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运营特点
㈠ 动车组的特点
【动车组的特点与误区】
单纯就原理来讲,动车组不比传统列车更有优势,反而增加了编组和维护上的麻烦。但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车型与具体应用环境的恰当结合能让动车组拥有传统列车不具备的巨大优势——当然,也有配置与现实脱节的失误。具体到中国,动车组一般具有加速能力强、爬坡能力强、换向方便等优点。
1.加速能力强
这个优点来源于较大的动拖比。做同重量折算,在功率充足和功率输出控制合理的情况下,动拖比越大,列车可发挥的牵引力越大。
在中国,常规的传统客运列车一般是一台机车牵引大编组客车,机车88吨或132吨,客车编组880吨~1100吨,动力集中,动拖比非常小,导致列车可发挥牵引力很小;而动车组多为动力分散,即使偶有动力集中型号,其动拖比仍然大于传统的大编组客运列车。这同时导致两个特征:动车组加速能力更强。
加速能力强,列车出站或通过限速缓行区段后能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运营速度,这个优点能带来一系列好处。
对于乘客,这意味着最高限速相同的动车组在同样长的运行时间里能停靠更多车站,方便出行,或者在线路良莠不齐时旅行时间比传统大编组客车更短。
对于调度部门,这意味着列车起动、加速附加时间少,更容易调度,更容易提高铁路的运用效率。
对于生产厂家,这意味着不必为了保证列车平均速度而拼命挤提高列车最高允许速度的独木桥——这同时节省了造车成本和修路成本。
误区:“这个优点是绝对和不分场合的”。
小编组的传统列车、双机车牵引的传统列车和某些双节机车牵引的传统列车同样可以进入弱动力分散领域,拥有较高的平地加速能力。这在国外比较常见,只是在国内比较少见,没有普遍意义。也见过报导,某通勤线路某天曾经使用DF11G牵引三节22型客车,这属于强动力分散,但这种情况出现得更为罕见。所以在国内,这个优点几乎成为动车组的专利。
2.爬坡能力强
这个特征在上以特征中已附带提及,同样来源于大的动拖比。强动力分散列车在功率充足的情况下能在2%的连续坡道上仍然能保持准高速甚至高速运行的能力,而弱动力分散系只能小碎步上去,动力集中系甚至连起步都很困难,启动了也只能慢慢往前蹭。
中国入围的高速列车都是强动力分散动车组,强悍的爬坡能力和坡道保速能力为高速铁路的选线提供了极大便利,能有效降低线路修建与维护成本。中国传统列车和自主研发的动车组均因动拖比或功率不足而不具备在连续大坡度线路上以高速或准高速通过的能力,所以这一块市场由仅靠技术和合资技术填补。
误区:“这个优点不是绝对和不分场合的”。
3.换向便利中国的传统列车,运营中的换向步骤是“进站停车-摘除前端机车-列尾重新挂上机车-再次开出”。而动车组,只要仍然保持在正常的成组运营状态,则列车两端必然由司机室,每个司机室都可以操控整列车上的动力与制动设备,换向时只需要司机前往列车另一端的司机室。这省掉了机车调车作业的步骤,从而节省了换向时间,也减少了车站线路被机车调车占用的时间,还降低了因摘车、挂车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几率。
误区:“这个优点是绝对和不分场合的”。
传统列车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列车两端都挂上机车,或者一端挂机车而另外一端挂带司机室的控制车,再用重联缆线贯通整列车,让两端的司机室都能操控整个列车的运行于制动能力,即可实现换向不摘挂。但国内不存在这种运营模式,所以运营中换向不摘挂在国内只是动车组的专利。
4.豪华,舒适,高速
这是最大的误区。
动车组应用最多的场合是市内和近郊通勤,这类列车的核心价值是用可接受的速度和舒适度运送大量乘客。豪华、舒适来自高消费档次列车,与动车组没有必然联系。目前国内某些媒体大力宣传的动车组,尤其是CRH系列,属于高消费档次高速列车,这让大众产生了“动车组豪华、舒适、高速”的误识。
㈡ 动车和高铁有什么区别各有什么特点
科学定义:
【高铁】其实是从列车速度来定义。时速200公里以上,即可称为高铁。
从这点来看,G字头、C字头、磁浮列车和部分D字头,都符合高铁定义。
【动车】则是列车动力分散方式,跟速度无关,通俗讲就是车厢本身就有动力,没有传统意义的独立机车牵引。从这点来看,G、C、D字头都是动车组,速度较慢的地铁列车也是动车组。
【结论】高铁和动车不是一个概念
但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两种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
所以,在铁道部目前的定义里,“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的城际高铁和“G”打头的高速动车才算是“高速铁路”。
-区别在于
1、票价不同,G/C字头比D字头贵,车型比较好一些,内部设备也要好一些,这点毫无疑问
2、G字头比D字头快,通常。
3、G/C字头通常走最近新建的高铁专线,和配套新建的新火车站。D字头通常走老线、老站,通常。
腾讯网曾对此做过专题:《动车与高铁 区别何在》,给出其链接