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pp运营的指标具体都有哪些

运营者们需要首先测试各个渠道的效果,这个过程需要作精细化回地漏斗转化监测,而不仅仅答是看看浅层的数字。产品设计师则需要对功能进行严格的测试,将它们拆分成细小的模块,并评估新功能将为转化率带来怎样的影响。

对于创业团队而言“少即是多”才是真理,因此可以通过活动运营工具的【活动盒子】将如上评估需求清晰聚焦在5个指标之上:

1、Acquisition 用户获取;

2、Activation 用户活跃;

3、Retention 留存;

4、Referal 传播;

5、Revenue 收入;

2. 电商APP 运营有哪些重要指标

[核心提示] 想最大化获取粉丝经济的价值,一定要有取有舍,特别要抵抗短期利益的诱惑。 编者按:1 年前第一次见吕晋杰是在腾讯开放平台的大会上,当时他在腾讯开放平台上经营欢乐淘,一个电商导购平台。不久前我在《一路上有你》、《快乐大本营》、《非你莫属》等平台上不断看到楚楚街这个品牌亮相时,我没有想到这个 85 后的年轻小伙已经成功转型。而在此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闭关不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及其低调的保护着楚楚街这个品牌,这一年他离开腾讯开放平台,做了自己的独立 APP——楚楚街,还在义乌呆了半年,做了一次淘宝皇冠卖家。 吕晋杰却经历了中国互联网 3 个重要的变革期,从个人站长、校内网开放平台到移动互联网时期,他从本科开始就持续创业,是中国第一波社交应用的开发者,第一批大号粉丝,也是最早做阿里妈妈淘宝客的一批人。 从个人站长时代的 200 万 UV 到校内网时代积累了 4、5 千万用户,到腾讯 qq 空间的 5000 万粉丝,再到 1 年之内为楚楚街积累 4 千万用户,这个「数学+金融」专业的年轻创业者有着对用户运营的独特思考。本文是楚楚街CEO吕晋杰自己对用户的思考。 个人站长时代:读懂流量逻辑 窥探产品思维。 我是 1986 年出生,2003 年上大学,2004 年在大学里就开始了互联网创业。这个时候的创业大多都是做个人草根站长。从本科到研一,我做了 4 年个人站长。 个人站长时期锻炼出的经验是,一个网站,从域名、虚拟主机、CMS、代码到运维、SEO,赚钱,这些全部的流程都得由自己一个人搞定。 个人站长根本没有产品思维,而且由于流量分配机制,决定了个人站长「投机倒把」地以追求流量为主。为了让网络很容易搜索到你,一个人甚至要做十几个到几十个网站,形成一个站群。我做过奥运会宣传中国的英文网站,电影网站,各种各样内容。从 qq 群、网络贴吧引来更多流量。每天做到几十个网站共计 200 万 UV。 这个过程的最大的缺陷是你没有办法专注用户,因为要把 95% 的精力都花在细节和步骤上,真正的产品可能只有 5% 的精力投入其中。当时 30 万的个人站长,今天成功转型的为数不多,除了蔡文胜个别教父级的个人站长,大多数站长由于做的事情太杂,逐渐走向没落。 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需要这些了,跟用户相关的产品、运营比较重要。好的产品融资后,用户自然成长,云服务也让企业减少了技术和人力投入。 2008 年,出现了国内第一个开放平台——校内网,「偷菜」这些游戏使好友买卖变得火爆。什么是开放平台?校内网聚集了几千万用户,有几千名员工,但这几千名员工全部投入在支撑的系统架构、研发相册、论坛等功能。几千万用户需要十万个不同种类的应用,校内网不可能完成这么多开发,就必须设定一套机制开放给外面的人来做。这就是开放平台,开放平台给第三方用户,第三方给开放平台提供产品,开放平台向第三方支付人人豆,第三方可以通过人人豆或者通过广告获得利益。校内网的几千员工通过开放平台做了 30 万人公司做的事情。当时的网络也只有音乐、贴吧等几个产品。 开放平台的时代开启,使开发者可以专注产品,因为只要产品做到好,就一定能够得到传播。 校内网的粉丝被我承包了,拒绝每月 300 万 我当时的第一感觉使这是草根站长时代的转折点,尽管当时大部分个人站长都没有「转」过来。 2008 年,我把所有网站全部放弃掉,专门在校内网上做应用,在社交平台上培养产品思维。当时有一个特别大的好处,我还是个学生,身边都是用户,直接就可以看到用户喜欢的是什么,读书时也没有太大压力,到 2010 年,开发的应用总计已经拥有 4、5 千万用户,而当时的校内网总共也就有 4、5 千万用户。当时网站前 10 名应用中的 6 个是我用不同的名字做的。这其实是个人站长时代积累下来的经验,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防止校内网的封杀。 期间我开发的应用有很多,包括一些星座、智商测试,当时校内网上比较火的「人品测试」、「点名」都是我们做的。我在校内网上做的第一款游戏—— 整蛊专家,只做了 3 个月就不做了,因为用户涨得太快了,一周来 100 多万用户,每天 100 万的访问量。现在 20 个人做一款游戏,而当时只有我一个人。从早年的虚拟主机到 VPS 再到 Windows 服务器,技术容量实在上不去了,用户来了都打不开网页,访问量太大。当时没有云服务,眼睁睁看着用户这么多,打不开网页。这也是我后来一直以来偏爱做应用的原因,一个人顶几百万个用户是没有问题的。 2011 年,校内网推出了个人公共主页,我通过开发的应用给主页导了 1600 万个粉丝,数量庞大而且非常纯洁的粉丝,随便用一个 2 百万粉丝的账号发一条信息,浏览量都是 50 万以上。用 2 百万粉丝的账号发一条阿里妈妈的广告,可以赚 2 万佣金,这背后意味着给阿里巴巴带来 40 万交易额。当时校内网粉丝数量前 6 名是我的,而且甩开第二名很远。 09 年的时候,每个账号每天发一条广告,一个月我能赚 300 万。但是从个人站长时代走来,我明白每 1 万 UV 的获取都是非常难的事,发一个信息就能导来 30、40 万 UV,这背后的价值是无限的。如果一直发广告就是杀鸡取卵,就会伤害用户,让用户流失。 我决定不赚这 300 万。 工作一年错过新浪微博,焉知是福 尽管我肯定自己是一定要创业的,但研究生毕业时我还是想先找一份工作。 当时我的手上有 4、5 千万用户,2 千万粉丝,随便给网站导点 UV 都没问题。但当时立马创业,我可能就会成为一个独行侠了,个人站长很多都是一个人,他们买房买车,有钱但没有团队,而创业是需要团队的,一个人再牛也比不过一个团队。 我判断自己将来还要做一个事业,而刚毕业对什么都还没了解,必须要学习正规化的企业文化。我在一家咨询公司做了一年,作为助理整理了上千人的访谈资料,上到大国企下到小民企,上到大老板,下到前台。天天写行业研究报告,培养起行业思维。草根创业学会的是聚焦,而行业思维则是要看看天花板有多高,树立一个大框架。 就在这一年,2010 年我第一次接触新浪微博,当时最大的草根粉丝大号有 10 万粉丝,我在校内网上有 1600 万粉丝,我做了个实验,在校内网上邀请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账号,一个晚上涨了 2 万粉丝。 当时算了下,如果我一周如果每个账号每天都发一条信息,请大家关注我的新浪微博账号,那么新浪微博粉丝最多的前 10 名的账号可能都是我的。但是,我只试过这一条。在学习和新浪微博机遇中,我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今天看,工作这一年最大的收获是被动得躲开了新浪微博的危机,如果陷进去就真的陷进去了,自己会被财务指标、涨粉捆绑,完全没有额外得精力,也可能就错过了我的下一个机遇——腾讯开放平台。 从一度放弃到交易额超过拍拍 错过了新浪微博我却赶上了腾讯开放平台。 四年前,我们今天运营的楚楚街 APP 就注册了,当时的 chuchujie,每天也能够达到 100 万流量。但当时美丽说蘑菇街也做了 1 年了,并没有显现出太大优势。我们怕砸了楚楚街这个品牌,就做了欢乐淘和 9 块 9 包邮 2 个品牌,专门做选品和运营。仅仅做了半年,双十一当天就赚了 387 万佣金,这意味着背后几千万的交易额。那个时候一天的交易额比拍拍都高,腾讯对我们进行了 B 轮投资。 只做移动端:押注 90 后 放弃腾讯 4 倍流量 在做导购的半年时间里,我们碰到用户咨询最多的问题是:怎么注册淘宝?怎么支付宝转账?我们把钱给你们,你们把货发给我们吧! 这让我们突然意识到,其实我们在为淘宝拉新用户。 去年阿里巴巴上市,招股说明书披露淘宝的活跃用户在 14 年达到 2.7 亿,这个数字在 12 年是 2 亿。彼时 qq 空间有 7 亿活跃用户,意味着当时 2 亿淘宝用户完全重叠在 qq 空间里。随便从 qq 空间「抓」一把用户,七分之五是没用过淘宝的。而用美丽说的多是有淘宝账号的用户,是因为用的不爽,才用美丽说精选细选东西。 其实,淘宝最缺的是腾讯的用户,或者说是 90 后的用户。 这背后的原因也很显而易见。90 后的用户往往在 4、5 岁时就用起了 qq,有了 qq 空间,到了 23、24 岁,qq 还在用,qq 空间却已经不用了。10 年前淘宝就成立,10 年前用淘宝的用户绝对不是 70 后,因为他们在那个时候没有电脑,10 年前有电脑绝大多数的都是 80 后,80 后在 07、09 逐渐毕业、涨工资、生孩子,淘宝的货品也伴随着这代人从 10 年前的杂乱差,到了追求品质——淘品牌,线下大牌,国际品牌,母婴品牌。 过去 10 年,淘宝的快速增长也和这一代人有关,淘宝为什么在过去 10 年飞速成长?过去 10 年是 80 后 22 岁-30 岁之间,是收入,消费快速上升的黄金阶段。淘宝抓住了 80 后,但最缺的用户一定是 90 后。 楚楚街被动地抓住了这一波用户,现在淘宝、京东 20% 的用户是 90 后,而我们 75% 是 90 后,很多 90 后把人生的第一次网购献给了我们。 12 年腾讯投了我们,腾讯董事会决定想给我们 4 倍流量,但我们做了个决定不仅不要腾讯的流量,而且全公司放弃腾讯开放平台以及 pc 端的导购业务,只做移动端。跟之前放弃赚 1000 万的道理一样,腾讯给四倍流量,马上要赚钱,但移动端出来后,这个时间点很微妙,早做先天优势没多少,晚做就死了。 过去的经验是做事情必须专注,何不专注于做移动,pc 扔掉,做起来了,其实抓住未来,短期看丢掉一块肥肉。对未来 2 年 3 年利益非常大,今天美丽说蘑菇街仍放不下。 把用户习惯培养成移动端,砍掉 50%pc 端并不是砍掉 50%,而是剩下 50 的用户直接移到 pc 端。这样公司能够更专注的做事情,pc 和移动是 2 套体系,而且是未来趋势看清出来就应该这么做。 在生意蒸蒸日上之际,腾讯投资了我们,而且希望再给我们现有 4 倍的流量。这时我们拒绝了。 我们决定放弃 PC 端,只做移动端,从电商导购网站真正转型做一个电商平台。13 年上半年很痛苦,到年中技术产品上线后,5、6 月份做了一个宏观判断,如果年底到不了 1000 用户,我们肯定死。因为到了 14 年移动端用户获取成本将更高,没有免费的用户。幸运的是到了 13 年底,在团队+腾讯+外部一起努力下,我们攒足了 1000 万用户。 做平台意味着要有 2 方,用户和卖家。做了一个平台用户太少,商家卖不出去东西,商家就跑了。用户来了发现没什么商家,用户也跑了。当时的我们用户太少,商家也不来。 其次,平台和导购有 90% 不一样,导购只是拉客,平台涉及到选址、物流、装修、设计、进货、记账。我们最缺乏的电商的经验能力,而且没有物流和产品能力。 于是,14 年上半年,我拉着一个合伙人去义乌呆了半年。从租地下室仓库开始,开了一个淘宝店经营居家类用品,从店铺装修到一家家拜访,到买货卖货送货,我自己打了 1 万多个包,到贴快递单,聊 5000 个客服,到最后自动化打单,仓库管理整个流程半年做到一个金冠。 此刻,北京这边一年找到了 3、4 千万用户;加上与合伙人亲身体验了那不足的 90% 的能力。我们对对淘宝、商家和供应商的体系都懂了,回来正式转型。 15 年 1 月份之前,所有的媒体采访,我们一律不接待,一个公关稿不发,就是避免让淘宝注意到,如果半年之前对外公布,势必会遭到淘宝措手不及的封杀。 我们也用「9 块 9 包邮」混淆大家的概念,做 9 块 9 的太多了,这个概念就像超市鸡蛋和大米,是赔钱赚吆喝,但你还要买其他的物品。新用户第一次买 9 块 9,第二次基本上就买其他的东西了。 我们为什么要真正转型做一个电商平台,而且 90 后是我们的目标用户。首先,看一下淘宝、京东的未来在哪里?现在全国的网购人群是 3 亿多,淘宝和京东占据地差不多了,中国未来潜在 10 亿 网络人群,剩下的 7 亿就是他们的未来。 剩下的 7 亿无非有两个纬度,一是还没有智能手机的,比如不是网络用户变成网络用户,二是小孩长大。淘宝和京东的农村战略没错,7 亿的主体一定在农村,但这其中的 1 亿可能是 90 后,而且 90 后一定是这部分用户的先行者。7 亿变成 6 亿,再到 5 亿,一定是 90 后引领的。 其次,90 后一定会引领未来 5 年的电商格局,接下来 5 年 90 后要经历平均年龄到 22-28 岁,是工资增长期和人生变化的时段。 淘宝一路走下来,体量已经非常大,阿里巴巴 3 万员工很难支撑 10 亿网民的电商需求,除非淘宝快速扩张员工到 100 万,但阿里巴巴的组织架构决定这是不可能的,今年的天猫员工已经只出不进。 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以及越来越多的新电商平台一定会分淘宝的蛋糕。

3. APP运营有哪些指标

第一,运营阶段一个APP刚刚诞生的那一刻可能功能上还很不完善,这个阶段还很少有人内知道,所以先要做的就是容扩大装机量和知名度,这个阶段关注的是下载数、激活数、各产品模块使用频率(用于优化产品);等到产品形态OK了回去做用户活跃度比如:开机次数、访问频率、留存率等等,当然部分应用存在本身不仅仅是浏览互动,还可能是更高阶段的交易转化率等等第二,产品类型毫无疑问类似新浪微博这种社交类的APP更注重用户打开次数、浏览时间、互动频率等指标,但另外一方面类似幸运或者购物类APP更关注的是用户的收藏、交易数据,这类应用目的性非常明确要做交易相关类的指标,提高交易转化率;

4. App 运营的指标具体都有哪些

一、运营数据
(1)日新登用户数(DNU: Daily New Users):每日注册并登陆的用户数
(2)日一次会话用户数(DOSU: Daily One Session Users):一次会话用户,即新登用户中只有一次会话,且会话时长低于规定阈值
(3)日活跃用户数(DAU: Daily Active Users):每日登陆过的用户数
(4)周活跃用户数(WAU: Weekly Active Users):七天内登陆过的用户数
(5)月活跃用户数(MAU: Monthly Active Users):30天内登陆过的用户数。(主要衡量产品的粘性以及用户的稳定性。)
(6)次日流失率:(公式:统计日登陆过,次日未登陆的用户数/统计日DAU)
(7)周流失率:(公式:7天前登陆过,之后7天内未登陆的用户数/WAU)
(8)月流失率:(公式:30天前登陆过,30天内未登陆的用户数/MAU)
(9)次日留存率:新用户在首次登陆后的次日再次登陆App的比例
(10)3日留存率:新用户在首次登陆后的第3天再次登陆的比例
(11)7日留存率:新用户在首次登陆后的第7天再次登陆的比例
(12)30日留存率:新用户在首次登陆后的第30天再次登陆的比例
(13)平均同时在线人数(ACU: Average concurrent users):即在一定时间段抓取一次数据,以一定周期为期限;周期内的ACU可取时间段的平均数据。(例如:系统每一小时抓取一次数据,全天24小时共24个不同时刻的在线数据,则每天的ACU是这24个数据的平均值。(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定义,一般ACU取平均值,若针对某一时刻,则直接在某时刻内直接统计用户数。))
(14)最高同时在线人数(PCU: Peak concurrent users):即在一定时间内,抓取最高在线数据。(例如:单天最高在线:系统每小时统计一次数据,全天24小时共24个不同时刻的在线数据,则24个时间段内最高的用户在线数据为PCU)

二、用户状态数据监控
(1)活跃用户数:对于活跃用户,每家定义各有不同。7天内有3天登陆过账号的便可成为活跃用户
(2)新增活跃用户数:首次上线访问的用户数
(3)流失活跃用户数:上一周期(7-14天)有过登陆,在当前周期(最近14天)未登陆的用户数
(4)回流活跃用户数:上一周期(7-14天)未登陆,在当前周期(最近7天)有登陆的用户数
(5)活跃用户流失率:(公式:(本月流失用户/上月活跃用户)*100%)
(6)活跃用户在线时长(单位/小时):(公式:当前周期(7天)所有活跃用户在线时长总和/当前周期(7天)活跃用户数)

三、活跃用户状态
(1)高活跃用户数:当前周期(7天)内总在线时长大于或等于12小时的活跃用户数
(2)新增高活跃用户数:当前周期(7天)高活跃用户减去上一周期(7-14天)高活跃用户数
(3)流失高活跃用户数:上一周期(7-14天)在线时长大于等于12小时,当前周期(7天)在线时间小于12小时的活跃用户数。
(4)回流高活跃用户数:上一周期(7-14天)在线时间小于12小时,当前周期(7天)在线时长大于等于12小时的活跃用户数
(5)高活跃用户流失率公式:(当前周期(7天)流失高活跃用户数/上一周期(7-14)高活跃用户数)*100%
四、运营成本

投入产出比(ROI):简而言之,就是说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公式:本月的产出/本月的投入)
以上来源于知乎,诸葛io。
关于运营,你可以看看郑文博的课程《运营其实很简单》《从零开始学运营2.0》里找到一些启示或者说是套路。同时关注下“51运营”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干货以及资源。

5. 判断APP推广效果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有下面几个指标: 1. 常规数据指标的监测,不在话下。如用户量,新用户量,UGC量(社交产品),销量,付费量,推广期间的各种数据等等。这些是最基础也是最基本,同时也是boss们最关注的指标。你接手这项工作的时候第一任务就是把这些数据梳理好。 2. 渠道分析,或者说流量分析。对于一个在上升期得APP来说,你们会花资源去引流量、去别的渠道拉用户。 这时候就需要监测各个渠道的好坏,哪个效果好,哪个单价便宜,这都是需要渠道数据监测来完成。当然,你还需要跟踪监测不同渠道用户的后续表现,给每个渠道的用户进行打分,让BOSS知道哪个渠道值得投,哪个渠道是垃圾。 同时也可以监测iPhone和Android用户的质量区别,一般来说,iphone用户质量要略高于android用户。当然,有多余精力的话还可以监测不同机型之间用户的表现区别。 总之就是在不同的维度上监测不同用户的表现。 3. 用户的核心转化率。想想你的APP的核心功能是什么,然后去监测这个核心功能的转化率。在游戏APP里可能叫付费率,在电商APP里可能叫购买率。不同的行业都有相应的不同转化率,你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和行业平均进行对比,看看自己的产品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同时,通过长期的监测,你还可以更具这项数据评判APP不同版本的好坏。 4. 用户使用时长的监测。 一方面,这是一个监测用户活跃度的非常好的指标。用户使用时间长就意味这活跃度高,反之亦然。另一方面,想一想你的APP在设计的时候,当初预计一个正常的用户每天会用多少时间,上线后用户真正用的时间是否和你的预计相同? 如果这里面有很大的偏差,就说明用户对APP的认知和你当时设想是有不同的。 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想想如何来调整你的产品,去迎合用户的认知。(这里说一个题外话,个人认为在对产品做修改的时候一定是想办法去迎合用户,而不是想办法改变用户让用户去适应产品。这里以微博作为例子,用户一直把微博看做是一款传媒产品,一款信息交流工具。而微博一直想把它打造成一个综合社交平台,推出了微博会员,用户推荐,各种私信规则等,后台事实证明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用户对微博的认知,微博所作的一切都是无效的。所以当你苦恼于为什么用户没有按照我的设想去用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想着我该怎样变才能迎合用户的需求,而不是去想我该怎样变才能让用户认可产品的设计?) 5. 用户流失情况。 一方面需要监测用户的流失率,比如新用户进来后,第一、三、七、三十天还在使用产品的有多少人。流失率的变化可以直观的反应APP再朝好的方向发展还是不好的方向发展。行业中也有一些平均水平指标,你可以参考这些指标评判自己APP的好坏。另一方面需要找到用户流失的地方,看看用户在哪些地方流失了,然后有的放矢,进行相应的改动。如果有能力的话,建模将用户流失的各种情况都刻画出来,这样在产品的后续改动中就更加游刃有余了。 6. 活跃用户动态。密切关注APP活跃用户的动态,倾听他们的声音。一旦发现异常立马组织人员商讨对策。活跃用户(或者说核心用户)是APP最宝贵的资源,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这个重要性不需要多说了吧. 7. 用户特征描述。这点和指标关系不大,有点建模的意思了。 将用户的各个指标特征进行描述,越详细越好。如性别,年龄,地域,手机型号,网络型号,职业收入,兴趣爱好等等。这些数据平时没什么用,但对于产品人员来说,有时候会给他们很大的灵感。如果可能的话,还可以分以下维度:如活跃用户的特征是什么样的,较沉默的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流失用户的特征是怎样的。 8. 用户生命周期的监测。这个是专门针对那些社交、游戏类的APP来说的。当你的APP上线一段时间后(6-12个月),你可以回头看看一个正常的用户,完整的体验你的APP的流程是怎样的,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根据这个数据再结合一些其它数据可以大致的估算下你的产品能够到怎样的规模,让你的BOSS们知道这款产品最终能发展成什么样。 当然这个很难,产品的发展受到太多因素的影响,光靠你一个数据分析师来预测显然是不那么靠谱的。

6. app运营推广需要衡量哪些数据指标

一、 活跃用户数
二、 每个用户总活跃天数
三、 用户留存率
四、 每活跃用户平均收入
五、 用户获取成本
六、 新增用户数

7. APP数据分析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1、用户数
获取用户是推广的第一步。这个阶段你需要做的是①让App在十几秒内抓住你的用户②通过应用市场下载③通过广告渠道④找到适合自己的推广渠道。

2.活跃度
因为获得的用户数中有一部分以广告、预装的的形式进来的用户,并非意向用户,这时候就要通过体验良好的新手教程、有噱头的设计、向热门的东西靠拢来吸引这些“偶然误闯”的用户 ,并及时记录用户转化率、新手引导过程流失情况,而活跃度应该记录好周活跃、15天活跃、月活跃度。

3.留存率
有活跃度后你要考虑你的用户粘性,以保住老客户优先。
1)先统计,日留存率、周留存率、月留存率
2)区分App类型,比如游戏的首月留存率比社交高,工具的首月留存率又比游戏高
3)然后在这些用户流失之前想办法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4.盈利
目前国内开发者被证实可行的盈利方式包括应用内付费和依靠合作者的运营支付和广告平台这两种,做好了这些,平均转化成本和回报率提高了,盈利就实现了。

5.后续传播指数
后续传播的一个典型媒介就是社交网络,如果产品自身足够好,有很好的口碑。从自传播到再次获取新用户,应用运营会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道。而那些优秀的应用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个轨道,不断扩大自 己的用户群体。

如果只看推广,不重视运营中的其它几个层次,任由用户自生自灭,那么应用的前景必定是暗淡的,所以不同阶段应该关心好每个阶段的数据。

8. APP运营过程中是否有一定的运营数据指标

真实用户数
是获取用户是推广的第一步。
每周、每月活跃度
进来的用户,并非主动进入的用户,这时候就要通过应用本身内涵、体验良好的新手教程、有噱头的设计、向热门的东西靠拢来吸引这些“偶然误闯”的用户。
日留存率、周留存率
要考虑用户粘性,这时要以保住老客户优先。
收入—成本
目前国内开发者被证实可行的盈利方式包括应用内付费和依靠合作者的运营支付和推广平台这两种。

9. App运营过程中最该关心的数据指标有哪些

从开发到运营过程中都应该一步一步过来,着重关心下面几个数据:

  1. 真实用户数

    是获取用户是推广的第一步。

  2. 每周、每月活跃度

    进来的用户,并非主动进入的用户,这时候就要通过应用本身内涵、体验良好的新手教程、有噱头的设计、向热门的东西靠拢来吸引这些“偶然误闯”的用户。

  3. 日留存率、周留存率

    要考虑用户粘性,这时要以保住老客户优先。

  4. 收入—成本

    目前国内开发者被证实可行的盈利方式包括应用内付费和依靠合作者的运营支付和推广平台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