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凑互联网
A. 家居家电电商平台哪里好
互联网装修可以看成是家装O2O的2.0,从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户模式的“一站式产品”,这其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几方面分析。
1、“互联网+”的改造。家装行业产值规模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用户体验差等天然属性使其本身就具备被互联网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个时机。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及互联网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点燃了互联网装修的燎原之势。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更是推波助澜。
2、用户需求的使然。家装行业很不规范,家装产品极其复杂,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猫腻陷阱多,用户消费体验差,出现用户吐槽喊坑爹,夫妻为此闹离婚,你说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简单、透明、所见即所得的高性价比装修产品呼之欲出。
3、行业发展的推动。家装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连接了业主和施工队、设计师、主材家具供应商等,让家装链条上的各种分散资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运营及财力等差异,使得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力不一样,让一站式的装修产品有了资源的保障。
谁在“捧杀”互联网装修
互联网装修火了后,各种非议纷至沓来,媒体也有质疑声,这和爱空间“炒作式”开场有很大关系。但喊声最大的则是传统装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广经济之声《新闻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联网装修大战时,采访某装修公司老板对此的看法,对方直言“那是骗人的”!
也难怪传统装修不爽,让装修行业透明了,没了增漏项,没了猫腻陷阱,没了高额的装修成本,他们还怎么活儿?而互联网装修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传统装修,是那些还在叫卖“90平米家装28800元全包,还送万元家电”的装修公司们,“他们一天不除,家装行业就永无宁日”。
当然也有较大的品牌装修公司,通过高客单价赚取更多毛利,维持较大的运营和营销成本,他们也不希望硬装微利化。互联网装修玩法不一样,通过供应链管控和口碑营销,将装修公司过多花费在供应链、运营和营销上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互联网装修引发了家装行业价格战,“搅乱了整个市场,甚至有些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低价套餐,整个行业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价快装的年代,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其实,推出低价套餐基本都是传统装修公司,或者打着互联网装修旗号的传统装修公司。
环境险恶,所以,互联网装修们要团结,别起内讧,别想着踩着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场做起来,先把产品做好!别再出现用户在社区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我是花钱请你们来给我装修,不是花钱来体验如何当福尔摩斯”!
最近看到有住起诉爱空间产品抄袭,微博上还专门做了话题,阅读量不少,这是有专门团队运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借势传播对行业发展来说没啥好处。传统装修们恨不得你们互掐,掐更好,省得老子生闷气!
进入的四种类型
目前市场上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很多,但真正的没几个,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建电商平台体系为主,根据进入方式和发展策略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家装O2O的产品延伸。这是家装O2O的根据资源优势,对产品的重新细分和规划。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业7年的我要装修网兄弟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依托7000多家供应商资源和2年“工长联盟”装修产品积累,快速跑了起来。
二是凭借互联网思维的直接杀入。资源储备及装修经验欠缺,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没有太多积累,而是依靠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快速杀入进来。如极客美家和爱空间,前者让用户一件一件选,看似参与感十足,其实过于繁琐;后者的“20天完工”成了营销手段,真像雷军说的“延迟1天赔1万”岂不倾家荡产。
三是行业大佬的进入。这个无需解释,在家装相关产业中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进入互联网装修有一定优势。如海尔家居有住网、搜房网家装,万科也推出了精装套餐。
四是电商平台的“进攻性”保护。电商巨头的进入,既是分一杯羹,凑凑热闹,也是对平台的保护。2010年淘宝网就上线了家装频道,2011年与合作方在线下建立了“爱蜂潮”产品体验馆,不涉及装修,而此次推出了“极致装修30天”的极有家,轻模式的切入考验服务质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猫也有品牌企业进驻,将会出标准,单平米报价要有零增项等承诺。
此外,也有小的传统装修公司出了“极致套餐”,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不算太好,也不太坏,就看后期发展了。
发展的挑战与瓶颈
目前,互联网装修们基本都还在样板市场跑数据,有的也在谋划全国市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第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毕竟“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
第二,全国布局的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破解。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三,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这里不担心到底进化到啥程度,因为还没到没饭吃的绝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没必要牺牲眼前利益。担心的是披着互联网装修的外衣,扰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锅里苍蝇太多,把市场搅烂了。
第四,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现在大家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说是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寻求利润突破,但都是计划;更要命的是,这块市场会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更为惨烈,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
运营的趋势与策略
再结合发展趋势,谈谈运营的一些策略,尽量跟大家分享干货,只说有用的,执行好的话会降低未来的隐性成本。
3D云设计化抢夺设计主导权。互联网装修以后与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的连接增加客单值有个前提是设计一体化,才能增强产品的整体销售力。这就得打通硬装设计(包含主材搭配)、软装设计,甚至还要主导家具的设计,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不同设计平台的整合要靠3D云设计实现,对用户虚拟体验也更真实。这牵扯了技术开发和设计资源整合两大工作,就看企业各自的战略眼光如何了!
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这是互联网装修产品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家装行业一直没有诞生龙头企业的原因。不管是599、699还是666,只要用户报面积就能快速算出家装预算,这是标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还省钱。但还得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衡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最大化地归类,然后再标准化。如电视背景墙,可以针对地中海、田园等不同风格制作至少5套可选方案。
营销口碑化降低成本。这是降低营销成本最核心的一点儿,如果没有口碑化的传播,都不能称其为互联网装修产品。前提是产品要好,还得善于利于粉丝和社区进行内容传播。
供应链及监理本地化管控质量。互联网装修也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首先是每个地方由于民俗,及人们的审美差异,会在设计、家具和软装有些差异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应链,有些主材辅料的全国品牌在当地市场用户不一定认可,得根据用户喜好和价格重新筛选;最后监理验收,虽然通过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时查看,但对用户来说,项目经理登门拜访,总会让人舒坦。有人说互联网装修要轻运营,这是胡扯,还得适度重,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
管控移动化解决数据通路。这是O2O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像互联网装修这样的供应链管控、施工管理等沟通、对接、协调工作繁琐又复杂的行业,各种智能软件的移动化应用很关键。在发展期,就要提前考虑这块的布局。否则,有可能出现下面这一幕。
2014年10月,当饿了么平台日均订单已从接受大众点评投资时的10余万单增长到了100多万单。而此时,他们的技术团队跟不上发展,导致后台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面临一次宕机。市场招商人员频频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两个礼拜,结果公司后台系统连续两次宕机,现在所有老板都不理我了。”还有数据平台迟迟刷不出数据持续被各业务部门吐槽。这些都是要预防的。
工人职业化改变行业生态。谁能让装修工人职业化,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说白了,主材辅料是在资源范围内可控的,设计的所见即所得也不难实现,唯有装修工人是最难改变的,这是社会全面发展才能解决的难题。
而“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势必会对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将会改写行业规则,效率和标准化也将提高。那到底是自养工人?还是建立工长合作制?这里不做定论,即使合作制也会让工人有更高收益!
预计1-2年,家装O2O的风口就要来了。未来,家装O2O领域会诞生一家类京东的公司,那一定来自“互联网装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谁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让用户体验更佳,让链条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
金勾鲜岢零濒尼保兄黎绪蕖读资佗研题赫昊诚综
B. 比较不错的互联网猎头公司名单
在当前电子商务时代风起云涌之际,传统企业面临转型的艰难选择,很多企业下定决心选择学习、奋进,努力追赶电子商务时代的步伐,然而,时间飞逝,竞争对手不会给予这些企业丝毫喘息的机会。大多转型的企业,依然还是在摸索中,寻找自己的出路,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然而,电子商务时代的竞争激烈程度,容不得企业的半点失误。亿猎为转型企业解决一切电子商务的复杂问题。专注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招聘,专注于为企业提供电子商务运营咨询
C. 互联网创业的论文,谁能帮我拼凑一篇
建议关注一下波波来了的公号,这里边全是创业牛人讲的故事,你随便凑凑就够了,还都是精彩的原创。
D. 急需1万块,怎么办
建议您通过正规渠道贷款。您可以申请个人信用贷款,建议您申请时候选择正规平台,更好保障您的个人利益及信息安全。推荐您使用有钱花,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的信贷服务品牌,大品牌靠谱利率低值得信赖。有钱花借款额度最高至20万(点击官方测额)
有钱花日利率低至0.02%起,借款1万元一天利息最低2元起,借款5万元一天利息最低10元起,支持提前还款,具有申请简便、利率低放款快、借还灵活、息费透明、安全性强等特点。
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旗下信贷服务品牌有钱花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
和您分享有钱花的申请条件:一、年龄要求:在18-55周岁之间。特别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您放弃申请。二、资料要求:申请过程中需要提供您的二代身份证、本人借记卡。注意:申请只支持借记卡,申请卡也为您的借款银行卡。本人身份信息需为二代身份证信息,不能使用临时身份证、过期身份证、一代身份证进行申请。
此条答案由有钱花提供,请根据需要合理借贷,具体产品相关信息以有钱花官方APP实际页面为准。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手机端点击下方,立即测额!最高可借额度20万。
E. 现在的互联网与云计算中心的区别
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
什么是云计算
首先是云计算。时至今日,我的身边还常有朋友问起,这个喊得震天响的云计算,到底是什么东西?开始时我也会解释一大堆话,后来发现,简单记得住最管用。于是概括为一句:云计算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云计算。而云计算的用处,或者说目的,是要将个人电脑(台式机也好笔记本也好)放到互联网中。
什么叫个人电脑放到互联网中?举例来说,你能直接在网络上看电视剧,并且可以在任何能上网的地方接着看同一部电视剧。而在几年前,你可能得先把电视剧一集集下载到你的个人电脑里,还得先安装好暴风影音这样的播放软件。换句话说,原本属于个人电脑的功能,现在被互联网替代了。
云计算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取代个人电脑的全部功能,这就叫把个人电脑放到网络里。云计算将最终让你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做任何与电脑相关的事,还不用随身带着笔记本或者U盘,因为你需要的所有数据、软件都在云中,在你的网络账户里。
对IT圈外的朋友来说,“把个人电脑放到网络里”这句话听起来可能还不够刺激。充其量,它不过能让我们的信息生活更方便而已。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一变化将造成曾经只手遮天的微软帝国的消失,那么你可能精神为之一振。有那么厉害吗?不过细想想也不奇怪,如果个人电脑都消失了,那么Windows还有什么用呢?
回顾一下我们如今的电脑操作,那种软件使用的最为频繁?没错,是浏览器。当云计算的终极目的成真,我们将只需要在本地电脑中留下一个浏览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的其它复杂功能。到那时,我们甚至希望开机就直接看到一个运行之中的浏览器,而不再需要Windows本身(这正是Google的chrome os项目的目标)。
对于IT从业人士来说,个人电脑向互联网的迁移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机会和可能。以往我们熟悉的各种桌面软件,大到Office,小到记事本,在云时代都需要改写为互联网中的网页。仅这一条就意味着数以亿计的潜在财富价值。更不用说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过程所伴随的另一个实质性变化——社交。
社交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个人电脑向互联网的迁移正好将为社交舞台提供远远超过今天的空前庞大的用户群体基础。我们知道,即使是在Windows和互联网共存的今天,社交网络服务都已经产生了如Facebook般市值估价超过千亿的超级大公司。换句话说,云计算孕育的不仅是再造一个微软帝国的潜力,更意味着一个史无前例的巨大影响力的信息时代的真正来临。
云计算分析与预测
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即使所有人都知道云计算的好处,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真真切切地将它落到实处。表面轰轰烈烈的云计算产业建设,到如今看来也不过是为多搞一些机房拉资金的噱头。落到实处的云计算就只是铺宽带、上机器?前车之鉴是,电信运营商们投入大笔资金砸向3G,等到管道铺好才最终发现自己更像是在为互联网公司们做嫁裳。
硬件投资是必须的也是赚钱的,但它只是行业生态系统中最低端的部分。这种技术门槛极低的基础建设就不要再拉上云计算的幌子了。
云计算的真正精彩在于软件行业。虽然以“互联网即云计算”的角度来讲,所有互联网公司都与云计算相关,但却并非所有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真实地参与云计算的发展进程。不是不想参与,是不知如何参与。
应该怎样将云计算落到实处?紧紧把握“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这一本质正是关键。遵循这一思路,网络操作系统,或者说online windows,也许正是云计算领域的头等发展大事。如果做不了OS,那么退而求其次,发展云时代的应用软件,或者说互联网服务,也是正解。
先来看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将是什么样的?有人认为浏览器即使未来云时代的操作系统。不对!请记住,云时代的特点是“一切皆在云中”。因此,浏览器这种本地软件注定了它与云无缘。在它身上下功夫,势必走本地化的老路,离云越来越远。归根结底,浏览器只是一个客户端,一个云的终端显示驱动,不可能成为网络操作系统。浏览器在当下仍是各大公司们抢得死去活来的网络入口,但那只是云中的世界还不够成熟时的假象。随着更多个人电脑功能迁移至云中,浏览器将最终成为一个不需要附加功能的躯壳,使用哪种浏览器接入云中将变得不再重要。
也有一些聪明的公司看懂了云的未来。就国内而言,腾讯在这方面的动作可谓领先一步。打开web2.qq.com,呈现在眼前的与其说是网页,不如说是在线的windows桌面。这种数据、软件、操作皆在云中的网络桌面,正是网络操作系统的雏形。随着越来越丰富的第三方应用被加入其中,企鹅帝国的野心也昭然若揭。
辛运的是,云计算并非复制一个online windows那么简单。这才使云计算不至于被大公司们垄断,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参与的机会。问题在于,即使腾讯们把页面做得再像Windows,互联网的生态也不会遭到个人电脑时代的垄断之灾。门户主页、电子邮箱还是可以照常打开,丝毫不受所谓网络操作系统的约束。要知道,在个人电脑时代,任何软件没有Windows都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表明:看起来很像Windows的网络桌面只是一个桌面。你甚至可以将它理解为网络硬盘。无论如何,它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
尽管如此,网络桌面仍然是云时代生态系统中最接近操作系统的一环。只是,当年Windows的荣光再也无法复制,绝对垄断的可能也将连同这种并不光彩的荣耀一同褪去。某个优秀的网络桌面(比如Facebook)可能长期被大多数人设为主页,但这并不妨碍长尾用户群中的少数人按照自己的偏好选择其它网络桌面。不同公司的网络桌面产品将共存于云中,而所有互联网服务都可以很好地在它们中运行,不受兼容性的困扰。因为,云时代的决定性标准不是由某一家制定,而是植根于已经深入人心的公共网络协议。
换句话说,云时代将不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操作系统。网络桌面与其说是操作系统,不如说是另一种云中的应用软件。也可以认为,云时代的操作系统,由互联网中的所有服务共同组成。
因此,落实云时代的关键,最终归结为开发互联网服务。但是,互联网服务并不等于传统的互联网网站。最大区别,在于互联网服务于用户及其它服务交互的软件特性,而传统网站只是一段段静止的文字和图片,只相当于个人电脑中的一个个数据文件。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中为数众多的网站中,只有少数算是真正参与到了云计算的进程之中。即使是Web2.0的兴起让许多网站开始重视与用户的互动,也很少有网站能够像Windows时代的软件一样,与外部数据一起与系统共生。换到互联网语境之中,这也可以理解为网站的开放性。在这方面,不仅需要胆略,更需要想象力。Facebook与Myspace的不同,正是因为前者将自己的社交资源向外界开放,才获得了决定性的质的飞跃。
简而言之,喧嚣的云计算其实很简单。无需长篇累牍的论文,无需盲目的政府投资。未来和机遇在于互联网服务的创新和细化。中小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台和系统将不再重要,绝对性的垄断将分流到一些优秀的互联网服务之中。随着云计算的深入,优秀的互联网服务将越来越多,信息世界的秩序则将最终趋于平等和自由。
社交网络
相较于云计算,社交网络的概念容易理解一些。毕竟,人们对社交并不陌生。社交网络嘛,就是在网络上社交呗。用更广义也更简单的话来概括,社交网络就是多用户参与的网络。
从这个意义上讲,Web2.0热潮的核心概念社交网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为人熟知的即时通讯软件如QQ,多人网络游戏如传奇,都是早在Web2.0之前就已经大获成功的社交网络服务。
今天,我们已经有了Facebook、腾讯等巨无霸级的大型社交网站。这是否意味着社交网站已经发展到了熟透的阶段?是否意味着后人已经没有进入该领域的机会?
结论恰恰相反。随着以“个人电脑向互联网迁移”为核心的云计算进程的深入,使用网络的人群基数将远远超过今天的数量。同时,未来人们的每一次电脑操作都将与网络相关。云计算的模式结构与其用户总量的叠加结果,将是前所未有的新的社交需求。我们所需要的,只是更多的想象力,去挖掘这些潜在的可能性,而完全无须担心今天看起来庞大的Facebook们。社交,依然前景无限。
第三方登录的深意
更令人欣喜的是,大多数大型社交网站都已经陆续开放了第三方登录功能。今天,我们已经可以在很多中小网站中见到“用QQ账号登录”的选项。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已有的QQ账户登录,而无需另外注册。这既是所谓的第三方登录。对中小网站来说,这绝对是有效吸引用户流量的天大喜事。
为什么社交网站巨头们要做这样的慈善事业?要知道,今天名不见经传的小网站,明天就可能成长为可怕的竞争对手?究竟其中有何玄机?
这个问题有很多不同的解答,但深层的答案还是要从云计算之中寻找。我们之前讲过,云计算的生态将最终由许多互联网服务共同构成,这些互联网服务将呈现出一种开放可交互的状态,就如同个人电脑中软件与软件,软件与数据文件的关系一般。云中的“个人电脑”要求云中的“软件”们互通而不是各自为政,而互通的关键则是统一的用户身份认证。
换句话说,用一个账户通行互联网是云计算的天然需求,而现行互联网中一个网站一套用户账户的格局已然成为了云计算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破除它势在必行。
这种技术发展所蕴含的自发动力才是巨头们开放用户资料行为的幕后推手。早在Facebook率先开放用户资料之前,用于账户互通目的的网络通行证技术OpenID就已经如暗流涌动,随时可能破冰而出。即使Facebook自己不开放,迟早也会有别的网站这么做。与其守住既得利益等到人老珠黄,不如顺势而为与世界共同前进。这也正是一流公司是否能够持续优秀的基因所在。
从长远看来,开放账户资料的确会逐渐削弱Facebook这样的巨头原先拥有的平台垄断优势,甚至有沦为账号提供商的风险。但这是大势所趋。互联网从诞生之日其就担负着自由与平等的使命,任谁也改变不了。顺势而为,秉持开放的态度,反而能够在现有的优势基础上,集中精力做强做深具体的内容服务,从而在新的阶段持续保持优势。例如,在社交空间这项服务上,相信Facebook将长期保有优势(所谓社交空间,即用户进行经常性社交活动的场合。并非所有的社交活动都在社交空间完成,但社交空间却是社交活动最多的场合)。
对于广大IT从业人员来说,开放的互联网当然更意味着福音,这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伴随着云时代的深入,社交这块大蛋糕将愈发显露出活力。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也许是时下最热的IT领域,连圈外的朋友们也很乐意将它作为时髦词挂在嘴边。毕竟,不懂云计算,不懂SNS,还不懂天天把玩的小手机吗?
然而,笔者要说的是,移动互联网恰恰是笔者最不看好的方向。一旦IT再次出现泡沫(但愿不会),其源头必然是今天投资人竞相追捧的所谓移动互联网。
手机≠移动互联网
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容易搞错的一点是:手机不等于移动互联网!如果你仔细读过本系列文章之前的部分,你应该明白,未来的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的“个人电脑”,而任何一种具备显示屏的终端,无论是台式机、笔记本、手机、腕表、相机,又或是公共查询机甚至是ATM机,都将成为云中“个人电脑”的显示终端。换句话说,互联网的未来形态天生就是移动的,而与是否使用手机无关。我们将会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设备接入云中的“个人电脑”,这才是移动的真实含义。
那么手机将会是移动互联网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吗?是,又不是。我们的确将经常使用手机来接入互联网,但同时大部分的工作仍然是通过其它设备,尤其是传统的配备有大屏幕的台式机或者笔记本来完成。
原因在于,手机归根结底受制于屏幕大小和输入的流畅性,因而不可能成为大部分电脑操作的适用设备。你可以用手机编短信发微博,但你不会用它来编辑word或excel,甚至长一点的email也不会用它。同样的,你用手机来弹小鸟打僵尸,但你会长时间用它来玩魔兽或是使命召唤吗?甚至赛车游戏你也会觉得还是台式机来的爽快。
把手机屏幕做大点能不能有所帮助?君不见今天清一色苹果长相的智能手机们比拼的正是面子大小。只是实在怀疑,这种令广大MM们不爽的砖头风到底能持续多久?莫非我们真的想要吧笔记本揣到裤兜里逛街?NO!那还是手机吗?
手机的定义决定了它的体积不可能无限增长。它的输入方式从键盘、触摸再到语音、图像识别也就达到了想象力的上限。最顶级的设备也无法改变手机不利于阅读和输入的特性,因此已经和正在烧钱的朋友们请点个赞这个现实:手机≠移动互联网,手机只适合简单应用,最多是正常应用的简化版。
给手机设计开发者如下建议。你们开发的应用应该:
1.不需要总是看屏幕
2.不需要仔细看屏幕
3.如果你的应用必须随时看屏幕,仔细看屏幕,那就不用煞费苦心在手机上牵强附会了。配备有鼠标键盘和正常尺寸屏幕的传统电脑才是你应该考虑的目标。手机取代不了传统电脑。
第二个问题
笔者不看好移动互联网的第二个根本原因在于基础设施的不成熟。即使已经到了3G审美疲劳4G才是王道的21世纪,我们最缺的依然是基础设施建设。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硬件环境,和我们刚跨入新世纪互联网刚抬起全民普及苗头时的那个年代极其相似。从业者一片热血沸腾,用户们却还在盘算30块钱包20小时还是80块钱包60小时划算。
历史的惊人相似实在无法不让人联想到曾经的泡沫危机。君不见,上一次的互联网喧嚣散尽之后,多少互联网先驱们被拍在岸边,死在明天。足足七八年之后互联网才盼到了复苏,结果是毛头小子开心网们捡了大便宜,而从之前的阴影中活下来的就只有利用互联网却不采用互联网思路的QQ而已。
除非基础设施足够成熟,否则进入移动互联网就是一种先烈式的冒险。笔者的建议是,五年之后再作打算也不晚。
智能手机误入歧途
最后一个问题,让我们再来凑凑手机的热闹。乔帮主引领的智能手机革命成功击破了中国山寨头头们冒起的泡泡,搞得大大小小的手机店不换上清一色的苹果状砖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卖手机,也搞得稍懂一点时髦的年轻人不揣上一块砖头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带了手机。但事实是,智能手机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笔者升级过一次Android系统。从上网查资料下载升级包再到最后安装成功,总共花费两个小时。据说这已经算是好成绩。普通用户大概不会和系统较劲,但如果想要尝试某款新软件功能,也必须要经历先下载再安装后使用的过程。至于应对安装冲突、升级失败、运行异常,以及控制情绪避免系统设置查找抓狂症,乃至学习新型杀毒软件和防火墙的用法,也是每个智能手机用户必须具备的常规素质。
这一切多像那令人怀念的Windows 95年代!可是拜托,我们里那个岁月已经不折不扣的过去了十六年的光阴。云计算都已经过喊得耳朵起了茧,微软都已经不再是历史舞台的主角,为什么手机开发者们还试图让我们重复那当年的往事?
不要下载!不要安装!手机软件应该直接做成网页应用,在浏览器中打开就OK!你说本地软件才能跑的顺畅,难道你不知道现如今连网络游戏都在转型网页版免安装?你说放在桌面的快捷方式才能吸引用户,难道你不知道网页图标也可以放到桌面上?顺便说一句,浏览器的开发者们应该好好学学UC,把浏览器的入口界面做得像桌面一点很难吗?
只有将你的手机软件变成即打开即用的云中应用,你的开发成果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尝试。也只有这样,用户在丢手机/换手机/换操作系统之后,你的开发成果才有更大的几率不被用户抛弃。
可以预言,手机操作系统的升级大战在一段时间之后将趋于平静。苹果的封闭还是安卓的开放,又或是Nokia的落伍都将成为不重要的过去式。在任何一部智能或非智能手机上所必须的,将只是一部功能完善的浏览器,而更多的热闹看点则将进入互联网,进入云计算的大舞台。
F. 家装O2O平台优缺点PK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互联网装修可以看成是家装O2O的2.0,从平台模式延伸到用户模式的“一站式产品”,这其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几方面分析。
1、“互联网+”的改造。家装行业产值规模大,ARPU值(每用户平均收入)高,用户体验差等天然属性使其本身就具备被互联网改造的基因,只是等待一个时机。互联网思维的盛行及互联网工具的成熟,就像是星星之火,点燃了互联网装修的燎原之势。克强总理在本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第一次提及鼓励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更是推波助澜。
2、用户需求的使然。家装行业很不规范,家装产品极其复杂,信息缺失,透明度差,猫腻陷阱多,用户消费体验差,出现用户吐槽喊坑爹,夫妻为此闹离婚,你说愁人不愁人;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快,使得一站式的简单、透明、所见即所得的高性价比装修产品呼之欲出。
3、行业发展的推动。家装O2O前期是中介模式,平台连接了业主和施工队、设计师、主材家具供应商等,让家装链条上的各种分散资源可以高度集中,不同平台的模式、运营及财力等差异,使得对这些资源的整合力不一样,让一站式的装修产品有了资源的保障。
谁在“捧杀”互联网装修
互联网装修火了后,各种非议纷至沓来,媒体也有质疑声,这和爱空间“炒作式”开场有很大关系。但喊声最大的则是传统装修公司,就在年初,央广经济之声《新闻晚高峰·天下公司》聚焦互联网装修大战时,采访某装修公司老板对此的看法,对方直言“那是骗人的”!
也难怪传统装修不爽,让装修行业透明了,没了增漏项,没了猫腻陷阱,没了高额的装修成本,他们还怎么活儿?而互联网装修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传统装修,是那些还在叫卖“90平米家装28800元全包,还送万元家电”的装修公司们,“他们一天不除,家装行业就永无宁日”。
当然也有较大的品牌装修公司,通过高客单价赚取更多毛利,维持较大的运营和营销成本,他们也不希望硬装微利化。互联网装修玩法不一样,通过供应链管控和口碑营销,将装修公司过多花费在供应链、运营和营销上的成本让利给消费者。
实创装饰董事长孙威认为互联网装修引发了家装行业价格战,“搅乱了整个市场,甚至有些企业跟风推出类似的低价套餐,整个行业似乎回到十年前推崇低价快装的年代,最终受害的还是消费者。”其实,推出低价套餐基本都是传统装修公司,或者打着互联网装修旗号的传统装修公司。
环境险恶,所以,互联网装修们要团结,别起内讧,别想着踩着同行往上爬,先把市场做起来,先把产品做好!别再出现用户在社区上声嘶力竭的声讨——“我是花钱请你们来给我装修,不是花钱来体验如何当福尔摩斯”!
最近看到有住起诉爱空间产品抄袭,微博上还专门做了话题,阅读量不少,这是有专门团队运作,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如此借势传播对行业发展来说没啥好处。传统装修们恨不得你们互掐,掐死更好,省得老子生闷气!
进入的四种类型
目前市场上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很多,但真正的没几个,大多数是挂羊头卖狗肉,自建电商平台体系为主,根据进入方式和发展策略可以分为四类:
一是家装O2O的产品延伸。这是家装O2O的根据资源优势,对产品的重新细分和规划。最具代表性的是深耕家居建材行业7年的我要装修网兄弟品牌——“性价比最高的互联网装修”蘑菇装修,依托7000多家供应商资源和2年“工长联盟”装修产品积累,快速跑了起来。
二是凭借互联网思维的直接杀入。资源储备及装修经验欠缺,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没有太多积累,而是依靠对互联网思维的运用快速杀入进来。如极客美家和爱空间,前者让用户一件一件选,看似参与感十足,其实过于繁琐;后者的“20天完工”成了营销手段,真像雷军说的“延迟1天赔1万”岂不倾家荡产。
三是行业大佬的进入。这个无需解释,在家装相关产业中是某一领域的大佬,进入互联网装修有一定优势。如海尔家居有住网、搜房网家装,万科也推出了精装套餐。
四是电商平台的“进攻性”保护。电商巨头的进入,既是分一杯羹,凑凑热闹,也是对平台的保护。2010年淘宝网就上线了家装频道,2011年与合作方在线下建立了“爱蜂潮”产品体验馆,不涉及装修,而此次推出了“极致装修30天”的极有家,轻模式的切入考验服务质量的管控能力。另外天猫也有品牌企业进驻,将会出标准,单平米报价要有零增项等承诺。
此外,也有小的传统装修公司出了“极致套餐”,打着互联网装修的旗号,不算太好,也不太坏,就看后期发展了。
发展的挑战与瓶颈
目前,互联网装修们基本都还在样板市场跑数据,有的也在谋划全国市场,但面临的挑战也不少。
第一,产业链优质资源的争夺。毕竟“互联网装修”是家装O2O的一种形式,还有平台模式对产业链上的各项资源的争夺。如各种的抢工长平台、设计师平台、家居建材团购平台抢夺优质资源,使得互联网装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高质资源的低成本整合烦恼。而如果先天已经占有某些资源的互联网装修则会发展更为顺利。
第二,全国布局的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难题破解。产品容易复制,但供应链管控和施工监理的复制相对要难,再怎么标准化,还是得让人去做,施工、监理人员的“职业化”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
在施工上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有产业工人,可以标准化管理,但前期运营成本高;另外是和劳务公司合作雇佣工人施工,有的直接和工长合作,相对管理成本高,边际成本会随着接单量的增加而增大。
第三,传统装修“半进化”的搅局。这里不担心到底进化到啥程度,因为还没到没饭吃的绝境,日子过得还算舒坦,没必要牺牲眼前利益。担心的是披着互联网装修的外衣,扰乱市场,搞得乌烟瘴气,坏了行业口碑,其他真正的李逵遇尴尬。记得第一次保健品浪潮的衰退就是锅里苍蝇太多,把市场搅烂了。
第四,硬装入口后的盈利模式挑战。现在大家都在靠硬装争夺流量入口,导致硬装利润微薄,甚至为了更快启动市场,可能都不赚钱。这对想要扩张的互联网装修来说必须得依靠资本的助推,要跑得快,从A轮到D轮可能就两年时间。但后续的盈利说是依靠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寻求利润突破,但都是计划;更要命的是,这块市场会面临来自天猫、京东、国美甚至像小米、海尔等跨界竞争者,更为惨烈,需要提前规划各自的盈利模式。
运营的趋势与策略
再结合发展趋势,谈谈运营的一些策略,尽量跟大家分享干货,只说有用的,执行好的话会降低未来的隐性成本。
3D云设计化抢夺设计主导权。互联网装修以后与家具、软装及智能家居的连接增加客单值有个前提是设计一体化,才能增强产品的整体销售力。这就得打通硬装设计(包含主材搭配)、软装设计,甚至还要主导家具的设计,才可能实现后续的盈利模式。而这些不同设计平台的整合要靠3D云设计实现,对用户虚拟体验也更真实。这牵扯了技术开发和设计资源整合两大工作,就看企业各自的战略眼光如何了!
产品标准化快速复制。这是互联网装修产品的主要特征,这也是家装行业一直没有诞生龙头企业的原因。不管是599、699还是666,只要用户报面积就能快速算出家装预算,这是标准化的魅力,省事,省心,还省钱。但还得与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平衡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将用户需求最大化地归类,然后再标准化。如电视背景墙,可以针对地中海、田园等不同风格制作至少5套可选方案。
营销口碑化降低成本。这是降低营销成本最核心的一点儿,如果没有口碑化的传播,都不能称其为互联网装修产品。前提是产品要好,还得善于利于粉丝和社区进行内容传播。
供应链及监理本地化管控质量。互联网装修也有极强的本地化属性,首先是每个地方由于民俗,及人们的审美差异,会在设计、家具和软装有些差异需求;其次要建立建材的本地化供应链,有些主材辅料的全国品牌在当地市场用户不一定认可,得根据用户喜好和价格重新筛选;最后监理验收,虽然通过APP、微信等社交工具能及时查看,但对用户来说,项目经理登门拜访,总会让人舒坦。有人说互联网装修要轻运营,这是胡扯,还得适度重,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
管控移动化解决数据通路。这是O2O企业都会面临的问题,更何况像互联网装修这样的供应链管控、施工管理等沟通、对接、协调工作繁琐又复杂的行业,各种智能软件的移动化应用很关键。在发展期,就要提前考虑这块的布局。否则,有可能出现下面这一幕。
2014年10月,当饿了么平台日均订单已从接受大众点评投资时的10余万单增长到了100多万单。而此时,他们的技术团队跟不上发展,导致后台系统几乎每隔几天就会面临一次宕机。市场招商人员频频抱怨:“你看我辛辛苦苦跑了两个礼拜,结果公司后台系统连续两次宕机,现在所有老板都不理我了。”还有数据平台迟迟刷不出数据持续被各业务部门吐槽。这些都是要预防的。
工人职业化改变行业生态。谁能让装修工人职业化,谁就能改变整个行业的生态。说白了,主材辅料是在资源范围内可控的,设计的所见即所得也不难实现,唯有装修工人是最难改变的,这是社会全面发展才能解决的难题。
而“让工人有尊严地工作”势必会对产业链产生巨大冲击,将会改写行业规则,效率和标准化也将提高。那到底是自养工人?还是建立工长合作制?这里不做定论,即使合作制也会让工人有更高收益!
预计1-2年,家装O2O的风口就要来了。未来,家装O2O领域会诞生一家类京东的公司,那一定来自“互联网装修”,但路得一步步走,就看谁能借助资本的力量跑得更快,让用户体验更佳,让链条上人都有更好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