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
『壹』 农业农村部庆祝农民丰收节,大灾之年丰收更值得庆祝吗
中国农民丰收节成立于自2018年,该节日定为每年秋分,这同时也是国家层面为农民专门设立的节日,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提升了农民的幸福感和荣誉感。这也是农村改革中的一项重大成就。
『贰』 2020年重庆哪个区县的GDP最高
随着重庆2020年前三季度的GDP出炉,在中国城市GDP排行中,重庆以17707.1亿元位列第4,超过广州,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
在游品看来,GDP总量是对一个城市发展情况的体现,重庆上升到第4位,只能说重庆在进步,越来越好。但也不能因此来否认广州的实力,毕竟在今年疫情的影响下,各地的情况都有差异。
你们觉得重庆2020年发展最好的区县是哪个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叁』 一县一店是什么项目
每个县城开一个店
『肆』 谁有渝委发2006 18号文件谢谢!急需!
【来源:重庆日报】 为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方针和中央领导关于做好三峡库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专题研究了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出如下决定。
一、库区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一)库区工作进入以移民搬迁为主向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转变的新阶段,实现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已成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三峡移民工程实施以来,我市移民迁建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已完成规划总量的90%以上,库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社会总体保持稳定。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三峡库区仍是全市产业发展最薄弱、就业矛盾最突出、基础设施制约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稳定压力较大的区域。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产业空虚,移民就业率低,部分移民生计困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继续弘扬三峡移民精神,千方百计做好工作,集中精力解决好产业发展和移民就业问题,促进移民在“搬得出”的基础上实现“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二)抓住加快库区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这个关键,努力建设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站在“十一五”发展新的起点上,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思想,充分认识做好三峡库区移民工作是统筹城乡之重、富民兴渝之要,突出抓好加快产业发展、着力解决移民就业这个关键,持续推进库区移民迁建、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和谐稳定四大历史性任务,使库区发展跟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二、工作目标及指导原则
(三)工作目标。未来5年,库区发展要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形成库区优势特色产业体系,每个区县建起2-3个支撑性产业,库区二、三产业增加值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翻一番以上。
———有就业能力的城镇移民基本实现就业,农村移民富余劳动力基本转移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年均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城乡移民年均收入增长8%以上。
———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移民技能素质普遍提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总体达到Ⅱ-Ⅲ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移民搬迁安置要确保2006年汛后实现156米水位蓄水,2008年底基本完成三峡移民搬迁任务。
———构建库区和谐社会,建设平安库区,维护社会稳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四)指导原则。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库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坚持做好移民工作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在移民搬迁中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以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移民安稳致富;坚持加快发展与改革开放相结合,着力为产业发展创造充满活力的体制环境和对外开放环境;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在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和政策引导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统一部署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区别政策,促进各区县竞相发展;坚持注重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在着力抓好产业发展和解决移民就业的同时,注重培育“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解决好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等事关长远的问题,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
三、加快库区产业发展
(五)科学规划产业发展。因地制宜面向市场选择产业项目,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十一五”产业发展规划,在市级各项规划中明确库区相应产业发展内容。优化库区产业布局,依托交通干线,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县城、重点中心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引导产业向特色园区集中,形成特色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从主城区结构调整中退出且符合库区产业发展方向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优先布局在有条件的库区区县。
(六)确定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统筹库区产业发展,坚持集约发展、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重点发展资源加工型、生态环保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发展优势特色工业。加快建设万州盐气化工园区、长寿天然气石油和精细化工基地、涪陵化肥基地。抓好绿色食品、特色农副产品、纺织服装等加工工业。采用先进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发展矿产资源深加工。
发展有优势的建材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发挥长江黄金水道和深水港优势,发展临港工业。培育一批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充分利用库区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重点发展优质柑橘、草食牲畜、优质粮油、榨菜、中药材、蚕桑、笋竹、甘薯、无公害水产等优势产业带和特色产业区,推动规模化种养殖生产和经营,建成一批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出口基地。实施移土培肥工程,改善库区耕地质量。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经纪人,推进农业服务社会化。
把旅游业发展成为库区支柱产业。构建长江三峡国际生态旅游试验区。打造一批精品旅游景区(点),突出自然生态观光、人文揽胜、休闲度假、农业观光和民俗体验等特色旅游。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加强旅游宣传促销,提高长江三峡国际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发展长江三峡游船(艇)经济。大力开发具有特色的旅游商品。完善旅游基础设施,畅通旅游环线。引进外商独资或控股旅行社。加强旅游管理人才培训。以旅游业发展带动库区交通运输、餐饮服务等服务业发展。
提高商贸流通业水平。建设万州、涪陵、开县、奉节等区域性商贸中心。发展农产品、轻工产品等大中型批发市场和特色专业市场,拓展巫山、巫溪、石柱等省际边贸市场。构建工业品下乡进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双向流通网络。把万州、涪陵、长寿等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
(七)分类指导区县产业发展。各区县要坚持从自身实际出发,有所为有所不为,因地制宜形成自身产业特色。鼓励工业基础较好的渝北、长寿、巴南、江津等区县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鼓励有资源优势和加工基础的万州、涪陵、丰都、忠县、开县、云阳、石柱等区县发展矿产资源加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工业发展基础和条件较差的奉节、巫山、巫溪等县要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武隆、奉节、巫山、巫溪等旅游资源丰富的区县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各区县要有选择地培育1-2个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八)做好项目的储备、审批和实施工作。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产业链建设,市和区县都要建立项目库,制定评价标准,分类确立重点储备项目、重点扶持项目、重点推进项目和主城区企业向库区扩散项目,加强协调,动态管理,跟踪落实,扶优扶强。建立项目申报、审批快速通道。
(九)强化库区招商引资。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库区经济发展的大战略,以特惠政策、特殊背景、特定资源和特别感情,扩大产业招商引资规模。库区15个区县引进国内外资金5年达到500亿元以上。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县政府要加大库区项目的推介力度。要创新招商形式,发挥市场中介组织、政府驻外机构在招商引资中的桥梁作用,采取专业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努力扩大招商成效。鼓励企业通过转让经营权、出让股权、并购重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投资。每年在库区举办一次招商引资洽谈会。建设诚信库区,改进相关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十)抓好能源和土地等要素供给。做好天然气指标的争取和衔接工作,优先保障库区产业发展用气。加强库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推进库区重大水电、火电项目建设,完善电网建设,加快抽水蓄能电站、核电站等项目前期工作。在做好土地规划、坚持节约用地的基础上,对库区产业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用地要重点安排,予以保证。
(十一)改善产业发展的交通运输条件。强化在建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拟建项目的前期工作。库区区县高速公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实现县与县之间、边界县与市外至少有一条二级以上公路连通。完善库区铁路网络。建设沿江重点港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完善万州机场安全设施建设和营运功能,增强机场对周边的辐射作用。
(十二)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人才引进。增加库区科技投入,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库区星火产业带建设规划。建设区县级产业促进中心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技术推广培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支持区县、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机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发展有特点的库区科研机构。实施万名优秀人才助推库区建设工程,开展院士专家库区行,选派科技副区县长、科技CEO、科技特派员、博士服务团成员、优秀大学生服务库区等活动。定期举办重庆库区紧缺人才招聘会,加强库区区县与对口支援地区人才交流合作,实施三峡之光访问学者培养计划和企业蓝领紧缺人才培训计划,为库区企业培训更多的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
四、着力解决移民就业
(十三)把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库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意见和我市的配套政策措施,在库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既要培育大型骨干企业、明星企业,又要扶持发展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并购、租赁、承包国有和集体企业。帮助非公有制企业解决创业、技术创新、融资和法律保护等问题。支持库区非公有制企业申请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落实各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信贷扶持计划。加快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
(十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库区移民就业的重要途径和库区经济的重要产业。精心打造三峡劳务品牌,采取政府引导、中介介绍、职校推荐、驻外企业带动、劳务能人带领、驻外机构联络等多种方式,有组织地开展劳动力输出。引导和支持农民工利用血缘、人缘、地缘关系,更多地转移劳动力。积极拓展市外、海外劳务输出市场。强化移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就业供需衔接,建立主城区与库区区县劳务对接机制。
(十五)广辟城镇移民就业渠道。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调节、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大力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移民就业机会。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公益事业发展中优先吸收移民就业。吸引外出打工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兴办企业吸纳移民就业。鼓励和支持移民以多种方式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外出务工。
(十六)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发展中高等职业教育,把万州、涪陵等地建设成为库区的职教基地。用好国家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补助资金,每年资助3万名库区城乡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用市级财政性资金对移民子女、城镇享受低保人员子女和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就读职业学校给予资助。对移民实行3个月至半年免费培训并实施3个月内指导性就业,对中长期培训给予定额补贴。整合移民、劳动、扶贫、教育、农业、工业、建设等各类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和管理方式,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逐步提高中级以上技工比例。推广校企联合、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模式。
(十七)搞好劳动力市场建设和农民工服务管理。在全市各区县建设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的劳动力市场,组织各类企业到库区招聘人员,为移民就业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执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和《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权益保护和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搞好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子女托管、土地转包等问题,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强化支持库区发展的政策措施
(十八)用好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家下达的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库区产业项目的贷款贴息、投资补助等。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基金要按照向库区重点区县、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倾斜的要求切块到区县。市级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商贸结构调整资金、旅游结构调整资金、三农投入等市级资金,也要加大用于库区的比重,按项目予以安排。制定并落实关于三峡电优惠电价供给库区企业政策的具体措施。择优扶持、鼓励一部分企业和区县率先实现产业发展的突破。各项支持库区发展的政策,对移民任务较重、移民就业压力较大的万州、开县、云阳、涪陵、奉节、忠县、丰都、巫山8个区县,都要给予重点支持。
(十九)实施移民就业扶持政策。移民在城镇自主创业或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就业,从2006年起区别不同情况,参照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城镇移民,给予定额定期税费减免优惠。制定按实际招用移民人数给予企业税费地方所得部分先征后返的政策,鼓励全市各类企业安置移民就业。
(二十)落实移民后期扶持和社会保障政策。对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标准、扶持年限和扶持方式,要严格按照国务院关于全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原三峡发电中提取的三峡移民后期扶持基金,要定向用于城镇移民的生活救济、生产扶持和就业培训等。逐步推进城镇移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逐步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加强城镇困难移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做好农村移民五保供养、特困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工作。
(二十一)加大对库区财政税收支持力度。将三峡库区列为我市公共财政预算安排重点支持区域,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市级收取的库区区县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全部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安排到库区各区县。由国家及市里负责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免除库区贫困区县的配套资金。全面落实对落户库区的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包括旅游业)的各种内外资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在库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内资企业自获利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二十二)强化库区金融支持。积极向国有商业银行推荐库区重点产业项目,做好协调工作。落实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支持库区产业化项目的政策性贷款。组建市级融资担保公司,为库区产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重组万州商业银行,增强其为库区发展服务的功能。帮助农村信用社扩大存款规模,提高资产收益率,消化不良贷款,进一步发挥其支持库区建设与发展的骨干作用。引导发展各类民间信用担保机构和合作保险机构,设立和完善三峡库区保险机构。
(二十三)争取国家部委和兄弟省市对口支援。继续争取国家部委对三峡库区的行业指导、资金和项目支持,尽可能促进各部委组织本系统力量对口支援库区。积极争取兄弟省市在为库区落实经济合作项目、引进技术、输出劳务、培训人才、交流干部、援建社会公益项目等方面,每年都能有实质性进展。十一五期间,力争引进名优企业50户以上,订单培训10万名移民输送到对口支援省市就业。
(二十四)建立主城区牵头、重点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各界参与的对口支援库区区县的新机制。主城七区、北部新区要分别对口支援库区移民重点区县,每年帮助引进1-2个产业项目,优先接收移民就业,互派挂职干部,培训管理人员、移民及其子女,筹措资金援建社会事业项目。鼓励主城区企业到库区兴建工厂或建立生产基地、销售网络,引导市级8大投资集团、工业企业50强、商贸企业30强帮助库区区县建设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项目。完善进入主城落户的政策,择优安置库区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市内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中职学校及主城区重点中小学、重点医疗单位,要对口支援库区人才培训、技术帮扶和支教、支医。教师、医生、技术人员到库区服务,实行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中高级技术职称。动员和支持退休的高技能人才到库区服务。鼓励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采取多种形式支持库区发展。
六、推动库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十五)切实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稳定移民机构和人员,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三、四期移民迁建任务。切实解决移民搬迁安置中因实际搬迁安置移民人数超过规划指标所需增加的移民安置补偿以及因三峡水库蓄水水位抬高等因素引发的相关突出问题。
(二十六)统筹库区城乡协调发展。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建设万州、涪陵两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制定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相关政策。支持库区有条件的区县政府所在地加快发展成为中等城市或小城市,重点建设一批中心镇,强化城镇产业支撑。新农村建设政策重点向库区倾斜,优先安排千村推进百村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十一五期末,实现乡镇公路通畅,村级公路村村通且其中50%通畅。加快库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六小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池。建成开县鲤鱼塘水库,完成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新建或改扩建乡镇水厂,确保1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抓紧开展朱杨溪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主城区土地出让金增提的5%向库区重点水利工程倾斜。以整村推进为重点,深化库区农村扶贫开发。
(二十七)加强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重点实施碧水行动和绿地行动,启动三峡库岸生态屏障工程建设。2007年基本完成三峡水库周边绿化带建设。严格库区水环境保护与治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工程,防止水土流失。启动消落带综合整治工程。全面推进库区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运输系统建设。用好国家对库区污水处理厂运行费适当补助的政策,逐步提高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确保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完成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立和完善覆盖库区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在特色工业园区进行循环经济试点。
(二十八)促进库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促进可持续发展。2006年底前全面实现两基目标。解决普九欠债、中小学危房改造和移民淹没学校搬迁欠债问题。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比例大致各占50%。支持发展民办职业教育,鼓励社会捐资助学。加强库区公共卫生服务,争取国家支持解决库区淹没医疗卫生单位搬迁欠债问题,确保每个乡镇有一个合格的卫生院、每个村有一个合格的卫生室。2007年将库区区县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库区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卫生监督体系。加快实施十百千万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工程,争取将库区区县纳入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试点。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电影放映2131、电视进万家和万村书库工程,不断丰富广大移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搞好文物发掘保护和利用。
七、维护库区社会和谐稳定
(二十九)加强移民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区县、乡镇(街道)、村(居委会)三级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加强移民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增强移民的机遇意识、自强意识和开拓开放意识,以发展成就、先进典型凝聚人心、鼓舞士气。把做好移民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他们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党员干部移民工作示范岗、移民先锋工程活动。优先安排投资,在移民重点村按五位一体的标准建设村级社会公共服务中心。
(三十)完善移民稳定工作机制。坚持把移民稳定工作放在库区工作的突出位置,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稳定工作责任制,积极主动地做好稳定工作。完善市、区县、乡镇和村四级移民信访稳定联动网络,强化乡镇和村社稳定工作力量,乡镇要明确专人负责信访和稳定工作,设立村级信访联络员。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信访机制,区县分管领导每月排查一次,区县主要领导每两月排查一次,市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排查一次,分类梳理,对重点个案实行限时挂牌督办,把各类不稳定矛盾和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十一)依法维护库区社会稳定。深入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法律援助,增强移民的法律意识,引导移民通过正常渠道和法律途径表达利益诉求,维护移民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掌握库区社会动态,完善突发事件处置的机构和预案,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八、加强库区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十二)切实加强对库区工作的领导。坚持把库区工作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市委每年至少对库区工作开展一次专题调研,及时研究解决库区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完善市委常委、市政府党员副市长重点联系和指导库区区县工作的制度。加强库区区县领导班子建设,充实从事经济工作特别是工业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选好配强区县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相对稳定干部队伍。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实施强基工程,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成果,充分发挥库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库区干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培训。市和区县各级干部要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重心下沉,努力解决好移民最盼、最急、最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三十三)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区县加快产业发展、解决移民就业的工作责任,层层抓好落实。落实产业发展目标责任制,每一个重点产业项目都要明确相应的职能部门或工作班子,责任到人,以利于考核奖惩。落实解决移民就业的工作职责,各区县及市级有关部门要搞好移民身份清理,建立全市移民个人档案,实行培训就业的动态管理。掌握移民培训和就业情况,摸清底数,做到解决培训就业对象到人。制定移民就业帮扶方案,明确就业渠道,供需对接,做到解决培训就业措施到人。健全工作责任制,确立目标,分解任务,做到解决培训就业责任到人。移民劳动力输出地、市内接收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协作,主动配合,共同做好移民就业工作。市级各部门要从本部门职责出发,为库区工作提供主动、高效、优质服务,制定支持库区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政策,积极争取国家部委支持解决相关重大问题。
(三十四)完善库区工作评价考核体系。制定对库区工作分类、分档次的科学评价考核体系,严格实行年度考核,作为班子评价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倡导求真务实、干当前、想长远的督导考核和激励机制。鼓励各区县奋发图强,竞相发展,努力争先升位。每年召开库区工作会议进行总结和表彰,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区县、部门和单位予以奖励,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干部予以表彰、重用。对因工作不努力造成产业发展不快、移民就业解决不好的区县和对库区工作支持不力、服务不到位的部门和单位,要追究相应责任。
(三十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库区各类资金监管。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与库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有效预防和坚决惩治腐败行为。坚持库区党政领导一把手负全责的资金管理责任制,根据规定的资金用途,确保每一分钱都要用在移民重建家园、发展产业、解决就业和长远生计上。实行乡镇会计委派制度和村财民理乡代管。坚持和完善移民工作监督网络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规范资金的使用和管理。
(三十六)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推动库区创新创业。大力弘扬以爱国、奉献、协作、拼搏和创新为内涵的三峡移民精神,并根据新的形势不断充实和升华,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关心、支持和积极参与三峡库区发展的良好氛围。把三峡移民精神宣传与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激励全市人民特别是库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创新创业,勤劳致富。
市委号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要把中央关怀和政策支持转化为加快库区发展的强大动力,抓住机遇,解放思想,求真务实,负重自强,以锲而不舍的韧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大胆探索的闯劲,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尽快把三峡库区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库区!
主题词:经济社会发展 三峡库区 决定
发:各区县(自治县、市)党委,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
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大型企业
和高等院校党委。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2006年6月20日印发
(共印80份)
来源: 华龙网 2006-06-21 05:32
『伍』 武冈赶场时间表麻烦告知
市长直播带货 武冈土特产2.5小时销265万多元
2020-06-08 09:34 新湖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5日讯(记者 张佳伟 通讯员 夏建敏 肖鸣学 郭佩麒)“老铁们,盘它,买它……”6月3日晚,武冈市长唐克俭在该市举办的“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大型直播带货节活动中,变成带货主播。全场直播人气接近2000万,2.5个小时累计接到武冈土特产、农产品订单3.7万多个,总销售额265万多元,上架库存全部卖光。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地方农产品滞销。为此,武冈市联合湖南搜空集团,经过半个多月筹备,策划举办了此次直播活动。当晚的直播活动在荷塘村“都梁记忆馆”举行,唐克俭与拥有420多万粉丝的虎牙网红主播集梦会长以及虎牙湖南官方主播萌萌三人同台直播,推介武冈卤菜、铜鹅、米花、空饼等产品,唐克俭还现场烹饪了一道法新豆腐,配上黄茅“富硒香米”饭,香气四溢。
当晚在虎牙直播“小黄车”里上架的武冈土特产引发抢购潮,其中金福元以前实体店几个月才能卖完的货,这次几分钟卖光,乡乡嘴上架的几千份“厚豆干”在几分钟内被一抢而光,多次补货……
当晚的直播活动除了设置市长主会场直播间外,多个本土企业在淘宝、京东、抖音等开通的分会场直播间同步直播。主会场直播结束后,唐克俭还“赶场”到各个企业直播间“探店”,与线上观众互动,为企业“拉生意”。
据了解,目前武冈市正在举办乡镇“三农主播大赛”,由各乡(镇)长带队,在乡镇选拔4名有潜力的农民主播,与乡(镇)长一起组成“1+4三农网红主播参赛团”参加比赛,致力打造武冈“网红”直播基地,助力农特产品销售。
『陆』 当下互联网销售非常普遍,农村也开始发展互联网农业,这会给农村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互联网农业来给农村带来的源变化是很大的,具体表现在以下的三个方面:
首先互联网农业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互联网的加入的确给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农民的农产品再也不需要到处去找销售渠道了,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销售,甚至还可以保证农产品到达客户手中还是新鲜的。
互联网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当互联网技术应用到农业的时候,给农村带来的都是积极的影响,并解决了很多现实的问题。
『柒』 我国政为扶持农产品电子务的发展出台了哪些相应的政策
近年来,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硬任务,是实施乡村战略的优先任务。
与此同时,一号文件鼓励因地制宜发展多样式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强调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这是自2014年以来农村电商连续六年出现在中央一号文件。
另外,数字乡村战略又帮助农村电商解决2个关键性问题:1)农产品品质问题;2)互联网用户教育问题。因此,数字乡村战略将会给农村电商扫清障碍,助力其发展。
农村电商的关键是物流体系的建立,只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农村电商才可以实现“农产品出得去,工业品进得来”。
其中,文件第三部分第二条指出“完善县乡村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支持产地建设农产品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设施,鼓励企业在县乡和具备条件的村建立物流配送网点。加快推进宽带网络向村庄延伸,推进提速降费。”
文件的第四部分第三条、第四条又分别指出:“统筹农产品产地、集散地、销地批发市场建设,加强农产品物流骨干网络和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卫生、交通、信息、邮政等公共服务设施。”
农村电商赋能的工作重点:帮助农民增收。而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帮助农村电商提供更多的产品,吸引人和资本进入农村。
文件提到: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农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果菜茶、食用菌、杂粮杂豆、薯类、中药材、特色养殖、林特花卉苗木等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新发展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乡村手工业,大力挖掘农村能工巧匠,培育一批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健全特色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
因此,农村电商需要品牌农产品、精品、特色农产品等优质的产品,而优质的产品又需要农村电商的渠道。两者相得益彰、相互相成。
『捌』 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下的鼓励类产业有哪些
具体如下: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农林业
1、农田建设与保护工程(含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农田整治等),主要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农田输配电以及其他工程建设
2、农产品及农作物种子基地建设
3、蔬菜、瓜果、花卉设施栽培(含无土栽培)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4、优质、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技术开发与应用
5、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
6、重大病虫害及动物疫病防治
7、农作物、家畜、家禽及水生动植物、野生动植物遗传工程及基因库建设
8、动植物(含野生)优良品种选育、繁育、保种和开发;生物育种;种子(种苗)生产、加工、包装、检验、鉴定技术和仓储、运输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9、旱作节水农业、保护性耕作、生态农业建设、耕地质量建设、新开耕地快速培肥、水肥一体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10、生态种(养)技术开发与应用
11、全生物降解地膜农田示范与应用及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与修复
12、获得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的饲料及添加剂开发
13、内陆流域性大湖资源增殖保护工程
14、远洋渔业、人工鱼礁、渔政渔港工程
15、牛羊胚胎(体内)及精液工厂化生产
16、农业生物技术开发与应用
17、耕地保养管理与土、肥、水速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18、农、林作物、畜禽和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地、保护区建设;动植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开发与应用
1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原料化利用等)
20、农村可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工程(沼气工程、生物天然气工程、“三沼”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生物质能清洁供热,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废弃菌棒利用,太阳能利用)
21、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恢复工程
22、食(药)用菌菌种培育
23、草原、森林灾害综合治理工程
24、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及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工程
25、动物疫病新型诊断试剂、疫苗及低毒低残留兽药(含兽用生物制品)新工艺、新技术开发与应用
26、优质高产牧草人工种植与加工
27、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
28、无公害农产品及其产地环境的有害元素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29、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及有机肥料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
30、农牧渔产品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
31、农林牧渔产品储运、保鲜、加工与综合利用
32、天然林等自然资源保护工程
33、碳汇林建设、植树种草工程及林草种苗工程
34、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
35、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36、海洋、森林、野生动植物、湿地、荒漠、草原等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
37、防护林工程
38、石漠化防治及防沙治沙工程
39、固沙、保水、改土新材料生产
40、抗盐与耐旱植物培植
41、国家储备林建设、特色经济林建设
42、竹藤、花卉基地建设、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
43、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工程
44、野生经济林树种保护、改良及开发利用
45、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工程
46、林木、草原基因资源保护工程
47、次小薪材、沙生灌木及三剩物深加工与产品开发
48、野生动植物培植、驯养繁育基地及疫源疫病监测预警体系建设
49、道地中药材及优质、丰产、濒危或紧缺动植物药材的种植(养殖)
50、香料、野生花卉等林下资源人工培育与开发
51.木、竹、草(包括秸秆)人造板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开发及应用
52、松脂林建设、林产化学品深加工
53、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技术开发与应用
54、数字(信息)农业、林草技术开发与应用
55、农业农村环境保护与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56、淡水与海水健康养殖及产品深加工,淡水与海水渔业资源增殖与保护,海洋牧场
57、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及面源污染防治
58、油茶、油棕等木本粮油基地建设
59、生物质能源林定向培育与产业化
60、粮油干燥节能设备、农户绿色储粮生物技术、驱鼠技术、农户新型储粮仓(彩钢板组合仓、钢骨架矩形仓、钢网式干燥仓、热浸镀锌钢板仓等)推广应用
61、农作物、林木害虫密度自动监测技术开发与应用
62、气象卫星工程(卫星研制、生产及配套软件系统、地面接收处理设备、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和气象信息服务
63、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农业工程
64、乡村厕所废物废水以及餐厨废物废水的收集处理与生态农业联合经营
65、优质粮食工程
66、面向资源化的乡村生活废水、生活废物、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与农田面源污染协同综合治理
67、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
68、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和基料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69、数字农村建设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
70、“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71、木材及木(竹)质材料节能、节材、环保加工技术开发与利用
72、土地综合整治
73、湿态酒精糟(WDGS)的应用
(8)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扩展阅读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征求意见稿)》由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三个类别组成。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装备、产品、行业。
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禁止新建扩建和需要督促改造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对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