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运行原理
『壹』 Pyspark 的运行原理是啥,能简单说说吗
用python 通过jvm调用
『贰』 Python代码如何使用
使用Python自带的IDLE 在开始-->程序-->Python2.5(视你安装的版本而不同)中找到IDLE(Python GUI)。
点击后弹出如下窗体:
1,在>>>提示符后输入代码,回车,就可以执行此代码。
IDLE支持语法高亮,支持自动缩进,支持方法提示,不过提示的很慢。
2. 在命令行窗口上运行 这种方法的前提是:你在系统的PATH变量中配置了Python的安装路径。
右键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列表中找到Path项,点击编辑按钮,在其中追加“C:\Python25;”(路径及版本视你安装而定),保存退出。
开始-->运行-->输入cmd,回车,开启一个CMD窗口。
在DOS提示符>后,输入python,回车,进入Python环境。
它的运行和IDLE基本一致,但是没有了语法高亮、自动缩进、方法提示,唯一的好处就是运行速度比IDLE快了些(如果你告诉我可以加参数运行python,那你就不算新手了,也不用看这篇文章了),所以用处不大。
退出此python环境使用Ctrl + Z,然后回车。
3. 以脚本方式运行 以上两种运行方式虽然简便,但是不适合大量代码的开发,只适合查看单句或少量几句代码的运行结果,或者验证某函数的调用方法,而这恰恰是我们平时调试、验证程序的常用方式。如果是正式的开发,则应该使用独立脚本的方式运行。
打开你的文本编辑器(我是用EmEditor,当然你使用记事本、写字板也都可以),输入python代码,保存成*.py文件,然后双击运行它就可以执行了,当然前提也是必须配置系统PATH变量。
l 在其所在目录下开启一个CMD窗口,输入python *.py运行。
l 在代码的最后增加如下语句:
raw_input()
然后你再双击运行,结果就会停留在那里,直到你敲击回车键才消失。
Linux下运行Python程序,一般说来有以下两种形式,其实和Windows下基本一样。
『叁』 Python从标准类型派生的原理是什么
1.基类简化了程序,使得程序的累赘部分减少,使程序简洁。
比如,在不用基类专的情况下,程序中你要设计一个鸭属子类和一个鹅类,他们的成员变量都有头,羽毛,双脚,成员函数有喊叫,飞行等,那么你每写一个类都得重写一下。如果有个基类是鸟类,那么鸭子类和鹅类直接继承这个基类,然后把他们独有的特征加进类里面就行了。
2.易于派生出其他类。
『肆』 python师先编译后解释的吗
1、C++和C都是属于编译型语言,本来的.c文件都是用高级语言编写的,计算机是不能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必须要通过编译,链接等手段,将.c文件转换成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就是纯二进制文件,然后计算机才能够执行。
unix>./p:(p是可执行文件)
上述命令的过程,是外壳(shell)调用操作系统一个叫加载器的函数,它拷贝可执行文件p中的代码和数据到存储器,然后将控制转移到这个程序的开头。
2、
1. Python是一门解释型语言?
我初学Python时,听到的关于Python的第一句话就是,Python是一门解释性语言,我就这样一直相信下去,直到发现了*.pyc文件的存在。如果是解释型语言,那么生成的*.pyc文件是什么呢?c应该是compiled的缩写才对啊!
为了防止其他学习Python的人也被这句话误解,那么我们就在文中来澄清下这个问题,并且把一些基础概念给理清。
2. 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
计算机是不能够识别高级语言的,所以当我们运行一个高级语言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一个“翻译机”来从事把高级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读懂的机器语言的过程。这个过程分成两类,第一种是编译,第二种是解释。
编译型语言在程序执行之前,先会通过编译器对程序执行一个编译的过程,把程序转变成机器语言。运行时就不需要翻译,而直接执行就可以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c语言。
解释型语言就没有这个编译的过程,而是在程序运行的时候,通过解释器对程序逐行作出解释,然后直接运行,最典型的例子是Ruby。
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来总结一下解释型语言和编译型语言的优缺点,因为编译型语言在程序运行之前就已经对程序做出了“翻译”,所以在运行时就少掉了“翻译”的过程,所以效率比较高。但是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一些解释型语言也可以通过解释器的优化来在对程序做出翻译时对整个程序做出优化,从而在效率上超过编译型语言。
此外,随着java等基于虚拟机的语言的兴起,我们又不能把语言纯粹地分成解释型和编译型这两种。
用Java来举例,Java首先是通过编译器编译成字节码文件(不是二进制码),然后在运行时通过解释器给解释成机器文件。所以我们说Java是一种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总结:将由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文件转换为可执行文件(二进制的)有两种方式,编译和解释,编译是在程序运行前,已经将程序全部转换成二进制码,而解释是在程序执行的时候,边翻译边执行。
3. Python到底是什么
其实Python和Java/C#一样,也是一门基于虚拟机的语言,我们先来从表面上简单地了解一下Python程序的运行过程吧。
当我们在命令行中输入python hello.py时,其实是激活了Python的“解释器”,告诉“解释器”:你要开始工作了。可是在“解释”之前,其实执行的第一项工作和Java一样,是编译。
熟悉Java的同学可以想一下我们在命令行中如何执行一个Java的程序:
javac hello.java(编译的过程)
java hello(解释的过程)
只是我们在用Eclipse之类的IDE时,将这两部给融合成了一部而已。其实Python也一样,当我们执行python hello.py时,他也一样执行了这么一个过程,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描述Python,Python是一门先编译后解释的语言。
4. 简述Python的运行过程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说两个概念,PyCodeObject和pyc文件。
我们在硬盘上看到的pyc自然不必多说,而其实PyCodeObject则是Python编译器真正编译成的结果。我们先简单知道就可以了,继续向下看。
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则是保存在位于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写回到pyc文件中。
当python程序第二次运行时,首先程序会在硬盘中寻找pyc文件,如果找到,则直接载入,否则就重复上面的过程。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来定位PyCodeObject和pyc文件,我们说pyc文件其实是PyCodeObject的一种持久化保存方式。
总结:Python也是先编译后解释的一门语言,当python程序运行时,编译的结果是保存在内存中的PyCodeObject中,当Python程序运行结束时,Python解释器则将PyCodeObject写回到pyc文件中。也就是说保存,pyc文件是为了下次再次使用该脚本时避免重复编译,以此来节省时间。也就是说,只执行一次的脚本,就没必要保存其编译结果pyc,这样只是浪费空间。下面举例解释。
5、运行一段Python程序
我们来写一段程序实际运行一下:
不用仔细看代码,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原理,其实每次在载入之前都会先检查一下py文件和pyc文件保存的最后修改日期,如果不一致则重新生成一份pyc文件。
8. 写在最后的
其实了解Python程序的执行过程对于大部分程序员,包括Python程序员来说意义都是不大的,那么真正有意义的是,我们可以从Python的解释器的做法上学到什么,我认为有这样的几点:
A.其实Python是否保存成pyc文件和我们在设计缓存系统时是一样的,我们可以仔细想想,到底什么是值得扔在缓存里的,什么是不值得扔在缓存里的。只有要重用的模块才是值得编译成pyc文件的。
B. 在跑一个耗时的Python脚本时,我们如何能够稍微压榨一些程序的运行时间,就是将模块从主模块分开。(虽然往往这都不是瓶颈),那么再次运行时,就可以不用编译了,直接使用上次编译后的结果。
C. 在设计一个软件系统时,重用和非重用的东西是不是也应该分开来对待,这是软件设计原则的重要部分。
D. 在设计缓存系统(或者其他系统)时,我们如何来避免程序的过期,其实Python的解释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别常见而且有效的解决方案。
总结:Python是编译+解释型的语言,执行的时候是由Python解释器,逐行编译+解释,然后运行,因为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编译+解释,所以Python的运行性能会低于编译型语言,比如C++。为了提高性能,Python解释器,会将模块(以后要重用的脚本文件放在模块里)的编译+解释的结果,保存在.pyc中。这样下次执行的时候,就省了编译这个环节。提高性能。一次性的脚本文件,解释器是不会保存编译+解释的结果,也就是没有.pyc文件。
『伍』 怎样理解python是解释性的
所谓的解释性语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他们都有自己的解释器,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翻译器;
二是他们都是在其他的编译语言(通常是C语言)的基础上定义和扩充了自己的语法结构。
解释性语言的工作原理就是用自己定义的解释器,解释并执行有自己定义的语法结构生成的程序代码。
所以解释性语言并不编译。
这里要区分Java,因为Java并不是单单是一门解释性语言,它为了提高效率而拥有他自己的即时解释器,实际上Java可以算作一门解释和编译的结合语言。
编译型和解释型语言:
计算机不能直接理解高级语言,只能直接理解机器语言,所以必须要把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计算机才能值型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翻译的方式有两种,一个是编译,一个是解释。两种方式只是翻译的时间不同。
编译型语言写的程序执行之前,需要一个专门的编译过程,把程序编译成为机器语言的文件,比如.exe文件,以后要运行的话就不用重新翻译了,直接使用编译的结果就行了(exe文件),因为翻译只做了一次,运行时不需要翻译,所以编译型语 言的程序执行效率高。
解释则不同,解释性语言的程序不需要编译,省了道工序,解释性语言在运行程序的时候才翻译,比如解释性basic语言,专门有一个解释器能够直接执行basic程序,每个语句都是执行的时候才翻译。这样解释性语言每执行一次就要翻译一次,效率比较低。
『陆』 将python生成的 py文件转为 exe文件的原理是怎样的
以py2exe为例,它是将所需的py编译为pyc并打包;若需要其他的数据文件专比如DLL或PIC等类型的文件,可属以使用参数将它加入到相应目录;它会将所需的python运行环境拷入目标目录所以不用担心在未安装python的系统中的安装问题。
做好的EXE文件,或相应的文件夹有可能达到30MB以上,其实就是将所需的库都给拷过去了。
那里的exe文件其实只是一个通用的启动器,运行主体是存在于压缩包内的pyc文件。
『柒』 python 的底层工作是什么样的
python有Java作为底层编写的
还有cython也是Python的一种,是使用c编写的
电脑的所有底回层都是汇编代码
不过答,既然你选择了使用python,何必去知道底层的原理。就像你可以用买来的砖盖房子,又何必自己生产砖呢?
如果解答帮到了您,欢迎点赞
『捌』 关于python代码是编译执行还是解释执行
能生成exe并不代表什么,py转为exe之类的工具原理都差不多,都是对py的代码进行预编译,然后创建一个小型的python运行环境(一般会包括启动用的exe、python相关的dll和编译后的文件),在执行时仍然会由它自己的这个环境来负责解释执行代码,而并不是真正的生成了直接的机器语言。
『玖』 怎么理解 Python 中的 socket 工作原理
socket为各种协议提供了统一接口的一种ipc机制。
socket.c这个文件中定义了一个如下的函数: #ifdef __ARCH_WANT_SYS_SOCKETCALL #define AL(x) ((x) * sizeof(unsigned long)) static unsigned char nargs[18]={AL(0),AL(3),AL(3),AL(3),AL(2),AL(3), AL(3),AL(3),AL(4),AL(4),AL(4),AL(6), AL(6),AL(2),AL(5),AL(5),AL(3),A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