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2000年
⑴ 谁在2000年提出互联网的概念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2000年提出互联网的概念。
“互联回网+”是答两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
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⑵ 2000年发生的互联网事件
历史书从来都不是真实的,这个观点在成年之后越来越强烈。你所阅读到的历史记载和文字,都带有立场和猜测,如果经历了那些历史的人死亡之后,历史就更变得面目全非了。即便是回忆,如果有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你会发现当时一起经历的人,对细节的描述都大相径庭。我的前同事写过一本书描述互联网的历史《沸腾15年》,我读了几章下来,发现书中的描述和我的记忆很难匹配,是我的记忆错了?还是书中的情节根本没有发生过?永远无法得知。人类记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总在臆造过去的辉煌。
《互联网20年》这个征文,作为那些经历过互联网开始的人来说, 就是一个很好的回忆经历. 通过文字,将那段即使放在人类历史上也是精彩纷呈的时间再现给后来者阅读。当我决定开始写这篇的文章的时候,我重读了我在2000年为chinabyte写过的一些互联网专栏。当时那些对互联网的报道和预言,对比现在的结果,我哑然失笑,现在看起来荒谬的想法,放在2000年那个时候,那个场景,被写出来却正常不过。所以这篇文章,就是在提醒我们,今天就是明天的历史!人类永远没有办法去预知未来。
数据
《透视ICQ的喧哗》 写于2000-08-09
“在1998年底,中国的即时交谈开始借助中文语言的特性在中国崛起,OICQ、PICQ开始争夺这个市场,OICQ、PICQ几乎以纯模仿的方式和汉语的特点,快速地发展着,在这场战斗中,
几乎没有创意的展现,凭借服务器的稳定和宣传的攻势,Oicq获得了9百万的用户数,赢得了第一场战斗的胜利。到了2000年,随着美国在线AOL买下ICQ以后推出的99a、99B版本,一直到目前的2000a版本,ICQ开始专注全球市场,推出了更为强大的全球性即时交流软件。谈到这里,我们不能不谈到刚刚推荐的网易杀手锏----“口对口”软件,这其实是国外的odigo的ICQ软件和网易的OEM产品。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软件使用了新的概念来争夺用户,首先这个软件兼容目前ICQ的最新版本,也就是在不开ICQ的同时可以接受和发送给ICQ用户消息。”
2013年OICQ财报摘要 2014-04
“2013年第四季度,腾讯(前OICQ)总收入为169.7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0%。从全年来看,腾讯2013年总收入为604.37亿元,同比增长38%。微信和WeChat合并月活跃帐户数达到3.55亿 ,比上年同期增长121%。”
⑶ 2000年的互联网寒冬是怎么引起的有谁知道,请指教
泡沫经济破灭
大多数网站烧钱赚点击量
造成网战繁荣的假象后续资金没专有到位
导致宣传力度大减点击属量骤减
没事闲的学雅虎学美国在线的都傻眼了
大批网战倒闭或者被并购其中不阀一些在网友眼中牛逼哄哄的网站
有幸幸存下来的经过地狱般的磨炼成为中国互联网天堂里的牛逼人物
⑷ 中国互联网从2000年到2015年,为什么发展这么快
人口红利(巨抄大国内市场)
2.工业袭化水平低(对比欧洲)
3.消费水平上升(淘宝崛起)
4.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时代)
5.起步低,爱COPY(BAT)不才主观臆测一下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阿里巴巴趁此东风顺势而为做大,淘宝的崛起很大部分与实体经济下滑不无关系,
BAT 三家公司为后来的互联网高速发展提供了很好地人才基础.
2007年iPhone 的出现极大地教育了市场和培养了一系列衍生互联网产而接下来,因为国内房地产政策收紧使得原本贫乏的投资渠道变得更加狭窄.所以大量原本做vc的,原本做地产的,原本卖饺子的etc 都去做vc了
再加上近年来gov发现原本的投资拉动经济不管用了,而且之前的多年高通货膨胀洗劫了大多数老百姓的钱包,消费也是拉动不了.于是祭出一招'万众创业'.
总结就是,人才和市场基础有了,没钱的想跳出阶级固化的圈子有钱的想找新的金矿.而gov也想抱着这个稻草.
⑸ 为什么2000年是互联网的冬天
2000年IT业网站的访问量日渐减少,电子商务越来越难开展,IT人就像一只流浪的狗,IT人纷纷卷铺盖回家,IT业纷纷倒闭,如果说2000年末或许只是互联网的冬天,2001年却是整个IT业的冬天!
⑹ 中国的互联网是哪一年开始发展的
中国互联网从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网络,应当说从94年开始发展的。
⑺ 为什么说2000年是互联网的冬天
出现了来一些网络公司泡沫般源消失。针对微软垄断司法程序。还有好像什么网易在美国上市就贬值,叫做流血上市。
站在今天来看,没人会感觉网络公司不够用。windows 2000是个人计算机的里程碑。第一个32位系统。网易黄不黄几乎无关紧要。
⑻ 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具体是怎么回事
的确互联网发展太快、太神奇、也太刺激,超出了人类理解的范畴,于是使用“泡沫”一词来形容,自然最安全、最恰当。但是,互联网本身似乎蕴含着无穷尽的内涵,远远超过了我们目前的最大胆的估计和预见。因此,看互联网,左看右看都不一样,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发现。同样,对于互联网泡沫,我们的观点也必须跟着时间变化而变化。人的思维也需要时不时调整速度与频率,尽管它是世界上惰性最大的东西。静态地、一成不变地看互联网必然成笑话,有时甚至需要不断否定自己。比如,一年前,我对互联网泡沫一说十分赞同,半年前,变成了半信半疑,而今我则越发坚定地认为:互联网不是简单的泡沫。虽然互联网领域跌荡起伏,一波一波,颇有泡沫的嫌疑。
1720年,英国南海公司和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利用证券市场,哄抬股价,进行金融诈骗,导致股市暴跌,造成千百万人破产。情景如同气泡的吹胀和破灭,史称“南海泡沫(Economic Bubbles)。“泡沫经济”(Bubb le Economy)由此得名。而后这种过度投机和泡沫破灭,或者“狂热投机-恐慌抛售-市场崩溃”的金融戏剧,层出不穷。自从亚洲金融危机后,“泡沫”一词成了时髦,与“互联网”结合后,更上层楼。
泡沫的形成自然是狂热和过度投机的结果。泡沫程度超过特定限度,出现了失控状态,就会出现爆破。互联网中泡沫的成分是肯定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这种泡沫是否合理,是否良性,是否会到爆破的一刻。我们必须明白,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核心不是技术,甚至不是资金,而是用户。如果说互联网是泡沫,那么泡沫破灭之时,必然就是用户撤离之际,也就是投资者撤离之际。可是事实上是如何呢?
我们天天可以听到人们对互联网的抱怨,比如资费、速度、内容、时间等等。但是我们看到的是:我们很少看到一个人上了网,会因为各种不满而决定不再上网,永远不回头;我们也很少看到,一个人用上E-mail,会说这东西成本高,从此再也不发E-mail。实际上,只要一个人上了网,基本上就粘上下不来了。网络的应用也是用了就离不开。而且也不可能有一天会发生许多用户撤离互联网的事情,因为互联网有一种引力和魅力是我们现在难以说清的。免费的电子邮件,搜寻引擎,新闻内容,即时下载软件,各类信息,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等等,都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得到类似的体验。因此网络创造的许多价值(无形和有形的)是物理世界无法替代的,而且即使有替代,也是超值的。否则不足以解释目前互联网对人们的吸引。毕竟,每个人都不是被强迫上网的。更关键的是,互联网上的一切都在快速改善,服务越来越好,使用起来越便利,内容越来越充实,新鲜事物更目不暇接,引力和魅力自然会进一步增强。而新网民入网的速度丝毫没有放慢,用户组成了互联网泡沫最坚固的内容。只要用户持续增多,互联网泡沫就不可能迅速破灭。
许多人最担心的还是投资。担心互联网会以一种燃烧的速度耗尽投资者的金钱。但是我们放开眼光来看,资本市场是一个内循环系统,而不是一个个孤立的黑洞,流入互联网的投资必然体现在消费上,化出去的钱还会通过各种途径流回资本市场。而且互联网投资以散户为主,是一种聚沙成塔的力量,使得资金来源更加稳固。而且,目前互联网行业的业绩在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在改善,总体趋势没有辜负投资者。当然,资本的流动是有选择性的,多流入互联网,必然少流入其他行业。好在资本市场的流向是由注意力和市场发展来支配的,目前全球投资焦点,除了互联网,还有谁与争锋?最热闹、最疯狂的市场除了互联网市场,还舍我取谁?不错,投资者都在对一个梦想投资,但还有什么梦想比互联网更大更真实?
当然互联网目前体现为是一种摧毁性的力量,就象加速的新陈代谢一样,必然有一批批跟不上潮流的企业倒下,而有一批批更为壮观的新手冲上。从单个企业看、从局部看,的确可以感受到剧烈的泡沫泛起和破灭,但是从全局来说,必然是不断增长。这种趋势才是理解互联网本质的关键。
网景被购并了,微软化了数十亿的冤枉钱,Wired也寄人篱下……这些悲惨的故事似乎是泡沫破灭的最佳明证。但实际上,只要冲上互联网的风头浪尖,最惨的失败者也比落伍的胜利者获益更多。网景最终售价是100亿美元,想想看如果不是互联网,而只是一个浏览器产品,能卖出如此高价钱吗?网景的创始人们哪一个不腰包鼓鼓?。而微软如果没有这么多的“浪费”,今天很可能就没有生存余地?更甭说5000亿美元的市值。互联网一夜暴富的神话必然会越来越多,但是随着参赛选手越来越多,暴富的集中度和程度会被进一步均衡化。一些股票会剧烈波动,价格会大幅下滑,但互联网总体市场价值的走势必然会随着用户的急增而激增。
与其担忧互联网泡沫,不如勇往直前,与其怀疑互联网的真实,不如坚信不疑。因为在这场革命中,唯一的胜机就是赶上风头浪尖,虽然风险难度都有极大,但怀疑、诅咒、墨守的人,必将一无所获。
因为互联网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也不仅仅是一项应用,甚至不仅仅是一次技术变革,而是一场真切的技术革命,它对应的将是一种全新的文明,一个全新的世界。
⑼ 2000年后成立的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是哪个
迅雷
⑽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1、在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5年目标: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4、在1994年,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工程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5、在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6、在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7、在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让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9、在2000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0、在2001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11、在2002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12、在200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10)互联网2000年扩展阅读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大阶段
1、学术牵引期。指的是互联网从美国引入中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政府科研单位历经数年的努力,推动互联网从信息检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业化探索。
2、探索成长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众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稳步成长。在这一期间,我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热情高涨,一路高歌,不畏互联网泡沫期带来的考验,努力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3、快速发展期。该阶段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建立,“内容为王”的时代慢慢过去,开始转向“关系为王”的web2.0。互联网的角色关系也开始转变,内容的缔造者不再只是网站,个体用户也可以参与其中,逐步通过内容来拓展自己的关系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NS时代。
4、成熟繁荣期。该阶段正是我们目前经历的成熟互联网阶段。从微博的盛行,到2012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应用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并存,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