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小型自媒体如何走出闭环困境

这个很简单,不做了就走出闭环困境了。若继续做,永远也走不出闭环困境。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赚钱必须有流量,有流量必须要吸引读者,凭什么吸引读者?——讲新闻?大把的官方媒体最新新闻,而且自媒体平台基本不让你发新闻类的;讲故事?成千上万搬运工在讲故事,一键发布几十个平台,你的原创讲得过他们吗?其他吸引读者的你就不要想了,说不定一发布就封号了,关键是你的身份证、手机号再也注册不了这个平台了。

Ⅱ 委员建议明确自媒体洗稿为侵犯版权,原创维权究竟有多难

“洗稿”行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传播行为,对原创者和原创内容市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危害。本文分析了“洗稿”泛滥的现实动因和舒适逻辑。澄清“洗稿”中版权保护的多重法律困境;认为应建立“互补”和“共同促进”的机制,使其成为调控“洗稿”侵权行为的关键突破方向。

很难对“洗稿”进行精确打击。通常“洗稿”中对原作的选择和“深度”加工,都是基于很多原作。维权者往往涉及多个作者。因为隐藏的形式,被原作者发现的概率很小,很难“团结”起来维权。即使监管部门能够发现“洗稿”行为,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监管措施,监管部门对“洗稿”行为的审查往往需要专业复杂的程序,难以保证打击的及时性。

为了有效规范“洗稿”行为,切实维护原作者的知识产权,彭静建议完善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制度。她建议《著作权法》和《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明确将“洗稿”列为侵犯著作权的法定案件,并规定“洗稿”的法律责任。具体来说,建议立法部门完善作品原创性的认定方法,增加“洗稿”的规定,确保打击“洗稿”有法可依。

制定查处洗稿行为的具体规则."在总结我国执法和司法经验的基础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应及时出台查处“洗稿”的专项规定,明确查处“洗稿”的责任部门、查处方式、具体程序和救济方式。同时,必要时应成立专家委员会对“洗稿”行为进行认定,公众应加强对洗稿行为的规范监督,确保调查程序正当、结果公正。

Ⅲ 如何做好自媒体营销

自媒体营销,说白了就是粉丝经济,我们只要把自己的自媒体做好就可以,选版择你擅长的某领域,权一直坚持发原创,坚持!坚持!不要去搬运,不要去刷粉,刷点赞之类的,系统是能检测出来的。简单的讲,我们要先吃透头条,然后再去做,就不会那么的盲目,在图文、标题、内容这些地方下功夫。效果应该是非常明显的,我下面给几个点你看一下也许能帮助到你,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相互交流学习一下,现在是做自媒体的最佳时机。

Ⅳ 分析网络营销如今陷入了哪些困境,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些困境能否改变,为什么

目前很多企业面临最大的网络营销困境主要分为几个方面,一个是互联网发展速度快,二是人才缺乏问题,三是忽悠的太多导致信任值下降。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以下是3个方面的分析。
1、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普及,互联网推广营销渠道太多,企业根本来不及跟上时代,甚至都没来得及体验,新的模式又出来了,这也是移动互联网的特性。就像很多人还只是在玩工众号,而很多企业已经布局, 网络百家,头条,搜狐自媒体等等多渠道发展,还有各种微课渠道,直播渠道都太多,用户基本上来不及跟上这些新东西,微信又推出了小程序,这又让很多吃瓜用户触手不及,盲目布局,导致大部分的企业都不知道如何才能选择一个合适自己的推广渠道。
解决方案:企业在选择互联网渠道的时候首先要做好企业的营销定位策划,确认好自己的产品与服务适合什么样的渠道,如今有很多的企业还停留在入住淘宝,京东等渠道的模式,完全只是跟风,却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做这样的平台。那企业要选择合适的自己的平台首先就要定位的是盈利模式,在打算通过互联网来做招商、代理、批发、零售、定制等等,定位好了盈利模式才能确定自己适合什么样的目标客户群,同时会分析出适合企业的投放渠道。
2、很多企业面临的是人才缺乏问题,不管是网络SEO优化、自媒体运营,竞价推广,DSP信息流广告等等很多的推广都是需要专业人才才能有好的效果,同样是操作一个平台,有的企业打水漂,而有的企业却带来了无限商机,这都是因为有人才的基础之上。目前招聘互联网人才困难,企业需要的高端人才很多都自己创业了,而一些有着传统技术的人才企业又不想花高新聘请。
解决方案:企业可以针对自己的小白团队进行统一外训,深造自己的团队思维,学习更新更好的营销方式,同时也可以聘请专家到公司内部进行培训,每周进行一次上门辅导,提高团队的实际操控能力。借助移动时代的优势,参加直播微课都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升效果,打造更好的电商团队。
3、目前市面上各种网络公司,托管运营公司,培训公司多如牛毛,很多企业也报名参加了很多的互联网培训,甚至也都花了高价请网络公司托管运营,但是始终效果不如意,企业的信任值就下降了,觉得互联网没有效果,也就慢慢对互联网失去了信息。对于网络公司来说忽悠的企业也的确不在少数,签约之前吹上天,付款之后不见天,陷井一个接一个,甚至有很多小企业自己的服务器域名,自媒体账号归属权都在别人手上。
解决方案:建议企业在选择互联网公司合作之前可以与网络公司进行分期付款,分阶段付款,做到什么样的阶段再付二期款,三期款等,降低企业的风险。同时要相信互联网推广是有效果的,只是方法上面需要改进,为了安全起见,企业必须要牢牢掌控互联网产品的所有权,而不是使用权。域名、服务器等等都在自己的名下管理,自己续费,不要通过网络公司每年续费,自媒体账号企业一定要用自己法人的身份证去申请,不要用网络公司或者是员工账号做归属,切记安全最重要。

Ⅳ “自媒体”营销的方法与技巧

自媒体营销是未来几年的趋势,其方法和技巧比较单一,我们来聊一下。
一、注意平台规则
每一个自媒体的推荐规则是不太一样的,今日头条,大鱼号之间肯定是不一样的,规则需要自己的摸索,慢慢更新内容来进行适应。
二、注意内容选择
内容要与你想做的事情要关联,并且关联性一定要强,不能每天发布的内容差别性较大,这样会影响自己的权重。
三、行业要垂直
这一点与内容选择差不多,在做自媒体之前一定确定自己所熟悉的垂直的行业,比如,你喜欢美食,或者,你喜欢手工,以此来来进行自媒体定位;自媒体忌讳的泛,喜欢的是垂直和精。
四、塑造个人品牌形
在做自媒体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个人形象的建立,要做一个有性格的自媒体;要有人性,这样才能让粉丝感受到你的态度,能更好的为,变现作准备。
五、增加粉丝互动
有些人做自媒体,天天在搞内容,忽略了与粉丝之间的联系;在某些情况下,粉丝比内容更为重要,要抽出时间与粉丝进行互动,要进行回复粉丝的评论,必要的时候,可以建立一个粉丝社群。
六、多种变现模式
有些自媒体是在用产品变现,有些是在用知识变现,在变现方式上,一定要多样性,不能过于死板。在与粉丝互动的过程中,会了解粉丝的需求,进行通过一种付费的方式去满足他。

Ⅵ 我想专心做自媒体,很多东西都不懂,又没有人带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在媒体工作了三年的”老手“,我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请连续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平台白皮书要看吗?路径: 第一个数字背景 阅读平台白皮书。我带了很多人一起去,几乎没有人读过平台规则白皮书,甚至不知道它是什么。你在他们的地盘上工作,却不知道他们的规矩,这不是很奇怪吗?现在更方便了,有很多视频解释基本内容。

比如说,你已经迟到了,你已经尝试了所有你知道的东西。那么你带着这个问题去问别人,我相信很多人都愿意和你沟通(我愿意) ,而如果人们不愿意,那么就不可能做一些帮助?去510块地给某人一篇文章,视频表扬,还是人们有一栏价格不高的买一份?多存一点,给人们账号点关注,留下一个混杂着熟悉面孔的评论?好吧,如果真的都是傲慢的创造者,不如找一堆好账户,看看他们的数据,分析他们的成功点,从模仿到超越(注意,模仿不是伪作者,而是从他们身上学到的) ?花钱是为了节省时间,花时间是为了节省金钱。过程就是研究 - 瓶颈-发现问题- 向最好的学习。

Ⅶ 如何打破微信公众号运营的初期困境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
1.内容为王,做好原创文章
微信公众号在运营的初级阶段,往往是从“零”开始的:0内容,0粉丝数。打破零的界限,则需要经历“内容创作——内容传播——粉丝关注——粉丝维护”这样的过程。由此就可以看出内容的重要性,它是微信公众号最本质的存在,没有“内容”的公众号只是一个空壳,没有“好内容”的公众号也不会长远。
坚持写原创文章的好处在于:不管是订阅号还是服务号,当你的原创文章写的足够多,时间足够长,微信公众号官方就会自动向你发出开通“原创”功能的邀请。之后,所有推送的文章都会带有属于自己的原创标志,标明作者和公众号来源,拥有设置转载的权限,完全避免侵权的情况;当有别的号需要转载自己的原创文章时,就会自动带上公众号的来源,自然为自己的号引流。
2.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大量投稿
有了好的原创内容,就要想办法扩散出去,吸引更多人的关注。但是,在公众号运作的初期,最缺的就是人;如果仅仅靠自己那点少的可怜的粉丝,带动阅读乃至大量的转发传播,是非常难的事情。这时就可以利用外部庞大的网络资源,向各大自媒体平台进行投稿。投稿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不花费任何的资金成本却能让文章得到最大程度的曝光。
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进行自媒体平台投稿,达到为自己公众号吸粉的目的呢?
首先,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定位与之相符的自媒体平台进行投稿。不要盲目乱投一通,就像运营干货类的文章,你不应该找一个创业平台投稿,这样不但浪费上传文章的时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效果。
其次,为了引流到自己的公众号,一定要在平台允许的情况下,在自己投稿的文章中标明作者、公众号ID,可以的话,把公众号的二维码插进去。进行平台注册填写个人资料时,也记得要带上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说白了,就是尽一切可能展示公众号。因为,吸引粉丝关注才是最终目的。
最后,争取成为自媒体平台的专栏作者,这个对于文章的发布以及曝光度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3.加入各种微信、QQ群进行宣传
除了利用自媒体平台进行公众号文章的投稿外,在运营的初期,还可以通过加入各种微信、QQ群推广公众号。这个的关键就是找到可以加入的群。
如何找?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豆瓣、知乎等社交平台进行检索。以豆瓣为例,首先去注册个豆瓣账号,成为会员;然后搜索并关注与微信公众号运营相关的豆瓣小组;最后,在小组已经发布的众多话题中找到适合的微信运营交流群申请加入,利用知乎的话,可以直接在搜索栏中输入“微信群”、“QQ群”这样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在加入相关的群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巧妙地把自己的文章、公众号推送给群里面的人。除了平时经常在群里刷存在感,混脸熟外,还要注意在群里发布文章的好时机。应该选在群里有人交流,处于热闹的状态,这样才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当然,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在发文章或者公众号名片求关注的时候,再快速发几个红包。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自然就会按照要求办事。
任何一件事从零开始都很难,所以一定要坚持下来。

Ⅷ 大学生自媒体创业方向

这个自媒体很多,比如自媒体主播、自媒体发布视频的,自媒体文章的等等

Ⅸ 自媒体为什么会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一、生活世界的变化

自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变成媒体源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的生活世界悄然变化。

(一)生活场域的转换

1.从现实世界到虚拟世界

自从迈进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场域就随之发生了转换,从面对面的真实世界进入到由网络所建构的虚拟世界当中。自媒体所营造的虚拟世界,不同于以往的电子网络空间,其虚拟场域和现实场域具有较高的融合度。比如“朋友圈”,它将现实中人们的关系复制到移动网络之中,实现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接,二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人们的生活场域被烙上了虚拟和现实相互交叠的二重性印记。

2.共享空间的延伸

自媒体时代下,个体的日常生活正在变成“新闻发布”[1],一直以来,沉默于私人空间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走出了私人领域,换上了共享性的标签。微信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布图文,分享自己的生活动态,也可分享文章、视频、音乐等,构筑了一个全新的共享空间。

3.公共生活的彰显

自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渠道更加畅通,人们更大程度地进入到公共生活领域当中。“朋友圈”里,人们分享传播各种公共性话题以及最新出台的各项方针政策,体现了对公共生活的密切关注。

(二)互动形式的变化

1.跨越时空限制的特性

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往往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具有很强的空间和时间的实在性,人们在时空的紧密关系中把握行动。互动的主体必须“共时”且身体“在场”,互动者的表情神态、语言、动作以及着装、打扮等,都可能成为自我表达情感的重要媒介。而自媒体时代,基于移动网络的互动,主体之间可以脱离时空的限制,以“共时”和“异时”交错身体“缺场”与意识“在场”的形式来沟通交流,实现随时随地的互动。这样的互动形态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互动的自由。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新鲜事,微信好友点赞、评论,进而展开互动,这样的互动并不需要互动主体“共时”“共在”。

2.互动主体的自由度加深

现实生活中,每个行动者都会被打上社会性的印记,各种各样的社会特征会影响人们之间的互动。而在“朋友圈”这种虚拟空间中互动时,人们不用太顾忌现实社会的各种身份标识所带来的各种沟通障碍。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分享信息之后,可以看到这条信息的人关注的是信息本身或者是该发布者的情感变化,互动双方会暂时忘却彼此在现实社会中的各种属性差异所造成的人际沟壑。

3.互动内容的多元化及互动体验的真实化

交往行动者总是在其生活世界内行动,不会脱离生活情境。人们通过“朋友圈”分享的内容异彩纷呈,这些互动内容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的。“朋友圈”并不是基于相同价值观念而产生的聚集,其结构成分的多样性以及他者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充实了自我体验的形式和内容,使得人们每天都能接受到不同的观点和信息。正是这种内容的多元化,增加了互动的乐趣。图文并茂、音频视频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令内容更加生动,可以充分调动人们的感官,使互动者的身体也能突破时空限制,产生“临场感”,带来更加真实的互动体验。

(三)传统人际关系的回归

由网络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最初是一个隐匿的世界,以陌生人交往互动为主,人们通过ID进场,现实社会中的身份标识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不复存在。而自媒体时代,人们倾向于延续和维护熟人关系。“朋友圈”里主要是“熟人社交”,它是以个人为中心向外生成的社会关系网,人们将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整体复制到这个社交平台中。微信用户经常关注的是与自己私交甚好的伙伴们在“朋友圈”的动态,并与其进行亲昵的互动。微信“朋友圈”看似拓宽了人们的交往圈,但实则亲近的依然是少数人。

(四)情绪分享的发展

一般来讲,人们进行情绪分享是为了从分享对象的反应中获得亲密和支持。进入自媒体时代,情绪分享可以依托于社交媒体,各种各样由情绪推动的分享汇聚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自媒体时代,情绪分享逐渐生成了两大主题,一是“你在干什么”,二是“刚刚发生了什么”。自媒体的发展带来了触控技术、碎片化表达和时间流[2]。触控技术令人们只要完成下拉动作便可以了解最新讯息,碎片化表达则是人们趋向于使用简略的语言来传递表达信息,而时间流则导致新鲜事具有霸权性,只要有新的状态,旧的状态就会被覆盖,最新的东西永远在上面,无形中增强了每个时刻的重要性。在时间流的模式下,为了使碎片化的情绪分享更具吸引力,人们正在变成会讲故事的人。

(五)话语权的转移

话语权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话语的影响力,也就是控制舆论的权力。话语权由谁掌握,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3]。以前,充当意见领袖的往往是国家机关或者是权威机构,话语权主体是上层精英人士。而自媒体的出现,冲击了这种传播方式,话语权开始从精英群体向普通大众转移,个体在公共空间表达心声成为一种常态,其话语权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强。微信“朋友圈”推动了话语权的平民化,开辟了一个信息高速交换的平台,它在社会热点和公共话题中的活跃程度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

二、个体生活意义的建构

人的存在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存在,它总是牵涉到意义。人所开展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建立在把握自身价值意义的基础上。生活是寻求意义的生命活动,过有意义的生活是人存在的目的。自媒体时代下,个体通过虚实世界的沟通与协调来记录自己的生命历程,在传统互动与新型网络互动的张力结构中维系人际关系,在充分流露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兼顾公共生活,实现共同生存,建构生活意义。

(一)虚实世界的沟通与协调

人们的生活场域在当下呈现出“虚实共生”的特征,其生活的真实世界与虚拟的网络情境相融合,人们身处其中建构生活意义。人们在“朋友圈”或记录日常生活,或表达情感宣泄情绪,或塑造理想化的自我形象,或分享知识传递快乐,人们所进行的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追寻、建构属于自己的生活意义。

(二)体验全新的互动形式

随着生活场域的转换,互动形式也发生了变化,如前所述,自媒体时代的互动呈现出跨越时空限制的特性,互动主体更加自由,互动内容更加多元化,人们正在体验这一变化。在“朋友圈”中,所有在现实社会中附加在人身上的各种社会属性基本都被忽略了,人性趋于自然。虚拟情境中的互动弥补了现实互动的不足,有助于个体实现一定意义上的平等互动。

(三)维系人际关系

网络社会起初是以陌生人互动交往为主的,随着自媒体的发展,熟人之间在网络情境中的互动更加频繁。“朋友圈”所连接的基本是产生于个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人们在“朋友圈”中通过一些共同话题形成交集,有助于拉近现实中彼此之间的距离。“朋友圈”汇聚了自己的生活记录和他人的生活动态,人们通过这个平台了解彼此的生活近况,进行情感表达,一定程度上维系了人际关系,有助于建构生活意义。

(四)表达自我与关注公共生活

自媒体时代下,为了获得关注和认可,人们发布新鲜事时常常会仔细斟酌,预先估计自己所讲的故事是否具有吸引力,能否引起他人的注意。“朋友圈”扩展了人们表达思想观点的渠道,使得人们在充分表达自我的过程中获得存在感。如今自媒体在社会热点和公共话题的讨论与传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充分发挥其方便快捷的优势,整合人们零散琐碎的时间,使得人们只要动动手指就能满足自己的表达诉求。“朋友圈”里亲朋好友、师长同学、同事讨论某一热点话题,交流看法,参与到公共生活当中,在公共空间中追寻生命意义。

三、个体所面临的意义困境

面对生活世界的变化,人的存在感不再是确定和唯一的,在建构生活意义时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一)虚拟导致的虚无

进入自媒体时代,人们存在的意义和空间、时间都有所分离,嵌入真实社会关系中的互动如今大部分在虚拟世界中开展,人们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角色扮演。但不能忽略的是这种虚拟导致了新的虚无。

一方面表现在人与人关系的变化上。“朋友圈”虽然可以将分离两地的人们的生活展示给对方,使相隔万里的互动成为可能,但它却消解了传统情感互动的意义。当朋友只不过是一次点击,那么有些关系的存在对人而言就变成了存在着的无。

另一方面表现在人心灵的空虚。自媒体的发展,让世界变成“我”的,也让“我”的变成世界的,这导致许多人对虚拟空间中活动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身边人真实境况的关注。人们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与自媒体相连接,进而触摸这个世界,这导致人们总是频繁地查看手机,一会儿不看手机,就会错过很多新鲜事,仿佛离开手机就找不到存在感。

(二)在虚拟和现实的交叠中显现认同危机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大众传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沉溺于媒体提供的表层娱乐和虚拟满足中,会逐渐丧失社会行动力[4]。自媒体时代,加深了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人们在“朋友圈”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塑造各种理想化的自我形象,制造人际关系活跃的假象。当退出虚拟空间,回到现实世界中时,面对并没有因想象而变好的真实情况,面对琐碎的事务,难免会产生失落感,甚至出现自我认同的危机。虚实交叠中,人们更容易将现实社会中的行为带入到虚拟空间中,如把一些商业化行为裹挟到自媒体当中。“朋友圈”当中的集赞换商品、微代购等行为,会增加用户的不适感,引发厌恶心理和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可能会延伸到现实生活中,导致人们对社会的信任度下降,出现社会认同的危机。

(三)理性精神的缺失

自媒体时代,人们在充分享受网络社会方便、快捷收发信息的同时,也面临着理性精神的缺失问题。

1.过度娱乐化现象。自媒体时代娱乐化倾向更加明显,时至今日已经发展为过度娱乐化。如“朋友圈”里人为制造的各种笑料、调侃戏谑、恶搞社会事件等。起初人们只是单纯娱乐,当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时,便形成了一股不良风气。

2.传播的信息真假难辨。自媒体时代,网络的开放性更上一个台阶。人人都可以自由地接收和发布信息,使得各类网络信息汹涌而至。很多虚假信息经过有心人的包装,常常令人难辨真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朋友圈”有时会谣言四起,如一些易造成社会恐慌、影响社会公共秩序的虚假消息,违背科学知识的信息等。

3.网络围观和盲目起哄。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人们对这种现象更加习以为常。面对各种被曝光的事件,人们越来越不去理性思考事件或行为的真实性,不经求证直接转发评论进行道德审判。这种非理性的举动往往影响了事态的正常发展,甚至扩大了事态的严重性。

四、走出意义困境

每一种事物都必然存在漏洞和缺陷,自媒体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长了许多负面问题,需要调适以走出意义困境,使人们更好地生活。

首先,诉诸自律,包括三方面:一是自觉到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融合,培养自身的网络公共意识。当一个人变身为媒体元的时候,事实上他就与其他人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那么他就需要有一种责任意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时刻提醒自己,不管生活场域如何转换,始终离不开自我与他者共存这一生活要素。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透过他人这面“镜子”来认识和把握自己的[5]。所以即使是在虚拟情境中,我们也要注意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二是关注人本身,寻找自己是谁和能够是谁的答案,拉近心灵之间的距离,关注生活本身。自媒体仿佛催生了一个“影子世界”,一旦人们熟悉了“影子世界”并欣然接受它,真实的世界就可能会遭到拒绝,所以人们应当仅把“朋友圈”等社交平台当做分享传递信息、放松身心的地方,坚持适度原则,不要给予过多的关注,实现虚实世界的沟通与协调,生活的重心应该回归到真实世界当中;三是回归到现实的人际交往。在自媒体营造的网络空间中,活生生的人在交往中退到了终端背后,真实的自我隐藏在幕后,所表现出来的只是符号,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互动的意义,影响现实的人际关系。

自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人们的互动范围,增加了人们之间的互动频率,但有时也使得人际互动异化为肤浅的面子上的互动。例如“朋友圈”里的点赞行为,使用初期表达的是一种欣赏和密切关注,后来演变成简单的回馈和反应,发展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种敷衍的行为。人们应当更注重与身边人面对面的沟通交流,不再依赖于自媒体制造“临场感”,去构筑和维系真实的朋友圈。

其次,诉诸他律,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介入自媒体管理,制定具体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自媒体的运行,不给各类虚假信息可乘之机;二是塑造公共道德意识,在公共道德意识的指引下,社会主体将把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和要求当作自身必须遵奉的道德要求且能在现实中自觉自愿的遵守,从而更加理性地建构生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