游被大容山高洞水库(玉林地区辖)东引水渠截去集雨面积29.7平方公里,引去总基流量的86%。为了补偿损失,1962年冬兴建大容东干渠,从玉林地区大容山电厂发电尾水中引回流量51%流入六洋灌区,1964年春建成,1967年正式并入六洋灌区统一调度使用。1975年,根据水电部指示,按最大降水量进行洪水复核,发现大坝高度不够,排洪宣泄能力不足,需作加固处理。1983年进行改建加固,由玉林地区水电设计处设计,地区水利施工二队负责施工。改建加固项目是:大坝坝顶及内外坡改建为浆砌块石结构,并加高防浪墙,改建排洪道,按照水工试验模型采用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衬砌(宽度、长度不变),并新开挖压力隧洞一座,内径1.8米,工程于1984年竣工。
水库的大坝属匀质粘土坝型, 高47.57米,长170米,顶宽5米。改建后,总库容2821万立方米, 有效库容1518万立方米,调度库容1850万立方米,死库容218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6.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9万亩。灌区范围包括新圩、西埌镇大部分耕地,及民乐、松花两镇部分耕地, 计36个行政村360个生产组。水库建成后,改变了新圩下坡、平安山、南胜及西埌的木棉、石埌塘、西埌、坡心等村历史性干旱面貌,过去的旱坡大部分变成了水田,两造均可种植水稻。建库前,灌区有水的地方,抗旱能力仅20至30天,建库后,抗旱能力普遍提高到60至70天。
枢纽工程,由国家投资319.36万元,完成土方61.51万立方米、石方14.63万立方米、混凝土6315立方米,用去钢材51.9吨、水泥4296吨、木材319立方米。水库附属工程有总干渠2条, 长19.2公里, 田间干支沟109条, 长70.4公里,渡槽8座,长224米,反虹管10座,长3800米, 涵洞34座,各种闸门382座,跌水12座。渠系工程投资348.5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227.99万元。

③ 国家水利局对红旗河开发是真的吗

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设想,还没有具体的实施,如果要是真的开发的话,难度也是非常大的,至少要论证好多年,确实可行,投资又合理,才会决定如何开发,不过周期是很长的

④ 乌江的水利开发

乌江抄水能蕴藏丰富,多优良电袭站坝址,全流域水能蕴藏量1042.59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267处。其中,乌江干流为580.4万千瓦。仅中、下游即可进行9个梯级开发,乌江渡电站坝高162米,装机63万千瓦,是中国喀斯特地区已经建成的最大高坝。

⑤ 丹河的水利开发

东焦河水电站,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金村镇寺北庄南的丹河干流上,距晋城市区15公里,是泽州县山河镇小水电代燃料项目区的电源工程。电站为有坝引水式年调节电站,主要包括拦河枢纽工程、引水系统工程、电站厂房工程,原郭壁小坝加高工程。主要建筑物有:枢纽砌石重力坝、引水隧洞、压力管道、厂房、原郭壁挡水坝加高。电站枢纽坝高55.1m,总库容2288万立方米,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359平方公里。电站设计水头52m,引水流量3.45立方米/秒,装机1500KW。工程总投资8644.75万元。东焦河水电站2004年11月开工,2007年11月底大坝枢纽、引水系统和厂房主体工程及所有金属结构和设备安装全部完工。2008年5月29日,枢纽工程通过了由省水利厅组织的蓄水验收委员会的验收,水库投入了使用。2009年7月16日,通过了由市水利局组织的厂房机组启动运行验收,电站具备了发电的条件。水库和电站投入运行后,年供水能力1500万m³,发电量805万度,同时水库回水绵延9.2km,新增水面2000余亩。
青天河水库, 座落于丹河中游晋豫交界处的河南省博爱县境内太铁路桥上游1公里处 ,水库于1966年8月开工,1983年竣工。大坝为浆砌石重力溢流坝,大坝全长159米,高76米,顶宽6.3米,控制流域面积2513平方公里,最大库容207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687万立方米,年调节库容2.4亿立方米。坝后建有两级水利发电站,总装机容量为7900千瓦,平均年发电量2500万千瓦/时。青天河水库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发电、供水、旅游于一体的中型水库。
任庄水库,是丹河流域一座以防洪为主的中型水库,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任庄村南,控制流域面积1298.6平方千米,总库容8050万立方米,保护下游山西、河南两省50余万人口,33万亩耕地的安全。

⑥ 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和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又什么区别,请问进水利建设公司好还是进水利开发公司好

水利建设有限公司侧重于施工,也就是施工单位,水利开发有限公司侧重于开发,也就是业主或代建性质;
不过这是从名字上来理解,要注意有的水利开发公司业务并不是按名字来的,水利开发有限公司(比如安徽水开)也有做施工的,要找公司问清楚再做决定。你自己选择。

⑦ 水利工程 是河水开发吗

按目的或服务对象可分为:防止洪水灾害的防洪工程;防止旱、涝、渍灾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农田水利工程,或称灌溉和排水工程;将水能转化为电能的水力发电工程;改善和创建航运条件的航道和港口工程;为工业和生活用水服务,并处理和排除污水和雨水的城镇供水和排水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维护生态平衡的水土保持工程和环境水利工程;保护和增进渔业生产的渔业水利工程;围海造田,满足工农业生产或交通运输需要的海涂围垦工程等。一项水利工程同时为防洪、灌溉、发电、航运等多种目标服务的,称为综合利用水利工程。

⑧ 南洛河的水利开发

灌溉工程
洛惠渠灌区,分布于县城西北部40里梁塬。自保安区张坪乡磨沟口引洛河水至城关镇张曹村,全长63.2公里。灌区辖保安、永丰、兑山3区和城关镇、卫东镇计9乡(镇)52个村。设施灌溉面积3.82万亩,有效灌溉面积2.22万亩。属全县规模最大、灌溉面积最多的水利工程。
“苦瓜梁塬黄柏川,人畜饮水都困难。”建国前,梁塬人民深受无水之苦,梦想洛河水上塬。1957年中共洛南县委、县人民委员会根据群众迫切要求,着眼洛南的经济建设,作出兴修洛惠渠水利工程的决定。经过勘测设计,上报省、地批准,于1958年9月5日动工。当时抽调干部40名、民兵3000名,以军事编制组成洛惠渠工程战斗团。由县长张东任团长,县委书记冯培智任政治委员,县武装部部长周良才任副政治委员,并具体负责全部工程。战斗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攀岩凿壁,先后打通鸡关山、老虎岩、龙山岩、神仙洞等26座悬岩、29处峻岭,于1959年9月开通12.5公里石渠工程。10月26日又动员万名劳力、百名干部开辟梁塬土渠工程,到11月5日,31.5公里土渠基本开通。12月16日在席洼工地举行通水典礼,中共商洛地委书记王杰到会祝贺,商洛专员公署专员郭茂生剪彩。《陕西日报》报导消息并发表社论,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闻纪录片。
主渠建成后,又进行了4次续建:1960年5月至1961年10月,改建了水西峪至黑圪塔沟段,开凿隧道934.6米,裁弯取直,甩掉了张塬一段渗漏干渠,缩短渠道10公里;1962年,打通黑圪塔沟至鼓楼河隧道1826.8米,并修筑了排洪桥等配套工程,使鼓楼河水库死库变活库;1976年扩建中干渠,从辛岳水库至李湾8.3公里,南低干渠从焦村后峪至四皓中学11.6公里;1979年下半年,从龙山崖到水西峪的堡子沟又修筑了一条隧道,使总干渠缩短了2公里。
洛惠渠建成后,每年为鼓楼河、辛岳、李村3个总蓄水量590万立方米的水库和90个总蓄水量72万立方米的池塘供水。同时在下游打机井27眼,建抽水蘸20处、流动喷灌站63处。
该工程总投资85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81万元,社队自筹169万元,总投工131.5万个。在工程进行中张永银、姚生成、张吉才等16人光荣牺牲,阎孝敏等6人因伤致残。
1993年至1994年,又由国家立项,省、地、县共同投资,在灌区兴建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新修支、斗分渠道167.8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
防洪工程
民国年间,百里洛河任水漫流,蟒岭黄沙伴水压田,洪涝灾害经常出现。1956年,白洛乡杨村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动群众在洛河滩筑起河堤,植树万株,办起了林场,保护农田千余亩。保安乡黑潭村、灵口乡焦村等地仿效这一做法,沿河砌筑石堤,堤外栽杨柳,堤内栽桑树,兴利除害,一举两得。七十年代末,全县开展“向洛河要地”四大治理工程,组织力量对沿洛河及其主要支流进行了统一规划,采取干砌(少数险段浆砌)石坝,坝外植树、坝内造田的方法组织沿岸群众施工,建成防洪堤坝1845处,总长210公里,保护、新造农田10万余亩。保安、眉底、白洛、尖角、柏峪寺、黄坪、灵口、庙湾等段河堤防洪工程坚固,在抗大洪、渡大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洛河水利开发历史悠久。《水经注·谷水注》称,西周时洛阳附近,已修有汤渠。唐代曾引伊、洛水灌溉地势较高的农田。清代洛阳县有周阳渠、五龙渠、通济渠、洛渠、伊渠、大名渠、新兴渠、永通渠、古红渠、任解元渠等。民国时,卢氏、洛宁、洛阳、偃师、嵩县、伊川6县共有灌渠49条,灌区多为数百亩,万亩以上的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协济渠、洛宜渠5处。6县共有灌溉面积19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洛河水利得到进一步开发。1949~1955年整理旧渠,开凿新渠;1956~1960年修水库、打井、开渠全面展开;1961年以后调整、巩固已有工程,走向稳步发展。1987年,包括支流伊河在内,有大型水库1座,中型水库9座,小型一类水库73座,小型二类水库179座,总库容16.5762亿立方米。(一)伊河陆浑灌区,陆浑灌区因自陆浑水库取水得名。灌区分布在嵩县陆浑水库两岸、临汝县汝河以北、伊川县焦枝铁路以东和伊河西岸先锋、顺阳二渠以西及偃师县南万安山北麓。库区以上有伊北、伊南两渠,渠首分设在嵩县南纸房乡西伊河两岸,径引伊河水东北入陆浑水库两侧。库区以下有总干渠1条,分干渠3条,全长298公里。干渠和总干渠均为1970年修建,1974年放水,设计灌溉面积134万亩。80年代灌溉面积40万亩,最多达60万亩。(二)伊东灌区,伊东渠原建于1924年,渠长9公里,灌地6000亩。1950年和1951年扩建后,渠长22公里,灌溉面积增至1.8万亩。1959年二次改建,渠长31.5公里,设计引水11.7立方米/秒,实引水8.5立方米/秒。灌区范围为干渠以北,伊河东、南,陶化店以西,偃师县伊河南岸河谷平原地。有耕地1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12万亩,70年代实灌面积8万亩。(三)洛宁县引洛灌区,分布于洛宁县境之洛河两岸,北岸原有干渠2条,1967年连二渠为一,总长38公里,重建长水渠首闸,总称洛济渠。南岸干渠1条,长41公里,称洛济南大渠。二渠分灌长水镇以下洛宁境内洛河两岸河川地,灌溉面积7万余亩。(四)宜阳引洛灌区,灌区分布在县境洛河两岸,有干渠4条,总长72.1公里,总引水流量24立方米/秒,灌宜阳县和洛阳市龙门5乡48村地5.08万亩。(五)洛阳南郊南渠灌区,位于龙门以北、洛阳市区以南伊、洛夹河地区,有耕地面积约14.5万亩。灌渠多以洛河为源,主要有大清渠、大明渠、古洛渠和伊渠,四渠总长34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大清渠为大新渠,把古洛渠并入大明渠,统称为洛南渠。灌溉面积1950年7万亩,1964年12万亩,1980年8.5万亩。(六)中州渠灌区,959年开凿,渠长50公里,灌溉洛阳市郊、孟津、偃师8.4万亩。

⑨ 郁江的水利开发

郁江流域在彭水县境段矿藏资源有煤、铁、硫磺、矿井盐、萤石、方解石等,是水稻、桐油、苎麻、红橘、蚕桑的主产区。解放前,郁江滩槽窄,只通木船。1939年6月25日,因马岩崩塌,联合乡蔡家坝以上受阻停航。解放后,经过整治,郁山镇以下54公里河段可通航载重10吨的机动船,中游可通行载重3吨的木船,是郁山、保家两个工农业物资运输的重要干道。

⑩ 黑水河的水利开发

黑水河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170万千瓦,具有建设大型龙头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适合建设以中型水电站为主的梯级电站群体。
黑水河位于阿坝州黑水县和茂县境内,是岷江上游最大的支流,有西、北两源:西源发源于黑水县西部的羊拱山麓;北源发源于毛尔盖草原,其流程和面积均大于西源,但习惯上以西源为干流。全流域面积为7 240 平方公里,占岷江上游流域面积的31.4%。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40 立方米/秒,干流全长122 km,落差达1 048 m,平均比降8.6%,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干支流水能蕴藏量达170万kW,具有建设大型龙头水库的地形、地质条件,适合建设以中型水电站为主的梯级电站群体。
《黑水河干流规划报告》推荐两库五级方案。根据有利于滚动开发和送电工程的布局,将竹格多水电站、马桥水电站、柳坪水电站3个梯级水电站列为近期开发项目,其余电站将在2010年后相继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