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企业自媒体和个人自媒体的区别与盈利模式!

个人自媒体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流量,获得收益;企业自媒体主要是为了品牌宣传,吸引粉丝关注,扩大品牌影响。

㈡ 网络新媒体考研都有哪些学校

20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

全国共有33所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院校参与排名,其中排名前三的大学分别是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以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榜单:

1、中国传媒大学 ;

2、暨南大学;

3、深圳大学;

4、南京师范大学;

5、上海外国语大学;

6、安徵大学;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湖南师范大学;

9、云南大学;

10、陕西师范大学;

11、辽宁大学;

12、广州大学;

13、四川师范大学;

14、广西师范大学;

15、重庆师范大学;

16、重庆工商大学;

17、安徵师范大学;

18、浙江传媒学院;

19、中原工学院;

20、北京联合大学。

(2)企业自媒体研究生扩展阅读:

主要课程:新媒体技术导论、新媒体概论、视听语言、数字摄像、多媒体信息编辑、数字视频编辑、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数字摄影、新媒体信息策划、手机媒体研究、网络传播、大众传播、传播心理学、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中外新闻史等。

网络新媒体专业:致力于培养能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传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进行信息采写、策划、传播,兼具新媒体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进取的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传媒人才。

网络新媒体专业的学制与学位:

1.标准学制:四年

2.弹性学制:三——八年(根据所获学分确定修业年限)

3.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㈢ 传播学的新媒体研究生

学妹,晚上好!学姐从个人角度帮助你分析,如果你喜欢记者呀,媒体呀,建议是选择传播类的。现在,新媒体很吃香的,而且未来发展前景也会非常不错;但是,这也是你要有一个好的文凭,有高的颜值,有强的能力!兴趣很重要的!如果你不喜欢,求稳定,教育学是非常适合你的!教育学的职业规划,主要是教师,杂志社编辑,公务员,教育局,高管。一定要选择适合你的!有其他的问题,可以咨询勤思的专业老师,我当时考研很纠结,是考教育学,还是翻译硕士,也是他们帮助我的!祝好!

㈣ 企业自媒体是什么为啥要做有什么用

就在这几年,自媒体这个群体抬头了,身边就有一哥们不顾家人反对倔强地加入了自媒体大军。这里说的自媒体大军,是指那种职业化的自媒体,就是以做自媒体为生,没有在公司任职的。
后来,我发现有些自媒体人洗手不干了,说一直孤军奋战,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想找家公司好好上班。一打听他们到公司做什么工作,他们咧开嘴一笑:还是做自媒体。
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两年前可能还没有公司招聘自媒体这样一个职位的,现在到各大求职网上一搜,还真出来一大堆。既然都出现了,那就是合理的,我也觉得公司设立自媒体这个职位也是很聪明的做法。
企业里自媒体到底是个啥?有啥作用?为啥会出现在这个遍地节操的年代?它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下面钛媒体作者张飒谈谈自己的理解。
我理解的企业自媒体就是讲述企业故事的人。在信息扁平化的互联网时代,没有故事的企业是很危险的,因为消费者的眼球都从传统的媒体转移到了网上,你不出现在网上,就等于自动消失在消费者的眼球当中。
利用互联网,企业更容易找到顾客,更重要的是顾客也很容易接触到你,所以,企业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显得更加重要了。之所以叫做自媒体,背后就应该是能与顾客互动的人物形象,而不是冷冰冰的企业形象。微信之所以成为自媒体的主要工具,就是因为它跟其它工具相比,跟用户的距离最近,最容易跟用户进行日常互动。

㈤ 企业型自媒体和内容型自媒体哪个好

其实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都要看你自身的需要,简单来说,企业型自媒内体呢,能够加强企业容与粉丝和客户之间的互动联系,能扩大品牌影响力和营销力的自媒体,而内容型自媒体,通过原创文章与用户产生共鸣来提升知名度,我个人是选择了百家号21科技自媒体平台,你可以了解看看。

㈥ 国内哪些学校有新媒体研究生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基于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态对新闻传播行业及整个社会的的巨大推内动,顺应数字容信息时代发展所需,顺应移动互联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而产生的新闻传播类新专业。该专业是对2011年开始招生的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进一步发展。
2016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学排名

㈦ 很多企业都在做自媒体,我也想了解一下自媒体是什么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自媒体平台包回括:博客、微博、微信、答网络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以及新兴的视频网站构成了自媒体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然而随着个人用户对互联网的深度使用,以阔地网络为代表的个人门户类网站将成为自媒体的新兴载体。
自媒体之所以爆发出如此大的能量和对传统媒体有如此大的威慑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传播主体的多样化、平民化和普泛化。

㈧ 新媒体相关的研究生专业有哪几个

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中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何谓新媒体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1) 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2) 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3) 二、新媒体的特点 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4) 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5) 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6) 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7) 三、聚焦几种新媒体 研究2005年,学界除了对新媒体做了综合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文章针对新媒体中的一些具体形态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分析。 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 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工具,它还担当起了‘第五媒体’的重任”。(8) 对手机广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运营模式”的探索,有学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运行模式,并且提出在手机媒体产业链中,“内容提供商、移动网络运营商和终端设备制造商之间,如何相互合作发展是非常关键的。”(9) 还有研究者则着重在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广告互动上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政策上来看,手机媒体成为新广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广告之间的互动形式和广告互动中存在的不足。(10) 对于手机电视的发展趋势,有学者却认为,尽管新技术的狂热崇拜者及追随者们,坚信手机电视是新技术催生下的又一颗金蛋,但手机电视受到受众心理、内容和媒介繁荣的制约,因此“手机电视是辅助媒介的主流想像”,“技术的指挥棒为人类指向的下一站,有可能是‘技术的高地’,也有可能是‘技术的漩涡’”。(11) 有学者认为,“现在也许还没有人认为手机报纸的用户会赶上或超过报纸网络版或印刷版的读者数量。但是,手机报纸确实是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12) 2.IPTV,传受互动进行时 IPTV即交互网络电视,一般是指通过互联网络,特别是宽带互联网络传播视频节目的服务形式。 互动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指出,“IPTV用户不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收视节目内容”。(13) 网络电视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弊端。业界人士提出,“网络电视不仅是电信运营商的一场盛宴,对节目制作商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然而,“在新媒体产业领域,广播电视已不再享有原先的政策保护和市场垄断优势,与市场接轨的企业制度安排至关重要”。(14) 数字交互电视是集合了电视传输影视节目的传统优势和网络交互传播优势的新型电视媒体,它的发展给电视传播方式带来了革新。有学者指出,数字交互电视“颠覆了电视观众的‘受众’定位与电视传媒的‘传者’定位”,“数字交互电视的互动传播,使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位置不再是固定的或先在规定的,而是不断在互相共享的、移动的。”数字交互电视的发展还使得“大众传播研究的重心”转移到了“信息使用者”身上。(15) 3.数字电视,产业链有望增长 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05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2005年对数字电视的研究依然集中呼吁加快完善广电政策的制定,以有利于数字电视产业链的增长。有人指出,“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虽然要实现市场意义上的盈利仍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但作为政府作用的体现,传媒产业政策的放开、数字电视产业政策的推进为传媒企业指明了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16) 还有文章从实证调查入手,对数字电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浙江传媒学院课题组通过市场调查数据说明:“数字电视点潜在用户的经济承受能力是影响数字电视发展前景的决定性因素”。(17) 另外,还有学者提出了数字付费推广的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发展模式,即认为数字电视应该有独特的销售主张,因为数字电视是“技术层面”和“内容层面”两者合一的综合体,而且必须以后者为核心,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8) 老年人收视群体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有专家提出,老年受众是付费数字电视的潜在用户之一。因此付费数字电视要兼顾老年人,启动老年市场。(19) 4.移动电视,强制收视的是与非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移动电视的发展迅速是人们所始料未及的,它具有覆盖广、反映迅速、移动性强的特点,除了传统媒体的宣传和欣赏功能外,还具备城市应急信息发布的功能。(20) 对于公交移动电视来说,“强迫收视”是其最大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公交移动电视的强制性传播使得受众身在公交车上,没有选择电视频道的余地。这种受众被动接收状态,无疑会降低公交移动电视的收视率,然而目前尚无良策改变这种状态”。(21) 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他们提出:“传播内容的强制性有利于拓展‘无聊经济’巨大利润空间”,“移动电视正是抓住了受众在乘车、等候电梯等短暂的无聊空间进行强制性传播,使得消费者在别无选择时被它俘获,这对于某些预设好的内容(比如广告)来说,传播效果更佳”。(22) 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这种强制收视的缺陷:“公交移动电视虽然为乘客提供了电视节目,但也必须保护乘客的公共利益”。(23) 5.博客,颠覆传统的传播方式 从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国兴起以来,学界对它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2005年对博客的研究依然方兴未艾,较之于以前的研究更加深入,而且考量的角度更加多样化。博客的发展使得有的研究者对其充满了信心,“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24) 还有学者对博客传播中的传者进行分析,认为博客实现了多重的传播效果,“即横跨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3种类型。”同时,还指出博客传者的传播动机与“外部环境的挤压、内心需求和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几方面的因素有关。(25) 从传播学角度对博客的研究中,有学者总结了博客的传播模式及传播性质,认为“博客突破传统的网络传播,实现了个人性和公共性的结合”。(26) 对于博客的自由问题,有学者认为,博客的即时性、自主性、开放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一定程度的话语自由,这种自由颠覆了“把关人”的概念,但事实上,博客世界里的自由同时也带了很多负面的东西,需要网民有自律的意识。(27) 6.播客,新一代的广播? “播客”是2005年新闻传播学术期刊上的又一个让人们耳目一新的词汇。“同21世纪初低调诞生的博客相比,播客似乎一问世就受到了人们的特别关注。”“通常指把那些自我录制广播节目并通过网络发布的人称为播客。”(28) 2005年8月,上海还举办了中国首届播客大赛。对于“播客”的研究始终避免不了与“博客”的对比。有人认为,“如果说博客是新一代的报纸,那么播客就是新一代的广播。” 朱红梅撰文主要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播客”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她认为,播客实现了从文字传播向音频、视频传播转化,增加了娱乐成分。播客还满足了人们自我表达、张扬个性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媒介汇流与互动。并且,播客将来会从业余走向专业,从免费走向收费,免费与收费播客共存。(29) 四、简短结语 总体上说,2005年学界对新媒体的研究比较充分,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各主要核心期刊都开辟了相关的专题,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相关的研究文章有30篇之多,但研究的重点基本上比较集中,话题相似,创新不多,一些文章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一些学者所提出的观点比较肤浅,有的提出了问题却并没有阐述解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