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互联网保险包括哪些风险防范措施

一、互联网保险创新的现状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针对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分类,人身险公司有44家,财产险公司有16家,总体占全行业133家产寿险公司的45%。包括中国人保财险、泰康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天安财险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率先在线上跑马圈地,中国保险公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全面到来。
首先在监管层面,上个月,酝酿已久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终于由中国保监会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基础监管规范的形成。《办法》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基本思路,从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的基本规则;规定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强化了经营主体履行信息披露和告知义务的内容和方式,着力解决互联网自主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其次在保险主体方面,早在2013年,中国人保就推出“掌上人保”,并号称是指尖上的保险;去年,以“理赔简单,就在天安”为口号的天安财险“车易赔”APP在全国上线;随后,“中国太保”“大地通保”、“泰康在线”等保险在线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拼服务、拼体验已经成为各家保险主体竞争的主要方向。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在立足保险本身的同时,从渠道上也不断向外围延伸,分别与P2P平台、信用保证机构等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以下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等三个方面对2014年60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产、寿险公司进行评价后的前15名榜单:
二、互联网保险创新背后的风险
应该说基于提升客户体验的互联网保险创新,方向是对的。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但同时互联网保险创新也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从目前已经暴露的风险来看,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创新异位、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到位等。
(一)保险产品创新异位
自2013年底由“三马”投资的众安在线成立以来,带动了中国各大保险主体在保险产品上的创新热潮。盗刷险、高温险、退货险、喝麻险、世界杯足球流氓险等创新险种不断涌现,寿险公司也相继推出求关爱、爱升级、救生圈等所谓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扔捞”产品,名字一个比一个花哨,其中,不乏一些险种初具规模,但更多的是为创新而创新。如世界杯足球流氓险从头到尾就没卖出几份,导致本来就比较便宜的3元/份,到后期直接降价到1分钱/份,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噱头。更有甚者,开发出雾霾险、赏月险、摇号险等,严重脱离保险的本质。
(二)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
据保监会近日公布的《关于2015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保监会12378投诉维权热线全国转人工呼入总量157544件,同比上升40.24%。而其中,捆绑销售互联网产品的投诉占据一定比例,究其原因,很多保险主体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管理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片面注重销售前端网络化,后台运营管理却仍是传统思维,前端和后台不配套,买时容易退时难,从而导致消费者投诉。
(三)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
目前,各家保险主体在理赔服务上基本上都推出了简易赔付,即保险公司对于一定金额以下(2000-10000元不等)的保险事故实行简易赔付,消费者通过保险公司自己推出的APP平台,或拍照、或视频,将事故现场信息传输到保险公司后台,保险公司审核确认后立刻赔付,全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应该说这种做法极大地简化了理赔程序,缩短了理赔时间,方便了消费者。但是,客观地讲,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当下国内的基本现状,国民的平均道德水准有待提高,修理厂、4S店有组织地批量造假,保险欺诈层出不穷,这些无疑都将保险公司的风险敞口无限扩大。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不到位
保险从本质上是风险转移的安排,应该有可量化的数据支撑,目前,很多产品的创新,缺少基本的费率厘定、成本测算等程序。同时,保险讲究的是大数法则,如果一款产品不能具备一定规模,赔付水平就会极不稳定,风险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
(一)保险产品创新:回归本质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因此,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是创新的产品具有风险管理的可能性,即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降低保险标的风险。这也就是一般情况下地震、飓风等不可抗力不列入保险范围的根本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上述事件的发生。反观现在的保险产品创新,雾霾险也好,赏月险也罢,甚至是高温险,基本上都突破了上述这一基本原则。
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保险本身,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规模产品的同质性非常严重,基本相同的条款,基本相同的费率,基本相同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创新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客户的“需求”,而是客户的“眼球”。记得若干年前,有一个保险公司开发了一个险种叫“酒驾险”,从始至终没卖出一份保单,但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开心,因为这个产品在当时引起了包括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同业公司以及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很好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二是与目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当下,从集体到个体,在物质和经济的指挥下,每一个社会组织和细胞都在极力获取尽量多的资源,而忽视了资源本身的效用和价值。正像有一句话所说,走着,走着,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二)保险风险管理:大数据为器
1.大数据在费率厘定中的应用。保单的费率设定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源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使设定的费率对应于投保人的风险等级,风险越小,费率越低,尽量做到公平。确定费率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其实生命表就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之一年龄的一个分类。再如,在车险定价中城市交通的拥挤程度、驾驶员的年龄、驾龄、性别、汽车的新旧程度等都可能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而这些因素或变量就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来确定。
2.大数据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风险评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无论是风险特征的描述还是数据资源的获取都更加便利。首先在占据财产险市场70%以上份额的车险领域,保险公司可以获取三个层级数据来支撑风险评估,第一层级是核心层,包括公司和行业数据,第二层级是紧密层,包括车型、汽车零整比、二手车等数据;第三层级是外围移动层,包括利用车载传感设备收集驾驶员行为数据等。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来讲,更多、更广的数据获取,可以更精确地识别个体对象的潜在风险,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模型,不断改善和提高精算的精准程度,以帮助判断和评估风险以及风险准备金。
3.大数据在反理赔欺诈中的应用。在确保数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完整的、多样化的数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保单及理赔历史记录、行业数据、征信记录、公共社交网络数据、犯罪记录等),辅之以有效的算法和模型,来识别理赔中可能的欺诈模式、理赔人潜在的欺诈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欺诈链条,应该是未来反理赔欺诈的主要方向。而对于整个中国保险行业来讲,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业级的保险数据信息平台,是反理赔欺诈的关键。目前,上海、江苏等省市已经实现理赔信息数据共享,在这些地区反理赔欺诈行为的成效明显提高。
4.大数据在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中应用之核心—数据整合。目前保险公司的数据有行业平台的同业数据、前端客户APP导入(或现场出单)数据,中端中介、渠道、理赔、呼叫数据,后端财务收付数据,另外,还有定价系统的汽车零配件数据、人事系统的人员数据、稽核审计风控系统的风控数据等,种类繁多和庞杂,因此,急需建立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统一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并将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打通,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三)保险风险控制:新技术应用
未来,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将成为保险行业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在承保环节,基于大数据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将在第一时间立体呈现保险标的各项数据和特征,为承保决策和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从源头控制风险。在理赔环节,新技术、新设备同样将被广泛应用。在车辆保险领域,通过装载在车上的无线电子设备,运用通讯网络,实现对车辆、道路以及行车驾驶员进行静、动态信息提取和行为记录,从而监督行车驾驶员人的行为风险和道德风险,并进行出险前预防、出险中响应和出险后处理,从而使保险事故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降低理赔成本。在人寿保险领域,利用能够实时监控人体健康情况的可穿戴设备,来获取和细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体健康和生死概率,并适时向客户提供饮食、健身等方面的建议,从而降低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在家庭财产险领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对住宅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缓解风险,当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或水管爆裂,可自动关掉阀门,从而减轻损失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不例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保险创新都将在路上,基于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也必将亦步亦趋,紧紧跟随。

『贰』 互联网保险有多少种玩法

导语:互联网保险描绘了客户与保险企业之间的新关系,在给保险业传统客户服务、产品开发和渠道销售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保险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传统保险企业必须积极主动改造和创新运营与服务流程,以适应新的保险业发展生态。
2011年以来,国内互联网保险市场发展轮廓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而日渐清晰。互联网与生俱来的“开放、平等、互助、共享”基因促成了网络与保险的融合。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络安全等新技术的创新应用,使得互联网成本低、便捷性强、效率高等优势更加出彩。互联网保险已经成为进一步推动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引擎。互联网保险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也使其未来发展被业内外所看好。
中国保监会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2014年,国内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保险企业数量快速增长,每年增加约20余家,从28家增加至85家。其中,中资公司58家,外资公司27家。保费收入已实现858.9亿元,同比增速近200%,高于国内同期电子商务平台交易。
现状:重要的新渠道业务
为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风险保障
近年来,国内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日趋活跃,线上交易的便捷性促进了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催生了新的交易行为。相对于实体店面对面的交易,线上交易不确定性的发生概率更高,从而激发了巨大的风险保障和管理需求。而互联网保险筑起了防范风险屏障,支持了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
例如,网络促销购物期间交易量陡增,网上卖家和买家都面临风险。卖家面临退货发生时的退货运费由谁承担等问题,买家面临卖家的信用风险等问题。近年来兴起的“双11”网购促销节日,每位商户平均退货率为25%,个别商户退货率已突破40%。谁来承担退货费用,是买卖双方争议的主要焦点。退货费用险的推出,有效解决了买家购物的后顾之忧。与此同时,卖家的低价利诱、虚假宣传、信息欺骗等信用风险,以及风险发生后设置障碍、推诿拖延、退换困难等问题,着实令很多买家头疼。信用保险就是针对卖家信用风险应运而生的险种。该险种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释放了商户信用保证资金压力。
类似产品还有很多,如快递延误险、货到付款拒签险,个人账户安全险、手机碎屏险等,这些产品契合了互联网消费经济碎片化、小金额、大规模、高频次的特点,依托互联网平台,服务大众经济,很快被市场接受并迅速形成规模。
促进保险企业转型发展结构升级
一是新型技术的兴起运用推动整个社会加速走向数字化。互联网保险描绘了客户与保险企业之间的新关系,在给保险业传统客户服务、产品开发和渠道销售带来挑战和机遇的同时,深刻改变了保险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目前,保险市场竞争已经非常激烈,部分传统保险业务增速放缓,传统销售渠道业务增长乏力。随着生存环境日趋网络化,传统保险企业意识到必须积极主动改造和创新运营与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能力,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适应新的保险业发展生态。
二是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企业重要的新渠道业务。保险企业主动运用新技术创新产品和完善经营模式,通过自建、合建或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合作等多种方式,在互联网专业化经营道路上努力前行。中国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互联网保险占行业总保费比例由2013年的1.7%上升至4.2%,对行业保费增长贡献率接近20%。特别是新进入保险行业的中小型保险公司借互联网实现了快速发展,其人身保险82%的保费收入来自互联网保险。
趋势:改变保险企业商业模式
随着新技术发展和应用成本的降低,作为数字化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互联网及其相关技术正在快速普及,并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信息技术、数据技术、移动互联技术、云计算技术和网络安全技术等在内的新技术,正在重构经济社会生活方式,网络化生存将成为未来趋势。
新技术改变企业与客户的沟通联络方式,推动保险企业市场拓展能力和客户消费体验同步提升
对“触网”企业来说,流量是关键。客户流量将从点式接触向面式接触转变,从链条式传播向网络式传播转变,从线下个体接触向线上海量客户转变。在单纯依靠实体网点和营销人员的销售模式中,销售终端的客户接触是有限的。销售终端植入互联网平台或场景中,在网络平台和终端接触到海量客户,将扩大客户接触范围,提高传播速度。
客户体验也从过去被动式接受向主动式购买转变,从干扰型销售向场景型营销转变,从介入式销售向植入式营销转变。在传统的线下个人营销模式中,代理人基于利益强势推销,客户体验消极。但在互联网保险销售模式下,保险销售植入消费者生活场景,使消费者在网络场景中适时接受风险提示并激发投保意愿,客户沟通从单向反馈向双向互动转变,从受时间空间限制向全天候、全景式转变,从而提高沟通效率,改善客户体验。
而保险企业利用智能终端、互联网和智能电脑技术,构建全天候响应系统,打破客户沟通时空限制,实现双向智能无时空限制的沟通交流,亦将有效提升客户体验,改善行业形象,增强客户黏性。
新技术提升保险企业数据采集和挖掘能力,对市场需求快速作出反应,实现产品设计的定制化和个性化
大数据时代,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保险企业经营管理数据的采集,可以建立起标准化、系统性的数据仓库。在大数定律基础上,通过挖掘、整理、分析和应用,可以推进产品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
具体来说,综合大数定律、大数据、互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产品推送将向更加契合客户保险需求,实现保险产品推送实时化、场景化,针对性和成功率不断提高。通过实时化的产品推送,还可以满足客户碎片化、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基于海量数据的积累和分析,有助保险企业切入客户日常生活场景,向客户推送相应产品。基于客户特定消费场景下衍生出某种风险管理需求时,及时应景的保险产品推送可以大大提高产品销售成功率。
同时,消费者在收入水平、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其风险保障需求的个性化,传统的标准化保单很难满足。通过自主化的投保购买方式,可以满足客户个性化保障需求,使客户“主动”消费感受增强。产品定价的科学化、个性化、精细化,也有效提升了客户满意度。大数据运用下的产品费率厘定则更加精细化,尤其是移动互联等技术的普及推广,使得特性数据可以运用到产品动态定价中。
新技术正在提升保险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实现风险管理远程化、实时化和智能化
新技术运用在远程化方面,将实现远程核保、核赔和风险监控,可以突破空间时间限制,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主要是移动互联技术运用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快速掌握风险发生状况,有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便客户。同时,移动互联技术应用可以真正实现全天候风险监控和预警,实时为客户提供服务,提醒客户及时采取灾害预防措施,最大限度降低灾害事故可能导致的损失,既保护了客户利益,也降低了保险企业经营成本。顺应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保险企业可以进一步加强对大数据的运用,逐步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有效地降成本、提效率。
方向: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型
“互联网+”时代,保险企业需要紧紧抓住“以客户为中心”主线,倾听客户心声,深入挖掘用户需求,不断提升产品满意度。保护好客户信息资料,维护好客户合法权益,珍视客户对保险企业的信任。同时,保险企业互联网保险业务创新必须要在监管边界以内。
产品服务的设计要以客户需求为切入点
传统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标准化开发模式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和定制化需求,这也成为传统保险销售模式无法提供良好客户体验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数据、互联网、移动互联等技术的综合运用,为保险企业提供了采集、挖掘、分析客户数据的工具和平台,为实现碎片化、个性化的客户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险企业要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以跨界视野谋划,从细化客户需求入手,着力专业化,突出差异化。充分掌握客户市场需求,分析客户行为变化,把产品开发的定制化和个性化建立在细分客户需求、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之上。细化后的保险需求要通过费率分解进行对应,以便客户进行个性化选择。保险产品创新设计在由“产品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方向上要更进一步,不断提高产品的便捷化,产品合同条款的简约化、通俗化、亲民化。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产品设计,能够以网络化语言和表现形式向客户展示产品简介、合同条款、购买流程和服务衔接等内容。
切实保护好客户个人信息
互联网保险高度依赖网络信息系统,对系统运营维护、授权管理、硬件保护、软件运行、数据加密、灾备管理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很高要求。客户购买产品的过程,也是客户个人信息向保险企业传递的过程,数据公开和客户隐私安全的矛盾相伴而生。保险企业要不断完善保险交易认证过程和用户身份认证,具备有效的技术手段保证数据库、数据传输的安全,加强数据备份。尽管数据公开共享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但数据具有的资产性特征仍需要对客户个人利益进行保护。互联网保险信息系统与内外部诸多系统对接时,因销售支付等业务交易行为存在的数据交换,会面临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系统拒绝服务等各种可能的风险。保险企业在跨界对接交通管理、社会保障、健康医疗、征信体系等领域时,要充分评估网络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在监管制度体系内创新发展
产品创新能力决定了保险企业在互联网道路上能够走多远。创新需要企业具有快速洞察互联网全局的视野,需要快速调整精算思路和风控理念,需要不断自我挑战产品研发和业务运营体系。但是,保险企业也要时时牢记,创新要坚守底线思维。保险企业要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加强自律管理,加强发展过程中的自我完善和自我保护。尽管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互联网保险需要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环境,但互联网保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侵害消费者利益、中小保险企业表现出的较弱的风险承受能力、传统销售渠道和网络销售渠道之间的竞争等诸多问题,决定了互联网保险创新发展仍然需要在持鼓励包容态度的监管体系下完成。互联网保险企业要适应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生存发展,加强信息披露,切实认真落实信息披露要求,实现以外部监管促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杜绝销售误导,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合法权益。

『叁』 互联网保险概念股龙头有哪些

互联网保险概念股龙头概念:
焦点科技:信息技术与教育新融合,打开互联网教育新空间
公司借助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春风,以及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先发优势,将充分享受千亿级别的互联网教育蓝海,“云+数据+终端+应用”的互联网教育模式有望逐步落地。我们预计公司业绩加速释放概率较大,维持2015-2016年EPS为1.39/1.68元的预测,给予2015年150倍市盈率,目标价从139元上调至208.5元,维持“增持”评级。

高鸿股份:仍处战略投入期,看好互联网业务板块潜力
(一)IT连锁零售业务收入立足减收增效;面向未来战略投入的企业信息化业务板块、信息服务业务板块(互联网业务)大幅增长。
公司在面向未来战略投入的新业务领域增长明显,完成了从传统IT销售业务向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服务提供商转型;传统的IT销售业务收入略有下降,业务结构调整,逐步压缩毛利较小的业务板块,向高毛利板块倾斜。
(二)互联网业务布局初有成效,潜力大。

三泰控股:速递易社区O2O战略布局优势突显
今年速递易业务已经进入加速成长期,而庞大的用户基础,较大的用户价值也为公司速递易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如一季度实现收入3297万元,公司预计2015年将实现收入4亿元,其中,基本收入方面,包含收件占速递易业务收入的一半,而我们认为考虑到以下原因,速递易今年底收入超过4亿元也将是大概率事件:随着速递易业务的便捷性、高效性更多为快递和用户所熟识,智能柜子的周转率也会不断提高,由此会带来更多的收件费收入;而未来随着速递易业务快速发展带动的用户使用次数以及频率增加,公司智能柜的屏幕广告价值还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腾邦国际:参与发起设立相互人寿保险公司,互联网保险布局更加完善
腾邦国际于2015年6月10日发布公告:为优化经营结构、拓宽业务领域,推进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相互制保险组织领域的战略布局,参与创新发展普惠金融,提升综合竞争力,在不影响主营业务发展的前提下,公司出借自有资金5000万元,参与发起设立相互人寿保险公司(或组织),出借资金后拟占相互人寿保险公司初始运营资金10亿元的5%。
京天利2015年一季报点评:业绩符合预期,全面开拓互联网保险新场景
业绩符合预期。201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82.25万元,同比下降7.23%;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086.37万元,同比下降12.64%;每股收益0.14元,符合预期。
传统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因MAS业务受运营商加强管控影响。2015年一季度,公司的主营业务基本正常开展,但是受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严格控制通道资源配臵,以及结算延迟及合同续签等情况的影响,导致MAS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60.37%。
众安保险高估值彰显互联网保险业务巨大前景。作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具有互联网保险业务牌照的公司,众安保险2014年实现收入7.9亿元,净利润3300万元,目前估值达到640亿元。众安保险超高的市盈率背后彰显互联网保险的广阔前景:第一,众安保险成立仅1年多便实现盈利,在传统保险行业极为罕见;第二,众安保险每个季度业绩都是高速增长,2015年预计现有产品的保费将增加220%以上。

『肆』 2014年中国国务院对保险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政策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理念改革:回归保险本质 保险行业要跳出保险看保险,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保险理念改革方面,要突出三个“重要支柱”。回归保险本质——分摊风险,减灾救灾,是未来一段时间保险业的重要工作任务。 保险要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灾害救助体系的重要支柱,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支柱,农业生产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这可以被认为是保险业的最高准则。 欧盟一些国家的困境表明,政府在社会福利和公共支出上承诺过高,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家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商业养老和健康保险,建设多支柱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减轻政府未来的财政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保险机制将灾害事故损失在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分摊,提高中国应对重大灾害事故冲击的能力。 像欧盟和美国这些国家,一般有巨大灾害以后,地震、风灾、海啸、飓风,一般保险业分担的损失是在30%到40%,我们国家还不到3%,这就给我们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应该尽快推出巨灾保险,通过市场的力量转嫁风险。 城镇化的进程该保险业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城镇化建设是下一步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如何有效地将保险也发展与之联系起来,同步推进,是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保险资金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活跃市场经济,促进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市场化改革,推进费率改革 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尤其要提出了三个方向。首当其冲的是建立起市场化的风险定价机制。中国的寿险费率的收益率2.5%的问题已经存在了有十几年的时间,它的上限已经低于同期的银行存款利率,严重抑制了保险需求,不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所以下一步将重点研究推进寿险费率政策的改革问题,主要是放开定价利率,管住准备金的评估率。 对此,有券商分析,这项改革将使寿险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和评估价值有所下降。其中,行业新业务价值或下降3%,四大上市寿险公司评估价值或下降1%-8%。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定价利率市场化是必经之路,长期利好行业发展。 预定利率是指寿险公司在产品定价时,根据公司对未来资金运营收益率的预测而为保单假设的每年收益率。通俗地说,就是保险公司提供给投保人的回报率,主要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和预期投资收益率来设置的。 寿险预定利率与产品定价息息相关,预定利率越低,产品价格相对越贵。低预定利率抬高了寿险产品价格,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寿险的吸引力。过去,纯保障型产品曲高和寡,倒是兼具保障和投资功能的分红险在寿险中“一险独大”。但近年来,分红险亦因“收益过低、存单变保单”等饱受诟病。 除了放开预定利率,建立市场化的资金运营机制,拓宽渠道,提高投资能力,使保险资金在支持国家建设的同时,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以及建立市场化的准入退出机制,通过放宽管制,允许退出,建立其符合市场规律的准入退出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激发市场活力。 商业模式改革:发力互联网渠道 目前,中国保险公司在管理水平、创新能力、产品服务等方面与国际领先的保险公司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项俊波指出,未来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的保险需求,引导和促进保险行业的商业模式转型,实现保险经营和保险服务的全面开放。 其中,备受瞩目的一条是,要促进保险销售模式的更加多样化,从传统的渠道向借助互联网扩展,积极借助新渠道、新技术,密切关注新技术可能给行业带来的新机遇。 刚刚推出保险电子商务平台“放心保”,这种互联网保险可以解决当下保险销售面临的‘三难’问题(产品理解难、信任难、理赔难)。 在拓展渠道的同时,要进一步促进保险产品的更加多元化,从主要经营非金融风险向经营全面风险迈进,不断地拓展保险覆盖面,努力为社会提供全方位、深层次的风险保障服务;促进保险服务更加个性化,从注重销售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 至于保险经营和保险服务的全面开放,首先要优化保险市场的开放结构,支持引导境外资金以多种形式投资中国保险市场,重点是引进健康保险和养老保险,鼓励外资保险机构在中西部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拓展对CEPA项目下香港中介公司的准入,以及外资设立代理机构的试点工作,境内保险行业要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促进中介审核。 监管改革:严惩销售误导 在监管方面,保监会将推进第二代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强化风险资本监管,增强资本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约束。同时,也会细化保险公司治理和内控监管规则,进一步强化保险公司改进经营管理和风险管控的主体责任。在消费者层面,保监会进一步完善市场检查和非现场监测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消费误导和理赔难等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 2013年,保监会就建立了对销售误导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处罚机制,做了整个寿险业经营的规范来,同时也组织了寿险机构进行了销售误导行为的自查自纠。 目前,保险业监管还存在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从消费者保护角度来说,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今后在这方面还会有很大的改革完善空间;再者,行业的服务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中国只有10%居民财产有保障 在发达国家个人居民的保障已经超过70%,而中国只有10%。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必将激发和带动城市人群相对居民、家庭个人财产保障方面的需求,以及相关方面更多的个人风险保障的需求。 人民币启动跨境使用:将助推保险业国际化 国内的保险企业走出去的步伐还相对滞后,但随着国家走出去的战略不断推进和实体经济走出去的步伐加快,对配套保险制度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因此国内保险企业的国际化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先期不妨向境外保险公司投资入股,以此试水,然后创办自己的全资保险公司。人民币的跨境使用,将有力助推中国保险业的国际化,包括业务国际化和投融资国际化等。

『伍』 目前国内比较成熟的互联网保险模式包括哪些

国内主要的独立第三方保险网站,中民保险网、网易保险、保网、优保网、E家保险网等。

中民保险网总部在深圳,国内领先的第三方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是包含意外险、旅游险、健康险等多种保险产品在线销售的综合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

新一站总部设在南京,注册资金10000万,具备保监会批准的网络保险销售资格。

网易保险于2011年12月6日正式上线,由网易与知名保险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三方保险直销平台,用户可以在线进行投保,涵盖车险、意外险、健康险、家财险等险种,实现一站式保险自助购买体验。

保网总部在深圳,国内较早、较有影响力的保险门户网站,网站大但比较杂。2010年7月29日,保网与泛华保险服务集团签约成立一家新的“泛华保网电子商务公司”。

优保总部在厦门,其母公司ehealth是 美国最大的健康险在线投保平台。中国地区技术支持为翼华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e家保险网2006年1月推出,主要险种为旅游交通保险:国内旅行保险、境外旅行保险、航空意外保险、交通意外保险、出国签证保险等。



(5)2014互联网保险扩展阅读

移动互联网趋势下,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时间越来越多,由此可以衍生出更多针对移动终端的创新产品,同时用户将在移动端创造更多内容;保险行业正是借助这一点,依托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平台,秉承消费者的使用习惯的潮流趋势,在展业、管理、售后各方面利用移动互联网不断进行创新的应用。

保险网络产业其实并非新兴事物,沃保网专注保险网络展业十年,在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入的社会大背景下,作为一种新的保险营销模式,沃保网络展业模式已经冉冉升起,据了解,沃保网推出了移动展业。

借助移动终端,消费者可随时随地访问沃保网发布保险需求信息,咨询保险,进驻沃保网的保险营销员也可通过手机媒体随时随地分享沃保网上的保险资讯等,打破保险公司的固有运营模式,也将打破消费者对于保险的理解,还有选择保险的习惯性思维。

『陆』 互联网保险哪个最好靠谱么

互联网保险靠谱的有安心保险、众安保险、意时网、慧择网、大特保。

1、安心保险

“安享一生”为持牌互联网保险公司安心保险旗下的一爆款级癌症医疗险,保障责任主要是癌症确诊费用保险金和癌症治疗费用保险金。直白地说,就是投保人一旦不幸罹患癌症,安享一生将对扣除社保、公费医疗或其他途径获得的费用补偿之后进行报销,且全额报销剩余费用。

注意事项

保险有多种分类,要在同类产品中进行对比,不同类的产品没有可比性。比如,用意外伤害保险去和重大疾病保险相比较,那是没有意义的。而同类产品中还有细分,比如重大疾病保险,还可以分为一年期消费型,长期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的条款非常的复杂,不过建议大家都仔细阅读几遍。

『柒』 互联网保险发展优势和前景有哪些方面

参考《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显示,近年来,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给保险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变革,互联网保险成为保险业的必然选择。
2014年,互联网保险业务规模继续大幅增长,2014年底有85家保险公司开展了互联网保险,比上年增加了26家,其中,中资公司58家,外资27家,当年保费收入858.9亿元,同比增长195%。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由2013年的1.7%增长至2014年的4.2%;对全行业保费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8.9%,比2013年提高8.2个百分点。2011年至2014年间,互联网渠道保费规模提升了26倍,已经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
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以低价值、短期化、低黏度、标准化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我国互联网保险产品种类不是很多,主要是车险$简单的寿险和理财类保险等标准化产品,其他险种的比例很小,在契合互联网用户消费需求和习惯的个性化产品方面,尤为缺少。

『捌』 2019年互联网保费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市场集中度远高于传统业务,网络车险业务市场集中度高表现更为明显。
(1)总体业务市场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联网全险种保费累计为505.70亿元,规模超亿元的公司共11家,合计保费收入为502.84亿元,占行业整体的99.43%,人保、平安、大地、太平洋和阳光五家公司均超过10亿元,合计保费收入为477.71亿元,五家公司占行业整体的94.47%。人保、平安超过百亿元,大地超过34亿元,前三家合计保费收入为430.94亿元,占行业整体的85.22%。同期整体市场前三家公司(人保、平安、太保)累计保费占比为64.70%,互联网保险市场集中度远超过全渠道市场业务集中度。
(2)车险市场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联网车险保费累计为483.39亿元,占互联网总体的95.59%。超亿元的公司共9家,合计481.99亿元,占行业车险互联网累计保费的99.71%;超过10亿元的公司为人保、平安、大地、太平洋和阳光五家公司,占行业车险互联网保费的97.80%;人保、平安、大地三家公司合计427.11亿元,占行业车险总体保费的88.36%。互联网车险市场集中度又高于互联网保险总体的集中度。
(3)非车险市场集中度:
2014年1-12月份,互联网非车险保费累计为22.31亿元,占互联网保险业务的4.41%。规模超过5000万元的公司共5家,分别为众安、华泰、平安、太平洋和美亚公司,合计20.28亿元,占行业非车险互联网累计保费的90.91%,其中众安、华泰和平安三家公司规模超过亿元,占行业车险互联网累计保费的83.84%。
财产保险互联网产品不断丰富出新,在加大传统保险的线上网络化的同时,新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在相关监管发展指导的框架下,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以用户体验至上为理念,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依托,从保障内容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很多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信赖的保险产品。
1.互联网产品特征:
(1)碎片化/颗粒化:保险产品碎片化主要体现在保险期限与转嫁风险时间更加契合、保障内容与预期风险更加匹配、保险成本与销售价格大幅下降,条款简单、标准化。(2)场景化:场景化也是互联网保险以用户为中心的,精准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重要表现,产生于细分的、特定场景下的保险需求。(3)简洁化:互联网保险产品简洁,易于理解。(4)个性化:借助互联网的大数据工具,保险公司可开发需求曲线尾部的那部分海量用户的相关产品,且透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保险公司可轻松将大量此类同质风险集中并分散风险。(5)定制化: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捕捉客户需求和市场需求,对市场多层次保险需求针对性开发出定制化产品。
2.互联网非车险产品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品日益丰富,带动业务规模快速增长
(1)针对淘宝网可能的网购退货费用风险,华泰开发了网络退货运费保险和手机3C业务。运费险凭借价格低廉、新颖和亲民等特点,一路走红,获奖无数。2012年3月“退货运费险”被中国新闻网列为“2011年保险市场八大看点”的首位,并被和讯网评为2012年保险“最火爆的产品”,成为年度中国保险业最大的创新项目。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淘宝运费险知道了华泰。2013年9月,在首届杭州金融创新奖新闻通报暨创新项目推介会上,“退货运费险”被授予杭州市“金融创新奖一等奖”。
淘宝退运险与旅行险是华泰电商的两大生命线。淘宝是国内最大的综合电商平台,华泰作为首批商户入驻天猫开设旗舰店,随后开发了网络退货运费保险和手机3C业务。运费险2013年“双十一”单日成交超1.2亿笔,创造了保险业单日同一险种成交笔数的世界记录。旅行险不仅推出境内外旅行险、户外运动、自驾车等适用于互联网销售的传统产品,并先后针对第三方平台开发了酒店取消险,机票取消险、票务取消险等一系列创新险种,填补市场空白。
(2)阳光公司“求关爱”系列产品开启了互联网碎片化营销,针对母亲节推出了“女性重疾险”,针对夏季出游推出了“旅游意外险”,针对教师节推出了“板擦险”。阳光保险还借助预售、团购、众筹等多种互联网时代营销手段,提升营销效果。
(3)人保公司与5173网站合作的虚拟财产险2014年累积保费已突破1000万元,与去哪儿网、艺龙等合作的酒店退订险2014年12月当月保费突破150万。
3.互联网非车险业务签单量大,单均保费小
非车险产品相对较为丰富,签单量大,单均保费小。在非车险业务中,签单数量众安和华泰两家公司遥遥领先其他公司,合计签单量为19.77亿单,单均保费仅为0.77元,这与淘宝、天猫合作产生的退运险业务是密切相关的。
4.行业基于互联网非车险产品单量大、单均保费低的特点创新研发电商小微产品自动化实务流程,实现了从承保到理赔的全流程无纸化运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
财产保险公司积极建设官网电子商务网站,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访问量突破8.9亿次,累计自主网站保费收入达455.94亿元,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产险公司90%以上的互联网业务均通过自主网站实现。

『玖』 2019年互联网保险 原因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一、互联网保险创新的现状
根据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在2015年年初发布的《互联网保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针对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公司分类,人身险公司有44家,财产险公司有16家,总体占全行业133家产寿险公司的45%。包括中国人保财险、泰康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保险、天安财险等在内的多家险企已率先在线上跑马圈地,中国保险公司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已全面到来。
首先在监管层面,上个月,酝酿已久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终于由中国保监会发布,这标志着中国互联网保险业务基础监管规范的形成。《办法》以鼓励创新、防范风险和保护消费者权益为基本思路,从经营条件、经营区域、信息披露、监督管理等方面明确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经营的基本规则;规定了互联网保险业务的销售、承保、理赔、退保、投诉处理及客户服务等保险经营行为应由保险机构管理负责;强化了经营主体履行信息披露和告知义务的内容和方式,着力解决互联网自主交易中可能存在的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以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其次在保险主体方面,早在2013年,中国人保就推出“掌上人保”,并号称是指尖上的保险;去年,以“理赔简单,就在天安”为口号的天安财险“车易赔”APP在全国上线;随后,“中国太保”“大地通保”、“泰康在线”等保险在线服务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可见,拼服务、拼体验已经成为各家保险主体竞争的主要方向。同时,各家保险公司在立足保险本身的同时,从渠道上也不断向外围延伸,分别与P2P平台、信用保证机构等开展不同程度的合作。以下是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从服务创新、技术创新、渠道创新等三个方面对2014年60家提供互联网服务的产、寿险公司进行评价后的前15名榜单:
二、互联网保险创新背后的风险
应该说基于提升客户体验的互联网保险创新,方向是对的。互联网保险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发展空间巨大,但同时互联网保险创新也带来一系列风险和问题。从目前已经暴露的风险来看,主要包括保险产品创新异位、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风险评估和控制不到位等。
(一)保险产品创新异位
自2013年底由“三马”投资的众安在线成立以来,带动了中国各大保险主体在保险产品上的创新热潮。盗刷险、高温险、退货险、喝麻险、世界杯足球流氓险等创新险种不断涌现,寿险公司也相继推出求关爱、爱升级、救生圈等所谓的基于微信平台的“扔捞”产品,名字一个比一个花哨,其中,不乏一些险种初具规模,但更多的是为创新而创新。如世界杯足球流氓险从头到尾就没卖出几份,导致本来就比较便宜的3元/份,到后期直接降价到1分钱/份,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噱头。更有甚者,开发出雾霾险、赏月险、摇号险等,严重脱离保险的本质。
(二)消费者投诉急剧增加
据保监会近日公布的《关于2015年上半年保险消费者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保监会12378投诉维权热线全国转人工呼入总量157544件,同比上升40.24%。而其中,捆绑销售互联网产品的投诉占据一定比例,究其原因,很多保险主体互联网保险业务发展迅速,但管理和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片面注重销售前端网络化,后台运营管理却仍是传统思维,前端和后台不配套,买时容易退时难,从而导致消费者投诉。
(三)消费者道德风险敞口扩大
目前,各家保险主体在理赔服务上基本上都推出了简易赔付,即保险公司对于一定金额以下(2000-10000元不等)的保险事故实行简易赔付,消费者通过保险公司自己推出的APP平台,或拍照、或视频,将事故现场信息传输到保险公司后台,保险公司审核确认后立刻赔付,全程一般在5分钟左右时间完成。应该说这种做法极大地简化了理赔程序,缩短了理赔时间,方便了消费者。但是,客观地讲,我们也不得不面对当下国内的基本现状,国民的平均道德水准有待提高,修理厂、4S店有组织地批量造假,保险欺诈层出不穷,这些无疑都将保险公司的风险敞口无限扩大。
(四)风险评估和管理不到位
保险从本质上是风险转移的安排,应该有可量化的数据支撑,目前,很多产品的创新,缺少基本的费率厘定、成本测算等程序。同时,保险讲究的是大数法则,如果一款产品不能具备一定规模,赔付水平就会极不稳定,风险管理也就无从谈起。
三、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
(一)保险产品创新:回归本质
保险,在法律和经济学意义上,是一种风险管理方式。因此,保险产品创新的基本原则和底线是创新的产品具有风险管理的可能性,即通过经验的积累和有效的管理措施能够降低保险标的风险。这也就是一般情况下地震、飓风等不可抗力不列入保险范围的根本原因,因为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无法通过自身的行为影响上述事件的发生。反观现在的保险产品创新,雾霾险也好,赏月险也罢,甚至是高温险,基本上都突破了上述这一基本原则。
之所以会出现现在这种情况,我想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保险本身,在目前的保险市场上,规模产品的同质性非常严重,基本相同的条款,基本相同的费率,基本相同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产品创新的目标已经不再是客户的“需求”,而是客户的“眼球”。记得若干年前,有一个保险公司开发了一个险种叫“酒驾险”,从始至终没卖出一份保单,但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开心,因为这个产品在当时引起了包括新闻媒体、监管部门、同业公司以及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很好地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二是与目前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有关,当下,从集体到个体,在物质和经济的指挥下,每一个社会组织和细胞都在极力获取尽量多的资源,而忽视了资源本身的效用和价值。正像有一句话所说,走着,走着,忘记了出发的目的。
(二)保险风险管理:大数据为器
1.大数据在费率厘定中的应用。保单的费率设定是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源头,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目的是使设定的费率对应于投保人的风险等级,风险越小,费率越低,尽量做到公平。确定费率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找出“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其实生命表就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之一年龄的一个分类。再如,在车险定价中城市交通的拥挤程度、驾驶员的年龄、驾龄、性别、汽车的新旧程度等都可能是“影响赔付支出的风险因素或变量”,而这些因素或变量就是可以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处理来确定。
2.大数据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在大数据时代,风险评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公司的历史数据、行业的历史数据,无论是风险特征的描述还是数据资源的获取都更加便利。首先在占据财产险市场70%以上份额的车险领域,保险公司可以获取三个层级数据来支撑风险评估,第一层级是核心层,包括公司和行业数据,第二层级是紧密层,包括车型、汽车零整比、二手车等数据;第三层级是外围移动层,包括利用车载传感设备收集驾驶员行为数据等。同时,对于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来讲,更多、更广的数据获取,可以更精确地识别个体对象的潜在风险,建立更加有效的数据模型,不断改善和提高精算的精准程度,以帮助判断和评估风险以及风险准备金。
3.大数据在反理赔欺诈中的应用。在确保数据资源的情况下,通过完整的、多样化的数据(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保单及理赔历史记录、行业数据、征信记录、公共社交网络数据、犯罪记录等),辅之以有效的算法和模型,来识别理赔中可能的欺诈模式、理赔人潜在的欺诈行为以及可能存在的欺诈链条,应该是未来反理赔欺诈的主要方向。而对于整个中国保险行业来讲,尽快建立起一套行业级的保险数据信息平台,是反理赔欺诈的关键。目前,上海、江苏等省市已经实现理赔信息数据共享,在这些地区反理赔欺诈行为的成效明显提高。
4.大数据在保险行业风险管理中应用之核心—数据整合。目前保险公司的数据有行业平台的同业数据、前端客户APP导入(或现场出单)数据,中端中介、渠道、理赔、呼叫数据,后端财务收付数据,另外,还有定价系统的汽车零配件数据、人事系统的人员数据、稽核审计风控系统的风控数据等,种类繁多和庞杂,因此,急需建立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整合,统一数据存储和传递标准,并将不同系统进行数据打通,再根据不同需要进行数据挖掘。
(三)保险风险控制:新技术应用
未来,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将成为保险行业风险控制的主要途径。在承保环节,基于大数据基础的数据分析技术将在第一时间立体呈现保险标的各项数据和特征,为承保决策和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从源头控制风险。在理赔环节,新技术、新设备同样将被广泛应用。在车辆保险领域,通过装载在车上的无线电子设备,运用通讯网络,实现对车辆、道路以及行车驾驶员进行静、动态信息提取和行为记录,从而监督行车驾驶员人的行为风险和道德风险,并进行出险前预防、出险中响应和出险后处理,从而使保险事故管理变被动为主动,降低理赔成本。在人寿保险领域,利用能够实时监控人体健康情况的可穿戴设备,来获取和细分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人体健康和生死概率,并适时向客户提供饮食、健身等方面的建议,从而降低投保人的医疗费用。在家庭财产险领域,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对住宅进行远程监控并及时发现和缓解风险,当家中发生煤气泄漏或水管爆裂,可自动关掉阀门,从而减轻损失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与之相对应的配套管理措施,互联网保险创新也不例外。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互联网保险创新都将在路上,基于互联网保险创新的风险管理也必将亦步亦趋,紧紧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