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
❶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网络在中国的发展:
一、 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 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 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 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 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 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4、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我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5、 1994年,由NCFC生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APNG(亚太地区网络工作组)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6、 NCFC是我国最早的Internet网。
将上网争取到底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互联网的特点:平等、自由。但美国一直以来都反对中国加入互联网络。1991年10月的中美高能物理研究会上,美方发言人沃尔特.托基(Walter Toki)再次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经过托氏的努力,会后双方达成一项协议:美方资助中国联网所需的一半经费,另一半由高能所自选解决。然而,通往Internet荆棘之路并未因此而变得平坦。
当时北京出口所连接的每条线路都要经过仔细地检查。美国还限制对中国出中路由器。经过重重波折,中国终于在1993年3月与互联网络连通。可是美国政府担心中国会从互联网络上攫取大量信息和技术成果,提出了苛刻的条件阻挠中国与美国连通:中国专线只能连入能源科学网(ESNET);不得散布病毒;不得将Internet用于军事和商业领域。为了长久的发展,中国接受了这些条件,美国才基本同意。但是即便如此,中国在1992年6月于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仍被告之:接入Internet有政治障碍,理由仅仅是网有很多美国的政府机构。
专线开通后,美国政府以Internet上有许多科技信息和其它各种的资源,不能让社会主义国家接入为由,只允许这条专线进入美国能源网而不能连接到其它地方。尽管如此,这条专线仍是我国连入部分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几百名科学家得以在国内使用电子邮件。
与政治霸权的较量一直持续到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获得大部分到会人员的支持。这次会议对中国能够最终真正连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94年1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接受NCFC正式接入Internet的要求。1994年3月,我国开通并测试了64Kbps专线,中国获准加入Internt。4月初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院士在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上,代表中国政府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正式提出要求连入Internet,并得到认可。至此,中国终于打通了最后的关节,在4月20日,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国际专线为樗,中国与Internet全面接触。同年5月,中国联网工作全部完成。中国政府对Internet进入中国表示认可。中国网络域名也最终确定为cn。
逐渐开通的电子邮件
1987年9月20日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这封电子邮件正式实现了电子邮件的存储转发功能。
各个小型网络与国际互联网之间的逐步开通,造就了后来全国与Internet的全面亲密接触:1988年12月,清华大学校园网采用胡道元教授从加拿大UBC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引进的X400协议的电子邮件软件包,通过X.25网与加拿来大UBC大学相连,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DECnet随后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联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第二年5月,中国研究网(CRN)通过德国DFN的网关,开始与Internet沟通。1991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连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LIVEMORE实验室,并开通电子邮件应用。中国网络开始像蜘蛛结网一样慢慢延伸到世界各地,通往互联网的红地毯在我们的眼前展开了。
目前的我们很难想像没有自己国家电子邮件的困难。当时的研究所面临的环境就是这样,有这么一个故事:
1998年中国留美博士许榕生回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Internet of High Energy Physics)。他希望能把西方电脑网络中的最新资料,信息通过联网技术带到中。但是当时中国只通过低速的国际长途电话线来调用外国的电脑资源,不但困难而且昂贵。
现在当你一手咖啡,一手鼠标,轻松地将E-mail发送出动的时候,再不用提心吊胆地担心电话费了。
钱天白教授被称作中国互联网之父是当之无愧的。1987年9月20日这一天,他发出了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为了这封通讯速率最初为300bps电子邮件的发出,从1986年开始,钱天白教授就负责了CANET国际联网项目。
现在的中国人差不多都知道CN就等同于奥运会中的CHN,英语里的CHINA,我们口中自豪的"中国"。但是CN的历史能够随口说出的人却不多。1990年10月,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国际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前身DDNNIC注册登记了我国的顶级域名CN,并且从此开通了使用中国顶级域名CN的国际电子邮件通信服务。但是,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直到1994年5月21日才完全改变。这一天钱天白教授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可以说,钱天白教授已经与CN联系在一起了。现在如果你想了解中国INTERNET网络先驱--钱天白可以在他的纪念网站http://tbp.bica.org.cn上找到全面的资料。
从1993年开始,几个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工程相继启动,从而使Internet在我国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已形成四大互联网络,差不多都是这时候开始建设的。
❷ 中国互联网近5年以来的发展情况分析
经过几年的低谷徘徊和复苏突破,目前,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正在迎来第二次起飞。那么,第二次起飞与五年前的第一次起飞有何不同?第二次起飞究竟能飞多高?第二次起飞的难点又在哪里?
第二次起飞的本质特征:从小网站到大产业
如果把五年前中国互联网产业的第一次起飞看作一次泡沫,那么第二次起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如果说五年前的第一次起飞是国内互联网界跟风炒作、国际风险投资推波助澜的结果,那么第二次起飞是国内互联网务实奋进、国际风险投资谨慎选择的结果。最为重要的是,五年前中国互联网的第一次起飞是一个个小网站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描绘出的海市蜃楼,而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起飞则是在具有雄厚网络产业基础上建造出的高楼大厦,是已经初具规模的互联网大产业的整体起飞。(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与第一次起飞一穷二白的网络产业基础不同,第二次起飞具有雄厚的互联网大产业基础
1.网民总数达8000万,位居全球第二,普及率突破6%,为整个互联网大产业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今年1月,我国的上网用户总数为7950万,历史性突破全国总人口的6%。半年增加了1200万人,同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的62万上网用户相比,现在的上网用户数已是当初的130倍。目前中国网民数已在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作为全世界第二大网络用户大国,近8000万的网民为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形成和起飞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基础。无论是网络广告,还是网络游戏、短信、电子购物、电子银行、电子贸易等网络业务市场,都拥有了可观并足以创造规模效益的用户市场。
2.网上信息资源走出低谷,域名增长势头强劲,企业网站挑大梁,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起飞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截至2003年12月31日,全国域名数为1187380个,比上年增长了26.3%;网站数为595550个,比上年增长了60.3%。从网站性质与服务内容来看,企业网站的比例最大,占网站总数的70.9%;在线数据库有169867个,与2002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4.8%。较高的增长率表明我国互联网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实力竞争的基本单元,企业网站的增加,表明企业越来越重视网络应用,它将为企业率先抢到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复兴和整体起飞插上有力的翅膀。
3.宽带用户数突破2000万,占网民总数的四分之一,这意味着宽带互联网的新时代即将到来,为互联网产业的整体起飞架起了桥梁。由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几大运营商的强力推动,中国宽带市场迅速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全国宽带用户数2003年底突破1700万,到目前估计突破2000万,占全国网民的四分之一;二是2003年互联网国际出口达到2.5G;三是宽带应用已由早期互联网50%以上的电子邮件以及外部浏览,发展到现在大量的视频、大容量的软件、游戏应用的出现;四是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和运营商在合作机制方面的积极探索,已涌现出很多专门经营宽带应用内容的公司,使得宽带互联网产业生态链开始形成,并且网络增值服务经营模式的探索开始取得有效进展。宽带市场的发展,为包括通信运营业、设备制造业和网站在内的整个互联网产业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与第一次起飞时的盲目跟风、炒作概念不同,第二次起飞是互联网转变经营模式、务实经营的结果,互联网产业开始进入良性发展的时期
网络泡沫破灭后,绝大多数随泡沫而生的互联网企业销声匿迹,而留存下来的网站是回归务实经营的那部分。各门户网站认识到新经济也是经济,必须遵循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一方面他们推出各种丰富多彩的网络应用和服务,一方面控制成本、降低支出。与此同时,网站开始推出有偿收费项目,培育网民的有偿信息消费新观念。今天的三大门户网站均已成功确立了多元化的收入模式。例如搜狐公司,把自己称为新媒体、电子商务、通信及移动增值服务公司,四位一体,反映了门户网站的多元化发展的轨迹。如今,三大门户网站的收入来源中,网络广告所占的比例均已低于40%,而且非网络广告收入的增长势头迅猛。同时,丰富的应用服务吸引了众多用户的使用,又反过来带动了网络广告的增长,三大门户网站的广告收入近几个季度都呈明显上升趋势。广告收入和非广告收入齐头并进,造就了网站持续盈利的喜人业绩。
与第一次起飞时中国互联网业缺乏有影响力的重量级企业不同,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整体起飞的一个突出标志,是正在形成一批以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代表的产业巨人
一个产业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是有没有一批产业巨人。比如说,与汽车产业相联系的,必定是以宝马、奔驰、通用为标志的一批该领域的产业巨人。中国的汽车产业没能到全球争锋,关键是没有一批世界一流的汽车企业。我们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并正在实现整体起飞,一个突出的标志是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批以门户网站和专业网站为代表的产业巨人。
以新浪、搜狐、网易、盛大、TOM为代表的产业巨人,已经开始瞄准传统产业巨人。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只有国内IT业巨人联想的1/40,但新浪的盈利却是联想的1/4强。新浪2003年的营业收入年增长率高达近200%,而联想2003年的营收增长不足15%。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中,根据营业收入排名,新浪只能排到第92位;根据利润排名,网易、新浪和搜狐都已经跻身前20位。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今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季度净利润首次携手迈入“千万美元俱乐部”。其中,新浪第一季度的净营收额已经创造历史最高纪录,蹿升到4140万美元,而净利润也高达1600万美元,接踵而来的是搜狐的1090万美元,最后发布财报的网易同样不负众望,创造了1260万美元的季度净利润。
以市值来看,新浪、网易、搜狐三家互联网公司的总市值约为百亿美元,已超过大多数当年在香港上市的红筹股。搜狐的价值相当于什么?以市值算相当于一个燕京啤酒、两个上海航空、三个神州数码、四个华润置地、八个物美、20个北大青鸟环宇。新浪的价值又相当于什么?它相当于1个四川长虹、两个光明乳业、3个上海第一百货、4个海南航空、8个华润置地。从这些比较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些新兴产业巨人的分量了。
其实,新浪、搜狐、网易三家只是构成网站这一环节上的第一梯队,排在第二梯队的盛大、TOM、掌上灵通、携程网、中华网等市场总规模也已经超过50亿美元,实际年收入也近亿美元。正在酝酿上市的腾讯、空中网、慧聪等第三梯队网站每年实际收入也已经超过5000万美元。
与第一次起飞时只有几十个人、几十台电脑的小网站唱主角不同,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整体起飞的根本特征是连接互联网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机制正在形成,第二次起飞是整个互联网产业链的整体起飞
确定一个产业是否形成的另一个标志是有没有形成连接产业上中下游的产业链机制,这是互联网产业整体起飞的重要保障。在第一次互联网起飞时,应该说是没有这种产业链机制的,因为那时内容和接入是不对话的,网站和内容产业也是脱节的,所以互联网产业链的上中下游是相互脱节的。当时如果提互联网产业,其实就是网站的概念。一个小网站当然不能算是一个大产业。第二次起飞则不同,能够实现第二次起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互联网产业的各个环节在实践中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并摸索出了一条分工合作的产业链机制。
“移动梦网”无疑是互联网产业链大合作的第一次成功尝试。这种各负其责、合作分利的产业链新机制使链条上的各个环节都获益匪浅。2000年,中国移动短信只有10亿条,“移动梦网”启动后,广大中小互联网企业纷纷参与,2002年中国移动短信达到了900亿条,2003年达2000亿条,“移动梦网”的成功推出,不仅拉动了移动短信收入的剧增,也给互联网产业走出低谷、重振雄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在“移动梦网”产业价值链取得成功后,“互联星空”、“联通无限”、“天天在线”相继推出。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在最初形成的由最终用户、互联网企业和制造商构成的简单产业链上不断地细分和延伸,互联网内容提供商、接入服务商、系统集成商、应用开发商和软件商、传统行业、大企业、政府纷纷加入其中。目前,一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以通信运营业、信息产品制造企业和软件企业为支撑,广大互联网增值服务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组织齐参与,协调有序、合作紧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中国特色的互联网产业价值链已经基本形成,并且日益壮大。
与第一次起飞时国际风险资本的盲目炒作获取暴利不同,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整体起飞也借助了国际资本,但是这一次的选择是谨慎的选择、理性的回归,是从风险投资到战略投资的转变
如果说新技术是互联网产业的引擎,那么资本市场提供的风险资金无疑就是燃料。2003年,国际资本在逃离之后重新眷顾中国互联网,这是中国互联网第二次整体起飞的强大动力。2004年5月出炉的《Zero2ipo—清科中国创业投资2004年第一季度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的复苏引发了投资行业结构的局部变化。调查显示的该季度获得投资最多的行业是互联网业,互联网行业以接近投资总额50%的“得分”(主要源自以软银日本为首的四家基金对阿里巴巴8200万美元的巨额注资)夺冠。另一方面,新浪、搜狐、网易三大中国门户网站在Nasdaq的股价数十倍地增长,成为领跑明星。进入2004年,中国互联网界的一连串上市活动将中国互联网的第二次上市浪潮逐渐推向高峰。相对于第一次起飞时靠炒作获取暴利而言,这次国际资本市场显得理性和务实。
许多对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投资行为已经从风险投资转向了战略投资。专家认为,一般情况下,单纯风险资金对一个项目的投资不会超过两年,这种投资对于一家公司的长期发展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因为股权结构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公司经营方向的变化,而经营方向变化就很难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一次的融资在这些企业已经实现盈利时进入,同以往的风险投资有很大的不同,已经进入了战略投资的层面。因为他们也看到,中国互联网产业前景广阔,不仅跟中国增长迅猛的经济相关,更重要的事实是,以电信、IT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产业正在取代以机械制造业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的地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居于龙头地位。
第二次起飞能飞多高:关键看应用和生态圈突破
应用的突破:打通互联网产业整体起飞的“瓶颈”
当前,正是中国互联网产业实现整体起飞的重要时期,互联网产业整体起飞能够飞多高,关键看应用能不能突破。
1.手机短信的启迪——在网络与文化的结合上做文章。手机短信无疑是互联网应用最成功的案例之一。手机短信的成功,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互联网与文化的结合上做了一篇好文章。短信是什么?是技术?是内容?它其实是一种文化。这一点从短信的内容上就可以看出。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分析,短信内容只有十分之一是实用信息,另外十分之九是笑话、调侃。手机短信的大部分内容都无法通过人与人对话的方式(比如寻呼、电话)表达出来,而手机短信的人—机—人对话的方式恰好符合了中国人含蓄的特点。手机短信现象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在互联网与文化的结合上我们可以大做文章,它对于推动网络经济走出低谷意义重大。
2.网校繁荣的启迪——在网络与教育的结合上做文章。哪怕是在互联网处于寒冬之际,有一类网站却风景独好,呈现了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喜人景象。它就是网校。网校实际上是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的一个产物。教育借助互联网扩大了知识传播的范围,互联网通过网校使它在教育上实现了应用。互联网与教育相结合大有可为。教育在全球都是个“万岁产业”,市场潜力巨大。但是教育也存在师资水平差别大、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而追求最好的教师、最好的学校是每个学生、每位家长的共同心愿。互联网的普及使这一愿望得到了实现。就目前而言,网络教育的大市场仅仅开发出“冰山一角”,里面还大有文章可做。
3.网络游戏的启迪——在网络与娱乐的结合上做文章。在众多的盈利网站中,有一类非常重要的网站过去是被人忽视的。它就是网络游戏。盛大的成功使网络游戏成为大家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据预测,2004年中国网络游戏用户将达到2300万,付费用户将达到1200万,2005年游戏用户将达到3300万,付费用户将达到1600万。网络游戏的本质是什么?它其实是互联网与娱乐业的完美结合。传统的游戏基本上被游戏机和单机游戏所垄断,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玩家娱乐的需要。但是随着人们娱乐要求的日益提高,游戏机和单机游戏的不足也逐渐暴露,它只能实现人机娱乐,基本上是固定模式,比较单一。而互联网的引入,打破了传统的“人机”游戏模式,使游戏上升为人与人智力上的较量。网络游戏的互动性、仿真性和竞技性大大加强,它为每一位玩家带来身临其境的逼真娱乐体验,大型在线游戏将吸引数以万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玩家纵情参与,在所有人眼前呈现出的将是一个“真实”的虚拟世界,使玩家在虚拟世界里可以发挥现实世界中无法展现的潜能。这就是网络游戏的魅力。在中国,网络游戏市场刚刚起步,前途不可限量,它必将成为网络经济的一个重要的新增点。
4.电子商务的启迪——在网络与传统经济的结合上做文章。预计2004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总值约为117亿美元,占同期亚太市场269亿美元的44%左右。目前,我国拥有约15000家大中型企业和1000万家小企业,预计到2005年70%以上企业有能力运用电子商务的手段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电子商务是互联网与传统经济的完美结合,实践证明,电子商务代表着未来贸易方式的发展方向,其应用和推广将给社会和经济带来极大的效益。通过网上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化的采购,就无法进行黑幕交易,使得交易成本下降。电子商务将成为全球经济的最大增长点之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电子交易手段已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发达国家已纷纷制订政策,发展中国家正在加紧制订总体发展战略,大力促进电子商务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应用,力争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占领制高点,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加快推动互联网走出低谷,走向繁荣。从以上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应用的突破关键在于找到它与传统经济、传统文化、传统教育、传统娱乐业等传统行业的结合点。找到了结合点,就找到了应用,也就找到了出路。
产业生态圈的突破:解决了社会信息化和企业要盈利的矛盾,建立了互联网产业整体起飞的运作机制
1.从先锋到先烈——新经济泡沫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见证过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的人们一定不会忘记,当年在北京中关村路口高高竖起的一块大牌子:信息高速公路离我们有多远?前面500米。这就是互联网先锋瀛海威的广告语。但是,它不久就夭折了。为什么?关键还在于他们的经营理念——凭借企业个体推动社会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工程有多大?企业个体的力量又有多大?这种悬殊的对比使结果显而易见。这就好比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栽果树,栽果树要浇水、施肥,有的人就挑着水和肥料往大沙漠上浇,没等土地肥沃就累死了。有些人好不容易等到土地变得有些肥沃了,但由于市场是开放的,别的没付出劳动的竞争者又来了,在你耕耘的土地上插上一些树苗,把你长出的一些果实摘走了。这是中国第一批互联网先锋变成互联网先烈的核心原因,也是中国互联网遭受挫折的根本所在。
2.在沙漠中营造绿洲——互联网新圈地运动的意义何在。
相比第一批网络先锋而言,中国第二批互联网创业者就成熟多了,务实多了。他们不浮躁、不烧钱,注重实干、注重盈利,凡事都以企业的利益为出发点,以企业的利益为归宿。本来这种经营行为应该值得提倡,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行为和心理对当前整个中国的互联网发展却并非好事。大家都只注重企业“小我”的利益,社会信息化“大我”的利益谁来考虑?网络泡沫破灭后,互联网产业链任何一个环节要想单靠自身的努力获得突破、实现盈利显得更加困难。所以,谁都不愿意再做第二批网络先烈了。这就是网络经济在低谷久久徘徊的另一个根本原因。这个时候,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国家主导电信运营商,推出移动梦网和互联星空等全新的产业生态圈的概念,无疑是一阵宜人的春风。
3.应用先导与合作互利——构建互联网产业生态圈。
产业生态圈是个新生事物,但是并非所有的新生事物都一定能够很好地成长。避免产业生态圈成为新的泡沫,还要求我们在构建时更加理性和务实。
第一,应用是先导。没有应用,就没有方向。产业生态圈只是形式,应用是其核心。没有应用,产业生态圈就失去了运行的源泉和组建的意义。所以在构建产业生态圈时,首先要考虑应用。要围绕应用确定元素,避免把不相干的元素拉进来。
第二,运营商要发挥主导作用。尽管出于对“主导”字眼的敏感,电信运营商在构建产业生态圈时特别强调自己只是平等的一员。但是由于电信运营商拥有雄厚的网络实力、庞大的客户资源、全网的收费能力和良好的社会信用,它在实际上处于无可争议的主导地位。当前四大互联网产业生态圈都是由运营商牵头组建的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第三,要组建科学的业务链。在生态圈里,由于增加了许多新的元素,所以怎么组织这些元素、怎么分工就显得十分重要。要根据(应用)业务的构成,合理分工,组建科学、高效的业务链条。
第四,要建立合理的分利体系。这是保证产业生态圈长久高效运转的关键。要根据大家对于生态圈的贡献确定分利比例。分利要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尽可能地量化和简单化,并逐步完善。
❸ 中国互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中国互联网(China Internet Directinstry)是全球第一大网。网民人数最多,联网区域最广。但中国互联网整体发展内时间容短,网速可靠性、科技性则需更上一层楼。详情可见网络:http://ke..com/link?url=-
❹ 当今互联网发展趋势
深连接: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连接一切
王小川认为,深连接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他看来,互联网的连接是一个由浅到深的渐变过程,是从线上到线下,从连接信息、人、商品,到连接衣食住行。总而言之就是从互联网到物联网,连接一切。
他举例说,门户时代各家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信息共享,后来门户发展成媒体,之后产生搜索,这都是把人和信息进行连接;2014年,进入O2O元年,连接深入到线下的真实世界;目前,传感技术的进步,可以采集物理世界的真实数据,推动了物联网的发展,让连接一切成为可能。
大开放:封闭与创新是硬币两面 开放资本刺激创新
在阐释开放价值之前,王小川首先提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封闭也能促进创新。
在他看来,封闭和创新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封闭会促发创新。而当一个公司内部创新力不足时,又需要走向开放。他以美国四大老牌电脑厂商为例,说明在PC创新时代,这四家公司都是生产各自的CPU、操作系统、显示系统和存储硬盘等,在1980年代达到了各自的巅峰。当下的例子则是苹果,相较于安卓系统,封闭让它更快地把新技术推向市场,比如指纹、3DTOUCH技术等。
而当公司内部创新不足时,又需要走向开放提升效率。因此,PC行业走到末期后,美国四大老牌PC商要么倒闭、要么转型。整个PC产业走向了横向产业结构,比如英特尔生产CPU,微软制作操作系统,PhotoShop做操作系统里的软件。
在当今中国互联网发展态势下,开放更多体现在资本结构方面。他总结出当前四种资本运作模式:第一种是合并,企业在相互竞争到一定程度后,通过合并追求更高的效率;第二种是“阿里模式”,从投资走向全资收购进行新的整合;第三种是腾讯模式,把对长远发展有关键作用的业务交给合作伙伴,不控股,让企业创始人主导以保持企业活力;第四种则是自己建立生态系统。
而他比较认可腾讯的模式,以小股份的方式参与,互相信任和配合,让原有的企业保持活力。从搜狗自身布局来看,也践行了王小川的这一观点。比如,11月初搜狗战略投资知乎,在资本和产品层面进行了深度合作,一方面搜狗获取了知乎的独家优质内容,提升了搜索差异化竞争实力,一方面知乎在搜狗技术的支持下,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黑科技:手机时代微信无法颠覆 巨变取决于新科技发展
王小川所言的“黑科技”,是指未来的互联网新科技。他谈及当下手机时代,微信的地位是不可颠覆的,就如PC时代很难颠覆QQ。巨变只能是来自新科技的发展。他认为有三个方向:第一是智能穿戴设备的连接;二是人机交互;三是机器智能。
在解释穿戴设备连接时,他提到第一代的设备是PC机,然后走向手机,现在可以连接电视机、冰箱等,又以搜狗儿童智能手表糖猫为例,说明儿童这个之前远离网络的群体,也可通过智能手表连接到互联网。
而人机交互,在他看来最有可能颠覆当今移动互联网。人机交互会走向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VR解决机器与人的互动,会有新的设备为眼睛和耳朵带来更大的带宽传输;AR能够让人与自然环境有更多互动,带来更大的信息量。而智能眼镜是人机交互的核心设备,戴上眼镜后可以释放手和眼睛。人机交互对于移动互联网的颠覆,将超越手机对PC的改变。
黑科技的原动力则是机器的智能产生。他认为机器将会产生创造力,有一天人和机器要重新对话,发展成平等的对话关系。人就不再是主宰这个地球的唯一力量,而是和机器成为好伙伴,共同治理地球。
“在深连接里,我们开始享受互联网,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大开放里我们创造出新的历史,黑科技将会带领我们进入新的纪元。”
❺ 简述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可持续发展:21世纪中国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进展
(三)中国可持续发展重点领域的行动与成就
(四)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二、科教兴国战略
(一)科教兴国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抉择
(二)提高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
(三)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教兴国道路
三、依法治国战略
(一)依法治国战略的提出及主要标志
(二)依法治国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三)实施依法治国战略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特色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五、西部大开发战略
(一)改革前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
(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
(三)西部大开发的基本思路及进展
六、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及其形成过程
(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意义、机遇与挑战
(三)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选择
七、推进城镇化战略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城镇化的历史进程
(二)城镇化战略的提出及其重大意义、基本内涵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城镇化战略
八、人才强国战略
(一)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及重大意义
(二)人才强国战略的内涵、目标、重点及组织保证
(三)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及主要任务
九、中国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和平崛起战略提出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概念的缘起及内涵
(三)中国和平崛起道路的实现途径
(四)中国和平崛起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一、主题与形式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将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网”为主题,以公益性、非商业性的角度切入,以时间为线索,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向与会观众描绘一个中国互联网产业成长、成熟的历史脚印。
历史长廊将向观众展示对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具有标杆作用的事件、人物、技术,展示对人们生活消费具有变革意义的新技术、新应用。
二、大纲
我们参照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轨迹,把中国互联网发展划分成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网路探索(1987年~1994年)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
第二阶段 蓄势待发(1993年-1996年)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相继建设,开启了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历程。
第三阶段 应运而起:(1996年-1998年)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
第四阶段 网络大潮:(1999年—2002年底)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第五阶段 繁荣与未来(2003年~至今)应用多元化阶段到来,互联网逐步走向繁荣。
每个阶段从互联网建设和互联网应用两方面收集资料。内容大纲以CNNIC编辑的中国互联网发展大事记为依据。
三、长廊详细内容
材料
1
1
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网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制
二〇〇四年八月
2
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网
——中国互联网历史长廊
历史需要记录。亲爱的朋友,请您沿着这条互联网历史长廊一路走过去,在时间与空间的纬度中见证中国互联网的风雨历程和累累硕果。
没有勒石纪念那无数无名的参与者,但是我们相信纸墨之恒,寿于金石。参与这场革命的人,相信一定会胸中万千感慨突兀起,斗酒倾尽荡气回中肠。
3
第一阶段:网路探索(1987年~1994年)
中国的互联网不是八台大轿抬出来的,而是从羊肠小道走出来的。——胡启恒
4
发出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1987年9月14日,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发出了中国第一封电子邮件:“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 ”(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5
技术的探索
1988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采用X.25协议使该单位的DECnet成为西欧中心DECnet的延伸,实现了计算机国际远程连网以及与欧洲和北美地区的电子邮件通信。
1989年11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简称NCFC)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实施。
1992年 12月底,清华大学校园网(TUNET)建成并投入使用,是中国第一个采用TCP/IP体系结构的校园网。
6
世界你好!
中国连入国际互联网是一段奋争的历程。1992年6月,在日本神户举行的INET'92年会上,中国科学院钱华林研究员约见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际联网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讨论中国连入Internet的问题。
1993年3月2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的64K专线正式开通。这条专线仍是中国部分连入Internet的第一根专线。
1993年6月,NCFC专家们在INET'93会议和CCIRN会议上利用各种机会重申了中国连入Internet的要求,这对中国能够最终真正连入Internet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得到认可。
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Internet的第77个国家。
7
世界网络,中国标识
1990年11月28日,钱天白教授代表中国正式在SRI-NIC(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s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注册登记了中国的顶级域名CN,从此中国的网络有了自己的身份标识。
1993年4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召集在京部分网络专家调查了各国的域名体系,提出并确定了中国的域名体系。
1994年5月21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国国家顶级域名(CN)服务器的设置,改变了中国的CN顶级域名服务器一直放在国外的历史。
8
第二阶段 蓄势待发(1993年-1996年)
四大Internet主干网的相继建设,开启了铺设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历程。
9
科技网先行——中国科技网建设
1990年11月 NCFC立项, 1993年11月 NCFC主干网网络开通并投入运行。
1994年4月 NCFC网络与美国Internet互联成功,这是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5年4月,中国科学院启动京外单位联网工程(简称“百所联网”工程)。
1996年2月 中国科学院决定将以NCFC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中国科学院互联网络正式命名为“中国科技网(CSTNet)”
10
金桥试水——金桥网建设
1993年3月12日,朱镕基副总理主持会议,提出和部署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简称金桥工程)。
1993年8月27日,李鹏总理批准使用300万美元总理预备费支持启动金桥前期工程建设。
1994年6月8日,金桥前期工程建设全面展开。1995年8月,金桥工程初步建成,在24省市开通联网(卫星网),并与国际网络实现互联。
1996年9月6日,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连入美国的256K专线正式开通。中国金桥信息网宣布开始提供Internet服务,主要提供专线集团用户的接入和个人用户的单点上网服务。
11
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建设
1994年9月,邮电部电信总局与美国商务部签订中美双方关于国际互联网的协议,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的建设开始启动。
1995年1月,邮电部电信总局分别在北京、上海开通64K专线,开始向社会提供Internet接入服务,中国互联网进入商用化阶段。
1995年5月,中国电信开始筹建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全国骨干网。并于1996年1月,并正式开通提供服务。
12
CERNET萌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试验网开通,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
1994年8月,由国家计委投资,国家教委主持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正式立项。1995年12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建设完成。
13
网路畅通——四大骨干网互联互通
1997年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现了与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中国金桥信息网(CHINAGBN)的互联互通。
14
第三阶段 应运而起:(1996年-1998年)
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空前活跃的时期,应用和政府管理齐头并进。
15
政府推动,兴利除弊
1996年2月1日,国务院第195号令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
1996年4月9日,邮电部发布《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并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997年4月18日至21日,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深圳市召开。会议确定了国家信息化体系,并通过了“国家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00年远景目标”。
1997年5月30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授权中国科学院组建和管理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1997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布了《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998年3月6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1998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批准成立信息产业部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
1994年5月,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开通曙光BBS站,这是中国大陆的第一个BBS站。
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管主办的《神州学人》杂志,经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进入Internet,成为中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
1996年9月22日,中国第一个城域网——上海热线正式开通试运行,标志着作为上海信息港主体工程的上海公共信息网正式建成。
1996年11月15日,实华开公司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旁边开设了实华开网络咖啡屋,这是中国第一家网络咖啡屋。
1997年1月1日,人民日报主办的人民网进入国际互联网络,这是中国开通的第一家中央重点新闻宣传网站。
中国互联网的第一
1997年2月,瀛海威全国大网开通,成为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民营ISP、ICP。
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一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998年3月16日,163.net开通了容量为30万用户的中国第一个免费中文电子邮件系统,
1999年7月12日,中华网在纳斯达克首发上市,这是在美国纳斯达克第一个上市的中国概念网络公司股。
18
第四阶段 网络大潮:(1999年—2002年底)
中国互联网进入普及和应用的快速增长期。
19
资本燃烧的岁月。
2000年4月13日,新浪网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只真正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股登上纳斯达克。
2000年7月5日,网易公司宣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登陆纳斯达克。
2000年7月12日,搜狐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三大门户网站的相继上市,掀起了对中国互联网的第一轮投资热潮。
20
吹尽黄沙始见金。
网络泡沫破灭之后,中国互联网经历了一场“挤水分”式调整的严酷洗礼。阳光总在风雨后,2002年7~8月,三大门户网站相继宣布实现赢利。
.COM生生死死是个不断挖掘互联网价值的过程,这是个大浪淘沙的年代。
21
信息化风起云涌——三大上网工程相继启动
1999年1月22日,由中国电信和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牵头、联合四十多家部委(办、局)信息主管部门在京共同举办“政府上网工程启动大会”,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政府上网工程主站点www.gov.cn开通试运行。
2000年7月7日,由国家经贸委、信息产业部指导,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与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共同发起的“企业上网工程”正式启动。
2001年12月20日,由信息产业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科技部、文化部主办的“家庭上网工程”正式启动。
23
与世界对话
1994年11月,由NCFC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协办的亚太网络工作组(APNG)年会在清华大学召开。这是国际Internet界在中国召开的第一次亚太地区年会。
1996年3月,清华大学提交的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中文编码的汉字统一传输标准被IETF通过为RFC1922,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被认可为RFC文件的提交协议。
2002年10月26日—31日,全球互联网地址、域名管理机构国际互联网络名字与编号分配公司(ICANN)在上海举办会议,这是ICANN会议第一次在中国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和中国互联网协会(ISC)共同承办。
2004年4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导制定的“中日韩多语种域名注册系统”被IETF发布为RFC3743,这是中国第二个IETF标准。
跻身国际互联网组织
1995年3月,清华大学李星教授第一次当选亚太网络信息中心(APNIC)执行委员会委员。
2000年7月18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钱华林研究员全票当选亚太地区顶级域名组织(APTLD)理事会大大。
2001年11月,中国科协副大大、CNNIC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胡启恒院士被聘任为ICANN多语种域名委员会委员。
2003年6月26日,我国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家、中科院研究员钱华林当选ICANN理事,任期三年。这是中国专家第一次进入全球互联网地址资源最高决策机构的管理层。
25
网络扩建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 动互联网(CMNET)投入运行。
2001年12月22日,中国联通CDMA移 动通信网一期工程如期建成,并于2001年12月31日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运营。中国联通CDMA网络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移 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2003年4月9日,中国网通集团在北京向社会各届公布中国网通集团与中国电信集团的公众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实施拆分,并隆重推出中国网通集团新的业务品牌“宽带中国CHINA169”。
打造产业链
2000年5月17日,中国移 动正式推出“全球通WAP(无线应用协议)”服务。
2000年11月10日,中国移 动推出“移 动梦网计划”,打造开放、合作、共赢的产业价值链。
2002年5月17日,中国电信在广州启动“互联星空”计划,标志着ISP 和ICP开始联合打造宽带互联网产业链。
2002年5月17日,中国移 动率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推出GPRS业务。11月18日,中国移 动通信与美国AT&T Wireless公司联合宣布,两公司GPRS国际漫游业务正式开通。
26
应用初露锋芒
网上教育1999年8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中,六个省、市的二百余所高校使用“全国高校招生系统”在CERNET上进行第一次网络招生获得成功。随后网校大量出现。
1999年10月25日,中国科普博览网站开通,并成立顾问委员会。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以宣传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目的大型科普网站。今天它已发展成全球最大、最权威的中文科普网站。
网上银行1999年9月,招商银行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一网通”网上银行服务,成为国内首先实现全国联通“网上银行”的商业银行。
电子商务1999年9月6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是中国第一次全面推出的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成果大型汇报会。
❻ 互联网的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P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的初步成型;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最初只是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并不是一个互连的网络)。所有要连接的在ARPANET上的主机都直接与就近的结点交换机相连。
为了打破这个问题,于是ARPA开始研究多种网络(如分组无线电网络)互连的技术,这就导致后来互联网的出现,成为了现在因特网的雏形。
1983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进行通信,因而人们将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之间。
第二阶段:建成三级结构的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因特网必将扩大其使用范围,不应局限于大学和研究机构,之后随着世界上的许多公司纷纷接入到因特网,是网络上的通信量急剧增大。于是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
第三个阶段:形成多层次ISP结构的Internet,ISP首次出现。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因特网主干网替代。出现了因特网服务提供者,简称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SP可以从因特网管理机构申请得到多个IP地址,同时拥有通信线路及路由器等联网设备。用户只需要向ISP交纳规定费用,就可以从ISP得到所需的IP地址,并通过该ISP接入到因特网。
(6)论中国互联网的发展扩展阅读:
互联网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在于它的成本低,优点如下:
1、互联网能够不受空间限制来进行信息交换;
2、信息交换具有时域性(更新速度快);
3、交换信息具有互动性(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可以互动交流);
4、信息交换的使用成本低(通过信息交换,代替实物交换);
5、信息交换的发展趋向于个性化(容易满足每个人的个性化需求);
6、使用者众多;
7、有价值的信息被资源整合,信息储存量大、高效、快速;
8、信息交换能以多种形式存在(视频、图片、文字等等)。
❼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
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ALEPH是在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一个国际合作组,我国科学家参加了ALEPH组,高能物理所是该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单位。)组长的吴为民,从北京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第一封国际电子邮件。[1]
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
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4年,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中国互联网
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2001 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200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
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
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10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
网民中30-39岁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较2010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25.7%。
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占比继续保持增长,由32.8%上升至35.7%。
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比2010年底降低5个百分点;手机则上升至69.3%,其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
2011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较2010年同期增加0.4小时。
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353万个。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
❽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20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互联网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生活和信息传播的变革。
中国政府充分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加快国民经济发展、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加速社会服务信息化进程的不可替代作用,高度重视并积极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与运用。中国政府把发展互联网作为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积极营造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和市场环境;通过完善国家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信息网络工程、鼓励相关科技研发、大力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培育多元化信息通信服务市场主体等举措,不断推动中国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信息消费需求。
中国政府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人们的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已经开始并将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互联网使用人口最多的国家。
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互联网,关系国家经济繁荣和发展,关系国家安全与社会和谐,关系国家主权、尊严和人民根本利益。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是中国政府的基本互联网政策。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致力于营造健康和谐的互联网环境,构建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
中国政府将不断完善互联网发展与管理政策,使其更加符合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内在规律及客观需要。在实践中,中国政府十分注重借鉴各国发展与管理互联网的有益经验,并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同促进世界互联网的繁荣发展。
发表《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旨在介绍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基本情况,说明中国政府关于互联网的基本政策以及对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帮助公众和国际社会全面了解中国互联网发展与管理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